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垃圾分類,弘揚環保精神’活動發言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W

垃圾分類意識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我們慢慢地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營造出分類人人做,分類為人人的良好氛圍,才能在將來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跟進後限度地發揮垃圾分類的作用。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踐行垃圾分類,弘揚環保精神’活動發言稿

【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一

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我飛上藍天。我原本以為,一定會看見許多山水,沒想到,我看見的是一幕令人噁心的畫面。

一個小村子裏,只有兩三户人家,到處都是垃圾,臭烘烘的,我都快被薰死了。我捂着鼻子仔細一看,天哪!這些都快堆成山的垃圾居然沒有分類,這裏幾個飲料瓶,那裏一個香蕉皮……在一個角落裏,竟然還有幾個電池!這時,我看見一羣蒼蠅向這兒飛來,我只好離開了這不毛之地,來到一户人家中。家裏只有一對老夫妻。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那些垃圾應該怎麼處理嗎?”老爺爺搖搖頭,説:“以前這裏會有一輛垃圾車把它們運走,現在許多人都進城打工了,所以……”老爺爺突然停止不説了,我十分心急,便替他説了:“所以垃圾車不來運垃圾了,是嗎?”老奶奶點點頭。我氣憤地説:“怎麼能這樣呢!”或許我的嗓門大了一些,老奶奶被我嚇的抖了一抖。我拍拍她,説:“我相信您一定也很討厭它們。您放心,我一定把它們清理的乾乾淨淨。”

於是,我打了電話,叫來了許多好朋友的家長,還帶了幾個大垃圾桶,分別是“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我們齊心協力,把這些垃圾全部裝進了垃圾筒裏,然後叫來了一輛垃圾車,把垃圾運走了。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只要我們經常把垃圾分類後再處理,就不會發生有害垃圾所造成的污染。同學們,加油!

【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二

校園,是美麗多姿的;校園,是乾淨整潔的。校園的每個角落都經過校工們的精心打扮,是我們茁壯成長的搖籃!

可是,也有一些同學不懂得愛護這美麗的校園,比如:有的同學隨便亂扔果皮、紙屑;有的踩踏稚嫩的草坪;有的同學浪費糧食和寶貴的水資源;還有的同學在教學樓的牆壁上亂塗亂畫,猛踢教室的大門……這些同學的行為與美麗的學校是極其不相符的,讓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改正這些錯誤的行為吧!

美麗的校園就像是我們的家,學校裏的一草一木,我們都應該要愛惜。校園裏的花草樹木給我們帶來了美的感受和新鮮的空氣,我們不應該隨意攀折踩踏;教室裏的課桌、電視、電腦給我們上課提供了方便,我們更應該像保護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它。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愛護公物呢?首先,我們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不要隨便亂敲亂打這些東西,大同學要主動告訴小同學不要去破壞物品,時時刻刻都要提醒他們正確的做法。看到有的同學不小心弄壞了,要趕快報告老師,由老師來處理,只有我們大家都這樣做,我們的校園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愛護學校的一切,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只要堅持下去,我們大家都會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因為,美麗的校園是我們的家!

【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三

我是來自首醫附中七年級年級的李冰兒,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對環保的一些見解和做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垃圾分類讓我們的家園更美”

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的申奧口號吧——綠色奧運,綠色北京,但就在我們不斷種樹、為北京增添綠色的時候,我們也在消耗着大量資源,製造了越來越多的垃圾,怎樣才能減少垃圾的危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潔淨美好呢?垃圾分類是最好的答案。作為一名來自綠色學校的學生,我和同學們做出瞭如下的努力和嘗試:

首先,在家裏,我協助父母將生活垃圾分類,每天,我都將不同的垃圾投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中,如廚房垃圾和灰土等我會投進黃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裏,玻璃、金屬、塑料等我會投進綠色的可回收垃圾桶裏,用完的廢電池,我則一定要送到藍色的專門回收有害物品的垃圾桶裏,因為他們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極大的危害。

其次,在學校裏,我積極組織同學收集可再生廢品並且循環利用書本等學習資源。有人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我們怎樣才能將它化敵為友呢?我在教室裏放了一個大紙箱,用來收集同學們廢棄的飲料瓶、用完的作業本和舊報紙等,因為它們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所以我們撿回來的不只是一張張廢紙和一個個塑料瓶,而是我們的子孫後代賴以生存的森林和河流啊!我們還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將課本、磁帶、光盤等學習資料循環使用。

最後但也非常重要的一點,我主動擔任了學校的環保宣傳員,動員更多的同學參加到垃圾分類和保護環境的工作中來。我通過黑板報、手抄報和展板以及校園廣播號召全校同學進行垃圾分類,我們還走進周邊社區,向社區居民們宣傳如何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響應。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雖然我們還未成年,我們的力量還很有限,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撫平一塊傷疤,他一定會成為你我最美麗的家園!

【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四

媽媽,化粧品是不是應該扔在紅色垃圾桶裏啊?”“爸爸,落葉是不是應該屬於廚房垃圾啊?”11月6日上午,天運社區的小公園裏熱鬧非凡。原來是天運社區開展了一場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我最行”為主題的鄰居節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將寫着垃圾名稱的紙張掛於繩子上,參與的居民將紙條取下放到相應顏色的垃圾桶裏,正確的話就可以得到一件小禮品。活動一開始,大家就馬上行動起來。小朋友們參與的熱情特別高,分類的速度很快,對某些垃圾歸於哪類沒有把握的,一一請教爸爸媽媽過後才扔到相應的垃圾桶裏。不一會兒掛在繩子上的紙張就沒了蹤影,而小朋友手裏的禮物越來越多。於是工作人員重新掛上一批紙張。居民對大部分的垃圾都能夠正確分類,而像盆栽、壓敏紙等不常見的垃圾比較難分,工作人員告知後,居民們恍然大悟。

這次鄰居節垃圾分類活動的舉辦,促進了居民之間的交流,讓居民們對各類垃圾歸類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有利於往後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這次活動通過父母與孩子間的合作,也增進了親子間的交流。

【關於垃圾分類的發言】五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你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裏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而僅北京市日產垃圾就有120xx噸,目前面積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佔地500多萬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着廢棄物.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

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是垃圾分類回收最基礎的一步,而日復一日的分類投放是靠廣大市民來做的.因此,公民意識的建立是最先行的工作.作為垃圾分類的上游工程,對公民進行有效的垃圾分類教育至關重要.在佛山四中,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種.在日本,產品設計首先考慮的是物質的可循環利用,垃圾分類達幾十種,這種工作由垃圾分類公司負責,分類後的垃圾變為原料被重新利用,避免了垃圾的增加.

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從衞生角度看是100分,從環保角度看是不及格,因為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把垃圾混扔在一起,這些垃圾只好被送去填埋和焚燒,其結果,便是佔地、污染、耗竭地球資源等使人類難以持續的環境公害.我們每個人都是環境公害的製造者和受害者,也是環境公害的治理者.每個人都可以應該通過垃圾分類來參與環保.

近幾年來,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蒐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

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