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區腫瘤顯微手術後視力障礙的觀察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9W

視交叉位於蝶鞍之上, 常因腫瘤的浸潤或壓迫使患者出現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1]。手術切除腫瘤, 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狀得到較好改善, 但是仍有部分患者遺留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後遺症。因此加強術後護理, 及時評估視力、視野改善情況, 給予妥善處理, 以期提高患者視力, 改善其生活質量。

鞍區腫瘤顯微手術後視力障礙的觀察範文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2017年6月~2017年6月, 本院共收治鞍區腫瘤患者189例, 其中男85例, 女104例, 年齡最大73歲, 最小9歲, 平均年齡34.2歲;垂體瘤125例, 顱咽管瘤44例, 鞍結節腦膜瘤11例, 膠質細胞瘤6例, 脊索瘤3例, 所有病例術後均經病理診斷確診。

1. 2 視力及視野檢查 視力檢查方法參照既往文獻, 採用國際標準視力表, 對比患者術前及術後3 d、1個月、6個月視力進行檢查, 若視力提高0.2及以上為視力改善, 下降0.2及以上為視力惡化, 若視力變化在0.2之內視為視力無變化。視野檢測均根據眼科技師報告結果[2]。

1. 3 手術方法 本組患者均採用顯微外科手術, 其中經蝶竇手術者30例, 經額下入路手術者41例, 經翼點入路手術者112例(其中右側開顱109例, 左側開顱3例), 經縱裂入路者6例。

1. 4 護理措施

1. 4. 1 干預措施 於術前、術後及時檢查患者視力及視野, 發現術後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者及時報告醫師, 依據患者有無顱內高壓、繼發顱內出血等, 採用可能有效的治療措施[3], 遵醫囑給予脱水劑、糖皮質激素、營養神經藥物、血管擴張劑及高壓氧等治療。治療期間, 注意觀察體徵變化, 加強靜脈留置針護理, 避免甘露醇等高滲液體外滲。對於高壓氧治療患者, 做好入艙前、艙內治療中及出艙後護理。

1. 4. 2 安全管理 患者視力下降, 視野缺損, 其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下降, 易發生碰傷、跌傷和墜牀等意外, 所以應加強對患者的安全管理, 安放患者於帶牀欄的病牀以防止墜牀, 並教會患者和家屬牀檔的升降方法;責任護士認真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進行跌倒、墜牀的評分並記錄, 做好交接班;懸掛防跌倒墜牀標識;認真做好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 落實一切防跌倒、墜牀的措施, 離牀活動時必須有專人陪護, 穿合適鞋, 防止碰傷、跌傷。

1. 4. 3 心理護理 因患者視力下降、視野缺損, 容易產生焦慮心理, 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症狀, 如失眠、多夢易醒、恐懼、煩躁、情緒低落等, 個別術後效果不佳患者甚至出現傷人、自傷、毀物等極端行為, 嚴重影響患者疾病康復及身心健康。本組術後視力障礙加重的1例患者, 即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 出現自殺傾向, 由於責任護士及時發現制止並進行心理疏導, 避免了惡果發生。因此, 給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療及護理, 促進疾病康復十分重要。具體心理護理措施:①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後, 責任護士要切實為患者着想, 加強與患者溝通, 熱情主動地向患者介紹醫院、科室情況, 介紹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 使患者對醫院、醫生、護士充分信任, 積極配合醫療、護理工作;②術前教育:耐心傾聽患者的講述, 仔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年齡、性別, 不同病情的患者, 採取多種多樣靈活有效的方法, 應用簡潔易懂的語言, 向患者講解顱腦腫瘤疾病常識, 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的原因, 手術可能達到的治療效果及可能出現的風險, 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疾病及治療方法, 消除緊張和焦慮情緒, 產生安全感;③術後教育:術後視力恢復較好的患者, 應避免過於激動;術後效果欠佳甚至病情惡化的患者, 應多加巡視, 多與之交流, 要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必要時請心理科醫師會診, 及時給予心理疏導, 促進患者的身心康復;④家庭支持: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 給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 根據患者心理特點, 制定術後康復方法及視力下降、視野缺損患者的生活護理細節, 使家屬理解患者, 科學、合理的配合護理患者, 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心理上得到慰藉, 增強康復信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