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精選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62K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精選13篇)

本學期帶兩個班數學,一班28人,二班28人。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好,學習自覺性高,其中一班在上學期市教育局組織的統一質量監測中成績名列前茅,二班的成績較低一些,但也居全市前列。但仍有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太好,基礎較差!學習散慢,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習慣也不好。像甯浩、王鵬、馬平等。其中張家旺、馬鑫、馬凱玉、羅依傑這些同學學習成績優異,思維靈活,對待問題常常用不同的解決方法。但也有個別同學如:一班的王瀟、王苗、宗文麗等這幾個同學,其理解能力稍差,做題的速度也慢,加之在家裏嬌生慣養,稍對他們嚴厲些,就找藉口不到學校。學習成績只能在及格的邊緣徘徊,學習習慣還未形成。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這塊內容中安排了兩部分的內容:數的認識和運算、式與方程。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三位數和兩位數相乘、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倍數和因數;第二部分內容安排了一個單元――用字母表示數。

本冊教材在“空間與圖形”中用了四個單元,分三部分進行教學。第一部分:升與毫升;第二部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第三部分:圖形的對稱、平移與旋轉。

本冊教材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安排了單式和複式統計表的學習,由方塊圖形到條形圖、由一格表示一個單位到一格表示多個單位,逐步安排用單式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在此基礎上教學單式折線統計圖。

本冊教材還安排了四次實踐活動,分別是“美妙的杯琴”、“我們去春遊”、“圖案的欣賞與設計”、“瞭解我們的生存空間”。

三、教學目標要求

1、使學生聯繫乘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的簡便算法,掌握幾百乘幾十、幾百乘幾十幾(不進位)和幾百幾十乘幾十(不進位)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口算。

2、使學生初步瞭解測量容量的方法,能聯繫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容量單位並進行表達和交流;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和實驗等活動中,發現並認識三角形的有關特徵,知道什麼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認識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使學生聯繫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並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順序,認識中括號,能正確進行三步混合運算式題的計算。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能用三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5、使學生在聯繫生活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徵,能正確判斷一個平面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或梯形;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確測量或畫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6、使學生經歷對幾種事物進行搭配或排列的過程,初步發現簡單搭配和排列現象中的規律,能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7、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學會應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簡便。

8、使學生學會用摺紙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畫出一些簡單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認識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圖形沿水平和豎直方向連續平移兩次,把簡單圖形旋轉90度。

9、使學生經歷探索數(非0自然數)的有關特徵的活動,認識倍數和因數;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倍數,以及10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因數;知道2、5和3的倍數的特徵,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5或3的倍數;知道奇數和偶數、素數和合數。

10、使學生藉助計算器的計算,探索並掌握積的一些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能夠將這些規律恰當地運用於實際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1、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畫直觀示意圖、線段圖等方法整理相關信息,能借助所畫的只管圖或線段圖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確定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

12、使學生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結構,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用簡單的折線統計圖表示數據;初步學會根據實際問題,選擇條形統計圖或折線統計圖直觀地表示相應的數據,並能對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

13、使學生初步理解並學會用字母表示數,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數量關係和計算公式;初步學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簡單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會簡化形如“ax±bx”的式子。

四、教學措施

1 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問題。

2 結合生活實際,合理組織教材,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繫生活實際,吸收並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

3 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髮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為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4 重視過程,激勵參與

數學教學要反對“重結果,輕過程”的弊病。現代教學要求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必須依賴於教學過程,特別是看學生有無積極地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解決問題,也不該經常以優秀學生的理解來代替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過程。

5 承認差異,注意教法,面向全體。

教學不能無視差異,搞一刀切。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能逐步縮小。我們要承認學生的不同層次,並針對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要注意照顧中差生,使中差生能參與課堂的學習過程,課堂練習時,要注意對中差生輔導。對優秀生也要注意發揮他們的才能設計一些“聰明題”、“多練題”讓他們更好地發展。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在備課時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的方法,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

6 善用評價語言,激勵學生主動發展

以熱切的激勵,發揮學生的激勵功能,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對優秀反饋信息的激勵,另一方面是對回答不夠準確的學生的激勵。以明確的導向,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教師在課堂上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巧用、善用主人語言,理解尊重學生,才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四、奮鬥目標

力爭讓現有成績穩定下來,爭取在市級和中心國小級質量監測中進入獎勵名次。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學情簡析

本期我班有47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被動,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特別對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分析存在問題。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簡析。

這冊教材包括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內容。

1、混合運算和應用題:這單元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它的特點是未知量隨着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連乘和連除應用題集中在一起教學,加強彼此的聯繫,有助於加深對數量關係的理解,並能進行相互檢驗。在這一單元增加簡單的統計內容,這也是國小數學教材改革的趨勢,學生及早掌握一些統計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及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教學關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面所學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範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後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為以後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

教學重點: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以及四則運算的關係。

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以及應用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求未知數X。

教學關鍵: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概括出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等知識,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3、量的計量: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各種計量單位的基礎上,對各種常用的計量單位的系統整理和總結。這部分教材先講計量的產生,接下來講常用的計量單位,最後才是名數的改寫。總之,本單元新知識不多,教學時應以複習、整理為主。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常用的長度、面積、重量、和時間及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認識面積單位和進率及名數的改寫。

教學關鍵:重視計量單位的直觀表示,使學生進一步形成明確的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以及在學習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它包括小數的意義,小數的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的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六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變化的規律。

教學難點:小數和複名數的相互改寫。

教學關鍵: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及小數和複名數的改寫。

5、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部分內容先教學小數加減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再教學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由於小數加減法有密切聯繫,計算法則基本相同,突出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便於學生在已學的基礎上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計算方法。這單元同整數計算一樣,注意教給學生多種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法的簡單算法。

教學關鍵:在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時,着重説明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才能相加減的道理。

6、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教材先講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隨後出現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三角形,瞭解三角形的特徵,初步對三角形進行分類,以及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的結論。平行四邊形,理解它的特徵以及與正方形、長方形的關係,最後學習梯形特徵,以及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繫和區別。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直線、線段、射線以及平行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區別直線、線段和射線,垂線與平行線概念。

教學關鍵: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畫圖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3、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

4、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係稍複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唯物辨證觀點的教育。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1、 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 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 加強個別輔導,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 多創設學習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解疑問難,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 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6、 對學困生要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作業適當降低要求。

7、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4)班、(5)班,從上一學期來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脱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四則運算,觀察物體(二),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總複習。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使學生: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圖形的運動,會畫出對稱和平移後的物體,掌握利用平移求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和麪積。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瞭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五、教學進度:

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脱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四、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積極、穩步、有效地實施深化新課程改革為主線,以教學為中心,務實創新,落實規範,提高效率,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為打造 “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

二、學情分析

四(4)班共有學生68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24人。大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在語文學習方面,本班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秀生平時樂於表達,善於交流,知識掌握牢固,如:樑珏星、王康任、陳濤等;個別孩子對閲讀有濃厚的興趣,思維活躍,;部分後進生上課好動,課後拖欠作業,學習質量不高。考慮到四年級是國小階段非常關鍵的一個學年,本學期仍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加強硬筆書法的練習,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閲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閲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二)教材特點

本冊是在四年級上冊基礎上編寫的,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是共同的,體現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1)導語導學,整合單元內容。

(2)精讀與略讀課文的聯繫和整合。

(3)單元學習活動的貫通和整合。

2.安排“綜合性學習”,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4.豐富課本內容,拓寬學習資源

四、教學目標

本冊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薰陶和感染中,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閲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全面達到中年級的階段教學目標。

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閲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冊教科書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要重視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作者對話、與學習夥伴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

3.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學習有其內在的規律,語文學習也有一個基本的步驟。教科書的呈現方式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觸摸到語文,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能習得方法,慢慢找到學習規律。因此,新課程下的語文學習尤其要重視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閲讀教科書,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4.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5.開展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台階。

班級後進生幫助對象有:黃有誠、莫雲丹、符式揚等。主要措施:1、作業面批、有錯及時改正。2、課堂上優先提問、優先板演。3、結合學習情況老師抽時間個別輔導,請班級裏的優秀生為其接對輔導。4、與科任老師、家長經常聯繫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勵為主,及時表揚。6、重視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恆,鞏固後進生良好行為習慣。

對於樑珏星、王耀等優秀生要在培養閲讀能力的基礎上,重點指導其寫作,強調真情實感的再現,給予寫作技巧的指點,指導參與各種作文比賽;對於洪濱、許鄭濤等要在閲讀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養他們對語文的熱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重點指導寫字和朗讀,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做到“三個一”,養成大聲朗讀的好習慣。

六、教學進度

周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備註

1 周前培訓 古詩詞三首(三課時)

2 桂林山水 記金華的雙龍洞

七月的天山 語文園地一

3 二月七年級 放假

4 中彩那天 萬年牢

5 尊嚴 將心比心 語文園地二

6 自然之道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蝙蝠和雷達

7 大自然的啟示 語文園地三

8 夜鶯的歌聲 小英雄雨來 清明

9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喚 和我們享受春天

園地四

10 觸摸春天 永生的眼睛 生命生命

11 花的勇氣 語文園地五

12 期中複習 期中檢測

五一休息

13 鄉下人家 牧場之國 古詩詞三首

14 麥哨 語文園地六

15 兩個鐵球同時着地 全神貫注 父親的菜園

16 魚游到了紙上 語文園地七

17 寓言兩則 文成公主進西藏 漁夫的故事 端午

18 普羅米修斯 語文園地八

19 複習

20 期末考試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加、減運算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小數加、減計算能力的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一)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

(二)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學習的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生自主探索小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計算的算理並能正確地進行加、減及混合運算。

2、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運算在生活、學習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3、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湧動長大後也要為國爭光的豪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的算理

教學準備:學生收集以小數形式記錄的20__年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成績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 20__年奧運會上,我們中國一共取得多少枚金牌?

呈現20__年奧運會上中國跳水比賽運動員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台雙人跳水比賽中的完美的空中動作照片。

師:你認識畫面中的人物嗎?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將帶着我們一起回顧中國跳水比賽運動員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台雙人跳水比賽中的精彩表現。準備好了嗎?出發!

繼續呈現勞麗詩、李婷婷在10米跳台雙人跳水比賽中的完美的空中畫面並伴隨着小明的聲音:10米跳台雙人跳水決賽開始了,第一輪比賽中,勞麗詩、李婷婷獲得的分數是由53個一和40個百分之一組成的,你們知道是幾分嗎?(53.40)哈特利、海曼斯獲得的分數是由49個一和80個百分之一組成的,你知道是幾分嗎?(49.80)

第二輪比賽中,勞麗詩、李婷婷獲得的分數整數部分是58,小數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幾分嗎?(58.20)哈特利、海曼斯獲得的分數在49—50之間且百分位是0的兩位小數,你知道是幾分嗎?(49.80)

隨着學生的回答,呈現P96中間的表格。

女子10米跳台雙人決賽成績

國家 運動員 各論動作得分 總成績

第一輪 第二輪 第三輪 第四輪 第五輪

中國 勞麗詩

李婷 53.40 58.20

哈特利

海曼斯 49.80 49.20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師:看到表格中的這些信息,你們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計學生會有以下這些答案: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第二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兩輪比賽中國隊共得幾分?

前兩輪中國隊領先幾分?

┅┅

師:大家提出這麼多的有價值的問題,真是了不起,老師就從你們提出的問題中選擇一個,咱們一起來解決,好嗎?

出示選擇的問題: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

2、探索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口答出算式:53.40-49.80

談一談:這是一道小數減法算式,會做嗎?該怎樣計算?把你的想法和組裏的同學交流交流。

試一試:學生獨立列出豎式計算。

説一説:如何列豎式?為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數位對齊)

如何計算?(從百分位減起,突出十分位上的4減8不夠減,從個位退1位的過程)

豎式中的結果3.60與3.6有區別嗎?(根據小數點的基本性質可將結果簡化)

3、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小明在看到第二輪比賽的成績時,不禁大叫起來:中國隊兩輪比賽的總成績是111.6分,爸爸也脱口而出:現在領先12.6分了。

提出問題:你們知道111.6分是怎麼得來的嗎?12.6分呢?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學生口答出算式:53.40+58.20

試一試:獨立列出豎式計算

説一説:怎樣列出豎式求出中國隊兩輪比賽的總成績?計算中需注意什麼? 繼續討論第二個問題:小明的爸爸是怎麼算出12.6分的?(四人小組議一議、算一算)

交流:(生1:)先算出兩輪比賽中國隊得幾分,53.40+58.20=111.60 ,再算出兩輪比賽中國隊得幾分,49.80+49.20=99 最後把這兩個結果相減111.60-99=12.60。

( 生2:)先算出第一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53.40-49.80=3.6 , 再算出第二輪比賽中國隊領先幾分,58.20-49.20=9 , 最後把兩次領先的分數加起來3.6+9=12.6。

師:兩種結果12.60和12.6一樣嗎?為什麼?(突出小數性質的應用)

4、概括計算法則:

師:小明看到大家計算的幹勁挺足的,特別佩服你們。他想現在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回想一下剛才的計算過程和結果,自由談一談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

生:小數點要對齊,

生: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生: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

生: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再減,

生: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鞏固深化:

1、繼續用小數的加減法計算跳水比賽的第三輪比賽的成績:

師:跳水比賽第三輪的成績出來了,根據這些成績,小明寫下了一些算式,算一算這一些算式的結果,並動腦筋想一想從這些算式你知道有關跳水比賽的哪些信息?出示算式:82.80-76.50 12.6+6.3 82.80+111.6 76.50+99 學生任選兩道算式計算後再交流:從第一道算式我知道中國隊第三輪比賽領先了6.3分。

從第二道算式我知道中國隊前三輪比賽共領先18.9分。┅┅

2、用小數的加減法計算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一些用小數形式記錄的成績:

交流各自收集到的20__年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一些用小數形式記錄的成績,

學生之間根據這些數據提出加減計算的問題,並口答出算式。

全班一起列豎式計算。

3、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師:用小數加減法既可解決比賽中的一些計算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各小組四人交流後再彙報:

生:計算生活中的用水、用電、用煤氣的價錢;

生:計算購買有關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的價錢;

生:計算家裏的電話費和上網費一共多少錢?

┅┅

師:小明在購買生活用品中碰到了問題,你能幫小明出出主意嗎?原來,小明看上了幾樣喜歡的東西,可是,他的零用錢只有50元,買什麼好呢?出示:

一雙運動鞋38.5元 一根跳繩4.8元

一本課外讀物7.65元 一瓶飲料3元

(獨立計算後交流)

四、課堂小結:從今天這一節課中你學會了什麼?

五:課外作業:課本練習十六:1、2。作業本P4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

2、合作交流總結小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數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步驟:

一、複習:

筆算:少先隊員採集中草藥,第一小隊採集了3735克,第二小隊來集了4075克.兩個小隊一共採集了多少克?

讀題,用豎式解答.(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説一説:整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同學們,我們學習小數加、減法。

2.情境設置:同學們交過電話費吧,小蘭家一月份的電話費是37.35元,二月份的電話費是40.75元,兩個月一共交電話費多少元?

1)學生自主列去式計算,有問題可以同桌討論(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2)教師提問:得數是78.10末尾的0怎麼處理?

3)學生計算後引導學生説一説,豎式計算37.35+40.75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4)小組討論:例1與複習題比較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提示: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法的意義相同,也是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板書:小數加法的意義)

練一練:12.03+0.875

試算,二個人在黑板上板書,老師也板書:

12.03

+ 0.875

大家發表意見,總結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及計算技巧(小數點對齊、小數點對齊有什麼意義?)

引導學生總結: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怎麼計算小數加法?

(由整數加法類推學習小數加法,由直觀到抽象,學生易理解、易掌握,再由遷移法對小數減法進行推導)

出示例一的後一問:二月份經一月份多交多少元電話費?

同桌討論(二人板演,其他人在本子上做)

得數3.40後現的0怎麼處理?

引導學生説一説,用豎式計算40.75-37.35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練一練:7.81-4.075

1)教師提問:這道小數減法式題被減數的千分位上沒有數,計算時怎麼辦?

大家討論,發表意見。

2)學生嘗試:二人板演,其他在本子上做,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最後説明:被減數千分位上沒有數可以添“0”再減,也可以不寫“0”,把這一位看做“0”來計算,以後計算時,遇到這種情況也可以這樣處理。

3)大家發表意見,總結小數減法計算法則及計算技巧。

4)引導學生總結: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在計算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3.觀察,總結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小組合作交流,觀察,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進行小數計算時先幹了什麼(列豎式),列豎式應注意什麼?(小數點對齊);對於計算的結果,當小數末尾有0時,是怎麼樣處理的(去掉末尾的0)

三、課堂練習

1.練習課本P97的“做一做”題目

小數加、減計算很容易出錯,你有什麼辦法知道自己做對了嗎?

2.生活實踐題

老師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師申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處的獎狀嗎?

四、作業佈置:作業本P4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小數加減法的練習。

課型:練習課

教學要示:

鞏固小數加減法的法則,加減法關係並掌握小數加減法應用題。

2、提高解題能力。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法則,加減法關係。

教學難點:運用法則進行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小數加加減法的方法是什麼?

2、口算下列各題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0.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題並驗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問:小數加減法是如何計算呢?

二、筆算練習

1、完成下表,並説説你瞭解到什麼信息(單位:元)

根據信息説説你瞭解到什麼?

2、用小數計算下面各題

(學生計算時,應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②計算時,可先將複名數改寫成小數,然後再計算;③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

三、解決問題

1、王叔叔一天賣菜的收入如下表

2、班裏要買一個球和一個排球。

3、一些女子田徑項目的中國記錄和世界記錄(截至20__年1月)如下表。

它們各相差多少?

四、總結: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作業本P44

第四課時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 掌握三個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的計算.

2. 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獲得新知之間的聯繫.

3.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滲透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運算順序.

2.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口算

0.78+0.06 5.2+0.48    0.8+0.4

1-0.27         3.8+6.4     1.25+0.75

10.5-6.5        9.8+0.2     1+2.7

2.説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4834-(395+988)     165+807+994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主題圖

2.自讀題意 (小組交流)

3.觀圖後 提出問題

完成比賽,自行車運動員還要騎多少千米?

4.集體交流解法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題)

5.師生互動:

師板書: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6.驗證:

敍述各自的檢驗方法,可用逆運算的方法,也可用計算器對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

(三)鞏固新知

1.判斷下列計算題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改正

(1)39.9+(20.1-1054)    (2)(3.74+12.6)+268-43.2

=3.99+18.56            =16.34+224.8

=22.55                =241.14

(四)課堂小結

小數混合運算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是否相同?(學生答)

師強調:小數加減法計算時要對齊數位,養成做完後檢驗的好習慣.

(五)作業佈置

作業本P45

(六)板書設計: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83.4-(39.3+98.8)  483.4-39.5-98.8 165+80.7+99.4

=483.4-138.3     =443.9-98.8    =245.7+99.4

=345.1(千米)      =345.1(千米 ) =345.1(千米)

答:運動員還要騎345.1千米

第五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有限個例證使學生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能根據數據特點正確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顯示國小春季運動會的場景,伴隨聲音響起,下一個項目是四年級組男子4×50未接力賽,請四年級各班做好準備。畫面分別出示四年級4個班運動員50未成績的情況表。

20__年校春季運動會徑四年級組男子4×50未接力賽選手情況:

班級 各位選手的50未成績/秒 可能的總成績

第1棒 第2棒 第3棒 第4棒

四(1)班 8.48 8.54 8.52 8.46

四(2)班 8.40 8.56 8.61 8.39

四(3)班 8.32 8.68 8.70 8.36

四(4)班 8.42 8.67 8.58 8.50

提問:根據這張表提供的信息,請你猜一猜,哪個班可能是冠軍?四(1)班可能得第幾呢?

二、經歷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的過程,理解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樣化。

師:請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總成績,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有幾種方法?小組裏討論一下,然後在練習本上計算出來。在黑板上演算出來。

方法1:8.48+8.54+8.82+8.46 方法2: 8.48+8.54+8.52+8.46

=17.02+8.52+8.46 =(8.48+8.52)+(8.54+8.46)

=25.54+8.46 =17+17

=34(秒) =34(秒)

方法3: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對比中感知較優的算法

師:上述三種算法中,你認為哪一種較優?為什麼?

引導學生先自己思考,説出較優算法的理由,然後在班上交流,集體回答是第二種,選出幾個代表都説應用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3、推出加法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師:你能用簡便方法算出四(2)班、四(3)、四(4)班總成績嗎?要求每一位學生用較優的方法,寫出簡算過程,並説明理由,然後集體反饋。

四(2)班、四(3)班、四(4)班成績分別33.96秒、34.06秒、34.17秒(過程略)

師:通過上面4次簡便計算,你認為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嗎?各舉3—4例説明。

請1、2名同學將所舉例子寫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評判。通過多個有限的簡算實例,幫助學生合情推出“加法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

交代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在口裏填上適當的數:

(1)6.7+4.95+3.3=6.7+口+4.95 (3)6.38+1.72+3.62=6.38+口+1.72

(2)(1.38+1.75)+0.25=口(口+口) (4)(2.55+7.7)+(2.3+7.45)=(口+口)+(口+口)

小結:這堂課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現在來談談你的感受,你有什麼收穫?

(找幾名學生回答後,老師作一下小結)

作業佈置:作業本P46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第105頁練習十八

課型:練習課

教學要求:

1、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從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二、簡算練習

1、在下面的  裏真上適當的數,在〇裏填上“+”或“-”。

3.5+10.06=   +3.85

10.24+8.2+1.8=10.24+(〇 〇  )

18.76-(3.76+0.53)=18.76-  〇

32.17-0.46-4.54=32.17-(   〇   )

2.下面各題能用簡算的就用簡便方法講算.(比賽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三、解決問題

1、P105 4

提問[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麼問題?

[3]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4]獨立完成

[5]怎麼算比較快?

2、P106 5

提問[1]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你能根據信息解決什麼問題?

[3]這道題要求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4]獨立完成

[5]怎麼算比較快?

3、P106   7(同上)

4、P106   8、9

四、作業:作業本P47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7

教材及學情分析: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的第四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和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學習內容,使鮮活的體育活動和看似機械演練的小數運算融為一體,使計算推理、概括這些抽象的數學活動變得令學生樂於接納、樂於探究。這部分知識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學生以後學習及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環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小數的加、減法。

過程與方法: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應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係,培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小數加、減法計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溝通整數與小數的關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過理解小數的意義,只有相同數位的數才能相加減,也就是在計算中,要把小數點對齊。

教法和學法:

“以學習者為中心·參與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同學們,你們觀看過跳水比賽嗎?跳水項目,一直是中國體育運動的強項,請看大屏。(課件出示中國跳水運動員勞麗詩和李婷跳水的視屏)中國隊又贏了,這樣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慶祝一下祖國的勝利吧。

在體育賽場上,不僅有激烈、好看的比賽,還藴藏着很多數學知識呢。同學們,你們想學習這些數學知識嗎?

2、(課件出示跳水決賽統計圖)依次出示中國隊第一、二輪的得分,引導學生髮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

3、引出課題:同學們看一看,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數加、減法的算式,小數加、減法的算式該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提綱,明確自學任務。

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教師明確自學任務:現在就讓我們進入第一環節:自學我最棒。認真自學課本96頁例1、97頁例2,然後完成自學提綱上的問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自學開始。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學,適時提醒:已經完成自學內容的同學就可以在組內進行兩兩交流。

三、小組討論,解疑答惑。

1、師:同學們剛才的自學都非常的認真,接下來,就讓我們帶着自學的成果和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入小組討論環節。(課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請小組長快速的上來領取你們小組的討論提綱。讓我們比比哪個小組的討論最積極、最認真,小組討論開始。

2、巡視:提醒各小組交流要注意的地方。

四、交流展示,教師點撥。

1、師:剛才,老師看到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每個小組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接下來,就讓各小組把你們的討論成果與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分享。一起進入下一環節:討論成果大展示。(課件出示:討論成果大展示)

2、請第一個組作交流展示。(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3、請第二個組作交流展示。(課件出示交流內容)

4、教師點撥:在剛才的計算過程中我們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與我們已經學過的整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列豎式的時候當相同數位對齊了,小數點有什麼特點呀?(小數點對齊)所以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我們只要把小數點對齊,那麼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板書:小數點對齊)

5、師:那麼小數加、減法該怎樣計算呢?請下一組同學來為我們作一個小結。

6、請第三小組作交流展示。(邊交流教師一邊用課件出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7、齊讀一遍。(課件一條一條出示,學生讀。)

五、鞏固運用,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學會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了嗎?敢不敢接受挑戰呀?體育健兒們在賽場上爭奪冠軍,今天誰能成為我們班學習上的冠軍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到今天的“學習成果大比拼”的比賽中去一決高下吧。(課件出示:學習成果大比拼)

2、請同學們拿出技能訓練題,為比賽做好準備

3、第一關:聰明小法官。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指名回答,同桌交換批改。(課件出示第一關:聰明小法官)

4、第二關:細心計算我最棒。(課件出示第二關)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批改出每組做得最快的小選手,然後請他來當小老師,幫助批改本組其他同學的作業。

5、第三關:改寫小數我在行。(課件出示第三關)學生獨立完成後,老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自己批改。

6、第四關:學以致用我能行。(課件出示第四關)小組合作完成後,請一個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説完後教師出示課件訂正答案。

7、教師小結:在解決剛才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發現:我們的數學知識,它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的統計一下自己的成績。奪得本次比賽全部星星的同學請起立。站着的同學們就是我們班今天的冠軍了,讓老師為他們頒發獎盃。祝賀你們!(課件出示“獎盃”)我們一起為冠軍送上熱烈的掌聲吧。其他沒有奪得冠軍的同學們可千萬別灰心,今天你們也表現得很棒,繼續努力,相信我們班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冠軍。

六、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那誰能來説説你有什麼收穫呀?

板書設計: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2.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二)能力方面

1.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直尺。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小數的意義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板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二、出示預習提綱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裏有(    )個0.1。

(2)10個0.1是(    )。           10個0.01是(    )。

(3) 寫成小數是(    )。        寫成小數是(    )。

(4)1米=(    )分米=(    )釐米=(    )毫米。

三、展示彙報交流

1.教學小數的產生

(1)引導學生動手量課桌的寬度,發現了什麼?

(2)請同學們口答下面的題:(用整數表示結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總結: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這時也常用小數表示。由於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從而產生了小數。

2.教學小數的意義

(1)填寫

①投影出示:在圖中填出分數和小數。

學生填完結果並訂正

②啟發學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導學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還可寫成0.1米?(板書:

④總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一位小數)

(2)出示米尺教具

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麼?學生以小組方式討論,然後找同學回答,教師板書:

(3)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是多少?

學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後出示(投影)1釐米的放大圖

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出1毫米,並説明理由。啟發學生明確:1毫米

提問: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板書:三位小數)

(4)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①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這樣的分數寫成小數時,可以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

③什麼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

④師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投影出示)。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學小數的計數單位。

①學習閲讀教科書,學習小數的計算單位。

②出示0.457,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幾個幾分之一?

四、反饋檢測

1.判斷:

(1)0.40裏面有4個0.01( )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數改寫成分數

0.9      0.09      0.0359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在教學小數的產生時,加了一個自學環節,使學生通過自學知道:當計算得不到整數時,也要用小數表示.學生對小數的計數單位理解不是很好,在課堂上應引導學生回憶並舉整數的計數單位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

第二課時 小數的讀寫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52~53頁小數的讀寫法,完成做一做題目和練習九的第6~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會讀、寫小數,並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會讀、寫小數。

教具準備: 幻燈、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預習提綱

1、0.2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數,表示( )分之( )。

2、0.4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07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0.138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二、展示彙報交流

1、教學小數的數位順序表。

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小數,誰能舉出一些小數的例子?

(0.2 0.05 0.005 0.01……)

這些小數有什麼共同特點?(小數點左邊的數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其他的小數嗎?誰能舉出一些例子?

(1.5 40.6 3.134 6.8……)

這些小數的小數點的左邊還是0嗎?

觀察一下:小數可以分為幾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數都比1小?

誰還記得整數的數位順序?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什麼?相鄰的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邊回答邊在黑板上板書整數數位順序表。

接着提問:0.2表示什麼?(表示兩個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5表示什麼?(表示百分之五,有五個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個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計數單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等都是小數的計數單位。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那個最大?

多少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

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個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這些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0)

這和整數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一樣的,因此,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可以用小數點與整數部分隔開,排在整數部分的右邊,向整數一樣計數。

10個十分之一是整數1 ,整數個位的右邊應該是什麼位?

多少個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百分位右邊應該是哪一位呢?再往下還有萬份位、十萬份位等,所以我們在數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計數單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萬分位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數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別是什麼位?

再指出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別是多少?

2、教學小數的讀法

出示最大古錢幣的相關數據:高:0.58米、厚:3.5釐米、重:41.47千克

問:你會讀出古錢幣的有關數據嗎?

誰能總結一下小數的讀法?

強調:讀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字,而且有幾個0就讀幾個0。

完成做一做:讀出下面小數

3、教學小數的寫法

(1)例3:據國內外專家實驗研究預測:到2100年,與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氣温將上升一點四至五點八攝氏度,平均海平面將上升零點零九至零點八八米。

你會寫出上面這段話中的小數嗎?

(2)做一做:寫出下面的小數。

零點零七 五點零六 十點零零二

三百點七一 零點零一四 十五點五零三

三、反饋檢測

1、填空

0.9裏面有( )個0.1

0.07裏面有( )個0.01

4個( )是0.04

2、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

3、説出24.375 每個小數位上的數各是幾個幾分之一?

4、讀出下面各數

(1)南江長江大橋全長6.772千米。

(2)土星繞太陽轉一週需要29.46年。

(3)1千瓦時的電量可以使電車行駛0.84千米。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整節教學活動是豐富的,如:新課中的小組合作,課堂活動中的同桌交流等等,學生興趣非常濃,也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9

一、單元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P32——P58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會進行小數和十進複名數的相互改寫。

4、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並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5、在經歷小數的發現和認識的過程中,通過遷移、類推等數學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識。

6、在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地思考,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

7、通過學習,感悟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培養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探索性,數學知識的生活化,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單元教學重、難點

1、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2、掌握小數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3、會進行小數和十進複名數的相互改寫。

4、能夠根據要求會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數位,求出小數的近似數,並能把較大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

四、單元教學安排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3課時

第1課時 小數的意義

一、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P32——P33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難點: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説説嗎?(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麼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説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 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説一説。(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閲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板書:小數的意義。

(二)探索發現

1、認識一位小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例1米尺圖。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教師介紹出示:“十分之一”米還可以寫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 學生試着完成填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後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説説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分米= 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0.1米,3分米= 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0.3米 ……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繫嗎?

學生觀察並在小組內討論。

師生交流後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三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麼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麼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研究。

(1)教師繼續出示米尺的放大圖。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後進行反饋: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 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 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結。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3、小數的意義。

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交流説説對小數的理解。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麼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 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4、閲讀“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麼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學生自學教材第33頁“你知道嗎?”。

師生交流時,讓學生説説小數的發展史。

(三)鞏固發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師生交流後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五)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六、教學後記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並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信息、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統計圖中獲取信息、用統計圖表示數據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數據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後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並不清楚應該在什麼地方增加護甲,於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後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後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佈。工作完成了,然後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説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倖免於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麼作用嗎?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台,綻放其生命色彩。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情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麼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一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一個思維的碰撞。】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徵。(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着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説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當數據比較大時經常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並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能根據給出的數據提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對知識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

五、挑戰自我

1、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第1題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

2、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2題。自己設計一張調查表,記錄自己一學期讀課外書的情況。

六、盤點收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談收穫環節是數學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既可以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點的梳理,能讓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也可以是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梳理和數學活動經驗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反思建構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後

反思 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並利用現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統計圖由縱向變為橫向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識間的聯繫,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昇華,應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認識三角形的特點,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義。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並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能在三角形內畫出對應邊上的高。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

教學難點:畫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帶了幾張照片,請同學們欣賞欣賞!

(出示一組含有三角形的圖片)

師:從這些圖片中,有哪些圖形?(三角形等)

師:在這些圖片中,你們都發現了三角形(課件演示抽象出的三角形)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都有三角形,你能找一找、説一説嗎?

(學生回答)

師:由此可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三角形。(揭示課題:認識三角形)

二、操作感知

(一)認識三角形的定義

1.畫三角

師:先請同學們在作業紙上畫一個你喜歡的三角形,同時想一想,為什麼它叫做三角形呢?

(學生操作,畫三角形)

師:老師也想畫一個三角形,誰來教教我?(指一位學生一遍説畫法,一邊在黑板上畫出三角形)

預設(1)學生先畫三個點,在把3個點連起來,教師可以先畫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讓學生髮現同一條直線上的3個點不能畫出三角形;

(2)學生先畫一條線段,再緊接着畫兩條,圍成三角形。

師:謝謝同學們的幫忙。那麼,誰來説説,為什麼叫三角形?(根據回答:板書三個角)

這三個角在哪裏?(請學生上前指一指)

師:是不是三角形裏的三隻與角有關呢?

預設(1)三條邊,指出三條邊,提問這三條邊是怎麼連接的呢?根據學生回答,指出三條邊首尾相接。所以三角形還可以叫做三邊形;

(2)三個頂點,學生指出三個頂點;

師:我們又畫又説,究竟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學生交流討論)

總結:像這樣由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判三角

師:這些圖形中哪些不是三角形,為什麼?(課件出示幾個圖形)

3.試一試

師:我們知道一個三角形要有三個頂點,如果我給你4個點,你能選擇3個畫出一個三角形嗎?(請學生到講台展示自己選了是那三個點,再指一指三個角、三條邊)

師:有沒有人選擇這三個點(同一格線上的3點)為什麼?

所以,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不能在同一直線上。

(二)認識底和高

1.認識底邊和高

師:小矮人喊你來蓋樓啦!(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人字樑)

師:這是兩個人字樑,比一比,誰更高?你們比的是那條線段,為什麼要選擇這條線段進行比較?

師:所以人字樑的高就是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

現在變成了什麼圖形?(課件演示)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師:剛才同學們都覺得右邊的圖形要高一點,我們來用尺測量一下吧!

2.畫高

師:我們認識了三角形的高,你們想知道怎麼畫出三角形的高嗎?

你覺得我們要用什麼工具來畫高呢?

師:我來教你們一種方法吧!用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和底邊重合,再沿着底邊平移,當另一條邊到達頂點位置時,就從頂點向底邊畫垂線段。這個垂線段就是這條底邊高。(板書:高和垂直符號)

師:你能自己嘗試畫出這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嗎?(學生完成練習)

提問:猜猜看,一個三角形一共有幾條高?(學生可能答1或3)

師:剛剛我們以這條邊畫高,換一條邊,能不能?再換一條呢?(總結:一個三角形有三條高,一條底邊對應一條高)

3.試一試

畫出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展示部分學生的練習)

4.拓展

已知底是5CM,高是3CM,你能畫出一個三角形嗎?(展示學生練習)

三、全課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你能説説你有什麼收穫嗎?

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包含三角形,你們知道為什麼嗎?三角形到底有什麼祕密讓人們普遍使用它,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教學反思

三角形是學生們平日裏接觸較多的一種圖形,在低年級就已經直觀認識過,因而本課的重點就放在三角形的穩定性、定義和分類上。所學重難點都是由學生在操作中獲得的,不是由老師講出來,硬塞給學生。這樣做,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學習,落到實處,效果也好。在整個課堂裏,老師只是充當一個參與者、引導者。課堂總結也是通過老師的引導,由學生做出歸納,這樣效果要比由老師包辦好。從這節課可以看出:

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感受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改變數學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歷過程。

學習不僅是追求一個完美的結論,它更是一種經歷,要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認識和學習。“三角形的分類”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因而更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去操作,去感知,去思考、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維,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及時進行科學評價,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評價的主要目的在於:“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在評價過程中,我注意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與鼓勵,讓學生樹立自我認同感,明確努力方向。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1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二班47人,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認真完成作業,上課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較好,但班級上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尖子生較尖,但比較少,後進生10人左右較差,其中兩人屬於待合格生。

二、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珍稀動物-簡易方程

1、方程的意義2、等式的性質3、解方程

第二單元:水產養殖場-多邊形的面積計算

1、平行四邊形地認識和麪積2、三角形地面積計算3、梯形地面積計算4、組合圖形地面積計算.

綜合應用-關注我們地活動空間

1、多邊形面積計算2、小數四則運算3、統計與測量方法

第三單元:團體操表演-因數與倍數

1、2、3、5的倍數的特徵,奇數偶數2、質數合數3、分解質因數.

第四單元:中國的熱極-認識正負數

1、正負數地意義2、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地量

3、藉助温度計比較正負數大小

第五單元:校園課技周-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數地意義2、分數與除法地關係3、真分數、假分數

4、分數地基本性質

第六單元:空間與圖形-對稱平移和旋轉

1、認識軸對稱圖形2、認識圖形地平移與旋轉,會畫平移旋轉90度

3、靈活運用對稱平移旋轉組合圖形。

第七單元:剪紙中的數學-分數加減法

1、公因數公因數地意義2、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地意義

3、找兩個數地公因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4、約分

5、同分母分數加減法6、同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7、分數與小數互化。

綜合應用-我能長多高

1、收集數據整理數據2、小數四則運算

第八單元:獲聯合國人居獎地城市-統計

1、折線統計圖2、選擇折線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

第九單元:可能性

求簡單事件發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數學與生活

1、簡單地統籌法2、簡單地優選法

回顧整理——總複習

四年級數學下冊工作計劃 篇13

一、教學內容:

《認識平均數》教學設計領導簽字

二、教學目標:

1、集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平均數、求平均數以及討論平均數意義的過程。

2、初步體會平均數的作用,能計算平均數、瞭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體會用“平均成績”説明問題的公平性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用“平均成績”比較哪個組成績好的公平性,瞭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學會計算平均數。

四、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數的作用,瞭解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時數1

板書設計認識平均數

六、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口算練習

,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

,960÷6= 88÷8= 76÷4= 85÷5= 810÷9=

(30+50+80)÷4 (80+80+80+80+85)÷5=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的內容要圍繞着“目標原則”,即儘量設計成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本課重點內容為計算平均數,通過對簡單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為這節課計算平均數打下基礎。】

(二)嘗試小研究課前嘗試小研究

1、1號筆筒有( )支鉛筆 2號筆筒有( )支鉛筆 3號筆筒有( )支鉛筆4號筆筒有( )支鉛筆 5號筆筒有( )支鉛筆

2、上圖中一共有( )支鉛筆。要使每個筆筒放的鉛筆同樣多,每個筆筒應放( )支鉛筆,動手分一分。

3、列算式為:

(三)課上嘗試小研究

1、讀上面的統計表,你瞭解到了哪些信息?

2、上面兩個組哪個組的成績好?

3、你能算出每個組的平均成績嗎?

【設計意圖:整個小研究的設計體現了低起點、多層次、深思考、求精煉的原則,課前嘗試小研究的設計意在從學生舊有知識,且與本課密切相關的逐漸渡到新知的嘗試研究,充分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為學生的解決嘗試新知鋪路搭橋。而課上嘗試小研究通過計算平均數,加深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展示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感受平均數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課上研究(一)(二)。多媒體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

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

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

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小組合作交流建議的給出使小組交流有序進行,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與合作、學會傾聽與欣賞、激發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探索知識的慾望。】

(五)班級展示提升

1、找一個小組展示本小組對嘗試研究問題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作補充和評價。

要求:下面的同學也要認真聽,看看你同不同意他們的研究方法。一會説出你想問他們的問題,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評價,或者對他們的研究方法進行補充。

2、組長帶領全組同學,對老師指定的嘗試小研究的內容進行交流彙報。

在交流彙報的基礎上,組長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評價、補充、質疑。

組長:哪個同學對我們小組的彙報有評價、補充或提出不懂的問題?

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評價、補充、質疑。教師適時點撥,填寫評價表格。

3、教師適時點撥引領:平均數的含義,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互相糾錯,小組內同學互相檢查嘗試題做得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設計意圖:班級展示提升是小組內形成統一的觀點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並引發深入思考的過程,通過小組間思維碰撞,以及老師精彩的點撥引導,使教學重難點得以突破,使知識更加系統化,使學生將知識內化於心】

(六)挑戰自我

嘗試應用,解決平均數問題:

出示新華國小四年級(1)班第五組和第六組同學體重的統計表,讓學生讀表,瞭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時關注學生是否發現第五組有7個人,第六組有8個人。

教師提出:要比較哪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該怎麼辦?學生可能回答先計算兩個組的平均體重,然後進行比較。

接下來讓學生分別求出兩個組的平均體重。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巡視。指名兩名學生進行板演。

預設:第五組同學平均體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組同學平均體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議一議”中問題“ 42千克、40千克分別表示什麼?”組織學生討論求出的兩個平均數的意義。完成比較哪一組平均體重重一些的問題。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感受計算平均數的必要性,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七)鞏固練習,提升學習質量:

1、獨立完成教材中練一練的第二題;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釐米,他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釐米的 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設計意圖】藉助此題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拓展延伸:

小軍的身高是1米40釐米,他站在一個平均水深為1米20釐米的游泳池中(小軍不會游泳),問:小軍會不會有危險。

課後反思學生掌握了求平均數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