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職工心理健康實施方案(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W

幹部職工心理健康實施方案 篇1

一、活動時間

幹部職工心理健康實施方案(通用3篇)

20xx年5月2日——5月25日。

二、活動主題

擁抱新生活,擁抱“心”追求。

三、活動安排

(一)校級活動安排。

1、此次活動由心理諮詢與教育中心負責策劃和組織安排,具體活動安排,請各位同學踴躍參加。

2、開展第四屆優秀心理委員評選活動。

3、優秀心理委員參評的條件為:

(1)積極樂觀,有責任感,工作態度認真。

(2)積極參與各項心理培訓,認真完成學校及學院佈置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3)積極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4)能及時發現存在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同學,對他們提供幫助,並及時向輔導員報告。

本次優秀心理委員全校共評選61名,我院推薦名額數為2人,請各位心理委員積極參評。

(二)院級活動安排

1、請各個班級在5月2日至5月25日之間開展至少一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活動主題要求緊扣活動主題,引導同學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幫助同學更好地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同時保留活動期間的照片、新聞稿件等活動材料。活動形式可以從以下建議中選擇,也可結合各個班級的具體情況,開展特色工作。

(1)心理主題班會。

(2)心理知識宣傳櫥窗。

(3)心理健康知識競賽。

(4)心理健康主題徵文或演講

(5)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6)班級心理素質拓展。

(7)心理劇創作或排演。

(8)心理健康電影賞析。

(9)主題心理沙龍。

(10)心理學書籍品讀會。

2、鼓勵兩個或多個班級聯合組織“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實現資源的`共享和效應的疊加,聯合報送活動方案。

幹部職工心理健康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衞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中西醫並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針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聚焦重點人羣,實施心理健康行動,政府、社會、個人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引導居民建立正確健康觀,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行動策略

堅持健康教育先行。把提升健康素養作為增進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據常見精神障礙人羣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健康教育與促進,讓健康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健康素養人人有。

堅持人人蔘與行動。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激發居民熱愛健康、追求健康的熱情,養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實現健康生活少生病。

堅持全社會協同推進。強化跨部門協作,鼓勵和引導單位、社區、家庭、居民個人行動起來,對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採取有效干預,形成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個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續提高健康預期壽命。

三、行動目標

到20xx年和20xx年,全縣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0%和30%;失眠現患率、焦慮障礙患病率、抑鬱症患病率上升趨勢減緩;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8名和4.0名;抑鬱症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登記在冊的精神分裂症治療率達到80%和85%;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80%和85%;建立精神衞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鼓勵個人正確認識抑鬱和焦慮症狀,掌握基本的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己心理調適方法;各類臨牀醫務人員主動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應用於臨牀診療活動中。

(一)個人和家庭:

1、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追求身心共同健康。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避免持續消極情緒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倡導養生理念,保持中和之道,提高心理復原力。在身體疾病的治療中,要重視心理因素的作用。自己調適不能緩解時,可選擇尋求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及時疏導情緒,預防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發生。

2、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合理設定自己的目標。正確認識重大生活、工作變故等事件對人的心理造成的影響,學習基本的減壓知識,學會科學有益的心理調適方法。學習並運用健康的減壓方式,避免使用吸煙、飲酒、沉迷網絡或遊戲等不健康的減壓方式。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找出不良情緒背後的消極想法,根據客觀現實進行調整,減少非理性的認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積極尋求人際支持,適當傾訴與求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3、重視睡眠健康。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工作、學習、娛樂、休息都要按作息規律進行,注意起居有常。瞭解睡眠不足和睡眠問題帶來的不良心理影響,出現睡眠不足及時設法彌補,出現睡眠問題及時就醫。要在專業指導下用科學的方法改善睡眠,服用藥物需遵醫囑。

4、培養科學運動的習慣。選擇並培養適合自己的運動愛好,積極發揮運動對情緒的調節作用,在出現輕度情緒困擾時,可結合運動促進情緒緩解。

5、正確認識抑鬱、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出現心情壓抑、愉悦感缺乏、興趣喪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慾下降、睡眠障礙、自己評價下降、對未來感到悲觀失望等表現,甚至有自傷、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持續存在2周以上,可能患有抑鬱障礙;突然或經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緊張、害怕、恐懼,常伴有明顯的心慌、出汗、頭暈、口乾、呼吸急促等軀體症狀,嚴重時有瀕死感、失控感,如頻繁發生,可能患有焦慮障礙。一過性的或短期的抑鬱、焦慮情緒,可通過自己調適或心理諮詢予以緩解和消除,不用過分擔心。抑鬱障礙、焦慮障礙可以通過藥物、心理干預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治療。

6、出現心理行為問題要及時求助。可以向醫院的相關科室、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尋求專業幫助。要認識到求助於專業人員既不等於自己有病,更不等於病情嚴重,而是負責任、有能力的表現。

7、精神疾病治療要遵醫囑。診斷精神疾病,要去精神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專科門診。確診後應及時接受正規治療,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住院治療或門診治療,主動執行治療方案,遵照醫囑全程、不間斷、按時按量服藥,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不急於減藥、停藥。門診按時複診,及時、如實地向醫生反饋治療情況,聽從醫生指導。不得自行任意服用。

8、關懷和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減少歧視。學習瞭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知道精神疾病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尊重精神病人,不歧視患者。要認識到精神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療後,可以緩解和康復,可以承擔家庭功能與工作職能。要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照護者提供支持性的環境,提高患者心理行為技能,使其獲得自己價值感。

9、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家庭成員之間要平等溝通交流,尊重家庭成員的不同心理需求。當與家庭成員發生矛盾時,不採用過激的言語或傷害行為,不冷漠迴避,而是要積極溝通加以解決。及時疏導不良情緒,營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關愛的家庭氛圍和融洽的家庭關係。

(二)社會:

1、各類醫療機構和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對發現存在心理行為問題的個體,提供規範的診療服務,減輕患者心理痛苦,促進患者康復。醫務人員應對身體疾病,特別是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患者及其家屬適當輔以心理調整。鼓勵醫療機構開展睡眠相關診療服務,提供科學睡眠指導,減少成年人睡眠問題的發生。專業人員可指導使用運動方案輔助治療抑鬱、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鼓勵相關社會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對心理健康從業人員開展服務技能和倫理道德的培訓,提升服務能力。

2、發揮精神衞生醫療機構作用,對臨牀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普及心理諮詢和治療技術在臨牀診療中的應用,提高抑鬱、焦慮、認知障礙、孤獨症等心理行為問題和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處置能力。推廣中醫心理調攝特色技術方法在臨牀診療中的應用。

3、各單位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員工思想政治工作,鼓勵依託本單位黨團、工會、衞生室等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並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團隊,或通過購買服務形式,為員工提供健康宣傳、心理評估、教育培訓、諮詢輔導等服務,傳授情緒管理、壓力管理等自己心理調適方法和抑鬱、焦慮等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方法,為員工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創造條件。對處於特定時期、特定崗位,或經歷特殊突發事件的員工,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援助。

4、鼓勵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婦女之家、殘疾人康復機構及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空巢、喪偶、失能、失智老年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家庭關係調適等心理健康服務。

(三)政府:

1、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刊、動漫等形式,運用門户網站、微信、微博、移動客户端等平台,播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和公益廣告,傳播自尊自信、樂觀向上的現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識。

2、依託城鄉社區綜治中心等綜合服務管理機構及設施建立心理諮詢(輔導)室或社會工作室(站),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者,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台。整合社會資源,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網絡。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鼓勵心理諮詢專業人員創辦社會心理服務機構。通過向社會心理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等方式,逐步擴大服務覆蓋面。

3、加大應用型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培養力度。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培養和使用的制度建設,積極設立心理健康服務崗位。支持醫療機構精神衞生服務能力建設,完善人事薪酬分配製度,體現心理治療服務的勞務價值。

4、政法委、衞健局會同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建立精神衞生綜合管理機制,多渠道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隨訪、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動員社區組織、患者家屬參與居家患者管理服務。建立醫療機構精神衞生科、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加強醫療機構精神衞生科對社區康復機構的技術指導。到20xx年底,全面開展社區康復服務,60%以上的居家精神障礙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鼓勵和引導通過舉辦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託社會組織提供精神衞生社區康復服務。

5、重視並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衞生健康、政法、民政等單位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熱線服務、心理評估、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精神科治療等銜接合作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將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納入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技術方案,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隊伍的專業化、系統化建設。相關部門推動建立為公眾提供公益服務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人員接聽,對來電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諮詢和心理危機干預,降低來電者自殺或自傷的風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健康同心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心理健康行動的組織實施,統籌政府、社會、個人參與心理健康行動,指導各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研究確定年度工作重點並協調落實。進一步完善健康同心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為行動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及時提出行動調整建議,並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範。各單位要將落實本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二)強化部門協作。

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按照職責各負其責,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行動實效。

(三)開展監測評估。

行動監測評估工作由領導小組統籌領導,牽頭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每年形成行動實施進展專題報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完善考核評價。

將心理健康行動實施情況作為健康同心建設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各有關部門的落實責任,每年開展一次專項考核。建立激勵機制,對工作突出的予以獎勵。對進度滯後、工作不力單位通報批評並督促整改。各相關責任部門每年向領導小組報告工作進展。

(五)加強宣傳引導。

要編制羣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以有效方式引導羣眾瞭解和掌握,推動個人踐行心理健康。加強正面宣傳、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高度重視醫療衞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在行動實施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踐行“大衞生、大健康”理念,做好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

幹部職工心理健康實施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5月25日是我國的“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5·25”取諧音“我愛我”一意為要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樂觀自信,能用尊重,信任、友愛、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能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能與他人同心協力,也就是説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

二、活動宗旨

在廣大學生中營造一種關注心理健康,重視心理健康的氛圍,通過組織,設計一系列內容豐富,參與性強的活動載體,宣傳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心靈的理念,為學生搭建起鍛鍊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三、策劃主辦單位:

學院心理協會

贊助單位:

四、活動時間:

xx年5月25日

五、活動地點:

學院校區

六、活動對象:

學院所有學生、學校領導、院團委領導以及其他院的同學和社會各界人士。

七、活動目的:

a、配合全國:“五二五心理健康教育日”的活動,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b、加強校企合作

c、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展現大學生的風采,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

d、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繫,鍛鍊打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e、擴大心理協會在學校的影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