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中國夢》徵文作品

來源:瑞文範文網 6.03K

《讀書人 中國夢》徵文作品

《讀書人中國夢》徵文作品

青春容不得片刻怠慢,必堅百忍而圖功業之終成!

——題記

又是一個暖風盪漾的季節。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讀書的背影。

校園裏難得的靜謐和安詳,蔓延在光線柔和的午後。我喜歡這樣的氛圍,這種心若冰清,不見浮塵的感覺。大學本應是寧靜的冶學探研之地,然而喧囂學院的出現早已打破這一切。或許,也只有在週末,才能真正將嘈雜的念想束之高閣,平淡卻不失其本真,優雅卻處處彰顯質樸。中國夢,當始於此!

作為當代大學生,存在我心裏的中國夢,那些定格不了的美麗瞬間,就像經典電影情景,在往昔的流光裏參差錯落,如同月光灑落一地。忙碌學習生活的背後,請時常回過頭看看,也許,夢從來就不曾走遠過。

中國有夢,自古始然。刺客荊軻為報答燕太子丹厚恩,毅然赴秦,在易水河畔發出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絕命歌;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併吞六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大帝國。

西漢時期,大將霍去病為驅除北部邊患,高喊“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雄壯誓言。留下了“封狼居胥”的千古佳話。

在變亂紛生的三國時代,諸葛亮雖不似關雲長武藝超羣,也不及趙子龍膽略過人,卻憑藉他超人的智慧,一手規劃了三分天下的宏偉藍圖,幫助劉備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政權。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他虛心納諫,厲行儉約,輕徭薄賦,使百姓休養生息,各民族融洽相處,國泰民安,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功大過微,故業不墮”,為後世明君之典範。

到了清代,千古一帝康熙又緊接着橫空出世,收台灣、定三藩、平叛亂......與其子孫三人共創的康乾盛世,叫多少人稱羨不已。

即使是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的近代,依舊不乏“國父”孫中山“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的崇高情懷,他提出三民主義革命綱領,振聾發聵地高呼“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喚起了無數時代精英慷慨以赴,造就了悲壯而輝煌的民主革命潮流。

新中國成立後,歷代領導人前仆後繼的不懈努力,終於締造瞭如今立於世界名族之林,日漸富強的中國。

作為當代大學生,當以實現中國夢為己任。周恩來總理説的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實現中國夢,需要大學生的參與,需要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讀書人必是耐得住寂寞的。越是飽學之士,其知音少、曲高和寡的文人氣質往往越是明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不會因外因冷卻了對讀書的熱情。所謂的“顏如玉”、“黃金屋”是在書中獲得的,而非燈紅酒綠的煙柳繁華地。李白詩云:“古來聖賢皆寂寞”,自古仁人志士,又有哪個不是讀書人呢?

讀書人必是有頑強毅力的。翻開帙卷浩繁的歷史,有許多讀書人的著作為我們所熟悉,他們因此而流芳百世。《報任安書》説得好:西伯拘演《周易》;仲尼厄作《春秋》;屈原放逐賦《離騷》;左丘失明厥《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不韋遷蜀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由此觀之,除去讀書人,天下又有幾人能十年如一日呢?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總是有異於理想世界,令人扼腕。於是便有了膾炙人口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慨;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般如夢似幻的美景。現實的大學圖書館常常冷冷清清,我們深感悲哀與費解的同時,宿舍裏又是另一番畫面了:此起彼伏的喧譁吵嚷,嘈雜的遊戲聲更是不絕於耳。最美的邂逅該是在圖書館中,而非燈紅酒綠的聲色之所。身為當代大學生,必須要找準目標並早日行動,多數人都是舉棋不定,才會拖拉,往往導致最後渾渾噩噩。

對此,我將實現中國夢總結為四點,即馮友蘭先生所謂的“橫渠四句”。橫渠,即張載。橫渠四句是張載的名言,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中華國學的宗旨,也是讀書人的畢生追求,更是中國夢終極價值體現。

為天地立心,即為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自然界確立生生之心。作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當代大學生,應樹立為振興中華而勇於奉獻的形象,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體落實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上來,時刻抱持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始終以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己任。

為生民立命,即為黎民百姓指明一條共同遵行的康莊大道。作為當代大學生,承擔着歷史的重任,是社會上富有朝氣、充滿生命力的羣體。應負有“蒼山日暮馬蹄烏,誓為漢國踏匈奴。硬弩鐵馬金戈劍,將軍捨我其誰乎?”的凌雲壯志;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不懈堅持。

為往聖繼絕學,即繼承孔孟等以往聖人的不傳學問,讀書人責無旁貸。追求真理、善於創新。應當發揮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敢為人先、最少陳舊觀念、最多創造活力的諸多優勢,堅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斷夯實科學文化知識基礎,掌握善於創新的技能,努力提高持續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善於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汲取營養,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把握正確的方法論,努力做科學探索和創新的時代先鋒。

為萬世開太平,即為天下後世開闢永久太平的基業。這就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最前沿的科學文化知識,以造福國家人民。沒有堅實的科學知識,就不能發展經濟,更談不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時,要堅持以德為先,德才兼備。正如中國目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為人們敲響了正確把握德才關係的警鐘。因而“德”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德才兼備才是衡量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準。

視野開闊、胸懷寬廣。學會以開闊的視野觀察不斷髮展的中國,觀察日新月異的世界;用寬廣的胸襟向歷史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新時代的大學生,要把個人的“小我”融入國家和集體的“大我”之中,在維護和實現國家與人民利益的過程創造個人的輝煌人生。

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當代大學生要努力將書本知識和實際行動密切聯繫起來,塑造“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良好形象。人際交往中,要重言重行。一個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處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時時提醒自己,知錯認錯改錯。一個大學生如果能夠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會不斷完善。

橫渠四句,確立了安身立命之基本準則,指明瞭我們為中國夢奮鬥的終極方向,彰顯了實現中國夢所應有、同時也是必須的理念與追求。去張子千年,橫渠四句,言猶在昨。

中華有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而今這個日新月異的中國終將去往何處?中國夢這個全新的同時也是中國千百年來永恆不變的主題,在新時代浪潮中如何展現為一個嶄新的命題。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優秀的而悠久的傳統文化,更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攜手共進,振臂時那一聲動地驚天的吶喊。

浮華時光,流過的如幻似夢。實現中國夢,當代大學生該何去何從?當年,范文正公觀《洞庭晚秋圖》,念國懷家幽思渺遠,揮毫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岳陽樓記》,雄文千古以垂萬世之名。大哉範公!我輩當以天下為己任!斯世,當以此共勉!

五月,又是一個暖風盪漾的季節,芳草鮮花灑過滿天的畫意與詩情。一杯茶,一本書,一個讀書的背影,以及一個終將實現的中國之夢,纏綿了這個芳香浪漫的午後。也許,當心因再次邂逅夢想而悸動的時候,中國夢,已經在不遠的前方成真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