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精選2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3W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

站在大劇院的講台上,黨徽在朱麗華胸前格外鮮豔,而她穿的條紋襯衫,正是今年9月20日在杭州接受“浙江省道德模範”表彰時的那一件。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精選29篇)

朱麗華1994年10月入黨,現任省盲協副主席、市政協委員、市盲協主席,是嘉興麗華推拿診所所長。40多年前,兩次意外事故讓她的雙眼徹底失明,但她用奮鬥來追逐光明,靠自己的雙手推出了璀璨人生。

她刻苦鑽研中醫推拿技術,成為全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為22萬多人次患者緩解病痛,並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累計資助貧困學生480多人次,捐款金額高達333萬元。近年來,朱麗華榮獲“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浙江省道德模範”等諸多殊榮。

似乎感受到台下灼灼的目光,朱麗華讓志願者扶着她走到講台旁,向在場的聽眾深深鞠了一躬。頓時,嘉興大劇院爆發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掌聲中,朱麗華摸索着走到講台上,將她的初心故事娓娓道來。

“一個人可以沒有視力,但不可以沒有事業。我叫朱麗華,是一名盲人黨員,也是嘉興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

掌握推拿治療的方法是她夢想的啟航。為22萬多人次緩解病痛,治療308例腦癱患兒的背後,是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頑強品質。

一次,為了抱住突然抽筋的腦癱患兒,她因急性扭傷造成腰椎間盤突出,那年春節她是在醫院度過的。剛剛出院回到家,市福利院領導趕到她家説,來自全國各地的20個腦癱患兒正在等她治療。當時,朱麗華的母親含着淚送她出門。

説到母親,朱麗華聲音開始顫抖,一時哽咽,久久説不出話。在她失明後,是母親晝夜陪伴她,後來不論是開設診所還是捐資助學,母親一直支持着她,攙扶着她參加各種場合。但在去年4月2日,母親永遠離開了她,25天后,朱麗華鄭重地簽下了器官捐獻書。

淚水,同樣閃爍在台下聽眾的眼眶中。

在朱麗華停頓的時候,黨員幹部的掌聲響起,鼓勵她講下去。一如往常給人的堅強印象,她迅速調整了情緒,開始講述自主創業的故事。談到創業歷程,她説得最多的是感謝,正是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讓她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她的感恩之心再一次獲得了大家的掌聲。

“我覺得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盡多少義務,讓更多需要關懷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温暖。”

“雖然我的資金是有限的,但我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到無限的愛心中去。”

“眼疾已註定我一生要忍受無邊的黑暗,但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始終是指引我前進的那盞明燈。”

……

朱麗華就像一面鏡子,映照着現場千餘名黨員的初心。通過朱麗華的故事,在場的黨員們重温信仰的光輝,汲取前行的力量。

最後,朱麗華鄭重許下誓言:“既然進了黨的門,就要做好黨的人,愛崗敬業在診所,樂於奉獻在社會,活着從醫幾十年,死後器官捐醫學,我願骨灰撒大海,將把此生獻祖國。”

18分鐘的演講結束後,現場響起了長達十多秒的熱烈掌聲。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

昨天一大早,麗華推拿診所裏就繁忙一片。

身穿白大褂的吳阿姨正笑眯眯地給患者推拿。在診室裏,她的推拿牀就在朱麗華的推拿牀旁邊。她們已經相伴20xx年,如今,吳阿姨和朱麗華就住在診所20多平方米的房間裏。

吳阿姨和朱麗華有很多相似的經歷。1990年,從來沒出過嘉興的吳阿姨去杭城學習推拿技術,“我沒讀過書,怎麼也學不好。”

1992年8月18日,一籌莫展的家人帶着她去市福利院找朱麗華。同是天涯淪落人,朱麗華毫不猶豫就接納了她。

“如果當年沒有碰到朱醫師,我的人生不知道會是什麼模樣。在工作上,她是我的師傅,在生活上,她是我的姐妹。”在吳阿姨的回憶中,朱麗華總是傾盡所有幫助她。

吳阿姨對推拿不熟練,掌握不好力度,朱麗華就把自己當“小白鼠”,讓吳阿姨在自己身上練手法。吳阿姨沒按對經絡,朱麗華忍着痛指點她,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十次、百次。

經過朱麗華一年多的指導,吳阿姨技能大增,也開始在福利院推拿了。後來,朱麗華自主創業開了診所,一直把吳阿姨帶在身邊。

吳阿姨今年61歲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診所裏,工作不但讓她自立自強,還收穫了患者的尊重。如今推拿已經難不倒吳阿姨了,朱麗華總是讓她多學習,學會用手機,“盲人也要跟上時代。”

“朱醫師比我的兄弟姐妹還要親。”這兩天,吳阿姨心跳特別快,有時候一分鐘心跳90多下,朱麗華時不時就和她聊聊天,並想辦法治療。

每天晚上睡覺前,朱麗華都要再三囑咐吳阿姨:“不舒服的話一定要叫醒我。”

像吳阿姨一樣,目前在診所工作的有13位殘疾人,他們曾經是家裏的“包袱”,如今都變成了“頂樑柱”。同時,還有100多人先後跟朱麗華學習推拿技術,相繼走上了就業之路。

“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在黑暗中四處求索、四處碰壁的經歷,讓朱麗華深知,只有就業才能讓殘疾人自立自強,才會真正被這個社會“平視”。

有人問她:“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

朱麗華不以為然,“安置一個人,解放一家人,影響一大片。人活着,有的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20xx年她被推選為嘉興市盲協主席。市盲協的工作非常瑣碎,她就一點點梳理,一點點解決。在她的帶領下,市盲協完善了組織建設,形成了網格化管理,定期開展各類活動,真正成了殘疾人的家。

她對生活的樂觀和堅毅,最能感染殘疾人,讓他們重燃生活的勇氣,而對於遇到困難的殘疾人,她總是伸出有力的雙手,“能幫就幫一把。”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3

台上,盲人中醫師朱麗華講述自己這些年的故事,一件又一件;台下,黨員幹部感動於情、銘記在心。

“我們福利院兒童護理部照顧的都是一些腦癱、肢體殘缺、智力低下、發育不全的孩子,他們的吃喝拉撒都需要24小時精心護理,麗華姐就是為這樣一羣孩子無怨無悔地付出了她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胡惠娟是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兒童護理部主任,在她看來,朱麗華是她和其他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勇氣和動力,20xx年來,她始終堅守在孤殘兒童服務一線,沒有退縮,“每次想到麗華姐身上那股韌勁、鑽勁、幹勁,我就又有了勇氣和動力,一次次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朱麗華是我的摯友,更是我尊重的大姐。她失去了光明,卻用她的愛與温暖照亮了許多人前行的路。”市殘聯理事長聞人慶感慨道,這位她身邊的大姐,身殘志堅,心有大愛,樂於奉獻,以自己的模範行動,生動詮釋了紅船旁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朱麗華抹亮了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感動着周圍的每一個人。”

對於即將從浙江大學碩士畢業的朱麗霞來説,朱麗華是她夢想的領路人。20xx年,品學兼優的朱麗霞如願考上了浙江大學。當這個貧寒的家庭為學費發愁時,朱麗華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學費,為朱麗霞的夢想插上了翅膀,讓她的人生不再低着頭。

“我對朱阿姨的瞭解,始於新聞上對朱阿姨事蹟的描寫。朱阿姨在失去光明的情況下,通過自學,獲得中醫執業資格證書,成為一名中醫師;在闖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後,為社會無私奉獻——從為嘉興現役軍人提供義務推拿服務,到捐資助學行為變成一種常態,再到創辦私人診所,為社會服務,這一切,都令我肅然起敬。”朱麗霞動情地説,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因為一份善舉,有了勝似血緣的關係,也改變了一名優秀寒門學子的人生軌跡。“我知道,張海迪是朱阿姨仰慕已久的人,她對朱阿姨的人生有着重大影響,而今天,我想對朱阿姨説:朱阿姨,您也是我仰慕已久的榜樣!”

“無論前方道路多麼曲折,我必披荊斬棘,闖出美好的未來。”這是對朱麗華的真實寫照,更是我市黨員幹部堅定理想,守好信仰初心的動力所在。

聽着朱麗華的事蹟宣講,現場的黨員幹部們情不自禁地為她鼓掌、點贊,紛紛表示要向她學習,時刻牢記初心,擔負起責任和使命。

市人大辦公室副主任易太賢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因為兩次意外雙目失明,重新樹立對生活的勇氣,就足以讓人佩服,後來她參加培訓學技藝,困難可想而知,但她不僅自強,還用大愛捐助了那麼多孩子,為她的奉獻和大愛致敬,向她學習。”

“朱麗華身殘志堅,她用自己的行動影響着我們,她的精神讓我們深受鼓舞。”聽完朱麗華先進事蹟報告會,海寧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費曉義和桐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範瑜都情不自禁地為朱麗華鼓起了掌,在她們看來,優秀的浙大學子朱麗霞已經在傳遞朱麗華的信仰和初心了,“這也激勵我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去努力克服,斬除荊棘,不把困難當困難,堅定理想,不斷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聽了朱麗華的事蹟報告,真正體會到了一個紅船旁的特殊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和人生境界。初心如磐,‘心燈’長明。”嘉報集團黨委委員張淵學感慨萬千,他感受到了朱麗華在人生道路上寫就的滿滿的自強不息、無私奉獻、樂於助人,“心中有信仰,光明在心裏,落實在行動,她的先進事蹟值得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學習。”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4

我們的城市,每天都在發生着細微的變化。而這些變化的背後總有一些默默努力着的人,朱麗華就是其中一個。

1993年,朱麗華當選市政協委員。從此,微微前傾、側着耳朵全神貫注傾聽的朱麗華,成了市兩會會場上一道特殊的風景。

當一名政協委員,意味着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朱麗華對殘疾人方面的問題最有發言權,每年都要深入瞭解和反映他們的願望和要求。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頒佈,朱麗華髮現其中有一條:“盲人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地鐵、渡船。”

當選市政協委員之後,朱麗華多次遞交提案,讓盲人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雙目失明讓她查閲資料和實地瞭解情況都比一般人更困難,但是她從沒有想過放棄。

她首先將想法用盲文記下來,不斷梳理成文,再找人寫下來。她將盲文念出來,還要跟書寫的人解釋。寫成後,她還要一遍遍地聽人念,一遍遍修改,就怕出錯。

在她一次次的堅持下,提案被政府部門和社會大眾重視。在她的穿針引線下,殘疾人的相關民生問題被更加重視。

20xx年7月,市區首批公交“愛心卡”發放。拿到“愛心卡”的朱麗華,長舒了一口氣,心中的大石落下了,“多年來的呼籲與努力,沒有白費。”

實際上,擔任市政協委員以來,她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視。

“我的診所就是我的消息來源。”她時常和來治療的患者聊天,着手收集材料。

一次,有一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在診所向她反映,學校教師退休後就沒有了特殊教育津貼。按規定,退休教師也應該享受特殊教育津貼。朱麗華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裏,她撰寫提案,最終讓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

為了履行好委員職責,她在家人的攙扶下,現場用雙腳檢測城市的盲道,撰寫了關於建立殘疾人無障礙環境建設長效管理機制的提案。為了提交電子版提案,她還特地買了電腦,自學電腦。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盡多少義務。”朱麗華連續五屆擔任市政協委員,每次參加兩會,她的家人就攙扶着她,從會場到賓館,一刻不分離。

參加兩會,別人能夠看材料,記筆記,朱麗華不行。不管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分組討論等,她總全神貫注聆聽,一次就能記住大部分內容。

20多年來,一直如此,“我眼睛看不見,就用心去聽。”

去年,她卸任市政協委員,成了市政協列席委員。身份在變,但初心不變,“我要做愛心傳遞的使者,讓更多需要關懷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温暖。”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5

作為一個老先進,朱麗華在嘉興頗有名氣,她是麗華推拿診所的所長,是連續五屆的市政協委員,還是省盲協副主席、市殘聯副主席、市盲協主席。

“投身公益事業是我夢想的傳遞。”

“安置一個人,解放一家人,影響一大片。”

“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盡多少義務。”

“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

在擔任這些社會職務的過程中,她用心用情投入,主動積極作為。她30年堅持分毫不取地為現役軍人義務推拿,吸納帶動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連續五屆擔任市政協委員,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退休後的特殊冿貼、為殘疾人推出的愛心公交卡等實事好事的落實中,都有她的建議與呼籲。

人的名氣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她以擔當和使命,使“朱麗華”同樣成為一張響亮的公益名片。

在朱麗華的公益故事中,因為她的光亮,點燃我們共同對美好的嚮往,我們讀到的是,從一己的生存自強到發出更多光熱、照亮他人的人生超越;從一個人謀發展到為殘疾人羣體代言、服務大眾的公益跨越。

在朱麗華的公益故事中,因為她的發揮,社會響應,政府作為,我們讀到一個令人振奮、使人勵志的人生故事,我們也同樣讀到了一個城市的温暖,一個社會的和諧幸福。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6

“厲害了,我的中國女排姑娘”“優秀,我的姑娘們”,排球世界盃上,中國女排姑娘們力克一場場“勁敵”,頑強拼搏,從“開門紅”直至“十冠王”,提前衞冕排球世界盃冠軍。她們執着與堅定、微笑與樂觀,他們落後不落敗、掉分不掉氣,她們團結與拼搏、篤定與從容。是什麼,讓她們一次次從一個巔峯走向另一個巔峯?

立思想,抓長遠。團結奮戰、勇於拼搏的中國女排在輝煌中跌宕,在唏噓中奮起,始終傳承着優秀的女排精神。面對勝利與目標,“鐵榔頭”郎平教練説,我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面對落後的分差,女排姑娘團結一心,隊長朱婷一句“拿回來”,激起全隊士氣。每一次的暫停,備戰的國手們化身“服務員”,幫忙擦汗、遞水、鼓勁、出謀劃策。就是這樣一個有強烈的愛國心、團結心、進取心、奮鬥心的團隊,才能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一次又一次被世界矚目,一次又一次被世界尊重。

立功底,抓基礎。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朱婷的暴扣、丁霞的“二傳”、袁心玥的扣球,每一次看,內心都會蹦出一個“爽”,每一次的勝利都會讓人熱淚盈眶。看似輕鬆的3:0取勝,實則是女排姑娘們經歷質疑與失落、摔倒與疼痛後的涅槃重生,十幾年的青春年華,紮實的基本功,健康的品格與心理,才能讓她們在賽場上力克強敵,破繭重生、成就輝煌。她們從久久為功地堅持和勤勤懇懇地苦練中走出,用汗水與苦痛度過了天真爛漫的童年,用理想與成就豐滿瞭如詩如醉的花季,在成年書寫了為國爭光的美好畫卷。

立職責,抓協作。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僅僅依靠幾十年如一日奮戰在排球一線的郎平教練,也不足以抵擋一個團隊的智慧;即便是“全能王”朱婷,也扛不起一支隊伍的猛烈攻擊。只有教練團隊、醫療團隊、女排隊員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練就過硬的本領,化作一團和氣,才能凝聚最強大的力量,畫出最大的同心圓,實現偉大的夢想。她們都是各自“功能區”的孤膽英雄,更是團隊的“強力膠”,發揮着自己的最大潛力,緊緊抱作一團,朝着下一個目標全力以赴。

讓我們把鮮花和掌聲、吶喊與祝福送給中國女排姑娘們,送給每一個為國家和人民利益奮戰在一線、在前線的同志們!他們都在為祖國安定而戰、為祖國榮譽而戰、為祖國繁榮而戰!都是好樣兒的!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7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國小校長庫爾班·尼亞孜,作為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大會對他的評價是“民族團結進步的踐行者”。當天,庫爾班·尼亞孜與受表彰的其他人員一起,在主席台就坐。

庫爾班·尼亞孜常對師生們講:“一滴水只有匯入海洋,才能獲得永久的生命;一個民族只有融入祖國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續的發展。”本報記者曾多次採訪庫爾班·尼亞孜,今天,我們再一次分享他的故事——

庫爾班·尼亞孜説,在人民大會堂,坐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的主席台上,自己的眼眶一直是濕潤的。

20xx年前,當庫爾班·尼亞孜拿出全部家底在家鄉辦起國家通用語言學校,挨家挨户勸説孩子們來讀書的時候,他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得到這麼高的榮譽、這麼大的肯定。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的今天,更沒有邊疆地區教育翻天覆地的變化。”庫爾班·尼亞孜説。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8

江西餘干有句方言,常用來誇讚心中最敬佩的人和事,叫“真來斯”,意指十分的、特別的、非常的棒。看完女排世界盃第10輪,中國女排以3:0完勝塞爾維亞女排,提前一輪衞冕世界冠軍,喜提“十冠王”稱號。叫人安耐不住、情不自禁地大喊:女排精神“真來斯”。

“十”字對於中國人,總有一種特殊的含義,如“十全十美”“十步香草”等,“十”象徵完美、圓滿和富足。然對於女排精神而言,“十冠王”不僅僅是一個圓滿的成果,更是一個進取的開始。正如本屆女排世界盃第一場比賽後,郎平所言“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誠如其言,女排以“十連勝”讓中國國旗高揚升起,讓中國國歌高昂奏響。展望未來,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的女排精神,將會更加放出絢爛光芒。

世間之事,總有那麼一點湊巧。中國女排奪得“十冠王”,本已讓國人歡喜不已,然又恰逢70週年國慶之際,無疑是喜上加喜和最好獻禮。有人説,“女排將觀眾打哭”。每次觀瀾女排比賽,充盈的是執着和堅強、剛毅與激情。怎能不讓人感動而驚歎,怎奈不叫人隨之起伏而涕零。某種意義上,女排精神傳遞的氣質底藴,早已烙印上了中國人獨有的內在韻味,與中國普通民眾關聯在一起,照見中國改革時代的繁榮壯大。換而言之,中國女排精神是中國人自己的精神,是中國新時代的象徵元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每一場勝利,展示給眾人的“女排速度”是那麼震撼與激昂,背後的雕琢打磨、反覆訓練以及吃苦流血是看不到的“台下十年功”。撥動時間指針到上世紀70年代,在湖南郴州訓練基地,竹子製成的竹棚、帶“毛刺”的地板;再到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首次奪得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萬歲!女排萬歲!”;又到本屆女排世界盃第七個比賽日,中國隊對陣強敵美國對,郎平直言不諱道“這是一場非常困難的比賽”。足見,“十連勝”到“十冠王”,是不息的鬥爭、不變的意志、不滅的火焰。

體壇江湖波雲詭譎、充滿變數。曾經“十冠王”的古巴匿跡,往昔六奪冠的日本成為過去,擁有“12冠”記錄的俄羅斯慢慢退卻光環。哪怕20xx年,郎平再次擔任中國女排教練,中國隊處在低谷,國際上鮮有戰績,亞洲也難言勢不可擋……因此,女排精神並非意味着百戰百勝的“不丟一球”,而在於那種為勝利不放棄、不拋棄的堅定執着。對此,郎平多次提到“女排精神不是贏的時候才有,而是在大家看不到的每一天”。對啊,為夢想努力拼搏、為成功頑強鋭意,才是女排精神的密碼字典。

一場屬於中國女排姑娘們的回報大餐,一場送給全體中國人的精神大餐。有道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中國人從來講究憂患意識和未雨綢繆。在舉國歡慶和鮮花掌聲包圍之時,有的人難免會“潑冷水”,“女排精神會過時嗎?”有人對此作了很好的回答,“女排精神永不過時!中國女排在路上,所有奮鬥者也在路上。每個人都在奔跑,中國就會勇往直前”。如此,每個人都應做女排精神的奮鬥者和傳播者,給祖國巨輪揚帆起航不懈努力。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9

71歲的周秀芳是李惠利國小一名退休老師。20xx年,她懷揣支教夢想,不遠千里,從寧波前往湖南漵浦山區支教助學,用大愛情懷為山區孩子點燃了夢想之燈,為山區脱貧架起了愛心之橋。3年多時間,周秀芳累計發動愛心人士近萬人,在漵浦山區捐建希望國小22所,已落成16所,讓近400名寒門學子得到結對幫扶,捐建學校和捐贈助學款物累計達20xx餘萬元,助學之餘,她還積極為山區脱貧努力奔走。為進一步推進東西部精準扶貧,她遠赴延邊成立周秀芳愛心驛站,引導社會幫扶資源向延吉、和龍集聚。

周秀芳的感人事蹟在寧波、湖南、延邊等地引發了熱烈反響,光明日報、新華社、人民網、央廣、浙江日報、湖南日報等幾十家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周秀芳先後獲評“20xx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最美寧波人”、“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稱號,成功入選20xx年6月“中國好人榜”。

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以及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萬亞偉,寧波市委常委、原鄞州區委書記胡軍等兩地省、市領導高度重視,並相繼作出重要批示。20xx年9月12日,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褚銀良作出批示,要求學習周秀芳的先進事蹟。

《決定》要求,學習她愛崗敬業、退而不休的園丁風範。在漵浦教育界和廣大山區村民中,“支教奶奶”——周老師代表了教師職業的一種精神高度。學習周秀芳,就是要學習她愛崗敬業、退而不休的園丁風範,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融入到生命之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決定》要求,學習她樂於奉獻、踐行公益的高尚品德。她堅持無私奉獻、快樂公益的人生格言,通過給貧困學子購買學習和生活用品,資助貧困家庭、患病的孩子,率先為村裏修路捐款等事蹟,將“支教奶奶”樸實、平凡而又偉大的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學習周秀芳,就是要學習她樂於奉獻、踐行公益的高尚品德,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讓志願公益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決定》要求,學習她牽線搭橋、匯聚愛心的燈塔精神。從最初的學生羣體,到後來的多個愛心團隊,到相關部門發動的愛心力量,再到5000多名愛心人士網上眾籌,一所所希望國小在周秀芳的牽線搭橋中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追隨周秀芳的腳步,推動愛從點的閃光演化成線的延伸和麪的擴展。學習周秀芳,就是要學習她牽線搭橋、匯聚愛心的燈塔精神,以大愛的精神和行動,為“愛心寧波”、“義鄉鄞州”代言。

《決定》要求,學習她勇於嘗試、科學扶貧的大愛情懷。周秀芳以愛心支教為支點,主動創新,大膽實踐,積極推動東西部扶貧戰略協作多點實施、多領域發展。發揮周秀芳愛心品牌的影響力、號召力,在延邊成立周秀芳愛心驛站,引導社會幫扶資源向延吉、和龍集聚,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精準扶貧創新之路。學習周秀芳,就要學習她勇於嘗試、科學扶貧的大愛情懷,積極投身對口扶貧、精準扶貧,廣泛發動社會參與,進一步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入開展。

《決定》指出,周秀芳以忘我的堅守和付出,生動詮釋了“義鄉鄞州”的精神,以大愛的精神和行動,充分展現了鄞州人善義、信義、仁義的精神品格,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教材,是弘揚社會道德風尚、推進東西部精準結對扶貧的身邊榜樣。全區廣大幹部羣眾要積極行動起來,認真組織、精心安排、廣泛參與,充分運用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迅速掀起向周秀芳學習的熱潮。要把學習活動與全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與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結合起來,與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結合起來,與大力實施“六大專項行動”結合起來,真正讓廣大幹部羣眾在學習活動中受到教育、觸動思想、提升境界,進一步提振精氣神、錘鍊好作風、展現新作為,為加快建設都市核心區、打造品質新鄞州而努力奮鬥!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0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座談會在京舉行,寧波人熟悉的“支教奶奶”——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周秀芳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被評為全國助人為樂模範。她也是繼俞復玲、陳淑芳之後,寧波第3位獲此殊榮的楷模。

“這個榮譽給了我更多前行的動力,也引領了方向。我不是一個人,我身後還有很多同行的愛心人士,榮譽是屬於大家的,感謝我的幕後英雄。今後,我們會繼續走下去,助學幫困,精準扶貧,傳承‘義鄉鄞州’‘尚德甬城’的精神。”周秀芳的感言謙遜,充滿感恩之情。

初心不改,年近古稀遠赴山區支教

1948年出生的周秀芳,退休前是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20xx年退休後,她內心一直有個未實現的夢想:支教。

20xx年,66歲的周秀芳偶然得知貴州省惠水縣正在招募教師去支教。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下,她奔赴貴州,踏上了“高齡支教路”。20xx年春節,回寧波過年的周秀芳聽好友説,湖南省漵浦縣九溪江鄉或許更加需要支援,便決定去看看。

20xx年3月初,周秀芳從寧波前往漵浦縣,24小時綠皮火車、2小時大巴、2小時中巴,再坐麪包車……當她輾轉來到九溪江鄉桐林國小門口時,眼前的情形讓她震驚——在一棟簡陋的木房裏,16個孩子認真地聽一位60多歲的老師講課,這位老師是桐林國小唯一的老師。

周秀芳當即決定留在湖南支教。她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帶進了鄉村學校;走訪貧困學生時,她總會偷偷給學生家長塞錢;給學校買電腦,讓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務工的父母視頻通話……她和兒子、兒媳長期結對資助16名貧困生,用於支教的錢超過了10萬元。

愛心搬運,四年籌建29所希望國小

周秀芳還將在湖南的所見所聞做成幻燈片,發到由她的學生們組成的聊天羣裏。她的學生、上海弘盛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剛看到資料後深受觸動,直奔漵浦。當看到年邁卻選擇在漵浦支教的周秀芳時,張剛當即決定捐資重建桐林國小,並配齊學校所有的教學設施。

20xx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國小動工,9月建成投用,成為九溪江鄉第一所農村希望國小。

此外,周秀芳牽線促成了鄞州區與漵浦縣教學結對。還有很多人通過電話、微博、微信等方式聯繫到周秀芳,通過她尋找需要助學的兒童,聯繫需要捐建的希望國小。周秀芳常説:“我巴不得是孫悟空,一個跟頭能‘搬運’更多愛心。”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1

老校長名叫杜嵐,是一位巾幗英雄,她有着傳奇的一生。自從1936年執教澳門濠江中學,杜嵐就決意為澳門的愛國教育事業貢獻一切,決心將濠江中學改造成為一所以愛國主義為宗旨、以勞工子弟為主要培養對象的新型學校。在學校最困難的時候,杜嵐夫婦連結婚戒指都典當了出去,也絲毫沒有動搖辦學意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那天,時任澳門濠江中學校長的杜嵐帶着一台收音機,早早便來到學校。下午3時,當五星紅旗在北京升起時,伴隨着收音機裏播放的來自天安門的國歌,杜嵐老校長帶領着全校師生在濠江中學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那個時候澳門還沒有迴歸祖國的懷抱,升旗本身帶有巨大的阻力。面對澳葡當局的百般刁難,杜嵐老校長理直氣壯地説:“我是一箇中國人,新中國的成立,我們的國旗,我們要升起!”澳葡官員自知理虧,但也只答允升掛一天,而在杜嵐老校長和全校師生的堅持下,五星紅旗最終在濠江中學、在澳門上空高高飄揚了整整三天。從此以後, 濠江中學每年校慶和十一國慶日都要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 70年來從未間斷。

為了能在這一天準時升起這面五星紅旗, 杜嵐校長在幾個月以前就派人到內地聯繫此事並訂購五星紅旗。同時為了不影響按時升國旗, 杜校長甚至請人給五星紅旗拍照,並以照片為樣板, 買了10 多米紅布, 自己親手製作,後來這面五星紅旗還曾被展示在濠江中學的榮譽室裏。

杜嵐老校長多年不改赤子情懷。1999年12月20日,澳門迴歸祖國的那天清晨,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老校長平時走路還需要拄着枴杖,而在升旗時,她把枴杖一擱,徑直走向升旗台,興奮地親自拉動滑輪升起國旗,和孩子們一起迎來了澳門特別行政區陽光燦爛的第一天。澳門終於迴歸祖國懷抱,老人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她滿懷激動地作詩道:“兩情一國創新,又賴羣賢齊獻謀。昌盛繁榮應有待,故園可藉已無憂。”這其中飽含了她對澳門與祖國光明未來的無限暢想。20xx年,享年101歲的杜嵐老校長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流傳着,成為一代代澳門學子寶貴的愛國課。從1949年到現在的70年間,這一課從未中斷。

杜嵐老校長一生奉獻於教育事業,她對祖國母親的愛則為此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內地改革開放之初,面對澳門與內地交流時的語言障礙,杜嵐老校長從內地請來優秀教師,並要求學生們在課堂上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就這樣,濠江中學成為在澳門率先推廣普通話的學校。杜嵐老校長曾在演講中説道:“今天我們所提倡的愛國主義教育是現實的,是國際性的,我們要使大家認識到今天的人民中國才是自己的國家,才是可愛的,才是有前途的。”

杜嵐老校長總説她做的是陽光下最有意義的工作,而她確實也像陽光一樣照亮了千千萬萬澳門學子和教育工作者。直到88歲,她才放心傳遞手中的接力棒。現任澳門濠江中學校長的尤端陽是杜嵐老校長的接班人,也是她的女婿。尤校長繼承了杜嵐老校長的教育理念,他將杜嵐老校長的故事寫進了濠江中學的校史讀本,作為開學第一課教給孩子們。在澳門迴歸後的20xx年裏,濠江中學每逢週一都舉行升旗儀式。愛國情懷也融入到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會學習國旗、國徽、國歌的知識,堅持學習並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如今74歲的尤校長依然堅守在講台給孩子們上書法課,他説:“雖然我74歲了,但相比杜嵐老校長(致力於教育事業到88歲),我還很年輕。”杜嵐老校長用自己的行動給一代又一代的澳門學子上了最寶貴的開學第一課,尤校長又將這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繼續發揚光大。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2

“既然進了黨的門,就要做好黨的人,愛崗敬業在診所,樂於奉獻在社會,活着從醫幾十年,死後器官捐醫學,我願骨灰撒大海,將把此生獻祖國。”10月31日下午,朱麗華同志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在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舉行,同濟浙院校長、黨委副書記董琦,副校長、黨委委員周亞夫,黨委副書記林冶出席報告會,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新民主持報告會,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領導到會指導,全體教職工參與了此次學習。

浙江省盲協副主席、嘉興市政協委員、嘉興市盲協主席、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鋒”、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嘉興市“十大紅船先鋒”、嘉興市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夢”為主題展開演講。她的情懷之偉大,談到,“一個人可以沒有視力,但不可以沒有事業”,“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333萬元捐贈款、救治22萬多人次,雙目失明的她在33年中將愛心與決心發揮到了極致。嘉興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醫師的她心有大愛、一心向黨、勇於擔當,讓人們相信心中有光的人,永遠擁有光明。全體參會人員仔細聆聽了朱麗華同志的先進事蹟,都認為傷痕背後振翅飛翔的故事感人至深,經歷挫折後迸發出的頑強力量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朱麗華曾經的同事、嘉興市社會福利院護理部主任胡慧娟同志讚美她:“朱麗華同志把關懷當成恩情銘刻於心,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把自己獻給了黨的事業。以大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以自己的模範行為生動詮釋着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朱麗華資助的學生葉慧敏也來到現場,她説,朱阿姨對她們的愛和關心都是毫無保留的,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

張新民在總結講話中明示,同濟浙院全體教職工把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作為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各黨支部要開展好“學榜樣、找差距、踐初心”--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則要對標找準差距不足,着力查擺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要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守初心、擔使命,以更強的黨性意識、更堅定的理想信念爭先創優、追夢奔跑;要進一步弘揚紅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不斷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向縱深推進,為學校更好、更快地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3

在全民屏住呼吸的瞬間,朱婷一記神奇的發球,將那枚渴望已久的金牌攬入中國姑娘的手中。永不言敗、絕不服輸的女排精神,再度在中國天空激盪迴響。

這兩天,除了中國女排奧運奪冠這個事件,還有另外一件更為重大的命題令國人內心澎湃——在全國衞生與健康大會上,再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建設“健康中國”成為又一個國家戰略選項。

兩個並非同一領域的熱點事件,其實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將女排精神融入“健康中國”建設,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正所謂,女排壯舉為國民體魄賦予精神之魂,而“健康中國”為國民體魄賦予長遠戰略之義。“若要真小康重點看健康,若要真健康精神當自強”。

全國衞生與健康大會吹響了建設“健康中國”的號角,然而,建成健康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國夢並非坦途。從能看病到看好病到不生病,我們才邁出了第一步。

要真正實現習提出的“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美化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五大目標任務,絕非一蹴而就,醫衞戰線的選手責無旁貸自不必説,其實關乎全民體魄之事,各行業、每位國民又豈能僅當啦啦隊甚至作壁上觀?

“百戰艱險多”,尤其需要一種精神支撐,今天的女排精神不正是我們建設健康中國的正能量嗎?我們需要傲視困難的女排精神,需要捨身一撲的女排精神,需要咬緊牙關放手一搏的女排精神。唯有如此,在世界競技場上、國與國的比拼中,我們才能最終站在最高的領獎台上,笑到最後!

梁啟超有句名言:少年強則中國強。今天我們要説:體魄強則中國強,精神旺則國運昌!

我們每天付出艱辛努力的醫療衞士,需要學習女排精神;我們在醫改攻堅過程中,需要捨身一撲的女排精神;我們在實施精準扶貧、實現全面小康期間,需要咬緊牙關精準一擊的女排精神。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4

9月18日下午,縣委書記戴瑞赴烏江鎮卜陳村親切看望慰問全國道德模範葉連平,副縣長王竹梅以及縣委宣傳部、烏江鎮、教育局、衞健委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慰問。

在葉連平老師自費開辦家庭課堂“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中,戴瑞與葉連平親切握手、深入交談,關切詢問葉老師的工作、生活以及身體情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福。同時希望葉老師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照顧好身體,充分發揮好全國道德模範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的力量。

戴瑞要求隨行的宣傳部、烏江鎮、衞計委、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定要支持好他的工作,妥善安排照顧好他的生活,全力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葉連平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負黨和政府的關心與厚愛,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繼續貢獻力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5

每天中午,卜陳學校九年級學生程雨秋在葉連平家吃過午飯後,就到對門的“留守兒童之家”教室裏上自習。

“我家離學校遠,葉老師讓我中午不回家,就在他家吃午飯,可以節省出1個小時時間來學習。”程雨秋告訴記者,她父親因病去世,媽媽平日在周邊打工,供她上學。她希望能用好成績讓媽媽開心,但過去考試成績一直處於班級中下等,尤其是英語總是“拖後腿”。

葉連平了解情況後,不僅積極聯繫愛心人士資助程雨秋,還讓她每週日上午在“留守兒童之家”補習英語。平日中午,葉連平也抽出時間輔導她做作業,講解英語難題。

“葉老師每天供我午飯,一分錢都不收,還給我補習英語,我不能辜負了他的期望。”程雨秋學習十分用功,英語學習突飛猛進,考試總成績保持在班級前5名。

在葉連平家吃“免費午餐”的不只是程雨秋。去年剛剛從卜陳學校畢業的錢龍女,在葉連平家整整免費吃住了3年,直至今年考上了和縣幼兒示範學校。至今,在葉連平家客廳後面,錢龍女睡過的牀上還放着她未帶走的被褥。

“按會考成績是可以上高中的,但選擇上和縣幼兒示範學校,就是想成為一個像葉老師一樣的好老師。”錢龍女略帶羞澀地説,葉老師讓她感覺當老師挺好的。

多年來,葉連平免費提供吃住的孩子超過了100名。有時候,孩子家長實在過意不去,就送錢或物到葉連平家,但都被他堅決拒絕了。他的理由是:“我一個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不缺錢花,而且我吃什麼就讓孩子吃什麼,並沒有特意準備菜。”

事實上,葉連平對買菜很講究,為了買到又便宜又好的菜,他有時會騎車到20公里外的鎮上去買。免費辦補習班,還貼錢供午飯,老伴難免不理解。葉連平反問:“都是我的孩子,他們家庭困難,我能不幫一把嗎?”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6

這個監室裏還有一道門窗,是用防彈玻璃隔開的,整個監室散發出濃濃的消毒水味道,這就是艾滋病犯專押監室。

防彈玻璃門裏邊,一位民警正手把手地教在押人員寫字……聽到腳步聲,民警轉過身,40多歲,個子不高,卻身板挺拔,上身的警服已被汗水浸透。見了我,“啪”的一下,來了個標準的軍禮。他就是被所里民警親切稱呼為“老毛”的毛卓雲。

説實在,在“談艾色變”的那時,我是第一次和艾滋病犯近距離接觸,也是第一次知道有個民警每天和艾滋病犯打交道,直面病犯的危險,關心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重生。

在分管艾滋病犯監管工作期間,我看到了多起艾滋病犯或因情緒波動、或因身體不適、或因涉案負罪等,產生和引發各種各樣的極端表現。有一次,一名艾滋病犯情緒激動,用頭撞牆,被帶到醫務室縫針,毛卓雲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兩隻手始終緊握病犯的手,安撫他,最終使他平靜。

事後我問老毛,“你不怕麼?”他回答:“怕,我怕如果不能説服他,情緒不穩定,就會給監室帶來隱患。但,也不怕,我學了艾滋病防護知識,知道怎樣保護自己,我瞭解他,他就是缺乏安全感,我要讓他感到温暖,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想想當初,我還有點怕老毛呢。覺得老毛天天與這些病犯在一起,而且都是近距離,會不會也“近墨者黑”呢?直到老毛以他廣泛紮實的知識汲取、膽大心細的工作作風以及完備科學的規範防護,證明了我害怕的多餘。後來一段時間,我一直對老毛心存愧疚,但更多的是感激,是老毛給了我艾滋病犯監管職責的力量和正確的認知。

20xx年10月,經過幾個單位的交流,我又調回市看守所工作,又和老毛成了同事和戰友,似乎一切如往。但我發現,老毛其實還是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分管的監室變多了,從一間到現在三間;他的工作筆記本變多了,記錄的文字達到了十幾萬字;他把艾滋病犯從特殊監室搬到了普通監室,把談話室從工作區搬進了監區,使他們之間再無隔閡;他獨創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悉心幫教艾滋病犯認罪悔過、重拾信心、重歸正途。

令人感慨的是,已到退休倒計時年齡的老毛,那健旺的精神頭沒變,身份和崗位沒變,不計個人安危、名利得失的幹勁沒變,一身正氣又待人寬和的個性沒變,他是我們警隊的榜樣,他是我們身邊的英雄。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7

9月10日,是第34個教師節,當日上午,央視媒體攝製組專程來到和縣,採訪報道“為農村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用責任和堅守詮釋人民教師崇高師德師風”的和縣烏江鎮卜陳村退休教師葉連平。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91歲高齡的葉老一生熱愛教育事業,“痴迷”三尺講台,傾盡一生心力、財力,自辦“留守兒童之家”,為農村留守兒童免費提供學習輔導的場所,努力用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幫助他們實現人生理想。“平凡中見偉大。”採訪過程中,葉老的事蹟深深感動了央視記者,他們給予葉老極高的評價。

9月10日教師節當晚,時長近6分鐘的葉老事蹟專題在央視新聞頻道播放,令無數教育人和觀眾感動和震撼,全國各大網站相繼轉載,各地網友紛紛跟帖評論點贊,閲讀點擊量逾10萬。

“我希望呼出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站好最後一班崗”“我覺得人生付出越多,越覺得值,越快樂。所以我要爭取長壽,多活幾年,為孩子們多做點貢獻!”葉老樸實而又豪邁的話語,讓人動容,更讓人敬佩。

據瞭解,現年91歲的葉連平老人,曾被授予“中國好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殊榮,其事蹟曾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文明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中央媒體以不同形式報道過。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8

從甘肅返回天津後,王婭即將面臨接下來的治療。與病魔抗爭的過程痛苦而漫長,半年多的時間、四個療程的化療,1米6左右的王婭體重驟減到70斤左右,頭髮大量脱落。就在醫生為她會診下個療程的治療方案時,王婭卻決定:停止昂貴的化療治療,用節省下來的錢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

王婭冷靜地説:“我產生耐藥性挺快的,第四個療程結束了,藥效在逐漸降低,而副作用在一次次的化療中在疊加。我越來越沒勁兒,越來越吃不下東西。放療時間又長,又痛苦,效果又不見得好,最後我想了想,放棄了。”

在生命倒計時之際,王婭心中牽掛的是那些西部的孩子。此時,她還要完成一個未了的心願,那就是捐出自己的房子。幾經努力,生前捐贈終於成功辦理,王婭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贈予給了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這也是她唯一的一套房子。有人勸她,病魔無情,要留下足夠的治療費用。可王婭總是説,自己有錢,別擔心,可實際上,她連救命的藥都嫌貴。從醫院回到家裏,王婭的進食開始困難,需要輸營養液維持。

除了在生前捐房助學,王婭還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連僅有的軀體也奉獻給醫學事業。

傾盡畢生積蓄與房產捐資助學,她用生命之火點,亮貧困學子求學路。如果説,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王婭傳遞的就是這種力量,她用愛照亮了更多人的心靈,喚起更多人的良善之舉。如今,“王婭精神”的火種在津城越來越旺……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19

儘管在艾滋病監區工作,可毛卓雲不穿防護服,也不戴口罩、手套,面對面與在押人員談話、交流,有時還免不了發生身體接觸……舉動看似“另類”,實則大有深意。

因為毛卓雲發現,這些艾滋病在押人員內心很敏感、脆弱,情緒也極不穩定,他們害怕被冷漠和歧視,渴望被關愛。聊聊天、拍拍肩、握握手,或者一個擁抱,對在押人員來説,是一種莫大的尊重和安慰。

有一次,一名在押人員得知自己的判決後,情緒失控,在監室內自傷自殘。“當時他臉色發白,雙手冰涼,對人生充滿了失望、怨憤。”毛卓雲用了很多辦法安撫,效果都不明顯。最後,冒着被攻擊,甚至被傳染的風險,毛卓雲走上前去,把他擁入懷中,才令他的情緒漸漸平復。

毛卓雲還想方設法對在押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引導他們重拾自我;向他們傳授病理學等知識,幫助在押人員正確認識艾滋病,併為他們申請免費的抗病毒藥物;教導他們提高身體素質……曾經的一位在押人員陳某回憶:“自從我得艾滋病後,連親朋好友都躲着我,可毛警官卻像父親一樣教育我,我怎能不認罪悔過,好好改造?”

善意,温暖了冰封的內心,感化了盼歸的心靈。20xx年來,毛卓雲的監區從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0

“從20xx年辦‘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到現在,我沒有向學生收過一分錢。”“為什麼不收?”“在物質生活上我低水平,在精神生活上我高標準,這是我一直堅守的原則。”“但是掙一點錢沒有壞處啊!”“你説這個錢能夠解決任何問題嗎,我認為不能,我拿着國家的工資、吃着國家的糧,我不能再跟國家、跟政府、跟組織要賬,我要把省下來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段對話是前不久央視《面對面》著名主持人董倩採訪葉連平時的實錄。“時間對我來説太寶貴了,我都92歲了,還能活幾天啊,我就是舍下這條老命,也報答不完黨對我的恩情吶!”9月2日的採訪中,葉連平飽含深情地對記者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加入黨組織,實現我人生最大夢想”

,葉連平出生于山東青島。青少年時代的葉連平在南京當了一名勤雜工,聰明好學的葉連平有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經人介紹,他來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個叫“卜陳”的小村,成了村裏的“豬倌”。因為村裏一位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他被鄉里舉薦為該村國小語文代課教師,每個月36元錢,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葉連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宣誓的那天晚上,這個連大山也壓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黨組織,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給黨,交給講台,交給鄉村的孩子們!”葉連平暗自發誓。

退休後的20xx年間,學校哪位老師有事情請假了,葉連平都主動代課,充當“替補”教師。那20xx年,和縣哪所學校缺少老師,他都樂此不疲上門為孩子們上課,短的幾個月,長的幾年。

辛苦的付出,讓葉連平榮獲了“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省道德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組織上獎勵給自己的獎金,要麼用於學校栽植樹苗、修築旗杆、購置二手風琴、安裝電燈、添置運動器械,要麼為老師們購買保温桶、毛巾、肥皂、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葉連平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的助人為樂精神贏得了大家的無比尊敬。

不忘初心,創辦“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葉連平生活的卜陳村,比鄰長江,地處省道。20xx年左右,村裏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頑皮的孩子們在省道邊上打鬧嬉戲,爬樹逮鳥,極易誘發安全事故。葉連平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我是共產黨員,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師,我有責任和義務看護這些孩子呀!”葉連平説幹就幹,他將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間收拾出來,創辦和縣關工委首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為孩子們免費提供學習場所,義務教學,分文不收。從20xx年至今,葉連平創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義務輔導留守兒童1000餘名。

因為看到孩子們學習成績進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鄰村的,甚至連南京浦口橋林國小的孩子也送來了。

有的孩子因為住家比較遠,來回不方便,葉連平就讓孩子們吃住在自家裏。現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學爸爸去世得早,媽媽又遠走他鄉,年邁的爺爺難以撫養洪瑞瑞,葉連平知道後就讓她吃住在自己家裏,這一住就是兩年多。國中畢業後,葉連平將其送到馬鞍山幼兒師範學校讀書,並墊付了1950元的學雜費。此後,葉連平還通過烏江鎮婦聯為洪瑞瑞聯繫了烏江工業園振海重工企業負責人,解決了洪瑞瑞五年制大專的學費。

剛開始,老伴並不理解葉連平的舉動,她認為葉連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難以承擔如此重負。上課不收費也就罷了,還讓孩子們吃住在家裏,一文不收,這不是“老二百五”嗎?!可看到丈夫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些留守孩子,老伴還是被他的助人為樂精神感動了,並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20xx年間,葉連平輔導過多少孩子他自己也説不清楚,但幫扶過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大學,成為國家有用人才,他一個也忘不掉,每每説到這些有出息的孩子,葉連平臉上總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對自己“摳門”,對孩子們卻非常捨得

“共產黨員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啊!”葉連平説。

20xx年,葉連平拿出2.1萬元退休金,連同烏江鎮政府和社會捐贈,成立了葉連平獎學基金,獎勵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家庭貧困的孩子。

基金成立8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他又陸續投入5萬元。至今共發放了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42名留守兒童。

每年葉連平還要自掏腰包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夏令營活動,帶領孩子們參觀學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讓學生親眼看看,比上課講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老師的工作,絕不止在三尺講台上。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主要的!”葉連平説,走出去教育,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素養,還孕育了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每年暑假,葉連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吸引了從省內外來的大學生支教團,他們在此開展暑期課外輔導活動,將七彩課堂搬進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葉連平也自始至終全力為大學生支教團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為了讓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更大的作用,葉連平省吃儉用。前兩年,他出行全靠自行車,每次都要騎車到離家7公里外的鎮上買菜,因為那裏的菜便宜。到南京給孩子們買學習資料,他就把自行車騎到好幾公里外的公交車站,再乘大巴趕往目的地。之所以這樣做全都是為了節約開支,把省下的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葉連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平房裏,室內擺設陳舊,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穿着也極其樸素,至今仍穿着破舊的襯衣和帶有補丁的褲子。

發揮餘熱,當好“宣傳員”“戰鬥員”

在通往葉連平創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路口,一塊黑板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個黑板報是葉連平20xx年前創辦的,黑板報上書寫的大都是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內、國際新聞,從此經過的村民不時地停下腳步駐足閲讀。

“從這塊黑板報上,我們瞭解到了許多天下大事,內容很豐富!”村民劉福林説,這要感謝葉老師給他們提供了一處瞭解外界的窗口!

採訪中,烏江鎮卜陳學校校長居平樹介紹説,葉老師堅持20xx年為村民辦黑板報,寒來暑往,從不間斷,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是我們身邊最生動的教材,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20xx年來,葉連平在教學之餘發揮餘熱,積極給有關單位作宣講報告,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警營,樂此不疲給黨員幹部和企業員工宣講黨的奮鬥歷程,開展家國情懷教育,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宣傳員”“戰鬥員”作用。

20xx年,葉連平被上級評為“三感人物”,獲獎金1000元,他把獎金全部用於“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購買課外讀物。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嚴格按照新時代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不已。”葉連平説,“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台上呼出去的,而不是在牀上!”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1

昨天,舉世矚目的20xx年日本女排世界盃以中國行雲流水般酣暢淋漓的絕對錶現,直落三盤完勝塞爾維亞,取得了20xx女排世界盃十連勝,王者之師用完美的“戰績”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向億萬中國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從0到10,這背後凝聚着每一代女排人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詮釋着中華民族歷經磨難、砥礪奮進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輝煌成就。

“女排精神”就是不忘卻的初心,肩負起為國爭光的使命。1951年,新中國第一代女排成立,面對百廢待興、困境重重的國家境況,女排姑娘們堅定信念、刻苦訓練,傷病疼痛咬牙堅持,教練組們廢寢忘食研究“戰術”,隊員們沒日沒夜地練習“技術”,用百倍千倍的專注打好每場比賽,夢想有一天在世界的領獎台上,“升國旗、奏國歌”。30年後,在日本大阪,女排姑娘們氣勢恢宏、勢如破竹,以全勝的驕人戰績摘得桂冠,這一時刻終將屬於中國女排,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這一歷史性突破對當時窮頓困苦的中國來説,無疑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振奮、自豪、歡呼,中國人憑藉自己的力量登上世界最高領獎台,中國沸騰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同往昔,正以強國的姿態走向世界的中央。不忘來時路,不論何時,不論我們身處何地,堅守初心、牢記使命,踐行“女排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戮力奮鬥。

“女排精神”就是不服輸的鬥志,匯聚成堅不可摧的力量。競技體育終究是以輸贏論英雄,“輸”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軍心”不穩。“女排精神”是不服輸、不怕輸的生動寫照,“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但迴歸現實成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拼搏,日復一日“魔鬼式”強壓,“玩命式”訓練,與世隔絕的環境、常人難以想象的強度,用盡最後一絲精力,是什麼支撐女排走到最後,是上一代的“女排精神”和永不言敗的鬥志。女排不是一個人的秀場,是團隊合作的戰場,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形成心領神會的默契,穿上紅色的“戰袍”,為國“出征”,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築起堅不可摧、密不透風的人牆,面對每場比賽全力以赴、穩紮穩打,讓對手無懈可擊。“女排精神”指引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以打不到、壓不垮的鬥志昂首邁向下一個勝利。

“女排精神”就是不畏難的勇氣,創造出逆境絕殺的奇蹟。一代代中國女排總能在最後帶給國人驚喜,她們是常勝之師,這其中沒有運氣,有的是竭盡全力到最後的勇氣。有時候主力隊員負傷離場,有時候大比分落後,即使後面的征程再艱險,也不忘在逆境中暴扣、揮拳、怒吼,無論結果如何,要在對手面前展現中國人的士氣和決心。“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敢於勝利,更是面對艱難險阻時敢於“亮劍”,是那股臨危不亂、團結一心的精氣神。中國女排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也面臨成績下滑的艱難時刻,她們重整旗鼓,“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靠着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硬生生地再次“爬上”世界之巔,書寫了敢於直面挑戰、贏得更大勝利的“中國精神”。

未來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依然充滿艱辛與未知,困難依舊“接踵而至”,昨天的成績是對過去的肯定,未來中國女排從零出發,全力以赴向下一個獎牌發起衝擊,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這不僅是中國女排的目標,更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奮鬥目標。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中國人民將發揚和傳承“女排精神”,續寫中華民族新輝煌。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2

場外觀眾激動的呼喊聲劃破了天際,同時拉開了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爭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隨之揪在了一起。

與塞爾維亞的決賽,中國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塞爾維亞發球員將球拋向高空,一躍而起向中國女排發去。中國女排張常寧輕輕一躍,將球向對方場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場屏氣凝神,死死盯着這顆球。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對方的主力隊員一個飛撲將球向上打去,球沒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趕上了,我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要命!就在雙方僵持不定的情況下,中國女排惠若琪在賽場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縱身一躍,將排球直向對場砸去,讓對手防不勝防。好一個精彩的扣球!我同場外觀眾一樣,右手緊握拳頭,在頭頂上空揮舞吶喊:“中國女排加油!中國女排最棒!”中國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

最後一場。也是決定勝負的時刻了,我緊張地盯着電視屏幕,此時我都能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發球員雙手靈活地交換拍球,在她沁滿汗珠的額頭前還有幾縷凌亂的髮絲。她聚精會神地盯着對場,就在排球再次觸到她的手掌時,發球員一下子將球頂住,向高空投去,隨後一躍而起,將球向對場拋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爾維亞隊撲去。對方主力隊員向前一躍再次將球擲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這最關鍵的一球,中國女排姑娘張常寧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刻,她一個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球落地了!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張常寧緊握沁滿汗水的拳頭,在賽場歡呼、奔跑;郎平教練高舉雙手與女排們相擁在一起;女排隊員們激動地熱淚盈眶;全場觀眾將我國國旗在空中揮舞,享受着這久違的奪冠幸福和再度屬於我們的輝煌!

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女排!”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20xx年再度發揮潛力最後爆發的精神!中國女排,我為你們喝彩!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3

一個平凡的人,在美好的桃李年華墜入無邊的黑暗,該怎樣面對接下來的人生?紅船旁的黨員朱麗華不但在黑暗中前行、在逆境中奮起,更用一顆大愛之心譜寫生命的華章。

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捐款金額高達333萬元,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為22萬人次患者緩解病痛……一串串數字,拼湊出盲人中醫師朱麗華不平凡的人生,也讓她獲得無數榮譽和關注。

10月10日,中共嘉興市委印發《中共嘉興市委關於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

榜樣一直在身邊,學習一直在路上

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盲人中醫師朱麗華失去了光明,卻給許多人帶去了光明,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鋒”、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嘉興市“十大紅船先鋒”等榮譽稱號。

《決定》指出,朱麗華是我市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優秀代表,值得全市共產黨員和各級幹部認真學習:

學習朱麗華同志堅守初心、一心向黨的政治品格。朱麗華同志聽黨話、跟黨走,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時她月工資只有58元卻捐款116元,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時又捐款1萬元;20xx年,她響應黨中央抗震救災號召,用辛苦積攢的現金,為支援汶川地震災區救災建設交納了10萬元“特殊黨費”。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朱麗華同志為榜樣,講政治、顧大局,對黨忠誠、聽黨號令,始終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學習朱麗華同志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頑強品質。朱麗華同志18歲時因意外事故造成雙目失明,但她始終自信自強自立,憑着堅韌不拔的毅力、鍥而不捨的努力,潛心學習掌握推拿按摩技術,獲得中醫執業資格證書,成為嘉興首個盲人中醫師,並自籌資金開辦診所,為22萬多人次解除疾病痛苦,闖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朱麗華同志説過,“我沒有視力,但卻不能沒有事業”。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朱麗華同志為榜樣,面對困難不畏懼,面對挫折不氣餒,勇往直前,頑強奮鬥,以過硬的黨性和紮實的作風,立足崗位爭創一流業績,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學習朱麗華同志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的高尚情懷。朱麗華同志始終秉持“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的理念,生活儉樸,熱心公益,以實際行動關愛他人,回報社會。她常年資助寒門學子,主動為其支付學費,幾十年來資助貧困學生480人次,捐款金額高達333萬元,僅20xx年結對的大學生就達46名,一次性支付資助費36.8萬元。同時,她還一直為現役軍人提供義務推拿,如今已免費服務超過3000人次。“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獻一天,哪怕是生命!”除了資金捐助外,20xx年4月她還簽下了器官捐獻書。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朱麗華同志為榜樣,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心繫羣眾、熱愛羣眾、服務羣眾,為打造黨羣幹羣關係最融洽城市貢獻力量。

學習朱麗華同志勇於擔當、奮發有為的崇高追求。朱麗華同志主動投身殘疾人事業,除了在自己診所安排13名殘疾員工外,還通過免費傳授推拿技術讓100多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自擔任市盲人協會主席以來,朱麗華同志注重加強組織建設,推動工作走上正軌,並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努力推進殘疾人事業發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以朱麗華同志為榜樣,始終保持爭先創優、追夢奔跑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增強能力素質,為嘉興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鋒、高質量發展的典範而不懈奮鬥。

《決定》要求,把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作為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

她的初心,照亮嘉興黨員的前行之路

在朱麗華開設診所的時候,市民政、市殘聯等部門都給予了她温暖的關懷和堅實的幫助,這些關懷和幫助也化成了她撒播大愛的動力。

朱麗華同志是民政系統的一名退休共產黨員,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沈岱峯多次前往麗華推拿診所看望慰問朱麗華,他説:“朱麗華同志以大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把對服務對象的真情、對公益事業的熱心融入人生信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理念。”

朱麗華是嘉興民政人的優秀代表,是每一位民政幹部學習的榜樣,市民政局向全市民政系統黨員幹部發出了響應市委號召、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通知,要求每一位民政幹部以朱麗華同志為榜樣,堅守為民初心,牢記愛民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勇於擔當、奮發有為,爭做紅船旁的民政鐵軍,齊心協力推進更有温度的民生事業。

朱麗華就像一面鏡子,讓大家重新審視“初心”二字。9月30日,市殘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活動,特地邀請朱麗華前來作報告。市殘聯理事長聞人慶表示:“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長期做好事卻很難,而殘疾人長期做好事不求回報就更難了。在她面前我們都很渺小,她的情懷也鼓舞着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殘疾人工作中更好地服務殘疾人朋友。”

朱麗華是省盲協副主席、市殘聯副主席、市盲協主席,接下來,市殘聯將深入挖掘、廣泛宣傳她的先進事蹟。省殘疾人藝術團已根據朱麗華的事蹟開始編排文藝節目,10月底,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將在嘉興舉行,屆時該節目將登上大賽閉幕式文藝匯演的舞台,向全國甚至全球殘疾人介紹南湖畔的盲人黨員。不但如此,該節目還將在省殘疾人藝術團特殊藝術百場巡演中持續演出。

朱麗華身殘志堅、奉獻大愛的事蹟經過晚報等媒體的宣傳,也感染了嘉興許多普通的黨員。

“以前就聽説過朱麗華同志,現在知道了她的事蹟這麼感人。”南湖區新嘉街道百花社區黨委書記苗青説,朱麗華同志的大愛體現在各種小細節上,20xx年來,她捐出了333萬元,一雙18元的鞋卻穿了多年;她幫助了480人次的貧困學子,自己卻連一個孩子都沒有……列數着朱麗華的種種感人事蹟,苗青不禁紅了眼眶,“朱麗華同志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她做到了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她的事蹟激勵着我,堅定理想信念,心中裝着羣眾,為羣眾付出多一點、再多一點。”

朱麗華的故事,感動了嘉興這座城市。這兩天,她的新聞報道在普通市民間不斷轉發、傳播,“嘉興的獻血大王”湯錫強就是其中一個。湯錫強和朱麗華都多年參與南湖晚報嘉禾綠蔭行動,20xx年以來兩個愛心人士連續3年一起去龍泉捐助寒門學子。每次看到朱麗華同志生活如此不方便,還遠赴300多公里外的龍泉,湯錫強都被她的大愛震撼。

“朱麗華同志是一個盲人,賺錢比一般人更辛苦,但是她幾十年默默無聞地捐資助學,幫助殘疾人,並且不求回報,讓我看到了平凡中的偉大。”湯錫強説,“朱麗華同志就是我們黨員學習的榜樣,在和她的交流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夢想,通過自己的能力幫助病患、資助貧困學子。”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4

日前,央視網公佈“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名單,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已故退休職工王婭作為天津市和國家電網公司唯一代表成功入圍。20xx年1月31日前,“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接受公眾投票,市民可以到“央視網”為“中國好人”王婭投上寶貴的選票。

除王婭之外,“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還包括中國女排、四川森林消防員、曾任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嫦娥一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戰鬥英雄張富清、獲得國家榮譽稱號勛章的樊錦詩等20名候選者。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已故退休職工王婭用生命做慈善,畢生捐資助學,事蹟質樸無華,傳遞了無私忘我、奉獻社會的價值追求,是國家電網公司系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榜樣,是新時代“普通人慈善”的典型代表,是“用生命之光點亮寒門學子求學之路”的最美國網人,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德向善、大愛無聲的傳統美德,生動反映了國家電網員工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她的先進事蹟在中央及地方新聞媒體、網站、微博微信、新聞客户端、自媒體平台廣泛傳播,傳遍大江南北,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產生強烈反響,被譽為“中國最温暖的樣子”。在20xx年第一期“中國好人榜”中,王婭名列榜首;今年5月,王婭當選天津市第六屆道德模範;9月,王婭獲評天津市“慈善之星”。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5

女排精神是什麼?女排精神,歸根結底是一種愛國精神,是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更是一種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隨着中國女排重登世界之峯,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會給處於不同社會位置之中的中國人帶來更多的啟示與觸動。

就拿這次里約奧運會而言,女排也是一路坎坷、一路艱辛,咬緊牙關、奮力拼搏,最終力挽狂瀾獲得冠軍。中國女排每一步都走的很艱難,每一個球都打的很用力,每一局都贏的很不易,但是女排贏了,女排哭了,女排笑了,笑到最後才是中國女排,才是女排精神的完美體現。

中國女排逆風而上,郎教練的那句“什麼也不要想,打好每個球”,再次給我們巨大的啟發,“任憑風浪起、我自不動心”,對體育健兒管用,同時對我們企業也一定管用。只要我們幹部職工統一思想,擁有一顆如如不動的事業心,不為眼前困難所動,盯住我們企業的每一個“求”,企業何愁不興。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女排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們每個人都要從女排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獲得拼搏的動力。創業維艱、守土有責是一種常態,我們都必須具備一股永遠強大的內心定力。面臨困難,絕不退縮,堅持做最好的自己。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6

9月1日是開學的日子,周秀芳發了一條湘西大山深處建起一座新校舍,校服也快做好了。謝謝你們,好心人。”當天,一所新國小在湖南漵浦縣建成。

周秀芳是寧波李惠利國小的一名退休教師。從20xx年開始,周秀芳紮根貴州和湖南支教,和貧困山區的孩子吃住在一起。她還發動親人、朋友奉獻愛心,截至目前,已為100多位孩子找到結對資助人,並籌款近200萬元建造了5所希望國小。今年已經69歲的她,還沒有停下來的打算。

周秀芳是個熱心腸。去年3月,周秀芳的一位朋友來看她,説自己老家湖南漵浦縣九溪江鄉桐林村急需支教老師。周秀芳等人便跟着來到桐林村。“一到那裏,我們傻眼了,3間土坯房沒有玻璃,幾根竹竿支撐着房樑。”周秀芳心急如焚,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詳細描述了桐林國小的現狀。她早年教過的學生張剛在上海經營着一家閥門企業,看到消息後當即決定捐資40萬元,重建桐林國小。去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國小動工,目前已投入使用。

隨後,越來越多的熱心人通過周秀芳捐款,建起了前進上海交大安泰希望國小、撻溪起點希望國小、鳳型上海交大安泰希望國小等。一位來自象山石浦的幼兒園老師更是捐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此外,在周秀芳等人牽線搭橋下,來自寧波的支援物資向千里之遙的湖南不停湧來,有校服、被褥、文具、籃球架等。如今,周秀芳所在的九溪江片區每個學校都有了嶄新的乒乓球桌。“真正的功勞是這些熱心人,我就是個‘搬運工’。”説起這幾年自己做過的好事,周秀芳淡淡地説。

一個電磁爐、一張木板牀、一隻行李箱,是周秀芳在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周秀芳給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總會悄悄留下幾百元錢。

從春走到夏,從秋走到冬。周秀芳的膝蓋不好,卻忍着痛,走遍了九溪江鄉的每一條山溝、每一所國小,包裏的小本子上,記錄了她走訪過的所有孩子的情況。整個九溪江鄉的孩子彷彿也都認識周秀芳,遠遠看到她的身影,就會親切地喊上一聲“周奶奶”。“周老師對困難學生特別關心,甚至比我們還了解。”九溪江中心國小教導主任舒朝暉不無敬佩地説。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7

11月7日下午,學校在越秀校區教二報告廳舉行朱麗華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嘉興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領導,學校黨政班子、中層幹部、黨員師生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報告會。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呂延勤主持。

報告會上,省盲協副主席、市政協委員、市盲協主席,嘉興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夢》為題,深情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感受體會。“一個人可以沒有視力,但不能沒有事業!”“病人的需要,是我的志願,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我最大的心願!”“我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的大愛之中。”朱麗華用一句句真摯樸實的話語,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事例,向學校黨員幹部、師生深刻詮釋了一名紅船旁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愛崗敬業、自強不息,以大愛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和高尚情懷。

報告團成員嘉興市社會福利院護理部主任胡慧娟,禾城農商銀行嘉濮支行大堂經理張薛嶽也分別從同事、受資助學生角度,對朱麗華同志的先進事蹟作了宣講。整場報告傳遞出滿滿正能量,令廣大黨員幹部、師生深受教育、備受鼓舞。

呂延勤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朱麗華同志先進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既是一次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也是一場彰顯初心的黨性教育。學校廣大黨員幹部、師生要向朱麗華同志學習,學習她堅守初心,一心向黨的政治品格;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頑強品質;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的高尚情懷;勇於擔當,奮發有為的崇高追求。呂延勤強調,學習先進,貴在見思想、見精神、見行動。全校上下要把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活動作為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廣大黨員幹部和師生要主動對標、見賢思齊,把朱麗華同志先進典型作為檢視問題的對照標準,深入查擺問題,正視差距,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要把學習先進典型激發出的幹事熱情和進取精神,轉化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時代重任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全力做好申碩創大工作,順利實施兩個“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強大動力;轉化為辦好黨的誕生地人民滿意大學的強大動力。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8

近期,中國女排隊員們在“世界盃”賽場上大放異彩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適逢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65週年,時光如梭,我們不禁感慨,在這些歲月裏各級人民代表尤其是基層人民代表“隊員”,沒有聚光燈、沒有“大舞台”,但他們為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卻默默付出和努力,值此一生,無怨無悔。

人民“翻身做主人”的艱辛之路。眾所周知,新中國的建立一路伴隨着硝煙與炮火,飽含着無數革命先烈的滿腔熱血,無論是近代鴉片戰爭列強帶來的巨大創傷,還是日本法西斯主義造成的世紀罪惡,均讓中國人民飽受煎熬——直至毛主席在天安門向世界莊嚴而有力的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才讓長時間都不曾改變的局面得到徹底改觀。此中過程讓人屈辱、沉思再至熱血沸騰,也讓中國人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在“主人翁”的定位上將生活點燃更多希望的火苗,煥發出不一樣的色彩。

創造“中國式奇蹟”的必然結果。經多方深思熟慮和充分調研論證後,1954年9月,我國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輔之以政治協商制度的施行。“人民的代表人民選,選好了代表為人民”,在這樣強烈的時代呼聲中,中國人民真正成為了時代的“掌舵者”和“弄潮兒”,並在各級人民代表的“牽針引線”下,全國人民齊心聚力由下而上找問題、抓建設,達成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蹟——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提升了GDP,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了城鎮化率,又緊抓生態環境,甚至“舉全國之力”撲到了精準扶貧……人民羣眾在其中的參與度之高、獲得感之強,讓世界大為驚歎!

堅持“人民的民主”的無悔選擇。在一系列巨大改變和時代變革之中,我們有一羣“低調奢華有”的羣體,他們沒有資本主義政治家的面色狡黠,沒有歷經物慾橫流的圓滑商人的狐媚苟且;有的只是常年深入基層走村串户的“老實”,有的只是瞭解羣眾所思所想後收集民情民意逐級向上的堅持,有的只是發現問題後據理力爭哪怕面紅耳赤只為整改及時的擔當……他們沒有一句怨言悔話,在長期堅守的“倔強”付出中,他們早就是那萬千羣眾“微心願”的承載者,也是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堅實“脊樑”!

這樣的“舞台”,説大不大,剛好裝下一個即將迎來民族復興的“有心”國家!

2023感動中國朱麗華事蹟簡介心得體會 篇29

1986年,從新疆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庫爾班·尼亞孜成為阿克蘇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教師。上世紀90年代,跟隨着“下海潮”,庫爾班·尼亞孜停薪留職到內地做生意,因為沒有語言障礙,他走遍了大半個中國。

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庫爾班·尼亞孜看到種種新氣象:人們思想觀念開放,接受新事物快;工作特別勤奮、能吃苦,效率高;非常重視教育,科技、文化都很先進。他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新疆和這些地區在發展上的差距?”

後來,庫爾班·尼亞孜回到家鄉烏什縣伊麻木鄉(20xx年4月,伊麻木鄉撤鄉設鎮),經營一家藥店。小鎮人口2 . 7萬人,絕大多數是維吾爾族。由於地處偏遠,絕大多數羣眾不懂國家通用語言,鄉親們出去務工、做生意非常困難。

一天,一位老人帶着孫女到藥店買藥,庫爾班·尼亞孜看到孩子正在出水痘,就告訴老人如何治療。誰知老人卻斥責他:“我的孩子長得太漂亮了,被人嫉妒,遭了詛咒才變成這樣。”

類似的事情見得多了,庫爾班·尼亞孜深刻地意識到,打針吃藥只能解除身體上的病痛,卻治不了精神的匱乏和思想的落後,他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來改變這種狀態。

“語言不通是制約少數民族羣眾接受更高層次教育、融入現代文明的一大障礙,也容易讓宗教極端思想鑽空子。”庫爾班·尼亞孜説,讓孩子們學好國家通用語言,就等於為他們搭建一座通向現代文明的橋樑。於是,他決定在家鄉開辦一所國家通用語言學校。

20xx年5月,庫爾班·尼亞孜拿出60萬元積蓄,在家鄉創辦了一所國家通用語言幼兒園,並從附近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請來了漢族教師。庫爾班·尼亞孜帶着老師挨家挨户做動員,一遍一遍給維吾爾族老鄉講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性。有人被他的誠意打動,答應讓孩子試試。他們走村串户,總算動員了80多個孩子來報名。

一年後,幼兒園的孩子們畢業了。看到孩子們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能説一口比較流利的國家通用語言,庫爾班·尼亞孜看到了希望,又順勢開辦了國小。

20xx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已經從創辦初期的2個班80多名學生髮展到現在的11個班600多名在校生。學校累計培養了九屆共計600多名國小畢業生。其中,450多人考上內初班。20xx年,學校的第一屆畢業生穆薩·圖爾貢,以701分的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成為烏什縣第一個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現在,不僅是依麻木鎮,連縣城甚至外縣的家長,都排着隊想把孩子送到庫爾班·尼亞孜開辦的的學校上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