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6.69K

學習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規範我們從事各行業的人員職業道德行為和提高從事行業人員素質。下面是本站帶來的職業道德的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

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一

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同社會中的其他成員發生聯繫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是每個從事職業的人,在工作或勞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與其職業活動緊密聯繫的道德規範的總和。學習職業道德、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也是規範我們從事各行業的人員職業道德行為和提高從事行業人員素質,加強各項事業的建設發展,因此,就必須以各行業的職業道德作為從事工作的人員提高職業素質的內在要求。要從內心地自覺地樹立各行業職業道德觀念和規範自身的職業道德行為。

我既然選擇了從事站務員這個崗位,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應該熱情服務,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通過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同樣能做出成績,取得成功,只有熱情服務,尊重乘客,才能獻身於地鐵運營與發展,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中,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服務領域做一番成績,為社會進步做出自己應有貢獻,從而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通過學習,下面有幾點收穫:

一、通過學習,瞭解社會主義事業道德的基本規範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深刻理解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實際,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信念,自覺進行職業道德修養,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把自己鍛鍊成為一個具良好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人。

二、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明瞭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增強了搞好本職工作的使命感,從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己的遵紀守法意識得到強化,政治思想覺悟進一步提高,組織紀律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儘管這次職業道德培訓課時短,但覺得這次職業道德學習的輔導老師對職業道德學習的內容,從淺引入,講解深刻,結合實際,生動有趣,使我深刻領會學習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搞好本職工作的信心,也是一次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質難得的學習機會。

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二

“一個人原來的能力大小並不重要,而他的學習能力、悟性能力則是非常關鍵,不善於學習的人或學習得太慢的人,會很快被擠出人才的行列。”

我們即將進入企業上班,職業素養對我們尤為重要。我們因該具備職業化的心態和意識,還要磨練職業化素質。職業化意識的樹立是為職業化素質磨練打下的良好基礎。在職業化意識中,最重要的是對企業具備責任意識。有了責任意識才會主動承擔更多的工作,在工作中善始善終,在出現問題時先從自身尋找改進的方向而不是互相推卸責任、互相推諉。有了責任才會鄭重地兑現承諾,才會堅守職業道德,對企業忠誠。態度決定一切,企業用人其實並不太看重學歷,而是取決於他展現出來的能力和水平,許多人在職場發展慢,不是沒有能力,而是心態不夠好。良好的職場心態首先是職業人心態,投入地把每一件負責的事做得專業、完美,不偷懶不應付了事。腳踏實地是一名人才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心態,優秀的職業人應具備對客户的服務意識、要樹立為內部客户服務的觀念,注重團隊合作。我們屬於剛走出校門的新員工,要主動的和上級溝通,主動彙報工作進程,多向領導請教。我們不能感情用事、忽略事實,要注重討論程序,要尊重大家的意見,力求共同共解。

我們作為新人要不斷進行知識和技能的更新,通過閲讀、參加培訓、工作實踐、向先進者學習,自我反思,及時保持知識結構的更新,保證自身能與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同時也應該思考自己的職業道路,確立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在實踐中前進。

職業素養與職業規劃是密切聯繫的,對我們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於我們即將要踏入社會和職場的大學生,做好自己的規劃可以使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通過上課老師的講解和對視頻播放內容的分析,我對職業規劃和職業素養都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白了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將是一大收穫,因為我們可以參照其做出自己的規劃,同時注重對自身的職業素養的培養。

在生活中,我們應善於觀察,深刻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學會自我評估。因為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才能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做出最佳抉擇。

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範文三

所謂職業道德,即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自己特定的工作中,思想和行為方面應該遵循的道德規範。各行各業都有其特定的職業道德,正如恩格斯所言:“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而國家公務員(以下簡稱公務員)由於其地位和作用以及職業活動的特殊性決定了不僅要模範遵守一般羣眾應該遵守的道德規範,而且還必須踐行與其從事的工作性質密切相關的更高層次的職業道德規範。眾所周知,公務員職業道德最基本的原則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由此,筆者認為其最主要的規範應該是“公”、“實’,、“廉”、“儉”。

一、“公”即一心為公、公而忘私、公道正派。

(一)一心為公。它既是公務員與國家和政府關係的本質體現,也是公務員思想、行為、作風等各方面的最主要的道德規範。國家公務員是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實施國家行政行為的主體,這個根本屬性決定了公務員的職業行為必須無條件服從國家意志,處處考慮和維護國家的尊嚴和政府的聲譽。具體地説就是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集中表現為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以及提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紀律、政治鑑別和政治敏鋭性等行為規範。

(二)公而忘私。公務員要真正做到“一心為公”必須正確處理好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因為公務員在工作和生活過程中,必然會面對着利益的取捨問題,尤其是當國家利益或人民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更加不可避免的迫使其作出抉擇。作為一切言行都以合乎廣大人民羣眾的最大利益為最高目標的公務員,個人利益必須眼從於人民利益,只有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統一。這是公務員職業道德規範中處理利益取捨問題時最起碼、最經常的要求。而在個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發生衝突的情況下,自覺地無條件地服從於人民利益,在人民需要的時候,為了人民的利益勇於犧牲個人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則是公務員職業道德原則最重要的歸宿,也是衡量一個公務員職業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在這方面,我們有許多榜樣,60年代的焦裕祿和90年代的孔繁森就是典範。

(三)公道正派。公務員的職業性質決定了不管他頭上有沒有“帽”,手中總會有點“權”。要使公務員能夠正確行使權力,切實保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就必須具備執政為民、用權為公、奉法1}理、正直無私、公事公辦等職業道德規範。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處理問題,秉公辦事;解決問題,主持公道;遇到干擾,鐵面無私。從而杜絕‘“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腐敗現象。

二、“實”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説實話,辦實事,做老實人。

(一)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公務員在行使行政管理權力,執行公務時必須遵循的又一主要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鄧小平同志指出:“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公務員肩負着上傳下達以及管理政務的重任,要使政策“從羣眾中來又到羣眾中去”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首要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忠於事實,尊重客觀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從中得出事物中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才能制定出合乎實際的政策,否則就會貽誤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損害人民的利益。

(二)説實話、辦實事,做老實人。敢説實話的公務員往往敢於面對現實,不迴避現實,不哄騙上級,不欺騙人民羣眾,勇於道出事實的真象;發現上級領導的缺點和錯誤,敢於理直氣壯提出批評。也正因為這樣,敢説實話的公務員最終總是得到羣眾的好評和讚揚。在這方面,彭德懷同志以其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老實、不講假話的崇高的道德品質,為廣大公務員樹立了學習榜樣。辦實事,是要求公務員尤其是擔任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必須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想方設法為人民多辦實事,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戒那種為了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不惜勞民傷財的投機取巧行為。説實話、辦實事,做老實人的根本要求就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那種“幹部出數字,數字出幹部”的虛報浮誇、弄虛作假的作風再也不能維持下去了。

三、“廉”即“清正廉潔”。

其道德規範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潔身自好,不貪財,不利用職務和工作的便利中飽私囊,不利用職權索賄受賄、貪贓枉法。清正廉潔的職業道德規範既是公務員公正無私執行公務的需要,也是消除政府機構腐敗現象的重要保證。

公務員的職能是執行公務,職責是代表國家依法組織和管理國家的事務,維護國家和公眾的利益。公務員要真正做到以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標準去執行公務,就必須保持潔身自好、清正廉潔,因為只有遵守清正廉潔的行為規範,公務員執行公務時才能理直氣壯,公道正派。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

1、清正廉潔行為規範,是公務員在任職期間必須遵循的關於廉潔從政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2、清正廉潔行為規範是政府內部的行為規則,它是有關廉潔清白,不貪污受賄的各種制度、命令、政策、法律、紀律的總和,是各級公務員都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

3,清正廉潔行為規範為公務員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培養廉政品質的言論和行動提供了標準。

4,清正廉潔行為規範也是國家制約和監督公務員的權力和行為,使其辦事不偏不私、公平正直,執政拒腐蝕、不貪污,是實現政府機關廉政建設的有力手段。

清正廉潔的對立面就是貪污腐敗。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為潔”正是如此。因此,公務員不堅持清正廉潔就必然會導致貪污腐敗。而政治上的貪污腐敗可直接危及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務員不分職務大小都是人民的公僕,政府機關不分權力的大小都是人民的政府,絕不容許貪污腐敗。當前,出現的個別行政機關和個別公務員,經受不起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走上了以權謀私,假公濟私,搞權錢、權色交易的違法犯罪道路,既危害了國家和人民羣眾的利益,干擾了改革開放,損害了政府機關的形象,又違背了公務員的職業道德規範。由此可見,堅持公務員清正廉潔的道德行為規範是清除政府機關腐敗現象的根本保證。各級公務員必須嚴格按照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要求去規範自己的行為,確保公務員隊伍永遠清正廉潔。

四、“儉”就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

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反對奢侈和浪費,這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因此,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堅持勤儉節約原則理所當然應該是公務員職業道德規範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公務員應該成為人民羣眾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表率。眾所周知,現階段我們國家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人民生活還不富裕,甚至有部分地方的羣眾還沒有解決温飽間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爭取早日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團結一致,勒緊褲帶,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決不允許離開生產力水平談生活,盲目追求什麼高消費,高享受。即使是將來,我們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也仍然要繼續艱苦奮鬥、歷行節約。因此,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是一天一日的事,而是長期的政治任務。要使人民羣眾的認識取得一致並自覺做到這一點,公務員必須做出表率,帶頭做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人們常説的“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也正是這個道理。

另一方面,我們黨的性質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決定了作為人民公僕的公務員必須具備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職業道德行為規範。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證公務員用好人民給予的權力,從而精打細算,把有限的財力和物力真正用到為人民謀福利的刀刃上,不浪費一分錢,不白耗一顆米。有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這個“法寶”,就能使公務員保持“兩袖清風”的淡泊之節,真正成為人民的公僕,就能使我們的政府永遠是人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反之,如果公務員一味追求享受,貪圖安逸,唯利是圖,其結果只能是敗壞公務員的聲譽喪失人民羣眾的信任,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