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93K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 篇1

曾聽過一位專家對於好課的評價,他認為:好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運用多種感官全方位的參與學習;好課應該是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不是單純地發展學生的知識技能,而是增長學生的智慧;好課應該為每一個人的參與提供機會,使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好課應該能讓學生受益一生,對他們的情感和價值觀產生積極影響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精選5篇)

在倡導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學、你説我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地被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音樂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音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不少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本學期我將遵循音樂教學中培養興趣,精選教法這條途徑進行教學: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二、三、五、六年級音樂教學工作。低、中、高三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參差不齊,個性差異很大。因此要全面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因材施教。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音樂教育的規律以及設計教材內容與教學形式,通過各種富有新意的音樂欄目,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並將音樂評價貫穿於教學的各環節中。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學,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學生從對音樂的簡單認識到音樂具有的的內在魅力,讓音樂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教學目的要求及重難點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 五愛 的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

2、啟迪智慧、陶冶、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

4、瞭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教學的具體措施與要求

(一)創設情境 ,培養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 主體作用 ,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智慧,教師就要創設一定的情境,使他們獲得直接的體驗,並激發其創造的慾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需要,創設適於實際的教學情境,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採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電教媒體能產生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生動、更具有吸引力,從而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創造條件。

2、利用教具,培養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 讀 懂音樂,感受音樂。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小,思維能力弱,但感性認識相對較強,生動、鮮豔的教具格外被孩子們所喜愛。因此,在課堂教育中,運用與課文內容有內在聯繫的直觀教具,既形象直觀,給學生留下清晰的表象,為感知、理解知識創造條件,又可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藉助實物、圖片、錄音設備等現代教學手段,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認識從無聲走向有聲,從單調走向多彩,從單一走向多元,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獲得更為新奇、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勤思考、勤總結,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學生的興趣,以興趣為師,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

(二) 精選教法,快樂學習 ,提高音樂教學實效

兒童如同一株花苗,要澆之以愛,灌之以鼓勵,她才能綻放美豔的花蕾。因此,音樂教師應有意營造一種非常寬鬆、活潑、自由的氛圍,以民主的態度,商量的口吻,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充分自由發揮的空間,為他們營造一個 自由王國 ,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活躍狀態。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學得主動、學得開心。

1、創設舞台,展示自我

愛動 是兒童的天性。在學習和生活中,兒童總是喜歡親眼看一看,親耳聽一聽,親手試一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們進行集體演唱時為學生營造一個 自由王國 。在教學教育活動中,應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為學生提供 動起來 的機會,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

2、 趣味遊戲,快樂學習

無論是什麼樣的遊戲對學生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音樂課堂藉助遊戲,使得教師樂之教,教的新,學生樂之學,學的活。教育在發展,教學手段要革新,教學藝術要提高,我們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奮鑽研,投身教改,才能開拓一條成功的課堂教學之路!

3、以 賽 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滲透,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開放的音樂教學

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 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解釋,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而主題活動恰恰就能提供這樣的自由。遊戲、表演等是國小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

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樑。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鬆、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導演,有序地領着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的發展。教師又是演員,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説、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鬆友好的學習氛圍裏感受美、體驗美。

2、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

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髮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這一理論説明音樂具有動態的特徵,應加強音樂運動與身體運動之間的聯繫。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來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四、方法措施

1、開學初,探討新的音樂教學方向,以便指導音樂教學。

2、堅持常規月查,把好備課、上課質量關,保證教學高標準的正常進行,並及時公佈總結,以便改進音樂教學。

3、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如正確的站姿,練聲,練耳,視唱,唱歌習慣。

4、充分利用學校的可用資源。如:各種音樂器材、多媒體設施等,充分體現音樂貼近學生的生活。

4、利用課堂、課餘時間對音樂方面有一定天賦的學生進行指導, 讓他們沿着自己的特長方向去發展,在班級或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充分去展示,讓其體會成功的喜悦,進而激起他們的創作火花,在鍛鍊中不斷進步,達到在高年級後能進行創編活動。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學生多聽多唱,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台,一個鍛鍊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 被動角色 躍為 主動角色 ,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 篇2

在倡導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今天,你教我學、你説我聽的單一教學模式越來越多地被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所代替。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音樂活動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音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不少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本學期我將遵循音樂教學中培養興趣,精選教法這條途徑進行教學: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們學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園佈局合理、環境優雅,教學資源豐富,我校共有多名兢兢兢業業的教師,他們個個求上進,在這裏辛勤耕耘着,他們都有很厚的教學基本功,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因此學校的各項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學校從過去到現在不斷的進步,這給了我們信心。雖然我校專業教師不多,但他們都能克服困難,為了學生情願多付出,他們充分利用學校配備的音樂器材,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教學,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讓學生從對音樂的簡單認識到音樂具有的的內在魅力,讓音樂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教學目的要求及重難點

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 五愛 的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中,使學生成為 四有 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着。啟迪智慧、陶冶、培養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的能力。瞭解我國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

三、開放的音樂教學

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教具、教學環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繫,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讓音樂迴歸生活、迴歸自然。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解釋,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而主題活動恰恰就能提供這樣的自由。遊戲、表演等是國小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通過音樂活動過程的展開,來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給他們探究問題,探詢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象,自由創造。讓音樂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樑。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鬆、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導演,有序地領着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的發展。教師又是演員,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説、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讓學生在寬鬆友好的學習氛圍裏感受美、體驗美。讓音樂走出狹小的課堂。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日新月異地發展,音樂課再也不能是一架鋼琴,一台錄音機就能對付得了的,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成了課堂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強,快捷簡便,直觀形象。電視、廣播、各種媒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音樂文化範疇,可以讓學生獲得古今中外各種音樂信息,也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堂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

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開放的音樂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髮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不是機械採用同一種教學方法。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這一理論説明音樂具有動態的特徵,應加強音樂運動與身體運動之間的聯繫。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來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奏。

四、方法措施

開學初,探討新的音樂教學方向,以便指導音樂教學。堅持常規月查,把好備課、上課質量關,保證教學高標準的正常進行,並及時公佈總結,以便改進音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如正確的站姿,練聲,練耳,視唱,唱歌習慣。充分利用學校的可用資源。如:各種音樂器材、多媒體設施等,充分體現音樂貼近學生的生活。利用課堂、課餘時間對音樂方面有一定天賦的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沿着自己的特長方向去發展,在班級或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充分去展示,讓其體會成功的喜悦,進而激起他們的創作火花,在鍛鍊中不斷進步,達到在高年級後能進行創編活動。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學生興趣趣出發,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學生多聽多唱,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台,一個鍛鍊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 被動角色 躍為 主動角色 ,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 篇3

六年級學生是國小階段的年級,根據其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已養成了一定的音樂學習習慣,其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都有了一定的積累。聆聽音樂有意注意的時間較以往加長,且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他們不失活潑好動的天性,對音樂的學習仍保持着濃厚的學習興趣。

此階段的學生開始進入變聲期。班級齊唱時顯得不再是那麼的整齊嘹亮,而是聲音略顯暗淡,音色不再是特別的統一。這是因為,變聲期的學生歌唱心理上出現了障礙,此時一定要疏導他們的心理,克服歌唱時的困難,指導他們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歌唱。同時,充分利用課內外教材,帶領學生感受中外優秀的民族音樂。在聆聽中感悟,從藝術薰陶中接受積極地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教材依據課標精神,進行了合理的編排設計。十一冊教材共有七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另外還有期末自測的音樂宮。

本冊教材,為實現課標理念和音樂課程的價值,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認知規律,作品的選擇兼顧中外,融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於一體,注重歌曲的歌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讓學生在各項音樂活動中,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在實踐中體驗,在想象中創造,促進思維,發展智力。

三、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聆聽中外不同地區,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難點: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瞭解初步的音樂知識;運用正確的歌唱技巧,鼓勵學生積極的歌唱,創造性的有感情的表現歌曲內容。

四、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

2、樂於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的能力。

3、培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以及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友愛精神及羣體合作能力。

五、教學內容及要求:

本學期按照課標要求,結合學生認知規律,突出學科特點,體現課標理念,要求如下。

1、歌唱部分:

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保護變聲期的學生,要求養成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抓住課堂教學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正確把握歌曲情緒,樂於創造性的表現音樂,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通過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歌曲不同的表現形式,指導鑑賞,發揮小組的評價功能,培養學生的集體團結協作精神,並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1)瞭解多彩的中外民歌。蒙古民歌的長短調、民族小調和勞動號子;我國的一種民間歌舞——秧歌,學習基本的秧歌步。

(2)認識弱起小節。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聽辨音樂元素為歌樂曲所帶來的情緒變化及聆聽着內心情感的共鳴。

(2)認識蒙古族民族樂器“馬頭琴”,感受其所特有的音色特點;聆聽音樂實踐體驗蒙族《筷子舞》。

(3)瞭解作曲家:劉熾、普契尼、迪卡斯、張寒暉等。

(4)瞭解歌樂曲的表現形式;能準確指出合唱隊形中指揮、領唱及各聲部所在位置;聆聽交響詩及打擊樂器演奏的《三個小和尚》,感受樂器音色在音樂中的表情作用等。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課標精神,鑽研教材內容,精心備好每一課。

2、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

3、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保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4、突出教學各領域之間的聯繫,創造性的拓展,促進多元化的音樂教學。

5、面向全體,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關注學生個體成長,因材施教。

6、熟練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操作技巧,更好的輔助教學。

7、健全評價機制,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合理的評價。

8、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髮展自我,展示自我搭建平台。

9、不斷加強個人基本功練習,多汲取營養閲讀有關書籍,並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在增強自身教學基本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與文學修養。

七、教學進度(略)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切實貫徹重要思想,以落實學校工作為核心,積極投入二期課改,認真學習研究課改新教材,促進教師由觀念向時間轉化;以學科教學展示為契機,深化課堂教學研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科組,形成學科特色。

二、教材分析

本期學科教材以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為主,開發校本教材,結合實際,以審美為核心,重在培養人的素質,改善教材的多樣化、選擇性和探索性,緊密圍繞高中音樂教學模塊,體現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三、學生現狀分析

1、學生音樂藝術活動參與面不廣,自主學習收集資料,感受美、理解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經驗不夠。

2、合作意識不強,學生個性發展不突出,藝術潛能沒有得到全面開發,對音樂活動缺乏關注和參與。

四、任務和目的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樹立四種意識。

1、要樹立學習意識,認真學習教材,新課程標準和教育理論,深化學習本學科相關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2、要樹立責任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關注學校,關心學生,敬業愛崗。

3、要樹立質量意識,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本期工作的重點,把握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研究教材、學生、教法、學法等。

4、要樹立發展意識,注重實際,明確職責,更新觀念,不斷構建新的課程觀。

(二)注重細節,重視過程,抓好常規工作。

1、規範備課、聽課、評課制度,每週搞好一次教研活動,集中學習新課程、新理念,加強教師業務學習和合作交流。

2、以年級組為單位組建專業訓練隊,並分層進行訓練與管理。

3、積極參與和配合學校完成新學期的各項活動,組織好校園週週樂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藝術氛圍。

4、組織好5月份的全縣九年級年級音樂特長生選拔工作以及縣中國小師生藝術節文藝會演。

5、抓好高三音樂專業生的文化學習及後段大學聯考錄取志願填報。

6、加強音樂學科的教學交流與課題研究,鼓勵全組教師積極撰寫音樂教學論文與課例,組織本組老師參加“雲陽杯”教學比武,培養青年教師,夯實學科組中堅力量。

五、教學工作措施

1、做到教研活動定時、定點、有計劃地開展活動,要逐周探討教學實際問題,要有中心議題,共同交流,相互引領。

2、要認真研究教材,從課堂教學的組織入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優化教學過程。

3、採用有效的學習型教研方式,開展專題研究,重點研究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更新教師觀念,不斷改善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六、新教材培訓,促進新課程的實施

1、篩選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價值的內容,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教研教改。

2、認真組織學習教育部__年新課標大學聯考大綱,關注音樂教育的發展,關注高中音樂新課標的要求,切實整合教學資源,研究教育動態。

七、教研教改

1、以聽課、評課與觀課、議課相結合的教研方式,開展以説課—上課—反思—評課形式進行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完善評價機制,採用“基礎+專業”的考試方式,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自覺提高音樂審美欣賞能力,促使學科教育教學儘快接近教育部__年新課程大學聯考大綱要求。

八、課外活動

在過去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音樂活動,建立管樂、民樂、合唱、舞蹈團隊,推進課外音樂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九、基本情況

本組共有六名專職音樂教師(其中中學一級教師1人,中學二級教師3人,中學三級教師2人),教學工作熱情高、事業性強,學歷達標,熱愛本職工作,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方面能夠進行大膽嘗試,鋭意創新。

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計劃 篇5

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共有學生68人,這些學生都很喜歡上音樂課,但是不喜歡學習樂理知識,誤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而且這些歌曲可以是書本上的,也可以是現在流行的。還有的同學討厭教師教譜,一唱譜就想睡覺的感覺。再加上五年級時期的學習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學期,學生將鞏固並自己應用曾經學過的知識,而且,學期學習的知識又為今後幾年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強調了音樂與大自然、音樂與生活、音樂與人、音樂與動物的聯繫等等,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國的,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本冊教材中,增加了許多學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賞內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學生創作、表演、動手等活動,為學生的音樂學習創造了一個豐富的資源環境。

3.教學目標

3.1唱歌部分

3.1.1、緊摳教材、大綱,教唱書本上的歌曲

3.1.2、遵循每節課前先教10分鐘樂理知識,再教唱歌曲

3.1.3、教唱歌曲遵循先聽錄音範唱,再由教師教譜,教1—2遍詞,然後教師彈琴生聽音高自學,直到正確為止。

3.1.4、每學一支歌曲,下一節課應該進行檢查,讓個別學生起來演唱,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師及時進行教正。

3.1.5、有學習有記載,有學習有考試。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音樂課的意義。

3.2欣賞部分:

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瞭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識(如旋律進行的方式、特點和一般的表現意義),以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進入比較深入的欣賞。

4.教學重點、難點

4.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4.2、進一步加強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

4.3、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

4.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編活動

5.教學設想

5.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5.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5.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5.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從中總結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