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5W
本文目錄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大學輔導員先進事蹟材料範本

丁建飛,男,安徽肥東人,198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XX年6月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專業,畢業留校一直擔任學生輔導員,碩士在讀,XX年上半年擔任第一臨牀學院第一黨總支XX級臨牀、美容、康復專業470名本科學生輔導員,現擔任第一臨牀學院第一黨總支XX級臨牀專業370名學生輔導員,總支委員兼總支祕書,校第十二屆團委常委,黨支部書記,團總支書記,曾獲XX年度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入圍獎。他曾獲安徽省XX年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榮譽稱號,08-09學年和09-10學年校“優秀輔導員”稱號,XX年“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先後多次獲校“優秀團幹”、校思政幹部培訓班優秀論文二、三等獎等等。

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4篇

一、“輔導員不是農民,卻要播種、耕耘和澆灌;不是醫生,卻要診斷、矯治和護理;不是軍人,卻始終伴隨鼓點、號角和旗幟。”

作為輔導員,六年多的工作時間,他送走的三屆春招畢業生,四級通過率、就業率連續三年均是100%,XX年7月份畢業的XX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0%,年終就業率達95%,先後2名同學實現自主創業。目前所帶年級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黨員和學生骨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信息反饋渠道暢通,學生思想、心理、學習和生活情況及時瞭解,學生的所需、所想及時關注,學生的實際困難及時解決。所負責的學生整體精神風貌良好,營造出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風學風。在09—10學年,學生考試成績合格率99%,平均優秀率60%。初次參加四級和六級考試的應考學年,校四級和六級考試成績前三名均為他所帶的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特等和一二三等獎計十人次,獲安徽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二三等獎三人次,獲XX年校運動會第二名和XX年男子排球冠軍,年級獲XX年安徽省紅旗團總支,XX和XX連續兩年校紅旗團總支、XX年校社會實踐先進服務隊等榮譽稱號,XX年三個小班獲得校XX年先進班集體稱號。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他帶領同學積極開展各項工作,XX年,他所帶的新生獲安徽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繪畫組銀獎。

二、“我們沒有丁老師不知道的事情,也沒有不願意讓丁老師知道的事情”

在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默默的用愛心守護着這些未來的白衣天使們,用燈塔指明他們前行的方向,用責任告訴他們未來的使命。每一通急促的電話,每一件瑣碎的小事,只要和學生有關,他都盡心盡力對待,因為他堅信:只要用愛,只要用心,就能夠獲得學生的理解和認可。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項成績都是他幸福快樂的源泉,學生的每一個理解的眼神、每一條感謝的短信更是他努力前行的不竭動力。就像許許多多輔導員一樣,他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學生身上,為了學生的全面成才,他傾注了將近7年全部的心血,付出了無數個日日夜夜。朝朝暮幕、歲歲年年,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他把理想、責任、知識、能力如甘露般注入每個學生心田,因為,他深愛着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崗位,深愛着自己的每個學生,儘管工作有委屈、有煩憂的時候,但從未影響過工作,一覺醒來更是精神抖擻。

勇於思考,不斷創新。一直以來,為了更深入、更細緻的開展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不斷摸索、總結,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培養理論。如他提出的4s的培養理念以及3c的認證標準等,使學生在一年級就逐步明白了自己在大學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培養的能力、應盡的義務和未來的使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更好的與學生進行交流,他設立“心心交流”意見箱,創辦學院心理輔導站,運用e-mail、qq、飛信等現代網絡手段,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全覆蓋等。“我們沒有丁老師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也沒有不願意丁老師知道的事情”,很多學生如是説。

政治旗幟,學業導師。作為黨支部書記和團總支書記,他想盡辦法使黨團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如與省紅十協會聯合開展艾滋病募捐活動暨文藝演出,與學校機關一總支結對子,在校內外取得很大反響。在理論探索上,先後在《文教資料》、《才智》等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在工作實踐上,他先後完成五大本與學生的談心記錄。為提高自己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他自學很多心理學相關知識,通過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二級考試,考取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方向碩士研究生。

三、“很慶幸自己走入了安徽醫科大學,更慶幸自己碰到了這麼好的領航人”, “因為丁老師,默默的奉獻,默默的關愛,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進取,學會了感恩、更學會了做人。”

教育是愛的事業,而愛就意味着奉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最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就是情感的投入。他始終堅持用愛心、真心、責任心與廣大同學平等相處,真誠相待,認真做好繁瑣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從不抱怨。一名康復專業同學實習崗位上突然發病,診斷為急性心肌炎,情況危急,隨時有生命危險,他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趕赴實習醫院,積極聯繫醫生為學生治療,並一直守護在她的病牀旁,直至康復,當身在福建的學生家長趕赴醫院後,激動的熱淚盈眶。學生畢業離校前一個多星期,他每天都會都會到學生寢室,瞭解同學的生活和就業情況,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困難。一名新生入校軍訓期間,哮喘急性發作,情況危急,他和軍訓教官一起將同學送至醫院急診科,幫她掛號、繳費、聯繫醫生,陪伴她直至其母親的到來。六年多來,他帶過1200餘名學生,每一位學生,在過年過節,都會受到他激勵的短信,在生日當天,都會收到他祝福的賀卡。為了幫助一名留級生順利通過考試,在臨近考試前一月,他陪着這位自制力極差的同學連續上了一月自習,學生深深地被感動,順利通過所有考試,今年畢業後成功就業。在畢業班學生填報研究生志願前,他廣泛聯繫自己的在外學習和工作的同學,全面收集相關信息,幫助他們針對自身實際,認真分析比較,確定報考學校。他時刻與學生在一起,共同經歷風雨。“很慶幸自己走入了安徽醫科大學,更慶幸自己碰到了這麼好的領航人”,很多學生在自己的qq空間裏寫下了這樣的文:“因為丁老師,默默的奉獻,默默的關愛,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進取,學會了感恩、更學會了做人。”點點滴滴事,濃濃師生情。

四、“勤勞的小蜜蜂”, 愛是真誠的、無私的、執着的

作為一名年輕的總支委員、總支祕書,他在做好年級各項工作的同時,還負責分團委、學生會工作,承擔總支網站的維護、宣傳等,大量的工作鍛鍊了他的組織協調能力、應急能力和文水平,總支先後獲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他積極參與總支創先爭優活動開展,XX年總支2個支部獲“校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6名學生獲“校優秀學生黨員”榮譽稱號。每天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實,學生親切地稱他為“勤勞的小蜜蜂”。他勤勉務實,從不言累。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期間,他白天要忙年級和學生會日常工作,晚上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很多的材料和總結都是熬夜完成,曾連續一週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有時飯也忘了吃,有一次因低血糖而昏倒在辦公室,同事們都戲稱他為“不倒翁”。

“大愛無疆”,他對學生的愛是真誠的、無私的、執着的。正是他在本職崗位上默默耕耘,兢兢業業,學生對他既敬又愛,領導和同事對他既疼又惜。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他深知自身政治理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升,創新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他將不斷求索。沒有高薪、沒有厚獎,沒有喝彩、沒有羨慕,他將懷着對學生深深的愛,在輔導員的工作崗位上,一直前行,永不言棄!

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2) | 返回目錄

一、個人簡介

饒先發,男,漢族,中共黨員,1982年9月出生,研究生學歷,XX年9月從事輔導員工作,現任江西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分團委書記、江西省高校輔導員專業委員會理事;先後擔任過XX級至XX級29個專業59個班級1978名學生的輔導員。

該同志曾負責的班級曾獲評全國先進班集體、江西省先進班集體、江西省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江西省五四紅旗團總支、江西省暑期三下鄉優秀服務隊等多項榮譽,所帶學生曾獲得北京奧運啦啦操一等獎、北京奧運健美操一等獎等多項獎項,還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寶鋼優秀學生獎等200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

二、工作情況

核心提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平凡的,短短七年期間,輔導員饒先發先後擔任29個專業59個班級1978名學生的輔導員。獲得了XX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XX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全國優秀博客獎、全國優秀博文獎、省“優秀輔導員標兵”、“全省優秀共青團幹部”、“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等幾十項榮譽。在此期間,“愛與責任”和“快樂學習”始終貫穿在他的工作當中。“對事業的愛、對班級的愛、對學生的愛”——將這平凡而簡單的愛融於日常瑣碎繁雜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為每一位同學服務。

編撰百家經驗書做學生思想的領航員

情感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裏最受歡迎的話題之一,尤其是80後、90後這些個性鮮明的獨生子女大學生們,當他們離開父母的精心呵護,在大學校園裏相對獨立地生活的時候,他們的情感需求更為強烈。

作為輔導員,他積極報名參加國家心理諮詢師培訓,XX年他考取《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成為江西理工大學第一批心理諮詢師輔導員。為了調查新生中存在的諸多迷惘和困惑,他及時開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通過細緻的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增強心理素質,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適應環境、面對生活、面向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健康成長。通過他的引導,別人眼裏的問題學生都與他很親近,有些學生不願與父母溝通,卻願意把心裏話説給他聽。

大一新生的特點決定了輔導員的工作是紛繁和複雜的,他以對學生滿腔的熱愛,以自己的真心、熱心、耐心和細心投入新生的思想工作中,全方位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他談到,做好學生工作,必須愛學生,對學生有感情;他經常告訴自己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愛周圍的每一位學生;他對學生要求嚴格,也會以以各種方式鼓勵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學生思想有困惑,他像朋友一樣跟他們促膝談心,以自己的誠心換取學生的真心。他説,關心學生的生活、心理和學習狀況,就是為了讓他們的父母放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人、成才,這是每一名輔導員的心願。

此外,他還號召百名優秀大學生給大一學生寫一封信,向大一學生介紹自己在學習、工作中的心得體會,幫助大一學生給自己的大學四年做一個良好的規劃,避免他們走更多的彎路。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編印成冊20多萬的《百名優秀大學生給大一學生的一封信》在一年級學生中該本書非常受歡迎,由於數量有限,很多班級學生都搶着該書閲讀。對於此書他如是解釋到:“同學們可以從此書中就自己的思想、生活、學習、就業、家庭、情感等各方面的問題和同齡人進行自由的溝通和探討,少了代溝,多了貼心的交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些書信就成了寶貴的經驗介紹,使新生能夠參照它自主的選擇解決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七年工作時間,該同志先後編輯了《百名優秀大學生給大一學生的一封信》、《百名大學生給大一學生的一封信》、《輔導員週記》、《班長、團支書工作心語》、《給輔導員的一封信》等讀物。

構建網絡連心橋做學生心靈的保健員

在饒先發老師的輔導員博客上,“先發採擷,桃李受益”八個閃閃發光。這是全校幾千名學生送給他的最真誠的讚揚,每週5000多的點擊率,每天上百條的學生留言,構建了一處師生融洽交流的平台。這樣一位善於創新的輔導員經常通過網絡這個平台將自己對學生的關心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讓學生們知道老師一直就在自己的身邊,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可以馬上聯繫上老師,真正的做到了將師情融入學生生活之中。到目前為止饒先發老師已經有2個校園企業飛信,3個手機飛信,4個qq,5個博客,127個qq羣。通過這個平台,他創造性的成立了“温馨提示”工程,每到天氣變化、逢年過節、同學生日、考試提示、最新動態、放假通知等,就通過飛信平台的形式給每個同學和家長帶來温馨提示,並與319位學生家長建立了長期飛信溝通,搭建新媒體下的“校訊通”。

該校一名07級無機專業的女生在他的博客中留言説到,“我家在農村,父親很早就過世了,母親全身癱瘓,卧病在牀,自己又在外面讀書,父母生活無法自理,再加上XX年初的冰凍災害,更是令家裏生活雪上加霜,想退學回家照顧父母。”饒先發得知此事後就第一時間回覆留言,並與其建立了長期的溝通與聯繫,開導她、鼓勵她、幫助她,為她出謀劃策,在經過多次的“博客”談心、及時的幫她申請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等事情後,經過一段時間後,該同學終於堅定了信念,下定決心一定要戰勝困難,努力學習。現在該同學已經畢業,而且考上研究生。諸如此類的留言在饒先發輔導員的博客中屢見不鮮。作為“輔導員博客”的先行者,饒先發所提出的“博客式”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業界廣為流傳。關於輔導員博客《建立學生工作師生網絡互動平台》的工作案例曾榮獲“XX年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優勝獎”和“XX年江西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工作案例二等獎”,在中國大學生在線開通的博客剛剛榮獲首屆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博客網絡評選“優秀博客獎”(全國100個),博文《寫給學生幹部的一封信》獲“優秀博文獎”(全國100個)。

傾聽學生煩瑣事做學生生活的服務員

有人説教育之樹乃以愛為根基、以心為枝葉,而饒先發則是在用自己的愛去關懷每一個大學生,將“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灑滿青春的校園。大學期間的教育,第一步尤為重要,出於該校校區設置的特殊性以及對他能力的認可,7年多來,學校一直安排他擔任大一學生的輔導員。他的輔導員生涯是特殊而有意義的,每年都要送走一批剛成長起來的學生,並迎來一批新的面孔,一年一個週期,年年都是一個挑戰。

每年他都會讓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接受開學以來的第一堂課,也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一課——“學會感恩”。該校材料094班的陶麒鸚在看過他主講的“感恩教育”系列講座後,在博客裏如此寫到“來到學校,讓我感動的是在第一節課上輔導員給我們播放的《讓世界充滿愛》,講的很實在、很感動,在場的學生都流下了眼淚,‘黑暗’中的我也滿臉是淚,我當時就打電話給爸爸媽媽,對他們説了一句‘我愛你們,我一定要好好讀大學,以此來報答你們’”。饒先發經常教育學生的一句話是:“知足和珍惜,使你心志平和,努力進取;感恩和回報,會讓你無私的付出一切,結果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大一新生報到後,饒先發老師每年都要號召同學們給父母或家人寫一封感恩信,這一活動每年都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其中有同學就説道:“這些年父母在我身上花費了很多心血,通過寫感恩信,我把想對父母説的那些話,全部用筆寫下來寄給了他們,結果父母打電話跟我説:你長大了,到了大學懂事多了,也會體諒父母了。這個給我心靈帶來的震撼,遠遠超出我的想象。”饒先發認為,孝敬父母,尊重長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項活動的開展能讓同學們學會感恩,學會如何對待父母的艱辛,學會如何做人。

短短的7年期間,他共擔任過29個專業59個班級1978名學生的輔導員。他一直抓住“愛與責任”和“快樂學習”兩條主線,始終秉持“大學的成功關鍵在於大一”的信念,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典範,傾情於工作,幫學生規劃。XX年撰寫並在班級實施的《“挑戰自我,激情演講”班級例會演説活動》案例榮獲江西省高校輔導員優秀工作案例三等獎。

宣傳校園新政策做學生起步的領路員

作為江西理工大學宣傳工作者之一,他全心全意為江西理工大學、乃至江西的宣傳事業執着奮鬥了七度春秋,榮譽背後,凝聚了他多年來的心血和汗水。在創造不平凡業績的歷程中,他以校園文化為契機,以社會實踐為突破口,積極進行對外宣傳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在XX年江西省首屆“十佳校媒記者”評選活動中,無機061班學生沈林被評為江西省“校媒之星”(江西省只有一個),該生最後被江西某高校黨委宣傳破格錄取;材料073班學生餘時財被評為江西省首屆“十佳校媒記者”,自己創辦一家公司,年收入突破50萬。被授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校園傳播大使”無機081班鄒寧説到:“還有一大批活躍在宣傳戰線上的學生記者,無一不是他的“得意門生”,每年榮獲“校園十佳學生記者”的學生,有一半以上,是出自他的“門下”。從一個個剛剛入門的“新手”,到現在“身經百戰”的新聞寫手,學生的每一步成長,無不傾注着他的滿腔熱情,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親身經歷感染着學生,激勵着學生自立、自強、自信,成長、成人、成才”。他的新聞寫作團隊連續七年榮獲宣傳工作“先進集體”,他個人也在《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中國有色金屬報》、《江西日報》、江西電視台、新浪網等幾十家報紙、電視、電台、網站發表文章1400多篇。

新時代、新發展、新形勢下,對輔導員的定位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輔導員去更多思考、學習和探索。饒先發對此有深刻認識,他説道:“輔導員工作對於我來説不僅是一種理想的踐行,更是一種人生意義的昇華,我熱愛我的工作和我的學生,在我內心深處始終都有一份強烈的責任感,鞭策自己不斷創新、不斷總結,不斷前進,努力把輔導員工作當着一門學問、一項事業、一種享受。”

饒先發輔導員工作特色集錦:

(1)開展“班主任助理”聘請工程。

為確保大一學生儘快適應大學生活,在校園健康成長,他每年聘請一些品學兼優的高年級學生或者研究生擔任自己所帶大一班級的“班主任助理”,每班配備1-2個,“班主任助理”從自身特點出發,就自己大學生活的經歷及幾年來自己取得的成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經驗,讓大一學生早點了解、熟悉和掌握大學生活。到目前為止已經聘請了58位“班主任助理”,這些助理不僅解決了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惑,更使學生明確了自己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努力目標。

(2)推出“關愛學生”12345工程。

為了關愛學生,落實“關愛工程”的方案,他在全校率先推出了“關愛學生”12345工程,即為每天至少要找一名學生“面對面溝通”,每星期至少與學生一起聽兩次課,每月至少開三次班會,每星期至少下寢室四次“檢查”,每月至少五次檢查學生上課出勤率。通過這個工程,同學們可以就自己的思想、生活、學習、就業、家庭、情感等各方面問題和老師進行自由的溝通和探討,讓輔導員全面準確的瞭解學生真實的想法和存在的困惑。

(3)實施“新生入學三項教育”工程。

新生個人“成長規劃”工程。讓學生在對以前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全方位總結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主動、持續地進行成長規劃。新生進入大學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列出自己將如何度過大學四年,並且以書面和交流會的形式相互學習,相互討論,教育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學校學籍管理及大學一年級有關管理規定“知曉”工程。在新生中開展學習學校學籍管理及其西校區相關規定,並且通過考試來強化新生對相關制度的知曉,以此來維護西校區的教學工作、學習和生活秩序,建設優良的校風、學風。

生活自立及安全防範“教育”工程。教育新生要自尊、自立、自強,培養新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高度重視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採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開展衞生防疫、防火防盜、交通住宿等各個方面的安全基本常識宣傳教育,確保學生人身財產安全。

(4)舉辦“每月一書”讀書工程。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適應大學的生活,使學生充實的度過大學階段,他提出了在全校開展“每月一書”讀書工程,在校園裏隨處可見的閲讀經典名著的現象,就得益於此項活動。該工程利用已有的圖書館、閲覽室資源,進一步實施“班級圖書館”,同時開展“流動書站”的活動,進行每日一詩誦讀、好書換着看、讀書演講比賽、讀書作文競賽、閲讀之星推介、讀書大王評選、讀書現場展示等一系列活動。該工程的實施使江西理工大學裏又多了一道迷人的風景線——校園裏處處洋溢着學生爭先閲讀的氣息。

(5)實施班級“每週之星”工程。

為了在全校範圍內立榜樣、樹典型,他獨具特色的實施了班級“每週之星”工程。即每週每個班級推薦一個同學,把他們優良的品格和獨特之處向所有同學展示,號召學生向他們學習,以期起到一些引導作用。在推薦出的學生中,他們身上都有大家公認的優秀品格,並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就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大範圍的宣傳,能讓更多的學生和老師知道這些人物。此外,對於推選出來的“每週之星”,他們在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讚許後,也會更加積極努力,可以激勵更多的學生。

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3) | 返回目錄

方小雄,男,中共黨員,漢族,1983年5月生,現擔任安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XX級法學專業(199人)學生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XX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和“XX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獲得者。

一、彼此温暖,用真情播撒愛的陽光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輔導員作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神聖的職業,只有用真心去愛每一名學生,才能真正打開學生心扉,贏得學生信任,有效教育和引導學生。XX年7月,時任校學生會主席的方小雄作為全校唯一一名本科生留校,擔任政法學院團委書記。XX年,憑着他對學生和輔導員工作的熱愛,主動申請擔任輔導員,開始了他的“愛心之旅”。

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學校教育資源和機會是他對學生的承諾。無論是週末還是假期,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他的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他的辦公室大門一直向學生敞開,他説“從我當輔導員那天起,我的時間就屬於每一位學生的了”。為了每個學期能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他放棄了大部分午間和雙休日休息時間找學生談心和走訪學生宿舍,50多個學生宿舍,一趟下來要4個多小時,為了不丟下一個宿舍,有時中午都放棄了吃飯、晚上到11點多還空着肚子與學生交談,雖然很辛苦,但他很滿足,因為他深知你愛學生有多重,學生就會愛你有多深,這是愛的互動,這是彼此温暖,他感到幸福和滿足。

寒假安慶發生地震後,他第一時間與震區學生取得聯繫,瞭解情況,學生倍感温暖。甲流高峯期間,他班上一名女同學被認定為甲流疑似患者,要求被隔離觀察,在隔離第三天的時候,由於天氣炎熱等因素,這個學生的情緒異常急躁,拒絕吃飯、哭泣……他得知後第一時間奔向醫院,不顧醫生“勸阻”,冒着被傳染的威脅,衝進隔離病房做學生思想工作,當時學生的情緒非常激動,但他始終面帶微笑、耐心、寬容地與學生面對面談心,學生被感動了,“輔導員您放心吧,我一定堅持下去,謝謝您!”,那一次他們談了三個多小時。

金子能夠發光是因為有光芒的照射,在方小雄的眼裏,每個學生都是金子,他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客觀,從建立學生電子檔案,進行分類引導、跟蹤培養,到開展“心晴訓練營”,關愛學生心理健康,他用真誠的心播撒愛的陽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閃耀光芒。

二、相伴成長,用行動培育愛的希望

為了培育學生的愛心,他把對學生的愛進一步的延伸。XX年,他得知蕪湖市三山區在校中國小生“留守兒童”達3000多人,他帶領班級學生多次主動上門地方政府取得聯繫,並發動班級同學組織愛心志願者隊,開展“大手拉小手”結對幫扶活動。12歲的潘勁就是他幫扶一個重點對象,父親去世,母親在外地打工,他隨年近80歲的奶奶和多病的爺爺生活在一起,他得知後帶着班級學生多次來到潘勁家中,送去學習用品、為他輔導功課,在大家共同幫助下,小潘勁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也日漸快樂起來。

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學生自發組織了“愛心回收站”,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回收校園內廢舊物品活動,並將回收所得全部捐給困難留守兒童,累計捐贈達五千多元,這項事蹟被評為校園精神文明“十佳事蹟”。沒有轟轟烈烈的驚天偉業,只有一點一滴的堅持不懈。不管颳風下雨,不管酷暑嚴寒,都能看到一個個忙碌的身影。這是一羣令人敬佩的愛心長城建造者,他們的背後有一個堅定的支持力量:輔導員。

當他得知學校一名學生身患白血病急需錢用,立即組織學生向全校同學發出愛心捐款倡議,共籌集善款3041元和藥物若干,雖然金額有限,但這既向患者傳遞了温暖,也是對學生的一次愛心洗禮;面對西南地區嚴重乾旱,他組織發起全校學生捐款捐水達6萬元,並在元謀縣江邊國小等地建立了17個愛心水窖。正是這一次次的愛心舉動,深深地影響和感染着他的學生,對他的學生來説,這無疑是最有效的教育。

三、一路同行,用奉獻詮釋愛的課堂

為了充分發揮實踐育人效果,引導學生踐行愛心行動,他引導學生立足校園,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各類實踐活動,鍛鍊自我、服務社會。他組建大學生科學發展觀理論宣講團,在全省開展了科學發展觀百場理論巡迴宣講活動,由他發起成立的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理論宣講團巡迴宣講活動,因事蹟突出,被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稱號,“理論宣講”活動榮獲XX年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成果建設優秀獎。

每年暑期,他都會組織和帶動班級學生一同深入城鄉基層,宣傳黨的政策,開展普法宣傳,參與社會建設。火熱而又真實的實踐生活豐富了學生對人生和價值的理解,加深了他們對責任和理想的感悟。XX年暑期,他帶領9名學生冒着高温酷暑,往返行程6000多公里,遠赴我省對口支援旱區雲南省元謀縣開展災後援建,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勞動,為彝族、回族、傣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學生開展了民族一家親、愛心課堂、自護教育等愛心夏令營活動,持續達22天,他們睡得是地板,吃的是泡麪,喝的是渾水,有的同學被烈日曬得中暑、皮膚龜裂,但大家毫無怨言,從不言棄。還為災區孩子捐贈愛心圖書4000餘冊。XX年暑期,他組織班級170多名學生,以生源地為單位,成立17支“江淮普法行”實踐團隊分赴全省17個地市的社區、農村、學校、街道等地開展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得到了各地司法部門的普遍讚譽和廣大羣眾的好評,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安徽日報》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20餘篇次。

方小雄還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組織學生進社區、到農村開展普法活動。為了給學生搭建實踐鍛鍊平台,他主動聯繫地方司法部門,並先後成立了弋江區大學生法律志願者基地、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法律援助志願隊,班級90%的學生都加入到志願行列。三年多來,他組織班級學生累計開展法律義務諮詢180多場次,義務服務超過360個小時,服務羣眾4380多人次,為20多個現實案件提供過法律意見,發放法律宣傳單5100餘張,他們的普法宣傳事蹟還被評為校“感動師大十佳事蹟”稱號。

他和他的學生們在奉獻社會的課堂裏磨鍊了意志品質、彰顯了人生價值,用汗水和熱血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的時代之歌,詮釋了什麼是愛的責任、什麼是愛的擔當。由於工作業績突出、影響較大,他被團安徽省委吸納為安徽省青年法律志願者協會會員,XX年還被安徽省司法廳、教育廳授予“優秀青年法律志願者”稱號。

四、攜手相牽,用創新凝聚愛的力量

古羅馬時期的著名作家普羅塔克曾經這樣説過:“學生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棵需要點燃的火種!”輔導員就是一個點燃生命火種的火炬手,工作需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需要不斷創新。

為了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途徑,他開創了《青春有約》師生面對面訪談對話品牌活動,每期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校園情景劇引出話題,關注熱點和難點問題,運用師生訪談的形式,邀請相關領域專家為學生解疑釋惑,給學生搭建與名師交流的平台,全班80%的同學參與了活動的組織和策劃,教育方式新穎,教育效果明顯。

“當我們意識到將要失去時,才能學會如何珍惜,讓學生知道,他們能從大學帶走什麼,他們能為學校留下什麼。”這是方小雄通過親自指導拍攝校園勵志片《畢業生》傳遞給每一個人的思想。大學裏的奮鬥、苦悶、彷徨與感動,被同學們用最真實最質樸的方式在銀幕上演繹出來,記錄了他們逐漸成長、破繭成蝶的過程,無疑對同學們是一次寓教於樂的教育過程、一次生活的嘗試,一次能力的鍛鍊,更是一份對未來的思考和對現實生活的鞭策,是一部名副其實“07法學獻給自己的奮鬥之歌”。學生的需要就是他的選擇,為了給每一位學生提供鍛鍊的平台和施展的機會,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他堅持在大一開展了"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走上講台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創辦了由非班幹同學組成的《青春法苑》班刊編輯部,給予這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同學以更多的鍛鍊機會。

他還十分注重工作創新和研究,為了建設一個團結進取、充滿活力的班集體,方小雄摸索並創建“1234”班級管理模式。參與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機制研究》,參與了教育部主編的《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理論與實務》教材編寫,發表省級論文3篇,他先後受邀在XX年全省高校輔導員培訓班、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等作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

真情的付出贏得了學生的尊重,也得到了積極的回報,全班95%以上的學生成為了入黨積極分子,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達33%,無一人違規違紀、拖欠學費,學生獲校級獎項120餘人次,省級以上獎項50餘人次,其中朱治州同學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所帶班級也獲得了校“十佳班集體”和省級“先進班集體”等。他是帆,帶領學生乘風破浪;他是岸,給予學生心靈歸屬;他是筆,描繪學生未來藍圖。他希望在學生大學四年裏,能盡己所能,使他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暢、更精彩、更寬廣。

大學輔導員先進事蹟材料範本大學輔導員事蹟材料(4) | 返回目錄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事蹟材料,僅供參考

孫學輝,女,漢族,中共黨員,1963年8月生。XX年11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XX年擔任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年級的研究生(231人)輔導員。

二、工作情況

(一)化悲痛為力量--感恩之心

人一生中需要感恩的人很多,但有三種人是她永生不能忘懷的。他們的愛支持着她,讓她可以抵住所有困難,堅定地生活和工作,"真切地愛可以給予我的工作、我的學生"。

XX年6月24日災難又一次降臨,同在學校工作的丈夫突然去世(五年內痛失母親、公婆、丈夫)。那段時間什麼叫生離死別、什麼叫痛不欲生、什麼叫生不如死這三個成語的含義對孫老師來説有了切膚的體會。感恩的人是她的學生們。從丈夫病逝到現在,他們一直在積極地配合着她的工作,默默地關心着他們的老師,懂事的孩子們,讓她可以很順利地完成好工作,讓她的心充滿温暖,讓她擁有好好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二)萬事開頭難--開拓之心

國重是一個受國家計委和國家科技部委託,依託北科大,承擔着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科研單位。師生黨團關係在材料學院。在沒有以往經驗的情況下,她沒有畏懼困難,積極與研工部和兄弟學院的相關老師交流工作經驗,查閲學習有關資料,結合國重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編制了《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生手冊》,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務和輔導員工作,認真地做好學生管理和培養工作。

組織老師學生積極備戰師生運動會,根據個人特長積極參與項目,做好有限地人員合理分配,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歷屆研究生師生輕體運動會總分前三名。組織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如今年6月,舉辦慶祝建國60週年--國重師生"我愛我的祖國"合唱歌詠比賽和乒乓球比賽。在努力之下,師生配合、團結合作的風氣在國重已蔚然成風,國重的班級都團結奮進,學生間有着良好地關係,建立起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達到了促進學習的作用,而且在良好的同學關係基礎上,畢業後大家也能成為相互幫助的好同窗。

在管理學生上,挖掘各類培養方法,讓學生增進了解,增強集體感,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召開新生入學班會,讓班長帶領同學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將同學當成家庭成員,互相瞭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共同進步。針對有些班級,讓班長和學習委員帶頭組成學習小組,定期幫助同學講解和補習功課。針對不易學習的課程,如專業課"材料結構"理論性很強,不易聽懂,讓同學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安排共同討論和探討的時間,經過集體努力,在350多人的選課中,成績在90分以上不到20人中,選課的40名學生全部通過,並有10人在90分以上,得到任課老師的好評。班級氛圍濃厚,課題研究一絲不苟,班級活動豐富多彩,同學關係温暖和諧,40位同學成為不分彼此的兄弟姐妹。直到畢業典禮後,大家戀戀不捨、相擁而泣。為了感謝她的關心,同學們專門製作了vcr把自己的心裏話刻在上面送給她。

(三)輔導員、教務員雙肩挑--責任之心

愛是施教的前提,而責任心就是教育的保證。她利用雙肩挑的優勢,把輔導員和教務工作、把課題研究和思想工作、把引導和服務工作、把搞活動和辦實事融為一體,合理安排時間,參加碩士生的開題報告會、論文答辯等培養環節,主動找導師瞭解學生課題進展,向同學瞭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在學生思想工作中導師的作用也至關重要。她充分與導師們交流,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與力量,對研究生進行良性管理。如在參加一些課題組例會時,發現一些學生只關注自己的課題,不認真聽其他人的彙報。會後她及時與導師溝通,通過説明聽取他人彙報重要性,改變彙報方式,加強紀律管理等方式,使學生明白鑽研自己課題的同時,關注別人的研究內容,不僅能增長知識、拓寬眼界、培養前瞻意識,還能為今後尋找工作奠定寬廣的專業知識背景。現在國重各梯隊、各課題組活動次數頻繁,人員增加,同學受益,課題進展順利,效果顯著。

創新性開展讓學生受益的活動。組織交流活動,傳授優秀人士的學習及社會經驗,促進學生成長,為他們進入社會奠定基礎。如舉辦經驗交流會,邀請榮獲國家級精品課程獎的餘永寧教授;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重主任呂昭平教授;"十佳學術之星";學生中威信較高的在首鋼工作的畢業生;在職博士生;做過同聲翻譯的研究生等講解個人經歷、成功經驗等,讓同學就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問答交流。組織年級間的經驗交流會、學生幹部工作交流會,建立例會制度。組織畢業生以不同性質單位分組進行現場模擬招聘會,為學生提供招聘面試的真實場景,提高就業成功率。

熱愛工作、奉獻自我、學生高於一切。今年4月考研複試工作開始,國重老師組成面試小組對專業進行面試,同時,邀請外語學院老師對英語進行面試,工作量較大。就在此時,70多歲的老父親確診胃癌須手術,一邊是生死未卜的老父親,一邊是82個複試考生,1:82都是她不能割捨的,她照顧完在icu搶救的老父親,直奔學校給學生開復試會。為了讓學生們在複試後和入學前長達半年的時間內做好讀研準備,將迎新教育的部分內容前移到複試進行,用ppt形式為學生講解研究生各階段的內容和要求,把複試考生等同在校學生一樣負責,讓學生們贏在起跑線上。令同學詫異的是孫老師能在三天的複試時間內記住90%以上同學的名和基本情況,入學前通過電話、郵箱等方式聯繫,待入學報到現場能準確叫出名,讓同學一到校就有家的感覺,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她認真細緻的工作,得到了學生的愛戴。

(四)傳遞關愛,回報社會--温暖之心

在她悲痛、絕望的時候體會到了人間的大愛。是人間的大愛讓她堅強生活,是人間的大愛讓她敬業工作,是人間的大愛讓她將愛傳遞。

研究生入學年齡愈來愈年輕,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心裏承受能力很差,只有成為他們的"知己",真正去愛他們,從他們身邊的小事入手,才能走近他們的心,才能更好的輔和導。"這就是孫老師的教育理念--愛的教育!她與同學一起活動,每年組織新生中秋國慶期間集體爬山,坐公交車去郊遊,騎自行車去798藝術世界,步行去北京電影學院看畢業大戲,去操場跑步,踢毽子,打乒乓球。同學有病她慰問到牀前,天氣變冷她告訴班長提醒南方同學多穿衣,同學課題進展不順利她找導師瞭解情況,同學丟失財物她慷慨解囊,同學情感出現波折她幫助分析原因,同學間出現矛盾她耐心談話,……她總是説:"要感恩,要把大家給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學生,讓愛永恆。

一個最早定下單位的畢業生,由於簽約單位原因,直至XX年3月底學校不再提供宿舍時仍處在等待中,學生的心理、情緒極度壓抑,孫老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騰出自己的一間住房給他,並找同學陪他聊天,利用休息日去看他……這些,都被銘記在學生心理。學生參加工作後,專程拜訪了孫老師,感激涕零"我今生不會忘記這段艱難而幸福的日子。"一個大男人,非情到深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