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1W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精選17篇)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廣州白雲山遊玩。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白雲區,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白雲晚望”、“菊湖雲影”等都在白雲山裡。

來到白雲山腳下,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芬芳滿園的雲臺花園,裡面有許多奇花異草。最神奇的是花園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鐘,這個花鐘是由12種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組成的,每到一個時刻,就會有一種花開放,告訴你現在是幾點鐘。

沿著林蔭大道,來到白雲山腰,眼前看到的是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能仁寺、黃婆洞水庫等景點。關於黃婆洞水庫,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小時候家裡貧窮,便到海南學習紡織技術。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黃道婆由少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婆,特別思念家鄉,就踏上回鄉之路。路上經過廣州白雲山,看到人們生活貧困落後,就留下來向大家傳授紡織技術。後來,為了紀念黃道婆,人們就將黃道婆住過的地方稱為黃婆洞。

沿著蜿蜒盤旋的山道向上,我們來到了景色迷人的白雲山頂。這裡比較著名的景點有鳴春谷、摩星嶺、九龍泉等。鳴春谷在山頂中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它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區的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佔地約五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鳴禽掛廊區、珍稀鳥區三部分。這裡的鳥兒特別多,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豐富。它們鳴聲清脆,那婉轉的歌聲在山谷間迴盪,讓人聽了心曠神怡,連滿身的疲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在鳴春谷大門入口處一側還可看到極富情趣的“馴鳥表演”,有小鳥騎車、小鳥升旗、小鳥尋寶等等,特別有趣。摩星嶺是白雲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登高遠眺,可以看到廣州市的全景。

白雲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

遊覽完了白雲山的美景,我們的行程就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今後我們將以更以優質的服務為大家提供旅遊幫助。謝謝!

以上是_x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州白雲山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2

縉雲山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

佛教淵源:

縉雲山是四川境內的佛教勝地之一,原有寺廟十多座,現存縉雲寺、溫泉寺。縉雲寺坐落在“獅子”、“聚雲”兩峰之前,背依峻嶺,前臨幽谷,四周古木參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偉壯觀的深山古寺。它始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0_年),歷代修葺擴建;盛極於宋,明末毀於兵火。現存廟宇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山上還有很多六朝和宋、明、清時代的古建築和歷史文物。1930年,佛門長者太虛上人得到川督劉湘的支援,在縉雲寺內創辦了“漢藏教理院”。次年正式定名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由大虛上人任院長,並從拉薩、康定等延請羅桑呼克圖、滿智、超一等來此主教。一時“喇嘛來渝者,前後絡繹不絕……”縉雲山因此成為當時巨集揚佛學的淨土,而獲得“小峨眉”美稱。

名勝古蹟:

"山如碧玉水如黛,雲在青大月在鬆",它雄峙於嘉陵江小三峽之溫湯峽之西岸,與北溫泉相鄰,山上奇峰聳翠、林海蒼茫、古木參大、古剎林立,集雄、險、奇、幽於一身,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為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緒雲山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雲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峰亦各具風姿。

避暑勝地:

重慶與武漢、南京齊名,並稱長江邊的三座火城,每年夏季酷暑難當。令人望而生畏。位於重慶市北的縉雲山,九峰挺立,雄秀不凡,因山高林密,雲濃霧重,常溫比市區約低5—7度,滿山蒼翠,清雅怡人,是重慶著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裡還特產極具地方特色的縉雲甜茶。

概述:

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位於北碚境內,距渝中區約60公里。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海拔900多米,最高處1030米。景區之內現有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雲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峰亦各具丰姿。獅子峰是縉雲山的主峰,峰頂狹窄,在一塊比較平坦的岩石上,用鐵欄杆圍起一個覽勝臺。在這裡往下看,是懸崖峭壁;往遠處看,是峰巒起伏;山腳下,嘉陵江在緩緩流過。在獅子峰觀日出、賞雲海,其壯麗不讓東嶽泰山。縉雲山有兩萬多畝森林,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是四川著名的植物寶庫和森林公園。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雲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雲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餘各峰亦各具風姿。

縉雲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餘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雲山,堪稱觀日出,覽雲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雲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曆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雲寺,始建於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0_年),後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雲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樑或北周作品。

【擴充套件閱讀】

縉雲山簡介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雲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鬱積,氣象萬千。早晚霞雲,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

縉雲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併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雲山總佔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縉雲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雲、南有石筍之美譽。

20_年12月17日住建部公佈執法檢查結果,縉雲山風景名勝區為不達標等級,予以通報批評,並責令限期整改[1] 。

20_年12月1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將重慶縉雲山風景名勝區納入瀕危名單,並給予黃牌警告;住建部將責令其限期整改並重點督辦。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3

嘉興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東北鄰上海,西南連杭州,東南臨杭州灣,西北接蘇州,背倚太湖,遙連天目,處上海經濟區黃金地帶,是馬家洪文化(距今7020__年)的發祥地之一,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被譽之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嘉興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勝,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0處,旅遊資源豐富,潮、湖、河、海自然風光極為優美,榮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溼、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因地處中緯度,夏令溼熱多雨的天氣比冬幹天氣短得多,嘉興年平均氣溫15.9℃,浙江嘉興導遊詞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景觀:舉世聞名的海寧錢江潮,絲綢古鎮,市區南湖及煙雨樓,南湖革命紀念館。

在新世紀的征程中,勤勞智慧的嘉興人民堅定信心,與難而進,奮發有為,實現新的跨越。我們堅信,嘉興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一座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鄉的文化名城正在杭州灣北央求迅速崛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之一,嘉興因南湖而出名。這裡風景旖旎、民風淳厚、物產豐富、名人薈萃,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情的歷史文化名城。衍延2600多年的古樸與舒緩成為歷史賦予嘉興的獨特個性。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4

大觀公園位於昆明市西郊約3公里的滇池畔,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遠與太華山遙遙相望。被贊為“萬里雲山一水樓”的大觀樓聳立其間,園林也因之得名--大觀公園。大觀樓是我國名樓之一,最初建成於1828年,是觀賞滇池的好地方,登樓四顧,景緻十分遼闊壯觀,便取名為“大觀樓”。大觀樓為三層木結構建築,形式古雅。清乾隆年間,昆明寒士孫髯翁撰出180字的長聯,轟動四方。民國初年,大觀樓闢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並立其銅像於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觀公園因懸掛著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

大觀公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美。新修的懷古廊縈迴紆折,檻外銀水玉山;湧月亭和觀稼堂樹木掩映,花叢環繞,最宜月夜聞笛。彩雲崖假山幻奇、玲瓏嵌空;溯徊洲四面環水;秀坪如茵。過燕語橋繼續西行,積波堤壓浪臥波,而大觀樓則聳立於前,更有那古今傳頌“天下第一長聯”,使人留步觀瞻。

盆景園

大觀公園盆景園佔地4500平方米,是昆明地區最大的盆景園。園內佳木蔥蘢,齊花爛漫、山水相映、亭廊交輝,各式盆景星羅棋佈。蜿蜒的粉牆邊,盤曲的亭廊旁,佈滿了以樹木為主,配以山石的盆景。千姿百態的老樹虯枝盡在眼前:或巍峨挺立、或盤根節錯、或婀娜多姿。每當春回大地,山茶朵朵似錦繡,紫藤串串如銅鈴,楓葉片片若雲霞;入夏則藤蔓掩映濃蔭覆蓋、暑氣頓消;秋來銀杏、南天竹、火棘果實累累、紅豔欲滴;冬後疏林斜枝、錯落有序,伴以傲霜紅梅,愈見蒼勁。園內許多老樁,都有百年以上歷史。一株清乾隆年間所植的雙條“壽”字紫薇,迄今已有二百多年,據說60年代初期,一美籍華人出資3萬美金欲買未果,現已成為盆景園的鎮園之寶。

近華浦

近華浦三面環水,是大觀樓的主景區。公園入口正對近華浦拱形重簷門樓。北面、東面是大型荷花池。“大觀樓”是近華浦主體建築,清康乾時期興建的館、閣、亭、堂古建築群,由臨水長廊縈繞貫通,近兩年新建“華夏長聯景廊”、

百花地

位於庾莊東北面,與樓外樓隔河相望, 公園徵用后辟為“垂釣者之家”,魚塘畔有弧形長廊,柳堤草坪,沿草海航道東側,長堤與庾莊連線。

“大觀樓碑刻拓片展覽”、“中國四大名樓館”、“長聯歷史文化館”等文化景點。浦內長堤虹橋,柳蔭荷塘,蔥鬱古樹。“彩雲崖”假山峰迴路轉,紫藤花架形成花廊,四季花壇百花爭豔,綠草如茵。這裡既薈萃了大觀樓的歷史人文景觀,又是春秋兩季花展的主展區。

大觀樓

地處大觀樓東南面,四面環水,柳堤連通,與大觀樓隔三潭印月湖面對峙。樓外樓三層,綠色琉璃歇山卷脊屋面,形如畫舫。景區有貼水平橋石欄、八角小亭、四方水榭、假山疊石。花壇相連,曲徑貫通。西面跨三孔石橋沿柳堤達西園。西園位於近華浦西面,是1998年徵用200畝土地新建的長聯文化園。有水面30畝,柳堤拱橋,綠草似茵,臨池水榭,石板遊路,已經形成“蘋天葦地”,亭橋水榭倒映碧水,林木花卉煙水迷離的優美園景。

大觀南園

在樓外樓東南面,與樓外樓隔滇池航道水面。庾莊系民國年間庾恩錫別墅。園中荷塘溪流,柳堤環繞,曲橋拱橋,小亭藤架,主體建築為兩層中西合璧式“晉侯樓”。設有客房、餐飲、會議接待等服務設施。

東園

位於近華浦東面,由“邱商、柏園”兩處私家園林組成,東面、南面臨大觀河入滇池草海航道。園內荷塘交織,柳堤環繞,跨溪架橋,臨池亭廊,景色幽深,荷塘畔、柳叢中建有四方重簷“小觀樓”,公園管理處。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5

紅石峽是雲臺山景色的精華所在,就行去北京必爬長城一樣,來雲臺山必遊紅石峽。

我們現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它是由於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我們要沿崖壁棧道進行遊覽,所以大家在欣賞景色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進入紅石峽內,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抱,這樣就使峪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溫盤峪”

在沒有下到紅石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紅石峽的概況。

紅石峽是14億年前震旦紀地殼運動所造成的地質遺蹟,這裡懸崖陡峭,紅巖絕壁,是我國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她相容江南秀之美,丹崖碧水、奇峰幽谷和數不清的溪泉瀑交相輝映。構成了這裡獨特的山嶽景觀,不愧為“縮小的山水世界,擴大的藝術盆景”在這裡你可以盡情領略到碧水、丹崖、藍天的精妙組合。謹記走路不看錄,看景不走路。再次提醒大家走路時注意安全。

沿著石階緩行到谷底,發現紅石峽是一個精巧婉約的峽谷深澗。從地面上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植被的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下地下則是內藏錦繡,歷來以三奇著稱於世。

第一,其在小中見大,紅石峽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2米到30米不等,在這緊湊的空間裡集泉、瀑、溪、潭、峻峰、怪石等景觀於一峽,融奇、雄、秀、險、幽、奧於 —澗,巧妙地將大自然的陽剛之氣和陰柔之美融為一體。 江山川精華薈萃於方寸之中,不可謂不奇。

第二,奇在深 藏於地下,山為地下之山,水為地下之水。千般美錄和萬 般風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

第三,奇在四季如春,這裡群山環抱,峽內空氣不能與外界空氣進行充分交流,盛夏時 節,峽外酷熱難耐,峽內卻涼爽宜人。隆冬季節,峽外天寒地凍,峽內卻花紅柳綠,溫潤如春,引起冬暖夏涼、溫 度適中,所以又名長春谷。

紅石峽是單方向通行的道路,現在讓我們順著路一起來遊覽紅石峽吧。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6

哈巴雪山位於香格裡拉縣東南部,是喜瑪拉雅山造山運動及其以後第四紀族構造運動的強烈影響下急劇抬高的高山。最高峰海拔5396米,而最低江面海拔僅為1550米。山勢上部較為平緩,下部則陡峭壁立,望之險峻雄偉而又美麗神祕。“哈巴”為納西語,意思是金子之花朵。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位於雲南省中甸縣東南部。與玉龍山隔虎跳峽相望,攀登季節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受季風影響,1、2月風力較大,經常達8級以上。11月與12月風力較小,是攀登的最佳季節。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香格里拉旅遊東南部,距香格里拉旅遊縣城120公里,總面積21908公頃。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點為江邊行政村,僅1550米,海拔高差3896米。

整個保護區4000米以上是懸崖陡峭的雪峰,亂石嶙峋的流石灘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勢較緩,地貌呈階梯狀分佈依次分佈著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等氣候帶,山腳與山頂的溫差達22.8℃。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內呈立體狀分佈著高山寒凍植被帶、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叢、冷杉、雲杉、針杉、山地常綠闊葉林帶等,植物種類繁多,保護區內有蟲草、貝母、珠子參、天麻、雪蓮等名貴藥材;而蘭花、百合、報春、龍膽、野牡丹等名花隨處可見;在濃密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一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野驢;二類保護動物雪豹、獼猴、小熊貓、金錢豹、原麝、馬麝等;還有黑熊、棕熊、野豬、花面狐、鸚鵡和多種畫眉鳥。

哈巴雪山,山頂終年冰封雪凍,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隨著時令、陰晴的變化交請,雪峰變幻莫測,時而云蒸霧罩,寶鼎時隱時現;時而云霧縹緲,絲絲縷縷盪漾在雪峰間。保護區內分佈著眾多的高山冰湖群,大部分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其中,以黑海、圓海、黃海、雙海風景最佳。

哈巴雪山因巨大的海拔高低差異,形成了明顯的高山垂直性氣候,依次分佈著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等氣候帶,山腳與山頂的氣溫差達22.8度,這種氣候又孕育了垂直帶狀分佈的生態系列。立體分佈著高山寒凍植被帶、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叢、冷杉、雲杉、針杉、山地常綠闊葉林帶、乾熱河谷灌草叢帶等,植物種類繁多。在濃密的原始森林中,棲息著許多珍貴動物。哈巴雪山主峰高5396米,山頂終年冰封雪凍。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遠遠望去,恰似一頂閃著銀光的皇冠寶鼎。隨著時令、陰晴的變化交替,雪峰變幻莫測,時而云蒸霧罩,寶鼎時隱時現;時而云霧飄渺,絲絲縷縷盪漾在雪峰間,“白雲無心若有意,時與白雪相吐吞”。白雪襯著藍天,雄奇中透出無限的靈秀。

在海拔約4700米左右的地方,懸巖披掛著冰瀑,彷彿雪山高潔優美的樂章。這一道道的懸冰川,屬我國緯度最南的海洋性溫冰川。據說那些千奇百態的角峰、刀脊、U形谷和羊背石,就是古冰川留下的痕跡。古遠的冰斗還融化積聚成眾多的冰磧湖,這些冰磧湖就分佈在海拔4100米左右地帶上,以黑海尤為著名。雪山美景(19張)黑海因水色如墨而得名。湖水幽深神祕,且四時景觀各不同。最奇特的是,人們只要站在湖畔長嘯數聲,湖畔四周便會細雨紛紛,有時甚至會暴雨傾盆,將人淋個渾身透溼。這種呼風喚雨的奇特景觀,更增添了黑海的神祕性。黑海中有數量極多的雪魚,俗稱“娃娃魚”,在氣溫合適的時候,雪魚匯成一環狀,黑壓壓環繞在湖邊淺水中,情形十分奇特。除雪山、湖泊、杜鵑外,哈巴雪山景區內還有許多懸泉飛瀑。或清秀、絲絲縷縷,或氣勢洶湧、聲喧如雷。

如:尖山瀑布,高約40米,水流充沛,氣勢恢巨集,水從崖頂跌落,化為濛濛細雨,有時在陽光的折射下,水霧幻化成七色彩虹,景緻十分奇妙;大吊水瀑布,高近200餘米。其源頭在雪線之上,屬季節性瀑布,每年4-9月,冰雪融化,雪水沿陡峭的斷崖奔瀉而下,形成涓秀奇麗的哈巴大吊水瀑布。皚皚雪峰,雲霧飄渺,飛流破雲而出,如天河入塵,有“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勢。

南風光導遊詞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地方,是_河畔的香格里拉。”自從英國人詹姆士的小說《失去的地平線》問世以來,作品中所描繪的香格里拉曾引起無數人的嚮往,據考證,香格里拉實質上就是指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

迪慶處於國家三江並流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包括中甸,維西,德欽三個縣,其中中甸為其首府(上文提到的建塘是中甸的縣城)。境內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山,著名的雲南第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藏傳佛教的朝聖地,位居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餘環立著太子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等。

雪山環繞之間,分佈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壩子,它們是迪慶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馬成群。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有靜謐的湖水、神聖的寺院、淳樸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們夢想中的伊甸園--香格里拉。

“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世人苦苦尋覓已久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樣和、寧靜的世外桃園——“香格里拉”。它位於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縱向排列的橫斷山脈,滇、藏、川三省區結合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腹地,瀾滄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形成一派自然的“雪山為屏,金沙為帶”的特殊壯景,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顆摧糜的明珠。

全州國土面積23870平方公里,北與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相連,東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毗鄰,南和西與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接。轄香格裡拉縣、德欽縣和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州府駐地香格裡拉縣建塘鎮。全州有29個鄉(鎮)183個行政村(辦事處)。1998年末全州總人口33.13萬人,人口密度14人/平方公里。這裡居住著勤勞、淳樸、好客的藏、傈傈、納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5個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個,藏族佔總人數的33.81%。

迪慶屬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橫斷山脈西南腹地。自然地理特徵為“三山兩江一壩”。“三山”,即怒山山脈、雲嶺山脈、貢嘎山脈,縱橫南北,平行並列,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哈巴雪山聳立於三山群峰之上。“兩江”,即瀾滄江、金沙河自北而南貫穿全境。“一壩”,即大小中甸壩子,面積共有40多萬畝。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區。地形呈縱深切割之勢,高低懸殊大,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6米。境內呈垂直農業氣候和立體生態環境特徵。

迪慶是雲南進入西藏的惟一通道,處在雲南進西藏去四川的黃金旅遊線中心,歷史上就是滇、川、藏“茶馬古道”上內地與藏區經濟文化交流的中轉站和物資集散地。這塊神祕的淨土幅員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24個礦種,其中鎢、銅、鉛、鋅、錳、鉬、銀、金等礦產儲量大。生物資源方面約有5000種.種子植物,有30多種國家保護的一、二級珍稀植物和260多種一、二類野生動物。花卉品種繁多,茶花、高山報春、綠絨蒿、蘭花、珙桐、禿杉、龍膽等分佈極廣,有藥用植物960種,如貝母、雪茶、當歸、天麻、蟲草等,還盛產松茸菌和羊肚菌,境內珍禽異獸有一類保護動物滇金絲猴、黑頸鶴等。1982年起,經批准在境內建立國家級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哈巴雪山保護區、碧塔海保護區、納帕海保護區3個。境內森林覆蓋率為36.4%,林業用地161.5萬公頃。水能資源極其豐富,全州水能理論蘊藏量1370萬千瓦。

迪慶是“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帶,旅遊資源集雪山、峽谷、高山草甸、宗教和民族為一體,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和睦相片的“香格里拉”勝境。尤其是“香格里拉”品牌打響後,這些豐富的旅遊資源顯得魅力十足,風光無限。

氣勢磅礴的雪山冰川。

迪慶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群,並擁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見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現代冰川,具有巨大的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探險價值。

蔚為壯觀的大江峽谷。

金沙江、瀾滄江貫穿迪慶全境,其中瀾滄江大峽谷、虎跳峽和碧壤翁水大峽谷以深、險、奇、峻聞名於世。風光迷人的白水臺、雪山草甸和湖泊。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碩都湖、納帕海、天鵝湖等高山湖泊是亞洲大陸最純淨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碩都湖等秀麗草甸佔全州土地面積的l/5。

豐富多樣的珍稀動、植物。

迪慶擁有上百種珍稀樹種,數百種中藥材,野生花卉l060科312屬1578種和數不勝數的珍禽異獸,被譽為我國第二珍獸的滇金絲猴就佔世界總量的58%。

神祕深邃的宗教文化。

迪慶25個民族世代雜居,各信其教,相融共處,舉世罕見。藏傳佛教、東巴教、本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具特色。鬆贊林寺、東竹林寺等寺廟建築巨集偉,氣象萬千。

美不勝收的歌舞節慶。

迪慶是歌舞之鄉,被國際音樂界視為“聖地”。藏族的中甸鍋莊舞、維西塔城熱巴舞、德欽弦子舞,傈傈族的對腳舞等,獨具特色;藏族的丹巴舞、格冬節宗教色彩濃郁,耐人尋味;藏曆新年、五月賽馬節、傈傈族的闊時節和納西族的“二月初八朝白水”等民族節慶熱鬧非凡,令人流連忘返。風格各異的民族風俗。多種民族風情、民俗獨具特色。民族服飾、飲食風格多樣,禮儀內涵豐富,喪葬形式極具神奇色彩。

歎為觀止的民族工藝。

藏式木碗;藏毯、銅器、銀飾等手工藝品,精巧擦亮。藏醫、藏藥、東巴象形文字和原始宗教圖騰等魅力無窮!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7

日月山是青海東部農業區和西部牧業區的分水嶺,山的東西兩側自然人文景觀差異極為明顯。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抒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時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它屬於拉脊山脈西端,北起青海湖東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綿延數十里。日月山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業區和牧業區的自然分界線。這裡山巒起伏,峰嶺高聳,氣候寒冷,雨水充沛,水草豐美。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抒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每年六至九月,山坡之上綠草如茵,野花燦爛,帳篷點點,景色十分壯觀。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峰,其形狀似太陽和月亮。藏語叫日月山為“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地處要塞,形勢險峻,戰略位置重要。很早以來,它就是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交通要道,也是漢藏人民友好往來,互市貿易的紐帶。早在漢代,日月山已成為我國“絲綢輔道”的一大驛站。唐代時,日月山更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

公元620_年,唐朝建立後,與邊疆各民族和睦相處,各族首領紛紛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後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當中。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開明治國,為引進文化、加深友誼、安定邊境,在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後,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得到唐太宗應允。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養,深得疼愛。公主遠嫁,唐太宗準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為嫁妝,還派樂隊、工匠隨同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護送公主從長安起程,經咸陽、隴西、臨夏,渡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後,先與嫁給吐谷渾王諾曷缽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壩附近的館驛中,舉行盛大宴會,唐、吐蕃、吐谷渾三方親朋歡聚一堂。之後,公主一行繼續南行。鬆贊於布親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築館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經玉樹進入,4月15日抵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隆重歡迎。文成公主遠赴聯姻,沿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傳說和史蹟,千古流傳,至今藏族人民仍然稱公主為“阿姐甲莎”,意思是漢族姐姐。

日月山,古今聞名,傳說眾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感人的莫過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相傳,唐太宗為了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同,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公主登上山頂,舉目環顧時,但見山麓兩邊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雨打芳草萋萋,一邊是雪壓枯草慘慘;一邊是煙雨飄搖枝新,一邊是玉鱗紛飛草葉枯,甚至連這裡的日月,也沒有家鄉那樣明亮、溫暖,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唐太宗聽說公主懷鄉思親,不肯西進,為了替女兒解愁,特意鑄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此山,說是如果公主想家,開啟寶鏡,可以從中看到家鄉父母、故里山河。護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見到親人,思故不進,便暗中將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公主拿起鏡子來看,怎麼也看不到長安城裡的父母,以為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欺騙她。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匯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一邊,毅然西進。後來人們便把赤嶺改名為日月山。唐代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並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

日月山雖然高不及崑崙,險不如積石,既無蒼翠的森林,又無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蒼茫。然而,從古到今,許多過往行人都願登上日月山去追尋當年文成公主路過日月山時留下的蹤影。為此,人們早先在日月山頂修築了廟宇。可惜被人破壞。近年,人們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兩座造型美觀、風格獨特的日亭和月亭,供遊人參觀。

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西向東流經40多公里後注入青海湖的耳海。倒淌河是注入青海湖水量最小的一支,但河水清澈見底,常年不斷。倒淌河由於河水向西流淌以及文成公主的傳說而名揚四海。

倒淌河鎮是青藏公路和青康公路的交匯處,是西寧通往海西、玉樹、果洛、海南等的必經之地。鎮內建有紀念文成公主的雕塑公園,亦是旅行休息就餐的好地方。

日月山雙亭 在日月山口,有為紀念唐代文成公主進藏聯姻而建的日月二亭。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宗室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由長安去拉薩在這裡停留,留下很多歷史佳話和神奇的傳說,給日月山增添了一層神祕色彩。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確定唐朝和吐蕃以赤嶺分界,並立界碑,成為民族友好的象徵。20世紀80年代中期修建的日月二亭,成分立埡口兩側,建築精巧、輝煌。日亭內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進藏紀念碑”,記述了文成公主和親始未及歷史功績。亭內還繪有壁畫,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面貌;月亭有珍貴的“唐蕃赤嶺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傳播中原文化,促進文化藝術與生產成就等方面的壁畫。山口中立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軍區司令員賀炳炎、政委廖漢生樹立的“日月山修路紀念碑”,記載了人民解放軍修建青藏公路的業績。

日亭壁畫 日亭壁畫主要講述了藏王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赴唐都長安請婚,以及請婚過程中祿東贊以大智大勇力排諸難,巧破難題的軼事。其一題:要把一群母馬和一群馬駒區別出母子的故事。祿東贊是從雪域草原上來的,這道題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他把母馬和馬駒分開後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放出馬駒,馬駒發瘋般的撲向媽媽身旁。其二題:唐太宗讓祿東贊從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來,聰明的祿東贊早料到會有此難題。他事先通過探訪瞭解到,原來公主用一種護膚品,名叫“萬里飄香”,只要擦上這種油,就異香撲鼻,能引來蝴蝶和蜜蜂。三日後,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樣的美女齊集在一起,兩隻蜜蜂在一女子頭頂盤旋,這樣公主被認出來了。

月亭壁畫月亭壁畫主要介紹了文成公主入藏後,從中原帶去精神與物質文明的傳播情況。當時,唐朝已進入封建社會,而吐蕃則處於奴隸社會階段。因此,壁畫逐一反映了公主帶去的紡織、釀酒、音樂、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傳播情況。各種先進技術的傳入,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社會的進步與文明。隨之,吐蕃也創立了自己的文字--藏文。藏文的創立,標誌著吐蕃人民從此也進入了文明時代。而文成公主做為這個文明時代的奠基人,而永垂唐蕃史冊。

日月山展廳壁畫 公元七世紀初,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一行,以黃金五千兩及珍寶數萬件作聘禮,向唐求婚。壁畫中坐車者為唐太宗,立者為祿東贊一行,壁畫中間是文成公主行至“赤嶺”時手持日月寶鏡,思念故鄉親人,但她想到唐王的重託及和親大任,毅然棄鏡西行的描述。壁畫下部為唐太宗賜松贊干布的“灌頂國師闡化王”之印,壁畫右下部是漢藏建築相至流入的景象,左下部車中佛像是文成公主從唐帶去的釋迦牟尼像,現存放在拉薩大昭寺。左部為公主逝世後,藏族人民緬懷其功德,供奉為神的情景。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盤錦紅海灘旅遊區觀光旅遊。

紅海灘旅遊區位於盤錦市的西南端,綿延於雙臺子河口防洪大堤百餘里的沿海灘塗上。它以全球儲存的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溼地資源為依託,以舉世罕見的蘆葦蕩為背景,構成一處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旅遊區域。

我們現在來到了紅海灘旅遊區。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紅色海灘宛如一幅紅霞似火、巨型紅色的地毯覆蓋於渤海之濱,其間有彎彎的小溪、片片蘆葦,或翠綠色或金黃色,呈現出一派鷗翔鶴鳴的溼地風光,真不愧為世界罕見的自然景觀。

這裡是我國東部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鳥在此遷徙、停歇,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丹頂鶴、黑嘴鷗、大天鵝和蒼鷹等。據調查,在這裡棲息著236種鳥類。

在眾多的候鳥中,最為著名的是溼地之神——丹頂鶴。丹頂鶴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它是吉祥和福壽的象徵,又稱‘丹頂鶴’。有這樣一個動人的傳說:丹頂鶴原來是一個善良、漂亮的漁家姑娘,她的丈夫每天都出海打漁維持生計。他每天傍晚都要站在海邊等她的丈夫回來。有一天海上起了大風暴,從此魚郎再沒回來過。姑娘悲痛欲絕,但她任然期盼丈夫會回來。她每天向佛祖祈求,乞求佛祖保佑她心愛的漁郎平平安安。一邊乞求一邊磕頭、一邊磕頭一邊哭泣,頭磕破了,血跡蓋住了額頭,嗓子也哭沙啞了。最後終於感動了佛祖,佛祖把她變成一隻鳥,能在空中尋找她的丈夫。大家看她額頭的紅色,就是磕破頭時流出來的血。並因此而得名"丹頂鶴",‘丹’就是‘紅色’的意思。

我們現在就將船駛入紅海灘。紅海灘地上的建築風格十分獨特,從大門開始一直到碼頭全部是木製的,它是全國唯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木結構。紅海灘碼頭坐落在遼河三角洲的入海口處。我們到碼頭所經過的這座橋叫做‘九曲廊橋’,全長680米,由519根木樁支撐,自岸邊逶迤延伸,直探進海中。

這就是紅海灘!這種神奇的草叫‘鹼蓬草’,因為它呈翅膀狀,學名叫‘翅鹼蓬’。它是一種覆蓋在灘塗鹽鹼上的特有植被,一種可以在鹽鹼土質中倔強生長的野草,每年4、5月份長出地面,慢慢變紅,開始還很淡,到了9、10月份便紅得十分濃烈。

紅海灘形成並非神話,而是遼河移山填海的自然工程產物。遼河從上游帶來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在入海處形成鹹淡相溶的大量物質在這裡沉積,形成了退海之地---灘塗。由於灘塗含有大量的沉積物質,所以適於鹼蓬草生長。鹼蓬草從生長髮育的初期階段到逐漸變紅,一簇簇、一蓬蓬,平平整整,一片錦紅,形成紅海灘。

那麼紅海灘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紅海灘的確切出現時間無法考證,有學者稱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紅海灘。

好了,我們的船即將返回了。有人說:“紅海灘是活的,始終追趕著海浪的蹤跡。灘塗以每年50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紅海灘也就踩著它的足跡,一步步的走向大海。追隨紅海灘,也就追隨了生機與希望。”那麼,最後我真誠地希望今日的紅海灘之行能帶給您無盡的遐想,無限的快樂!

這片壯麗的紅海灘擁有著一個古老悽美的愛情神話。相傳,在這條大河入海的地方,有一條水路連線著遼東彎裡的水晶宮。水晶宮裡住著老龍王和他心愛的女兒紅袖,龍王只有一個女兒,百般寵愛,從不讓她出宮半步,生怕她有什麼閃失。紅袖在龍王的呵護下漸漸長大,出落的亭亭玉立,端莊秀美。故事就發生在紅袖十六歲那年的夏天。

這一天,老龍王突然接到玉帝的聖旨要他上天議事,老龍王放心不下女兒,百般叮囑了一番,才上天去了。紅袖一個人在宮裡有些寂寞,她忽然聽見從河口的地方傳來一陣陣悅耳的笛聲,便偷偷出了龍宮,沿著水路一直來到河口。她偷偷浮出水面,看見一個年輕的後生坐在灘頭吹著蘆笛。

那年輕的後生叫蘆生,是個孤兒,清晨出海打魚,傍晚就在灘頭折一枝蘆葦,對著夕陽吹奏。紅袖被蘆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年輕的心房迸發出第一朵愛的火花兒,於是每晚,她便都來到灘頭,躲在葦蕩中偷偷的看著自己的心上人。終於有一天,紅袖大膽地化做一位紅衣少女來到了蘆生身邊。兩人一見鍾情,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紅袖又把龍宮裡的珊瑚草種在了這片灘頭上,傍晚兩人就依偎在草地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

天上一日,凡間一年。等老龍王回宮時,才發現自己的女兒已經和一個打魚郎在一起生活幾年了。老龍王勃然大怒,他趁蘆生出海打魚時,掀起了滔天巨浪,將蘆生的漁船打翻,害死了蘆生,將可憐的紅袖押回龍宮。紅袖知道父親害死了丈夫,於是她每晚都到灘頭前,對著月光哭泣。慢慢地淚哭幹了,眼睛裡流出了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片灘頭上原本翠綠的珊瑚草都被染紅了。

如今,一片一片的紅珊瑚已經長滿了所有的灘塗,向每一位路過的人講述著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老人們還說,即使是現在,在月亮半圓的晚上,你還可以在這裡聽到紅袖那如泣如訴的聲音。

其實滿眼的紅色都是由一株株小草構成的,它叫翅鹼蓬。因為它的葉片呈翅狀,不過當地老百姓還是習慣地叫它紅鹼蓬,它是唯一一種可以在鹽鹼土質上存活的草。海的滌盪與灘的積沉,是紅海灘得以存在的前提,鹼的滲透與鹽的浸潤,是紅海灘得以紅似朝霞的條件。火、紅,就是她生命的形式和內容。織就紅海灘的是一棵棵纖柔的鹼蓬草,這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草,每年4月長出地面,初為嫩紅、漸次轉深,9月是它紅得最為濃烈的時候,不要人撒種,無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鹽鹼滷漬裡,年復一年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於時光蒞苒中,釀造出一片片火紅的生命色澤,牽人心魄,燃透天涯。紅海灘,心之觸控便有靈犀相通,驚鴻一瞥終將一世銘記,在此我祝願大家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之中大展鴻圖,日子紅紅火火,願紅海灘在您的腦海裡留下一頁嫣紅的記憶。

大家看!紅海灘碼頭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帶好隨身攜帶的物品準備下車。

現在我們抬頭就可以看到的是“盤錦紅海灘”這個牌扁,這是國家旅遊局長 何光瑋先生於1999年8月18日親筆提寫的。

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便是九曲橋,這是全球唯一一處在泥灘上建起的純木質旅遊景點,全長680米,由夯進灘裡達3米的2998根木樁組成,建築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矗立在潮漲為海,潮落為灘之地。

大家一定見過許多的橋,在中國的園林建築中橋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橋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趙洲河上趙洲橋,瘦西湖畔有小紅橋,昆明湖上有玉帶橋,就是在天上,我們的老祖宗也還修了一座鵲橋。橋承載著歷史故事,也傾訴著愛情傳說。我們腳下的九曲長橋,就承載著大家的這一段愉快的時光。

我們腳下的這座橋,名叫“九曲橋”,也就是說它有九道彎。之所以把它建成九曲橋,一是因為它全長千餘米,又在海灘之上,這樣拐彎抹腳的便於加固,以增加對海潮衝擊的承受力,這就是運用幾何中三角形穩定性的特徵。大家一定知道,“九”在中國文化中的涵義是代表著帝王皇權,是最高的象徵,古時候皇帝身邊的很多事務都有“九”的稱謂。如北京的九龍壁,稱呼皇帝用的“_至尊”。而今我們走在九曲橋上,也可以感受一下帝王的威風,走出吉祥如意。(知道它們是怎麼夯進灘裡去的嗎?也許大家不能相信,這一根根木樁,都是全人工的。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大連古建公司沒有使用任何機械裝置,沒有藉助任何外力。他們緊緊抓住每天潮漲潮落的短暫空隙,用純人工的力量把這一根根木樁深深地夯進灘裡。

盤錦境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大小21條河,流域面積1200平方公里,佔全市面積的1/3,其中有三條大河在這裡入海,西邊是大淩河,隔海相望的是凌海市,東面是大遼河,與營口市相接,中間就是我們眼前的雙臺子河。可以說每一條河都記載著盤錦的歷史變遷,每一條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我們眼前便是雙臺子河的入海口。這條雙臺子河有人也叫它遼河,但此遼河到底是不是彼遼河呢?遼河古稱“遼水、句輛河、杞柳河”,稱天下名川之一。因多次氾濫,河道也屢次變遷。在1851年(清咸豐20_年)遼河東冷家口(現盤山縣壩牆子)決口,河水衝入了現在的雙臺子河。而那時的雙臺子河還不是河,而是由於大海漲潮落潮沖刷成的一條潮溝。決堤後,遼河水一半經雙臺子河入海,一半經原來故道入海。但由於雙臺子河沒有堤壩,水患還是沒有徹底根治。

為了防護雙臺子河的洪水,1896年,清政府花費3百萬兩白銀,大規模興建了雙臺河大堤,雙臺子河正式成為了遼河瀉洪道。1958年,當地政府正式截流,雙臺子河獨立承受了遼河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盤錦母親河。

在棧橋的南端便是長江以北最大的天后宮,她靜靜地屹立於濤濤碧波之上,守望著渤海灣,守望著萬千的漁民和百姓,也為當地漁民找到了心靈的寄託。媽祖誕生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經過一千年的分靈傳播,媽祖文化深深地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有華人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媽祖文化,媽祖從中國走向世界已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祗,為祈求平安的人們燃起了希望之花,請大家跟隨我走上福路,直通平安。

我們這尊媽祖佛像是從安徽的九華山請回來的,是用中國古代遺留下來最大的整檀香木雕刻而成,面部和手臂是貼金的,價值800萬人民幣。大家請看天后宮東西兩壁,滿布著有關於媽祖的千古傳說,精工細描處,飽含著世人對其的愛與崇拜。凝眸細看,畫面中仙氣嫋嫋,甚至一根髮絲,都在畫工的精雕細刻下變得充滿了靈氣。

媽祖文化源於中國明朝,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和海外華人供奉的海洋保護神,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等等。媽祖廟從中國走了向世界,道教《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太上老君封媽祖為“輔鬥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有關媽祖的記載,大約起於北宋。傳說中的媽祖是一位漁家姑娘,生於福建莆田縣湄洲島一個漁民家庭,原是都巡檢林願之女,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享年28歲。林默娘出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默娘。林默8歲就塾讀書,喜燒香禮佛。她小時候就非常的聰明,讀書過目成誦,稍大些又學得一些巫術,常為村民漁夫療病驅災,行了好多善事、益事。一個天昏海暗的日子,她站在崖邊聽到海上傳來遭遇風暴的漁民的呼救聲,毅然點燃了自家草房,用沖天的火光把在洶湧波濤間迷失了方向的漁船引回到了岸邊。13歲得道祕法。16歲觀景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根據史料,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有文字記載的資料顯示,由最初的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靈惠夫人”四個字,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媽祖的封號已經累計達到66個字。

媽祖從小聰明伶俐,溫文爾雅,孝敬父母。相傳媽祖十六歲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駕船渡海北上之際,海上掀起狂風惡浪,船遭損,情況危急。這時媽祖在家織布,忽然閉上眼睛,使勁全力扶住織機,母親見狀,忙叫醒她,媽祖醒來時失手將梭掉在了地上,見梭掉在了地上,媽祖哭道:父親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來報,情況屬實。兄掉到海里後,媽祖陪著母親駕船前去大海里尋找,突然發現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濤洶湧的海面,眾人十分擔心,而媽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來迎接她,這時海水變清,其兄屍體浮了上來,於是將屍體運回去。此後每當媽祖誕辰之日,夜裡魚群環列湄嶼之前,黎明才散去,而這一天也成為當地漁民的休船之日,這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救父尋兄的故事。

關於媽祖有太多講不完的傳奇,16歲窺井得符,救苦救難於百姓;21歲禱雨濟民;23歲降服千里眼、順風耳二神,為百姓解除苦難,由此有人說千里眼是其觀順風耳是其音,因此,民間認定媽祖是海上觀音的前身;收服宴公;四海龍王率水族龍子來朝;賴神功澎湖破賊,助康熙大帝收復臺灣;保護鄭和下西洋,老人們說啊,鄭和在每次出海前都要供奉祭祀媽祖娘娘,還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寫上“海神天妃”四個字,高懸於桅杆之上,早晚參拜,這樣一來,船隊在航行途中,每遇狂風巨浪都是有驚無險,遇難呈祥,最終抵達勝利的彼岸…媽祖文化繁衍至今,不僅僅出海的人向她祈求平安,祈福、求財、升官、升學……只要是心中的願望,人們總是誠心向媽祖禱告,媽祖都會保佑這些善良的人們。

大家請看我們的周圍。幾百年來,這裡一直是雲飛雲起,潮漲潮落,在時光的變換中,一片灘塗在河床上無聲無息的孕育,抬升。終於,有一天它披著鮮紅的外衣浮出水面,一時間,大地上彷彿紅雲漫卷,朝霞映天。所有見過它的人都被它濃重的色彩深深地震撼,在海神娘娘的保佑下,您可以乘坐遊艇深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氣造化,感受那一片火紅的生命色澤和它帶給我們的那一份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眼前這條紅地毯的盡頭就連線著海神娘娘的宮祗,這看似普通的紅地毯其實隱藏著一個祕密,這上面凝聚著媽祖娘娘的靈氣,當您踏上這火紅的地毯,媽祖娘娘就能與您的心靈遙相呼應,這是一條名至實歸的福路,踏上福路,享一生幸福安康!各位遊客朋友們,請您不要喧譁,以免影響媽祖娘娘聆聽他人的祈禱,我建議您一定要放慢腳步,將心裡的願望默默訴禱,再到廟前請柱高香,心誠則靈,高香飄得高遠,您的心願就會隨著香氣一直飄到媽祖娘娘那裡,她會保佑著您心想事成。慢慢地走在福路之上,您也可以細細回想一下帶給您那些美好回憶的親人和朋友,也許他今天沒有和您一起來,但是您可以為自己牽掛的人祈福送平安,您這份用心準備的禮物您的朋友會感受到您最真心的祝福。

(在媽祖廟停留大致30-50分鐘,如果該導遊所領的遊客無香火購買則可以短時間停留後到快艇遊船處)

你想暢遊遼河三角洲嗎?你想飽覽遼河口風光嗎?你想深入到世界之最的紅海灘嗎?你想與紅海灘有零距離接觸嗎?你想領略“葦海紅灘,北上江南”奇景嗎?快來乘坐紅海灘快艇和遊船,向紅袖女祈求婚姻美滿;向媽祖祈求財運亨通;向接官廳祈求仕途平順,請一朵蓮花寫上您的名字在水中放逐,萬事萬靈。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9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宋城,我是導遊小黃,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宋城。

一進門,是一個大舞臺,一會這會上演一場結婚的戲劇,左邊有個大劇院,這個大劇院十一點半會上演一場大型科技演出—《宋城千古情》,它裡面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和水漫金山等,一會我們再來看。

大家看,這就是城門了,在城門上有通緝武松的告示,在城門裡面有皇榜,皇榜上說的是投繡球招親的事,地點在哪呢?就在對面的王爺府上,好了大家和我繼續走吧。

大家看,這時怪街,為什麼叫它怪街呢,原來它裡面的屋子都很奇怪。

第一個是隱身屋,人站到玻璃後面可以隱身。第二個屋子是倒屋,當然裡面全都是倒的。第三個是橫屋,顧名思義,橫屋裡面的東西都是橫著的。第四個是斜屋,斜屋的整個屋子都是斜的,裡面有兩個梯子看起來很好爬,可是實際爬起來就……

過了怪街就是潑水節了,在這可以盡情的潑水,如果不想潑水的可以道對面玩,不過記住,十一點比去看錶演,我得到有到此結束。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中甸縣東南部,距中甸縣城120公里,總面積為21908公頃。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點僅1550米。

哈巴雪山是第四紀阿爾卑斯——喜馬拉雅構造運動而隆起的。整個保護區4000米以上是懸崖陡峭的雪峰,亂石嶙峋的流石灘和冰川。海拔4000米以下地勢較平緩,地貌呈階梯狀分佈,保護區內氣候呈明顯的立體分佈,海拔從低至高依次分佈著亞熱帶、溫帶、寒溫帶、寒帶氣候帶,可稱整個滇西北氣候的縮影。

哈巴雪山山頂發育的現代冰川為懸冰川,是我國緯度最南的海洋性溫冰川。至今還保留有許多古冰川遺蹟——角峰、刃脊、U形谷和羊背石,最典型的古冰水形成的眾多的冰磧湖,如黑海、圓海、黃海、雙海等,湖水因湖底石色而異,水溫極低,無水藻和魚類生存。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高山森林垂直分佈的自然景觀及滇金絲猴、野驢、獼猴為目的而設立的寒溫帶針葉林型別的自然保護區。哈巴雪山有“天然動物園”的美譽。

自然保護區風光主要由哈巴雪山主峰、高山冰磧湖、杜鵑花、雪山瀑布群構成,高山冰磧湖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

哈巴雪山主峰終年冰封雪凍,顯得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環立周圍,遠遠望去,恰似一頂閃著銀光的皇冠寶鼎。隨著時令、陰晴的變化交替,雪峰變幻莫測,時而云遮霧罩,寶鼎時隱時現;時而云霧飄渺,絲絲縷縷盪漾在雪峰間,“白雲無心若有意,時與白雪相吐吞”。

到哈巴雪山旅遊,令人最難忘的要數這裡的杜鵑花。自殺保護區幾乎集中了整個滇西北杜鵑種屬,從山腳到山頂分佈著近200個品種,佔整個雲南杜鵑種類的70%左右。被國內外生物學家雀為“世界花園之母”。自然保護區內海拔高差大,氣候呈垂直分面,在不同的海拔地段,可欣賞到不同種類的杜鵑花。每到花期,杜鵑花破雪綻放,隨山衍展,白雪紅花,交相輝映。最為奇者是遊人可踏花而行,移步於群芳之上,俗稱“花上飛”,是哈巴雪山自然風光中的一絕。

哈巴雪山自然保護區內,自然景觀除雪山、湖泊、杜鵑外,還有許多縣泉飛瀑。或清漪奇秀,絲絲縷縷,或氣勢洶湧,聲喧如雷,令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1

烏江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西南角夾石鎮入境,流經夾石、土地坳、板場、甘溪、官舟、淇灘、和平、黑獺、黑水、思渠、黃土、新景、洪渡等13個鄉鎮境,至洪渡蘇家村思毛壩小旁灘流入重慶市。烏江在沿河境內長達132千米,沿途不僅自然景觀奇美壯觀,人文景觀深厚,而且以土家族為主的民族風情亦豐富多彩、淳樸厚實。

烏江在沿河境內形成兩百多裡的天然山水畫廊。夾石峽、黎芝峽、銀童峽、土坨峽、王坨峽這5個峽長達89公里,峽谷風光自成一體,有“烏江百里畫廊”之稱[1]。兩岸翠綠蔥鬱,山巒疊嶂,奇峰對峙,各顯神姿。烏江諸峽既和諧統一,又各具特色。夾石峽高山齊雲,藍天一線,峽風呼嘯,江濤逼人;黎芝峽嫵媚多姿,美女峰、天門石、草帽石、佛指山神情酷似,景觀多而奇美,為諸峽之冠;銀童峽頑皮刁鑽,左右高山不時橫截江面,峰迴路轉,山重水複,船行其間如進迷宮,令人迷惘;土坨峽,山高、水深、谷幽,奇峰峻嶺間,有成片竹林,參天古樹,群獸競美,,百鳥爭鳴。

能目睹長江三峽早已絕跡的猴群,或攀藤附葛,臨江戲水,聲聲長啼,或對船推石驚嚇遊客,遊憩於樹枝石墩搔首弄腮;王坨峽,江面時寬時窄,江流時急時緩,兩岸林木蔥鬱,竹影搖曳,數裡外可見到溫泉嫋嫋升騰飄拂的白霧。

山峽北接重慶市烏江峽谷,南鄰梵淨山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三峽——烏江山峽——梵淨山自然保護區——張家界森林公園旅遊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這條旅遊環線的重要通道。到烏江山峽遊,可由烏江水路,也可由411省道、326國道入峽。由烏江水路,南從餘慶順江而下經思南、德江,於七裡灘進入夾石峽;北從涪陵逆江而上經武隆、彭水,於小龐灘進入王坨峽。由411省道,從梵淨山經印江抵達沿河淇灘鎮沙坨,進入夾石峽北端。由326國道,西從遵義經湄潭、鳳岡、德江,東從張家界經永順、保靖、花垣、秀山抵達沿河和平鎮,上可遊覽夾石峽,下可遊覽黎芝峽、銀童峽、土坨峽、王坨峽。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寶峰湖由寶峰湖和鷹窩寨兩大塊組成。它是一座罕見的高峽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是山水風景傑作。

寶峰湖水深72米,長2.5米公里,電視劇《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外景就拍攝於“奇峰飛瀑”。

湖中有兩座疊翠小島,近岸奇峰屹立,峰迴水轉。泛舟漫遊,只見一湖綠水半湖倒影,充滿詩情畫意。“雲梯萬丈上天台,高峽平湖一鑑開,王母瑤池金扶,浣沙仙女下凡來”遊寶峰湖,你就會欣賞到這樣的詩情畫意。群峰擁抱的寶峰湖,長約2.,5公里,湖猶如一面寶鏡,四面青山,一泓碧水,蕩槳溫遊,格外愜意。坐在船上,環顧四周,千山聳翠,俯視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相館得群峰綠,人面桃花水映紅。真是靜極了,美極了!韓劇《九天洞》拍攝的湖水就是寶峰湖。

在湖中漫遊,還可以見到湖心島上的一些佳景,如“仙女照鏡”、“高峽平湖”、“金蟾含月” 也各有特色。

鷹窩寨為寶峰公園一景,進公園後西向登山數百石級,頭頂的石峰裂縫如線,入口處有古城門雉堞,盡處有寶峰古寺,香火旺盛。崖上石徑直上峰頂,相傳舊社會有匪首如鷹盤踞山頂小寨。一線天是寶峰公園的一大絕景。峽谷長200餘米,高100餘米,平均寬度不足兩米,中有小溪,溪畔石級盤旋而上,清幽無比,曲奧無窮。該遊覽線還有一系列景點,著名的鷹窩寨位於寶峰湖西南一絕壁之上。早年是著名的土匪寨子,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就拍攝於此。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碚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__。

金刀峽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80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系首批“國家AAA級旅遊區”。金刀峽是一處新近發現的保持著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約上億年的峽谷幽壑景觀為主,以岩溶地貌為輔,兼有大量的地質上稱壺穴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9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過強烈,金刀神功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幽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侵蝕的作用,有洞穴群提高潭檀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古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歎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的天地靈氣,已開發的七公里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於一體,主要景點有藏刀洞、中峽天然浴場、懸天飛瀑、神鷹峽、彌樂佛等四十多個景點可供遊客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迴歸自然的旅遊佳境。被遊客譽為“夢中的香格里拉”、“中國第一險峽”.

進入金刀峽,你會發現這裡的風光奇異獨特,碗口粗的樹木在絕無泥土的巨石縫中挺拔偉岸,崢嶸的石巖與蔥鬱的林木有機的揉合在一起,幽靜的碧湖與竄急的溪流同譜水的樂章,各具形態的石鐘乳一簇簇斜掛巖壁――喀斯特地質特徵造成的原始風貌使這裡的一切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大大小小的泉水順著苔鮮爭相跳躍而下,在陽光的投射下褶轍生輝,讓你想起古人所云:“大珠小珠落玉盤”,人在峽中走,水在峽中飛,時隱時現的陽光,飛泉流瀑所濺起的水霧,奇形怪狀的石乳形成一片如夢如幻的世界,這浪漫之旅,讓你留戀往返,不已忍離去。

留戀於峽中的山水風情,你一定不捨得就此別過,那麼徒步探幽則讓你的遊興向著更高層次沿伸下去,在這清水綠水的懷抱中,沿著清清的溪流,去尋找你夢中最瑰麗的色彩。而且,在峽谷實行的谷底探幽――溪降活動已成為金刀峽最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熱線。

這裡除了山奇水秀,更有民俗風情增添更多的人文品味。入夜,到風情寨小憩,觀民族歌舞,品風味燒烤,嘗香醇美酒,體驗“瘋狂一夜、回味一生”的感覺。

沿線有“川東第一牌坊”這美譽的灘口清代御賜節孝牌坊;“中國花木之鄉”靜觀的萬畝花圃;融“寺”、“塔”景為一體的宋代古剎塔坪寺;頗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韻的偏巖古鎮,構成了一道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靚麗風景.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靈谷景區。

靈谷景區位於鐘山東麓,面積約20_多畝,這裡是六朝名勝薈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時,將原位於鐘山西麓的六朝名剎開善寺遷到這裡,更名靈谷寺,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禪林”。到了民國時期,1920_年國民政府為了紀念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數萬將士,又在靈谷寺舊址修建了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仍通稱這一片風景區為靈谷寺。這裡古木參天,曲徑通幽,古稱“靈谷深鬆”,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眾多名勝古蹟隱約其間,有無樑殿、松風閣、靈谷塔、志公殿、三絕碑等,名人墓葬有鄧演達墓、譚延闓墓等。這些人文建築和山水勝景,掩映於鬱蔥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葉紅如火,色彩斑斕,桂花飄香,景色十分迷人。靈谷景區鮮明體現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國文化、生態文化的特點,是遊人們品味歷史、賞桂休閒的好去處。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鐘山風景區以山聞名,又以森林公園著稱,20_年3月1日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鐘山總面積為4萬5千多畝,其中森林面積3.2萬畝,總覆蓋率達72%,在全市綠化體系中覆蓋全市總面積的15.6%,是國內外少見的城市森林公園。紫金山猶如一臺巨大的空氣濾清器,據專業人士測算,各類綠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達440萬噸,釋放氧氣達380萬噸,可供1300多萬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攤到每個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從中獲得氧氣超過4公斤。按國際環境生態效益計算方法計算,每年產生生態效益達13億元。總之,鐘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園。只要你走進了它,就如同進入了“天然氧吧”。特別是靈谷景區,近年規劃建成了萬株桂園,其中桂花專類園達1700畝,共有桂花18000株。專類園設計風格獨特,佈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鬱郁蒼蒼,令遊客神往不已。

靈谷寺是古代鐘山70多所南朝佛寺中唯一留傳到今天的一座,其前身是梁武帝為名僧寶誌所建的開善寺,建於樑天監十四年(520_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寶誌就是我們熟知的濟公和尚的原型。因為梁武帝很崇拜寶誌,故在寶誌死後,為他建造了墓塔“寶公塔”和一座開善寺。到明朝初年,寺名已改為蔣山寺。不久,朱元璋選中開善寺這裡為自己建造陵墓,於是又在紫金山東麓找到一處“山川形勢非尋常之地”,也就是現在的靈谷景區所在地,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在這裡為寶誌建造一座新寺。

靈谷寺工程始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第二年六月告竣。以後又陸續增建了一些殿宇。寺成後,明太祖賜名為“靈谷禪寺”,並題書了“第一禪林”四個字,刻碑懸於寺門。

關於靈谷寺名稱的來由,明太祖在靈谷寺新建時寫的《遊新庵記》一文中說:“鐘山之陽有谷,谷有靈泉曰八功德水。”他在《御製大靈谷寺記》中又說,靈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嶺”間的一片谷地。可見“靈谷”二字的含義,“靈”是指當地一股被認為有靈性的泉水,即八功德水;“谷”是指地形而言。明代的靈谷寺佔地500畝,供養了1000多名僧,其範圍南抵孝陵衛,北接明孝陵的皇牆,據說當時每天傍晚,寺僧要騎著馬經過五里鬆徑才能去關山門,可見範圍之大。在今天的南京體育學院以南,現在還有一個叫做大柵門的地名,就是從大山門諧音而來。寺內的主要建築有金剛殿、天王殿、無樑殿、五方殿、大法堂(清代稱毗盧殿)、律堂(清代稱觀音殿)、寶公塔等。寺東北還有一座巨集偉壯麗的大寶法王殿,是明成祖為西藏活佛哈立麻所建的殿宇。因哈立麻曾來此建齋講經,所以又稱說法臺。此外,在寺的兩側還有方丈、靜室、鐘樓等建築。寺內還有148間畫廊,繪有各種姿態的佛像壁畫。上述建築,除無樑殿儲存至今,其餘都已成為如煙往事了。

古代靈谷寺在國內佛林中佔有較高地位,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青睞。據《金陵梵剎志》的統計,明代靈谷寺在上元、江寧、句容、六合等地所擁有的地產,總共達34000餘畝。明朝還把棲霞寺、方山的定林寺等12座佛寺劃歸靈谷寺管轄,這樣大規模的佛寺,真可謂是天下“第一禪林”了!清朝初年的戰火,使靈谷寺遭受嚴重的破壞,除無樑殿和寶公塔外,其餘殿宇全部被毀。清朝統治進入所謂“康乾盛世”後,靈谷寺也重新修復,又成為東南名剎,並多次接待滿清皇帝。康熙遊覽靈谷寺時,曾親筆題書“靈谷禪林”匾額,還寫了一副對聯:“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過靈谷寺,並在這裡建了行宮,還賦詩、賜物,親筆御書“淨土指南”四字,令刻在三絕碑上。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5

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昆明自然風光優美,名勝古蹟眾多,氣候四季如春,鮮花長開不謝,風景四季如畫,素有“春城”和“花都”的美譽。昆明各類旅遊設施齊全,是國際著名的風光旅遊城市、國家級的旅遊度假區和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

昆明全市土地面積2.1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4.9萬公頃,湖泊面積377平方公里。全市範圍是高原紅壤地區,適宜種植稻穀、小麥、蠶豆、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烤煙、花卉、蔬菜、油菜等經濟作物和桃、梨、蘋果、柑桔、葡萄、板栗等經濟林木。市域內有林地面積102.6萬公頃。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20°45′、北緯25°2′。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城枕群山廓面湖,山川風景堪畫圖”。屬於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於受印度洋西南暖溼氣流的影響,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度。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是極負盛名的“春城”。

“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昆明氣候溼潤,終年蒼翠滿城,花枝不斷,四時如春。優越的氣候條件使400多種花卉在昆明150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競相開放,其中尤為茶花、蘭花、杜鵑花、報春花馳名中外。昆明植物園是植物花卉薈萃之地,有近4000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以茶花最為著名。土特產品有咖啡、椰子糖、椰茸、天然椰子汁、椰子醬、香蕉、菠蘿及菠蘿蜜等。

昆明作為一座中國西南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也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昆明必遊景點有: 滇池 、 石林 、 翠湖公園 、雲南民族村 、 金殿公園 、 西山森林公園 、 九鄉風景區 、 圓通山 、 大觀樓 、 筇竹寺 、世界園藝博覽園等。炮臺、海口崖州古城、海口人民公園、海口兒童公園、萬綠園、假日海灘、寰島遊樂城共十一個景點,還有金牛嶺烈士陵園、濱海公園 、海口體育館等景點。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6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鴨綠江風景名勝區參觀遊覽,下面請大家聽我介紹一下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的概況。

一、景區概況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於1988年批准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地處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大東港之間,與朝鮮的碧潼、清水、義洲和新義州隔江相望,全場210公里,面積824.2平方公里。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由綠江、水豐、太平灣、河口、虎山、大橋和江口等景區100多個景點組成,以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薈萃、地理區位獨特、環境質量優越而馳名中外,是一覽兩國風光,憑弔歷史遺蹟,融休閒度假、科學考察和異國旅遊於一體的河川型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區20_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20_年榮獲遼寧省“十佳”旅遊區,20_年虎山長城、鴨綠江斷橋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年獲全國十佳休閒景區稱號,20_年被評為遼寧省文明景區。

二、綠江景區

綠江景區位於寬甸振江鄉,從東江至渾江口,面積141平方公里,為鴨綠江景區上游。這裡層巒疊嶂,風景秀麗、野趣橫生,由南天門、小青溝、壯哉谷等景點組成,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狀態,處於待開發階段。

三、水豐景區

水豐景區以水豐水庫為核心,面積為274平方公里,建成於1941年的水豐大壩,長900米,高146米,寬8.5米,為世界少見的水泥結構高壩。素有東北第一大水庫和遼寧第一大淡水湖之稱的水豐湖,因開發較晚兒完整地儲存了自然風貌。

湖面浩瀚壯闊,山水相映,空氣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渾壯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水豐湖面由中朝兩國共管,船隻只在水面上自由來往停泊,遊人儘可飽覽兩岸風光和異國風情。

四、太平灣景區

太平灣景區距丹東市50公里,與朝鮮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灣電站等景點組成。其中太平灣電站為景區核心,是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在這裡可以直觀地看到“水是怎樣發電的”,並踏上朝鮮土地感受異國風情。

五、河口景區

河口景區位於寬甸縣長甸鎮境內,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是鴨綠江沿線景區景色最優美的地方,也是一個彙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蹟、民俗民風及異國風景的超濃縮型綜合景區。

自然景觀有著名歌唱家蔣大為唱紅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中的萬畝桃花園,人文景觀有電視劇《劉老根》中的“龍泉山莊”,具有深刻教育的意義的渡江作戰的“河口斷橋”,原名“清城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橋。

六、虎山景區

虎山景區是鴨綠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朝鮮八大景”之一的統軍亭隔江相望。景區內有明萬里長城東端的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等景點。從一定意義上說,虎山景區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遺址旅遊為主題,以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為特色的著名景區。

七、丹東市城區

丹東市城區段屬於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中著名的大橋景區,有寶山懸紅,碧水玉榭、鴨江帆影等著名景點。其中,斷橋原是鴨綠江的第一座大橋,由當時的殖民機構--日本駐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承建,1920_年8月動工,1920_年10月竣工,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始為鐵路橋。

1950年11月8日,“第一橋”被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稱為殘橋保留至今,俗稱“斷橋”。橋上儲存碉堡等文物遺蹟,並開設有大橋旋轉處觀賞臺、斷橋炸斷處觀賞臺、斷橋史話,世界橋樑與戰爭史展等。

登上斷橋處不僅可以領略中朝兩國風光,更是人們憑弔歷史、緬懷英烈、激發愛國之情的遊覽勝地,鴨綠江斷橋已經成為丹東這座英雄城市的標誌性景點。第二座橋建於1940年,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全場940米,歸中朝兩國共管。

八、江口景區

江口景區是鴨綠江風景區名勝區最南端的一個景區,從江口至文安島北端,面積為246平方公里,大東崗區的江海分界線時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三號江海界碑吸引了許多遊客。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廣東美麗風光導遊詞 篇17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市境介於北緯30度21分至31度2分與東經120度18分至121度16分之間,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佈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佈,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蕩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1990年新建巍峨的南湖革命紀念館後,更增添了肅穆雄壯的氛圍,前來瞻仰者絡繹不絕;市區范蠡湖、落帆亭、子城、瓶山、清真寺、小蓬萊等都是有名的景區,知名遠近。海寧鹽官的錢江潮,素稱天下奇觀,每年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節高潮洶湧時,各地前來的觀眾常以十萬計;鹽官附近的海塘,工程巨集大,堪稱海上鋼鐵長城;鹽官海神廟建築峻偉,佔鰲塔聳立海塘,均為遊覽壯觀;鹽官陳閣老故宅尚存部分明清古蹟。

海鹽的南北湖人稱小西湖,兼有山海湖之勝,是浙江省級遊覽區,區內景點眾多,尤以高陽山上的鷹窠頂為著,冬初觀日出,可見日月並升奇景;海鹽城內的綺園,園林綺麗,有“浙北名園屬第一”之譽。

平湖乍浦的九龍山,瀕海屏立,似九龍婉蜒,黃山下的海濱浴場浪平沙堅,夏日各地來游泳者車水馬龍;平湖城內的莫氏莊園,屋舍嚴整,展現舊時封建大戶的場景。市境許多勝蹟和名人生平密切聯絡,文化內涵豐富。市區曝書亭是清初學者朱彝尊的故居,園宅清雅;城中有當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沈鈞儒的祖居和近代傑出學者沈曾植的舊居。

桐鄉烏鎮茅盾的故居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附近茅盾幼時就讀遊釣之地立志書院、昭明太子讀書等,均儲存完好,修葺一新;桐鄉石門重建的緣緣堂,是著名藝術家、文學家豐子愷的故居;梧桐鎮有新建的君陶藝術院,庋藏今人錢君陶捐獻的文物藝術品。嘉善魏塘的梅花庵是歷史名跡,內有我國元代傑出畫家吳鎮的墓園;西塘鎮重建的西園,20__年代革命文藝團體南社領導人柳亞子等曾在此雅集。

海寧鹽官新整修了近代傑出學者王國維的故宅,硤石西山公園風景區內修復了現代著名文學家徐志摩的墓。市境景觀水鄉特色濃郁,大運河曼延穿境,王江涇長虹橋等古橋如垂虹臥波,景色雄偉,平原水網縈迴,處處小橋流水,富於野趣。烏鎮、西塘等古鎮儲存較多古昔房屋、街道、市河和橋樑,是江南水鄉的珍貴明珠。嘉興秀美的水鄉田園風光及其獨特的民俗風情,為人們注視,成為旅遊開發的熱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