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習心得總結(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5K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1

財務是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係,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體現企業和各方面的關係.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精選12篇)

財務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係。因大量發生在企業,故通常主要指企業財務。財務隨着商品貨幣經濟產生以後,在各個社會形態下都表現為資金運動。如進行商品生產,首先要籌集一定數量的貨幣資金,才能購買生產的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生產過程中,工人使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生產。工人除將已耗費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以外,還創造新的價值。

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一部分由企業通過工資形式支付給工人,另一部分形成企業的純收入。產品生產完成後,通過銷售收回產品的全部價值。企業取得產品銷售收入的大部分,用以彌補生產耗費,其餘部分要在投資者、企業和國家之間進行分配,用以彌補生產耗費的資金,又以貨幣形態開始繼續參加生產週轉,重新購買勞動對象,更新勞動資料,支付職工工資,實現產品再生產。這樣,在企業的再生產過程中,一方面是物資運動,即物資的供應、生產和銷售,另一方面是資金運動,即資金的籌集、使用、耗費、收回和分配。前者是經濟活動,後者是財務活動。財務雖表現為資金運動,但它並不是資金,而是體現資金背後的經濟關係,即財務關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金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形態的生產關係,綜合體現在一個物上,並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馬克思這一論述,撇開了資本主義特有的屬性,其基本原理也適用於社會主義財務。因此,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在的資金運動,是財務的表象,而由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係,是財務的本質。把兩者統一起來,才構成完整的財務概念。

2、税務是指和税收相關的事務。一般税務的範疇包括: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税收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質。税收是國家憑藉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範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產生。税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餘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2

時間流逝,轉眼之間我來華新聯美公司計財部工作馬上就兩個月了。雖然時間很短,但是這段時間在公司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在工作上收穫頗豐。下面我將近兩個月年來自己的工作總結彙報如下:

一、嚴於律己,嚴格要求,遵章守紀,團結同事

自到公司上班以來,我能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時上下班,正確處理好工作與私事的關係,從不因個人原因請假或耽誤公司的正常工作;同時我認真學習並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事,積極合作;

二、能夠做好本職財務工作

作為一名房地產企業成本會計,我深知成本管理是財務工作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內容,在前任成本會計王霆的指導下,我認真學習我公司成本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紙版合同的接收歸檔、日常付款的審批、賬務處理、產值的處理等,特別是合同付款審核工作,是否在本月資金計劃內、是否符合合同付款條件,審核一定要細心嚴格,付款信息、產值信息等相關內容及時登記合同台賬,保證領導看到的是最新的數據;合同印花税税金計提工作。每月月末能夠及時把本月收到的新合同按類別計提印花税,報給税務會計馬昱,確保税金及時繳納;

三、個人不足之處

1、自己來公司時間短,一些情況還不熟悉,很多工作不能及時做出反應,做出讓領導滿意的結果。我相信隨着工作的深入,我會做得更好。

2、自身的業務知識和能力還有欠缺,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

針對上述不足,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加強財務專業知識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細節方面完善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

最後,感謝領導和同事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和幫助。希望在我成為公司一名正式員工之後能更好的一起工作,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為公司的發展而努力。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3

作為非盈利部門,合理控制成本(費用),有效地發揮企業內部監督職能是我們這一年來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財務成本部來講每月除了日常的核算外最大的任務就是盤點了,盤點不但可以使我們真實的掌握經營效益還是發揮我們內部監督職能的一種手段。年初,為了方便工作以及加強監督職能我們從H樓搬遷到了餐飲樓地下室工作。更進一步的瞭解了一線部門工作流程及日常工作,為以後部門之間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這一年來的工作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看着財務成本部的工作一點點向着優質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從剛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面的熟練掌握,再到現在的不斷提高。正如我們所提供的報表一樣,從最初的中、西廚房表報、員工廚房報表到相繼之後增加的吧枱報表、各部門能耗報表、各部門維修費用報表、洗衣報表、月底的分析報表等等。而對於我自身來講這一年來隨着這些報表的不斷完善也加強了我業務水平及工作能力。

通過總結我發現公司的機構分佈就象是一張網,每個部門看似獨立,實際上它們之間存在着必然的聯繫。就拿財務部來説,日常業務和每個部門都要打交道。與部門保持聯繫,聽聽它們的意見與建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這樣做一來有效的發揮了會計的監督職能,二來能及時的把信息反饋到領導層,把工作從被動變為主動。其三是要有一顆永攀高峯的進取之心。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會計的概念越來越抽象,它不再侷限於某個學科,在金融、税務、計算機應用、公司法、企業管理等諸多領域都有所涉及。這就給我們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就必需武裝自己的頭腦,來適應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環境。

這一年來我在工作中遇到過很多的困難也得到過很多的幫助,我曾經失落過、沮喪過也曾經沾沾自喜開懷大笑過,不管怎麼説我走過了這一年,我的得到了很多也充實了很多,感謝我的領導對我的無私幫助以及支持。

下一年的計劃

1、不斷地完善自身業務水平及個人能力。

2、提供精確的報表協助一線部門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3、每月對庫存進行盤查做到帳實相符。

4、把成本分析工作做到更加的具體及完善。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4

1.經過四周的實習,讓我真正體會到成本會計是一項巨大而複雜的工作,它最考驗一個人的耐力與細心,每一個過程都是非常的複雜與繁瑣,所以一定要養成細心做事的習慣;

2.經過實習,使我比較全面、系統的瞭解和熟悉了現代成本會計核算各個環節的基本內容,加深了我對成本會計核算基本原則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對成本會計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練,為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以前沒有學懂的一些東西,在這個實習過程中我基本把它們弄懂了,可以説這是對我所學知識的複習和深化;

4.實習中以前教我們財務會計的那個老師採用的方法就是讓同學來講,同學講後又親自來給同學講,我認為這種方法很好,它可以鍛鍊同學的能力又可以督促同學的實習,同學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來給同學教授好的方法和知識。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5

第一章 總論

這一章在註冊會計師的考試中直接考的分數不多,但這一章確涉及了會計這門學科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論,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應該僅僅是考試,還應該有更多的思考。下面就是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1、 財務報告與會計分錄

在教材的第二節提到了財務報告的目標:向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的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我們知道財務報告的組成部分中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企業的財務狀況,利潤表反映的是企業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業的現金流量。這三張表提供的會計信息剛好與財務報告的目標相吻合。也就是説作為一個企業的投資人或債權人或管理者,他們所關心的企業信息主要是從這三張表裏面得到的。

我們在學校中學習會計知識的時候,學的最多的就是分錄的編寫。我還記得在我的第一節會計課上老師給我們講的最重要的就是分錄的編制原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我們編制的分錄每一條對應的就是企業的一項經濟業務。這些分錄又會對四張財務報表產生影響,企業的財務報表也就是我們編制的分錄的最終成果。分錄對應經濟業務同時又對財務報表產生影響,也就是説企業的財務報表就是對一個企業的經濟成果的總體展現。所以,正確的編制分錄才能夠得到準確的財務報表。

那麼,我們是不是能夠從企業的財務報告中得到一個企業的全部信息呢?當然不能。作為投資者和債權人得到的信息肯定不如企業的管理者多。這就要講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兩者的根本區別是:財務會計以企業外部使用者為服務對象,管理會計為企業的內部管理當局服務。

那麼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我們都知道在資產負債表上面應收賬款是根據總帳的期末餘額填列的。對外公佈的報表也就僅僅侷限於此。但是如果我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這樣一個簡單的數字是不能夠支持我作出正確決策的。我還要知道這些應收賬款都是應收哪些單位的,一年內的有多少,一年以上的有多少,收回希望渺茫的又有多少;還有這些應收款都是銷售那些產品產生的,各種產品的回款期長短等等。再比如在利潤表裏面企業對外提供的營業收入是一個總額,作為管理者就不但要知道總額,還要知道營業收入的具體構成。如:這些營業收入是由哪幾個產品產生的,各種產品產生的金額是多少,營業收入中的其他業務收入有沒有,有的話究竟是什麼。

一個企業規模足夠大了之後,會計的工作 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因為企業的管理者要根據我們提供的準確的財務數據來進行決策。但是隻有財務報告中的四張報表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需要,但我們又不能要求所有的企業管理者都能夠讀懂我們的會計賬簿和使用我們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這時我們就需要發揮我們的專業技能,把會計信息翻譯成簡單明瞭的管理數據,這也就是很多企業需要財務分析人員的原因。

如果再引申下去就有點遠離了我們的主題,大家有興趣的話有機會再交流吧。

2、 會計主體的自然人化

在教材的第三節中,講到了會計的基本假設: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在這裏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對於會計主體的理解。其中的一句解釋讓我想到了很多:法律主體就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換句話講:法人一定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就是法人。那麼自然人可不可以作為會計主體呢?我們假設可以。就拿我自己作為例子。如果把我自己作為會計主體的話,我的工作就是我的主營業務,我的房租、吃飯、交通、衣服(吃、穿、住、行)花費就應該記入我的主營業務成本。每個月的工資就應該記入主營業務收入。我把房東家桌子的玻璃打破了(剛搬進來就打破了),配玻璃的錢就應該算是營業外支出。路上撿到了一個錢包就應該記入營業外收入。我下班後路邊擺攤賺的外快就是其他業務收入。我買的電腦就是我的固定資產,我在股市上的投資就是交易性金融資產,我虧的錢就應該記入投資收益。總之,自然人也未嘗不可以作為會計主體。在這裏花這麼多的筆墨不光是搏大家一樂,通過把法人自然人化,可以讓枯燥無味的會計知識有趣起來,在下面的章節中,我會不斷用到這樣的例子,希望各位看官不要覺得這樣做不夠嚴謹,同樣都能夠把問題説清楚,能夠簡單有趣一點又有什麼不可呢。

第四節,教材上面解釋的很清楚了,我也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

3、從宏觀上面分析一項經濟業務影響的方法

第五節,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這節是整個會計理論的核心,是複式計帳法的理論基礎。

我們就先來分析一下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也是大一的第一節會計課我就記住了這個公式。那麼我們應該從這個會計恆等式中瞭解到什麼呢。首先,這個公式告訴我們一個會計主體資產的來源-----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就是説一個企業的資產的歸屬人就應該是這個企業的債權人和所有者。舉個例子:老劉要擴建一個養豬場,估算了一下需要5萬塊錢,但是他只有3萬,於是跟銀行借了2萬,那麼這個擴建的養豬場(資產)的五分之三屬於老劉(所有者),五分之二來源於銀行(債權人)。當然這個例子並不是説一個企業的所有資產都可以明確的劃分清楚屬於債權人和所有人的部分,但是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資產負債表。我們都知道,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那麼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就知道資產負債表左邊的資產的來源就是右邊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瞭解到複式計帳法的一個重要的優點:在記錄資產變化的同時,也詳細記錄了資產的來源。

接下來的內容與我們中學的方程式相似,讓我們用分析方程式的方法來分析一下經濟活動對於會計恆等式的影響。三種要素內部的變化大家都能夠理解,我就不多説了,只説三種要素之間的變化。“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既然是恆等式,那麼在資產增加的時候,負債或所有者權益或兩項一起一定會相應增加。還用上面的例子,假設老劉擴建豬舍的3萬塊錢是他新增的權益,那麼他新增的資產是5萬,負債增加2萬,所有者權益增加3萬。這個很容易理解。但是當資產不變時,根據上面的恆等式,負債增加就會造成所有者權益減少,負債的增減又是怎樣影響所有者權益的呢?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a公司月底計提管理人員的工資100,那麼分錄就是:

借:管理費用----職工薪酬 1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 100

在這個例子中,負債增加,管理費用增加,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計算企業的利潤,管理費用增加就會減少企業的利潤,淨利潤減少從而減少所有者權益。那麼結果是不是負債增加100,所有者權益減少100呢?我們再來定量分析:管理費用增加100,那麼利潤總額減少100,我們知道計提應交所得税的分錄是:

借:所得税費用

貸: 應交所得税

我們假設所得税率25%,那麼由於利潤總額減少100,從上面的分錄可知應交所得税就會減少25,即減少負債25,與增加的負債100加在一起就是增加75。同時淨利潤減少75,使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減少75。

結論:根據上面的例子,計提應付工資100對資產負債表造成的影響就是負債增加75,所有者權益減少75。同時對利潤表造成的影響。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6

一、整體印象

讀完基本準則,我有以下三點整體印象:

(一)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準則共11章,第一章總則明確基本準則的法律地位,以及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要素、會計記帳方法。在該部分,權責發生制位列會計假設之中,顯然是受國際會計準則編報框架的影響(當然原基本準則也有)。在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中,權責發生制並不在會計假設之列(究竟處於什麼地位比較模糊)。該部分關於“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的觀點也是取材於國際會計準則編報框架。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大部分也與國際會計準則一致,將“實質重於形式”明確列為原則之一,即顯然受國際會計準則影響。第三章資產、第四章負債和第九章會計計量關於會計要素的定義、確認和計量,受國際會計準則影響較大。比如,將資產定義為資源,資產的確認的可計量標準將“成本”可計量和“價值”可計量列為可選標準,都明顯借鑑了國際會計準則。國際會計準則是折中產物,其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比如前述可計量標準的選擇),這是借鑑它的好處。但與FASB等制定的概念框架相比,國家會計準則的會計理論水平就稍顯不足,前瞻性相對差一些,這是借鑑它的壞處。

(二)根據現代會計環境進行調整。一是原準則提出“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新準則完全抹去了這種“計劃經濟時代的遺蹟”,政府成了與其他市場主體平等的“信息使用者”,排序還靠後。二是結合了會計發展的大趨勢,引入了公允價值。

(三)增強基本準則的“基礎性”,並嘗試增強其可操作性。這是新基本準則留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前者表現為三、四、五、六、七、八關於會計要素的規範,剔除了原準則對“具體要素項目”的內容,只描述基本要素本身。第十章對會計計量進行了一般性規範。後者突出表現在準則制定者嘗試對一些概念進行了定義,包括:對資產定義中的“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擁有”、“控制”、“預期帶來的經濟利益”等概念的解釋;對負債定義中的“現時義務”的解釋;立足會計主體角度對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對利得與損失的定義;在費用部分對成本、費用、支出的區分等。不過,之所以稱後者為“嘗試”,在於依我之見,其結果很不成功,留待下面評述。

二、具體章節評述

(一)關於第一章總則

1.關於持續經營假設。我認為第六條關於會計主體存續狀態(持續經營)的假設是不完整的。企業會計準則規範一切會計活動,基本準則規範一切具體準則。除了持續經營會計,還有清算會計、中止經營會計,這些會計也應是會計準則規範的範疇。所以,我認為基本準則將會計假設直接限定為“持續經營”這一種情況是不完整的。該條款應補充這類內容:企業處在非持續經營狀態,應變更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前提。相應地,根據該條款,應修改第九章會計計量等章節的內容,增加清算價值等計量屬性。將來的具體準則則相應應將企業終止經營會計納入規範。

2.關於會計要素。第十條提出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其中“經濟特徵”是模糊的。我個人的觀點是會計要素是會計對交易或事項的構成要素的抽象,而非其經濟特徵的抽象。其中資產是交易或事項中的價值物或權利,而負債或所有者權益則是義務(企業本身就是股東之間的一項長期交易安排)。

(二)關於第二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十六條關於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的描述存在概念不清的問題。首先,“經濟實質“的對應概念是”“經濟形式”,“法律形式”的對應概念是“法律實質”,將“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並列,容易造成混亂(法律形式反映法律實質,會計應該反映法律實質);其次,我個人認為這一條款近似於哲學,而且該條款的主旨已體現在第十二條“如實反映”的意藴中(後者實際上也是哲學式的規範,屬於難以檢驗的、形而上的終極理念)。

(三)關於第三章資產

1.關於資產的概念。第二十條的資產定義包含了一些缺陷。首先,定義一般不宜循環定義,但該條款關於“擁有或控制”的定義是循環定義。“擁有”可能是指所有權,大家容易理解。對容易引起歧義的是“控制”概念,準則制定者卻只給出了循環式解説。在關聯交易、投資等準則中會大量使用控制概念,我覺得準則

制定者在基本準則中,應該給控制一個嚴肅的定義(我對該概念有過專題研究,相關文章可參看我的個人空間)。其次,擁有或控制不是並列概念,而是包容概念,即控制包括擁有。所以我覺得“擁有”顯得多餘。第三,該條款關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的説明是不成功的,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應該是有反向的、對“未來交易或事項”的排除。比如,關於購買,我認為其包括訂立合同、交換財物等一系列活動;而在會計理論研究中,另有許多會計學者所謂的交易就是指交換財物的活動,而將訂立合同的情形視同為未來交易;該條款究竟持何種認識,傳導得不清楚。

2.關於資產的確認。第二十二條資產的確認也有一些瑕疵。其中第一個確認標準是“概率標準”。在資產的定義中有“預期”這種表述,其實也是説有一定“概率”,但概率值不確定。“很可能”條件是確認門檻,瑣定了概率值,我覺得應該對“很可能”進行明確詮釋(何種概率值算是很可能)。第二個標準是“可計量標準”。會計中普遍使用這幾個術語:經濟利益、價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但價值與其他兩個術語的關係,卻很少描述。如果價值就是經濟利益,這一條款為什麼不將價值用“經濟利益”概念替換,而要引入一個新術語呢?(即象負債的確認條件那樣)!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7

CPA會計考試經驗:教材讀三遍

第一遍把全書通讀一遍。

在此之前,先看CPA課程。通讀的時候不要求快,但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天幾節課,用多久學完。在學習課件之前,先預習那本預科讀本。不要貪多,一帶而過,也不要鑽牛角尖。

在一個章節呆太久,有時候學了前面不明白,學到後面可能會恍然大悟!這個階段不做題,只看例題,理解最好,不理解也要儘量去記,至少知道一些科目,增加減少,借貸方向,我用了2個月左右。其實最好還是要徹底弄懂例題,其實預科的不難,且那本讀本編的很到位,還有習題及解析,所以基本不會有問題的。

第二遍精讀。

把書上逐章逐節的細看,要大量做習題了,強化基礎,推薦方法是聽鬱老師的單獨錄製高清網課,講的很到位!輕一的習題是要用心反覆做的!通過做題來鞏固學習。難點不能跳過,如果不懂,就要去論壇發帖提問,或者自己準備好在課後去問老師,但是由於課後老師總是被“圍攻”,所以你趕不及的話,還是乖乖發帖吧,效果那是一樣一樣的!

那如果學來學去還是不懂的話,那就放棄吧,也許本身這就是個BUG 比如繼續涉入,即使出題也只是分步驟的,考最後一個小題,即使不會,影響也不大。

千萬不要覺得老師講的自己都懂了,然後上課就可以不好好聽,習題就可以不好好做。如果你真的懂了加深一下記憶也沒有壞處,有時候上課老師講的那麼一句話沒聽清,可能就會斷鏈子,影響整個的效果,有時候上課老師講的那麼一個學習小方法沒聽到,就可能失去了另一種思維方式。 所以,學習要專注。

第三遍基礎已經打牢。

那就狂做題吧!發現不會的繼續鞏固,聽聽串講,習題班,千萬別不懂裝懂,自欺欺人,對自己對考試沒有任何好處!不懂的就去論壇提問吧!老師的答疑很給力的!

CPA考試審計高效率做題策略

1、儘量一次到位,不要修改。我做模擬的時候發現,如果我能連着做下去,不回頭改前面的數字,時間一般都是夠用的。但如果做着做着發現前面錯了,倒回去改,那就往往來不及做完了。

其實這個考試並沒有要求達到“不假思索”的程度,稍微想一想的時間還是有的(當然不能苦思冥想),所以沒必要為了爭取時間而直接下筆,那樣很容易漏看條件或是掉進陷阱裏。對於一些前後有關聯的題目,最好還是把題目前後都看清楚了,關係理順了再做。

2、能心算的儘量心算,少用計算器。可能很多人都發現,現在我們越來越依賴計算器了,好像不用計算器心裏就不踏實,生怕自己算錯,所以什麼都要敲一遍才放心。

但是把計算器拿起來,敲按鈕,再放下去的動作本身就要消耗更多的時間。比如一個簡單的加減計算,用心算一秒鐘就算出來了,用計算器也許三、四秒都搞不定,這就是非增值成本。注會很多考試計算量都很大,一份卷子要算幾百個數字,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3、筆帽不要倒扣在筆端。我一直有個習慣,就是把筆帽倒扣在筆端,因為這樣不容易弄丟,而且筆不會在桌上滾動。但是有一次我無意中把筆帽摘掉了,發現筆居然變輕了,寫字也快了一些,輕鬆了一些。

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因為筆帽本身並沒什麼分量,最多幾克吧,但是我們的手是很敏感的,一點點分量也能影響到它的速度和體力。所以如果有人跟我習慣一樣的,不妨也試一試,看看這樣是不是能寫得更輕鬆一些。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8

今年選修了税務會計這門課,除了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外,我在網上還粗略的看過其他的關於税務會計的一些知識。以下是我對税務會計的一些心得體會,基本認識和感想。

税務的種類五花八門,計税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而我學習了税務會計的一個最大感受就是我們每天的各項生活都與税務相聯繫。每個人都在不停的繳納各種税,尤其要指出的是這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因為我國的消費品的價格中已經包含了税費,沒有單獨列出來。我認為大多數税務都可以轉嫁到最後一環節由消費者承受。最後最大的得益人絕對不是普通老百姓。以前曾聽説過這麼一個理論,説一件衣服的價格到最後賣到消費者手裏時,其中一半都是税費,隨着生產加工中税務層層累計,只是累壞了消費者。物價這麼高,也沒見到有什麼減税的政策,不知道税務方面有什麼想法啊,估計是避免談論吧。

税務會計是進行税務籌劃、税金核算和納税申報。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税額的計算、税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税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主要是幫助企業核定應繳税款的。會計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有豐富的税務知識和很強的實踐能力,税務會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關於繳納税務的會計工作。

“唯有死亡和納税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美國人用來強調税收重要性的一句常用語。美國經濟發達,各方面的經濟制度都比較完善,仍然強調税收的重要性就表民了税收的不可避免。學習研究税收不僅僅是經濟學家關心的問題,也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税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對納税人應納税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税務會計要對納税人的納税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記錄、計算、彙總,並編制出納税申報表;税務會計要對納税人納税義務及其繳納情況,進行控制、檢查,並對違法委為加以糾正和制裁。這種反映和監督,只能在作為納税人的企業單位裏進行,並由納税人的會計人員去實施。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税收實踐,逐步建立起一套税收法律體系。計劃經濟時代税收被嚴重削弱,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家逐漸認識到依法治税的重要性,增強了税收的強制性,以權代法、權大於法的現象在税收領域逐漸消失。只有在嚴格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國民研究税收才有意義,高校會計類專業的學生開設税收方面的課程也才有必要。

與財務會計相對,以税法法律制度為準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納税人應納税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税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

税務會計的特點包括法律性、廣泛性、統一性、獨立性。法律性表現為税務會計要嚴格按照税收法規和會計法規的規定核算和監督税款的形成、繳納等行為;廣泛性表現為税務會計適用於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統一性表現為不同的納税人所執行的税務會計是相同的;獨立性表現為其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有着不同,例如應納税所得額的調整、視同銷售收入的認定等等。

税務會計的目標,即納税人通過税務會計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求得到準確、及時的納税信息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併為經營決策提供依據;企業資產所有者和債權人要求得到税務資金運轉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利用貨幣的時間價值;税務管理部門要求瞭解納税人的税收計繳情況,以進行監督調控,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實現。

税務會計的任務。税務會計的任務是雙方面的,既要以税法為標準,促使納税人認真履行納税義務,又要在税法允許的範圍內,保護納税人的合法利益。具體包括:按照國家税法規定核算納税人各税種的税款;正確編制、報送會計報表和納税申報表;進行納税人税務活動的分析,保證正確執行税法,維護企業的利益。

税務會計的作用。有利於納税人貫徹税法,保證財政收入,發揮税法作用;督促納税人認真履行義務;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分配關係;維護納税人的合法權益等等。税務會計的核算對象包括營業收入、經營成本費用、營業利潤、應税所得、税款申報與繳納等等。税務會計的原則。依法原則,即依照税法進行會計處理;確保税收收入原則,即以保證國家税款收入為第一要務;税法中的程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的原則,納税人的納税義務是實體問題,履行納税義務的手段為程序規定,税務會計中應遵循程序規定優於實體問題原則,例如繳納税款時有疑問,應先完税,再進行申訴;接受税務機關的審計監督原則,税務機關有權監督檢查納税人的税務會計核算,納税人有義務接受監督。税務會計操作程序。通過財務會計現有的會計科目,對企業所涉及到的各個税種進行反映和監督,正確計算企業應交的各種税金,其核算的數額通過財務會計的科目,最終反映到財務報表和各税種的申報表中;設置“税務調整”賬目調整應税所得,將税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不同的核算內容計入該賬目,該賬目只是作為備查賬目,不必登錄在財務會計賬簿中,在納税時統一調整。

目的。税務會計以税收法律制度為準繩,為國家徵税服務。財務會計在於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滿足有關方面瞭解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本的需要。依據。税務會計以税收法規為依據,對財務會計的數據需作必要的調整,而財務會計以會計準則為處理依據。範圍。税務會計按税法規定的要求,有選擇地對相關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反映的是納税人履行納税義務的概況。財務會計則要對每一筆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反映整個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流轉情況。

構成一個税種的主要因素有徵税對象、納税人、税目、税率、納税環節、納税期限、繳納方法、減税、免税及違章處理等。不同的徵税對象和納税人是一個税種區別於另一個税種的主要標誌,也往往是税種名稱的由來。同時,每個税種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其存在依賴於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目前我國税收分為流轉税、所得税、資源税、財產税、行為税五大類,共二十多種。

在我國,税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為了支付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所需要的費用,就由他所統治的人民來繳納。有點類似黑社會片裏繳納保護費,不過很顯然這類保護費是最昂貴也是最保險的。交了費用,承認你是我的人,你的生命,財產等等都受我保護。國家保證你的權利同時還賦予你義務。好比在我的地盤就要聽我的遊戲規則,別鬧事,這樣才便於我領導其他繳納税金的人,維護各項經濟生活的有序進行。

從另一方面來説,税收也可以起到宏觀調控,引導經濟發展方向的作用。比如有的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對海外投資就有諸多的税收優惠。税收優惠政策是指税法對某些納税人和徵税對象給予鼓勵和照顧的一種特殊規定。比如,免除其應繳的全部或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繳納税款的一定比例給予返還等,從而減輕其税收負擔。税收優惠政策是國家利用税收調節經濟的具體手段,國家通過税收優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區、產業、企業和產品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對個人來説那點税收可能還不在意,但是對企業等來説,一個百分比下來就決定他們是多交幾個零還是少交幾個零的事。事關重要不得不謹慎對之。

近幾年來,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時對會計人才的税務知識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許多單位在招聘會計時首先提的問題就是是否懂税收,很顯然企業需求的是精通税收實踐的會計人才。

作為一個金融學院的學生,我認為會計是一門專業化高,對實踐要求高的一個專業。而對於金融來説,會計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尤其是税務這麼一個很敏感的領域,就算是作為普通人也應該學習。首先要做到繳納税款,不能和國家對着幹。其次,當熟練的時候,或許可以利用税務會計所學的內容進行合理避税。

將來的將來或許我也會從事會計這個行業,工作中的一個內容恐怕就是去當地的税務局去繳納税款然後做賬。或許我會從事金融類的事務,税永遠是個不能忽視的話題,而今天的一切就是為了明日而準備的。

希望祖國的未來會制定更加合理的税收制度,降低税率,讓我有個不焦急的年代。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9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過三年半的專業學習後,在掌握了一定的會計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本人於XX年3月5日至4月15日在天津絲印器材供銷公司財務部進行了為期六週的專業實習,以下是此次實習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會計流程的各個步驟及其具體操作--包括瞭解賬户的內容和基本結構,瞭解借貸賬户法的記賬規則,掌握開設和登記賬户以及編制會計分錄的操作、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的操作以及根據原始憑證判填制記賬憑證的方法。使我對會計有更深的理性認識並掌握會計基本操作技能。

我將來步入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本次實習的目的!以前,我總以為自己的會計理論知識紮實較強,正如所有工作一樣,掌握了規律,照葫蘆畫瓢準沒錯,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會計其實更講究的是它的實際操作性和實踐性。書本上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真的是無從下手。這次實習,我是做會計,剛開始還真不習慣,才做了兩天,就感覺人都快散架了,心情自然就變得煩躁了,而會計最大的忌諱就是心煩氣燥,所以剛開始做的幾天,那真是錯誤百出啊!!幸好有老會計楊姐的指導和教誨才是我逐步進入狀態。

幾天過後我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都提高了不少,對於各個會計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瞭解並且對於我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的結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兩週的實習更加有意義。此次的實習為我們深入社會,體驗生活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在實際的社會活動中感受生活,瞭解在社會中生存所應該具備的各種能力。

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財務人員請教,認真學習會計理論,學習會計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會計技能,從而意識到我以後還應該多學些什麼,加劇了緊迫感,為真正跨入社會施展我們的才華,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10

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由於投資者關注的是企業價值的創造和增加,而企業價值是由未來自由現金流量和必要報酬率決定的,財務會計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用現金流量和盈利兩個會計信息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所以財務會計學是側重於決策時對技術與方法的應用。

一、要學習好財務會計學,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財務會計學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每一筆會計業務處理和會計方法的選擇都離不開基本理論的指導。為此,要求我們首先要熟悉基本會計準則,正確理解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並在每一會計業務處理時遵循一般原則的要求。

(2)財務會計學的學習,必須力求總結和應用相關技巧,使之更加便於理解和掌握。學習時應充分利用知識的關聯性,通過分析實質,找出核心要點。所謂核心要點,就是相關知識的相同點和區別點。在財務會計學中,財產物資的報廢業務、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有關業務的核算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等內容,均可通過找出核心要點的方法,精煉其繁雜的內容。

(3)通常可利用賬務處理程序圖,使複雜的問題變得

掘單、直觀、明瞭。如在學習委託加工物資、包裝物出租出借、低值易耗品的報廢、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毀損、短期借款以及長期借款等內容時,利用賬務處理程序圖的方法進行描述,即可清晰地勾勒出其核算程序。

二、對財務會計的理論學習體會

在學習《基礎會計》時,主要學習了會計的基本原理。如資金平衡原理:收入—費用=利潤;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會計科目和會計帳户的設置以及複式記賬法,等等。

財務會計的學習就是在以上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總論的學習,我們知道企業財務會計的目標主要是以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形式滿足有關方面的決策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保證財務報告的質量,因此需要有專門的會計規範。

(一)關於貨幣資金中現金與銀行存款管理的認識

以前,我們從日常的生活中就知道有會計和出納這樣的職業,也在銀行遇到過這類人拿着一大筆錢在銀行辦理業務。可是,只有在學習了財務會計之後我們才懂得了他們工作。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11

三個月的學習,雖然不是很長,但是經過老師細緻的講解,使我對會計這門學科有了深刻的認識,也知道了在企業運作中會計的重要。

《會計基礎》無論是作為考試還是工作用,都是很重要的一門課,每章學完及時地去做相關的配套章節題,找到自己的易錯點反覆練習,課堂上的2個小時太重要了,必須強迫自己認真聽,不能錯過每個細節,但是2小時又遠遠不夠,課下要下很多的功夫,去理解去落實,這個環節是最關鍵的,分章強化。

《財經法規》看似枯燥但是越鑽研就會覺得越簡單,有的人覺得財經都是記憶的,不想去就不去了,其實不然,如果自己看會不知道重點在哪裏,我是通過做題——記憶——做題這樣的方法去學習的,不需要死記硬背。

《會計電算化》相對來説比較簡單,把電腦的基本操作學會,當然裏面包括會計知識,只要認真跟着老師的步驟操作,課下多練,練打字速度和操作流程,多做光盤,不熟悉的看演示過程,考試合理分配時間,拿到60分還是輕而易舉。

等課程基本結束,考證題庫就成了重中之重,綜合考核,自覺把握好時間,1個小時完成一套題,做錯的地方以教材上的標準去深入分析理解,保證再次出現絕不做錯。

這個過程艱辛但很充實,但是想到自己學到的知識和即將拿到的會計證,所有的付出都化成喜悦。

會計學習心得總結 篇12

20xx年6月,我們來自中央企業和省、市大中型國有企業的213名總會計師和財務、審計負責人,來到了花園海濱城市和風景如畫的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參加了由國資委和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聯合舉辦的第五十二期國有企業總會計師崗位培訓班。此次培訓學習時間飛快,一個月的培訓學習就要結束了。報到、拓展訓練、學習、考察歷歷在目。從整個培訓過程來看,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師資選配;無論是豐富的學習討論,還是優美的生活環境,學院領導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以及年輕的班主任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努力,為我們取得最佳學習效果提供了保障。在此,我對國資委領導、學院的領導、教授專家和班主任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學院後勤服務的各位師傅他們的辛勤工作也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國威公司領導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時間。

此次培訓日程安排緊湊有序,學習內容精廣相濟,極具系統性、理論性和趣味性,理論和實踐結合緊密,這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發了深深的思索,獲益匪淺,體會良多。

一是財政部要求20xx年1月1日起執行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內容變化較大,要求執行的時間之緊,作為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操作者和執行者,系統地學習很有必要。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會計改革一直伴隨着改革的成果和市場經濟的開展,也在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涵。近幾年,國家會計核算體系和管理制度受國際會計要求的影響,使得我國會計制度及準則不斷的完善,以其達到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和等效。這對我們財務、審計工作者來説,系統地業務培訓就顯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二是在近一個月的培訓學習中,國家會計學院為我們精心組織並設置了“基於戰略的報表分析及哈佛財務分析框架”、“投資決策新視角”、“企業會計準則(重點準則講解)”、“集團公司資金管理”、“基於戰略的業績評價”、“次貸危機、資本市場與公允價值難點熱點問題”、“集團公司財務控制”、“中國會計準則的建設”、“職業道德若干問題”、“中國税收體制改革”、“跨國公司的cfo視野”、 “集團公司內部審計”、“戰略財務管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納税籌劃與企業税收風險管理”、“新企業所得税法及實施細則介紹及新舊銜接”、“會計信息披露相關問題”、“溝通交流技巧”、“財務舞弊與防範”、“對新時期財税發展的幾個基本看法”等課程。在師資安排上,可謂是陣容強大,財政部會計司、税政司、清華大學、中國台灣政治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國家税務總局揚州税務進修學院、廈門大學、暨南大學、飛利浦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中化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浩華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等知名高校、單位和企業的專家和領導親臨授課。

三是培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培訓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政策法規和前沿性的理論知識,又有工作實踐和案例的深入探索;既為學員提供了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識,同時又對學員今後的工作提供新經驗、新啟示。教授、專家在理論探討、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授課時,突出多樣性和靈活性,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通過採用現代教育手段,精心製作課件,儘可能為學員提供的信息、的知識。專題講座突出系統性、全面性;財會知識強調理論性、規範性;案例分析注重啟發性、互動性。

通過學習,使學員對報表分析、公允價值、新會計準則、業績評價、資金管理、財務控制、內部審計、財務舞弊、投資決策、國際金融、戰略財務管理、納税籌劃與企業税務風險管理、新所得税法、會計信息披露、溝通交流技巧等會計知識及企業相關管理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了學員對企業內部的管理、控制、評價和分析方法以及財務管理和總會計師在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其中,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博士為學員詳細介紹了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建設歷程,闡述了當前會計改革的三大主要問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財政部税政司史耀斌司長回顧了我國税收制度的現狀,從税種、税收歸屬等方面描述了我國税收收入的主要構成及其特點,幫助學員理解我國税收制度背景變遷,討論了目前税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並介紹了未來我國税收改革的思路。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汪泱若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蘇錫嘉教授分別就戰略財務管理及會計信息披露相關問題作了精彩演講。另外還有黃世忠院長的《基於戰略的報表分析及哈佛財務分析框架》、杜興強教授的《收入等八項準則》、蘇錫嘉教授的《會計信息披露相關問題》、楊林總經理的《集團公司資金管理》、黃京菁教授的《財務舞弊的防範機制》等等的講授,真是太精彩了,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讓我們受益非淺。通過學習,使我們對國企改革改制、企業風險防範與控制,以及企業內部審計都有了更加理性和較深層次的認識。

四是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既提高了大家的職業道德水平、專業理論水平、執業能力和風險防範意識,拓展了視野,同時,藉助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的平台,也拓寬了人脈,增進兄弟單位的友誼,無論對個人的成長抑或公司的成長都大有裨益。為了豐富學員的課餘生活,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學院還組織了野外拓展訓練,公司考察,各種體育比賽等活動,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收到了良好的互動效果。置身此地,既可以認真“充電”、學有所得,又有賓至如歸、流連忘返之感,讓我們有點樂不思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