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員工心得體會(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7W

先進員工心得體會 篇1

1、對待工作的觀念:現時的員工效率不高,大多數員工都想着老闆給我多少薪水,我就為老闆創造多少價值的工作,正因為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導致效率不高,甚至影響其他員工的思想,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出發點不同,做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即使現時公司給我這個工資,但我卻有付出的心態。

先進員工心得體會(精選3篇)

2、能力與收入的關係: 我跟自己説:收入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我現在所做的一切是在我為以後做基石,如果不是這樣想,會有不平衡的心理。

3、忠誠:員工的忠誠是企業最大的財富。我慶幸自己心無雜念!

4、學習的觀念:講師説一個人的能力獲得方法有二種,真的是很正確:

一是逼出來的,逼自己,接受挑戰,把自己丟進新條件,新情況,新問題中,平時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天都會有新的問題需要處理,當一線員工遇到問題處理不了時,就會移交到我這裏,剛開始時我也沒有處理過,當時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才能兩全其美,但是作為主管人員,如果連這些問題都處理不了,需要再往上交,那真是太沒水準了,所以每次遇到難處理的問題,都要逼自己想出來一個不影響公司利益,又能令客户滿意的解決辦法,久而久之,處理問題的能力磨練出來了。以後再有問題,不用諮詢別人,都能順利的解決。因為我想:有問題並不可怕,因為有問題的時候正是有機會鍛鍊我的時候。

二是學回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有很多的不懂,當別人在處理問題時,我都會很留意他們的處理方式,從中吸取一些經驗。

在課程中,講師説到的如下公式是印象最深的:

心態 + 能力 =成功

1、心態好,並且具備工作能力,屬於精品

2、心態好,但能力卻未具備,屬於半成品;

3、心態不好,能力也不具備,屬於廢品;

4、心態不好,但能力卻具備,屬於毒品;

先進員工心得體會 篇2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北京安華里社區疫情防控時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在全國疫情防控最緊要、最關鍵時刻,總書記為社區防控工作指點迷津、指明方向,注入“定心丸”“強心劑”。如何守牢社區這道防線,將疫情扼殺在第一線?筆者以為,關鍵要堅持“三個全”。

全覆蓋建立社區人員信息庫,將疫情“盯準”在“第一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做好疫情防控,打贏疫情阻擊戰,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首先要解決社區防疫中人口密度大、數量多、來源雜、流動快等問題,建立“社區幹部+黨員先鋒+志願者”先鋒突擊隊,到社區大門口、樓道口、電梯間、居民家,第一時間對社區人員進行全覆蓋排查登記,查清健康狀況、行動軌跡、接觸對象等信息,建立準確、清楚、有效的社區人員信息庫,分類處置,精準施策,做好守牢社區防線的第一步。

全方位建立社區疫情防護牆,將疫情“控牢”在“第一線”。以社區黨組織為依託,建立健全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建立“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户+黨員責任區”四級網格體系,做到“網格不漏户、户户不漏人”;建立社區責任到支部,小區責任到黨小組,樓棟責任到黨員的三級責任體系,分小區分樓棟的做好社區羣眾出入管制工作,細心、耐心、用心勸導社區羣眾不出門、不串門,利用宣傳車、小喇叭、先鋒隊等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扎牢疫情“防火牆”,保持毫不鬆懈、堅持不懈的工作狀態,嚴防死守,防微杜漸,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全面切斷疫情傳播路徑,緊緊將疫情隔斷在社區一線,牢牢掌握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權。

全天候建立社區羣眾保障線,將疫情“狙殺”在“第一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已經進入膠着對壘狀態的關鍵時刻,戰“疫”後勤保障至關重要,建立全天候的物質保障線,是“第一線”疫情防控取得勝利的關鍵。充分發揮機關黨員帶動能力,主動到社區領崗領責,充分激發退休黨員工作熱情,進網格上網點,主動到社區服務。建立“機關黨員+退休黨員+社區幹部+羣眾代表+志願者”的社區快遞體系,以訂單式、清單化向社區羣眾派送生活用品,持續做好社區羣眾物質保障工作,讓他們待在家,待得住、能待住。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牢牢把握好抗“疫”良好局面,死守社區這道防線,將疫情“阻殺”在“第一線”。

先進員工心得體會 篇3

當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不管是身在抗“疫”一線、24小時輪番作戰的科研專家、醫護人員,還是處於“二線”的黨員幹部和基層社區工作人員,抑或是位居“三線”的主動居家隔離的羣眾、企業人員等,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力所能及地貢獻一份力量,向世人呈現出疫情防控不同“梯隊”的“中國氣質”。

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鬥爭精神詮釋百折不撓的“中國氣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指的是守邊將士身經百戰,即便身上披覆的鎧甲早已磨穿,依然胸懷豪情壯志,一日不打敗進犯之敵就誓不返回家鄉,這種奮勇作戰、守衞故土的鬥爭精神着實令人敬佩。面對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這場戰“疫”,我們看到的是各地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集聚“最強天團”在站點“會師”,看到的是一個個憨厚“滷蛋頭”的忙碌不迭、片刻不停,看到的是一張張口罩背後被勒到痕跡泛紫、略顯浮腫的面頰臉龐……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需要陪伴、也有老人孩子需要守護,但仍毅然決然地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去,不破疫情誓不返鄉,這份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與精神令人動容,這也是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中國氣質”使然。

以“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的團結精神詮釋共同迎戰的“中國氣質”。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推崇團結的力量,懂得把自己融入到整個團隊中去發揮積極作用,而“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指的正是上下意願一致、同心協力就能獲勝的道理,只要人們一起與風雨搏鬥,共同經歷患難,就能夠贏得最終的輝煌成就。同處第二“梯隊”的廣大黨員幹部、基層社區工作人員雖然沒有肩負救死扶傷的重任,沒有專業化的防護服、護目鏡,但他們每個人都做到各盡其責、各就其位,認真履職盡責,從分片包乾、挨家挨户地對外來人員走訪、排摸登記情況,到測量體温、發放口罩、為居家隔離的居民買菜送菜等,雖然他們並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但也為用汗水築牢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完美詮釋了團結出合力的“中國氣質”。

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守紀精神彰顯同仇敵愾的“中國氣質”。“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指的是竹子將根部深深地扎進了巖石中,面對風吹雨打依然保持堅勁挺拔的姿態,支撐它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中國人素來喜歡熱鬧,愛串門、走親戚、嘮家常,但因為疫情的持續擴散,人們都很自覺地少出門或儘可能不出門,認真做好個人防護,不去人多的場合,減少人羣集聚,以高度守紀的大局意識,以從我做起的實際行動織牢疫情防控更為廣大、堅不可摧的“防護網”。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即便冒着業績虧損的風險,規定外地返城人員應自覺居家觀察14天再復工,或採取人員錯峯、輪崗上班等舉措,進一步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正是因為他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力部署下我們能夠打贏這場阻擊戰,身體力行地把疫情生生“捂”住,從而為疫情拐點的早日到來贏得時間。在他們身上,無不彰顯了災難面前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中國氣質”。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場來勢洶洶的戰“疫”面前,中國人展現出令世人矚目、頻頻稱讚的“中國氣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衞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爭”,隨着冰雪消融、冬去春來,我們以疫情防控不同“梯隊”的團結作戰來凝聚起磅礴合力,全力以赴、驅散霧霾,統籌“一盤棋”振奮國人心,織牢“防控網”彰顯為民情,相信終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迎來一個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希望之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