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6W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評委、同志們: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精選16篇)

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做無愧於組織的人民公僕!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做無愧於共產黨員光榮稱號的人民勤務員!最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各級黨務政務會議上迅速躥紅,被頻頻引用。

其實,不忘初心並非共產黨人的專利,每個人都有埋藏在自我內心深處的那份初心。

初心是人之初的性本善。初心是青年時代的“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户侯”,初心是參加工作,初入職場對第一份工作的那份熱愛和職責……

從表面看,每個人的初心千差萬別,但每個人初心的本質都驚人相似:那就是進取向上,崇尚真善美,都是富於強烈的使命感和職責感的。

一位倫理學家説過:人的初心與人的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期構成,是人性裏最善良,最本真和最進取向上,生機勃發的那一面。初心純潔、熱烈、完美,她是人生起點的希冀與夢想,她是事業開端的承諾與信念;她是迷途困境中的職責與擔當,她是鉛華盡染時的恪守與堅持……

正如前面所述,初心雖然完美而崇高,但能否終其一生堅持踐行,是高尚與低俗,成功與失敗,傑出與平庸的分水嶺。

大乘佛教要典《華嚴經》中有一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意思是説任何人做事情,只要始終如一的堅持當初的信念,並堅持付諸努力,最終就必須能獲得成功。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建黨初期,一窮二白。但他們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解救人民大眾於水深火熱之中,作為自我的初心和出發點,從南湖一葉扁舟出發,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勝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時代最強音!

歷史是一面鏡子。反觀歷史的反面,歷朝歷代的失敗者、沒落者無一例外都是忘記,甚至完全背離當初或者青年時期以往立下得那份錚錚初心,追求享樂和個人至上,甚至放棄人生夢想,最終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

一個執政黨,一個國家管理者需要如此。一個人尤其是青年人同樣需要如此。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戰敗後,不忘初心,卧薪嚐膽,最終戰勝吳國榮登一代霸主。這一精神,當仁不讓被寫進了“不懼失敗和屈辱,敢於拼搏”的中華民族精神寶庫。科學家錢學森青年時期,雖然身在美國,但時刻不忘回報祖國的初心。1955年,他克服重重阻撓,最終回到祖國,獻身國防事業,為我國“兩彈一星”成功發射做出了卓越貢獻。周恩來青年時期就堅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拳拳初心,從一名出國留學生出發,始終站在革命和時代的前列,鞠躬盡瘁,最終實現了救國救民,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人生夢想。

我們設計院就有這樣一羣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年輕人,他們血氣方剛,青春激昂,出外業搞測量,再惡劣的天氣,他們沒有畏難過,再艱險的路途,他們沒有退縮過。做內業設計,再難得技術難題,他們沒有嚇倒過,再緊的工期,再大的工作量,他們沒有拖延過。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們沒有忘記青年時代曾今立下的那份初心。都是因為他們時刻堅守初入職場時默默立下的那份誓言。

20__年夏天,設計一室出外業崴了腳的李佩輝,沒有選擇在家休養,而是堅持每一天一崴一崴地到工地指導測量,由於他熟悉路線、地形,加之業務熟練,50公里的初測和放線工作比預計提前了一週順利完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忘初心,愛崗敬業的創業主題。用熱血和活力奏響了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時代主旋律!

其實,作為設計院的一份分子,只要我們初心不改,堅持做本真的自我,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因為我們的堅持變的完美而有意義;只要我們初心不改,那麼我們的國家就會因為每一個人獻出的那一點點温暖,而變得更加有凝聚力;只要我們初心不改,那麼我們的企業,就會因為每一個人多承擔的那一份可能微不足道的職責,而變得更加充滿期望和力量。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黨員的初心,是對黨的堅定信仰和鄭重承諾。對於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來説,初心就是紮根工作一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燃燒青春活力,抒寫華彩人生。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一位哲學家説過:初心是起點時心懷的承諾與信念,是困境中履行的職責與擔當,是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做一名合格公路設計人員,同樣需要始終如一踐行以往的那份初心。從今日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永遠堅持那份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砥礪前行,拼搏奉獻。

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大家不要忘記我們出發時的夢想信念。既然選擇了公路設計這個職業,就應當讓自我愛上這份工作,挑起肩上的重擔,擔負起應有的職責,以實際行動釋放出應有的活力和活力,這才是我們年輕人應有的果敢和擔當。讓我們堅定信念,堅守選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沉澱了心境鑽研技術高峯,時刻走在公路設計技術的前列,時刻走在公路設計新時代的前列!

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心中有愛,感恩奮進,以實際行動回報企業給我們個人發展供給的廣闊舞台;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勠力同心,服務大局,發自內心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獻計出力;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應對矛盾和危機,敢於挺身而出,以強烈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承擔起應有的職責;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勤勉敬業,鑽研業務,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打造一流的幹事創業團隊……

不忘初心築新夢,砥礪奮進寫人生。目前,我們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發展新時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僅有讓心中的“初心引擎”永不熄火,才會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強烈職責感;僅有讓心中的“初心引擎”永不熄火,才會有“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毅力;僅有讓心中的“初心引擎”永不熄火,才會有“雄關漫漫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吹盡狂沙始到金”的豪邁氣概!僅有讓心中的“初心引擎”永不熄滅,才會在奮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征程中抒寫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青春的華彩樂章!

最終,我用一首詩表達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信念。同時也結束我今日的演講:

每一寸時光,

用我們青春最初的信仰,

播下我們孜孜以求的夢想。

你看那大道無疆,

充滿未知,困難阻擋。

我們初心不改,揮灑青春力量,

時光荏苒,時不我待,我們奮勇向前方!

驀然回首仰望,

你看那陰霾之上,

早已霞光萬丈!

多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頒發了,很多同志獲此殊榮。這是團中央、全國青年聯合會授予的榮譽,也為紀念五四運動_週年。

_年前的五四運動,開啟了中國現代歷史的大幕,也為穿越世紀風雲的青春史詩寫下序篇。

_年來,“愛國、進步、科學、民主”,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將五四鑄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時代潮頭的中國青年胸前。

當年,27歲的孫中山先生在興中會宣言中最早提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激盪人心的口號,他領導的辛亥革命_了君主專制,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但是中國社會的性質依然如故,救亡圖存的呼喊一聲緊似一聲。1919年4月底,中國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會並未帶來預想中的“公理”,鬱積已久的亡國之憂、救國之情驟然化作海嘯山鳴的五四運動,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成為洪流中的先鋒。

愛國主義是五四運動最深厚的精神底藴。_年前“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怒吼早已淡去,“振興中華”的青春壯歌卻一脈相傳,迴響不絕。

五四運動__年後,新中國成立了。火紅的青春足跡與共和國的發展歷程緊相伴隨。

__,保家衞國。報名參加軍事幹部學校的清華學子超過應召人數的9倍,沒被招收的難過的掉淚。全國各地兩次報名參軍的青年達70萬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把青春獻給祖國”成為全國青年的行動口號。第一支青年突擊隊在北京展覽館工地誕生,引來全國13萬名青年跟隨。20萬青年高唱《墾荒隊員之歌》奔赴邊疆,為新中國農業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中國青年的艱苦奉獻和創造激情支撐起社會大廈,更留下永恆的精神財富,“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

“走向社會,深入羣眾”——這是五四時期青年學生的行動口號,在這場偉大的青年運動中,作為先鋒的青年知識分子領悟到一個偉力:人民羣眾。衝破狹小圈子,放眼廣闊天地,他們喊出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與羣眾結合、與實踐結合。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五四開闢了青年成長道路,在新的時代中延伸。2.5億青少年保護河;1000多萬大中專學生“三下鄉”;250萬志願者社區扶貧;大學生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啟動,短短20天,四萬多名青年學子踴躍報名。……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是青年們深刻認識我們的國情,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要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建功立業。

我們紀念五四運動,目的在於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就是要樹立理想,立志報國;要勤奮學習,勇於實踐;要在實踐中鍛鍊品格,磨練意志,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習做人;要守時守信,做文明小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於現實,從身邊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青島工人許振超在青島一中紀念五四運動暨優秀中學生表彰大會作的以“知識改變命運,崗位成就事業”為題的報告中説道:“在別人眼裏學習是一件苦事。但對我來説,學習帶給我無窮的快樂。每當我攻克一道難題,我就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許振超從一個學徒成為一名“橋吊專家”,以國中文化程度熟練地駕馭綜合了6門學科知識的大型集裝箱裝卸設備,許振超學習了高壓變配電、電力拖動、計算機、數字控制技術等多個專業知識來研究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由於學習中經常要參閲一些英文專業書籍,不會英語的許振超拜女兒為師,不懂就問,不會就學。30年如一日的自我挑戰和堅持學習成就了今天的“橋吊專家”。他説:“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可以沒有文化;可以不進大學殿堂,但不可以不學習;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成就未來。”

當前一個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的熱潮已在興起,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迫切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共青團和少先隊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努力培養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

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朝着理想腳踏實地,努力奮鬥吧!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可曾記得1919年5月4日這個歷史性的日子?可曾記得在北京天安門前聚會的3000多學生?又可曾記得“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的一幕?90年前的5月4日,一羣激慨萬分北京學生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賣國的二十一條”“誓死收回青島”“拒絕在合約上籤”等口號,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活動。

這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愛國運動,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我們的先輩用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激情譜寫了一曲壯烈的樂章,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天,被定為五四青年節。又是一個五四青年節,我們站在這裏,慶祝我們的青春。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幸福的時代。在這裏我們擁有最美麗的青春。青春是美好的,青春亦是短暫的。她也許只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但即使她如轉瞬即逝的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她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照亮我們的一生。不畏艱難險阻,敢於拼搏,志比雲天。青春不容後悔,曾經在一本書上讀到一首描繪故事發生在青春的歲月裏,又有多少人在彷徨迷茫

我們也不應讓青春後悔。

要想青春無悔,就必須要學會把握今天。青春的詩歌:

青春的花開花謝,讓我疲憊卻不後悔。

四季的雨飛雪飛,讓我心醉卻不堪憔悴

有多少昨日已過去,明日遙不可及,唯有抓住今天才能從容的回望過去,自信的望未來。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的茁壯,挫折會使我們沒變得堅強。成 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於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勇敢的面對山峯,去欣賞峯頂的風光,面對未來,爭取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大學聯考將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之一。但我們終將會坦然面對。因為我們會積蓄全部的力量去迎接它的挑戰。因為我們會把握每一個今天,我們的青春無悔。

中學時代亦是最值得珍惜的歲月。中學時代的我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我們珍惜又情,珍惜親情,為未來的人生踏出堅實每一步。我們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體驗人生的精彩,積蓄力量,只為終有一天能展翅飛翔,飛翔更高更遠的天空。

青春是一首美麗的歌,多少故事在歌中誕生,最終交織成難忘的旋律。青春不能永恆,但卻可以無悔。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4

當五四的腳步已經臨近,當我們的金葉姐妹和男同胞一樣,在崗位上揮灑辛勤的汗水,當熊熊燃燒的熱情又一次照亮姐妹們剛毅自信的臉龐,在這裏,柔弱不再是女性的代名詞。作為幾百個金葉中普通的一員,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站在這裏,我想大聲地告訴大家,我驕傲,我是金葉人——金葉人的半邊天!我自豪,我是金葉的守望者——一名普通的保潔員!正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一員,卻硬是樹起了“金葉”這塊閃光的金字招牌!

我是一名下崗女工。1992年因為單位人事改革,我下崗了。這一下,就讓我足足在家呆了十年,十年的庸庸碌碌讓我已經從當年意氣風發的青年,蜕變成了一名只知道圍着鍋台轉的家庭婦女,這十年的韶光褪盡了我一身的鋭氣,也讓我過早地進入了中年。可就在20xx年,金葉大酒店因即將開業,向社會招聘下崗人員,這個消息象一陣春風喚醒了我對工作的渴望,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後,我毅然報名了。幸運的是,金葉的大門垂青了我,接納了我這個呆在家裏十年的下崗工人,雖然當時的工種只是一名保潔員,可當我得知自己被錄取了的那一刻,我激動不已,我興奮萬分,因為我似乎又找到了我生命裏的第二個春天,找到了證明自己生存價值的空間!

記得當初來到金葉大酒店的時候,我也曾經因為自己是臨時工的事實而灰心過、迷惘過。眾所周知,臨時工是一個“弱勢羣體”,在社會上一聽説是臨時工,人的眼光似乎都有所不同,起初我也有這樣的擔心,可我們部門經理智慧敏大姐的一番話撥去了我心頭的烏雲,她説:“職業不分貴賤,不論你是不是正式的,只要你感覺你做的工作能讓你開心就是一種價值,而且在金葉大酒店象我們這種臨時工可有好幾百人呢!”後來我才得知,金葉大酒店的成立解決了全市近三百人的再就業大難題,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裏其實就是下崗工人第二次革命的大熔爐。

我在金葉大酒店許多保潔崗位工作過,譬如,大廳保潔員。大廳作為酒店的窗口,每天都要接待四面八方的客人,我的工作就是把大廳的衞生搞好,茶几上的煙灰缸、角落裏的小煙頭、地面上的污漬,似乎都是我的敵人,一發現就會被我毫不留情地消滅掉。大家不要以為,保潔員的工作就是掃掃地抹抹灰,其實不然,大家不要小看了保潔員,因為在我們的身上也有閃光的地方,也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記得有一次我正在電梯門口打掃衞生,這時從電梯出來一位跛腳老人,他因為行動不方便,想請我幫他到總枱去退房,我二話沒説就答應了,並迅速辦好了退房手續,他為了表示感謝,從錢包裏抽出一百元給我做小費,卻被我謝絕了:“這是我應該做的!”老人向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客人有問詢時,我耐心解答;客人有需要時,我熱忱幫助,儘自己的所能讓每一個來金葉大酒店的客人都能感覺到家的温暖,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時光飛逝,如今,三年過去了,我也成為一名有經驗的保潔員了,在我身邊湧現了不少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蹟,他們那種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態度,在這三年來也始終在激勵着我,不斷積極向上,奮力進取。不管我是做內勤、還是搞後勤,我都始終抱着一種認認真真、紮紮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本職工作,並逐漸在工作中發現了一種樂趣,體驗到了一種人生的價值。雖然,這三年來,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很普通、很平凡的,在工作的過程中,我也遇到過一些挫折和失敗,也經歷過一些迷惘和失落,但在三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真實地體驗到了“工作着是美麗的”這樣一句話。

也許,有些人會對我説的這句話嗤之以鼻,感到不可思議,認為我是在説大話、吹牛皮。但這卻是我最真實的感覺。我們都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説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説:“我正在砌磚。”第二個工人説:“我正在賺錢。”第三個工人卻説:“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故事的結果就是到了最後,前兩個工人還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偉大的建築師。人們通過這個故事,無非是想諷刺前兩種人胸無大志,所以一事無成。而讚美第三種人有遠大的理想,所以能夠成就大業。但我對這個故事卻另有一種看法:這個世界需要好的建築師,同樣也需要好的砌磚工人。這個世界有偉大的建築師,同樣也會有偉大的砌磚工人。偉大的工作需要人來做,平凡的工作也同樣需要有人來做。很難想象,如果這個世界上光有建築師,沒有砌磚工人,那些漂亮的高樓大廈怎麼能夠被建造起來呢。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5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燃燒青春,奉獻激情》。

我們應該都讀過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生活賦於我們一種巨大而又無限高貴的禮物,這就是青春。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充滿着求知,充滿着方向。的確如此,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鏗鏘的篇章。青春的我們意氣風發,青春的我們鬥志昂揚。青春的我們甘願燃燒,青春的我們樂於奉獻。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10年前,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帶着對前程事業無限的憧憬,帶着年輕人無與輪比的朝氣和敢為人先的激情,毅然決然地報名參加了全國第一批“大學生志願者服務西部計劃”這個項目,來到了鶴峯這塊紅色的土地。在團縣委和教育部門的安排下,我成為了走馬鎮民族中學的一名支教教師。至今我還記得汽車從省城到縣城再到鄉鎮的顛簸,還記得一下過雨之後泥濘的操場,還記得那時曾有過的孤獨寂寞,徬徨和失落……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改變我的信念——那就是無論我走到哪裏我都會把我的青春當作乾柴去點燃,把我的激情毫無保留的奉獻出來。我們臨行時許下的諾言:“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時刻銘記在我的心裏。當兩年的支教期滿,面臨是去是留的抉擇時,我仍然選擇留下來,因為在這裏我找到了人生的座標和方向。

我不能説我是什麼榜樣,但是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推進,一批又一批青年志願者和鶴峯籍大學生來到了鶴峯,回到了鶴峯,走進了學校,走進了各級部門,我知道在這次“年輕幹部成長班”的學員中就有不少是來自異地他鄉的。我相信你們的理想和信念應該和我一樣。

如今的鶴峯比十年前繁榮了許多,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校的土操場變成了塑膠操場,我不敢説這樣的變化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的能力所為。但是我敢説我們這些年輕人確確實實為鶴峯的發展乃至祖國的建設貢獻了並正在貢獻着力量。我們的青春確確實實在這裏燃燒,我們的激情確確實實在這裏奉獻。在座的各位,你們説對嗎?

生命易老,時光飛逝,當我們真正走過了青春,再回首青春時,能夠做到“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那就證明了你真正掌握了青春,你的青春的燃燒是值得的,你的激情奉獻的是值得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青年幹部們趁現在我們還擁有青春的時候,請把我們的青春在鶴峯這塊土地上點燃,讓她充分燃燒,把我們的激情毫無保留的奉獻給養育我們的人民吧!

謝謝大家!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6

Some people say that youth is a song, echoed the cheerful, beautiful melody; Some people say that youth is a draw, engraved with the rich, romantic colors.

80 years ago, in order to expel darkness for light, for an independent homeland and the rich and powerful, a group of high-spirited youth with blood and lives to write the song the most magnificent song of youth, drawn on a most magnificent picture of the youth.

Today, "54" Sports as a glorious page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annal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owever, "54" is much more than just a historical case, it is a spirit, to show young people of our nation fiery love for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country concerned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duty and mission of young people.

Today, we had the honor of this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living i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good time, had the honor of standing at the meeting point of century and millennium on. We are fortunate. Facing the new century, our responsibility. Recalling our carry forward the "54" the spirit of thinking seriously, and they should have a kind of youth, what kind of life. Recall that the initial start Know "54" is a history lesson from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egan. At that time, the teacher talked about "54" exercise, to us, on the imperialist powers of the various Chinese bullying on young people gave their lives for the motherland at various feat. At that time, although we still can not fully understand one of the profound truth, but like a ray of hope to illuminate the wilderness of ignorance, our young minds have sown the seeds of patriotism. Gradually, we grew up, we become their prime of youth, we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s and spirit of 54. Think of us once and almost 54 young people it big! They already provide us with the tender shoulders of a salvation from the task, and today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herland will have no choice but to fall on our shoulders of the people of this generation, we should be even more prosperous homeland and dedication of us all?

Ah yes, we do not small, we should not stop at Forever Parent generous shelter sheltered under the wings. May 4 this year, we will take part in the swearing-in ceremony for adults. That means we will have the same father who together put up a blue sky.

Elders often say that we are people of this generation tank foam honey baby, with less sense of urgency, and les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deed, compared with them, our lives more comfortable, more comfortable.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we can relax his efforts to reduce the duty on the shoulders.

People often talked about our old Subei always feeling great. Subei earth, are a beautiful and magical land, our region has Yanfu at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had left a glorious chapter. Army horse倥傯era, the land side, once fo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how to pay the expensive price.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the people here with their own hands, with people Subei diligence and wisdom, so that their homeland has undergone enormous changes. Speaking of all this, our hearts are always filled with pride. However,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here with the motherland when compared to other developed regions have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places where poverty has yet to be further management. Here is the economy as a whole have to be further off. Us, as Subei youth, first of all should feel what? Calligonum duty, duty should be felt. "Health is my land, take care of me are this piece of land." We loved this piece of land at the foot. We have to assume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land, prosperous homeland responsibility.

In my homeland, there is a father with my peers. He is nationally renowned for its rural Technology iron man. Him based on farmland, tirelessly studied the wheat, cotton, how to land on the homeland can have higher output. When his research has mad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cancer again and again to hit him. He did not fall, the wind is still on crutches in the rain to stay in the Agrocybe visited farmers at home. Tireless efforts, he produced the fine varieties have been promoted by the popularity of plant technology, grain output increased peasant hands welcome such agricultural Members. Put him as the "Agricultural Iron Man." He is our example of good old youth. Last year, his swearing-in ceremony of young adults in our city on earnestly warned us, for the old economy to take off,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hard and master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based on their own, holding a heart, the non-semi-root grass go! We remember the iron man, we be aware of her own duty, our Yanfu old youth who will try our best.

Yes, our duty on the shoulders of every youth, if we look to the new century, the entire n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land, we will not shrink.

Li Dazhao had at "their youth," one paper wrote: "burst the shackles of history, wash away the history of Tourette's plot, the new national life, to restore the nation's crisis." Although we have today without the face of lost territory, subject to war without smoke, but The task before us arduous same. We should strive to become Luxun described as "the creation of human history there has never been on the third generation." " dared not country" the world as, youth blood Xian homeland, tenacious efforts and selfless dedic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motherland and contribute their wisdom and strength of all. Today, we are filled with people of talent, and tomorrow are the pillars of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set off waves of Chinese take-off.

有人説,青春是一首歌,迴盪着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説青春是一幅畫,鐫刻着瑰麗、浪漫的色彩。

80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羣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表現出青年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着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着,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國小的歷史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向我們講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種種欺凌,講述青年們為祖國不惜獻身的種種壯舉。當時,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絲曙光照亮矇昧的荒原,我們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是啊,我們不小了,我們不能永遠停在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們將參加成人宣誓儀式。那意味着我們將要同父輩們一起,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長輩們常説我們這一代人是蜜罐裏泡大的孩子,少些緊迫感,也少些責任感。的確,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安逸。但這決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鬆身上的努力,減輕肩上的責任。

人們每每談到我們蘇北老區總是感慨萬分。蘇北大地,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我們鹽阜地區也曾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過光輝的一頁。戎馬倥傯的年代,這一方熱土,曾經為中國的革命付出了多麼昂貴的代價。新中國成立後,這裏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憑着蘇北人的勤勞和智慧,使自己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説起這一切,我們心中總是充滿自豪。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裏與祖國的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還有着很大的差距,這裏個別地方的貧困還有待於進一步治理。這裏的整體經濟還有待進一步的騰飛。我們,作為蘇北青年,首先應該感覺到的是什麼?責任,感到的應該是責任。“生我是這片土地,養我是這片土地。”我們愛着腳下的這片熱土。我們就要承擔起建設家鄉,繁榮家鄉的責任。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與我的父親同齡人。他就是全國聞名的身殘志堅的農村科技鐵人姜德明。他立足農田,孜孜不倦地研究着小麥、棉花如何在家鄉的土地上能夠有更高的總產量。當他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時,癌症又一次地向他襲來。他沒有倒下,拄着枴杖依然風裏雨裏地留在田頭,走訪在農户家中。不懈的努力,他培育出的優良品種得到了推廣,種植技術得到了普及,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雙手歡迎這樣的農技員。把他譽為“農技鐵人”。他是我們老區青年的好榜樣。去年,他在我市青年成人宣誓儀式上諄諄告誡我們,為老區經濟的騰飛,要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立足本職,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記住了這位鐵人的話,我們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我們鹽阜老區的青年們都會努力的。

是的,責任放在我們每個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紀,振興中華,建設家鄉,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桎梏,滌盪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鉅。我們應該努力成為魯迅所説的“創造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青春熱血獻祖國,頑強地努力,無私地奉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7

各位青年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坐在這裏,共度青年人的節日-五四青年節。我謹代表公司,向你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我是三月份來到公司的,時間較短,對公司的大多數人還不是很熟悉,今天正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互相認識一下。通過這一個多月的工作,與部門領導的談話和公司部分員工的接觸,還有各個部門提供的資料,我對公司人員的構成有了大概的瞭解。目前我們公司在職員工323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共有138人,這些青年主要分佈在會務、餐飲、通信這幾個部門。從文化結構上來看,大專的有30人,佔青年人數的22%。公司的青年人在政治上也是積極要求上進的,中共黨員有11人,團員有87人,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有 。通過這些數據和我這段時間的瞭解,我認為,公司有着許多有理想、有思想、有才幹還有強烈的做事慾望的青年人,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尚處於發展起始階段的企業來説,是一種財富。我認為公司的青年人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想要在這裏有所發展,取得一些成就的。這樣的情況似乎比較普遍。看看周圍的情況,我們的很多青年都在參加外面各種各樣的學習或培訓,求知慾望非常強烈,這是一種值得鼓勵的現象。人的知識結構不能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現今的社會競爭如此激烈,與你們想要抓住機會、進一步發展的動機相結合,自然就需要通過"充電"來完成認知和能力的提升了。目前,我所瞭解的情況是:在工作的同時,有47名青年員工在利用業餘時間,通過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等方式讀書、充電,進行知識的補充。此外,公司還有很多的青年人通過技能培訓、崗位練兵,使自己的業務技能得到不斷的提升,成為部門的技術骨幹。據統計,從服務中心成立開始,青年人通過競聘上崗等方式,由基層崗位轉到管理崗位的有12人,其中,有的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上了部門領導崗位。這説明,一方面,公司會提供一個雙向互動的平台,為青年人成才創造機會、釋放空間。而另一方面,青年人本身只要善於學習、認真工作、勤于思考,公司會給予他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們公司現在的內審員隊伍就集合了這些積極求進的青年人,是公司發展的後備梯隊。

第二種青年人沒有將來發展的打算,習慣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不喜歡承擔過大的壓力和超出心理界線的責任。不過工作兢兢業業,肯吃苦,不計較,上級交辦的工作能不折不扣的完成,並且工作主動性和獨立性也比較強,能較好的完成本職工作,屬於"工兵型"員工,在集體中發揮了較為積極的作用。在我看來,這些年輕人只要通過正確、積極的引導,通過部門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互動競爭的集體氛圍,帶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確立積極向上的目標,還是很有發展空間的。我們希望這些青年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成長、成才,努力學知識、積極學技能,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做精,為公司、為部門打造優質服務品牌。

而第三種是在這裏暫時過渡,有機會就另謀高就的。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所謂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有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自由。這樣的青年人同樣在通過各種方式提高自己,並通過在這裏的工作實踐學習生存技巧,豐富工作和生活經驗。我認為,即使從深的層面來説,這與我們企業的發展也不衝突,甚至是有推動作用的。一方面,正常的、合理的人才流動是現代企業的標誌之一,況且,這些員工在為公司服務的過程中能貢獻他們的智慧與力量。另一方面,有助於我們企業為留住人才而建立健全用人機制,促進企業改進管理方式和改善工作環境。當然,我們希望通過雙向的努力,能使年輕人在我們公司體現價值、突破自我、快樂工作,同樣促使公司不斷髮展壯大、拓展服務領域、健全用人機制,具有真正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工作環境,實現雙方的共同提高。

我説的這三種青年人都是佔有一定比例的,而且具有普遍性。如果説青年人是我們這個企業的未來,那麼,我們就需要這些抱有不同想法的青年人在個性之外,在我們企業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你們光輝的足跡來。

青年人是青春勃發、活力激揚的。就像1920xx年的五四,從那個春天蔓延開來的,是幾代人蓬勃向上,鋭意進取,追求民主、愛國、科學、進步的象徵。而時代變遷,我們必須對"五四"精神做出新時代的詮釋,以"解放思想,勤於學習,開拓創新,勇於奉獻,樂觀向上"賦予"五四"精神以新的生命力。這是在新時代對五四精神的繼承和發揚,也是我們要和各位在座的代表着企業未來的青年朋友們共勉的。

一、解放思想,鋭意進取。

鄧小平同志曾提出解放思想的改革開放思路,推動了中國一場延續至今的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這個時代讓我們再次強調解放思想,因為被禁錮了的思想,脱離了時代的思想,都會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知識經濟時代會比以往我們任何社會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它需要一種衝擊力去打破舊時的條條框框,"大而劃一"的思想再也不適合時代的發展。所謂破舊而立新,也就是説只有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和方式,才能在舊事物的廢墟上建立起新的事物來。這就要求我們破除小富即安、稍進則滿、不思大進取的"小農"意識。

同樣,一個企業,如果固步自封,守着過去的光環不思進取,而企業的人看着因改革而可能使自己承受更大壓力,就要千方百計想要阻撓。那麼,這個企業從現在看,是沒有活力的;而往遠處看,那將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企業。一個不再滾動的車輪,也就失去了承載前進的意義。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現實,我們青年人應該對自己有着較高的要求,勇於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在探索中品嚐前進的樂趣。我們公司是個青年人佔主體的企業,而且從基層的業務骨幹到部門的負責人,青年人發揮着前所未有的作用。青年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自新事物中拓展自身的認知極限,而這樣的認知是包含時代元素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青年人善於運用這些認知,並以超越這種認知的思維,跳出現有的制約,拓展工作思路和手段,以新穎的視角來做工作。

所謂解放思想,鋭意進取有兩層意思:其一是要與時俱進,以開放的思維來接受新事物,善於用新方法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其二是要站在超越事務本身的層面上來,以全局、主動和發展的目光來處理事務,而不被長期的經驗或本能所羈絆。這就要求我們青年保持着時刻向前的姿態,不畏艱難,積極進取,發揮出青年人應有的鋭氣和開創精神,推進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勤於學習,善修自身。

我們公司有很大比例的青年人在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習,如今許多走上管理崗位的青年人都是通過學習,豐富了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了綜合素質,從而獲得了展現自我、建功立業的機會。

我認為,青年人的學習應該是全面的,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應該學什麼,學馬列,學技術,學理論文化知識

李大釗在他的《"今"》中有一句話,大意是告誡年輕人將來的發展來自於昨天和今天的努力,不可因為不能承受今日之沉重而沉溺過去的某種"好",也不可夢想着將來卻又不在今天做出努力。還不可以今天的成就沾沾自喜,自我滿足,而不拿出繼續的努力去謀求將來的發展。所以善用今天的每一時刻,努力為將來創造條件。由今天的"因"造成的將來的所有的成敗將會影響永遠。

實現個人價值是我們每個人活着的動力和目標。年輕是資本,給予你們進行各種實踐的機會,但是隻有積極進取,才有不錯過機會的資本。所謂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求下而不得。就是説一個人想要達到較高的標準,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即使沒有成功,那他相較從前,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依次而推,目標定的越低,他努力的主觀慾望越低,自然,達到的效果也會不盡如人意。因此,只有那些有人生目標的青年朋友才會去努力的學習知識,充實自己,為自己創造自激烈的競爭中脱穎而出的機會。

公司歷來注重各類型人才的培養,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養,有着較為完善的培訓計劃,並且按照局領導提出的"推出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實施人才戰略。你們都是公司各個部門有進取心、有思想,想做事的青年代表,公司樂意為你們搭建展現才華的平台,隨着公司在外業務的擴展,將會需要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進入管理崗位。希望青年朋友們繼續抓緊時間,積極主動的學習,通過學習,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認知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工作實效的動力,真正做到學有所用,使自己在現在的崗位上拔出尖來。將自身的發展與公司的發展結合起來。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五月的青春好似細細的春雨,滋潤着乾涸的大地;五月的青春好似含苞待放的朵兒,裝點着寂靜的初春;五月的青春好似勤勞的人民,播灑下一粒粒充滿希望的種子。五月的鮮花,如火如荼,開遍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五月的春風温暖着每一個愛國青年的心;五月的讚歌,如雷貫耳,流傳了整整一個世紀。

歷史長河浪淘沙,送走了多少歲月;時代畫卷,波瀾壯闊,記載了無數英傑。今天,就讓我們望歲月峯頭,伴歷史雲煙,循火紅足跡,踏坎坷征程,一起回望__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

1919年5月4日,為了驅散籠罩在神州大地的陰雲,為了祖國的獨立和自由。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的阻撓,雲集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也許你會問,是什麼讓他們面對帝國主義瘋狂的侵略行為,面對武裝力量的鎮壓和逮捕,表現得如此的勇敢呢?是愛國精神,是從血液裏激出來,從心靈裏跳出來,從生命裏震盪出來的愛國精神。

無論是貧窮落後的封建社會,還是日新月異的嶄新時代,到處都閃現着華夏兒女的愛國之情。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五四的火炬已經傳到我們手中,讓我們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知識和汗水以滿腔的愛國之情,擁抱新希望,迎接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21世紀吧!

謝謝大家!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9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在××年裏,我們將更加你努力的響應五四精神的號召,青春~給力,用年輕人的滿腔熱血,回報公司,回報社會!。

“五四”運動所取得的輝煌勝利和愛國精神是永不磨滅的。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我們就要做出實際行動。從自身做起,搞好員工之間的友好關係,本着以提高公司效益為宗旨,奮起直追,努力奮鬥。!並且要用知識財富來武裝自己,讓員工和公司能夠共同進步,促進事業的發展。偉人們都説:“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以我們應該對公司領導的殷切關懷銘記在心。我們應該將愛國心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做好本職工作,不斷努 力成為公司需要的棟樑之材,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也將是對五四精神最好的弘揚。

有人説:每個人的事業都是托起紅太陽的事業,是一項系民族未來與希望的事業。作為一名普通工作者,我更加感到身上的責任種大。有了這種責任感,工作上就有了動力。我愛自己的工作,因為我愛祖國的未來,每當我想起這些,就感到工作意義的深遠。

毛主席也從對青年人説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他還説: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人是朝氣蓬勃的正如初升的太陽。讓我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才能不辱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年輕的同事們,讓我們在公司領導的正確領導下,以提高公司效益促進公司發展為目標,勤奮工作,努力進取,把我們的公司建設的更加強大,讓我們在跨世紀的宏偉藍圖上描繪出生動的一筆!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五四”青年節。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脱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峯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於拼搏,志比雲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於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峯,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説,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鬥的足跡,做出了無愧於歷史的貢獻。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吧。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1

小時候,我覺得老師很偉大,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開始,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芽了,長大了。

今天,它終於結出了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夢想的實現,參加讓我一度有種飄飄然的感覺,我覺得我彷彿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一樣,然而,當我一天天成熟,在教師崗位上一天天成長的時候,我才真正體會到“春蠶”、“紅燭”、“園丁”、“靈魂的工程師”這一串串字眼所包含的真實道理。

教師是很平凡的,也是很普通的一個職業,我們每天所要做的事情看起來很羅嗦,彷彿就好像給學生上上課,批改批改作業。其實不是的,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們為了讓這堂課更生動,我們很多次在燈下挑燈夜讀,也很多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備課;為了讓這堂課更有意義,我們很多時候沒有休息,很多時候沒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很多人這樣形容教師,教師就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也只是社會中的滄海一慄,的確是這樣,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燒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蹟,更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後擦去的都是功和利。雖然是這樣,我仍然為自己是個老師而感到驕傲,因為在老師的手中,都握着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希望,這就是教師的全部財富,也是教師的神奇之處。

青年節就要到來了,在這個青春洋溢的日子裏,我願站在這個台上,用青年教師的名義告訴大家,我願做那一顆小小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泥土裏,雖然它沒有水晶的純靜,沒有寶石的豔麗,沒有鑽石的光芒,只有一個培養祖國下一代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願意付出努力,付出我的青春,我願意用我全部的力量讓我們的新一代走在我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四方,奔向遠方。

説到就要做到,要付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在工作當中,我會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天提早到校,晚上摸黑回家,將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又一個家!俗話説:“不打無準備的仗”,在每一堂課之前,我都會精心備課,認真上課,並做好課後的摘記工作。我會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不但傳授他們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在業餘,我會除了閲讀自己訂閲的雜誌之外,還大量翻閲學校現有的教育雜誌,並認真做好理論筆記,不斷積累,不斷給自己充電,紮紮實實打基礎,為做了名合格的數學教師而努力。

老師們,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當你又一次面對莊嚴的五星紅旗,你的心底是否湧動起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當你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你的腦海是否浮現__年前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永載歷史的日子,那天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日子。在_城樓上一片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這是五星紅旗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第一次升起。在這面國旗上,凝聚了千千萬萬革命者的願望、信仰和追求,傾注了中國億萬人民對祖國、對民族的深情摯愛。於是每年的十月一日就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節。

同學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是一個非常卓越和偉大的民族。我們有過繁榮昌盛的唐朝,有過強盛無比疆域遼闊的漢朝和元朝,更有燦爛美麗的唐、宋文化;但是也有屈辱的近代歷史,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的結束。這一百多年裏,帝國主義列強,曾經在養育中華民族的華夏大地上恣意橫行,上演過無數的血淚斑斑的慘劇。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不會忘記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任。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屬於你們。為了祖國的明天永遠長盛不衰,作為祖國未來的主人,你們有責任、有義務、挑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擔。

你們現在是學生,應把愛國主義精神轉化為愛學校、愛集體、愛學習的熱情。愛學校不僅表現為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而且表現人人維護學校的形象,不做有損學校形象的事,不説有損學校形象的話,努力為學校爭光添彩,要努力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立志為國家、為民族的強盛而奮鬥;文明守紀,嚴於律己,從小修養當文明人,做文明事的素質;刻苦努力,積極探究,從小樹立敢於拼搏、勇於爭先的競爭意識。從現在起,要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一個讓父輩們可信任、可依靠、有能力的接班人。

老師們,同學們,新學期已經開始,希望我們人人學習有新目標,工作有新起色,學校有新氣象,質量有新突破。讓我們全體師生高揚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旗幟,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去刻苦學習,發奮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向建國__週年獻禮!

謝謝大家!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3

在座的各位:

大家下午好!

充滿美好與活力的五月我們歡聚一堂,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着我們繼往開來。今天,我們在這裏迎來了五月,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湧動的春潮,伴着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 “五四”運動94週年。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

19世紀中葉,一千六百多年的封建王朝走到了暮年,中國在內憂外患中舉步維艱。1920xx年五月四日,一羣熱血沸騰的青年爆發了他們壓抑已久的激情和為祖國的擔憂。翻開歷史的日曆,我們彷彿看見那怒形於色的人羣正潮水般的湧向天安門前。翻開歷史的日曆,我們彷彿聽見那激越高昂的呼聲越94年的時光隧道正清晰的響在耳畔,還我青島拒籤和約,內懲國賊、外爭國權,祖國母親豈容蹂躪,中華大地哪能踏踐!

翻開五月的日曆,今天的我們駐立於新世紀的開端,再回首那94年前的風雲變幻,那些勇往直前的奔放熱情,那些追逐理想的執着步伐,甚至不惜生命的勇敢,依然令人感慨和讚歎。但有人説,這些本來最應該屬於青年人的品質,卻似乎與我們當代的年青人擦肩而過了。在我們身上更常見的是世故,是急功近利,是務虛,是投機取巧。我們這些當代的大學生的眼光越來越侷限於眼前的短期利益。終日為尋的一官半職、積累社會經驗或者出國疲於奔命,卻忽略了對這遠大理想的追求。

於是,我們不得不開始審視自己:為我們的國家,為這個時代,我們已經做過或即將做些什麼?當五四的火炬傳到我們手中時,它是否仍能象94年前一樣化作輝煌?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併為之奮鬥不息的源泉。因為生命的光環,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為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輓歌。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貧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羣體。我們要怎樣才能實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紀,信息交流日益廣泛,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形勢逼人自強、催人奮進。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功底。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去,不斷成才。我們要注重錘鍊品德。優良的品德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在全社會提倡誠信、講究文明的今天,已經成為知識分子的青年大學生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正確的名利觀,努力培養良好的品德,提高綜合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做有益於祖國和人民的人。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富裕安康、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艱苦能磨練人,創業能造就人。青年一代的我們,只有做到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結合。同人民緊密相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這是當代青年最嘹亮的口號,我真心地希望,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旗幟!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裏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

穿歲月峯頭,伴歷史雲煙,五四青年的精神走過了94年的風雨征程。五四運動至今,一代代優秀青年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循火紅足跡,經坎坷征程,一代代優秀青年緊跟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峯頂浪尖!青春不停步,“永遠跟黨走”!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4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在這暢談五四精神的同時,我們也來談談“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總體精神氣質。它有着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一種超越階級、階層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凝聚力。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歷史的。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積澱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

一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條,激勵着人們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二是對正義價值的認可與執著追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要義之一。

三是憂患意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激勵着人們奮發有為、勤政為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感受憂患中超越憂患,並最終達到“不憂”、“不惑”、“不懼”的境界。

四是歷史責任感。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秋瑾的“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無不表現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超越個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是一種主流意識。這些歷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種高尚精神彙集在一起,便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國魂意識,成為炎黃子孫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為民族的脊樑。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5

我們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為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勵新時代的廣大青年,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上、向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新的青春樂章。

少年強則國家強。回顧歷史,青年是時代進步最活躍的因子。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美好意願,促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歷經近一個世紀的薪火相傳,在時代變遷中始終激勵着一代代年輕人,併成為當前青年羣體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生力量。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精彩和夢想,鐫刻下獨特色彩的成長經歷和奮鬥歷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創造永不磨滅的價值。當“五四精神”的價值追求匯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青年以此作為基本遵循,積極投身向上、向善的踐行,讓青春的追求化為激勵全社會的蓬勃朝氣,鼓舞更多人矢志不渝奮然前行。

向上、向善,激濁揚清弘揚社會正能量,是當代中國青年的突出特點。在自然災害發生時,青年人衝在前頭、捐款捐物,志願服務在前線;在國家建設中,青年人走南闖北、揮汗如雨,創新創業在基層;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青年人鋭意創新、敢想敢幹,為落實“四個全面”而拼搏。正是當代青年發揮向上、向善的力量,助推社會取得最大共識,激勵人們攜手奮進。

成長意味着擔當。青年人向上、向善的自覺,既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也是“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今天,紀念“五四”,召喚着青年人的歷史擔當。在黨的領導下,當代青年人就是要勇當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紮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使命正在召喚着青年一代。不嫌基層偏遠,不怕創業艱難,不懼失敗挫折,實幹的汗水與創造熱情將讓青年人的肩膀更加堅實,更有力量。

“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當代青年不斷汲取“五四精神”的養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這是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意志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昂揚奮進的內生力量。懷揣向上、向善的力量,廣大青年必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以五四青年節為主題的演講稿 篇16

同志們,青年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集會,紀念五四運動103週年,表彰在共青團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在此,我向全校團員青年致以親切問候,向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我校工作的團市委領導表示衷心感謝!

103年前的五四運動,中國青年高舉“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輝旗幟,為推動中國的前進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從此以後,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沿着黨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用熱血青春書寫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紀念五四運動,關鍵在於傳承五四精神,堅定發展路向,實現奮鬥夢想。

過去一年,我校各級團組織緊密圍繞學校黨政中心工作,堅持服務育人大局,按照上級團委的工作要求,密切聯繫莞工青年學生,切實履行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職能,開展了許多富有創造性、實效性的工作和活動,打造了一系列活動品牌,打造了服務青年團員成長成才的堅實工作平台,在引領青年思想、促進青年成才、推動青年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榮獲“廣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傳遞出莞工青年蓬勃向上的青春正能量。

指出,“中國夢就是民族夢、復興夢,歸根結底是人民夢”,發出了實現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全民動員令。寄語全國青少年“要志存高遠,增長知識,錘鍊意志,讓青春在時代進步中煥發出絢麗的光彩。”這是黨對青年的殷殷期盼,這是國家對青年的深深呼喚。相對而言,“莞工夢”就是莞工學子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成才夢”,是學校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夢”。莞工青年作為廣大青年的一份子,既是實現“中國夢”的突擊手和生力軍,也是實現“莞工夢”的主人翁和主力軍。

藉此機會,我向全校青年師生提四點希望和要求。

第一,以信念堅定圓夢路向。青年是人生的關鍵時期,擁有堅定理想信念是有為青年最可貴的品格。只有堅定“中國夢”的理想信念,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發展形勢,面對日益多元開放的思想潮流,面對逐步完善之中的社會管理格局,才能站在我國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戰略高度思考問題,才能從人類歷史、世界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才能找準發展方向不偏移、堅定前進道路不迷惘。希望你們自覺把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命運結合起來,與莞工高水平發展的奮鬥歷程結合起來,帶着最真摯的感情,把“我的夢”、“青春夢”融入“中國夢”、“莞工夢”,使一個個“小夢”匯成“大夢”,匯聚成奮發前進、實現夢想的滾滾洪流。

第二,以學習築牢圓夢基礎。知識引導人生,學習成就未來。青年正處學習的黃金時期,是增長知識、鍛造能力、提升素質、養成習慣的關鍵階段。面對國際國內日益激烈的競爭,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挑戰,學習的任務繁重而緊迫。希望你們只爭朝夕地學習,如飢似渴地學習,持之以恆地學習,培養嚴謹學風,積極參加實踐;要將專業素養與地方需求更緊密結合,紮實理論基礎,提高動手能力,熟悉_市情,你們當中的青年學生要成長為社會認可、行業歡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你們當中的青年教師要成長為既學識廣博又能幹實事的教學、管理、服務骨幹,共同為實現“莞工夢”、同圓“中國夢”練就過硬本領。

第三,以實幹增強圓夢動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任何成就,都是通過艱苦奮鬥取得的,艱苦奮鬥精神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父輩們通過艱苦奮鬥、勤勞實幹,創造了日益豐富的物質條件和不斷優越的成才環境,你們的責任,是在新的基礎上去實現更高的奮鬥目標,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希望你們立足當下,克服驕奢浮躁的傾向,樹立勤奮實幹的作風,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敢於向學習的難題、成長的難點、科技的高峯發起衝擊,不斷煥發創業熱情和創造活力,用實幹精神託舉“莞工夢”和“中國夢”。

第四,以創新點燃圓夢激情。青年素有“開風氣之先”的光榮傳統,是引領社會風尚的重要力量。大學生更是最富生命力和創造力,最具創新熱情和創新潛力的羣體。希望你們把革故鼎新的勇氣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學習科學文化新知識,悦納社會發展新事物,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使用高效自主新媒體,推廣人人蔘與“微創新”,讓創新源泉充分湧流,努力成為創新精神的代言人,使創新成為莞工人最鮮明的性格,為實現“莞工夢”、“中國夢”迸發青春激情。

學校各級團組織,要始終堅持團的基本工作、始終適應新的形勢變化,找準工作的切入點、結合點和着力點,在上級團組織的指導下,推進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校園文化品牌建設,創新社工進校園探索和實踐,紮實做好團的基本建設,團結廣大青年師生大力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服務廣大青年學生成長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推動黨建帶團建,將團建納入黨建事業範疇,從思想、組織、條件上對團工作給予充分引導和堅強保障,推動共青團工作取得新實效、邁上新台階。

青年朋友們!青年強則國強,青年立則國立,讓我們攜起手來,弘揚“五四”精神,勇於開拓創新,用青春澆築“中國夢”,續寫青年的無限榮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