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計劃(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1W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通用20篇)

綜合實踐活動科組成員較穩定,大多數都是學校的年輕教師,團結、向上、執行力強、專業素質較好,大部分的指導教師都有上區級以上公開課和獎勵的經歷。目前科組2個在研市級課題,1個區級小課題,本學期,我們將以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為目標,以科組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以及科組的特色和優勢以及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紮實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和研究。

二、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以我校的教育教學現狀為根本出發點,根據市、區綜合實踐教研活動計劃,全面細緻地將本校地域文化資源以及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社會的焦點問題,國內外大事融入綜合實踐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教導處提出的教學管理流程的要求,認真地備課與上課,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注重教學科研的探索和嘗試,積極開展各項教育科研活動,立足新課程標準,以研促教,爭取寫出有質量的論文和案例。

3、繼續以“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作為科組教研活動的主導模式,力爭催生出一批高質量的課例以及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發展。

4、打造網絡學習交流的平台,營造科組網絡教研的研討氛圍。

5、做好與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項目組聯合編輯出版課題研究成果的工作。

6、認真籌備和舉辦高質量的“廣州市特約教研員培訓活動”。

7、力爭在廣州市第四屆綜合實踐活動成果評選活動和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項目組課題研究成果的評比活動中再獲佳績。

8、完善科組建設和管理,爭創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優秀科組。

9、力爭成功申報區級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四、專題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指導能力研究

五、具體措施

(一)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團隊專業性強,潘國洪校長是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科組兩位老師是市中心組成員,多位老師有執教市級、區級公開課的經驗,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示範作用。在本學期的“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活動中,將安排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獻課、進行專題講座等活動。通過科組一系列豐富多彩、紮實有效活動,全面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能力。

(二)加強科組建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1、加強培訓與學習

為了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力爭能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取得長足的提高,本學期將圍繞研究專題,繼續加強指導教師業務學習,學習方式採用多種多樣,可以邀請省、市、區專家到校指導綜合實踐工作;可以組織老師們到示範學校參觀、聽取優秀經驗做法,同時,積極參加市區教學研討活動;還可以是教師輪流擔任科組活動學習的主講人等等。

2、重視資料積累,完善成果管理

為了不斷促進老師們在活動中反思提高,也為今後的活動課教學留下第一手教學資料。本學期,將加強科組管理,重視活動階段性的總結,不僅要求老師們對主題活動結束後進行案例的撰寫,還對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一些成果資料做好規範的整理和管理,並在學期末進行各班學生成果展示活動;同時,教師要根據每一階段的活動情況,對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動中的實際情況,經常進行反思,並形成論文。對典型問題科組要組織統一學習、討論、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時進行總結與推廣;不但要求每位教師講好優質課,而且要求他們要整理好課堂實錄,並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與反思,在整理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提高。

3、繼續踐行“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本學期圍繞“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指導能力研究”專題,推薦骨幹教師上公開課,要求老師們帶着問題開課、聽評課,通過研討交流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方法指導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熟。

(三)善於發揮網絡平台功能

網絡研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既可以實現跨校級的研討,也可以不受定點定時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本學期,我們將打造網絡學習交流的平台,營造科組網絡教研的研討氛圍。對於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通過天河部落博客給科組老師提供研討交流的平台,還可以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共同學習研討,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指導能力。

六、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訂科組計劃;

2、上交上學期各班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案例以及學生活動成果彙集,並在科組教研活動時間進行集中交流;

3、組織科組老師認真研讀《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20xx-20xx校本課程開發規劃》,結合學校要求確定本班研究主題;

4、組織參加廣州市第四屆綜合實踐活動組織促進獎、論文、案例、學生成果評比活動。

5、確定本學期科組研究專題

三月份:

1、各班確定研究主題,完成主題活動規劃表,並上傳各自博客;

2、組織參加三月份科組網絡教研“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規劃研討交流”;

3、籌備和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説課比賽活動;

4、整理課題研究成果,與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項目組聯合編輯出版課題成果《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書;

5、根據課題研究的方案,正常開展課題實驗研究;

6、研究專題理論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方法指導內容、實施策略的研究

四月份:

1、專題研討活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系列的構建與實施(主講人:吳x)

2、做好三月份説課比賽以及科組網絡教研總結工作;

3、組織參加四月份科組網絡教研“綜合實踐活動説課比賽反思研討交流”;

4、彙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實驗研究成果集”,參與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項目組課題研究成果的評比活動;

5、檢查、反饋各班實施主題研究活動的情況;

6、在研課題按照研究方案正常開展實驗研究。

五月份:

總結四月份科組網絡教研情況,組織參加五月份科組網絡教研:“課例的集備研討交流。”

籌備和申報區級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專家講座:如何申報課題

圍繞研究專題開展課例集備和試講(分別是潘校長的課例:成果整理指導課以及黃秀珍老師的:成果製作指導課)

參加市區實地教研活動

六月份:

1、以課例為載體,做好綜合實踐活動兩個市級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

2、總結五月份科組網絡教研情況,組織參加六月份科組網絡教研:“圍繞課例,上課、觀課反思交流”。

3、做好本學期研究專題的研討交流和小結工作,針對問題,聘請專家進行後續的.培訓活動。

七月份:

1、各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2、回顧總結本學期教研活動情況;

3、各類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4、學期工作總結及佈置假期案例的撰寫任務。

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在上級領導和教研室的指導下,圍繞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基礎教育改革綱要》關於 綜合實踐 的綜述,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 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的實施目標,繼續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親歷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激發研究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4年級450字新學期計劃。

二、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使他們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和處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3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

2、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及陶冶學生的親情意識。

3、形成從自己周邊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和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

5、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領導和表現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6、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自理的方法和研究、實驗實證的方法。

7、充分聽取學生方面有效可行的建議,靈活機動的開展活動。

8、能根據時間、環境等的變化來開展響應的活動。

四、實際現狀

通過開學來與各班級學生的交流,發現學生好動,而且較喜愛手工製作類,喜歡通過自己的勞動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工作計劃《4年級450字新學期計劃》。

五、具體措施

活動一:廢品收集與利用十月份:

(一調查 計劃

1、學生根據各自興趣、習慣自由組合成小組。評選最能幹的小組長。

2、組內進行市場調查。

3、觀察組長的能力,以便以後的活動開展。

4、組內製訂計劃,瞭解廢品回收與利用的知識。拜師學藝 老師、

家長、社區老人等。書報、網上等找資料(要求計劃有粗、細。可以組內設想。

(二動手做一做

老師根據需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國小四年級新學期計劃國小四年級新學期計劃。

每週組內小結。

進行階段性評比。

對價值性的問題要有原始資料存檔。

十一月份:

(一1中途評價

老師注意對活動方向作適當引導,對一些創舉性的給以特別關注。

2製作與整理。

加工整理成型。

(二特色活動:佈置實踐活動成果展。

動手做做 比比。

説一説自己的收穫。

談一談自己有什麼設想。

活動二:安全伴我行

20xx年12月20xx年1月份:

1.蒐集整理交通事故的案例、為保證學生交通安全所施行的有關措施。

2.信息反饋,交流討論。

3.瞭解大人們對國小生交通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看法。

4.瞭解我們生活中的交通現狀。

5.有關交通法規的學習和認識,和有關交通警示語等。

6.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7.做好手抄報。

8.多種形式展現活動成果。

二:國小四年級綜合實踐計劃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國小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結合運用知識,直接參予的實踐性活動。

結合本校實際我們學校外來民工子弟來校借讀的比例飛速增長,本學期共有學生千近人,外地學生就佔總人數的85%。故我校本學期將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圍繞學校、學生的實際問題,親歷問題,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現在存在的真問題,同時激發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開發和積累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力度

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結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信息,深入瞭解學生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途徑,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意識,始終保持和新課程同行,積極倡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科學地指導自己的育人工作。

2、調整內容,貼近生活

我們將充分利用好下放《綜合實踐課程(資源包)》,結合學生、學校的實際問題、社會環境等因素,着眼於本校學生現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準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親歷親為,從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3、領導構成及活動陣地

(1)研究人員

領導小組由校中層行政及校各科骨幹教師組成。

本學期我校研究小組由三、四、五、六年級17位班主任老師和各學科任課老師共同承擔。為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另聘校外專業人士作為活動輔導員,還要積極取得家長支持,為課程實施提供後備力量。

(2)活動陣地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陣地在課外,學校將圖書館、電腦房、美術室等教室在中午、午後規定時間內開放。將社區、居委、村委作為學生的課外學習場所。另外,“雛鷹假日小隊”也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主要途徑。

三、前期工作

1、成立研究小組:為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正常開展,並能有效地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交流能力,我們以“就近結合”為原則組成研究小組,每一小組6---8人,由學生自己選出組長,並自擬組名,組長負責小組內成員的分工,制訂活動方案,小組的討論,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查閲、篩選材料、論文、報告等。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從活動中獲得能力的提高。

2、取得家長支持:我校準備在期初舉行家長會,向家長宣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意義和目的,鼓勵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研究,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並邀請家長當另時輔導員。

3、選擇活動專題:

(1)體現學校特色。

本學期仍將圍繞“綠色學校”進行確定綠色環保這一主題,且配合少先隊大隊部的推廣普通話活動、讀書節活動、科技節活動等確定主題。

(2)尊重學生興趣。

根據學校學生現狀,瞭解學生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結合下發資源包,把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培養技能,鍛鍊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

日常生活在學生髮展中的作用絲毫不亞於學科知識,尊重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從具體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和日常生活整合起來。

四、提高教師水平

1、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更新理念。學習新課程標準。

(校內學習至少每月一次)

2、教師博覽羣書,關注社會熱點。

3、以學生的身份參與研究活動,在實踐中練就能力。

4、校外取經與校內觀摩相結合。

(校內研討活動至少每月一次)

五、逐步健全評價機制

(1)檔案袋:主要存放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材料,(如:蒐集資料,創新設計,研究論文,勞技作品、照片獎狀等)。

(2)每個學生交一份最滿意作品,從會考察學生“心靈手巧”。

(3)在每個主題後,讓學生將活動的過程和感受以體驗文章的形式寫下來,留有一定時間給學生談活動體會,從學生體驗的程度深淺、口頭表達能力、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對學生作合理的評價。

(4)建立評價表,分階段由個人、小組、家長、教師共同填寫。重點對學生通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後的學習品質和適應社會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

(5)以“聽課考核”和“學生座談”的方式考核評價教師。

六、綜合課程的一種具體操作步驟:

1、創造問題情境,佈置探究任務;

2、指導選題,建立課題項目小組;

3、制定研究或活動計劃、人員分工;

4、展開研究活動,收集、分析各種資料;

5、針對性指導,組織中期交流研討;

6、調整改進探究活動,整理資料,撰寫論文;

7、進行成果展示、彙報,開展評價活動。

通過概念設計圖的引導,拓展師生的視野,明確學習的目標,從而去嘗試各種途徑、方法去研究,去發現、去實踐與探索。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安排見教導處教科室下發計劃。

附:20__-20__學年第一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體安排

九月:

三年級:走進綜合實踐課程

四年級:綠色校園――我的家

五年級:飲食與健康

六年級:請説普通話,請寫規範字

十月:

三年級:同在一片藍天下

四年級:我與好書交朋友

五年級:學會讀書

六年級:不良學習行為研究

十一月

三年級:我的巧製作

四年級:口香糖

五年級:我愛秋天

六年級:諺語與生活

十二月:

三年級:怎樣學習更有效

四年級:影子樂園

五年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小實驗

六年級:我的電子賀卡

一月:

學生根據一學期的調查研究,整理材料

教師撰寫總結,上交材料。

20__、9

張家港市青龍國小

綜合實踐實踐課程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的綜合實踐工作將從圍繞學校、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開發和積累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二、具體工作

1、認真學習校教研組、備課組活動要求。

(1)加強集體備課的實效,教學思路、教學設計等要體現教師的個性特點,體現本班學生的學情,形成百家爭鳴的現象。

(2)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好一課三議,三課一評活動,重點在教師素質的培養上。

2、加強教研組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1)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更新理念。學習新課程標準。

(校內學習至少每月一次)

(2)教師博覽羣書,關注社會熱點。

(3)以學生的身份參與研究活動,在實踐中練就能力。

(4)校外取經與校內觀摩相結合。

(校內研討活動至少每月一次)

3、聯繫生活實際,尊重學生興趣,體現學校特色。

根據學校實際,學生情況設立主題,並按時開展活動。

4、積極參加校級研討活動,上好青年教師彙報課。

5、逐步健全評價機制

(1)檔案袋:主要存放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材料,(如:蒐集資料,創新設計,研究論文,勞技作品、照片獎狀等)。

(2)每個學生交一份最滿意作品,從會考察學生“心靈手巧”。

(3)在每個主題後,讓學生將活動的過程和感受以體驗文章的形式寫下來,留有一定時間給學生談活動體會,從學生體驗的程度深淺、口頭表達能力、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對學生作合理的評價。

(4)建立評價表,分階段由個人、小組、家長、教師共同填寫。重點對學生通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後的學習品質和適應社會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

(5)以“聽課考核”和“學生座談”的方式考核評價教師。

本學期評價重點是爭取家長的重視,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利用多種途徑與家長開展對話。)

6、綜合課程的一種具體操作步驟:

1、創造問題情境,佈置探究任務;

2、指導選題,建立課題項目小組;

3、制定研究或活動計劃、人員分工;

4、展開研究活動,收集、分析各種資料;

5、針對性指導,組織中期交流研討;

6、調整改進探究活動,整理資料,撰寫論文;

7、進行成果展示、彙報,開展評價活動。

附:20__-20__學年第二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體安排

三月:

三年級:

1、課程表

2、洗手的學問

四年級:

一次性筷子

五年級:

走進花的世界

六年級:

運用多種材料的小製作

四月:

三年級:

1、小鳥的家

2、怎樣的環境利於聽課

3、我們身邊的動物朋友

四年級:

我們的學校

五年級:

我們身邊的植物(壓花)

六年級:

我們身邊的植物(壓花)。

五月

三年級:

1、精美的禮盒

2、親親母親節

四年級:

家庭讀書狀況讀書研究

五年級:

童年的遊戲

六年級:

我快樂、我運動

六月:

三年級:

1、手工製作

2、快樂童謠

四年級:

家庭讀書狀況讀書研究

五年級:

運動、快樂

六年級:

我是合格的國小畢業生

學生根據一學期的調查研究,整理材料

教師撰寫總結,上交材料。

20__、3

家港市青龍國小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結與反思

隨着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教育教學結構也在悄然而迅速地發生變化。在我們的學生隊伍中,崛起了一支新的力量——外來民工子弟,並且這支隊伍正以迅猛的速度日益壯大。我們學校外來民工子弟來校借讀的比例飛速增長,本學期共有學生千近人,外地學生就佔總人數的85%,而且年級越低,外地學生所佔比例越大。估計這一比例近兩年內還會遞增。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可持續地發展,我校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針對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遵循國小教育的規律,創造性的挖掘、利用和整合學校內外豐富的課程資源,努力構建容人文素養、基礎知識、科學探究、綜合實踐為一體的體現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我們的學校具體是從這幾個方面展開活動。

一、必要、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實施好綜合實踐課的前提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要、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實施好綜合實踐課的前提保障。在這方面,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立組織機構,確立指導教師。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領導小組和以教導主任為組長的綜合實踐課實施小組,並選用素質高、能力強、觀念新的學科教師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以課改實驗年級為龍頭帶動整個

2、開展校本培訓,引導教師確立新課程理念。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角色發生的很大的變化,由傳統的忠實於教材的講授的角色轉變為課程內容的開發者,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協調者、參與者與評價者,這便對指導教師提出新的要求。為了增強指導教師實施綜合實踐課的能力,我校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策略”的專題講座,縣教研室主管綜合實踐活動的教研員結合生動具體的案例,對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進行的專門的培訓,校內定期開展關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開發、活動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呈現方式等專題研討活動。指導教師們在相互交流與討論中探索實施策略,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

3、建構意義,激發興趣,保證課時。

傳統教育桎梏下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讀書“箴言”,已讓越來越多的孩子產生了厭學心理,他們渴望瞭解自然,瞭解社會,瞭解自我,在此動機下,我們通過印發宣傳材料、主題班會、觀看綜合實踐活動的案例光盤等形式向學生説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內容、方法等。學生的情緒、興趣空前高漲,同時為了保障綜合實踐活動課順利開展,我們還規定每週開設一節信息技術課,三節以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區實踐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課時固定安排,指導教師可以根據活動內容、方式靈活使用。

二、優化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

1、學生自主選題,歸納確定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還是新生事物,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鍛鍊他們的活動能力至關重要,積於這一點,我們首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及知識和能力,自主選擇活動主題。

三年級

主題一:走進綜合實踐課程

主題二:同在一片藍天下――走進新塘橋人

主題三:爭當巧手大王

主題四:怎樣學習更有效

四年級

主題一:綠色校園我的家

主題二:同在一片藍天下――走進新塘橋人

主題三:説説口香糖

主題四:節約水資源

五年級:

主題一:飲食與健康

主題二:同在一片藍天下――走進新塘橋人

主題三:廢電池的危害

六年級:

主題一:請説普通話 請寫規範字

此外,能根據實際情況派生出新的主題:做材料袋

具體有三位綜合實踐的課任老師負責,發揮團隊精神,精誠合作,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課題選定後,我們又根據指導老師的特長、興趣,先讓指導老師選擇指導課題。確定指導教師後,向全體學生公開活動主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申報參加,結成大課題組。

2、制定活動方案,進行調查研究。

活動開始後,指導教師首先對本課題組學生進行調查、採訪、參觀、收集信息等實踐技能的綜合培訓,幫助學生做好在不確定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準備,然後和學生一起討論、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在具體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擔任着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的角色,及時幫助和指導學生解決活動中遇到的難題。而學生則是活動的主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或集中或分散,利用節假日深入社區、廠礦、機關單位、圖書館進行參觀、調查、查閲,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然後歸納整理寫好研究日記和個人的情感體驗,以及實踐引發的思考。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指導各小組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由學生書寫彙報材料。

3、彙報交流成果,鎖定深度探究。

活動結束後集中利用兩節課作為一個大彙報課。各小組選出代表彙報、展示本組的實踐成果,然後小組間互相研討、整合,形成對本課題的成果性活動報告。同時,我們始終堅持深度探究的原則,對於一些意見不一致,認為有必要繼續研究的問題或一些辦學活動的深入而生成的新的活動內容,教師抓住關鍵點,運用教育機智,巧妙的把課題引向深入,從而生成新的二級課題,繼續研究並制定新的活動方案。

4、轉化活動功用,提升社會價值。

對於一些有社會意義的課題,老師指導學生通過公開信、倡議書、建議書等形式提交有關部門,使活動成果形成社會效益。

5、建立檔案,規範管理。

學校建立的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對於活動中收集的一些寶貴的資料、研究日記、個人記錄、活動彙報等整理歸檔,為新課程改革全面鋪開和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範例。

三.只有善於總結

與反思,才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是該課程評價的最高準則。建立能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本課程學習研究促進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評價中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標準因人而宜,重視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變化和發展。評價體系還要有助於教師及時瞭解課程標準執行情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不斷髮展和完善自我。

1、注重過程評價,定性和定量結合

注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評價,重視評價對學生的發展作用,對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尋找資料的積極性、作業的完成率、目標的達成度、知識的獲得量等方面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評價,根據具體情況教師可採用描述性評價、等級評價、學分評價等多種形式。

2、活動終端評價,鼓勵與評優結合

活動結束階段,各班根據學生所參與實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評價考核,考核形式多樣化,可以是知識競賽的形式,也可以是作品展示的形式,還可以是節目彙報的形式,總之應根據學生年齡段的不同採用不同的評價考核形式,鼓勵為主,結合評選“小小研究者”、“優秀活動小隊”、“小小家”等榮譽,表揚先進,鼓勵後進,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

3、全員評價,學生、教師、家長共參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教師、學生、校外人士共同參與的課程,為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我們採用全方位、立體化的多元評價,有學生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家長評價、指導老師評價(包括社區教育志願者)、服務對象評價(特指服務類綜合實踐活動),全員參與,共同評價。

此外,我們還有好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指導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一些有價值的課題還不具備活動的條件;管理評價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等。

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豐富了情感體驗;也讓老師們有了提高自己的緊迫感,所學有所用的自豪、成就感,這是我們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最大的收穫。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還是剛剛起步,還存在着很多問題與不足,但我們相信只要沿着新課程改革的方向,紮紮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會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20__.1

張家港市青龍國小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結與反思

當今教育界盛行這樣一段話“你看了,你忘了。你聽了,你知道了。你做了,你記住了。”做,即實踐,綜合實踐活動的中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給了學生髮展個性的廣闊天地,它的開設打破了單一的、傳統的學科課程模式,豐富了我國的課程體系。它是一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課程,旨在“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下面是我們綜合實踐活動組的幾點嘗試。

一、因勢利導,激發創造的熱情

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趣激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入情入境,全身心投入學習新知識。”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發展,是與學生創新意識緊緊相聯的。因此在綜合實踐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與探索研究問題的慾望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指導老師因勢利導,突破思維的定勢,激發學生創造的熱情。

四川汶川大地震,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是很難抗拒的,它不時侵襲着地球,毀壞我們的家園,奪走人們的生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瞭解自然災害的危害性,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學習一些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自護、互救的方法,培養避險求生的能力,對每個人來説,尤其是對生存能力相對較弱的國小生來説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因勢利導,巧妙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們帶着這些問題進行調查訪問和查閲資料等活動,這樣的興趣引導,不但引發了學生學習的願望,而且還激發了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慾望。

二、奇思妙想,迸發創造的火花

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國小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學生的個體經驗小而零散,思維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較之成人的思維更大膽、更豐富、也更具個性。教學中富有生機,美妙的意境,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誘發他們大膽的想象,從而使之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各種事物都在發生着變化。走進商場,各類商品琳琅滿目,商品物質了,各種商品的包裝也越來越講究,形式也多樣化,人們把商品買回家的同時,商品的包裝也隨之走進了千家萬户。新學期伊始,為了使我們的課本外皮不很快的破損,而且看上去更加漂亮,學校要求我們學生把新書包好。這些都給我們的《商品包裝》主題很好地展開了提供了想像與創造的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是生成性,它的形式減少了不必要的時空的約束,擺脱了課堂 40 分鐘的限制,留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與眾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答案、方法的統一。隨着活動的不斷開展,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體不斷產生,學生的認識和體驗斷加深,有了豐富的想像,使得作品的內涵更充實,創造的火花不斷迸發。

三、實踐操作,實現創造的夢想

皮亞傑指出:“兒童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大膽形成自己的假設,並努力去證實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才能發展思維。”《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與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獨特的途徑――實踐操作。只有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實踐,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他們創造的夢想。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綜合實踐課程中同學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問題、困難在書本里沒有現成的答案,而實踐操作讓他們找到了他們認為滿意的答案,體驗到了成功,滿足了創造的願望。

綜上所述,我在給學生上綜合實踐課裏感覺到,學生的思維裏充滿了大膽的設想與創造性,老師應該合理的,巧妙地進行引導,把學生的創設思維引導到一個科學的、邏輯的方向上來,這應該成為我們做教師的神聖責任。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4

複習目的:

根據綜合學科的具體情況,準備用兩週的複習測驗時間,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搞好國小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複習工作,這便是我近期的首要工作。

複習重點:

能夠在短時間內,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成績有所提高。

複習難點:

能夠在比較靈活的情況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複習內容

一系統地疏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通過複習使知識融匯貫通,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材的《有趣的謎語》、《玩陀螺》、《飲食與健康》課內容)

二、能夠懂得理解實地調查、採訪、問卷調查計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掌握知識。(教材的《生活小竅門》、《家鄉的特產》、《飲食與健康》課內容)

三、知道蒐集和整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教材的《生活小竅門》、《飲食與健康》課內容)

四、能夠根據一個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的《玩陀螺》、《生活小竅門》課內容)

五、根據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給學生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複習方法措施:

1、在有效的時間內,增大練習的力度。

2、短時間內,講清知識,使學生更有效的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3、為學生製作一份期末複習題讓學生練習提高。

4、根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時間安排:

12月19日——12月23日複習

12月25日——12月30日測驗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複習計劃

複習目的:

根據學校的期末複習要求及綜合學科的具體情況,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準備用兩週的複習測驗時間。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搞好國小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複習工作,這便是我近期的首要工作。

複習重點:

能夠在短時間內,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成績有所提高。

複習難點:

能夠在比較靈活的情況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複習內容:

一系統地疏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通過複習使知識融匯貫通,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材的《我們的牙齒》、《有趣的卡》、《鈕釦的世界》內容)

二、能夠懂得理解實地調查、採訪、問卷調查計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掌握知識。(教材的《餐桌上的學問》、《走進牛奶世界》、《我們的牙齒》內容)

三、知道蒐集和整理資料的途徑和方法。(教材的《漫話春節》、《包裝的學問》內容)

四、能夠根據一個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的《包裝的學問》內容)

五、根據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給學生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複習方法措施:

1、在有效的時間內,增大練習的力度。

2、短時間內,講清知識,使學生更有效的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

3、為學生製作一份期末複習題讓學生練習提高。

4、根據學生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時間安排:

12月19日——12月23日複習

12月25日——12月30日測驗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5

一、現狀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了一年的《綜合實踐活動》,因此經過了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地完成,而且比較配合老師開展一些簡單的實踐活動。這個年級的學生對於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比較好,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由於本校實際問題,因此,對於書本里的很多出外實踐活動是很難操作的,只能通過上網查找一些關於這個實踐活動的知識、圖片給他們看。所以效果當然沒有親身去實踐這麼好的。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親近並探究自然,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會問題的習慣,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初步養成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選擇和獨立作出決定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勤奮、積極地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 。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四、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適合本校實際的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可行的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多渠道的獲得更多的知識。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教學活動安排:

人與自我

一、洋快餐與我……………………………………4課時

二、書包與我………………………………………4課時

三、香煙與健康……………………………………4課時

人與自然

四、生活垃圾……………………………………4課時

五、茶與生活……………………………………4課時 人與社會

六、特色食品……………………………………4課時

七、菊香飄滿城…………………………………5課時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市、局精神為指導,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課程改革。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具體措施: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加強理論在實際中的作用。

1、利用開學初時間,集體學習課標,領會新課改理念。

2、集體討論各年級主題設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題研究方案。

3、隨時根據活動的開展情況更改活動計劃、提出活動過程中問題,集體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4、經常聽課、評課,開展校內教研課活動,共同提高進步。

5、任課教師及時認真地記好教學反思,不斷累積教學經驗,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使全體受益。

(二)、加大組內教研力度,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積極參加校外的教研活動,及時地將最新的教學理念上傳下達,做到有繼承、有突破、有創新。

(三)、以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開展實踐探究活動,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動以問題和項目為中心,結合學生特點、學校特點、地域特色,將多學科知識整合,將個人與社會整合。

2、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使每一名的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並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在活動中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3、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蒐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動開展中鍛鍊學生的與人交往的能力、社會實踐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主題: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對於每次活動都要制定詳實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並注意生成性專題以完善活動內涵。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活動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實施保障:

1、教師要進行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為課程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

2、及時制定各級各類實施計劃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實行彈性課時制,依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4、評價創新:建立學生評價表,對每位學生參加的每一項活動,做好詳細記錄,從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自身發展、學習成果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激勵。

5、強調合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課程,因而學科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不僅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關鍵,更是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前提,因而本學期我們對此項工作尤為重視,並將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6、輿論宣傳: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爭取家長及社會的密切配合,提高活動效率。

7、資源保障:開放校圖書館、實驗室、微機室等作為活動基地,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科學性。

8、加強管理:落實課程實施責任制,強化過程管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做到每一次活動全程萬無一失,不出事故。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正在探索中的一類新型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x、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的選擇是從學生身邊事物開始,其主要思路是圍繞“我與家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自然”等綜合性實踐活動,以研究性學x為主要學x形式,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展開。

二、學生分析:

1、通過一學年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x,學生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課已經有所瞭解,知道本科學是由一個一個的活動組成,這是令他們喜愛的。但是他們卻常常不能自覺作好課前準備。

2、雖然經過一學年多的學x,學生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3、對活動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

4、本年級共2個班,每班都有50人左右。大部分學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而且喜歡綜合實踐活動,愛動腦、愛動手。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平時的學x慣較差,以往的基礎知識不是很紮實,再加自己不嚴格要求,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活動目標:

1、學生的發展,圍繞發展學生潛能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教師、教材、學校、社會之間的關係,始終把學生當作學x的主人。

2、重視學生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其獲得參與研究的積極體驗。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自由活動,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慾望。

3、重視學生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4、重視學生全體參與,學會共處、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5、使學生在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四、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x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益友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8

一、實驗研究目標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徵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裏栽種,定期養護。

2、學生小組合作,並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前後,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每週二課時,安排在週二和週三下午放學後各一課時。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⑵知識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⑶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⑷專題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並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後,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並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悦,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三、實驗研究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三月

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到花卉種植基地參觀。

老師上一節花圃設計指導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四月

學生畫花圃設計圖。

學生種植盆花。

確定一個研究課題。

優秀花圃設計圖評比。

開展一次花卉種植比賽。

各指導老師協助學生確定課題。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3、五月

設計研究方案,在輔導老師指導下開展綜合性研究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到街道綠化園地按花圃設計方案進行室外種植,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4、六月

植物知識智力競賽。

花木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

在老師指導下再次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5、七月

學生養護的綠地對外展示。

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實踐性研究活動,寫出研究報告。

整理材料袋。

做好總結工作。

評出優秀輔導老師。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的安排,綜合實踐教研組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有關要求,課程目標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強調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着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程開發面向學生的個體生活和社會生活,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獲得關於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教研組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結合本校特點,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學校活動和資源,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構建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工作目標

1、以學科轉變為契機,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

2、加強課程理論學習,推動校本培訓,讓新任綜合實踐課程的老師儘快入門,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

3、拓展教學範圍,把課堂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參與的機會,使之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4、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5、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有效課堂為理念,開展教研活動,追求活動指導的有效性,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效率。

6、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做好學生活動過程中相關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7、在全校區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資料展評活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的學科把握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優化管理,追求課堂的有效。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與學科課程一樣對待,制定每個年級活動的計劃,包括長線活動和短線活動,備課上傳學校網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生的過程性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本學期要求教師參與學校組織的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性資料的展評活動,提高廣大教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把握能力。期末做好各項資料整合,彙編成“綜合實踐活動成果集”。

2、強調實效,紮實開展教研活動。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特別是期初的校本培訓,要讓任課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髮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進一步學習活動方法、操作要點,增強培訓的實效性。活動期間,鼓勵教師多協商、多諮詢,羣策羣力,把課程落到實處。

我校擔任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都是兼任的,所以本學期將繼續力求推出一批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骨幹,積極參與教研活動。重點圍繞活動中的熱點、難點話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開發、活動方式及途徑、活動評價,教師參與活動的成敗得失等展開,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3、挖掘活動資源,豐富活動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各年級要根據學生特點,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繫起來思考,充分開發利用各種資源,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四、關注評價

評價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在課程評價上,應體現“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的評價理念,應注重評價師生參與活動的態度、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等各方面,堅持正面評價,實現多元評價。

本學期將注重過程性評價,通過現場觀察、學生座談等評價方式,及時調整,規範活動。學校還將開闢學生成果展示,利用櫥窗等欄目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每位教師要留心觀察,及時推薦,以激發學生繼續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教研組計劃網上交流。

2、尋找研究主題方向,確定各年級長線及短線研究主題。

3、校內綜合實踐教研活動開展。

四月份:

1、組織學校綜合實踐活動。

2、校內綜合實踐教研活動開展。

五月份:

1、國小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專題培訓活動。

2、組織學校綜合實踐活動。

3、校內綜合實踐教研活動開展。

六月份: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實施情況學期統計工作。

2、任課教師上交綜合實踐成果。

3、教研組學期總結工作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0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隨着學校班級的增多,科組團隊老師也有所壯大,在保證整體隊伍穩定的情況下加入了5位新成員,不同學科背景的11位教師分別指導12個不同的班級。已經申報成功的省級和區級課題將在本學期進行開題,2個在研市級課題,1個區級小課題。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夠常態開展並向有效化道路邁進,潘國洪校長繼續掛帥綜合實踐活動科組並任教六年級及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儘管科組中多位老師實踐經驗較豐富,專業素養較強,但是也有相當部分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或者對本課程理解不深。新學期,我們繼續以科組建設為重點,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為核心,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科組的特色和優勢以及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紮實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和研究。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將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及《廣州市3-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討論稿)為指南,結合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工作方案”,進一步規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致力於將本校地域文化資源以及社會的焦點、熱點問題融入綜合實踐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標

1、加強培訓,特別是新加入教師的培訓,使他們的教學水平在專家以及科組老師的幫助下迅速提高。

2、各班根據科組計劃制定好班級活動主題、計劃,立足常態,上好每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

3、做好現有課題的研究實施工作以及立項課題的開題、小課題的結題工作,不斷提升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效。

4、加強科組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注重過程材料的積累,爭取創建廣州市優秀教研組以及迎接天河區巾幗文明崗的評估工作。

5、整理優秀科研成果,積極申報廣州市教學成果獎,併力爭獲獎。

6、配合做好廣州市“十二五”規劃課題:“基於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德育實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申報工作,並爭取立項。

7、注重教學科研的探索和嘗試,積極開展各項教育科研活動,立足新課程標準,以研促教,爭取寫出有質量的論文,並在全國第九屆年會上獲獎。

四、專題研究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

五、具體措施

(一)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強培訓與學習

本學期圍繞研究專題,繼續加強指導教師業務學習,努力探討校本培訓的多種形式,除了傳統的專家開設講座外,還有提供書籍讓指導教師“閲讀”的自我培訓,讓學科骨幹率先“研讀”組織交流的培訓;指導教師根據研究專題輪流擔任科組活動學習的主講人;組織科組老師圍繞學校徵訂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師指導用書》進行深入的研讀和交流,進一步理清課程的課型及實施的策略。鼓勵青年教師通過實踐、探究、反思、積累,儘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成長起來,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有生力量並積極選派教師參加市區教研,並對培訓及觀摩活動內容及時向廣大教師傳達,實現“互動互強”培訓目的。通過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和實踐研討,使指導老師的課程指導和實施水平不斷提升。

2、結對幫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舊配對,同年級互幫,同主題共享的原則,把科組教師組成一個個學習的共同體,充分發揮科組骨幹老師的帶頭、引領作用,讓新加入的老師儘快進入角色並逐漸成長、成熟,資深老師的專業素養也在結對幫扶中得到穩步提高。

(二)加強課程資源開發,推進課程建設

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提煉,逐步形成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加強博客組羣等網絡建設

本學期,我們將加強搭建網絡學習交流的平台,開通新申報課題的組羣博客,完善課題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組QQ羣進行及時的信息發佈和研討交流,營造良好的科組網絡教研研討氛圍。對於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及時通過天河部落博客給科組老師提供研討交流的平台;對課程實施過程中積累的優秀課程資源素材及時進行彙集和上傳共享,通過網絡平台,為我校教師提供必要的理論材料,促進互動與交流,共享課程資源。使博客和QQ羣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開展網絡教研的重要陣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層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

儘管老師們課程開發的意識增強了,主題開發的範圍也從單純的獵德社區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師和同學們興致勃勃開發出來的活動主題由於涉足的範圍擴大,卻面臨着調查困難,難以深入開展研究的問題,導致有些主題活動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廢。本學期,科組將加強研究活動領域的規劃,從學校現有的資源及學生的實際出發,整體佈局,多層次開放校本課程資源。以“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鄰居”、“我愛CBD現代建築”三大活動領域為主導,細化各研究領域的活動範圍,加強對各班級研究過程的進展情況及相應的指導,確保主題的順利開展及主題的深入研究。同時,考慮到起始年級的年齡特點、原有知識水平、能力、興趣與愛好等,可以彈性選擇活動主題,除了學校開發的三大領域主題外,還可以根據“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等領域選擇活動的主題。

(三)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建立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

1、學生學業評價

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研究開發切實可行的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案。 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成長記錄、自評互評等多種方式,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個性發展和健全人格作為評價的重點,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2、教師評價

探討教師評價的途徑和方法,逐步建立“教師個人發展檔案袋”,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制度,全面、科學、準確地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將教師教學評價工作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統一起來,通過評價促進教師的課程教學能力、課程開發能力、課程創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圍繞課題研究,加強科組建設

“教而不研則淺。”本學期,我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導向,落實每週的科組教研活動,紮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組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做好現有課題的研究實施工作以及立項課題的開題、小課題的結題工作,不斷提升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效。加強科組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注重過程材料的積累,爭取創建廣州市優秀教研組以及迎接天河區巾幗文明崗的評估工作。整理和優化已經結題的“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開發獵德社區文化資源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積極申報廣州市教學成果獎。

繼續探索和完善“主題課例研訓結合式”教研模式,圍繞“研究”專題,推薦骨幹教師上公開課,要求老師們帶着問題開課、聽評課,通過研討交流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方法指導水平。同時計劃每月選擇老師們教學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作為科組的網絡的主題研究,通過開展多種方式的研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熟。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要為國小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以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經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

讓學生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初步的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即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

3、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國小綜合實踐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以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為教學目標,以“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為教學原則,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了全面實施教育部制定的課程計劃,特制定下學期的工作計劃。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本校的實際情況。準備開設布藝、陶藝、廚藝和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的內容。

四、實施過程

1、布藝。從學生興趣出發,從最基本的針法開始,由易到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渴求的`慾望,通過老師的指導,大家的努力。體會學習的收穫,勞動的快樂。

2、陶藝。從捏製最簡單的圖形開始,慢慢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的慾望。基本方法學會後。讓學生髮揮團隊精神。指導大家共同探討,研究製造自己喜歡的作品。

3、廚藝。準備讓學生學會包餃子、烙餅、水果拼盤、簡單菜的製作方法。

4、研究性學習內容。找一些學生身邊的,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大家組成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大家的研究學習,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合作意識。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3

轉眼間,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將和四年級的孩子們共同探究、學習“綜合實踐”這門學科。為了教學工作順利進行,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為了改革中國教育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課程。其目標在於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結合本校的實際,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夠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種植各種多肉植物。

二、具體要求

1.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實踐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2.在實踐勞動中養成勞動的能力及辨賞的能力。

3 激發學生的種植和實踐能力,養成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4.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加強同學之間的互相協作,交往及探究能力。

5.幫助學生逐步培養觀察,分析,蒐集資料的能力.

三、實現目標和措施

1.多學理論,用理論充實自己,指導自己的教學,聯繫實際,使教學更具科學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認真鑽研教材,多研究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備好每一節課,使教學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每節課學生能感興趣,學習有興趣。

3.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能力。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共有77人,學習興趣不高,有畏縮情緒。有一些後進生的基礎比較差,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材分析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積極開展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展。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克服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脱離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注重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規定。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要求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研究性學習: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勞動與技術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五、教學進度表

周 次

1—4周:

5—7周:

8—11周:

12—15周:

16—18周:

第19周:

內容 走進花的世界 我愛我家 平安上學 學會分類整理 小小作詞家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工作以貫徹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綱要》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組織各種研究性活動,圍繞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三個維度開展學科教研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穎,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參與意識、樹立學生從小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具體措施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加強理論在實際中的作用。

1、理論學習。

藉助學校的相關材料(書籍、光盤等)、網絡資源以及老師們的手頭上的資料,通過共享的方式,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2、專業引領。

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教研活動為契機,獲取專家我縣教研以及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具體實施的專業引領。

3、學習取經。

努力創建各種交流台,使學科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到校外考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借鑑同行們的先進經驗。

(二)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學水平。

1、加強教研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全新的學科,要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必須加強教研活動。聽課、評課,開展校內教研課活動,共同提高進步。

2、加大開展校本教研。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沒有固定的教材,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發適合學生的校本教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3、學科任課教師及時認真地寫好教學反思,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加強課題教學研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4、發揮網絡在線優勢,開展高效教研。

信息技術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中的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充分信息技術教師的資源,建立高效互助的教研團隊。除了堅持開展教研活動外,只要有問題,在QQ羣裏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三)以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形成每校特色。

1、以研究性學習為重點,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各方面人材。

2、教學過程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的積極主勸性得到充分發揮,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使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穫,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四、過程開展

1、明確活動的主題:根據各年級各學生的實際,學期初選定好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主題。

2、制定活動計劃、方案:根據活動主題,認真制定好計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明確目的、內容、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及預期成果等,做到活動前心中有數。

3、組織活動:教師要根據計劃和方案,同學生一起親歷實踐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指導以解決實際困難,在活動注意生成性專題的完善。

4、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及時總結,積累經驗彌補不足,提出建議,展示成果,發展能力。

五、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各學校制定自己的教研工作計劃。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學習。

3、學習計劃、明確本期工作;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主題。

三月份:

1、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研究活動。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的研討活動。

四月份:

1、檢查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情況。

2、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

3、重點討論綜合實踐活動的中期反饋與指導。

五月份:

1、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2、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論文、案例評比。

六月份

1、課程結束,繳交各種材料。

2、回顧本學期教研活動情況,進行學期工作總結。

七月份

1、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

3、完成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登記表。

八月份

1、參加全市中國小生研究性學習課題評選。

2、參加全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論文評選。

九月份

1、調研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情況。

2、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十月份

1、教師學科素養提升工程活動。

2、學科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

十一月份

1、優秀片區教研評比。

2、整理教學資料並歸檔。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以本地區的自然、歷史、人文為研究背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實驗為基礎,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科有效整合和教師文化溝通,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與學生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形成區域辦學特色而不懈努力。

二、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區域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學科整合,學生實踐,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結合學科課程的學習,有效進行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溝通,教育和引導學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走進自然、主動實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和合理開發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見識和行為辨析能力,初步養成服務社會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積極的、科學的人生觀。

4、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

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週平均3課時。依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及《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指導》的精神,結合我校教學的實際,綜合實踐活動全

校自國小三年級開始設置每週固定1課時,根據需要每週可加2課時的“1+2”課時設置。

四、具體工作及措施

(一)師資建設

由於我校師資力量薄弱,由班主任老師兼任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

1、加強教師培訓

教師培訓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學校要十分重視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促進教師教育觀念轉變同時,要鼓勵、支持教師去研究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規律,提高開發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

2、注意開發利用多種教育資源

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包括校內資源、村組資源和學生家庭中的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要積極創造條件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

學校還要注意發展校外指導教師隊伍,構建起指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人才資源庫。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指導過程中要用新的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反對通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主張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鑑賞。

1、評價理念

a、整體觀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整體觀要求在評價中把課程、教學和評價進行統整,使它們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貫穿到活動進行中去。

b、多元化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

元方式。

c、過程性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定的作業應該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僅僅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

2、評價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方式多種多樣。在具體操作中,“檔案袋評定”和“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之,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檔案,以便使學生深入的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及進步的喜悦

五、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中心的綜合實踐領導小組,在教導處、教研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該活動具體由實踐活動指導老師負責日常工作,各任課老師協同配合,確保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

六、活動安排

1、9月:制訂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組織教師學習《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和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關的一些案例,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召開家長會取得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支持。

2、10月:指導學生確立研究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11月:進行階段性成果展示。

4、12月:四、五、六年級各推出一節研究課,大家談體會。

5、關於下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研討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7

一、同學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32名同學,絕大部分同學能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但也有少部分同學,組織紀律渙散,上課時能不遵守課堂紀律,課餘時間也不能自覺,本學期得對他們進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同學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同學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小三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週2課時。

三、教學目的:

1、知識層面:通過同學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同學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同學的.實踐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同學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同學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同學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同學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同學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四、具體措施: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同學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同學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訖時間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 注

1

9.1——9.7

9.8——9.12

開學準備

2

2

9.15——9.19

居家生活安全

2

3

9.22——9.26

居家生活安全

2

4

9.29——10.3

國慶

5

10.6——10.10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6

10.13——10.17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7

10.20——10.24

走進綜合實踐活動

2

8

10.27——10.31

好看的動畫片

2

9

11.3——11.7

講故事比賽

2

10

11.10——11.14

生活中的標誌

2

11

11.17——11.21

生活中的標誌

2

12

11.24——11.28

巧巧手

2

13

12.1——12.5

巧巧手

2

14

12.8——12.12

光的遊戲

2

15

12.15——12.19

光的遊戲

2

16

12.22——12.26

我與動物交朋友

2

17

12.29——20xx.1.2

可愛的家鄉

2

18

1.5——1.9

可愛的家鄉

2

19

1.12——1.16

朗讀比賽

2

20

1.19——1.23

複習、測試

2

21

1.26——1.30

2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繫。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國小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閲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通過這三大主題激發着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摸,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周次、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課外活動安排

1-6

第一單元(6課時)

水果與我們的生活

7-12

第二單元(6課時)

我是誰之認識自我

12-17

第三單元(6課時)

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18

複習,考試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19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度,我校將繼續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從我校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強化綜合實踐課意識,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積極開展綜合實踐課程內容、活動形式、評價方案的探討,努力探索“綜合實踐”與“校本課程”的關係、與課外活動的關係、與“信息技術”的關係。通過有效的方式將所有教師的知識、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協同指導;結合學校特色,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二、目標要求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工作措施

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三大指定領域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根據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綜合主題和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三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1、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要求,紮實抓好校本的課題試驗,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實“週三新課程研討日”的活動內容與形式,每週指定好研討的內容和中心發言人。

(2)準備參加新課程實驗(校本課程)研討會及豐澤區新課題實驗專題(綜合實踐)研討會。

2、在校內和社區開闢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

校本資源如:

(1)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室,進一步增添藏書量,併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

(2)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並舉行“網上小能手”競賽;

(3)充分利用“自然實驗室”、“科技活動室”、“美術室”、“紅領巾廣播室”等各室,為學生的科技製作和個性發展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同時,舉行學生科技“製作展評”、“自然學科教學觀摩評選活動”、“自然學科優質課和優秀課件製作評選活動”、“指導看科普書,寫一篇科技小論文”等各項活動。

社區資源如:

(1)與增城電視台、社區居委會、工廠、科學技術協會、污水處理廠等聯繫,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採訪、調查;與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掛鈎,比如青少年活動中心、泉州青少年實驗基地等,定期帶領學生參加學習、活動;

(2)各年段、各班級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充分利用家鄉資源,以“刺桐古今”的名人、名勝古蹟、歷史事件,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愛鄉之情。聘請關心學校教育而又有特長的社會各界人士和家長擔任我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在活動目標和內容上,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各有特點和側重點,但也不是絕對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在實施具體的活動主題和活動項目的過程中,不能僅僅侷限在完成某一領域的具體任務上,而應注重各領域任務和內容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4、學習的方式: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國小綜合實踐計劃 篇20

一、指導思想

為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類型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着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1)發展思維能力;(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3)認識社會問題;(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6)蒐集信息;(7)促進身心健康;(8)展示個人才華。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主題:中學生心理壓力的研究

(五)、活動課時與安排

1、確定主題(分組設計) 1課時 2、設計活動方案 1課時 3、各小組彙報活動方案 1課時 4、實施階段 12課時 5、展示成果,總結階段 2課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