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7W

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 篇1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着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隨着世界各國對於環境狀況的不斷重視,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已日益受到不斷地重視和加強。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自然的努力增強了,環境面貌的改變也隨之日益加快了。但是人類也受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環境問題空前嚴重地出現在人類面前,使人們陷入憂鬱不安之中。儘管我國政府不斷加強整治力度,但是由於其他人為原因,我國的環境問題還不容樂觀。為此,特展開居民環保意識調研,旨在瞭解公眾對於環境保護問題的看法,同時對我們的周邊生活環境進行一個初步的瞭解,並宣傳環保。

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精選3篇)

本次調研結果的有關數據統計如下:

調研範圍:**縣居民

調研方式:網絡調研問卷

調研人數:162人

發放問卷:162份

有效問卷:162份

一、環保意識調研結果:

調研顯示, 僅有15%的人表示知道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有85%的人對每年的世界環境日不太清楚。可見,對世界環境日的宣傳仍需進一步加強。

有38%的居民知道全國統一的“環境污染舉報”免費環保熱線電話12369,看來環境問題已經為廣大人們所關注,已經成為了一個眾人矚目的重大問題。

有73%的人對20xx年岳陽市着力實施的“十大環保工程”表示瞭解,有41%的人對岳陽市實施的藍天工程表示瞭解,看來市政府所採取的環保舉措已經越來越為廣大人們所關注。

有92%的人認為與以前相比,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另有4%的人認為並沒有很好的提高。看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還有一些不顧生態平衡蓄意破壞環境的人,而他們為的只是一些個人利益。

有73%的人認為保護環境是為了生活環境更加整潔;另有23%的人認為保護環境是為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子孫後代着想。看來目前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發現破壞環境時,88%問卷調研都表示積極制止,由此可見,保護環境已經成為社會每一份子的職責和責任。

對於目前的生活環境,58%的居民表示良好,12%的居民表示一般,31%對身邊環境表示不滿意,可見,生活環境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對於岳陽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92%居民表示希望儘快創建成功,可見我市居民對我市未來環境的發展很有信心,相信將來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有88%的居民表示願意為環境保護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來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不僅有熱情,還有着自己的一份責任。

二、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研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變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係。所處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

三、建議:

通過這次的**縣環境保護意識的調研對我縣部分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了解,不少調研者也提出了一些環保意見和建議,其實目前在我們的調研結果中可以明確透露出我縣有着比較強的環保意識,但是其環保行為卻遠遠落後於他們的環保意識,良好的環保意願也難以付諸實際行動。

針對目前我縣居民的環保意識現狀和已經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兩方面加以處理和改善:

(一)從居民自身着手,這是改善我縣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加強居民環保意識,提高居民的環保素質,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加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我縣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二)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我縣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三)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於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研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我縣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相信,通過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廣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們會擁有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

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 篇2

本次調研我們通過多方面瞭解到校區學生及周邊市民雖有一定的環保知識,但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家園,這些還遠遠不夠,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一、正文

人類的發展是伴隨着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國強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對我國的經濟健康發展有着深遠意義。然而調研顯示,有83.3%的人表示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很嚴重;有16.7%的人表示還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仍需不斷改進。

二、公民環保意識的特點

1.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對環境的滿意度成負相關,從調研中可發現,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對環境判斷有重要影響,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越高,對生活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得就越清醒,從而造成對環境狀況滿意度的下降。在我們的調研對象中有45%的人羣是大學或以上的文化程度,雖然他們在環保意識上仍有欠缺,但是他們在一些環保的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肯定的、積極地態度。

2.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環保意識成正相關,因為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程度更清晰,而且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會對環保採取行動。例如:自備環保袋,分類丟棄垃圾,循環利用垃圾袋„„

3.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他們所處的環境緊密聯繫。所處的環境越好,居民的環保意識越強,反之亦然。在平湖市,因為離上海、杭州近,是一個經濟發展較迅速的地區,所以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正是由於一些高污染的工廠在此處落地生根,對平湖的大氣和水資源造成了不堪入目的負面影響。在這一方面,平湖市民強烈希望政府和相關機關能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

4.居民的年齡也是影響環保意識的一個因素。從調研中發現,老年人環保行為強於年輕人,他們通常會自備環保袋或竹籃購物,他們的環保意識較強。這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提高人們環保意識的有利途徑,我們的宣傳行動可以從老年人帶頭做起。

三、調研後的看法和建議

(一)針對市民

1.從居民自身着手,這是改善平湖市環保現狀的前提條件。

第一,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新風氣,增強居民環保意識,關鍵是要提高全民素質。環保事業是集文化素質與公共道德於一體的事業,是人們對國家集體關注的表現。只有素質上去了,居民的環保意識才會相應地加強。同時,居民還要關心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留意關於環保的各種宣傳,通過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宣傳媒體進一步瞭解和豐富自身環保知識,牢固自己的環保觀念。

第二,應從行動上切實支持政府的環保工作,響應政府號召,使自己良好的環保意願能付諸行動,起到良好的環保效果,為平湖市的環保工作盡一份力。另外,市民還應盡力用自己良好的環保行為去影響和帶動周邊的人,對於那些污染環境的行為應加以批評並即使制止,用積極的實際行動去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

2.加強政府的環保工作,這是改善各鄉鎮環保現狀的重要條件。

第一,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廣大居民的環保意識。要提高居民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建立新的環境觀和價值觀,使居民自覺的按照環保要求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使環境保護意識成為一種心理,並轉化為一種環境責任,盡力使其實際行動與環保意識配套。

第二,堅決貫徹和執行各項環保法律和法規,繼續作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對對不保護環境的個人或企業要依法處理,從嚴處理。嚴格執行環保責任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排污單位有章可循,執法人員有法可依。

3.加強社區服務與社區管理

定期舉行大型關於城市社區環境建設宣傳工作,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讓宣傳進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兒童,人人皆知。讓人們瞭解到自己環境的重要,從而自覺保護環境。當人們的意識健全時,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而加緊宣傳是迫在眉睫的。

(二)針對在校學生

1.生活、學習等方面處處節約資源

我們有一部分學生在浪費水電資源和破壞花草樹木。我們知道森林是地球之肺,有利於淨化空氣,在校學生要做到節約從零星點滴做起,節約用水、用電,積極參與植樹活動,這對美化校園環境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分類回收

調研中我們瞭解到我校學生過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飯盒和塑料袋打包。導致我校學生過度使用塑料袋打包主要原因是我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還是不夠深。用塑料袋打包是我們學習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使用過度,製造很多塑料垃圾,這些垃圾都對我們健康有害。塑料袋是很難分解的,對我們的校園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學生們應該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並且要有收集廢舊電池的習慣,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等。

3.努力學習,掌握先進文化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

我們提倡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它需要文化教育的大力支持。當代大學生,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才能更好改善環境問題。在校學生應該提高環保的意識, 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

以上是我們調研小組對平湖市環保工作的一些建議和看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四、調研總結

通過這次的社會調研可以明確地反應出校區學生及周邊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天更藍,水更碧,花更紅,草更青的生活環境。當然,在我們憧憬美好的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比如我們校區的環境還算好,但如果我們不注意環保、衞生,到處製造垃圾,那我們校的環境就越來越差了!我們就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了!所以,我們要從自己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了改善我們學校以及廣大人民生活的環境問題,希望,大家的環保意識有所增強,有所行動,來保護我們的生活家園。還有我們要多開展一些環保事業的宣傳活動,來喚醒公民及在校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公民環保意識調研報告 篇3

大學生環保意識及其行為模式調查報告

一、活動背景:

當代社會越來越強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家教育、企業商界也越來越注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社會實踐、社會認識、社會經驗。從素質教育的提出到具體的各項教育改革無不是為了響應這個號召。同時,基層社會也需外界關注的急切的願望,為改變他們落後的面貌找到一條渠道。身為主體的大學生更應積極響應,從而為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環境保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是衡量發展質量和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重要標準,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事業,關係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以對國家、對民族、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推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在政策的影響下,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新面貌。

二、活動目的:

1、讓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特別是環境惡劣地區的狀況,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同時也為了加強本社人員的相互溝通、理解,形成一種團結互助、上進的氛圍。

2、通過對校園環境問題的調查,切實反映一些環保的實際問題,鍛鍊學生調查問題的能力。

3、通過調查,發現當校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

4.宣傳環保,讓更多的人蔘與到環保的隊伍中來。

5.弘揚國家政策。

三、活動意義:

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更全面的實況,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為社會、人民服務保護一片天,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培養良好的環保素質,努力鍛鍊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推動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協調機制,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高企業主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讓環保的思想深入每一個人的心中,從兒童教育開始。

四、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5日--20xx年11月20日

大學生環保意識及其行為模式調查報告:

1、調查對象及人數:

我校在校的80名學生

2、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3、調查小組成員:宿舍八名成員

4、調查地點:在我校的圖書館、教學樓、飯堂、宿舍等地開展調查活動。

眾所周知,目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歸根結底,人類是環境的主體,人類要在地球上生存,其受意識支配的行為必然影響他賴以生存的周邊環境。草坪上的一個腳印,牆角的一團廢紙,垃圾堆裏的一塊廢電池……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行為,甚至是不加考慮的一個動作。然而,殊不知這些看似無意的舉動,卻給我們的環境和資源留下了後遺症,造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關注環境,關注綠色,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使更多的大學生關注身邊的環境,瞭解日常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方法,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我們組成了一個10個人的調查小組,對在校的80名的同學進行了調查,其調查結果如下:

一、調查問卷結果統計

二、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⑴環境知識的瞭解和掌握

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65﹪的同學不知道環境保護日,73﹪不知道世界無煙日。這説明了大部分校大學生環保知識掌握不足,只有小部分對環保知識的瞭解比較全面。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何種原因所致呢?是我們對環境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夠,還是大部分的同學根本不關注環境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在我們的調查中還發現高低年級的環保意識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高年級的學生也是連基本的環境知識都不瞭解。這反映了一些很嚴重的問題。社會對環境意識的宣傳力度不夠,學校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應該注重學生的環保意識,學生應該樹立憂患意識,主動瞭解相關環保知識,配合學校,積極行動。這些對於在這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⑵環境保護的意識

在環境保護的意識方面我們做了以下調查。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少部分的學生注意節約用水。大多數同學在節電方面做得還是比較還好的。50%左右的學生有廢物利用和廢物回收等好習慣。60%的學生意識到環保靠個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但是,還有大概30%的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日常行為與環境息息相關,還有大概45%的人覺得自己的環保知識還不是很豐富,這説明一部分的學生環保意識淡薄,他們很難將這種意識帶到日常生活中,這需引起我們的注意。但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環保,這是值得我們讚揚的。只有把這種意識帶到行動中,才能對環境保護起到作用。

⑶環保知識的應用

在這方面的調查,我們做了口頭調查,我們調查結果是這樣的:當問及對建立綠色校園有何建議時,有24%的同學提倡加強宣傳。宣傳自然好,但不落實到行動中是很難做到保護環境的。另有34%的同學提不出任何的建議,這個結果很令我們吃驚,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居然有這麼多的同學毫無建議。對於保護環境,每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哪裏會沒有建議呢?看來沒有對環境保護引起重視。還有42%的同學建議多種花草,加大校園的綠化面積等等。這些建議對建立綠色校園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還不夠,這表明同學們應用環境知識的能力還不夠強,還有必要將理論提升到實踐中來。

另外,當我們提出我校在宣傳環境知識方面應如何做時,有54%的同學認為以宣傳為主。在我們宣傳環境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實踐吧,要在實際行動中去學習。同樣,也有20%的同學沒有建議,不知道怎麼做,面對這樣的結果,的確讓人心寒,自己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卻速手無策,可想而知,這部分同學的環保意識有多強。還有8%的同學認為只要從自己做起就可以了。這一少部分的同學沒有將自己容入到集體,他們簡單地認為自己做好了就可以做好環保,這是很不現實的。另有18%的同學認為參加活動,以實踐為主,在實踐中學習。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有這樣一個結論:在保護環境方面,無論是對環境知識的宣傳教育,還是具體的對環境的保護,我們做得還不夠。在宣傳方面,應該在全校都開設環境方面的課程,讓更多的同學瞭解環境知識;在保護環境的具體方面,要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保護環境的一些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習,讓保護環境的意識紮根於腦,讓同學們真正做到環保。這樣才能改變現狀,改善生活環境,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滿足後代人發展的需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