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7W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

一、實施背景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精選14篇)

非公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活力動力不足的問題,從表象上看,有企業生產經營忙、黨員黨性意識弱、活動組織開展難等問題;從深層次看,主要是當前的兩新組織黨建模式過於對傳統黨建的路徑依賴,不大符合兩新組織的客觀實際及規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從經濟社會的發展來看,單一的“嵌入型”組織設置模式難以適應時代變化。“嵌入型”組織設置模式,是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基本形式,有力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但面對多樣化的社會形態,單一的組織設置模式,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的黨員需求,必須要有重大的補充和完善。

2、從黨員個體的需求來看,傳統的“命令式”管理模式難以符合企業黨員特性。企業黨員以青年羣體為主,傳統的以灌輸説教、統一分配為主的黨組織活動形式,不能滿足黨員員工尤其是年輕黨員員工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難以發揮黨員的特長愛好,讓黨員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3、從政黨肩負的使命來看,習慣的“封閉式”運行模式難以有效擴大影響。“凡是有羣眾的地方,就應該有黨的組織、黨的活動和黨的影響。”這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根本。非公企業數量多和黨員人數少、比例低,只有“開門搞黨建”,實行“開放式”創意組織生活,才能有效擴大黨的影響力。

二、主要做法

在保持現有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不變的基礎上,堅持“宏觀管住、微觀搞活”,在大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園區中開展自主黨小組建設。截止目前,樂清共有自主黨小組317個,參與黨員3940名。主要做法是:

1、“自主式”組建小組。由黨員根據自身崗位特長、興趣愛好等情況申報組建自主黨小組,其他黨員自主報名參加。組建時,由黨員發起人提供黨小組擬定名稱、目標任務及參加意向人員等,交由黨組織審批。對於直接在企業黨組織下設立黨小組的,由該企業黨組織負責審批;對於在園區或社區內跨企業設立黨小組的,由園區或社區黨組織負責審批,並報發起人所在企業黨組織備案。自主黨小組可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和優秀員工參加,組員一般控制在3-15人。

【個案】柳市新光小微企業園跨企業組建“先鋒志願”黨小組、“PC技能”黨小組、“騎行宣傳”黨小組、“舞動青春”黨小組、“紅心志成籃球”黨小組、“紅色韻動”黨小組等6個自主黨小組。

2、“競聘式”選任組長。採取公開競聘的方式,推選產生黨小組組長人選。參選對象必須是黨員。參選黨員要圍繞黨小組的目標任務,提出工作方案,作出競職承諾。黨小組組員集體推選“凝聚力強、引領力強”的“雙強型”黨員作為組長,並由具有審批權限的黨組織進行聘任,向黨小組組長頒發“聘書”。

【個案】華儀集團黨委第四支部統一組織開展“自主黨小組組長競職演説大會”,18名黨員輪流上台進行“競職演説”、作出“履職承諾”,競爭4個自主黨小組組長職位,現場氣氛熱烈。

3、“申領式”分配任務。由組長召集組員商議年度小組活動計劃,活動內容圍繞引領正確政治方向、傳遞社會正能量、助力企業發展轉型、促進員工身心健康等目標任務,集思廣益提出具體活動項目。活動項目確定後,由組員自主申領,負責組織該項目的活動開展,形成“人人有項目、個個顯才華、共同分責任”的工作氛圍。

【個案】興樂集團黨委生產管理黨小組有8名組員,每名組員根據自己的崗位特長分別申領了黨小組的年度活動項目,如魯邦秀認領了入職大學生培訓工作,於景豐認領了電纜生產技術講座工作,張超超認領了中壓電機引接線技術改造工作。

4、“開放式”創意生活。自主黨小組以“各盡其長、各盡其能”為導向,倡導“開門搞活動、創意過生活”,注重活動向非組員開放,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網上與網下相結合、實踐行動和理論學習相結合等方式,滿足企業員工的現實需要。

【個案】合興集團黨委質量體系黨小組有6名組員,每月定期舉辦一次質量管理研討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幹部和技術骨幹參加,如今40人的活動會場座無虛席。華儀集團黨委第四支部“金點子”黨小組採取午餐後“榕樹下聚會”的形式,組織組員討論合理化建議,目前已提出了改用“樹枝形”貨架等15個建議,為公司技術改造、節能增效作出了重要貢獻。

5、“顧客式”考核評價。對自主黨小組實行“一年一考評、一年一調整”的動態管理。考評黨小組的主要指標是次年繼續參加該小組的組員人數多少、活動成效及受歡迎程度等。如黨小組組員少於3人,將予以撤銷。此外,如發現黨小組無正當理由連續6個月不開展活動、或無能力正常組織開展活動的,將直接予以撤銷。據統計,近2年來共撤銷了17個自主黨小組。

三、工作成效

1、黨員歡迎。通過自主黨小組建設,黨員可以自主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志組建黨小組,也可以參加自己中意的黨小組,黨員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揮,主體地位得以具體體現,曾經存在的黨員“被活動、被學習”的局面得以有效改觀。

2、員工歡迎。自主黨小組可以吸收優秀員工參加,黨小組開展的活動面向員工開放,既豐富了員工的業餘生活,也構建了員工展示才幹的舞台,更為企業和黨組織發現人才創造了平台。

3、企業歡迎。自主黨小組建設給企業注入了扁平化的柔性管理元素,提高了企業管理的有效性。黨小組成員結合自身專長,助力企業解決節能減排、降本增效、技術革新等生產管理問題。同時,通過文化引領,增強員工歸屬感、幸福感,緩解企業引才難、留人難等問題,得到了企業主及管理者的普遍歡迎。

4、組織歡迎。自主黨小組建設通過建立“一組一審批”、“一人一備案”、“一月一彙報”等配套機制,為上級黨組織實施有效管理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工作舉措,保證了“宏觀管住”的實現。

四、實踐啟示

自主黨小組之所以廣受歡迎,並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其尊重客觀事實,符合客觀規律。對自主黨小組的工作機理及其經驗做法進行剖析總結,可歸納為:

1、立足黨員黨性需求,才能激發黨員活力動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做好服務,體現價值,也是黨員的黨性需求。但是,黨員個體不同,特長興趣不同,發揮作用的着力點也不同。自主黨小組之所以受黨員歡迎,在於其堅持以人為本的導向,把發揮黨員特長作為黨小組建設的出發點,充分尊重黨員個性特點,從而彰顯了強大生命力。

2、堅持“微觀搞活”,才能推進實質作用發揮。要使兩新組織黨組織發揮實質作用,前提在於擴大組織影響,關鍵在於“微觀搞活”。自主黨小組作為“微觀搞活”的重要組織依託,其核心在黨小組組建、活動項目申領、開放式組織生活等環節,都由黨員主導,從而極大地激發黨員實質作用的發揮。作為處在市場前沿的非公企業,必須把“活力”滲透進黨建工作的各個層面,才能從根本上凝聚和團結黨員羣眾,才能有效推進“兩個作用”的發揮。

3、堅持“宏觀管住”,才能保證政治方向正確。自主黨小組的政治屬性是其基本屬性。自主是堅持黨的領導下的自主,更是從嚴治黨的另一種具體體現。因此,在自主黨小組建設中,堅持“宏觀管住”,對關鍵環節進行組織把關,保證方向不偏不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始終處在夯實基層基礎的正確軌道。如黨小組的組建,原則上由黨員發起人申報組建,但需經上級黨組織審批;黨小組組長人選,一般採取公開競聘的方式產生,但組長最終由上級黨組織聘任;黨小組活動項目,由組長組織組員商議確定,但需報上級黨組織審核。

4、健全保障激勵機制,才能保持長效健康發展。自主黨小組建設,從一開始就把激勵和保障機制作為重要內容予以落實。在激勵機制方面,強化目標考核,明確黨小組的星級評定及能否“存活”關鍵看活動成效,看組員人數,並把黨小組組長列入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工作考核激勵體系,年度考核合格的,予以1200元崗位津貼;考核優秀的,再予以500元獎勵津貼。同時,對活動開展好、作用發揮大、組員反響好的黨小組組長,由黨組織列為所在支部書記後備人選,並向企業管理層推薦任職。黨員完成申領任務情況,與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年度民主評議等相掛鈎;對出色完成任務又尚未入黨的組員,優先考慮發展入黨或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在保障機制方面,經費上,採取企業税前列支、黨費全額返還等方式進行籌集;陣地上,由企業(園區)黨組織統一調度、統籌安排,並推進企業活動場所“共建共享”和園區(社區)辦公場所向黨小組開放;物資上,由企業(園區)黨組織統一協商,做到“能用盡用”,保證自主黨小組開展活動“後顧無憂”。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2

一、基本考慮

文登區建設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主要着眼解決四方面突出問題:一是着眼解決村務決策實施指導監管不嚴的問題。當前,農村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期,村級事務內容多、壓力大,農村幹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特別面對徵地拆遷、招商引資、村莊規劃、現代農業項目建設等新情況新問題,往往想幹不會幹、好心辦壞事,難以做到科學決策、執行有力。同時,鎮黨委對村務往往側重於事後督查,忽視事前指導、事中調度,源頭管理和過程控制不到位,造成幹部行為失範、落實走偏等問題。二是着眼解決對違規行為預防警示不足的問題。儘管區鎮兩級結合村幹部任職培訓和年度培訓,面向農村幹部定期開展多種形式警示教育,但總體看停留在思想灌輸層面的多、預防警示層面的少。村居幹部經濟責任審計一般集中在屆末進行,只在矛盾問題暴露、黨員羣眾負面反映強烈時才被動審賬,問題往往已由小變大,有的甚至構成違紀違法。立足保護幹部的角度,有必要完善村級工作督查制度,常態化審計村務財務、經濟活動、為民服務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做到防微杜漸。三是着眼解決羣眾參與監督渠道不暢的問題。雖然村居都能定期將重要村務、財務收支等情況向村民公開,但傳統的會議通報、公開欄張貼、編髮《鎮村要訊》等方式,存在時效性和互動性差的缺陷,難以滿足黨員羣眾對村務財務公開的信息化需求。有的村對羣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反應不及時,羣眾疑惑較多,累積形成不穩定因素。四是着眼解決制度落實系統化不強的問題。近年來,各級出台一系列村級管理制度、提出大量具體要求,對促進村級規範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些制度要求大多是着眼於農村某個領域、某個薄弱環節而提出的指導意見,推進落實中存在單一化、碎片化的問題,沒有發揮出制度的累積疊加效應,未產生1+1>2的效果。對基層執行層面講,亟需加強村務運行的系統設計與無縫銜接,形成權責明確、運行流暢的村務管理鏈條。

二、主要做法

區委圍繞發揮農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村級監督管理制度系統化、鏈條化為目標,着力構建責任主體明確、制度層次清晰的村級治理機制,有效加強新形勢下村級規範化建設。

(一)規範幹部權力邊界。按照從嚴治黨要求,推行農村幹部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將農村幹部監督關口前移,編織關住村級小微權力的籠子。一是依規定權。區委組織部通過基層調研、徵求涉農部門意見,綜合農村幹部職權重要程度、行使頻率和矛盾風險點等因素,梳理三資管理、村級建設、工作人員使用、公共服務、村務財務公開等5大類28項內容,作為農村幹部權力清單的基本條款。鎮村黨組織可根據本地實際,將其他事關羣眾切身利益、容易權力尋租和引發不穩定的事項,列為特色清單予以規範,保證村務權力內容全覆蓋。二是據實理權。區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本着於事簡便、合法實用的原則,逐項編制小微權力工作規範,提出範圍界定、辦理主體、辦理方式、時間要求、紀律規定等具體要求。對照小微權力操作規範,配套整理了42張操作流程圖與之對應,便於農村幹部按圖索驥、照章行事。三是公開曬權。通過公開欄展示、《鎮村要訊》刊登、村村通廣播宣講、智慧農村監督服務平台點播等立體宣傳手段,將小微權力清單內容、操作規範、流程圖面向黨員羣眾公開,讓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使村幹部有權不“任性”。

(二)規範幹部議事決策。着眼加強鎮黨委對村務工作的指導掌控,嚴格落實鎮村集中議事制度,約束幹部依規行權、科學決策。鎮村集中議事會議由鎮黨委書記主持,定期組織村幹部、鎮黨政班子成員、包村幹部和職能部門負責人研究農村大事難事,通過羣策羣力、聯合會診,保證村務決策科學化。原則上,每名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每月至少參加一次集中議事會議。一是“三條線”收集議題。區委規定,涉及經濟發展、社會事業、農村黨建、和諧穩定的四類事項,均需提交集中議事會議研究。會前,通過村“兩委”幹部、包村幹部和鎮黨心民情熱線三個渠道徵集議題。將村幹部和包村幹部提報重要事項情況與目標績效考核掛鈎,防止出現瞞報漏報問題,確保重要村務和重大村情民意應議盡議。二是“兩種法”靈活議事。一種是分片議事。各鎮將農村按區域劃為若干工作片,以片為單位固定時間集中議事,本片各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參加,讓村幹部在議事過程中啟迪思路、學習方法。一種是分專題議事。鎮黨委根據環境綜合整治、徵地拆遷、村莊規劃、民主管理、社會穩定等不同專題,分別確定不同參會人員,突出議事重點,提高議事效率。三是“五步走”決策指導。會中採取村黨支部書記介紹情況、包片包村幹部分析問題、職能部門負責人政策指導、參會人員集體討論、鎮黨委書記綜合提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五步走”程序議事,對重要村務把關定向,避免村務決策失誤,較好發揮了“防火牆”和“穩壓器”的作用。

(三)規範幹部履職審計。區委出台《關於推行村居主要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意見》,突出區鎮兩級對村幹部的常態化審計監督,通過查找問題、堵塞漏洞,做到預防在先、糾偏在前。審計對象方面,明確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為審計對象,主要審計本屆任期內村集體及所屬企業的財務收支等經濟活動情況,以及村幹部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承諾事項落實情況。審計方式方面,考慮鎮村經濟承受能力,採取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委託中介機構實施審計。根據農村穩定、集體資產及年度收支等情況,將農村劃為A、B、C三類,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每個村每個任期至少審計一次。對村情不穩、集體資產總額和年度收支數額大的A類村,予以重點關注,每年審計一次;對村情穩定、經濟往來較多的B類村進行任中抽查審計和離任審計;對村情穩、資產總額少、收支數額小的C類村進行離任審計。審計重點方面,對村幹部遵守財經法規、任期收入支出、集體資產和債權債務變動、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承諾目標完成等情況進行全方位“體檢”。比如,對集體資產資源的處置,特別注意審查有無非法轉讓集體資產、有無簽訂不規範合同、有無“人情”承包等問題,強化對幹部施政行為的監管。通過全面審計,對幹部遵規守紀、發展經濟、服務羣眾等行為和業績予以綜合評價和精準警示。

(四)規範村務運行監督。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建立立體化村務運行監督模式,形成組織監督與羣眾監督、決策監督與服務監督融合發展的局面。一是實行重要村務全程記實。利用在線督查、視頻錄像、建立電子檔案等信息化手段,對重要村務事前謀劃、事中執行和事後公示等環節進行全程記錄,為回放重要村務運行軌跡、調查矛盾焦點問題留存翔實資料依據。全區重要村務實現文字寫實、錄製視頻、留存實物資料三種形式並存,做到互為補充、系統完整。每項重要村務完成後,由包片包村幹部負責收集文字、照片、實物和視頻等資料,按照規範標準建立全程記實檔案,及時移交黨委檔案室,方便調檔查閲。二是建設村務運行在線管理平台。依託遠教光纖網絡,在各村辦公室、黨員活動室等場所至少安裝2套視頻探頭,區鎮兩級通過在線管理平台系統能夠實時督查村幹部坐班、村級會議召開、村幹部施政行為等情況,並能隨時調閲歷史會議和黨羣活動等影像資料,不僅增強了對農村黨建工作的掌控力,實現了基層黨務工作遠程考核評價,還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建設智慧農村監督服務平台。依託數字電視網絡,將區鎮村三級重點工作、惠民政策和辦事流程、村務財務收支等重要信息,通過數字電視傳輸到每家每户,羣眾足不出户便可一鍵查詢,達到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覆蓋範圍更廣、羣眾監督更直接的效果。四是建設新媒體互動監督平台。運用微信、QQ等新媒體與信息網絡,指導鎮村建立微信公眾號、微信羣等平台,實時發佈政策信息,在線迴應羣眾關注的焦點問題,有效實施輿論引導。鎮黨委定期對黨員羣眾意見建議進行彙總分析,提出加強改進鎮村工作的意見建議;村黨組織主動查擺整改突出問題,做出公開承諾,接受黨員羣眾監督,樹立村級組織立説立行、立整立改的良好形象。

三、初步成效

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完善了村級制度體系,創新了農村規範化管理手段,發揮出較強的監督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強化了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為鎮黨委全面掌控農村情況創造了條件,對鎮黨委書記親力親為抓黨建提出了硬性要求。鎮黨委通過集中議事、經濟審計、信息化督查等手段,對村級事務提前把關定向,發現糾正突出問題,有效保證了村級工作的規範性、科學性和合法性。特別是對複雜問題指導在前、處置在先,提前掌控化解不穩定因素,有力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局面。同時,村黨組織在鎮黨委統一領導下,敢於負責、主動作為,進一步強化了領導核心地位,真正成為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得到貫徹落實的領導核心,農村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各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以及團結帶領羣眾建設美好生活的領導核心。

二是推進了農村治理體系建設。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舉措,是新形勢下加強村級規範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通過建設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將村級事務決策、實施和監督全部納入制度化管理軌道,進一步明晰了村級權力邊界、行權規則、施政監督、違規問責等問題,推進了農村治理主體多元化,提升了黨組織的公信力和凝聚力。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的深入推進落實,也有效強化了農村社會源頭治理和動態管理,成為預防和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

三是實現了村級事務陽光運行。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按照制度化和標準化的要求,理順了村級權力運行的操作規範和具體流程,將農村幹部“小微權力”曬在了陽光下,有力強化了幹部的規矩意識和廉潔意識,革除了權力暗箱操作和個人説了算的弊端。實行重要村務全程記實、開展常態經濟責任審計、搭建村務監督平台等系列措施,則將村務決策實施過程“全景式”地展現於黨員羣眾面前,實現了“給羣眾明白,還幹部清白”。同時,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對村民具有較強約束性,有效杜絕了個別村民故意擾亂村級會議秩序、造謠誣告農村幹部、干擾村級工作正常開展等問題。

四是增強了黨員羣眾的參政意識。村級事務涉及羣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村莊和諧穩定發展,不論決策、實施,還是監督都離不開羣眾的支持和參與。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治理機制,把制度挺在行為前,把權力置於陽光下,讓黨員羣眾審視評價,體現出對村民尊嚴和價值的維護。通過立體化公開、常態化審計、信息化溝通等措施,充分保障了黨員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了他們參政議政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發揮了在村級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3

一、背景

國電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資租賃公司”)成立於20xx年,由中國國電集團旗下國電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與雄亞(維爾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投資設立。公司黨支部於20xx年成立,目前有黨員12名,下設2個黨小組。

20xx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增長乏力、電力企業盈利空間下降、租賃行業競爭加劇、租賃業務需求不足和國家税收政策調整等因素疊加影響,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融資租賃公司響應國電集團公司“創新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和國電資本控股公司“着力創建創業型黨小組”的號召,將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與公司發展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創新模範作用,打造公司創新創效的“最強大腦”,引領公司突破發展瓶頸,探索租賃公司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具體做法

在資本控股公司“將黨小組組建在業務鏈上”的號召下,公司不斷探索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機會的有機融合點,圍繞經營的總體目標建立自己的工作目標,將經營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為黨建工作創造性開展的出發點,將業務發展的推動作為黨建工作服務的重點,將業務發展的成效作為檢驗黨建工作的標準。

(一)因企制宜抓黨建,創新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加強支部黨建工作,開展好黨員組織生活,引導黨員嚴格履行義務,保障黨員充分行使權利,不斷提高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水平,公司黨支部成立之後,依照黨員職工所屬部門性質分別成立了服務型第一黨小組以及創效型第二黨小組,有效推動黨性教育與業務創新相結合,將黨員優勢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目前,公司共有黨員12名,佔企業總人數的50%,在工作中處處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完成各項工作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二)因勢利導推業務,築強戰鬥堡壘

在黨小組的創建中,融資租賃公司黨支部對黨小組實行分類管理,創效型黨小組由租賃業務部和融資業務部現有黨員構成,重點帶頭推進公司創新業務開拓,推動黨性教育結合業務創新能力並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服務型黨小組由綜合管理(政治工作)部和風險管理(紀檢監察)部現有黨員構成,重點做好公司制度體系建設,為將黨支部領導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充分發揮保障作用。在短短半年時間裏,融資租賃公司的兩個黨小組建設成果斐然,緊緊圍繞公司融資端業務需求,不斷開拓創新,豐富公司融資渠道,切實為公司融資壓降成本;以引入和推動直租業務發展為核心創業導向,充分發揮小組成員專業優勢,創新性提出“以直租帶動創新,將保理結合回租,實現調結構、擴規模、促增長”的議題。

(三)“三會一課”塑平台,服務中心工作

融資租賃公司黨支部積極探索服務型、創效型黨小組的構建,以“三會一課”為契機,搭建服務和創效型黨小組活動平台,紮實認真有效地組織黨員活動,拓展學習內容,創新學習載體,努力為公司經營發展添磚加瓦。

一是深入政治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按照公司學習制度的相關要求,結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方案,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精神,堅持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切實提升黨員思想觀念,提高黨員政治理論修養;二是加強業務理論學習,提升業務水平。依託“三會一課”制度,每月組織黨小組學習時向業務理論學習傾斜,加強公司未來業務拓展方向的理論宣貫,就保理融資業務、“營改增”政策及租賃案例實、引入推動直租業務開展了專項學習討論;三是黨員帶頭實踐,切實推進業務進展。通過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有效增強了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

三、成效

自成立以來,融資租賃公司在黨小組的創建中逐步摸索一條“服務型”+“創效型”的道路,以服務促創效,以創效提服務,創效型黨小組和服務型黨小組相輔相成,服務於公司中心工作,實現黨建工作和業務創新的“雙贏”,為公司實現管理提升和效益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管理提升

1.強化支部組織保障,提升黨建凝聚力

一是人才凝聚。隨着服務型黨小組和創效型黨小組的建立,在公司裏初步建立成一支黨性強、懂經營、懂黨建、懂員工的黨員隊伍,團結凝聚全體員工。二是思想凝聚。通過將黨小組設置於業務發展上的探索和實踐,提升了公司業務水平,豐富了黨建工作的形式,既能夠給予業務人員定期集中交流思想的契機,也有助於在業務交流中推動新的創新設想。三是組織凝聚,創效型黨小組的成立,實現了公司全體黨員在組織生活、教育管理和業務鑽研的一體化,全面提升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激發黨員創新活力,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創效型黨小組的構成,為公司培養了一批以黨員為核心的,合作精神好、業務水平高的業務骨幹隊伍,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和黨組織的創新引領作用,激勵黨員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立足本職,為公司經營發展獻言獻策。創效型黨小組時刻保持政策敏鋭性,學用結合,結合公司實際,確立了公司“推直租,促增長,擴規模,提效益”的戰略目標,實現了對公司發展的戰略引領。

(二)效益提升

1.多元化融資渠道,全面壓降融資成本

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壓降融資成本是創效型黨小組研究並付諸實踐的一個重點課題,20xx年成果斐然。一是建立了多元化的融資模式,公司成功實現與多家內外資銀行合作,獲得信用授信近200億元,品種包括貸款、保理、信用證、票據等多項業務,與農業銀行香港分行合作,在鎖定外匯風險的前提下,成功引入美元外債;向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了20億元私募債券,並完成了5億元的首發工作。二是壓降融資成本,厚增收益。積極推進市場融資,相較去年綜合融資成本,有了大幅降低。

2.創新業務模式,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為了穩步推進直租業務落地,創效型黨小組成員多次拜訪集團公司計劃發展部、工程建設部、安全生產部、財務管理部、資本與資產管理部、採購與物資管理部以及水電與新能源發展部以及國電電力和龍源電力公司來學習相關制度並提出意見,並主動走訪中銀租賃與工銀租賃等同業領先公司學習先進工作方法與工作實務指南。為公司不斷優化資金投向和配置,持續穩定提升創效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四、探討

黨的xx大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為黨組織今後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也是融資租賃公司服務型、創效型黨小組建設過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實踐證明,創新是實踐發展的不竭動力,黨小組的建設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維護,方能碩果累累。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加強黨小組的戰鬥堡壘作用,緊密結合實際,積極研究與探索黨建新路子,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更好的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公司提質增效發揮更大的作用。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4

一、案例背景

近三年來,甌海區強化基層黨建陣地保障,區、鎮街、村三級共投入近1億元,新建、改建、擴建了96個村民中心,村級活動場所平均面積達到514平方米,全區所有20xx人以上行政村均建成標準化的“六室兩欄一廳一堂一廣場”村民中心。為了防止村民中心“建而不用”,自20xx年8月開始,甌海區積極推進便民事項“直接辦、代理辦、指導辦”、部門送服務到村民中心、黨員志願服務“紅色集市”等活動載體,最大限度發揮村民中心的政治、文化、服務三大中心功能。經過一年的實踐摸索,找準了村民服務存在的四大短板:一是時間錯位,羣眾作息的時間點與村幹部坐班的時間點錯位;二是經費錯位,各級財政仍以投入基礎建設為主,財政購買服務的能力還十分有限,而村集體經濟又難以支撐,或者捨不得投入;三是主體錯位,村幹部事無鉅細,鎮街幹部有心無力,黨員羣眾難以發動;四是內容錯位,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娛自樂的問題,難以貼近基層羣眾的需求。

針對服務供需的“四大錯位”問題,甌海區大力推進村民中心服務供給側改革,逐步補齊短板,實現村民服務最優化,使村民中心真正成為黨在基層農村服務羣眾、聯繫羣眾,進而影響羣眾、凝聚羣眾的堅強紅色陣地。

二、具體做法

(一)採取“朝五晚九,門常開”,實現村民服務常態化。在保證“朝九晚五”同時,要求基層黨組織根據村民需求靈活延長服務時間,“羣眾什麼時間最方便、哪個節點最需要,我們就在什麼時候提供服務”。村民早晚跳健身舞、孩子放學後閲讀、七年級十五聽鼓詞、“走村不漏户”、村民打證明等,就要求村幹部在“天光頭”“黃昏頭”保證有人在崗,無縫對接村民需求。比如安下村跆拳道訓練營安排在週六,那麼該日就都安排2名村幹部值班服務;楊宅村農曆月底四天開展現場唱鼓詞活動,這四天無論是否節假,都安排2名村幹部現場服務;河口塘村學生四點後到村民中心圖書室開展活動,該村就每天安排1名村幹部四點後到圖書室開展服務。

(二)採取“廣開財路,錢眾籌”,實現資金籌集社會化。採取“政府補、村級投、社會籌”相結合的眾籌方式,廣泛發動各級組織、團體、個人,積極籌措資金,保障村民中心服務持久開展。今年,研究推出了“強村十條”,力爭到20xx年消滅經濟薄弱村,使村村有經營性經濟收入5萬以上,為村民服務提供基礎性經費保障;繼續發揮紅色基金引領作用,加大政府採購服務的力度,做優做大特色服務項目。還鼓勵村組織採取靈活籌措方式,保證村民服務可持續發展。如淨水村“以租代補”,出租閒置物業,換取資金保障;河口塘村“物業置換”,平時將場地提供社會組織使用換取社會組織週末或特定時期免費為村民服務;茶堂村“自主籌措”,將“視聽室”無償提供給村鼓詞協會,由鼓詞協會自主籌措活動資金開展活動等等。

(三)採取“逐村定製,細點單”,實現服務項目清單化。逐村精選“共性+個性”的村民服務菜單,將“配合中心工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改善村容村貌”等服務項目列入“必選”清單,將“週末活動、代辦服務”等服務項目列入“自選”清單,二者結合後形成個性服務清單,針對性開展活動。清單中堅持服務中心和滿足羣眾相結合,突出“三改”即改善人居環境、改良村風村俗、改進生活方式,做到“不離上級譜、唱好本村戲”,倡導積極向上的村民服務“落地開花”。如婁橋街道東風村將城中村改造、河岸治理等中心工作,與村民日常文娛活動一併列入服務清單,滿足羣眾對改善村莊環境和豐富文化生活的雙重需求。

(四)採取“牽頭抓總,引幫手”,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積極引導村黨組織發揮“統攬全局、牽頭抓總”的作用,大膽引進“外援”,大力培育“幫手”,既積極邀請各種社會力量、專業人員入駐服務,讓專業人才做專業服務,又特別注意發動黨員和熱心村民帶頭組建草根社團,大力推進紅色細胞工程,形成村民“自發參與、互助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性循環。如潘橋村培育“社會組織促進會”組團進駐服務;茶堂村“村校聯動”與高校結對開展服務;馬橋村邀請鏡心書畫社入駐服務等等。截止目前,已有26個區級部門單位、11個市、區級社會組織和38個規模較大的鎮街社會組織常年進駐固定村民中心開展服務。此外,各村還積極由鄉賢能人、本村熱心人士直接組成草根社團直接開展活動,如茶堂村鼓詞協會、黃嶼村象棋協會、巖一村廣場舞協會等等,截止目前全區共組建民間活動隊伍200餘支,活躍在各村民中心健身廣場上、文化廣場中、文體活動室內。不管是旭日東昇時,還是華燈初上時,各村民中心熱鬧非凡,村民其樂融融。

三、工作成效

通過“供給側”改革,甌海區村民服務項目精細了,活動經費多了,村幹部為村民服務的勁頭也足了;村裏的人氣高了,人心也齊了,各項中心工作在農村基層的貫徹落實也更有力了;村民中心成為基層農村的“政治、文化、服務”中心,成為黨在基層農村宣傳政策、發揮影響、引領發展的堅強紅色陣地。如著名僑鄉麗嶴街道茶堂村,有很多留守老人、婦幼,原來村民活動基本為廳堂麻將、屋前牌桌。茶堂村啟動村民中心服務供給側改革後,有針對性地引入新青年、引入社團、引入文體能人駐村服務,常態化開展老年人最喜聞樂見的鼓詞、婦女喜歡的排舞等活動服務。如今的村民中心每天門庭若市,不少黨員羣眾從“做學員”變為“當老師”,從“被服務”變為“提供服務”,形成了“村民自發參與、互助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性循環。

四、相關啟示

基層組織建設不是空中樓閣、霧中看花,要利用好、發揮好載體陣地,才能把人心人氣聚攏來。村民服務“供給側”改革,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供需錯位”入手,定位準、措施實、效果好,加強了基層陣地、基層黨員服務聯繫羣眾服務的能力,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也給廣大黨員幹部帶來很多新的思考。

一是要以“尊重民意”為基礎,無縫對接農村羣眾的實際需求,圍繞羣眾最需要、最迫切的需求破解“供需錯位”,爭取羣眾的認同,不斷吸引人氣。

二是要以“發揮民智”為依託,廣泛發動羣眾參與,讓羣眾由“被動接受服務”向“主動提供服務”轉變,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以“凝聚民心”為目標,將村民服務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發揮村民中心黨的基層農村的“政治、文化、服務”紅色陣地作用,將人心集聚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中來。

歸根結底,羣眾有引力、服務有動力、黨建有魄力、基層有活力,基層組織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這樣黨在農村的陣地才夠堅固,黨在羣眾心目中的地位才夠穩固。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5

一、實施背景

隨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不斷推進,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顯現。其中,有四方面問題比較突出:一是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總部和生產車間分離的企業,黨組織存在“機關化”傾向,車間一線黨的組織建設留有“空白”,存在聯繫服務職工羣眾不密切的現象,亟需把組織設置向車間一線延伸;二是大量小微企業“往往一個企業就是一個車間”,直接依託車間建立黨支部,能提升組織覆蓋的有效性,使黨組織更具影響力;三是大量非公企業黨員是車間一線的普通職工,實質作用發揮缺少平台,先鋒模範作用體現不夠,使得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發展缺乏支撐;四是以往在會議室裏“關門搞黨建”,嚴重影響了黨建工作對車間一線職工羣眾的吸引力,迫切需要把黨建工作的着力點放在做好對車間職工羣眾的服務和引領上來。

二、具體做法

“支部建在車間”:以車間為黨建工作平台,推動組織設置向一線拓展延伸,構建根植車間一線職工羣眾的組織陣地。從企業車間既是企業生產主陣地,也是職工羣眾工作主戰場的實際出發,對黨委、黨總支建制的規模以上企業,車間黨員3名以上的,單獨建立車間黨支部;車間黨員不足3名的,採取選派黨員業務骨幹等方式建立車間黨支部,或與相鄰的車間聯合建立車間黨支部。對“一個企業往往就是一個車間”的小微企業,直接依託車間建立黨支部。在此基礎上,將黨小組向車間班組延伸。如正泰集團黨委依託車間建立187個“四結合”班組,同步將黨小組、工會小組和團小組建到車間班組上,並設立流動“小紅旗”,推動車間黨員和職工創先爭優。同時,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六有”標準,在車間(班組)職工休閒區打造“開放式”黨員活動場所,使黨建陣地根植車間一線、根植職工羣眾。依託“開放式”黨員活動場所,推行“五分鐘學習法”,組織黨員利用車間晨會、班前班後等碎片時間,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策決定,讓廣大黨員和職工得到教育。目前,全市已建車間黨支部(黨小組)4230個,“開放式”黨員活動場所315個,車間談心談話室156個。

“黨員在您身邊”:建立“三個雙”工作機制,有效推動車間一線黨員服務、引領職工羣眾,助力企業發展。一是“雙亮”,即亮身份、亮承諾,通過組織黨員佩戴黨徽工號牌、設立“黨員示範崗”和“黨員責任區”等辦法,採取“一句話承諾”上牆、上牌等方式,推進重要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突擊攻關有黨員,樹立黨員先鋒模範形象。二是“雙聯”,即班子成員聯車間、車間黨員聯職工,通過企業黨組織班子成員每人聯繫1個以上車間(班組),車間(班組)黨員每人聯繫3名以上職工,實現聯繫服務全覆蓋,及時掌握解決職工的“微心願、小困難”。目前,已幫助解決企業職工各類實際困難1.3萬多個。三是“雙帶”,即帶頭提建議、帶頭抓落實,組織黨員帶頭提合理化建議,推進節能降耗、技術革新;帶頭組建車間攻堅隊、技術攻關組,保質保量完成訂單。如德力西集團黨員帶頭提出97個“金點子”,進一步優化了生產流程,推進了降本增效。

三、工作成效

“支部建在車間、黨員在您身邊”活動抓住非公企業車間一線黨的組織設置的空白點,精準發力,成效明顯。

1、聯繫服務職工更加到位。通過“支部建在車間”,直接將黨的活動陣地建在車間一線,有效解決聯繫不到位、情況不瞭解、服務不深入等問題。如寶龍電子集團一名普通員工説:“以前黨員聯繫羣眾,寫在紙上的多,落到實處的少。現在建立車間黨支部,黨員活動直接在車間開展,黨支部能及時瞭解我們的所思所盼所求,我們也方便向黨支部直接反映問題。”同時,通過車間黨員聯職工、企業黨組織班子成員聯車間,既構建了聯繫服務全覆蓋的網絡體系,又實現了車間“紅色直通”,有效推進職工問題困難的解決。

2、助力企業發展更加明顯。車間是企業生產的主陣地,在車間一線引導好、帶領好、組織好員工至關重要。通過車間黨支部的組織領導,發動車間黨員率先垂範,圍繞技術革新、節能減耗等帶頭提建議、抓落實,營造良好的創先爭優氛圍,有效助力企業發展轉型。如加西亞電子電器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餘安榮説:“當前企業生產任務很重,各車間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員工等成立突擊隊,帶頭利用休息時間投入生產和技改,帶領車間職工按時保質完成訂單,為企業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3、引領培養職工更加有效。通過“支部建在車間”,打造“開放式”活動陣地,實現“開門搞黨建”,讓車間一線職工潛移默化接受黨的教育,讓車間支部及時發現培育一線優秀職工,使“黨員人才工程”有了更有效的抓手。如躍華集團黨委書記楊可安説:“一線優秀職工是我們黨組織的重點培養對象,將黨支部建到車間後,發現、引導、培養、考察優秀職工更加及時、更加到位,使一批有‘真才實學’的優秀職工更好進入組織視野,有效提高了發展黨員的質量。”

4、“兩個作用”發揮更加突出。通過車間黨員聯繫服務職工羣眾,及時解決職工羣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問題,有效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在職工中的地位;通過車間黨員帶領職工解決企業遇到的生產經營困難,助力企業發展,有效提升黨組織和黨員在企業中的地位,夯實了“兩個作用”發揮的基礎。如華儀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陳獻峯説,“華儀集團董事會之所以對企業黨建這麼支持、這麼重視,前提是我們‘支部建在車間、黨員在您身邊’做到紮實,凝聚企業員工、服務企業發展做的好。”

四、實踐啟示

1、夯實實質作用發揮的陣地基礎,要牢牢抓住企業車間這一平台。企業車間是企業生產的主陣地和員工工作的主戰場。發揮黨組織實質性作用,必須緊緊抓住“企業車間”這一平台。“支部建在車間、黨員在您身邊”將組織陣地向車間一線拓展,依託車間(班組)建立黨支部(黨小組),構建了覆蓋車間全體職工的組織網絡,有效夯實了黨組織作用發揮的陣地基礎。

2、抓準實質作用發揮的工作平台,關鍵在於堅持組織開放、活動開放。“開門搞黨建”,才能使黨組織真正做到影響職工、引領職工、凝聚職工和組織職工。“支部建在車間、黨員在您身邊”堅持打造“開放式”黨建陣地,將黨的活動直接在車間一線開展,並推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構建全開放的組織格局和活動格局,使黨組織和黨員的正能量有效傳遞到職工羣眾中去。

3、強化實質作用發揮的實效保障,必須把有效覆蓋落到實處。非公黨建的生命力,在於有效覆蓋。“支部建在車間、黨員在您身邊”堅持建立“車間黨員聯職工、班子幹部聯車間”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黨員聯繫服務職工全覆蓋,構建車間“紅色直通車”問題解決渠道,有效提升了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質量,有力推進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實質性作用的發揮。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6

【背景】

強調,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羣眾同教育引導羣眾結合起來。堅持在服務中做好教育引導羣眾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一個政治優勢。20xx年以來,南通市通州區經過連續合鄉並村區劃調整,目前人口最多的村達1.3萬人,相當於過去的一個鄉。儘管村幹部職數、工作經費開支有所縮減,但基層黨組織服務管理的難度與壓力卻大幅加大。尤其是近年來階段性的工作任務明顯增多,外來人口管理、失地農民保障、企業落户等矛盾衝突加劇,村幹部精力不濟、顧此失彼,服務引導的觸角很難延伸到每家每户。近年來,通州區堅持一手抓聯繫服務羣眾,一手抓教育引導羣眾,通過推行以鎮(街道)黨委-村(社區)黨總支-二級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為主要內容的“五位一體”黨建惠民聯動工作體系,積極整合服務引導資源,改進服務引導手段,創新服務引導載體,豐富服務引導內容,有效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對各種社會力量的統籌、整合、引導和帶動能力,實現了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的目標。

【做法】

組織架構突出一個“活”字。按照便於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和更好地服務引導廣大羣眾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理順隸屬關係,健全基層組織體系,引導各地根據其區域特點、功能定位靈活選擇相應的組織模式。一是完善組織設置。以鎮(街道)黨(工)委為龍頭,按照村域範圍或社區樓宇分佈、產業或行業特點,每個村(社區)黨總支下設若干二級黨支部,一般3個以上村民小組(樓宇)設1個黨小組,每個村民小組(樓宇)設一個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並建立一支黨員志願者隊伍。在堅持區域化組織設置體系基本要求的同時,適應農村變化,鼓勵各地探索多元化的黨組織組建模式,如鏈狀融合式,即依託專業合作社、協會、基地,設置產業型、基地型黨組織,讓黨的組織體系覆蓋到產業鏈上;區域共建式,即貼近園區建設,以黨組織為紐帶結對聯建、村企共建,讓黨的組織體系覆蓋到新興領域;統分結合式,即融入社會管理,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管理創新,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形成社會管理合力,讓黨的組織體系覆蓋到維穩一線。目前,全區15個鎮(街道)黨(工)委,下設242個村(社區)黨總支為主體、757個二級黨支部為紐帶、2921個黨小組為主角、9855個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近萬名黨員志願者,形成了“金字塔”式組織架構,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有效避免服務引導真空的出現。二是強化人員配置。鎮村兩級保持原有的工作力量,二級黨支部書記原則上由村(社區)黨總支委員兼任,根據工作需要可另設專職副書記一名、工作人員一名。二級黨支部專職副書記、黨小組長優先從“政治素質好、協調能力強、羣眾威信高”的鎮(街道)機關退二線或退休黨員幹部、離任村幹部、致富能人、退伍軍人中選聘。村民小組長(社區樓長)是黨員的明確為黨員中心户,非黨員的明確為羣眾示範户。按照“人崗相宜,才盡其用”的原則,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村(社區)黨總支在任期屆中,可採取任命方式,明確下屬二級黨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根據考核和羣眾滿意情況,及時進行調整,隨村(社區)黨總支同步換屆同步調優。三是搭建服務平台。各鎮(街道)都建立了一站式黨員服務中心;把村(居)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區財政投入1200萬元,通過翻建、擴建、置換等途徑,重點扶持公共服務中心面積不超過400平方米的村(社區)建好服務陣地,同時按照“112233”模式(1廳1所:社區綜合服務管理大廳、社區文體活動場所;2校2市:社區市民學校、社區黨校、生活用品超市、農資連鎖超市;3站3室:社區綜治工作站、社區衞生服務站、居家養老站、社區管理辦公室、黨羣活動室、文化廣播室),提升村(居)服務陣地的功能,單獨建立二級黨支部活動陣地,依託黨員骨幹住所落實了黨小組、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的活動場所。

工作職責突出一個“實”字。堅持立足實際、力求實效,明確了各層級的職能定位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理順相互關係,強化服務引導功能,構建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羣眾的工作體系,為羣眾提供便捷、有效、貼心的服務,滿足廣大羣眾生產生活中多樣化的需求,形成了直達百姓的“知心鏈”。一是明確鎮(街道)黨(工)委“一定二抓”工作職責,形成“小體系、大格局”。各鎮(街道)黨(工)委發揮主導作用,確定各層級工作職責,抓組織架構的建立,抓投入保障的落實,開闢了基層組織建設的新格局。二是明確村(社區)黨總支“一考三保”工作職責,形成“小區域、大統籌”。村(社區)黨總支發揮主體作用,以考評工作實效為抓手,保隊伍優化,保規範運轉,保工作落實,有效統籌村域內各類黨建資源,提升村(社區)組織的管理服務水平。三是明確二級黨支部“一聯四理”工作職責,形成“小舞台、大橋樑”。二級黨支部發揮紐帶作用,聯接上下組織,梳理社情民意、整理基礎台賬、協理村(居)事務、監理工作到位,同時積極開展羣眾接待、聯繫走訪、定期巡查等工作,配合上級黨組織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架起了聯繫廣大羣眾的橋樑。四是明確黨小組“一化五員”工作職責,形成“小組長、大基石”。黨小組發揮主角作用,通過優化服務方式,當好羣眾事務代理員、形勢政策宣傳員、黨務村務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民情信息收集員,發揮置身羣眾、接觸面廣、獲取信息快的優勢,及時準確地反映民情信息,及時化解矛盾糾紛。五是明確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一助六帶”工作職責,形成“小角色、大空間”。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協助黨小組長開展工作,帶頭學習提高、帶頭貫徹執行、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倡導文明、帶頭促進富民、帶頭共建和諧,拓展了為民服務的新空間。

運行機制突出一個“優”字。堅持強化責任、整體聯動,通過建立健全並不斷優化以掛鈎聯繫、信息直通、工作例會、經費保障、教育培訓、考核激勵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機制,確保“五位一體”工作體系規範順暢運轉。實際工作中,重點推進了“四項關鍵機制”:一是信息直通機制。鎮(街道)每名黨(工)委班子成員聯繫1個村(社區)黨總支、1個二級黨支部、1名黨小組長、1個黨員中心户或羣眾示範户、1名困難羣眾。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總支、二級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定期不定期走訪羣眾,做到“五必訪”(孤寡老人必走訪,留守兒童必走訪,貧困户必走訪,突發急事難事的必走訪,近期發生矛盾糾紛的當事人必走訪)。同時,向羣眾發放工作聯繫卡,使羣眾有事時能及時聯繫到上級組織。村(社區)黨總支、二級黨支部、黨小組長、黨員中心户或羣眾示範户瞭解掌握一般民情信息後逐級上報;瞭解掌握重要民情信息後(生活特別困難羣眾急需救助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5人以上集體上訪的、準備越級上訪或集訪的、有過激言論及行為的、以及一些突發事件可能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等重要信息),必須第一時間直接聯繫彙報鎮(街道)黨(工)委。二是經費保障機制。區鎮聯合建立了1200萬元黨建專項基金,原則上按每個黨小組每年3000元標準撥付活動經費。村民小組長兼任黨小組長的,活動經費由各鎮(街道)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酌情撥付;村民小組長兼任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的,活動經費由各鎮(街道)按照原渠道撥付。20xx年以來,每年區鎮統籌資金1億元保障村幹部補貼報酬發放和繳納“四險”。進一步加大村集體土地自主開發力度,讓村集體和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獲得長期收益,全區村級集體收入達1.64億元,保障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各項活動的正常運轉。三是考核激勵機制。由區委組織部、農工辦、民政局、財政局組成考核組,根據考核辦法對各鎮(街道)在健全組織網絡、優化人員配置、完善運行機制、發揮有效作用、嚴格黨員管理以及人民羣眾滿意度等情況進行檢查驗收,視考核情況撥付區級補助資金。鎮(街道)黨(工)委對村(社區)黨總支進行考核,村(社區)黨總支負責對二級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進行管理考核,各鎮(街道)可按照工作成效上下浮動撥付活動經費。區每年評比表彰100名成績突出、羣眾認可的黨小組長和200名發揮較好示範作用的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激發廣大村居幹部的幹事創業熱情。

【成效】

實踐證明,實施“五位一體”黨建惠民聯動工作體系,是黨的優良傳統的繼承發展,是服務引導羣眾的創新舉措,是踐行“兩學一做”的重要載體,得到了廣大基層幹部羣眾的歡迎和認可。

一是夯實了服務發展大局的牢固基礎。通過“五位一體”工作體系建設,基層黨組織架構更加多樣合理、務實管用,為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實基礎。比如,在農業發達鎮,推行了“合作社+黨支部”、“合作社+黨小組”模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工業發達鎮,把規模以下企業黨員納入村(社區)二級黨支部,或推行園區黨組織聯建,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在拆遷安置任務較重的地區,把黨支部、黨小組建到拆遷組、過渡房、安置樓,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提升。

二是提升了黨員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在“五位一體”工作中鍛鍊隊伍、提升素質,培養了廣大黨員幹部對人民羣眾的感情,強化了基層黨員幹部宣傳羣眾、組織羣眾、服務羣眾、團結和帶領羣眾的責任。全區418名區級機關副科職以上領導幹部,每人掛鈎聯繫1個村(居)黨總支、1個二級黨支部、1個黨小組、1個黨員中心户(羣眾示範户)、1户困難羣眾和1家非公企業,通過駐點調研、訪貧問苦、指導幫扶,知民情、解民難、幫民富,增強了羣眾觀念、責任意識,提高了做羣眾工作的能力。一些機關幹部紛紛表示,“沒想到基層和羣眾這麼理解體諒我們,對我們來説更要盡好職責、幹好工作,基層和羣眾的事情今天能辦好的決不能拖到明天。”

三是構建了社會治理服務的強大支撐。“五位一體”工作體系開通了羣眾反映急、難、愁等問題的“直通車”,開闢了黨委政府聽民生、排民憂的“主渠道”,羣眾訴求得到及時迴應,服務觸角得到廣泛延伸,有效解決了“幹部要管理”與“羣眾要服務”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鎮。近年來,二級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髮揮身處一線、接觸面廣的優勢,協助區、鎮、村調處或提前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隱患2306件,全區各類矛盾糾紛同比減少21.5%,信訪上訪同比下降36.7%,積案化解率達69.6%,實現了由維穩向創穩躍升,為基層長期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支撐。

四是開闢了密切黨羣關係的更優途徑。“五位一體”工作體系把黨組織的神經末梢連接到千家萬户,過去村幹部一年也難踏遍所有村民家的門,現在羣眾與鎮村幹部聯繫零距離、聯絡無障礙,廣大黨員幹部在對羣眾進行全覆蓋、全天候、全方位服務中,增強了宗旨意識,激發出服務熱情,取得了羣眾信任,展示了組織的形象。許多羣眾由衷地説:“想説的話説了,不滿意的事改了,心裏的氣順了,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鎮上的工作。”黨羣、幹羣關係形成了腹心相照的新局面。

【探討】

一是必須把優化服務引導作為核心理念。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直接工作生活在羣眾之中,只有主動適應形勢任務發展和經濟社會轉型需要,積極探索在服務中教育引導羣眾的方法途徑、制度機制,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宣傳羣眾、組織羣眾、發動羣眾的功能,才能保持“五位一體”黨建惠民聯動工作的正確方向,更好地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改革發展,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通州提供堅強保證。

二是必須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根本保證。黨的根基在基層、活力在基層,只有真正把黨建工作的主陣地放在最基層,延伸到第一線,構建更加靈活高效,貼近需求的組織服務體系,才能築牢黨的執政根基和羣眾基礎。“五位一體”工作不僅整合了機關、園區、非公等各類黨建資源向基層前移,進田頭、入車間、到農户,真正將黨組織的觸角有效覆蓋到各個角落和領域,建強“家門口”的黨組織,而且也拓寬了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和羣眾的渠道,讓人民羣眾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無處不在,黨員無處不在,服務無處不在”,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三是必須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關鍵手段。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只有時刻心繫羣眾安危冷暖,真心實意解決羣眾實際問題,才能實現“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的目標。通過“五位一體”工作形成系統性、多層次、全方位的立體服務網絡,暢通了黨羣幹羣溝通、密切魚水深情的有效載體,從涉及羣眾利益的一件件小事入手,事事見真心,事事融真情,把工作做在羣眾急需處、做在羣眾歡迎時、做到羣眾心坎上,真正以自身的“辛苦程度”提升羣眾的“幸福指數”。

四是必須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永恆課題。創新是基層黨組織發揮好服務作用的不竭動力。“五位一體”工作體系之所以能夠有序運轉、發揮作用,關鍵在於我區謀劃之初就堅持圍繞健全體制機制抓創新,根據黨建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大力完善黨在基層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服務制度,注重加強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務平台建設,形成了加快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制度體系。對於在服務工作中做得比較好,基層和羣眾滿意的,及時以體制、機制、制度等方式固定下來,並不斷豐富其內涵,從而解決好“一時容易、長期難;一陣容易、長效難”的問題,堅持管長遠,保長久、得長效。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7

一、“企業社區”黨建工作模式成立的背景

高新區內企業類型較多、黨員分散性強、流動性大,非公黨建工作點多面廣。由於非公企業多、情況複雜,黨建工作中存在着黨組織凝聚力不強、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建工作標準難以統一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高新區緊緊圍繞“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這一目標,不斷創新園區黨建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構建“企業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園區既有資源、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借鑑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強調集聚型、區域化管理,從而淡化組織隸屬關係,構建大工委大黨建的工作體系。

企業社區黨委成立後着重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將企業分散的黨組織整合起來,通過高新區黨工委統一指揮,統一調度,解決企業黨建工作不會幹、不願幹、不想幹的問題。二是通過分類建立服務中心,開展載體活動,為員工和黨員提供便捷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為企業發展助力。三是通過探索推進區域化黨建,有效解決覆蓋面不高,工作有盲點的問題,做到黨建工作全覆蓋、服務全方位。

二、“企業社區”黨建工作模式主要做法

推行“12345”工作模式:即建立一個企業社區黨委,兩個中心,三個平台,四個功能區,開展五項活動,推動非公黨建向着規範化、標準化邁進。

1.架構“一個黨委”,以健全的組織體系實現園區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近幾年的探索實踐,高新區黨工委認識到機制不順、保障不力是造成非公黨建發展不均衡的癥結所在。為此,高新區黨工委在區委非公黨工委和高新區黨建工作指導站的指導下,借鑑社區區域黨建工作模式,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以“企業社區”綜合黨委為統領,以網格管理為依託,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體系。一是創新領導體制。依託園區黨工委,推行“區域化黨建、社區化管理”工作模式,成立“企業社區”綜合黨委,建立黨建工作指導站,配備了3名專職工作人員。實行交叉任職,綜合黨委書記由高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擔任,副書記由高新區黨羣辦主任擔任,委員由園區骨幹企業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實行雙重管理,在不改變隸屬關係的前提下,將市屬企業和油田多種經營企業統一納入管理體系。通過強有力的黨建領導體系,將園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整合,統一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完善工作機制。“企業社區”綜合黨委每季度與園內企業黨組織座談研討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並建立了黨員聯管、治安聯防、安全聯抓、衞生聯管、環境聯治“五聯”服務機制,推動園區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推進。三是推行網格管理。將園區石油裝備製造、石油加工生產、電子信息產業等產業板塊劃分為3個區域網格,組建3個區域產業黨總支,推選產業板塊內天意石油、北瀝集團、中藍電子等龍頭企業黨組織書記任黨總支書記,其他企業支部書記為黨總支委員,統籌指導管理產業板塊內企業黨支部,形成“企業社區綜合黨委—產業黨總支—企業黨支部”的“1+3+N”網格化組織體系。

2.建設“兩個中心”,以功能完善的黨羣服務陣地為企業構築新“家園”。圍繞打造審批不出園區、服務不離園區、檢查不到園區、收費不進園區的“四不園區”工作目標,投入300萬元,建成集税務、工商等6個服務窗口41項服務職能的現代化“便企服務中心”。便企服務中心採用公司化、市場化、專業化的運行模式,引入金融、法律、人事等中介機構,圍繞簡政放權和減輕企業負擔,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標準化審批服務平台,全面實行AB崗工作制和“一門受理、信息共享、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服務承諾制,零距離、全時域為企業提供服務。

建立黨羣活動中心,開展各類組織活動,豐富 “企業社區”的靈魂。有組織無陣地、有活動無場地、有創意無基地,是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20xx年,高新區黨工委高標準建成3000平方米的“黨羣活動中心”,企業黨員在在這裏進行學習、技能培訓、文體競賽、娛樂健身、職工聯誼等活動,“黨羣活動中心”以其獨特的場地和資源優勢,成為面向全區、服務新區發展、服務企業黨建、服務黨員、服務職工羣眾的有效平台與窗口,從而實現了以活動凝心聚力、共築和諧的目標。

3.打造“三個平台”,以便捷高效的服務助推企業贏得發展先機。一是打造科技創新平台。通過引領企業黨員中的科技、技術骨幹,交流前沿信息和技術,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引進、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推進產學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二是打造審批服務平台。不斷優化審批流程,將串聯審批改為並聯審批,審批時限由最初的1年縮短至65天,並實行後置收費,還不斷引入高水平中介機構為企業做好後續服務,讓企業切實感受到黨建聚焦於服務帶來的實際便利;三是打造網絡活動平台。充分發揮QQ羣、微信、微博、遠程教育終端的“微動力”作用,創辦非公黨建驛站QQ羣1個、有成員130人,“企業先鋒微信羣”1個、有成員90人,“高新區企業社區”微信公眾號1個、關注數1140人,建立起具有高新區特色的“黨建E陣地”,為園區企業和黨員提供了集便捷性、實效性、互動性為一體的全景式學習交流平台,在促進企業間溝通和黨員間交流、提升非公黨建工作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4.設置“四個功能室”,以正向的激勵和關懷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支撐。設置了“四個功能室”,激勵黨員立足崗位當先鋒,讓職工“惑時有人解”“難時有組織幫”。成立“黨員積分超市”。超市裏內物品由高新區黨工委和企業黨組織出資共同採購,企業黨員通過各種活動獲得積分,對應積分細則到超市兑換相應物品。目前已有560人兑換了價值近2萬元的物品,激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成立“心理諮詢室”。每週聘請專業心理諮詢師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諮詢,有效緩解企業員工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讓職工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成立“法律援助室”,每週四開放,由專業律師坐班解答企業員工法律訴求,保障企業職工合法權益,已為43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成立“黨建儲備基金室”。主要是把上級黨委黨費返還、財政補助、羣團支持、園區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贊助經費進行儲備,並由專人進行管理。

5.開展“五項活動”,以黨建與企業文化的融合換來企業共和諧。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助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員工歸屬感和凝聚力。堅持開展了“五項活動”促進企業營造和諧企業環境。一是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引導企業黨員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二是開展職工文化月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三是開展青春聯誼會,營造温馨、健康的交友環境,倡導時尚、高雅的交友理念,搭建真誠、友好的交友平台;四是開展支部委員主題沙龍活動,旨在提高企業黨支部委員思想認識、提高理論水平和推動非公黨建工作能力;五是開展創新主題社團活動,引導企業間構建“命運與發展共同體”共進共贏。

三、“企業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通過構建“企業社區”大黨建工作體系,形成黨建引領推動發展的工作理念,使園區企業黨組織從立起來到強起來,使企業實實在在獲得收益。中藍電子公司黨支部成立以來,提升了企業發展動力和職工凝聚力,20xx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5億元;海興科技公司黨支部徵集黨員合理化建議,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斯比瑞公司黨支部的楊士遠、陸海研究院黨支部的劉京鬆等黨員同志成為園區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企業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和黨員的典型示範作用已然得到充分體現。

2.黨建工作已然成為企業升級發展的助力器

“企業社區”黨委的建立,使高新區找到了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契合點,賦予非公黨建工作更深層次的意義。一是利用科技創新平台和審批服務平台,梳理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鼓勵天意石油、渤海裝備等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為天意石油、渤海裝備等企業爭取並獲得遼寧省科技創新重大專項資金1900萬元;發揮投資牽動效應,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支持,共有6個項目通過審批,獲批資金7.01億元。二是依託企業家聯合會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整合域內科技資源,目前已利用平台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幫助中藍電子、陸海研究院等20餘家企業創造利潤5億餘元;產業聯盟作用凸顯,成員單位增至200餘家,藉助聯盟平台,已實現簽約引進企業9家。三是不斷完善扶持政策體系,以“一走訪三推動”為載體,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存在問題,現已為中藍電子、陝汽金璽等40餘家企業爭取各類政策扶持資金約5000萬元。四是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各種洽談、產品展銷和信息交流活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幫助渤海重工、天意裝備等龍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園區出口規模。先後在北京、盤錦兩地召開了技術交流、項目對接會和國際市場開拓研討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五是創新小微企業黨建工作機制,探索樓宇黨建模式。緊跟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按照產業關聯組建了“互聯網+”樓宇黨支部。科技孵化器相繼獲批省小微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在孵企業40餘家,入駐率達90%。六是開展五項活動成果顯著。對接興隆企業家聯合會,將黨建觸角延伸至會員企業。去年以來,共邀請全國道德模範周恩義為企業集中授課5次,舉辦主題沙龍13次,各類文體比賽15次,參與人員達5000餘人次,有14名職工“脱單”,步入婚禮殿堂。尤其是興隆工業企業家聯合會、盤錦-北京石油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主題社團,幫助3家企業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地區建立出口及合作關係,開拓了國際市場,實現出口創匯4294萬美元。

3.推動了企業文化建設,樹立起企業文化旗幟

“企業社區”黨委通過加強引導、增進共識、創新方法、健全制度等措施,使企業黨組織不斷凝聚強大精神力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一是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和文明示範崗,樹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工作人員典範,引導職工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愛崗敬業意識。二是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以共產黨員、青年團員為主體,將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企業集聚起來,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使企業的發展成果更好的奉獻社會、服務羣眾。三是塑造和諧共融的企業“家”文化。關愛睏難黨員及職工,建立了企業困難職工檔案,組織機關和企業黨員予以幫扶,同時加大企業黨組織經費保障力度,激發了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積極性。目前,已為12家企業黨組織在建設黨建陣地、幫扶困難黨員、開展活動等方面提供經費110餘萬元,企業黨組織建設和工作水平得到提高,活力不斷湧現。

四、“企業社區”工作模式的探討

“企業社區”黨委工作模式運行以來,圍繞“推動企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這一目標,利用各種服務平台,帶領企業黨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基本實現了“企業社區”黨委的各項工作目標,但其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今後工作中的幾點探討:

(一)強化政治引領作用。“企業社區黨委“要充分利用各種服務平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黨建與科技創新相結合,與促進企業發展相結合、與提升企業文化相結合,多舉辦崗位技能比賽,企業產品、技術對接,青年創客聯盟等活動,充分釋放紅色發展動力。將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在服務中體現組織優勢,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真正實現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企業社區“黨委真正成為企業創業的樂園,黨員生活的家園。

(二)建立“園區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專題研究一次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動園區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同向、工作同步。建立黨建互促、治安聯防、安全聯抓、衞生聯管、服務聯動的工作機制,把黨建工作融入到服務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

(三)以點帶面,推進非公黨建“雙覆蓋”。繼續打造非公黨建示範點。持續為新建企業黨組織開展“三建三送”活動,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陣地30%以上達標;建立激勵制度。給予黨建指導員和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適當工作補助,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和組織建設成熟率的雙提速。同時,按照省委組織部關於企業税前列支1%作為黨建經費的要求,協調區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加快落實;加大黨建指導員、非公企業黨支部書記及黨務工作者培訓力度,為實現黨建工作規範化運行打牢基礎。

(四)建設黨建APP平台。平台包括動態展示、學習園地、支部建設、黨員管理、積分之家、貼心服務,還包括“兩學一做”、“兩會”階段性專欄,並將逐步實現微圖書館、網上平台視頻直播等常態化專欄和評先選優、收繳黨費、組織關係接轉等項目,真正實現非公黨建便捷化、信息化、智慧化。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8

背景及發展情況

以提升基層自治組織法治化水平、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為民、服務惠民的目標,20xx年,海寧市在全國率先創建“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為主要載體的農村法律顧問體系,以黨員律師的先鋒模範為引領,通過一對一結對服務的形式建立對村(社區)及轄區居民的基礎性公益法律服務體系。20xx年,海寧市實現了村(社區)農村法律法律顧問“全覆蓋”。多年來,海寧市先後以“農村法律顧問‘三個一’”、“結伴法律顧問行”等活動,規範和拓寬農村公益法律服務的服務主體、服務形式和服務範圍。20xx年,在“互聯網+”的時代浪潮下,海寧市再次以律師行業黨建為抓手,通過開展起“e線先鋒、法律惠民”村(社區)公益法律服務品牌項目活動,在傳統線下服務渠道的基礎上,為各個村(社區)居民羣眾搭建了一對一的線上法律服務平台,進一步拓寬了黨員律師、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基層的平台橋樑,讓公益法律服務通村通組又通户。

組織及運作模式

1.搭建“條縱結合”的黨員律師服務架構。一是支部垂直動員。按照律師行業黨總支的總體動員和各律師事務所黨支部的劃分,分別對8個支部52名黨員律師進行組織動員和直線管理,按照支部為單位,開展統一部署行動;二是各鄉鎮(街道)橫向管轄。由十二個鄉鎮(街道)所在地司法所為牽頭,依照服務區域,對對本轄區內結對的黨員律師打破黨員組織關係的侷限,按照能力及專業特長出發,成立鎮級服務小組,實現轄區內志願服務工作的區塊協同和優勢互補。三是新老結合。對未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的年輕黨員律師和不熟習智能手機、不擅長網絡交流的年長黨員律師分別組織定向結對,由年輕律師擔任助手副職,分擔日常性溝通、交流工作和第一環節的應答、協助工作。四是“以點帶面”,因勢利導。在黨員律師一對一結對的基礎上,海寧市以“結伴法律顧問行”活動,組織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黨員幹部以結伴法律顧問形式,同步參與到黨員律師的服務活動中來,特別是對在具有一定羣眾基礎的出生地、居住地等村居(社區),充分發揮結伴法律顧問的地緣優勢和溝通橋樑作用,進一步擴大服務的影響力和作用面。

2、創新“規範加自選”的服務形式。一是明確服務標準。黨員律師、黨員幹部在線上平台上以黨員身份實名制開展服務,公開服務承諾,對公益服務形式的範圍、快速應答的時限、公益無償的服務原則進行公示公告、依照全市統一要求,服務範圍至少應包括解答法律諮詢、提供法治宣傳、代理法律援助、審核規範性法律文書等;二是拓展服務延伸和結合。通過線上服務向線下延伸結合、個體服務向團隊延伸結合、線下服務向深度延伸結合,不斷基於公益法律服務在形式和內涵上的豐富和完善。如在對一起涉及工傷賠償糾紛的法律諮詢中,法律顧問在協助協調無果後,直接代為發起仲裁;三創新自選動作。如沙泗浜社區實行的週六上午定期律師值班制度,以法律門診形式集中解答;新場村結合時局熱點、以問答形式製作普法微課件、突出了一個簡潔有趣;潮鄉律師事務所開展的候鳥保護專題教育活動,定期在線上線下開展主題服務,實現了環保公益與法律服務公益的相互促進等等。

3.建立“規範化”黨員志願服務平台管理。對全市80個黨員律師所結對的村社區顧問微信服務羣,以統一規範的標準進行建立和運作指導。一是明確入羣成員的代表性,包括要求入羣成員至少涵蓋村內各小組、各年齡層、各職業的人羣,特別是村內人大、政協代表、黨代表、村內組長、婦女組長、駐村民警、退休幹部和教師、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對社區事務參與和了解較多的人員進入;二是擬定入羣的人數規模,鑑於微信羣的規模限制,在前期實行集中邀請和自主參加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確保活動在開始階段迅速積攢和形成活力;在讓人數、人員達到基本框架設定後開放再開放羣的成員申請,擴大直接服務面、提升平台參與度和影響力。三是建立工作的定期報告和記錄工作。通過律師所支部和司法所的雙重管理、規範和落實黨員律師在參與“e線先鋒”工作中的具體要求。向全市黨員律師配發一對一工作登記簿、建立平台上工作的信息採集;建立所內例會交流制度,增強典型人物的正面引導作用。

4、建立“系統量化”考核指導體系。在開展“e線先鋒”線上服務工作以來,公益法律服務首次實現了第三方平台的全程工作記錄,為促進定量化考核指標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開展對羣內成員的定向網絡調查工作,突破村(社區)班子“好人主義”、“好好先生”心態思維下的客觀侷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全市範圍內的敦促執行和競爭風氣形成。開展全市優秀公益律師評選,對優秀人物和先進作用予以積極肯定和正面反饋,激發黨員律師榮譽感和使命感。

開展的成效

活動開展以來,全市黨員律師在80個結對村社區全部建立了公益法律顧問微信羣,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法律服務1210次,內容涵蓋法治宣傳講座、村務體檢、解答法律諮詢、承辦法律援助、調解矛盾糾紛、參與村規民約修訂審核、代理訴訟等村(社區)各類涉法事務,打造了海寧市律師行業基層黨建的金名片,具體工作獲得了浙江日報、嘉興日報等媒體的宣傳和市兩新工委的肯定。

與此同時,黨員律師也作為農村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承擔者和服務者,受到了屬地黨員及羣眾的高度認可,超過80%的黨員律師進入或擔任了結對村道德評議、參政議政等團隊的成員,進一步地參與和融入了基層社會組織網絡的建設體系中去。

有益啟示

1.“e線先鋒、法律惠民”正確順應了在依法治國背景下,提升基層民主法治的切實需求。通過以黨員律師為先鋒表率,一對一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在為基層自治組織提供法律體檢,參與基層涉法事務,提供普法宣傳等工作中,切實迎合了基層政府和基層自治組織對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客觀需求。

2.“e線先鋒、法律惠民”良好利用了互聯網時代下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技術紅利,在實現便捷溝通和資訊傳遞過程上,為黨員律師利用碎片化時間、參與和投入基層法治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3、理順律師行業公益服務與行業市場化服務之間的界限和關聯。因為黨員律師志願服務與原本從事的市場化收費服務在服務領域、服務形式上有所重合。在“e線先鋒、法律惠民”公益法律服務活動中,通過理順低收費服務、不收費項目和高收費服務、行業基礎性服務與高端定製服務之間的界限區別,在提升行業影響力和美譽度、增強羣眾法制意識、建立律師、律所個性化品牌等共同點上建立共識,為“e線先鋒、法律惠民”公益服務項目建立了長期的內在驅動。

4、正確把握法律服務提供和黨員黨性教育之間的關係。黨員律師志願服務將“助人”和“育人”結合起來,讓黨員律師在助人的過程中增強了對基層羣眾疾苦的感知,在實現助人的社會價值中增強了服務羣眾的意識,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舉措和空間。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9

一、背景

基層組織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全面從嚴治黨,要從基層組織抓起。近幾年,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直機關工委貫徹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以強化基層組織功能為目標,以提高基層組織履職能力為工作重點,以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為導向,針對基層組織建設的薄弱環節和不足,組成專題調研組,通過深入基層單位調查、走訪省市相關機關、查閲省內外先進做法和經驗,就基層組織履職盡責情況進行了為期三個月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的意見建議,總結出經驗,提交區委常委會審議後下發執行。

二、做法

按照專題調研報告提煉出的“五務六位”工作法,即緊緊扭住“五項任務”,大力推進“六個到位”,全面加強機關黨組織基本建設,大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推進機關黨建工作上新台階。

“五項任務”總體要求是:“突出黨務、強化隊務、履好職務、促進業務、搞好服務”。突出黨務,即把黨務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首要位置來重視,集中精力、人力、財力、物力抓緊抓好,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強化隊務,即做好黨組織領導班子隊伍和黨員幹部隊伍的教育、管理、提質、建設工作,配強黨組織書記,充實黨務專職人員,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組織機構;履好職務,即各級基層黨組織按照黨章、機關基層組織條例及新近出台的一系列規定和要求,充分發揮好職能作用,行使好權利,履行好義務,落實好制度,開展好黨務工作;促進業務,即創造性地把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紮實有效的機關黨建工作帶動促進業務工作提升,做到雙推進、雙落實;搞好服務,即機關黨組織緊緊圍繞“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羣眾、服務基層”這一核心,突出服務職能,不斷改進作風,切實提高效率,塑造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六個到位”具體是:按照“名稱復位、文本正位、權責對位、配備進位、角色換位、機制就位”的要求開展黨務工作,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機關黨組織在履職盡責方面得到有效轉變。

名稱復位,即各級機關黨組織要統一製作“黨組”、“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書記室”、“黨務辦公室”、“黨員活動室”等標識牌懸掛起來;對公示欄中工作人員的職務職別重新打印粘貼,加上黨內職務和黨員身份;在黨務辦公或活動場所位置懸掛黨旗、黨徽,黨員佩戴黨徽。

文本正位,即要統一印製發放黨組織生活專用記錄本,並設計“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民主評議黨員等專用頁面,按規定的次數要求印發學習活動的名稱、時間、地點、人員、主持等標題,預留空白頁作記錄使用,定期檢查閲評;統一按有關規定要求按時收繳黨費,統一使用黨組織專門文頭和印章報送文件,加快黨務工作規範化建設。

權責對位,即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學習培訓,明確黨組織的職能和黨員權利與義務,明確黨的各項工作制度和黨務工作規程,促使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充分認識抓好黨建是本職工作、分內之事,並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和黨建第一責任。制定出台《關於嚴格機關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規定》《城關區直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規程》兩項制度,舉辦黨組織書記專題學習班,全面加強黨務知識培訓,提高黨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配備進位,即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省、市實施辦法中關於專職黨務人員的配備規定,適當增加專職黨務人員編制,適時調配專用“黨員活動室”,將黨員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一定比例向基層黨組織返還黨費,用於開展各項活動。

角色換位,即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幹部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從思想觀念上來一個大轉變,從具體行動上來一個大躍進,重新定位,實現角色的“五從”大轉換,即從“配角”變“主角”、從“後台”上“前台”、從“邊緣”進“中心”、從“二線”跨“一線”、從“被動”轉“主動”、從“從屬”到“引領”,跳出因循守舊的老框框,站在新高度,積極主動作為。重點開展“思想大解放、工作大創新”活動,邀請機關黨建專家講授新形勢下的黨建理論工作,組織黨組織書記赴先進發達地區學習考察,用最新理論武裝頭腦,用最新觀念和經驗指導工作。

機制就位,即健全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和考評獎懲機制,進一步探索機關黨建工作與目標考核、評先獎優相掛鈎的辦法,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作用,調動機關黨組織抓黨建的積極性。定期表彰湧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向先進學習看齊,掀起創先爭優的新高潮。

三、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機關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功能作用進一步完善,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黨的各項工作向制度化、規範化、專業化邁進,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基層黨組織落實“先鋒引領”計劃,在機關大力開展“五創五爭”活動,創建和爭做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文明型、制度型黨組織和黨員,豐富“黨員先鋒服務崗”的內容和形式,促進“先鋒引領”活動深入進行;開展以“踐行三嚴三實、共築美麗中國夢”為主題的“讀書季”活動,舉辦讀書心得徵文交流。開展“學好法、用好權,促公正、促清廉”專項行動,強化對機關黨員幹部的法治教育;按期進行換屆選舉,按時收繳黨費,強化黨組織黨規意識和黨員主體意識。還先後圍繞“雙聯”行動、在職黨員進社區、環境衞生整治、大氣污染治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生態環境建設、蘭州國際馬拉松競賽、精神文明建設等組織黨員積極參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解難題,攻難關 ,保證中心任務的完成,使黨建工作的成效體現在各項具體業務工作上。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0

一、實踐動因

村黨組織的設置是農村黨建工作的基礎。在中國廣大農村,多年來一直按照區域原則,以行政區劃為依託,“支部建在村上”(一村建一支部),形成“鎮黨委——建制村黨組織——黨支部(黨小組)”的組織建制。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着黨員在地區、產業間流動和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行的以建制村為單位設置黨支部的傳統組織設置模式越來越不利於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由於黨員流動,再加上一村多組、村組之間距離較遠、黨員分散,造成黨員難集中、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黨組織在村民小組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因此,創新農村黨的基層組織體制、優化黨組織設置,已成為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龍江村是深溪鎮農業大村,現有農户1670户,農業人口6911人,村域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30.87畝。在20xx年組級區劃調整以前,全村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黨員93人;村民組22個,組幹部44人。由於龍江村村域面積大、村民數量多、黨員分佈廣,2個黨支部與22個村民組交錯設置、93名村黨員與44名組幹部交叉分佈,組織相脱離、工作不同步,導致黨的組織和工作在村民組一級的有效覆蓋尤其薄弱,體現為“四難”:一是黨員幹部作用發揮難,黨員幹部服務羣眾的意識和能力差,不願承擔組級工作,在組級幹部的配備上甚至採取“輪流當”和“抓鬮選”的方式。二是村組生產要素集中難,原有22個村民組普遍面積小、人口少,產業特色優勢不明顯,人力、資金、技術、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難於集中和擴大。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難,沒有集體經濟積累,黨員羣眾忙於個人生計,對村支兩委班子和村組幹部有怨氣,矛盾過多、人心不齊,集體公益事業無人抓、無心管。四是基層組織效應體現難,原有2個黨支部管理幅度大,組織管理相對“鬆散”,對黨員日常管理監督出現“空檔”;組織活動內容針對性不強,活動形式單一,黨員參與積極性不高。

針對龍江村面臨的“四難”困境,普遍存在於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四難”問題越突出,農村越是貧窮落後,黨員羣眾越是不滿意。20xx年以前,龍江村集體經濟積累僅2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4860元,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排名長期位列深溪鎮倒數第一名,計劃生育工作常年被列為“三重”管理村,羣眾滿意度極差。以龍江村為例來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具有普遍意義。

1、村黨組織執政地位的動搖。一是村兩委班子不健全,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處於癱瘓或半癱瘓狀態;班子成員之間不團結,“內耗”嚴重,影響了領導作用發揮;村黨組織不正常開展活動,長期不召開黨員大會,不發展新黨員,黨組織缺乏活力;班子帶領羣眾致富的路數不清、能力不強、辦法不多、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黨羣幹羣關係緊張,等等。二是集體經濟薄弱,物質基礎不牢,黨組織缺乏團結羣眾、凝聚羣眾的物質基礎,辦公益事業,只能向羣眾伸手要,久而久之,引起農民羣眾的不滿和牴觸。三是客觀環境的制約。有的羣眾認為,村委會是羣眾選舉出來的,是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因此,一些羣眾更擁護和信任村委會的領導,因而也影響和削弱了農村黨組織的領導地位和作用。

2、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考驗。一是理想信念不牢。一些農村黨員幹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不深刻,對實現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缺乏自覺性和堅定性,認為共產主義是理想中的事,可想而不可及。二是發展思路不清。一些農村黨員幹部對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帶領羣眾致富,無所適從。有的黨員幹部認為發家致富是羣眾自己的事,各想各的,沒有責任和義務帶領羣眾致富。三是精神狀態不佳。在困難面前,精神不振、畏首畏尾、不知所措,片面強調客觀困難,沒有帶領羣眾開拓進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沒有奮發有為、堅忍不拔的鬥志。四是工作方法不妥。有的黨員幹部作風浮躁、方法簡單,不善運用行政的、經濟的、法律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做好羣眾工作。五是為政不廉。有的黨員幹部以權謀私、以權壓人、與民爭利。凡此種種,都使農村黨員幹部的作風形象經受着新的嚴峻考驗。

3、黨內民主政治建設的難題。一是隨着黨務公開、村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黨員羣眾民主意識普遍增強,要求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普遍高漲;二是由於受傳統思想意識和習慣做法的影響,農村黨員幹部擔心擴大民主會削弱“兩委”班子的領導權威,往往只在形式上聽取黨員羣眾意見。黨員羣眾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與黨員幹部民主意識和能力弱的矛盾,隨着農村改革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明顯和突出。特別是在黨員羣眾中表現尤為明顯。一方面他們強烈要求實踐自己的民主權利,另一方面由於受自身素質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又難以正確履行民主權利。

這些情況和問題的出現,呼喚着在農村處於組織核心作用的基層黨組織,必須着眼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局,與時俱進的探索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模式,以一個全新的、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村級組織平台系統推進農村基層黨的建設。

二、基本做法

20xx年7月,龍江村全面推進組級支部建設;20xx年6月,龍江村掛牌成立黨委;20xx年10月,龍江村黨委在全村組織實施“三支隊伍、四級聯動”服務模式。龍江村以實施基層黨建創新項目為契機,創新實踐“組級支部建設”模式,在組織設置、管理機制、組織定位、活動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創新組織設置。一是在深入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歷史沿革、地理位置、河流走向、人口居住狀況、產業特色、資源分佈等情況,堅持依法依規、科學適度和“兩並兩不併”[ “兩並兩不併”:“兩並”即組級行政區劃合併,組級領導班子合併;“兩不併”即村民承包的田土山水和集體經濟收益不併,原組轄區不拆散合併。]原則,依照村民組村民户數的適度規模,將原22個村民組合併成為11個,並分別明確蔬菜種植、花卉種養和服務園區建設等發展重點。二是在組級區劃調整後,撤銷原有黨支部設置建制,在11個村民組建立8個黨支部(對於區域相鄰、產業相近,而黨員較少的村民組聯合組建黨支部),將村民組內全體黨員組織關係編入組級黨支部,保證每個支部黨員數有10名以上,形成網格化管理模式,確保了作用發揮;同時,以組級支委班子為領導核心,搭建以組級支部書記、村民組長、育齡婦女組長為主體的組級事務管理班子,並推薦治保主任、調解主任分別由組長和育齡婦女組長兼任,把原有44名組級幹部精簡至33名,提升了工作效能。三是依託蛋雞養殖這一優勢產業,成立了龍江村蛋雞養殖協會,並跟進組建協會黨支部,以“支部+協會”模式,把專業協會在技術、信息、市場方面的優勢與黨組織在組織領導、政策引導、機制建設、提供服務、發動羣眾等方面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帶富能力。四是立足加強黨的領導,先後經鎮黨委、區委組織部研究同意,將龍江村黨總支升格為黨委,增強了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同時,進一步明晰了村黨委、村委會、組級黨支部和村民組工作職能,全面推行“兩級兩委、交錯互動”[ “兩級兩委、交錯互動”:即村黨委領導組級黨支部、村委會領導村民組、組級黨支部領導村民組的管理模式。]工作機制,激發了村組活力,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擴大民主實踐。一是注重選舉民主,嚴格按照“兩推一選”方式選舉產生了第十屆村黨委班子成員7名,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2名;以分村民組召開支部大會和村民會議的方式,先選支委班子,再選村民組級班子,且每名班子成員滿意度測評均在95分以上,充分尊重了民意。二是認真執行黨務、村務公開有關要求,細化了村、組兩級公開的形式、內容和程序等,分設村、組兩級公開公示欄,定期將廣大黨員羣眾關心的工作事項進行公佈,增強了工作透明度;全面落實組級幹部向黨員羣眾代表述職述廉和公開承諾制度,明確村組兩級黨組織書記在七一建黨節、村委會幹部及村民組長在年終分別向全體黨員、羣眾代表作述職述廉報告和公開承諾,提升了村組幹部公信力。三是重大事項民主商議。借鑑“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全面實行村、組黨員羣眾議事會議制度,集體討論、協商和決議涉及村、組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和集體經濟發展等重大事項,保障了黨員羣眾的民主權利。20xx年,經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為全村年滿60歲以上老人免費辦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採取村企合作模式與遵義賽德水泥廠成立了遵義建安商砼公司;20xx年,經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以村集體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遵義市龍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遵義龍江駕駛人培訓有限公司。

(三)健全服務網絡。一是搭建村級服務平台。為更好地服務全村黨員羣眾,累計投入300餘萬元在交通便利之處新建了48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和1500平方米的村級辦公陣地,在開設“一站式”的黨務和村務服務大廳的基礎上,配套建設遠程教育室、羣眾説事室、志願者服務中心和圖書閲覽室,夯實了服務基礎。二是配套落實組級活動陣地,將服務羣眾的工作前置,先後投入260餘萬元,為所屬8個組級黨支部和協會黨支部新建了活動陣地,配備必備辦公用品,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升了服務實效。三是設立便民服務網點。依託村、組辦公陣地資源,配套設立了農家書屋、愛心屋和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等13個便民服務點,修建籃球場4個、健身場6個,豐富了服務功能。每年,龍江村投入200餘萬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四)優化管理機制。一是強化黨員幹部教育。在嚴格抓好“三會一課”的基礎上,制訂了村組兩級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計劃,定期通過遠程教育網絡學習、邀請師資舉辦講座和組織到紅色基地參觀考察等方式,不斷強化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服務水平和發展能力,突出了教育培訓的針對性。二是按照黨員幹部“五帶頭”標準管理要求,制定《龍江村共產黨員履職卡》,將黨員參加學習教育、承擔支部工作和開展志願服務等內容全部納入其中,以此作為黨員“評星定級”主要依據。三是豐富黨員活動載體。全面實行“三支隊伍、四級聯動、責任到人、服務到户”[ “三支隊伍、四級聯動、責任到人、服務到户”即依託村黨委班子、黨支部支委委員和黨員志願者“三支隊伍”,實行村黨委服務黨支部和村委會、村委會服務村民組、黨支部服務村民組和黨員志願者隊伍、黨員志願者服務羣眾的“四級聯動”模式,做到責任到人、服務到户。]的服務模式,以村組黨員幹部為主體,動員退休幹部、退休教師和致富能手共同參與,分類組建志願者服務隊伍9支128名,將全村1670户家庭全部劃分給每一名黨員、幹部和黨員志願者聯繫服務,並分類組建並實行量化考核,下沉了服務重心。

三、主要成效

龍江村創新組織設置,將黨的基層組織覆蓋下沉到村民組,把黨的工作直接做到村民家中,使黨員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羣眾;讓羣眾直接享受到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成果,看到黨的工作實效,感受到黨員幹部實在的作風。龍江村在村民組上建支部,並配套工作機制,有力地加強了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提供了範例。其主要成效是:

(一)黨的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龍江村把黨支部建在村民組,使村民組黨支部成為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是對傳統的以村為最基層單位黨建模式的突破,是農村基層組織設置模式的創新。村民組黨支部、協會組織黨支部的建立,使農村基層黨組織在設置上更加“細分化”,黨委、黨支部的結構組成更“扁平化”。龍江村在村民組中建立黨支部後,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做到“三先”原則,即組內事務黨員先知、組內事務黨員先議、各項行動黨員先帶頭。從而使黨的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格局基本形成。

(二)進一步夯實了黨建工作基礎。龍江村各組級黨支部、協會組織黨支部建立後,村黨委注意發揮各類黨支部在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活動都由支部書記牽頭,黨員共同出主意、想辦法,村黨委負責定期檢查和指導,黨支部負責具體實施。同時,通過每月黨支部書記例會等形式,暢通了民主渠道,並充分調動黨支部書記的積極性。分類設置黨支部後,一方面將黨建、計生、綜治和衞生等日常事務性職能下放到村民組,另一方面村組幹部隊伍精簡後,提高了基本待遇,激發了隊伍活力,使村黨委有更多的精力狠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以更大的力度統攬全村基層黨建工作。隨着各黨支部內各項規章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龍江村的黨建工作更加規範、組織活動更加豐富、黨員隊伍更加壯大,有力地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三)有利於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各黨支部對黨員實行“小團隊式”的教育和管理,更具針對性,便於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有了進一步的保障。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成效明顯。通過開展“三支隊伍、四級聯動”服務模式,一方面能根據黨員自身特點設崗定責,開展志願服務,使黨員找到適合發揮作用的途徑。另一方面志願服務在本村民組內運作,黨員之間、黨員與羣眾之間非常熟悉,便於監督黨員,也有利於促使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四)有利於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通過建立村黨委、村民組黨支部,實行“兩級兩委、交錯互動”工作機制,呈現了“體內循環、線片結合、交叉負責、精細服務”的工作特點,基本實現了“民情聯繫無遺漏、村務管理無盲點、為民服務無縫隙”的“三無”工作目標。與傳統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相比較,村民組黨支部與羣眾的聯繫更加密切,羣眾思想動態通過村民組黨支部能更快地傳遞到村黨委和村委會,有力地保障了黨在農村的各項工作平穩推進,也有利於社會穩定。龍江村村民組區劃調整和組級黨支部建立後,又分別組建組級治保委員會和調解委員會,提高了黨組織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的能力,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的目標,有效地促進了村裏各項事業的發展,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20xx年,龍江村實現農業產值5876.4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992元,村集體經濟累計達3875萬元。目前,龍江村已擁有遵義市龍江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遵義建安商砼,龍江酒店,龍江駕校等村辦企業,獲得了國家、省、市、區、鎮各級相關部門的表彰。

四、經驗啟示

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目的是適應農村新形勢和新任務變化的需要,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並以此帶動農村各類組織和各支隊伍作用的充分發揮,實現黨在農村各個時期的歷史任務。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只是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第一步,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還需要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組織建設、活動內容、方式、途徑及載體配套進行創新,只有這樣,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全面提高和發展,始終保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龍江村實施“組級支部建設”是創新村組工作模式、組織架構、服務功能的積極探索,更是“健全黨的組織體系”的生動實踐。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1

一、背景與動因

(一)建築行業從業人員較多、流動黨員數量較大,迫切需要加強行業黨建工作,積極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建築工人是城市建設的生力軍,他們在為城市建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給社會管理、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以永川為例,目前全區有建築企業70家,在建工地150多個,農民工3.5萬人(區外户籍近2萬人),流動黨員160人。大部分黨員遠離居住地黨組織,使流出地黨組織“管不到、管不住”;部分黨員不想受到組織監管、不願亮明身份,使得流入地黨組織“沒權管、不願管”,農民工流動黨員處於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兩不管”地帶。破解這一現象,需要加強行業黨建工作,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每個黨員,構建“有黨員的建築工地就有黨的組織”的組織體系,鞏固黨在建築行業的執政根基。

(二)建築企業工地一般多分散、跨區域,迫切需要配優建強行業黨組織,統籌解決黨員組織生活不正常的問題。從企業黨組織看,項目工地多且分佈不同區域,統一組織活動難。從單個項目工地看,黨員少且流動性較大,組織活動缺乏氛圍和連續性。從工地轄區黨委看,統一活動時間難,且缺少行業特點、針對性不強,缺乏對黨員的吸引力。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配優建築行業黨組織領導班子,從面上加強行業黨建工作統籌指導力度,推動全行業黨員教育管理、“黨員統一活動日”、“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生活正常化、規範化。

(三)建築行業企業眾多、利益訴求不一,迫切需要發揮行業部門黨組織作用,引領企業加強黨建工作基本投入。一方面,受市場經濟逐利思想影響,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建築企業對投入人財物保障黨的工作缺乏必要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業主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企業發展上,關注更多的是建築質量、建設安全和市場拓展,忽視了企業黨建工作。破解這些現象,需要充分發揮行業管理部門主導作用,一手抓業務工作監管,一手抓行業黨建工作保障,引導業主投入必要的人財物和精力,為建築工地黨組織正常有序開展黨建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構建上下貫通的行業黨組織體系,把零星分散的黨員聚起來。以建築行業黨組織100%覆蓋為目標,一是選優配強行業黨總支領導班子。設立永川區建築行業黨總支,負責全區建築行業黨建工作,隸屬區委非公工委。行業黨總支書記由區建委黨組書記兼任,遴選1名幹部擔任專職副書記,區建築業協會、區建委相關科室和部分建築企業負責人任總支委員。二是明確區建築業協會黨支部隸屬關係。按照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脱鈎後黨建工作管理體制調整的要求,明確永川建築業協會黨支部隸屬於區建築行業黨總支,具體指導135家會員企業黨建工作,督促落實黨組織陣地、經費保障等行業標準,指導開展“建馨”系列黨羣活動,協調組織行業志願服務。三是及時推動建立項目黨小組。區行業黨總支指導建築企業黨組織在項目部建立黨小組,推動“黨小組與項目部同步組建、黨小組長與項目管理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與項目管理同步部署”,實現了“項目建到哪裏,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裏”,推動全區建築行業黨建工作形成了區委非公工委統一領導、區建委黨組牽頭抓總、區建築行業黨總支統籌指導、區建築業協會黨支部督促協調、建設項目部黨小組具體落實的工作體系,實現了行業黨建與業務工作同步推動、互促共進。

(二)建設“建馨黨羣服務中心”,把行業黨建的形象亮出來。發揮區建築行業黨總支統籌指導作用,制定“建馨黨羣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合理設置各類功能室,並根據工地大小推進服務陣地差異化建設。一是分類建設“形象展示廳”。在區建築行業黨總支設立面積約500平米,集會議、展示、閲讀、健身、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建馨黨羣服務中心,作為建築行業黨員活動的中心陣地。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工地,按照“五室兩區”(辦公室、農民工夜校、活動室、衞生室和宣傳區、運動區)標準建設黨羣服務中心。2萬平方米以下建築工地全覆蓋建設黨羣服務聯繫點。二是統一配置“建馨書屋”。在建築工地統一配置流動書屋或圖書流動站,並每月輪換1次圖書,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截止目前,全區已配置流動書屋(圖書流動站)20個,配備各類書籍30餘萬冊。三是按需設立“建馨調解室”。在區建委機關設立全區建馨調解指揮中心,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工地設立區域“建馨調解室”,作為調解建設領域矛盾糾紛的具體場所。區建築行業黨總支每季度爭取區建委領導幹部和科室負責人,組織總支委員、區建築業協會負責人等到工地“建馨調解室”一線接訪,研判問題,化解矛盾。截至目前,共解決農民工各類信訪問題720餘件,清欠5150名農民工工資1.2億元。四是積極建立“建馨留守兒童活動中心”。依託鎮街村國小,在外出務工農民工較多的村建立建馨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添置經典書籍、文體器材,設置“才藝展示台”“親情聯絡角”,開設文學創作、音樂舞蹈、書法繪畫等週末特長興趣小組,開展“週末開放日”“主題活動月”等文體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精神生活,解決建築工人的後顧之憂。全區已建立活動中心6個,覆蓋留守兒童3200餘人。

(三)開展“四項”黨羣活動,把行業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出來。結合建築行業特點,採取靈活多樣形式組織開展黨羣活動,把黨員和農民工凝聚起來。一是根據工地實際規範黨內活動。以“黨員統一活動日”為載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堅持每年開展一次“黨員集中冬訓”和“黨員日常量化考評”,加強行業黨員教育管理,激發黨內創先爭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區建築行業黨總支制定行業合格黨員標準32條,組織書記上黨課、送黨課24次、黨員集中學習(專題討論)1500餘人次,以“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亮身份、亮成績,做合格黨員、做建設標兵”為主題的“兩找兩亮兩做”行動在各黨羣服務點全面深入推進。二是針對行業特點倡導志願服務。按照“專業第一、政企聯合”原則,組建由區建委機關職工、區建築業協會會員、企業代表、農民工等組成的“建馨志願者服務隊”,召募志願者420名(其中黨員120餘名),常態化開展房屋質量諮詢、房屋質量開放日、房交會諮詢、建築節能宣傳、一對一上門服務等志願活動,每人每年服務時長不少於18小時。三是貼近工人需求開展“六送”活動。以工地開工奠基和“五一”、國慶、春節等節假日為契機,組織開展送技能、送醫療、送文化、送電影、送演出、送關懷活動,提升農民工技術水平、保障農民工身體素質、豐富農民工業餘生活。今年以來,已組織技能培訓、巡迴義診、大篷車演出、壩壩電影和“走進工地·感恩父(母)愛”等“六送”活動63場次,參與農民工近2萬人次。四是發揮業主力量關懷特困黨員。按照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積極探索建築行業黨內關懷幫扶機制,區建委黨組、區黨員教育服務中心、區建築業協會黨支部向全區建設企業和開發企業發出倡議,設立永川區建馨黨內關懷專項資金,用合法經營產生的利息資助全區特困黨員。專項資金設立三年來,共籌集資本金500萬元,累計慰問特困黨員370名,贏得了廣大黨員和黨組織的一致認可。

(四)加大人財物投入,把行業黨建工作的保障強起來。建立健全行業管理部門、協會黨組織和建築企業三方共同投入機制,夯實行業黨建工作基本保障。一是全覆蓋選派黨羣指導員。在區建築行業黨總支的統籌協調下,從區建委機關、區建築業協會共挑選70名政治素質強、思想作風硬的黨員幹部,分別派駐各建築工地建馨家園及黨羣服務點擔任黨羣指導員,具體聯繫指導建設項目部黨小組開展黨羣工作。二是制度化安排經費投入。區建委每年安排40萬元行政經費,專門用於行業黨建工作。按照市委非公工委要求,全面落實黨費返還、黨員教育培訓、黨組織活動等經費,區建築業協會《章程》明確“黨建工作經費從會費中列支。動員協會會員單位加大黨建工作保障力度,推動協會黨建工作投入與企業發展水平同步增長。三是標準化配置黨建資源。在建馨黨羣服務中心設置便民服務平台、健身房、閲覽室,為70個建馨家園免費配送電腦、桌椅書籍、乒乓球枱、棋牌、書籍等文體活動基本設施,為農民工創造良好生活活動環境。

三、啟示與思考

(一)抓行業黨建工作,落實行業部門責任是根本前提。行業管理部門是推進行業黨建工作的源動力。永川區委把行業黨建工作納入行業管理部門“聯述聯評聯考”重要內容,每年聽取工作彙報;行業管理部門深度融合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切實做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實踐證明,只有強化行業管理部門黨組(黨委)抓黨建工作的主體責任,發揮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能優勢,才能真正統籌力量,傳導壓力,推進協會、企業落實黨建工作責任,抓實行業黨建工作。

(二)抓行業黨建工作,建強行業總支班子是關鍵步驟。行業黨組織是聯繫行業管理部門和協會、企業黨組織的橋樑紐帶,是推動行業黨建工作深入開展的中堅力量。永川區探索行業管理部門黨組負責人兼任區建築行業黨總支書記,遴選能管住行業非公組織的相關職能科室、有影響力的協會負責人和企業負責人進班子,發揮了行業黨總支“一聲號令全體行動”的作用。實踐説明,建強了行業黨組織班子,就能構建“一個支部引領帶動全行業黨建工作”的工作格局,加強行業黨總支對行業黨員的服務和管理能力。

(三)抓行業黨建工作,調動企業積極性是最終落腳點。行業企業支持配合,行業黨建工作才能落地、落實。永川區建築行業黨總支通過深入工地服務、開展農民工培訓、表彰支持黨建的優秀企業等方式,調動建築企業抓黨建工作的熱情。實踐啟示,抓建築業行業黨建工作,必須調動企業的個體積極性,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抓黨建工作帶來的變化和好處,才能讓企業積極配合,真正使各項工作得到落實,行業黨建工作才有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2

一、創新背景

金華北大科技園黨支部成立於20xx年8月,下轄4個企業黨小組,共有在冊黨員5名,流動黨員21名。黨支部自成立以來,在金華經濟開發區組織人力社保局、金華經濟開發區網絡經濟產業黨委的指導與支持下,緊緊圍繞園區創業創新、人才引進、招商引智、資源對接四大服務平台開展工作,不斷豐富紅領論壇、紅色導師、志願服務、黨員五亮等活動載體,圍繞園區業務探索總結出“123456”黨建特色工作法。此工作法不斷強化紅色引領作用,有效助力園區創業創新,該工作法獲得北京大學校產辦、金華市委組織部高度認可,下一步將在北大科技園各分園、金華市網絡經濟企業推廣。

二、做法與成效

1、“1L”園區:一流園區

“1L”園區:即以一流黨建助推一流園區建設。以“紅色引領、創業創新”為主載體,積極發揮黨組織優勢,助力金華北大科技園打造成為浙江乃至全國創業創新高地。園區黨支部自成立1年多以來,先後榮獲“金華市幹部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四星級基層黨組織”“金華開發區雙重管理企業”“省級先進團委”等多項榮譽,承擔了金華市幹部創業創新教育現場教學的主要環節,共接待各類處級以上考察團、培訓班160多次,成為金華探索園區黨建新“樣本”。

2、“2X”服務:二項服務

“2X”服務:即創業服務、生活服務。聚焦園區企業發展及創業創新人才生活、工作需求,黨組織牽頭開展“紅領論壇”、“紅媒素”等各種紅色服務,服務入園企業和創業創新人才健康、快速成長。今年9月,金華北大科技園黨支部利用自身組織優勢,先後聘請了當地高校教授、法律專家、企業家和紅色CEO等10多名各方面專業人士擔任“紅色導師”,定期開展紅色導師大講堂、紅色導師進高校、紅色導師一對一等活動,不斷掀起創業創新“頭腦風暴”。“紅領論壇”已成為金華北大科技園一大品牌黨建。

3、“3D”組織:三大組織

“3D”組織:即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圍繞“黨建帶羣建,共建促發展”思路,以黨組織為核心,整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資源優勢,以黨羣一體化工作模式,共助青年實現創業夢想。金華北大科技園積極發揮黨羣各自優勢,先後開展了“趣味運動會”、“員工體檢”等多項服務,併成功舉辦青年創業者茶話會,婦女創業課堂等活動,幫助青年創客解決了30多個實際困難。黨羣一體化工作模式不僅密切了黨員與羣眾聯繫,更壯大了園區“雙創”服務團隊力量。

4、“4G”平台:四個平台

“4G”平台:即線下活動平台、線上管理平台、青創黨建平台、志願服務平台。通過搭建線上與線下、教育管理與黨性錘鍊相結合的多維平台,引領黨員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針對園區年輕黨員、流動黨員多的特點,線上建立黨建管理APP,線下實行“黨員五亮”“積分管理”“流動黨員同等化管理”等制度,走出了一條契合創業黨員特點的青創黨建模式。同時依託8890服務平台(金華市8890便民服務平台),建立黨員服務站,組建專業黨員志願服務隊,赴農村、進社區、到廣場開展各類志願服務,不斷拓寬黨員服務羣眾、回報社會途徑。

5、“5T”體系:五套體系

“5T”體系:即創業創新服務體系、資本對接服務體系、招商引智服務體系、人才引進服務體系、市場對接服務體系。

金華北大科技園黨支部始終圍繞園區中心工作,通過組建業務黨團小組,開展各類創業創新、資本對接活動,幫助企業快速落户、迅速發展。黨建工作浸潤於園區各類服務,無縫對接園區四大服務平台。在服務中同步孵化黨組織,培育優秀黨員,使黨建與園區發展比翼齊飛。

6、“6F”工作法:“孵”“輔”“扶”“服”“富”“福”

金華北大科技園立足園區實際,探索實施“6F”黨建工作法,大力推進同步、共榮、雙贏的“雙強”示範園區創建。從孵化、輔導、扶持、服務到富裕,最終將園區建設成為創業者的福地。

“孵”,為初創型企業孵化、壯大發揮支撐作用;“輔”,聘請紅色導師,定期開展紅領論壇,為園區企業發展和經營管理等提供理念輔導和方法引領;“扶”,發揮組織優勢和黨員專長,幫扶創客提升創業能力;“服”,建立黨員志願服務站,為園區黨員、企業及創業羣體提供各類服務;“富”,協助政府在落實政策優惠、人才措施等方面作協調,幫助企業降成本、出效益,幫助創業者實現創業富強的夢想;“福”,黨建和發展實現雙贏,營造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福地。

三、創新探討

在園區經濟重要性日益凸顯的今天,怎麼發揮園區黨建的示範引領作用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金華北大科技園黨支部“123456”特色黨建工作法大膽創新,成為各類創業園區黨建的工作模板。

“123456”特色黨建工作法創新了園區黨建黨員的組織生活形式,園區黨員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成為創業青年的導師,發揮自身特長,結合黨員活動日,做好黨員服務羣眾工作。

“123456”特色黨建工作法創新了園區黨組織的工作方式,非公企業黨建一直是黨建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園區根據年輕黨員多的特點,開展各類青創黨建活動,讓每一位黨員發揮自己的熱量,讓每一位黨員有成長、有進步,在組織中有所收穫。

“123456”特色黨建工作法創新了流動黨員的管理模式,園區黨支部根據流動多的特點,積極關心流動黨員,開展相關的黨建活動,讓流動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温暖以及自身的存在感,從源頭上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的特點。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3

一、背景情況

陽朔鎮處於中國旅遊名縣-陽朔縣城中心,區域面積75.52平方公里,轄11個村居委,人口4.84萬人,黨員1305人。灕江等著名的景區景點星羅密佈在全鎮轄區範圍內。隨着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和全域旅遊政策的傾斜,陽朔發展速度、項目速度、旅遊速度的增進,宜居宜遊宜業的生態示範品牌日益凸顯,鄉村旅遊日益火爆,灕江·千古情等各大旅遊項目也紛紛被吸引進來,服務招商引資、服務項目建設、服務羣眾需求、服務遊客諮詢的需求日漸增大,而原有的單一的黨建陣地、各自為營的黨員羣眾,已無法滿足黨羣多元化的利益需求與服務推動陽朔“經濟速度”的遞增。

如處於山水秀麗的遇龍河畔的驥馬村委,憑藉得天獨厚的山水環境吸引着眾多外來投資業主和過往遊客,僅3.4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遍佈着各類農業觀光休閒園地、中高端民宿酒店、特色農家餐飲、雙語教學基地、太極拳館等一百餘家,年接待遊客量近300萬人,總人口僅20xx餘人超過半數村民從事旅遊服務行業,黨員幹部7人組成的村級“兩委”幹部班子日常服務能力顯效甚微。如何才能發揮黨建凝聚幹羣作用,凸顯基層黨建服務實效,依託傳統村落改造、中華文化體驗等多樣化的旅遊元素,以少數人羣的優質服務覆蓋多數人羣的中外遊客,推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和村民收入穩步增收是陽朔鎮各基層黨組織急需解決的難題。 針對上述問題,陽朔鎮黨委以驥馬村為試點,創建“黨羣綜合服務中心”,以黨建領航延伸服務理念,實行敞開式、“一站式”服務,打造黨員之家、羣眾之家、遊客之家。

二、主要做法

陽朔鎮創建驥馬村綜合服務中心緊緊抓住“黨建領航服務”核心主題,立足旅遊業態特色,以規範基層黨組織建設、服務轄區羣眾遊客為重點,以“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設為原則,突出特色亮點把陣地資源進行整合,綜合涵蓋黨務、計生、社保、民政、教育、科技、綜治、就業、文化等服務領域,提供一個全新的集黨員羣眾教育培訓、管理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實現公共資源共享,培樹基層黨建服務品牌,做到熱情服務全天候、場所開放不間斷,不斷優化和提升服務羣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實現服務黨員羣眾“無縫隙”,確保“問題第一時間答覆、政策第一時間傳達、感情經常聯絡、幹羣關係融洽”。

(一)科學化合理佈局,建設黨建陣地“加油站”。結合旅遊服務業態,整合現有資源,重新規劃設計村委辦公樓各功能區域,實施“1+1+6” (即一個村委辦公樓,一個一體化黨羣綜合服務接待中心,六個功能活動室)提檔升級改造。實行服務重心下移,打造面向黨員羣眾及中外遊客的一體化黨羣綜合服務接待中心,將公共閲覽圖書室、公共法律服務室等場所進行全天候公開,科學設置村級辦公室、健康診療室、黨代表聯絡工作室、多功能會議室等,統一定製規範各類牌匾門牌,打造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管理規範的服務陣地。

(二)規範化公開服務,拓展黨建功能“管理器”。圍繞“村級就業、社保經辦、教育助學、衞生健康、羣眾文化體育、法律”六項服務不出村目標,將“一站式”服務事項、辦事程序、完成時限在服務接待大廳進行上牆公開,由村級幹部身着“紅色元素”工作制服輪流坐班,實行工作日“公開服務”,踐行“旅遊諮詢、衞生管理、秩序維護、安全防範、環境保護”等“五項服務承諾”公開,設置崗位監督牌、黨員示範崗,製作粘貼“黨員包片聯户責任圖”“黨員聯繫服務卡”“黨員連心幫扶卡”等,亮身份真服務,樹立幹部形象,提升羣眾認同感。

(三)制度化管理監督,提升黨建發展“加速器”。建立聯繫、溝通、服務、反饋“四項機制”,推行日常服務“工作交接制”“跟蹤反饋制”,村級幹部按自然村及各自所在區域進行網格化分片管理,做到“三活四清五到家”(即村級幹部對責任網格的工作對象和工作資源準確掌握,建立活户籍、活檔案、活地圖;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經常走訪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細緻工作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優化村級治理模式。嚴格村級幹部服務監督考核,鎮黨委定期對服務接訪辦理情況進行抽查,開展民情走訪、民意調查,對民主評議較差的幹部進行約談提醒,着力提升基層黨建服務水平。

(四)品牌化搭建載體,優化黨建服務“連心橋”。結合旅遊產業發展和地域文化特點,彰顯服務的主動性、多元化、個性化,驥馬黨羣綜合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黨建+項目建設、黨建+鄉村旅遊、黨建+生態建設、黨建+志願服務”等主題服務活動,以村黨組織和黨小組組長、黨員為主體,組建黨員義務服務隊,定期進村入户進行走訪,發揮黨員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增收致富等領域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帶領羣眾開展農技服務、惠農宣傳、環境整治、文體娛樂、扶貧幫困等志願服務,實時更新打造黨建星級化管理牆、黨建紅色足跡牆、村級集體榮譽牆、黨務政務公開牆,增強黨員羣眾認同感,實現日常服務常態化、特色服務效能化,着力提升基層黨建服務水平。

(五)信息化資源共享,發揮指尖黨建“穩定器”。健全村情、組情、民情檔案,創新為民辦事服務方式等功能,建立“宜居驥馬”微信公眾號,設置政策信息公佈、服務流程導覽、黨建知識學習、就業培訓信息等欄目,實現黨羣綜合服務中心的優質服務“一點通”。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創新推進“黨羣e線牽”工作模式,把黨組織建在微信羣上,以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為架構,分設總羣、分羣、支羣,支委成員負責與聯繫包幫的10-20户羣眾建小羣,黨羣綜合服務中心收集彙總羣眾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建設、旅遊、農村基層矛盾等問題,及時研究進行處理答覆,實現“線上線下”溝通無遺漏、聯繫全覆蓋、服務零停滯。

三、主要成效

(一)“黨建+服務”,展現黨員“形象美”。黨羣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以辦事方便、公平公正、羣眾滿意為評價工作實效標準,實行“一站式”集體着裝公開服務,開通了羣眾辦事的“直通車”。在鎮、村、羣眾“三者”合力監督下,黨員幹部身份認同感、使命感顯著提升,作風明顯改變,心齊氣順,團結奮進。黨員幹部進行網格化聯繫羣眾和投資業主,由以往的“開門接待羣眾”變為“上門聯繫羣眾”,由羣眾“跑腿”變成幹部“跑腿”,辦事程序快捷方便,對遊客及羣眾均能做到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妥善化解矛盾20餘起,基本實現大事小事不出村,羣眾、遊客和外來投資業主滿意度顯著上升。

(二)“黨建+公益”,實現村風“風尚美”。黨羣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引導羣眾自治,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完善民主管理機制,組織村民議事會、黨員民主評議會,清潔城鄉理事會等,引導羣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羣眾知榮辱、樹新風的自覺意識明顯提升,黨員羣眾自發成立醫療、教育、扶貧、旅遊服務等10餘支志願者隊伍,紅色身影遍佈於村莊各個角落,村容村貌乾淨整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無糞便暴露村莊”稱號;社會治安文明和諧,榮獲“桂林市文明衞生村”稱號;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榮獲“廣西優秀村屯文藝隊”稱號,精準扶貧任務如期完成,開創了黨羣同心攜手共建美好家園的新局面。

(三)“黨建+旅遊”,助推特色“產業美”。村級黨羣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建設,找準黨建與宜居鄉村建設結合點,積極整合資金,帶領黨員羣眾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打造縣級首個農家樂合作社,實施道路硬化、飲水淨化、村屯綠化、庭院美化“四化”工程,形成了轄區內6個自然村“一村一風格、一村一特色”景觀,打造集旅居遊、騎行遊、休閒養生遊、文化體驗遊為一體鄉村旅遊產業格局,實現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生態宜居家圓夢,圓滿完成全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工作現場會參觀點任務,成功吸引墨蘭山舍、太極拳館、喜鵲咖啡、聽山陶吧等50餘傢俱有代表性的中高端人文休閒客棧紛紛入駐驥馬,促進了鄉村旅遊發展。農家經濟創收平台增效,村內古宅及房屋租賃日漸搶手,村民自辦經營農家樂效益客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30%。

(四)“黨建+項目”,構建鄉村“和諧美”。黨員們以責任擔當、勇於爭先的政治使命,主動出面化解調徵地羣眾與台商投資的遇龍河“香草森林”項目、“灕水千古情”項目的徵地問題,建立服務檔案,合理疏導迴應被徵地户羣眾的訴求期盼。僅一個月時間,全面完成“灕水千古情”項目百餘畝的徵地工作,實現地塊無遺留問題淨地出讓;停滯許久“香草森林”項目開工進展順利,實現以熱情服務迎來遊客、以真情服務吸引投資的良好局面,形成黨員優服務、羣眾得實惠、黨建添助力的多贏格局。

四、探討與啟示

隨着陽朔旅遊業迅速發展,投資業主和常住外國友人日益增多,服務需求也明顯提高,現有村級黨羣綜合服務中心主要工作人員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受條件和經驗的制約,有些代辦服務、信息傳達、技能培訓等活動開展不夠。村級處理事務權限有限,更多需要遞交上級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辦理,如何更便捷將村級辦理事項直接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傳達反饋並跟蹤落實,切實發揮“黨羣服務綜合中心”服務羣眾、服務遊客、服務社會的實質作用,還需持續深化。

(一)強化資金保障,實現建設標準化。要加大對黨員羣眾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引導本地企業、社會人士反哺鄉鄰,形成“社會捐資一點、村經濟支一點、職能部分出一點、各級財政補一點、結對單位幫一點”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同時,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辦事的可用資金,不斷加大對服務中心軟硬件設施投入力度,為村級黨羣綜合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二)強化功能整合與提升,實現服務常態化。加強黨羣綜合服務中心的隊伍穩定性建設,將網格員、大學生村官、村級後備幹部、入黨積極分子等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的青年納入服務隊伍,施行掛牌上崗。探索退伍軍人、退伍老幹部和老教師加入志願服務隊伍。創新工作思路,開展無職黨員認領公益崗位制度,把服務中心徵集到的羣眾難事、熱點事進行歸類,建立多個崗位,讓無職黨員進行認領,年底根據公益崗位踐諾情況進行評優評先。加強黨務與政務業務培訓,加強綜合服務中心黨員幹部思想理論、黨務知識、產業發展、法律法規等方面內容的培訓,邀請農業、民政、衞生、計生等相關部門到綜合服務中心進行業務培訓,為羣眾提供諮詢、指導、協調、幫困等日常管理和綜合服務,實現服務常態化。

創新黨內政治生活模式優秀範文 篇14

一、成立背景

黨的xx大提出“要強化農村、城市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羣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為完善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高黨員黨性意識,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幸福社區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動的形式,成立了劉端元學雷鋒黨員志願服務隊,從而調動基層黨員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更好地為社區羣眾服務。

二、主要做法

(一) 依靠“支部書記“+“幸福社區”+愛心企業”組建社會公益團隊

一是志願服務隊以劉端元的名字命名,就等於説是一塊活招牌,幸福社區的支部書記,在幸福社區,幾乎人人都知道劉書記,當地的人對志願服務隊便更加信賴,積極加入志願服務隊的行列,他用自己的品德和愛心影響着當地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是志願團隊深入幸福社區,宣導一人“少抽一包煙,少打一盤麻將”,將一年節約下來的錢就可以支援更多的困難羣眾,發動幸福社區的更多成員加入其中,社區成員在志願團隊的感召下,人人踴躍參與,更多的幸福社區人加入了社會公益團隊。

三是志願團隊與愛心企業交心談心,依靠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輸送到偏遠藏區,讓更多的藏區人民有了生存本領,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同時愛心企業贏得了社會尊重,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社會公益團隊。

(二)建立“1金+3項+2類”核心價值觀“公益茶館”,創建遊客幫扶示範

“一金”指通過發動社區內企業支部黨員,社區黨員自願加入志願服務隊,由大家出資60萬元,建立了“錦江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基金”。

“三項”分別是“茶義倉”志願服務項目、“社區友鄰學院”志願服務項目、“孝親敬老評書”志願服務項目。開展“茶義倉”志願服務項目,倡導“錢物不在多少,愛心自古無價,建立起“茶義倉”規範、透明的管理系統,共募集物資842件,總價值約8萬餘元;積極推進社區文化“社區友鄰學院”志願服務項目,倡導鄰里“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以茶待客”等,友好、關愛與尊重的價值觀在社區居民之間流動並傳播開來;舉辦“孝親敬老評書”等志願服務項目,倡導親友“以茶敬親、以茶會友、茶上比藝”,傳遞了社區文化,又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類”是指倡導茶客在用茶時,5元一杯購買茶,贈送給“老年人”和“殘疾人”。在志願團隊的愛心幫助下,現有200餘名茶客主動捐贈“義倉茶”,近百名老人、殘疾人受到“互助友愛”核心價值觀“公益茶館”帶來的温暖。

通過“1金+3項+2類”核心價值觀“公益茶館”,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們的頭腦,植根於羣眾心底,初步找到社會組織協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持續模式。

(三)建立“平台+地方+困難户”,結隊精準幫扶

“平台”指“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劉端元學雷鋒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出資200萬元登記註冊錦江區“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依靠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通過黨員帶頭作用,入企宣傳,針對有愛心意願的個人及單位15餘家達成幫扶意向。

“地方”指“藏區”,該地較為落後,特殊困難羣體較多。這些困難羣眾家庭人均收入低於該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但是他們又因病、因殘或其他原因,使家庭陷入更大的困境,屬於國家低保等政策無法兜底的困難對象,是典型的特殊困難羣體,處於社會關愛的夾心層。

“困難户”造冊,按照當地村委會提供的實際困難情況,志願團隊入户登記錄入70餘户特殊困難家庭,實現一對一幫扶,這些“困難户”其中32户特困家庭已經得到了愛心企業與個人的幫扶。

(四)開展“基地+技術+支援”計劃,讓輸血功能變造血功能

成立“農家樂培訓班”,瞭解到藏區爐霍縣的人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大多數農民沒有手藝,更不擅長如何發展當地旅遊,當地儘管有許多地理資源優勢,卻始終沒有發展動力。志願服務隊動員“三聖花鄉”餐飲企業舉辦爐霍縣農家樂培訓班,利用“農家樂培訓班”這樣一個培訓“基地”,先後幫助300餘名爐霍縣農家樂經營人員掌握烹飪手藝,明顯提升其經營理念和經營水平;

交流景區管理“技術”,邀請爐霍縣旅遊景區從業人員到“三聖花鄉”參觀學習觀摩,系統介紹景區管理經驗,有了團隊管理經驗“技術”,當地旅遊業科學管理,正確打造,合理開發,當地旅遊業得到了科學持續性發展;

積極組織“對口支援”,缺什麼支援什麼。考慮到藏區緊缺電腦、兒童衣物等資源,志願服務隊多次組織“錦江人?爐霍情”慈善幫扶,向爐霍縣委組織部、新都鎮、雅德鄉和斯木鄉捐贈電腦30台,併為全縣貧困學生和孤兒捐贈新衣服200件,累計捐贈總價值80餘萬餘元。

(五)發動黨員,帶上“專家+企業單位+個人”深入社區一家一户

組織電力員工、金融專家和經警現場宣傳和講解,讓大家瞭解日常安全用電知識、非法集資的特徵、社會危害和常見手段。

劉端元學雷鋒志願服務隊組織企業單位下鄉,開展企業單位現場培訓,讓一些沒有經驗的農民學到了許多生產、簡單加工、農業管理的基本知識,實現農產品與企業的聯動對接,更多的農民把產品賣給企業單位,從而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益。

向社區居民、景區農家樂、遊客發放宣傳資料100餘份,強調個人回饋社會,號召“鄰里團結我奉獻”“帶頭致富我為先”“旅遊文明我做起”等,讓社會一家一户更加和諧。

志願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在居民羣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志願者形象,傳播了“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對於弘揚雷鋒精神、樹立社會新風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三、工作成效

組建社會公益團隊。將黨員、社區居民、企業聯繫起來,擴大了公益團隊的幫扶面和影響力,同時集中更大的公益力量,去幫助更多由於各種原因致貧的困難羣眾。

成立公茶館,有了專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地。建立“錦江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基金”,開展“茶義倉”志願服務項目,倡導“錢物不在多少,愛心自古無價,建立起“義倉”規範、透明的管理系統,共募集物資842件,總價值約8萬餘元,友好、關愛與尊重的價值觀在社區居民之間流動並傳播開來。

錦江區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幫助了一大批的困難羣眾和殘疾人。僅僅20xx年以來,就已經有15家愛心企業和個人達成幫扶意向,捐贈80餘萬元用於定向幫扶特殊困難羣眾。已登記錄入72餘户特殊困難家庭,其中32户特困家庭已經得到了愛心企業與個人的幫扶。

積極對口支援成都市錦江區援藏工作。動員“三聖花鄉”餐飲企業舉辦爐霍縣農家樂培訓班,先後幫助300餘名爐霍縣農家樂經營人員掌握烹飪技術,明顯提升其經營理念和經營水平。

開展了一些列的公益慈善活動,為一大批人送去温暖和愛心。僅向爐霍縣委組織部、新都鎮、雅德鄉和斯木鄉就捐贈電腦30台,併為全縣貧困學生和孤兒捐贈新衣服200件,累計捐贈總價值80餘萬餘元。

獲得多部門認可與讚許,20xx年9月年被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中華雷鋒文化促進會授予成都市雷鋒精神種子志願服務隊。20xx年3月被成都市文明辦、成都志願者全媒體平台、成都晚報社授予志願者學雷鋒社區基地。20xx年12月,被成都市錦江區精神文明辦、社工委評為錦江區20xx年度優秀服務組織。

四、探討

劉端元學雷鋒黨員志願服務隊通過服務羣眾為社會搭建了一個平台,增強了普通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很好地將黨建和服務羣眾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同時,通過志願服務隊的一系列活動,為基層黨組織提供了強大的凝聚合力,為有效聯繫羣眾提供更有效的途徑。通過開展志願服務隊活動切實推進了基層黨組織建設。

(一)基層志願服務隊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其中,黨組織搭建活動平台是基礎。劉端元黨員志願服務隊為黨員發揮作用提供了一個好的載體和平台,有效調動了黨員的主觀能動性。

(二)要確保黨員服務羣眾模式長效持久,基層黨組織全程介入是核心。劉端元志願服務隊是書記牽頭,黨建引領,基層黨組織全程參與,確保了領導核心。

(三)基層志願服務隊要擴寬基層黨組織服務羣眾的渠道。志願幫扶需要涵蓋多方面的內容,同時不能僅僅只是物質上的幫扶,還需要精神上、知識上以及技能上的幫扶,同時,雖然是基層的志願服務隊,但是其觸角不能夠只是集中在社區,還需要向多方面發散,劉端元學雷鋒黨員志願服務隊從多渠道開展志願服務,用實際行動惠民利民。

(四)基層志願服務隊要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羣眾的能力。在推行志願服務時中,有效整合基層黨建資源,形成整體合力。劉端元學雷鋒黨員志願服務隊充分利用錦江區三聖街道轄區的黨員、社區工作者、企業員工、融新殘疾人關愛中心的工作人員以及學生隊伍一起開展志願服務。志願者涵蓋老、中、青三個年齡段,劉端元甚至還帶動了他全家以及自己企業的職工一同參與進來。充分利用社區以及自身優勢,整合各種資源,服務社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