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通用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5W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1

上思想政治課是教師在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特別是在國中階段,上思想政治課的教師要教育、啟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靈活。思想政治課的改革與素質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等等,都與教師的才能與素養的提高分不開的。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通用13篇)

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養,一名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條件,隨機應變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錯綜複雜、突如其來的教育、教學問題,否則,即使你有高談闊論的理論也無法成為實際的好教師。

在教學的實踐中,廣大教師對教育的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我們在觀摩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時,會發現他們都非常善於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時機和分寸,方式方法靈活自如,語言通俗、生動,分析精闢入理,富於説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顯示出一名政治教師的聰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與此同時,一部分教師由於對教育技巧的含義、表現及其培養途徑等缺乏瞭解,在實際工作中只對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水平比較重視,而對培養自己的教育、教學才能則往往重視不夠,認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給學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靈活和才能,沒有把握學生思想脈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為主體地有機結合起來,學生則連“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師在目前的觀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為是管理學生,維持秩序的一種應急手段。這些誤解,往往影響着廣大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培養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覺性,妨礙了他們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育機智,即是教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和綜合表現。技巧有效地發現和處理各種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具體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善於發現問題,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

近年來,“思想政治課”的教材有所變革。如:在國中階段,原來八年級年主要是上“社會發展簡史”,而現在是上有關的法律知識,對於這種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對症下藥,才會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針對性,就好比射箭沒找到靶子,治病沒找到病因。只能陷於枯燥無味的空洞説教,有的甚至在朗讀教材。如果善於發現問題,並能迅速準確地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妥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觀察力,分析力和判斷力。

二、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方針。

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關鍵是要理論聯繫實際、善於因勢利導、創造性地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社會、理解人生,解決周圍各種思想認識問題,從而解開學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勢利導地對其進行教育,更需要教師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三、善於隨機應變、靈活機智地處置各種突發問題。

對於課堂上突然出現的問題,這是常見的事,不足為奇。但要能及時地作出正確的反應,機智果斷地給以恰如其分地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現出教師在巧妙處理問題的聰明才智,還會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政治課教學所獨具的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對該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善於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誘、引導得法。

“欲速則不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於求成,而應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僅是教師在教育機智的重要表現,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區分層次,以理服人,講求實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師在長期實踐的經驗積累。那麼,政治教師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機智技巧,主要應通過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論知識修養,是教育機智才能賴以培養和提高的堅實基礎。

教育機智的才能,首先來自於教師本身的道德修養,只有具備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變得耳目聰明、靈活,潛移默化。許多問題連教師自己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怎麼談得上機智靈活地去教育學生呢,而豐富的知識;較高的理論修養水平是教育機智的基礎,雖然教師有了“一杯水”,並不一定就能保證交給學生“一滴水”,但教師這“一杯水”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靈活自如地駕馭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各種問題具有準確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遊刃有餘地進行處理,否則教學時只能照本宣科,遇到問題就會措手不及,捉襟見肘,教育機智便無從談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學生的思想、知識和心理特徵,是教育機智才能得以發揮和發展的基本前提。

對學生了解得越透徹,教師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發揮。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尚未定形,處在“斷乳期”,他們的心理時起時伏,這就需要教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應以課堂教學作鋪墊作用,才能有針對性,使教師教學才能得到發揮。再次,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得到鍛鍊和提高的內部動力。國家的興旺發達,社會的進步,歷史車輪的前進,人類文明的發展等都在於教育。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只有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對學生所承擔的責任,他才能千方百計地努力去追求儘可能完美的教學效果,從而使自己的教學才能得到不斷鍛鍊和提高。

最後,自己勤奮進取,虛心向他人學習,勇於探索創新,善於積累和總結,是教育機智才能不斷提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每個有責任感的教師都想自己能在教學上揮灑自如,教學效果良好,給學生有個好的印象。這並非每人均有辦法掌握這種高超的教育藝術才能,在同樣起點的條件下,有的教師進步較快,有的停滯不前,關鍵就在於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膽創新,注意總結,借鑑別人的經驗,聯繫自己實際,才能得到啟發,才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才能。

總之,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好壞是與廣大教師的教育機智分不開的,而這種才能的培養和發展,則要依靠教師自覺地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和鍛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只有通過勤奮進取,不斷追求,勇於探索,才能登上這座教育藝術之峯。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2

2月8日上午,在20__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谷愛凌獲得金牌,法國選手勒德摘得銀牌,瑞士選手格雷莫德獲得第3名。獲得亞軍的勒德在第三跳挑戰女子最高難度動作時出現失誤,谷愛凌和格雷莫德第一時間走上前俯身送出擁抱,給予了她安慰和鼓勵。

賽後,谷愛凌在採訪中表示:“比賽不是為了打敗其它選手,是要和自己比,無論落地成功與否,都會感到非常驕傲,挑戰新動作是讓世界看到自己的比賽精神。”

相信這也是每一位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的心聲,在公平中競爭,儘自己所能為國爭光;同時,不斷挑戰自我,以體育精神、以奧林匹克精神激勵所有人。

而中國觀眾們也始終保持着很高的文明觀賽素質,用東道主的熱情和大度為各國運動員加油,不以勝負論英雄。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3

太空生活趣事多,航天員在太空中要生活六個月,也許你認為在太空中生活一定是快樂的,一定是艱難的。下面就來看一下三位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太空中都是怎樣生活的吧!

一提到生活,我就有疑問了,我們在地球上睡覺和在太空中有什麼區別?因為太空中沒有了引力航天員們睡覺要在睡袋裏。有意思吧!

吃飯大家並不陌生,在太空中的水和飯都失去了引力會飄在空中,航天員可以在空中吃飯,太好玩了!

我喜歡宇宙,喜歡太空,祝航天員們早點歸來,平平安安、身體健康,我們都期盼你們的歸來!上了這一課我明白了我們從小就要樹立遠大理想,將來報效祖國,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吧!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4

中國,一個屹立於東方的古老國土;中國,一個地大物博、物多人多的美麗國度。如今,中國也是一個在航天事業上領先許多國家的大國了,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今天,我在學校開展的《中國人的航天夢》展覽中,得到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訊息,下面我給你講講吧!

首先,我國航天事業的元老錢學森爺爺在1956年10月8日擔任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的院長,在不斷的研究中,終在1972年4月24日,在x發射了東方紅第一顆人造衞星,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衞星的國家。又在1988年、1990年、1999年、20__年、20__年分別發射了風雲一號、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神州試驗飛船、神舟三號試驗飛船、神舟四號飛船等。20__年10月15日,楊利偉叔叔乘坐神五完成了我國首次載人飛行,20__年10月17日,費俊龍叔叔和聶海勝叔叔也圓滿的'完成了神六的飛行任務,實現了我們炎黃後代千年來的飛天之夢,同時標誌着我們中國成為了繼俄、美兩國之後第三個能掌握載人飛天技術的國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中華民族日益強大,中國日益富強,我們國家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止,我們從原來的貧窮落後進步到如今的強大富裕,我們已不再是昔日的落後小國,如今放眼世界,也有了一席之地,我們的祖國中國泱泱大國,我為你自豪!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5

20--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順利將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送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神箭衝碧宇,天和傲蒼穹。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想。書記高度肯定廣大航天人是“思想過硬、技術過硬、作風過硬的英雄團隊”,我們當學習“三過硬”的“航天情懷”,在自己的崗位上探索“星辰大海”。

永葆“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赤子之心,做“思想過硬”的信仰者。東風航天城建設初期,10萬大軍挺進戈壁,在人煙稀少的茫茫大漠中隱姓埋名,在十分有限的科研條件中攻克難關,在經年累月的演練衝鋒中以苦為伴。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長眠着700多位為了中國航天事業英勇獻身的英雄先輩,他們秉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堅定信念,用一心為國的大愛鑄就航天夢想,用無怨無悔的忠誠譜寫時代讚歌。黨員幹部應當學習航天情懷,心懷國之大者,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最高位置,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個人利益與人民幸福緊密相連。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煉就一雙政治慧眼,不計個人得失,不較名利地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樹好為國為民的信仰旗幟。

錘鍊“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拼搏之姿,做“技術過硬”的開拓者。航天員需要經歷八個大類、上百個課目的高風險高負荷訓練,在腦部缺血、呼吸困難、承受八倍於自身體重重力等常人難以忍受的狀態下完美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科研人員先後攻克了以逃逸系統為代表的多項世界難題,研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在航天技術前沿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黨員幹部應當錘鍊工作技術本領,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常懷“空杯心態”,虛心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羣眾學習,在幹事創業中時常總結經驗,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優化方法。加強實踐鍛鍊和專業訓練,深入基層一線,加強與羣眾的血肉聯繫;同時,用人單位應結合不同領域、不同崗位幹部的專業化需求,開展精準化、個性化培訓,增強專業化培訓的次數和深度,更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

鑄就“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鬥爭之魂,做“作風過硬”的踐行者。沒有執行過飛行任務的首批航天員鄧清明曾四次入選任務備份梯隊,他“寧可備而無用,決不用而無備”,甘做一塊默默無聞的基石,不求回報,執着堅守。目前世界上500多名航天員中有27人在執行任務或訓練時罹難,每一次飛天任務前,航天員們都會立下“生死狀”,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無私奉獻。黨員幹部當鍛造工作作風,基層沒有聚光燈和華麗舞台,要有耐得住寂寞的靜氣,日復一日地無私奉獻,年復一年地為民服務,發揮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培養攻堅克難、擔當重任的能力,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在基層一線和關鍵時刻能靠得住、頂得住壓力,在平凡崗位上貢獻“不凡”之力。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6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着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為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為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x精神一樣,成為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當代大學生學習航天精神

1、學習航天人的艱苦奮鬥、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由於美國和歐洲頒佈的禁令,我國很難從國外獲得關鍵的航天技術,中國也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活動。航天事業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職業,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風險面前,中國航天員表現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頑強拼搏的鬥志。航天員這次出艙面臨着失壓、缺氧、

輻射和巨大温差等諸多困難。他們用艱苦奮鬥、敢於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優秀品質;用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榜樣。

2、學習航天人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

神舟七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並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為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閲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這種不允許失敗、不準有絲毫瑕疵的嚴謹工作作風,保證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

3、學習航天人志存高遠、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

漫步太空,這個在當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神七”昇天意味着將打破這種局面。當我們沉浸在“神七”帶來的歡樂和喜悦時,當我們為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勇於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責任感,學習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志存高遠、為國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的精神。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7

近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運載火箭以“長征”命名,是因為它代表着中國航天事業光榮而又艱辛的征程。星辰大海,征途在前。基層選調生要學會從偉大航天精神中汲取力量,在闊步邁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上煥發絢麗的選調風采。

永葆“闖”的精神,以“特別能吃苦”的韌勁,探索“奮進”之星。“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57年前,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57年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由弱至強,讓五星紅旗在浩瀚的宇宙中熠熠發光。歷經千難成偉業,人間萬事出艱辛。我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晚、基礎弱、底子薄,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要想獲得成功,航天人必須付出數倍於常人的努力,他們甘願“吃苦”,日復一日接受超重耐力訓練、低壓缺氧訓練、失重飛行訓練等“魔鬼訓練”。實踐反覆證明,幹事創業,沒有安逸享樂的温室,只有艱苦奮鬥的戰場。這個道理也適用於當下的基層選調生,想要服務好人民、建設好國家,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不做浮在水面的“葫蘆”,而是做扎進大地的“根鬚”,在吃勁崗位裏“蹲苗”磨練,涵養不怕吃苦、勇於吃苦、以苦為樂的精神,讓成長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穩健、更紮實。

激勵“勝”的鬥志,以“特別能戰鬥”的拼勁,探索“夢想”之星。“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錢學森、鄧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他們自強不息、勤懇耕耘、晝夜攻關、精益求精,以對夢想的篤定與堅守,一次次向艱難險阻發起衝鋒,詮釋了義無反顧的戰鬥精神。“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這是航天領域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一點點”的背後,是一種頑強和堅韌,更是每一名航天員無懼挑戰與困難、直面挫折與失敗的戰鬥姿態。現如今,我國已經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面臨的各種新舊矛盾必然會反映到工作中來。廣大基層選調生要像中國航天人一樣發揚鬥爭精神,做疾風勁草、當烈火真金,遇到困難不打“退堂鼓”、不走“繞道路”,愈挫愈勇、越-越強,在基層一線燃燒自己的青春鬥志,讓“理想之花”在基層綻放。

鉚足“創”的勁頭,以“特別能攻關”的遒勁,探索“勤學”之星。“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實際科技高峯的必由之路。”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在黨的領導下,科技工作者一步步突破技術封鎖,一步步闖關奪隘,通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中國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發堅定豪邁,一枚枚“東方紅”拔地而起,一顆顆“中國星”閃耀蒼穹,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走出了一條完全獨立自主的創新之路。在鑄造世界一流航天工程的過程中,中國航天人展示出了強烈的責任心和特殊的使命感,作為新時代的選調生,在未來探索的路上,也要繼續秉承這種克難奮進、鋭意進取的航天的精神,一方面要有創新的意識,勤於探索,勇於打破常規的思維定勢,敢於打頭陣、攻難關、爭一流,擺脱長期路徑的依賴;另一方面更要有創新的本領,在崗位上更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提升對新事物、新知識、新業務的學習和掌握能力,用“創”的韌勁展現新力量、新氣象、新作為。

賡續“實”的作風,以“特別能奉獻”的幹勁,探索“實戰”之星。“載人航天是用生命去探險、用軀體去撲救的神聖事業。”航天人每一次孜孜以求的攻關、每一次鍥而不捨的演練、每一次矢志不渝的衝鋒,背後都是一顆對黨絕對忠誠、為祖國載人航天事業奉獻一切的赤子之心。從古代嫦娥奔月,到今天神舟圓夢,中國航天人不負黨和人民的期待和重託,滿懷“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揚鞭奮蹄、鋭意進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歎全球的豐功偉績。實幹興邦、實幹創造業績,這是載人航天事業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對基層選調生而言,應該努力學習航天人捨己為國、孜孜奉獻的愛國精神,紮根基層、奔赴一線,堅持以“實”字打底、“幹”字當先,堅持説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切實提高解決基層複雜問題能力,把工作抓到位、把實績幹出彩,在“功成不必在我”的無私奉獻、“功成必定有我”的自信實幹之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8

神舟十三號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授課項目附後),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再一次激發了我對科學的興趣。

從小時候起,我便嚮往宇宙的無窮、星河的璀璨。那時我不禁懷疑,遼闊的宇宙是人類所能入其探索的嗎?但通過知識的增長,我瞭解到了神舟浩蕩遊於天際,知道了嫦娥飄搖浮於星海。得知了這些,我便對航天員產生了深深的敬仰。我想,或許有一天我也能加入他們,去探索宇宙的奧妙。

當我急匆匆的查找成為宇航員所具備的條件時,我看到了航天員訓練的過程。當宇航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超重耐力訓練、低壓缺氧訓練、水槽訓練、前庭功能訓練、失重飛行訓練、理論學習…………感悟的同時,我又急於想了解視頻中帥氣的女航天員是誰?通過搜索查詢,原來她是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王亞平。王亞平是我們山東人,為此我感到無比自豪與榮耀。20--年王亞平阿姨入選了“神十”任務乘組,成為中國“80後”飛向太空首位女性。沒想到8年之後再次飛向太空,向我們展示了超能力的同時,也為我們呈現了一堂生動的天宮課堂。

在浩瀚的宇宙中,航天員們乘坐着美麗的宇宙飛船,肩負着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圍繞着藍色的地球,遨遊在太空中。為中國航天贏得了勝利,為祖國母親贏得了驕傲,也永久地成為了我們心中一顆閃亮的星辰。

“神州13號”飛船發射成功是繼“神州六號”圓了中國人的航天夢後,又一次實現了多人、多天的飛天,太空漫步等夢想,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航天員們飛行在太空中,進行了許多科學實驗,為中國航天事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數據。你們像一顆璀璨的星,又一次讓祖國母親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也使我們國家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第三航天大國。但是,我們都清醒地意識到,“神州13號”的成功發射成功,僅僅是中國航天的一個新起點,我們期待着航天員們下一次航天飛得更高,飛得更快;我們更期待着中國的空間站新的超越!……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9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説,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説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10

我們用熱情為運動員助力加油,做為冰雪健兒鼓掌冬奧人。燃情冰雪,激情盛會。冰立方,藏着中國智慧;冰絲帶,起舞向未來;冰玉環,吳帶當風美;雪游龍,曲折盡和諧;雪如意,中國氣派彰顯。國家速滑館——世界上規模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面體育館;首鋼滑雪大跳台——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場館;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全球第一條360度迴旋賽道;國家跳台滑雪中心——世界上體量的跳台滑雪場館。堅信,在這壯美的體育賽場,必然有閃光的競賽成績。我們都是熱情的觀眾,我們都是崇尚體育精神的網民,我們要做為冰雪健兒鼓掌的冬奧人。

我們把冬奧精神融入到奮鬥征程,做踐行冬奧精神冬奧人。每一場競賽,都是體育精神的展示;每一個運動員都是奧運文化的使者。學習冰雪健兒的拼搏精神,弘揚奧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我們要把冬奧精神踐行到虎年的奮鬥征程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冬奧人不僅在賽場上,也在服務中,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冰雪運動普及,冰雪產業發展,冰雪經濟繁榮,我們要以冬奧人的風姿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要讓冬奧精神在工作崗位上釋放出磅礴能量,創造虎虎生威新輝煌。

沐浴在冬奧的榮光中,迎接蓬勃的春天,從寒梅傲雪到春暖花開,我們都是冬奧人,是熱心的冬奧人!是加油的冬奧人!是奮鬥的冬奧人!北京冬奧,精彩,非凡,卓越;中國奮鬥,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絢麗奪目,事業璀璨。

用東道主的熱情和大度為各國運動員加油,不以勝負論英雄。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11

看過《天宮課堂》第一課,心中不禁想起一句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困境對於強者來説,是邁向高一級台階的墊腳石,是駛向萬里征途的加油站,是大海上乘風破浪的強勁風帆……由於太空中是沒有地心引力的,所以會失重,每一次執行任務,都要千小心萬小心,每天的工作一定是繁忙又緊張的。這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技術操作和專業技能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奮鬥是圓夢的翅膀。中國的航天工程起步較晚,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有天地經緯、腳向浩瀚天宇,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艱苦奮鬥,在反覆試驗的求索中砥礪前行,在精益求精的攻關下追求卓越,敢闖難關、勇開新路,向實踐要驅動力;一個個航天員在嚴格系統全面的訓練中學經驗、強本領,飛天遨遊、出艙行走需要紮實的功底,訓練的時長與難度需要他們具備過硬的心裏素質和強健的體魄,寒來暑往的刻苦訓練讓他們擁有超強的意志力與自信心。為了偉大的航天事業,航天工作者與航天員,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在接續奮鬥中實現航天事業更高水平的創新與突破。

從“神一”的發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成果豐碩。在“追夢”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當然,前所未有的挑戰難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業績高度。魯迅先生曾説“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雙腳踏出來的,即便是“天路”,也是由一步一個腳印開拓出來的。從1956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發展中一以貫之的堅持,是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壯大的核心競爭力。走前人沒走過的路自然少不了彎路,闖前人沒闖過的關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為先驅,方能成為先鋒;唯有敢闖,才能闖出新天地,搶佔“新高地”。

偉大事業孕育着偉大精神。無論是“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還是神舟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無論是北斗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還是“嫦娥”奔月與“天問”探火,從大膽設想到成功實踐,無不彰顯着中國與時俱進的航天實力。中國的航天事業從艱難起步到艱辛跋涉再到取得輝煌業績,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國身影、中國足跡,在航天事業的發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必將引領着十四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齊奮鬥,激盪起磅礴偉力,奮進新徵程,逐夢新時代。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12

當航天員們在《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為我們時,你是否瞭解過她為夢想付出的努力?他們是名人,他們也只是一個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的普通人,是堅持讓他們的生命變得與眾不同。夢想雖然美麗,但如果沒有堅持的勇氣和行動,那麼,那份美麗就只能停留在夢境中,而不會成為如今的現實。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少年宮中學習的那些日子。我很喜歡發明,爸爸雖然支持,但媽媽卻認為“發明不能當飯吃”,不贊成我學發明。我還記得爸爸説:“放心兒子,你想學就學。這是你的夢想,就算一萬個人反對,自己堅持就對了。”爸爸的這句話和王老師的話真是不謀而合,也讓我學畫的心更加堅定了。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着成為畫家,而付麗娟姐姐卻是擁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很佩服她在藍天中勇敢下跳的這份勇氣——因為我恐高。

他們的事蹟全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夢就動力,有動力夢想才能成功;有夢就要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成功;有夢就能出彩,只有出彩才算成功。

夢想不會拋棄我們,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拋棄自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儘管在實現夢想的旅途中會出現各種磨難,必須經受多重考驗,甚至會讓我們難受得哭泣,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疼痛,但是,如果放棄那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們一定要堅持。因為,堅持是通向夢想的最好途徑。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當一名發明家家。雖然這個夢想看起來很可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玩弄發明,認為發明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認為發明家只是多餘的,不能與時代接軌,不能創造社會價值,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我喜歡帶着欣賞的目光、愉悦的心情欣賞那些有用的發明,去了解過去歷史中發生過的事情,去傾聽古人的心聲,去追尋他們所走過的痕跡。這儘管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我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就像他們一樣。

夢想是一片鑰匙,她不能打開所有的鎖,但卻能夠打開屬於我們自己的鎖。但有個問題,這片鑰匙可能需要我們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適合打開夢想的鎖。沒有經過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讓夢想雕琢我們的人生,就讓夢想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棄,請握緊手中的鑰匙,堅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開那把鎖!

2023學習思政大課心得體會感悟 篇13

12月9日12:00起,央視新聞新媒體將推出6小時不間斷直播,開設多個特色太空小課堂,全程見證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直播節目將邀請多位航天系統重量級嘉賓以及網友喜愛的物理老師、科普達人等參與,一起觀看浩瀚太空,品嚐太空食品,揭祕航天員訓練日常、通過趣味物理小實驗學習感受神奇的太空現象等等。

櫛風沐沙路,砥礪前行。回首當年方恍然。18年前,楊利偉那一句“神舟五號報告”還在耳邊,舉國歡騰的那一日彷彿就是昨天,18年後,短短一年內,銀河畔又將兩度度留下中國人的足跡。如此成就引得世界矚目,但又談何容易?中國航天人在缺條件、乏設備的艱苦環境下,用中國智慧、中國擔當繪就飛天夢想。在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劉紀原的記憶裏,在中國航天事業剛起步時,科研人員吃的是饅頭就鹹菜,試驗一去一天,回來滿身是土。執行此次“神十三”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王亞平則説,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讓她克服所有的困難,戰勝所有的難關,甚至犧牲生命。在問天之路上,中國航天人守得晨星、吹得寒風、坐得冷板凳,行得崎嶇路。肅州風急,逼不退中國人的問天之心;漠北沙糲,卻磨出了航天人的求真之質。

神舟乘風起,扶搖直上。千餘載飛天夢酣。邁入載人航天時代的第18個年頭,作為中國空間站“天宮”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後一次任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此次飛行意義非凡,可謂為“天宮”放上最後一塊奠基石,之後“天宮”即進入建造階段。“天宮”一名寄託着中國人千年來對未知世界的綺麗幻想,先行者屈原執筆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如今,中國人搭乘“神舟”上天一探“天宮”究竟,終圓了華夏千年綺夢,為上古天問求得答案。中國人獨有的詩意浪漫在航天逐夢路上不會缺席,“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神舟”應勢而出、乘風而起,恰似鵬鳥氣貫長虹、勢不可擋,賦予混沌長夜以“北京時間”,帶去“北京明白”問候清寂寰宇,紅旗在天宮招展,“中國夢”正光耀宇宙。

東風送神舟,攬月逐星。中國問天正在其時。當前,科技進步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實力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標誌。十八大以來,中國建設科技強國步履不停,在各科研領域掀起經久未息的科技創新熱潮。在航天領域,“神十三”憑藉“徑向交會對接”和“6個月長期在軌”兩項關鍵技術,在世界範圍內再度打響中國航天品牌。創新不只是靈光一閃,更是厚積薄發。一位火箭設計師曾説過,“中國航天有個傳統,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就持續一頓飯的時間。對於研製團隊來説,成功不是光環,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務的起點”,對中國航天人而言,成功總是在下一次。待“神十三”歸來,新的探索又將出發,“天宮”的開放還面臨着諸多技術難題,前路迢迢難測。但中國航天人的字典裏沒有“後退”,更沒有“畏難”,他們堅信只要咬定目標、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久久為功,厚積一定迎來薄發,前路總有光明。

天梯亦為人造,有何不可摘星辰?中國航天攬月逐星之路還在繼續,千千萬萬的航天工作者賡續航天精神,攀登科研高峯,奔赴星辰大海,他們的問天之志激勵着我們所有人,愛祖國、追夢想的模樣多麼美好,踐初心、擔使命的精神多麼可貴。有他們,有你有我,“中國號”飛船行穩致遠,一往無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