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培訓方案(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9W

崗位培訓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崗位培訓方案(通用5篇)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20xx年1號),《上海市中國小教師進修規定》、《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和《金山區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等文件,以“崇文通裏,成就人生”為理念,以教師的和諧發展為己任,把再造教師學習文化,提升教師人文素養作為和諧校園創建的核心,把堅持“教師發展為本,教師有效學習為中心”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理念,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依託以校為本的研訓模式,秉承學校人和心齊、求實創新的校風、求嚴求實求活求新的教風,實現讓每位老師和諧發展的辦學願景,形成一支學識淵博、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觀念超前、科研先導、現代教育技術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二、培訓目標

1、注重教師職業信念、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2、注重面向全體,更注重有針對性的分層培養。

3、注重統一規劃,更注重激勵教師自主專業發展。

4、注重個體學習,更注重教師之間合作共進的學習文化的形成。

5、 增強教師的美育定位意識,確立以美育人的理念,進而實現個人與學校和諧發展的價值統一

三、培訓內容

(一)加強教師隊伍思想建設,促進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

教師的發展是教育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們要切實提高教師的育德能力、學習能力、課程領導力、執行力、監控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敬業奉獻、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

1. 完善教師學習制度,提高學習能力。

強調“全員學習”、“全過程學習”,形成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教學與研究互動提高的良性機制;強調“團隊學習”,即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強調學校成員間的合作學習和羣體智力的開發,強化組織成員彼此理解與支持、協調合作,同時形成“四個一”的讀書制度,即每學期精讀一本好書,撰寫一篇有質量的心得,開設一堂研究課,確立一個研究項目,使學校真正成為一個學習的共同體,使學生、教師、學校獲得卓越和持續性的發展。到年底完成2學分。

2. 邀請專家來校作講座

準備邀請進修學院的專家進行“課堂轉型----從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開始”以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講座,提高教師的素養,完成2個學分。

(二)創設多種培訓模式和課程,提高教師課程執行力。

(1)通過校本教研、專題學習等方式,為教師創設一個探討研究的氛圍,提供一系列學習、實踐、交流的機會,使教師提升積累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使教師逐步由成熟走向卓越。

(2)設置分層培訓課程

A.加強高端隊伍建設,提高指導能力

進一步完善組長考核制度,除考核組長日常工作之外,還將通過組織研讀理論、學習交流、課題彙報等形式,以磨練組長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以及對教學問題的洞察能力,提高組長的管理、指導能力。利用寒暑假時間,舉辦備課組長、教研組長崗位培訓班,規劃新學期學科發展計劃,引導組長學會思考,學會管理,營造教師學習文化。

B.夯實新教師基礎,激發內驅力。

對於0-5年的初職教師,重點是學做人學做事,要按照“一年過關、三年成熟、五年挑大樑”的要求,落實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通過結對子、搭台子、壓擔子等方式,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引導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儘快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從而縮短成熟期。學校制定了“教學結伴工作方案”,為新教師配備師德表現好、教育觀念新、實踐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定期開展互動式學習、實踐活動,使新教師能快速成長,實現對新教師“一年勝任工作、兩年提高能力、三四年不斷成熟,五年成為教學骨幹”的培養目標。

C、抓住骨幹培養工作,推動整個教師隊伍的發展

不斷修訂並完善《學校學科帶頭人實施方案》,規範學校骨幹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區的“明天的教師”工程進行配套,為學校教師個體發展提供機會與舞台,全力打造我校師資隊伍中的骨幹力量和師資精品。對於骨幹教師,重點是學做特色老師,通過搭建舞台,鼓勵他們參評各級學科骨幹、名師評比,鼓勵他們上特色課、示範課、精品課,形成個性化的教學特色。

D.搭建教師發展平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針對學校師資發展不夠平衡的現象,將繼續落實研修方案,為教師搭建發展平台。本年度將繼續進行中青年教師(17-20xx年教齡)同課異構教學大獎賽活動,引導教師正確瞭解自己、把握自我、塑造自身,激勵教師不斷規劃和調整自己的發展之路。並通過活動,有意識地喚醒教師的危機意識,促進師資良性發展。同時,也根據教師20xx年個人發展規劃,對部分教師提供個人成才援助活動,從專業引領、校際交流、同事切磋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通過上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等,引導教師主動投入教育實踐探索,追求專業卓越。

(三)加強教學實踐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能。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實踐活動的最重要的組織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為此,在教育新學期中,我們要以市、區教育教學文件精神為指導,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一中心,以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質為抓手,加強課程校本化實施研究,把教研組建設常態化。

1.制度建設:切切實實地抓好學習型教研組的建設,規範系統地抓好教研組的制度建設,積極推行教學、科研與培訓的制度化管理,建立和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切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健全和強化學習制度,規範和落實學習計劃,豐富學習內容,注重講究學習方式、拓寬學習領域和提高學習質量與效果,切實保證教研組學習的制度化、全員化和終身化。

2.校本研訓:務必抓好教研組的教研平台建設,增強教研活動的目的性、針對性、計劃性和有效性,要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立足點,以活動為載體,以合作互動為抓手,切實提高全面教育質量和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並搭建起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各種教研平台與教師專業化訓練的舞台。

3.課題研究建設:必須牢固樹立教學科研意識,堅持課題研究實用的實用性,、杜絕功利主義性的課題研究,積極倡導採用課題研究的形式進行研究,建立符合學科特點和教師經驗與需要的課題研究系統.切實能夠用科學研究的方法解決教學和課改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同時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與科研素養。

4.團隊精神建設:一個優秀教研組,肯定有一個優秀的教研組組長,由他們帶出或培育了優秀的教師,由他們“教”出優秀的學科教學質量。在現代學校教育教學中也很少有例外。因此,選聘好、使用好和培養好教研組長是舉足輕重,説得嚴重些同教研組“生死攸關”。德才兼備缺一不可,不搞論資排輩,更不能任人唯親,不拘一格選用教研組長。有了優秀組長用心、用力打造的形成的團隊精神,説課評課、集體備課、合作研究、師徒結對、資源共享、課程開發、課題研究等都將會綱舉目張、集思廣益。

四、培訓形式

學校自培着眼全體,凸現個性,並體現層次性、交互式、開放型。

1、層次性:全員培訓、骨幹培訓、新穎學科(校本探究型課程)開發培訓。

2、交互式:新老教師教學結伴培訓、同學科不同年級溝通培訓、同年級不同學科整合培訓、兄弟學校合作培訓。

3、開放型:學校提供舞台,教師自主選擇參與。如“教學論壇”、 “風采大賽”、“教學基本功表演”等。

崗位培訓方案 篇2

20xx年是全市教師崗位大練兵的落實年和關鍵年,今年,我校教師崗位培訓工作將繼續以教師崗位大練兵為契機,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導向,以提高教師工作質量水平為中心,努力開展好新課程教師培訓、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等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教學質量,以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素質教育為根本,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標,遵循教育規律,立足於學校實際,着眼於學校發展,充分利用校本資源,不斷拓寬校本培訓的渠道,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和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工作思路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思想決定行動,要改變教師對新課程的認識不足、新課程理論水平缺乏,課程方案落實不好、校本課程重視不夠,對素質教育心存牴觸等現狀,必須下大力氣搞好校本培訓工作。

在校本培訓中,今年我們要針對教師所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困惑,根據學校實際,按照“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培訓什麼”的原則對教師進行培訓。在培訓內容上,要突出教師的素質教育思想、新課程理念、課堂教學水平、師德教育、教育技術能力、教育科研等等。

三、主要工作

(一)師德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水平規範的若干意見》,認真學習並模範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全面落實哈爾濱市教師“十禁止”、“五規範”,不斷提高我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二)加強教師自學。

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一定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意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業務能力,加強自身修養、素質的提高,努力達到培養新世紀人才所要求的教師標準。作為教師我們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做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實踐者。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自己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並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建立全員自學制度。

確定每週三為全校教師自學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自學計劃,按計劃進行自學,並記好筆記。

開展營造書香校園的學習活動。倡導教師經常多讀教育、教學、文學等方面的書籍,撰寫讀書有感。教師要多閲讀多種領域的書籍、報刊等,在適當的時候開展教師讀書心得的徵集活動。

崗位培訓方案 篇3

一、教師培訓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在職教師的培訓與提高屬於教師繼續教育範疇,這不僅是當前教師管理的一件大事,也是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一項戰略性措施。我校教師繼續教育實施校本培訓,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縣教育局和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下,有序、高效的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全力造就一支思想領先、作風過硬、善於管理、富有開拓精神的生機勃勃的幹部隊伍和師德高尚、具有較高學術修養、富有創造力的教師隊伍,以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學校教師培訓的總目標:滿足學校發展的要求,學生髮展的需求以及教師發展的需求,促進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和學校的發展。具體目標是高級教師學習與整合新知識和信息,提高對實踐經驗總結和提煉的能力;中級教師學習與整合新知識和信息,提高教學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新教師新知識和信息,提高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實踐能力。

二、教師培訓的實施

為切實抓好教師培訓工作,特成立橋頭鎮中學校本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和橋頭鎮中學校本培訓輔助小組成員,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學校教務處和教科室聯合成立校本培訓辦公室,共同負責校本培訓的具體工作。教科室主要是制訂校本培訓計劃、組織學校教師培訓和培訓費用的預算以及教師培訓所獲學分的登記,校本培訓課程(科目化)的開發,校本培訓師資隊伍的聘請,校本培訓科目的教學提綱的收集和整理;教務處主要是落實培訓的時間、地點、參加培訓教師的出勤、參加培訓教師的考核和培訓科目教學情況的反饋;教開組、備課組參與教師培訓方案的設計,督促組員參與具體的培訓活動,收集教師對培訓的反映,瞭解學生需求,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溝通。教師立足本職、本崗,全員參加。

三、教師培訓的內容

1、理論學習

教師每學期必須閲讀一本名家教育教學理論著作,並摘記5000字理論摘記。

2、師德學習

教師必須參加學區和學校組織的師德教育學習,寫好師德學習的個人心得體會。

3、公開課

教師每學期要開出一節校級以上公開課。

4、聽課記錄

教師每學期至少要有十節以上聽課記錄,記錄要規範,要有評課記錄或評課稿。

5、教學反思

每學期1篇以上,有過程與結果反思。

6、論文、教學總結

教師在學期結束時要提交1篇論文或教學總結。

7、師徒結對

應儘量開展拜師學藝活動,並按師徒結對協議完成活動。

8、教研活動

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組和備課組的教科研活動。

四、教師培訓的管理、考核

教師參加校本培訓學習實行簽到制度,由教科室和教研組負責對教師參加培訓的情況進行考核登記,對教師的進步情況及時通報。加強對培訓過程的檢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業務檔案,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和研究問題,確保培訓目標和任何的完成。學期結束時,由教務處負責彙總,並將教師的各種培訓內容量化評分,作為教師教學獎、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教科室負責對教師的檔案進行整理歸檔,對教師培訓所獲學分進行登錄,並報請縣教師進修學校予以學分確認。

五、教師培訓的對象

學校教師培養對象為全體教職員工。其中管理層,專職教師是校本培訓的主要對象。對教師的培訓,也根據不同的對象,提出不同的培訓目標。青年教師側重於基本教育思想、基本教育理論、基本教學原則的培訓;對中年教師,要求在已有教學經驗的基本上學會提煉,即對經驗加以去偽存真,將經驗與理論加以對照,使經驗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使之更具有實踐價值;對高年資教師,他們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但還需要理論充實,對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進行分析、提高,還需要有所積累,寫一些文章,比如從教回憶等等。回顧和闡述自己的教學經驗是十分有益和有價值的。

六、教師培訓的獎勵

根據教師參加教師培訓的量化評分,由教務處評定教師的教學獎的等級,作為教師評職評先的重要條件,並給予350、300、260元的獎勵。

崗位培訓方案 篇4

一、培訓目的

1、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和交流討論等活動,提高團乾的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語言表達、活動策劃、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其進一步適應新時期下團學工作的要求,為今後發展夯實基礎,培養一支具有優秀政治素質和具有領導才能的複合型團幹部隊伍,為加強我學生政治思想工作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

2、通過對各個部門具體的分工與合理的安排工作、活動,提高他們的磨和力與協調能力,提高他們的團隊協作與凝聚力,更好地發揮作為團幹部的優勢;

3、組織12級團幹細談學習生活、班集體建設、學風建設、團支部建設、學習與工作的關係及為人處事等方面,以便各團幹之間進行多方面的瞭解和認識;

二、培訓時間: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三、培訓地點:待定

四、培訓對象:大一全體團幹

五、培訓形式:專題培訓

六、培訓要求:

(1)考勤制度

包括團幹培訓期間的考勤,學生的遲到,早退和請假方式,需要量化到分數,方便後期評分。

1.學員應按時出勤,不遲到,不早退。課前10分鐘進入教室,並提前做好上課準備。

2.上課開始後至30分鐘內進入教室的學員記遲到一次。上課30分鐘後進入教室的學員視為缺勤。

3.因故早退的學員必須由向負責人員報告,經同意後方可離開。

4.採取“三二進制”的記錄辦法:遲到三次視為一次缺勤,缺勤二次視為放棄培訓資格.

(2)課堂要求

1.學員上課期間需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積極思考並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配合老師順利完成每次教學活動。

2.學員上課期間不得有隨意交談、使用手機、吃東西、睡等影響課堂秩序的行為。否則將根據學分評定製度扣除相應學分。對於情節輕微者將予以提醒。

七、培訓工作安排:

(一)培訓準備工作

1.培訓前組織部負責人以及各班團支書開會,討論並確定活動的具體流程,安排各個成員的任務,如幻燈片製作、聯繫老師、租借教室等;

2.宣傳工作:與宣傳部聯繫,製作活動手繪海報及橫幅,並於培訓前展出;

3.負責人及團支書開會,驗收各個成員的任務完成情況,並討論活動的各個細節、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分配活動現場的任務分工,做好記錄和總結.

4.佈置會場

1)安排好座位分佈;

2)適當佈置教室,調試好投影設備等;

3)在教室設置一個意見信箱,用以在現場收集在場同學想對此次培訓作出的提問或建議,也可以是一些自己想與同學交流討論的想法。活動後工作人員會將這些意見或建義反映給相關的負責人。

(二)培訓流程:

1.開場指導老師、新生團幹、各位負責人入座,由主持人介紹議程並宣佈會議開始,播放PPT。

2.經驗交流:由前任幹部與新生團乾的交流活動。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團支部建設,重在學風建設

2)怎樣協調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關係

3)團幹培訓的目的與意義

3.想法交流:為活躍氣氛,進一步激起大家的興趣和大膽假設交流的想法。組織大家分小組進行交流,並在交流完後派代表向大家分享交流成果。

4.老師總結:指導老師上台總結本次會議的宗旨和內容,點出當今學生工作發展的方向。讓新生團幹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肩上所擔負的責任,鼓勵他們做的更好。

5.會後各系部分板塊學習,系統的、全面的提高團幹素質,為後期工作開展提供便利。

(三)活動後期總結培訓活動後期總結以及宣傳工作等:

強化了新生團乾的先進意識和領導意識,使他們在今後各項工作中起模範帶頭作用,在日常管理中起紐帶作用,讓他們更加清醒和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團結意識、交流意識,提高了他們的管理、協調以及處事能力,為加強我校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和新生教育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

崗位培訓方案 篇5

(一)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首要環節。它由培訓管理人員採用各種方法和技術,對組織成員的目標、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鑑別和分析,從而確定是否需要培訓以及培訓的內容。它是確定培訓目標、設計培訓計劃的前提,也是培訓評估的基礎。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訓需求,才能設計合理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需求可從企業、工作、個人三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企業分析。先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以保證培訓方案符合企業的總體目標和戰略要求。大凡企業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新員工因知識、技能不足,不瞭解企業的概況、歷史、現狀、遠景規劃而造成的盲目性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限度。如果企業不組織新員工入職培訓,新員工要花費比培訓多得多的時間掌握這些知識。新員工進入企業,面對一個新環境,不瞭解企業情況,不瞭解職位要求,不熟悉上司、同僚、下屬,不免感到緊張不安。為了使新員工消除緊張情緒,迅速適應環境,必須進行入職培訓。

其次,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員工達到理想的工作績效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接着,進行個人分析。個人分析是將員工現有的水平與未來工作崗位對員工技能、態度的要求進行比照,研究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進行哪方面的培訓來提高能力,達到員工的職務與技能的一致。但是,培訓不是萬能的,只有當新員工存在的問題是通過培訓能夠解決的時,則進行培訓。

(二)培訓方案各組成要素分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是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資源,培訓對象、培訓日期與時間、培訓方法、培訓場所與設備、培訓紀律的有機結合,具體分析如下:

1. 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設置總目標和具體目標。培訓總目標是宏觀上的、較抽象的,它需要不斷分層次細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新員工入職培訓就是要把因新員工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差距所產生的機會成本的浪費控制在最小階段,這就是企業新員工入職培訓的總目標。

培訓的具體目標是:

讓新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們的歡迎,體會到歸屬感,以鼓舞士氣;

讓新員工消除初進企業時的緊張焦慮情緒,很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以便減少錯誤、節省時間;

展現清晰的職位分析及、企業對個人的期望。告訴他,他的職位是幹什麼的,你希望他做到什麼;

培訓新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尋求幫助的方法,提供討論的平台,幫助他更快地勝任本職工作;

幫助新員工建立與同事和團隊的河蟹關係,減少員工的抱怨;

讓員工瞭解企業的歷史、現狀,讓他融入企業文化。不管他什麼背景、歷史、來自什麼樣的公司,用強化的方式讓他很快適應公司的組織文化,大家用同一個聲音説話。

總之,培訓目標是培訓方案實施的導航燈。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各層次的具體目標,培訓的組織者和接受培訓的新員工才能少走彎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培訓內容。一般來説,新員工入職培訓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知識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一層次。知識培訓有利於理解概念,增強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新員工只要聽一次講座或看一本書,就可能獲得相應知識,簡單易行,但學後容易忘記。如果培訓僅停留在這一層次上,效果是難以保證的。

技能培訓,是入職培訓的第二個層次,錄用新員工不可避免地要走這一步。因為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可能立即適應具體的操作。即使新員工進入企業時就已擁有了優異的工作技能,他們也必須通過培訓瞭解本企業運作中的一些差別。很少有員工剛進入企業就掌握了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至於新錄用的會計師、工程師、經濟師、醫師、護士等專業人員也毫無例外應當參加新員工入職培訓。他們雖然已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但都只限於自己的專業,而與其他專業之間缺乏溝通和協調,對本企業更不甚瞭解。應當通過培訓,讓他們瞭解企業的情況,瞭解本企業他人的工作,促進各類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調,使他們從企業整體利益出發共同合作。而且,他們還可以通過培訓更新專業知識,及時瞭解各自領域的最新知識及在本企業的應用,使之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素質培訓,這是入職培訓的最高層次。素質高的員工有正確的價值觀,有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較高的目標。他可能暫時缺乏知識和技能,而素質低的員工即使已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可能不用,甚至幫倒忙。如果因為招聘把關不嚴,錄用了素質低的員工,經培訓不改的,應及時清退,否則,飴害企業。

入職培訓實踐中,究竟如何選擇培訓內容,應從實際出發。如果錄用的員工是管理人員,應傾向於知識和素質培訓。如果錄用人員是一般員工,則傾向於知識和技能培訓。

新員工入職培訓必不可少的內容有:

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環境;

企業的標誌及由來;

企業的發展歷史和階段性的英雄人物;

企業重要標誌及有重要意義的紀念品的解説;

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企業的品牌地位和市場佔有率;

2 企業的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

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理念;

企業的戰略和企業的發展前景;

科學規範的職位説明書;

2 企業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的法律文件;

2 團隊的協作和團隊的建設;

2 業務知識與技能、業務流程。

3. 培訓資源。培訓資源(又稱培訓指導者)可分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內部資源包括企業的領導、具備特殊知識和技能的員工。利用內部資源,可使新員工和培訓組織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資源是指專業培訓人員、學校、公開研討會或學術講座等。對於新員工入職培訓來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各有優缺點,但比較之下,還是首推內部培訓資源,只有在企業業務確實繁忙,分不開人手或企業內部確實缺乏適當人選時,才選擇外部培訓資源。當然,如果能把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結合起來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當今有膽識的企業家都在大力發掘內部培訓資源。如摩托羅拉公司成立了摩托羅拉大學,每個新員工都要在這所企業大學裏接受一星期的入職培訓。西門子公司成立了韋爾納.馮.西門子學院,每年大約有佔員工總數5%的新員工在西門子學院接受培訓。4. 培訓日期。培訓日期選擇的原則是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培訓。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就必須把入職培訓安排在企業挑選、測試、錄用員工程序履行完畢,新員工正式加盟本企業之時進行。這時候的新員工都需要通過培訓熟悉企業的工作程序和行為準則,不失時機的安排培訓是最恰當不過的事。

有的企業違背了這一原則,把培訓計劃訂在淡季,以防影響生產,卻不知正因為未及時培訓,卻造成了大量次品、廢品或其它事故。此為下策。

有的企業將新員工入職培訓在不同時間內不定期安排,每一位員工在試用期都先後將得到一次新員工培訓的機會,具體日期由人力資源部通知。此為中策。

還有的企業在新員工報到後即統一利用集中的時間培訓,培訓後再開始工作,此為下策。

5 培訓方法。培訓方法的新異,是培訓效果的催化劑。培訓的方法有多種,如講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討論法、視聽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種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要依據企業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選擇採用。

目前,外國企業大多采用案例培訓,中國的人才培訓公司採用最多的是講座式。將講授法與案例法結合起來,靈活地運用於新員工入職培訓,生動活潑,再輔之以實地參觀,是頗有成效的方法。

6. 培訓場所及設備。培訓內容的具體性要求、信息傳授的具體性,培訓內容及培訓方法決定了如何選擇培訓場所與設備。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場所有教室、會議室、工作現場等。在講授企業概況等共同知識時,課堂可以在教室、會議室。每天上課地點不宜單一,可通過變化培訓環境,讓新員工多瞭解企業的一些設施如階梯教室、多功能會議室等,從多方面接觸企業。而且,培訓地點的變換,有助於吸引新員工的注意力、緩解培訓疲勞。

若介紹各部門的業務技能,則決定了最適宜的場所是工作現場。為營造一種良好的培訓環境,可組織新員工實地參觀各部門的工作現場,充分利用企業的硬件,在新員工面前展示一種正規的有檔次的第一印象。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設備包括教材、筆記本、筆、模型、投影儀、電視、錄相等。在企業財力、物力所允許的情況下,培訓設備要與時俱進,儘可能多樣化、靈活化。這有助於建立企業人性化的形象,增進新員工與企業的情感鏈接。如企業概況與規章制度,文字材料和專人講解已達到介紹的目的。但如果再使用多媒體工具演示,不但可以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為他們所花費的精力,感覺到人性化的關懷,更可側重引導新員工對企業和新環境的積極情感。

7. 培訓紀律。紀律是搞好培訓的保證。在設計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時,應該制定相應的培訓紀律。

以上各要素的有機結合就是一個系統的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培訓方案出來了,方案的設計工作並沒有結束。方案中實現培訓目標是根本目的。培訓方案是否設計得合理有效,培訓目標能否實現,還得經過評估。

(三)培訓方案的評估與完善

培訓效果如何、培訓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員工培訓工作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科學的培訓評估對於企業瞭解投資的效果、界定培訓對組織的貢獻、證明員工培訓所做出的成績非常重要。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指企業在組織培訓之後,採用一定的形式,把培訓的效果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表示出來。良好的培訓評估體系是在工作分析、崗位説明、績效標準和管理以及培訓要素之間的流程管理,這種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業績,並在提高業績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績效標準,進而使企業培訓進入良性循環,真正服務於企業的經營戰略。

對於培訓評估標準的研究,國內外應用得最為廣泛得是最早由美國學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訓效果四級評價模型,該評估模型將培訓的效果分為四個層次:

1.反應層,即學員反應,在員工培訓結束時,通過調查瞭解員工培訓後總體的反應和感受。

2.學習層,即學習的效果,確定受訓人員對原理、技能、態度等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為層,即行為改變,確定受訓人員培訓後在實際工作中行為的變化,以判斷所學知識、技能對實際工作的影響。

4.結果層,即產生的效果,可以通過一些指標來衡量,如事故率、生產率、員工流動率、質量、員工士氣以及企業對客户的服務等。

隨着我國企業對培訓效果評估的日益重視,Kirkpatrick培訓四級評估模型已成為我國企業培訓效果評估的主要標準,但在相當多的企業,培訓效果評估一般只停留在第一、二層次,而缺乏深層次(第三、四層次)的評估。

培訓評估報告。培訓評估最後要提出培訓評估報告。評估報告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培訓項目概況,包括項目投入、時間、參加人員及主要內容等;二是受訓員工的培訓結果,包括合格人數,不合格人員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還應提出不合格者處置建議,對不合格員工應進行再培訓,如果仍不合格者,應實施轉崗或是解聘;三是培訓項目的評估結果及處置:效果好的項目可保留,沒有效果的項目應取消,對於有缺陷的項目要進行改進,對於某些部分不夠有效的項目可以進行重新設計和調整,對於某些領域欠缺的項目可以新增。

跟蹤反饋。培訓報告確定後,要及時在企業內進行傳遞和溝通。一些企業往往忽略了這點而造成培訓評估與實際工作脱節。培訓評估報告應傳遞到如下人員:一是受訓員工,使他們瞭解培訓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進一步學習和改進;二是受訓員工的直接領導;三是培訓主管,他們負責着培訓項目的管理,並擁有員工人事聘用建議權;四是組織管理層,他們可以決定培訓項目的未來。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新員工入職培訓的定義入手,闡述了入職培訓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以及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的設計要求。在本文結尾時,筆者認為還有必要強調的是,方案形成以後要,要努力付諸實踐,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培訓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