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鳥島導遊詞範文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5W

青海湖鳥島,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它們真實的名字,西邊小島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青海鳥島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青海鳥島導遊詞範文3篇
青海鳥島導遊詞範文1:

地處青海湖的西北部,長約500米,寬約150米,棲息著十萬餘隻各類候鳥,稱譽為“鳥的世界,鳥的王國”。青海湖位於西寧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每年四月,來自我國南方和東南亞等地的班頭雁、棕頭鷗、赤麻鴨、鸕鶿等十多種侯鳥在這裡繁衍生息;秋天,它們又攜兒帶女飛回南方,國家對這類鳥資源十分重視,在島上設有專門的保護機構。

在鳥島觀光,交通方便,從西寧出發乘汽車沿青海湖南線經湟源縣和日月山到黑馬河鎮往北64公里即抵鳥島,沿青海湖北線,乘汽車經湟源縣、海晏縣到剛察縣,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達鳥島。

青海湖鳥島。它不僅以遼闊、明媚、恬靜、雄偉、神奇而著稱於世,而且以其豐富的水中礦產資源和漁類資源吸引著無數科技工作者和觀光瀏覽的人們。可泛舟湖面觀一望無際的湖景,也可漫遊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風光。

青海湖鳥島,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聖地之一,它位於青海省西寧市西部約130公里處,是我國最大、海拔最高的鹹水湖,面積約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寧西行,越過稀疏的村莊,沿著透迄、清澈東流的小溪,行進在綠色叢林點綴的山谷間的公路上。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綠絨絨的地毯鋪就般的一座座開闊的山漫草阪。驅車爬高到達“日月山”,可見兩側山頂各有一幢亮麗的小亭閣,左為日亭,右為月亭。相傳文成公主由此進藏時,由於思念母親,悲痛地將陪嫁的鏡子摔碎,後人為紀念文成公主,故建造此日、月二亭。登上日月山,眺望遠處,更為開闊的綠色草阪盡收眼底,彷彿進入了綠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繼續西行,偶有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地或幾間藏民彩帳,房屋鑲在綠色草阪之間,在山坡、屋前豎起的高杆上,五彩經幡隨風飄拂。經幡又叫神幡,藏語曰“塔力俏”,意為“不停地飄動”,這些幡條是用藍、白、紅、黃、綠五種顏色的布 條做的(有的幡條上還印有經文或神像),分別象徵天空、祥雲、火焰、大地和水。藏民把經幡高懸在顯眼要位,任風吹拂,藉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們消災祈福、吉祥如意。或遠或近,可見一群群黑色的犛牛,白色的羊兒,在安然自得地吃著青草。過了黑馬河鄉右看,緊依綠色草阪可見一線青綠色的湖水和海心山,藍色的天空飄著千姿百態的雲團,大自然把自己分割成美麗的空間,繪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到了馬乃亥鄉,右邊已是寬闊、平靜的青海湖了。這裡是鳥島的入口處——布哈河入湖口。鳥島有左右兩個,鳥自按類別分開,左黑右白,互不混雜。從入口處乘車向前行約3公里下車,進入“青海湖鳥島”。

大門再步行約200米,登上“鳥島”觀鳥臺,只見臺下的沙灘上黑頭、灰白身子的銀鷗鋪天蓋地,它們或臥或立,或飛或落,令人眼花瞭亂;喧鬧的“哇哇”聲貫入滿耳。在臺近處,成百隻大雁臥沙孵卵,它們的“丈夫”們分別呵 護著自己的妻兒,守衛著自己的家,一旦發現“入侵者”進犯,立即張開翅膀,高聲鳴叫,衝向“敵人”,將其驅走。鳥兒們以沙作窩,抓緊陽光充足,食物豐富的大好時機棲息養生,繁衍後代。在鳥群稀疏的空隙裡會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鳥蛋“無人問津”。

空中,不時有列隊的大雁或鴻鵝貼著湖面飛過,偶而有天鵝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從“青海湖鳥島”大門出來乘車向左行約1公里,翻過一座小山,便會看到坐落於湖邊的又一個鳥島,它像一口倒扣於湖中的圓鍋,頂部棲滿了清一色黑壓壓的鸕鶿,每個鸕鶿的“家”都安在一個高高的窠裡,層層疊疊,把個山頂布得嚴嚴實實。它們在這裡為生兒育女忙忙碌碌,直到兒女們能展翅高飛時,便神話般地“喬遷新居”了。

在兩個鳥島之間,有一根碩大的銀灰色羽毛雕塑矗立在草叢中,在它的旁邊安放著一枚碩大的鳥蛋雕塑,象徵著飛禽是上帝的寵兒,是人類的朋友。

青海鳥島導遊詞範文2:

鳥島坐落在青海湖的西北隅,分為一東一西兩島。在距離鳥島很遠的地方,遊人就可以聽到音色各異的鳥語,嘰嘰喳喳,熱鬧非凡。登上觀景臺一看,只見各種鳥類盡情嬉戲在天空與湖水之間,它們有的展翅翱翔,在天空劃過一道道白色的痕跡;有的遊弋追逐,在水面留下一道道銀亮的波紋;還有的在岸上懶洋洋的晒著太陽。

青海湖的面積有430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也是重要的溼地。由於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青海湖每年都吸引數以十萬計的候鳥前來繁衍生息。五、六月份的時候,島上能有30多種鳥,最多的時候達到16萬多隻,景象十分壯觀。聽當地人介紹說,這裡曾經因為人為的撿拾鳥蛋行為,導致了鳥類數量大幅下降,最少的時候,鳥類數量只剩下200多隻。

為了保護鳥島的自然環境,青海省在1975年將鳥島劃為了自然保護區,派專人駐守。經過了多年的精心保護,青海湖鳥島的鳥類資源正在不斷恢復,據有關監測資料顯示,每年光顧鳥島的候鳥數量基本穩定在5萬隻左右。

隨著大量候鳥的到來,青海湖鳥島逐漸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大批中外遊客跟隨候鳥的腳步,來到這裡一睹萬鳥齊聚的盛況。據統計,自20xx年以來,青海湖鳥島的遊覽人數均保持在每年10萬人左右。

海西山所形似駝峰。這裡的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的世襲領地。

青海鳥島導遊詞範文3:

青海湖的西北隅,距布哈河三角洲不無的地方,有兩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一東一西,左右對峙,傍依在湖邊。遠遠望去,這兩個島嶼就象一對相依為命的孿生姊妹,在湖畔相向而立,翹首遙望著遠方。這兩座美麗的小島,就是舉世聞名的鳥島。

鳥島,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它們真實的名字,西邊小島叫海西山,又叫小西山,也叫蛋島;東邊的大島叫海西皮。海西山所形似駝峰,面積原來只有零點一一平方公里,現在隨著湖水下降有所擴大,島頂高出湖面七點六米。島上鳥類數量多,約有八、九萬隻之多。這裡的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的世襲領地。每年春天,斑頭雁、魚鷗、棕頸鷗等一起來到這裡,在島上各佔一方,築巢壘窩,全島佈滿鳥巢。到了產卵季節,島上的鳥蛋一窩連一窩,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所以,人們又把這裡也稱為蛋島,平時所說的鳥島也主要是指這裡。

鳥島之所以成為鳥類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園,主要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這裡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三面繞水。環境幽靜,水草茂盛,魚類繁多,是鳥類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

美麗的青海湖鳥島,是鳥兒樂園,鳥兒的天堂,也是青海高原的一大奇觀,近年來,這幽美壯麗的鳥島風光,這奇特的水禽生活,曾吸引過多少遊人前來觀光,引來過多少人對它的憧憬和嚮往。在鳥島南部的設立了鳥島管理站,又將鳥島南部劃為自然保護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