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9W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1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可在我的記憶裏沒有哪一年清明節是沒有下雨的,這應該不是詩中的好天氣吧!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它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忘本、知恩圖報的美德,人們通過這一節日,表達對先人的緬懷。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精選12篇)

個人都有自己的先人,我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每年清明節都會趕回老家掃墓,祭拜先人。國家也挺”厚道“的,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致大家都有時間回老家祭祖。我相信大家都能親身感受到回老家祭祖隊伍的龐大。真如”千軍萬馬“,攜老扶幼,舉家從四方趕來。只為到先人墳前一訴衷腸,慰陰陽相思之苦。其聲勢已勝過春節。可是,真的只是懷戀先人,敍舊情、訴衷腸嗎?我看不盡其然吧!

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我們一躍而過。中國的發展速度驚顫世界,人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小康之勢鋭不可擋。對!人們的生活寬裕了,大家富起來了。可這得歸功於誰呢?國家嗎?社會嗎?NO!這都得歸功於我們的先人,是他們在天有靈,保佑着我們。才有我們的順風順水,平步向前。所以,我們得報恩。當然,我們還有一點點私心,我們需要的財富,需要更大的權利,需要更高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先人們繼續保佑自己。我們不遺餘力,從百忙之中趕回老家到祖墳前拜一拜。

當然,中華民族的孝心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比擬的。在先人生前沒能好好盡孝,如今日子好過了,可他們已長眠地下。這是我們的痛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彌補心中的遺憾,那就是讓他們在那邊過上好日子。於是我們給他們燒花不完的紙錢,讓他們在那邊衣食考試吧,過上好日子,以盡”孝“道。

清明節延續至今,並被定為法定節假日,自有它的必然性。人們回老家祭祖也是常人之事無可厚非的,這是。可其居心何在,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我希望人們做到真正的不忘本,不要讓清明節失去真正的意義所在。清明本流思親淚,莫讓欲心玷祖墳。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2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帶着紙錢,領着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着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着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説:“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裏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説:“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温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着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説:“爹!您接着吧!小遠(我的舅舅)拿着……”

紙錢只剩下最後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説:“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着我的臉,我在心裏説:“安息吧!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3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歎,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説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20xx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20xx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4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

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

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

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5

每當提起清明節的時候,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清明最初的印象還是來源自於孩童時代的那首《清明》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就是這幅優美的畫卷構成了孩童時對清明的認識。隨着年歲的增長,對清明節漸漸有了新的認識。

似乎清明已經和細雨有了默契,在記憶中清明總是伴隨着綿綿的細雨,所以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會如期而至的。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清明節與春秋五霸晉文公重耳有關。重耳耳垂大,肋骨是連在一起的,一隻眼睛裏有兩個眸子。晉國內亂,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殺太子自封晉惠公,對他更加無禮,重耳只好帶着狐偃、狐毛、介子推等人去投奔齊國,在途中公子重耳因連日吃野草,發病了,奄奄一息,可在荒山野嶺中哪有大夫?為了救自己的主公,介子推割下身上的一塊大腿肉生火做湯,把肉湯送給重耳,他的病好了。

他到了秦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了晉國做了晉文公,國家建立之後,晉文公把手下的有功之臣都封了官,有人告訴他那肉湯是介子推的肉,説重耳忘記給介子推封官了。於是他後悔忘了給介子推封,可是現在六部的尚書都有人做了,他去請介子推去做官,誰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文公不忘本,就親自去綿山請他,但是就是找不到他。

有人出了一個餿主意:燒山必他出來。但是介子推和老母就是不出來,後來兩個人抱着兩棵老柳燒死了。文公命一看追悔莫及,下令舉國哀悼介子推,把綿山重新命名介山,規定每年的這一天全國不許用火,並要插柳,還將4月5號命名為清明,又稱寒食節、感恩節。

在國外有感恩節,其實在我們國家的2520xx年前,早就有了感恩節,那就是清明節。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一句古話説: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在中國,説起感恩的晉文公是很不典型的人。但我們也要學習他,做一個有恩必報的人。

兩千年來,我們中國人很重視這個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家家不動火,只吃一些隔天的菜或青團之類的。近來我國又把它定為法定假日。但今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生活中價值觀的改變,清明的習俗有些淡化,但人們祭奠先人,感恩先人的心從來沒有改變,清明這天,人們都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去祭祖、掃墓、踏青。

今年的清明又如期而至了,當然也少不了細雨。站在已故先人的墳墓前,心中難免是有些哀傷的。特別是對着至親至愛的人,除了哀傷,更多的還是懷念,他們的一眸一笑彷彿還在眼前,在昨天一樣。每每想起,心中會有些痛楚。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讓逝者安息,願他們的靈魂能夠找到一片淨土!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6

天涯誰家四月雨,一朝細雨濕清明,

人生真有陰陽分,奈何橋上有人等,

活人燒紙死人用,陰間那裏去花錢,

上輩做給子孫看,自己死後有人念,

真有閻王管地獄,生死簿前鬼簽單,

千年遺留,清明掃墓,紛紛歸裏,都擺孝心,

祖輩爺輩,在天祖先,真能陰間,也能花錢,

在的時候,你可孝順,活不惦記,死卻記起,

無非也是,上輩在做,下輩在看,良心蔚然,

忍顧一朝細雨濕清明,半弦天外哀音,勾出一枚瑩瘦月。清明踏遍花徑,天涯誰家四月雨?續曲未亡,怎聽得曉風吹徹桃花落,又復一度清明流光,忍顧一朝細雨——濕了階前梧桐,濕了陌上紅豆,染出幾畝思念的雲朵,憑歲月這般蒼老無果。桑榆向晚。暮色裏尋你。啼笑往事作故紙,我心惆悵不改。四月洛陽牡丹寫信,借花信吹到薔薇田,由我來讀一番深情。清明木棉系,細雨桐花解,只道一如昨日江南清明。清風中花事葳蕤,枝枝婉柔。遠遠花樹,開得太久了,我只憂虞一夜之間凋盡流光的守候,回眸無處照見。總想挽留,卻無奈花落,唯有靜待下一場似曾相似的重逢。花敗自是不可知,枝頭輪迴世事,誰還留意第一支的去向?一夕朱顏盛,一暮花容瘦,花謝又旋踵花開,一季復一季……

花徑不知萬事有代謝,唯陋巷有春光不偏。浮影正好的舊廊,一指細雨滲出無端太息,光陰剎那間老去。一仄巷陌,百般無常,任我抵押陳年的青苔,換一盞清明茶香,清透,明亮。遇見清明。我繞一堤思念傾漏成的春水,湖心倒映昨日的笑顏,一朵一朵,次第老去。按屬於你的那朵輪廓剪裁,一沓薄紙,皆是你舊日的眉目,我以這樣的方式,冥念你曾經的存在。不是説離開就不見蹤影,不是言轉身就遺忘徹底。或許是不辭而別,或許是身不由己,我淚眸裏遙望彼岸你的倦容,直到有一天,我在橋下等雨,你在橋邊等我,橋畔開的只有荼靡……路過清明。四月流出一地琥珀色的日光。你在花樹下,放下風中的一切,素手翻飛一錠紙錁兒——你倚一籃紙錁兒,摘下兩肩的疲憊,故人……

我默無聲在你身後端望。抑或離別不曾改故顏,煙火流離人間,你還似舊時憔悴。許是我看不穿過往,有些人一去永無期,輕如草芥塵埃。可是總有這般抽身,決絕成殤,掩着薄紗,撫指即悲傷潰堤。猶一枚枯繭,一絲一毫地剝離,落葉糜爛於闕口,由一切蕪雜,漸漸彌補空白。花深清明。花徑深不過四月。驅不散的夏意葱葱,時光摧我走。廝殺的花,開得血色斑駁。敗得一塌糊塗。清明還是從我掌心流走。憑我念念不忘,足以一劍直抵。可我甘於這般——即使顛沛流離。那花徑深深,不知何處去。春風依舊和細雨,澆落清明。終到了隨心所欲的時候,等眼前風景賞心悦目,可我丟了你,永無還價的餘地。看你淌着一脈冰血,分流天涯海角,流到滄海桑田……我明白所有回憶徒勞,還是止不住祈禱,願清明是彼岸歲月的一段安好。我自信清寧,全心全意,在宿命洪荒的如今,不在橋下等雨,卻在清明裏等你。一切繁華打馬而過,這一天,等你。細雨清明。濕了窗外闌珊影,蘸一筆月色,贖回有你的最後一個夜晚,我一紙典當的清單,只有一個字:你---你真能求父母保佑你健康,那也不用工作努力賺錢了,發財就靠努力燒紙吧,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7

伴着春天的柳綠花黃,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今年父親離開我們整整十七週年。

父親是一個很有胸懷、很有深度、很博愛的人。他是個給了我們兒女無盡父愛的好父親,要是説起他就有講不完的話語,述不盡的思念……

父親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只有國中文化,解放後進了國家剛剛建立的中南電力基建局下屬的工程處,鍋爐專業當學徒。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南征北戰,整日在外奔波勞累,直到成為這個企業的領導者。

父親是個思想積極進取、秉公廉直,剛正不阿的人!是個愛整潔、顧面子的人!他時刻都以老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父親時常告誡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仔仔細細做事。生活中的他言語不多,沒有打牌享樂的愛好,從不在吃穿上做文章,一生簡樸,喜歡助人為樂。對待工作,他總是默默的奉獻,從不抱怨個人得失。對待家庭,他總是獨自承受着來自工作的壓力和家庭生活的重擔。

父親有一個很好習慣,就是喜歡看書讀報。平時他在用自己的言行教給我們的不僅是掌握知識,還有做人的道理以及對社會的責任。

父親的一生沒有什麼輝煌的成就,但他卻為國家電力事業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他是一個無愧於生活的平凡人,對於困難重重的企業改革,他有着無盡的樂觀與堅強。改革開放多年來,他沒有被外來的資本主義思想所腐蝕,在工作中從來不搞官僚主義,拉幫結派,以權謀私。對待國家每一個重點工程項目,他都是身先士卒盡,以造福於子孫後代的百年大計,來盡心盡力去完成。我們敬仰他那種以廠為家,國家利益始終放在第一位的高貴品質。我們更欣賞他對於權利地位和金錢的淡定。

父親正是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告訴我們做人要真誠,待人要誠懇,寬容、要學會忍讓,做一個堅強且充滿自信的人。

父親,您是兒女們一生的財富,雖然您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金錢和財產。但您對生活的信念和信仰的堅定,一次次點燃我們對生活的渴望。每當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困頓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人就是父親!因為父親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生命裏的一盞長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我敬愛的父親,在您仙逝十七週年清明的季節裏,為了傾訴我們做兒女無盡的思念,我灑淚寫下這篇祭文來寄託對您的哀思。

真想在清明節那天,在您的墳頭上,點上一把思念的香燭,供上您最喜歡的食物,在倒上一杯深情的老酒,陪您説説這些年來,我們每個家庭裏面發生的哪些變化和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敬愛的父親,只恨這輩子我們緣分太短!下輩子,我們還是願意做您的兒女!陪伴您!孝敬您!

我敬愛的父親,希望您在天之靈,保佑我們每一個家庭;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我敬愛的父親,我們真的很想念您!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8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銷魂,何處暗香盈袖?拔淨一片亂草,擺下幾杯冷酒,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煞人,杯土帶愁,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昔日種種,猶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隨緣到天涯,念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那麼哀怨,那麼親切。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

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於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9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們中國人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説: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裏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為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着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裏面的衣服上寫着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為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説,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我們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們全家人開着車前往漢壽掃墓,到了漢壽,我們直奔太奶奶的墳墓前。路上爺爺説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爺爺死的早,太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養大了爺爺他們幾兄妹……這時,大家的眼睛濕潤了,我這個小小男子漢眼淚也快爬了出來。

來到墳墓前,爺爺點燃蠟燭和香。我們排着隊伍準備磕頭,當爸爸磕頭時,心裏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裏還默默地説着一些祝福的話。輪到我磕頭了,我心裏描繪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雙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掃完墓,我們往回走,這時心裏的沉重沒有了,一路上我們説説笑笑,欣賞着春天的景色,金燦燦的油菜花望不到頭,到處都是黃;柔嫩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像小女孩的頭髮在風中飄舞,我們摘下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春天真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為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10

清明前的那一天,媽媽帶着我來到了龍脊山烈士陵園。

伴着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台階,才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後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着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於到了!我懷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蹟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着,想着,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着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衝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蹟: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餘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着,想着,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説:“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無邊的絲雨像簾子一樣掛在屋檐上,路上的行人很少,都在形色匆匆的趕路中。

這天是清明節,你可以看見,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一條十字路口的右邊有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從屋頂上的煙囱裏冒出淡淡的青煙,其中還夾雜着一種特殊的野菜的香味。我喜歡這種香氣,那是清明糰子的味道。清明我們都會去爸爸的老家——仙居,那是一個青山秀水的地方,仙居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可想而知這裏的風景多麼好。我們在姨婆家,看着大人們把肉餡、春筍做成餡,包進一層綠色的麪糰裏,這是大家在包清明糰子呢,吃清明糰子是清明節的一大習俗。“這綠色的麪糰是用什麼做的?”我問到。“是用糯米粉、粳米粉和加上艾蒿葉一起揉成的”奶奶邊説邊把包好的清明團放在闊大的綠色葉片上,放進蒸籠。過了不久,就聽見大人們喊道:“清明團好啦!”我在廚房裏跑來跑去,兩個大盤子裏裝着滿滿的清明糰子,有菜餡的還有豆沙餡的。坐在桌前,我咬了一大口清明團,外面的皮糯糯的,裏面的餡很香,可好吃了!

清明節還有一個風俗是掃墓,紀念自己過世的親人,不過,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悲傷的節日,是跟另外一個世界的親人相聚的温馨日子。我們打着雨傘,沿着滑溜溜、長着青苔的石階一步步爬上山,路兩邊是齊整的柏樹,高大挺拔,在細雨中越發的鬱鬱葱葱。不遠處有一座墳墓,那是我已經離開的爺爺的墳墓,周邊串生着許多綠草、藤蔓。掃墓,第一是要把墳墓邊上雜草清理乾淨,讓去世親人的“家”變的整潔乾淨。爸爸拿出帶來的鋤頭,開始清理雜草藤蔓。第二是要放上祭品,比如鮮花,食品。奶奶擺上花籃,從袋子裏面開始拿吃的,有酒、紅燒肉、小螺螄,都是爺爺生前愛吃的。第三是要點香和蠟燭祭拜,我跟媽媽點好幾根香和蠟燭,然後大家輪流在墳前祭拜,希望爺爺在九泉之下安好。清明節,可以讓去世的親人見到他們掛念的家人,也許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日吧!雨還是下着,風在耳邊輕唱,小樹在風雨中搖曳,彷彿我聽到了爺爺慈祥的叮嚀聲。

這就是清明節,它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代表着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範文參考900字 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緬懷先烈、祭奠親人是這個節日的主題。不知不覺間我已度過了四十多個清明節,並且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清明節的認識各不相同。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着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着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的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着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後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着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裏盪鞦韆,霎時樹林上空便盪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裏迴盪,我們便隨着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後,母親便領着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裏,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後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説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悽慘,經常淚流不止。

這樣過了四年,我慢慢地步入了少年時代,對清明的認識不僅僅是吊念親人,還要紀念給了我們和平生活的先烈們。連着兩年清明節,學校都組織我們去朐山烈士陵園祭奠為國捐軀的烈士,參觀烈士紀念館,他們的英雄事蹟深深地教育了我們,然後去電影院看戰鬥片,身臨其境感受艱苦的戰爭歲月,明白了和平日子的來之不易,格外珍惜度過的每一天。以後上了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清明節又淡化了,無非多吃幾個雞蛋而已,到了以後也僅是在新聞媒體上感受罷了。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繫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孃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後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麼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裏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清明節也過的不盡相同,但懷念親人,紀念先烈這一點是相同的。願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併發揚廣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