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工作總結範文900字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W

【篇一】

新聞中心工作總結範文900字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區新聞中心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扣項目攻堅年,堅持區域跨界全媒體平台打造,堅持“走轉改”深入基層,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縱深融合,堅持深度報道和重大事件報道中增強新聞時效性、可讀性和可觀性,堅持通過系列活動營銷城市增加受眾。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

(一)發揮“主流引導”核心作用,傾力服務黨委政府工作大局。一是圍繞學習貫徹xx大精神,開闢了《高舉旗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報道》專欄,及時傳遞黨委政府聲音到基層,動員和激勵了全區幹部羣眾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為貫徹落實xx大精神鼓勁出力。二是緊緊圍繞項目攻堅年主基調,開闢了《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幹》、《項目攻堅年,抓項目強產業促發展》、《項目攻堅年,記者在一線》等多個專欄,主動服務,全程跟進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工作的亮點、難點,充分展現了各單位抓項目、促發展的力度和創新舉措。三是圍繞温江發展新定位,開闢了《全力打造成都西部副中心,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等專欄,及時讓羣眾知曉其重大意義,營造了全區上下共謀新發展的良好氛圍。四是圍繞主題教育活動,創新開展了“一封信徵集”活動,在較短時間內收到投稿280封,有利展示了普通羣眾“夢”的實現過程,擴大了温江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五是積極策劃開展了“一句話説金**”**形象宣傳語徵集活動和“金温江形象標識由你選”活動,掀起了新一輪關注温江、去往温江的熱潮。六是圍繞全區重點工作、重大事件、重要活動,深度提煉採寫了反映温江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社會管理創新、城鄉生態優化提升等方面創新經驗的外宣稿件,向外界充分展示了**良好的投資環境。截止目前共開闢了110餘個緊扣中心工作、基調鮮明的新聞專欄和專題報道,推出新聞評論20餘篇,完成中央、省市上宣新聞70餘篇。

(二)立足“為民”根本定位,積極推進各媒體創新突破大發展。一是《今日温江》報新推出《圖播**》、《城鄉環境監督“隨手拍”》、《小窗幽記》、《小人物,正能量》、《今日**談》等10餘個專欄321篇,把版面留給羣眾“接地氣”,增強了親和力和感染力。二是温江電視台《**新聞》欄目全新改版,重點推出了“今日聚焦”版塊,緊跟時事和社會熱點話題策劃主題報道251條;開闢了方言評書欄目《夢想書場》、互動競技欄目《魚鳧新SHOW》、情景短劇欄目《**微生活》,並參與策劃錄製了**區首屆青少年電視才藝大賽,拉進了與羣眾之間的距離。三是温江人民廣播電台以温江都市生活廣播全新亮相,新推出《車裏車外》、《**全手冊》等12檔自辦欄目,凸顯温江地域特色和生活諮詢。四是温江新聞網全面改版,對頁面和欄目進行優化提升,全市率先開展了手機、平板電腦直接訪問和觀看在線視頻,滿足了新時期網民的訪問需求。

(三)突顯“互動”功能定位,着力提升政務微博及時性和關注度。一是緊跟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適時推出了項目攻堅年、成都西部副中心等話題20餘個,收到並回復網民諮詢、訴求等1000餘件,積累粉絲數達90000餘個,同比去年增長70%;特別策劃推出了#每日上榜#話題,選取當日最有價值、最有趣的網民微博截圖發佈,被新華網輿情在線作為亮點案例轉載。二是突出温江元素的大眾化展示,策劃開展了“温江農產品公共品牌名稱及商標圖案徵集活動”、“相約温江”等5個大型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網民參與。今年以來,“@金温江”新浪政務微博排名一直位居四川省每週排行榜前茅。

(四)圍繞“全媒體”發展定位,積極延伸新媒體宣傳觸角。一是“金温江”公眾微信自9月6日上線後,深受羣眾喜歡,設置的温江人文、温江故事等欄目,成為羣眾瞭解温江的窗口,每週定時發送的温江旅遊、購物等生活服務類消息方便了市民,也成為外界瞭解温江的一條快捷通道。二是將成都西部副中心、20xx中國馬術節宣傳與“金温江”APP上線推廣相結合,與專業機構合作,以懸念營銷和事件營銷為手段,策劃開展了“馬到功‘城’寄語20xx中國馬術節祝福成都西部副中心——温江”萬人大簽名活動,吸引2.4萬人次參與和26家主流媒體轉載,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和一致好評。全市率先實施的“金温江”APP,打破了傳統模式,實現了跨界傳播,讓市民第一時間即可掌握**各類重大事件,成為了全區一個對外宣傳的移動應用平台。

二、20xx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標

工作思路:按照全媒體的理念和多元營銷的思路,以形式創新加強重大主題宣傳,以話題策劃促進欄目品質提升,以公益手段放大媒體形象,全面升級內容生產能力、信息輸出能力和區域營銷推廣能力,着力打造服務百萬人口的現代化專業化區域跨界全媒體機構。

主要目標:年度內,推出13個深度報道專欄,策劃6個全新欄目,開展8個大型活動,與羣眾互動不少於105次,收聽收視率、粉絲數分別增長12%和50%,宣傳內容全面優化,欄目形式更加新穎,媒體關注度全面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顯著增強。

(二)主要工作

1.深化內容建設,擴大主流輿論影響力。一是成立深度報道組。緊扣温江發展新定位和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深度策劃包括項目建設、社會建設、民生保障等系列主題報道活動,綜合運用體驗式、述評式報道等形式多樣的報道形式,增強主題宣傳的吸引力和親和力。二是加強輿論監督。關注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落實情況、項目建設情況、執行落實情況、行風政風建設情況和社會風氣等。三是積極策劃精品活動。利用開展羣眾路線教育活動和馬術節等大型活動的契機,精心策劃參與面廣、具有影響力的媒體活動。四是加大示範工作報道。深入基層,挖掘亮點,大力宣傳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典型經驗。

2.增強互動參與,提升服務羣眾的能力。一是廣泛開展接地氣活動。開設“民生工程,你最關注什麼”、“我要諫言”等互動話題,從城市管理、社會建設、公共參與等各個領域進行題材選取和報道呈現。二是開展記者蹲點報道。加強與企業、村、社區聯繫,推出“一線見聞”、“蹲點日記”、“小人物、正能量”等系列報道,真實反映基層實情和羣眾需求。三是積極拓展娛樂節目。依託温江花木、綠道等特色資源,推出休閒運動競技、都市農業體驗和花藝比賽等娛樂節目。四是築牢公共學習平台。開闢“温江讀書會”專版,推薦好書和刊登讀者的精彩書評。挖掘高校和企業智力資源,刊登優秀專業文章,搭建公共學習交流平台。

3.發揮整合效應,塑造公益性媒體形象。一是全力打造公益性全媒體。通過全媒體手段開設“我要公益”欄目,廣泛徵求羣眾的現實需求,推動羣眾對社會組織公益服務的理解、支持。建立公益項目APP手機終端,推出網上餐飲、購物娛樂等優惠活動,吸引志願者、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二是整合各類資源強化合作。深度開發APP同城生活消費信息快播平台、團購平台,實現**人的“掌上團生活”,電視、報刊、網站媒體全聯動全參與,開辦《温江吃貨》、《時尚達人》等與日常生活消費密切相關的欄目,幫助塑造相關企業品牌。

4.健全合作機制,搭建對外宣傳新渠道。一是加強橫向聯合。搭建大成都地區各區市縣城市營銷宣傳平台,簽署相關節目、時段、版面置換協議,借力區外媒體資源集中推介温江。二是加強縱向聯合,通過選派記者上掛上級媒體跟班學習,主動研究瞭解新聞需求,與赴温採訪的上級媒體記者建立合作關係,跟隨採訪區內各項重大活動等舉措建立高效快捷的外宣媒體通聯機制和信息報送制度,確保區內重大新聞線索、稿件及時上報。三是成立市場活動組。針對基層單位、高校、企業等不同行業和人羣的意向需求量身策劃“走基層鎮街行”、温江區誠信企業評選、單身鵲橋會等系列活動。

【篇二】

今年是“十X五”開局之年,新聞中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率先崛起、全民創業、招商引資大局,主動作好新聞宣傳工作,上半年,新聞中心共自制新聞及欄目80多個小時,製作台裏安排的各類專題片近5小時,外宣等主要指標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動仗

一是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開闢專欄,製作宣傳片等形式,三項重點工作宣傳先聲奪人;二是精心組織,形成合力。加強組織報道,強化策劃意識,通過動態消息、深度報道、典型宣傳、新聞評論等多種形式,提升節目的影響力;三是堅持三貼近,增強公信力。幾檔節目發揮地域優勢,增強服務意識,在有效性和實用性上作文章,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公信力和性日益增強;四是堅持創新,鋭意改革。堅持新聞改革,改進領導人活動和會議報道,節目信息量大大增加,在《淮北新聞聯播》先後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優秀電視片展播》和為期半年的《頭條新聞大賽》,有效提升了節目的質量,《直播淮北》全力打造《小曼熱線》,着力構建輿論監督平台和服務平台,《新聞訪談》、《行風對話》始終關注羣眾關心的重點和熱點,贏得社會好評,為“爭先進位、率先崛起”提供智力支持,推出《週末論壇》,受到精英收視羣體的歡迎;五是發揮優勢,作好大外宣,一方面加大外宣力度,實行重獎重罰,上半年,在央視《新聞聯播》發稿兩條,截止6月12日,在省台發稿80餘條;再一方面,新聞中心在任務繁重人手少的情況下製作兩部大型外宣專題片,參加淮北市江浙招商和國際徽商大會,得到市領導的首肯;另一方面,多次派出採訪小組,赴江西、江蘇、浙江、廣州、深圳、香港、山東、河南等地採訪,先後推出《江西紀行》、《浙江紀行》等一大批系列報道,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加強管理提高效能

上半年,新聞中心按照計劃,各項學習有序開展,利用例會時間,發揮學習專欄的作用,在加強政治學習、業務學習的基礎上,突出抓好節目點評工作,集中時間,對一段時間的節目進行集中點評;突出抓好非編知識培訓,在不耽誤日常工作情況下,組織採編人員利用晚上和雙休日時間集中培訓,保證了新聞採編系統及時調試和使用;突出抓好重點節目和重點人員的培訓,4月份,集中一個月時間,對《直播淮北》的全體採編播人員進行全面理論和業務培訓,並組織了集會考試。上半年,新聞中心加強日常管理,中心主任按照工作職責和目標,與每一個採編人員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考勤和請銷假制度,上半年,中心對違規人員談話近10次,按照台規報請台裏處理1人;嚴格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原則,拉大獎金差距,保護了採編播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幹好工作的主動性;嚴格選題管理,實行選題策劃和重大選題申報制度;嚴格採訪要求,對記者的言行舉止和採訪作風作出具體要求,我台記者良好形象多次受到上級領導和領導機關的好評。

三、存在的問題下一步打算和建議

新聞中心承擔的工作不能僅僅看作是新聞中心自己的工作,對廣大觀眾而言,我們就是黨委和政府的代言人,更代表了淮北電視台的形象,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的含糊。儘管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績,但是與我們擔的責任相比,與上級領導和廣大觀眾的希望和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做好下面幾項工作:

一是加大落實的力度。總結一段時間以來的得失,成敗都取決於落實上面,縱觀落實不好的工作,不是環節上出問題,就是力度上有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很抓落實,責任到人、責任到每一個環節;二是加大培訓力度。人是做好工作的決定性因素,個人素質影響到團隊水平的發揮,新聞中心將堅持學習培訓,同時建議台裏要把人力開發和培訓列上議事日程,成立機構,制定計劃,使人力開發和培訓系統化、科學化,為我台的長久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三是加大分配改革力度。近年來,新聞中心始終堅持,多勞多得、好稿好酬,走出了一條較成功的路子,下一步將進一步拉大稿酬差距,籌措《頭條大賽》等專項經費,確實提高大家寫大稿、寫好稿的積極性,但鑑於新聞宣傳的特殊屬性和實際情況(每月840分鐘自制節目,平均每分鐘不到17元,相比太低),建議台裏按“兼顧工作量,兼顧效率,兼顧公平”原則提高撥付標準,以利於推進我台新聞宣傳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