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新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嘗新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嘗新節的習俗有哪些?

嘗新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大綱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些都是經過一系列的歲月所沉澱下來的規矩。它不僅代表了這個民族的形成軌跡,也是作為一個民族向外展示最好的方式。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嘗新節,去了解下嘗新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嘗新節的習俗有哪些吧。

嘗新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嘗新節,俗稱“吃新節”,是湘、黔、桂等省區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壯族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每年夏曆六七月間新谷登場時擇日舉行。節前,主婦們到田間摘新谷,舂出噴香的白米。節日早晨,各家主婦蒸好新米飯,煮好鮮魚,即邀年老客人,帶着兒童來到田間,祭祀祖先,然後全家聚餐,以此預祝五穀豐登。

嘗新節是什麼時候

嘗新節,俗稱“吃新節”,仡佬族和苗族、布依族、白族、壯族的傳統節日,尤以仡佬族為盛。時間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

嘗新節的習俗有哪些

嘗新節祭畢,放土炮、鞭炮進行掃寨、演儺戲、唱山歌、耍武術,寨老則用篩盛雞、肉、酒,將栓有紅辣椒和青蒜的竹杆插在田間地頭,以示送祖畢。節間,仡佬人還要舉行放生活動,主要是野生動物及魚類。今日安順西秀灣子寨、平壩大狗場等仡佬村寨吃新節最為隆重。

嘗新節的意義

畲族的稻文化,還是我們瞭解潮汕飲食文化甚至潮人奧祕的鑰匙。歷史地看,飲食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已,實際上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首先會影響到人的軀體,進而影響到人的精神。

中國自漢代就有“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慧而巧”的説法,説明古人已注意到人與食物的關係。當代美國的人類學家帕裏也曾經指出:“人就是所攝取食物的產品,不僅其肉體是由所攝取的食物構成,就連其精神世界也受食物的影響。”潮汕的飲食文化,首先是在畲族稻文化的強烈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而潮人的飲食習慣,也決定了潮汕人的身材體質和勤勞精明等特點。

對於稻文化,還需要一種更廣義的理解:它只是泛指以稻作為主的農耕文化。歷史上畲田所種的不但有旱稻和水稻之分,還有豆、麥、黍、稷、芋、竹、蔬菜和茶葉等經濟作物;明清以後,番薯和玉米又開始成為新的主要作物。很多著名的潮菜小食,比如筍粿、蘿蔔糕、乒乓粿、番薯粥等,都與這些作物有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