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精选3篇)

来源:瑞文范文网 2.98W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聆听了郭、蒋、赵x等几位名师的课,各位名师精彩的教学设计,简单、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课堂激励评价,深厚的教学素养,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深。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精选3篇)

一、语文课堂要简约、扎实。

几位名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的训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他们的课堂中,让我感受到平实与质朴、扎实与简单。尤其是在赵x老师执教的《落花生》一课,环节设计简单、清晰,教学伊始赵老师就向学生提出“能提问,会思考”这一要求,并明确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自读“落花生”、共议“落花生”、仿写“落花生”。接着让学生一一提出问题,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重点研读了第10自然段,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明白父亲所说话的含义。最后,还让学生以其它水果为例,练习说话。整堂课简约、扎实,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新教学理念,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作文教学方法要切实、有效。

蒋xx老师所执教的“看新闻,写故事”作文课,让我更是对作文教学豁然开朗。想想自己,上作文课时,总觉得无从下手,不是讲如何选材,就是讲如何构思布局,不曾意识到作文方法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听了蒋老师的课后,我明白了一节作文课,完全可以教给学生一个写作的方法,如:本节课,他就教给学生怎样用“好像在说”,在他轻松幽默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如何用“好像在说”这一写作方法。此外,他还做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主要是围绕“写作是有方法的”这一主题,他通过研究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了几十个写作的方法。听完后,我茅塞顿开,只要我们也能坚持为学生讲一些切实、有效的写作方法,长此以往,还怕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吗?

本次“名师之路”研讨会,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会沿着“名师之路”指引的方向,再多一层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一点提升,不断开拓教学教研新天地!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2

2月22号,我们一行六人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西部六省第(2)届国小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一共听了17节课,三个报告,最后一个报告因为要坐下午四点半的车回来,没能听成。经过三天的认真学习,各位专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育技能、幽默的教学风格、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让我领略到名家大师的风采!下面我就把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高效的的评价

听了各位专家的课,感受最深的是无处不在的高效的评价。比如:于永正老师的不留痕迹的评价。在朗读训练中,他这样评价:如:“你语气真好!”“你读的流利,既没加字也没减字。”“你是读的最好的一个,既流利又有感情,知识也很丰富。”“读中,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能读好的。”“读书能使人聪明,越读越有味道。”“读书要学会做记号,静心读书,静心思考。”武凤霞老师极具提示的评价,她在教到“萧红在这个院子里做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用线画下来。”她发现有的孩子画了大片的文字,就说“有的同学很会画,只把什么事画下来了,不是画很多句子。”“这个同学特别会画,只画了几个词。”“这位同学很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高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也就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高效课堂。

二、文本的秘妙

王崧舟老师通过《长城》一课关于《文本的秘妙》分析印象深刻。《望月》教学更是将其“诗意语文“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人文情怀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给我们展示了安详柔美的“江中月”;或天真,或孤独,或思乡,或欣喜,或满腹愁绪的“诗中月”;以及像天的眼睛一样的“心中月“。

武凤霞老师将茅盾对萧红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贯穿于《我和祖父的院子》全课教学,让我看到了文本无处不在的秘妙,同时也感受到了武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没有对萧红作品的深层阅读,没有对萧红人生的深入关注,我想,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三、坚持

于永正老师几十年的坚持,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王崧舟老师的坚持,形成了“诗意语文”的理念;戴建荣老师的坚持,有了《浅唱低吟学古诗》;武凤霞老师的坚持,形成了“生命语文”的教学理念……

其实,看到年过古稀的支玉恒老师,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感动于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也感动于他们一腔热血为了孩子们,更感动于他们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的这个急速成长的专业平台……面对年轻的教师的同课异构,年轻专家的课堂展示,我有颇多的感慨,感慨于他们的教育艺术,感慨于他们扎实而灵动的课堂,感慨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

面对我的课堂,我更需要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实践,在坚持中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篇3

2月22号,我们一行六人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西部六省第(2)届国小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一共听了17节课,三个报告,最后一个报告因为要坐下午四点半的车回来,没能听成。经过三天的认真学习,各位专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育技能、幽默的教学风格、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让我领略到名家大师的风采!下面我就把我这几天的学习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高效的的评价

听了各位专家的课,感受最深的是无处不在的高效的评价。比如:于永正老师的不留痕迹的评价。在朗读训练中,他这样评价:如:“你语气真好!”“你读的流利,既没加字也没减字。”“你是读的最好的一个,既流利又有感情,知识也很丰富。”“读中,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能读好的。”“读书能使人聪明,越读越有味道。”“读书要学会做记号,静心读书,静心思考。”武凤霞老师极具提示的评价,她在教到“萧红在这个院子里做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用线画下来。”她发现有的孩子画了大片的文字,就说“有的同学很会画,只把什么事画下来了,不是画很多句子。”“这个同学特别会画,只画了几个词。”“这位同学很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有了这些高效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也就有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高效课堂。

二、文本的秘妙

王崧舟老师通过《长城》一课关于《文本的秘妙》分析印象深刻。《望月》教学更是将其“诗意语文“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人文情怀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给我们展示了安详柔美的“江中月”;或天真,或孤独,或思乡,或欣喜,或满腹愁绪的“诗中月”;以及像天的眼睛一样的“心中月“。

武凤霞老师将茅盾对萧红的评价:“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乡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贯穿于《我和祖父的院子》全课教学,让我看到了文本无处不在的秘妙,同时也感受到了武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没有对萧红作品的深层阅读,没有对萧红人生的深入关注,我想,也就没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三、坚持

于永正老师几十年的坚持,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王崧舟老师的坚持,形成了“诗意语文”的理念;戴建荣老师的坚持,有了《浅唱低吟学古诗》;武凤霞老师的坚持,形成了“生命语文”的教学理念……

其实,看到年过古稀的支玉恒老师,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他们对教育的热爱,感动于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也感动于他们一腔热血为了孩子们,更感动于他们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的这个急速成长的专业平台……面对年轻的教师的同课异构,年轻专家的课堂展示,我有颇多的感慨,感慨于他们的教育艺术,感慨于他们扎实而灵动的课堂,感慨于他们深厚的文化功底……

面对我的课堂,我更需要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实践,在坚持中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