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心理健康促進方案(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3W

老年病人心理健康促進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老年病人心理健康促進方案(通用3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把老年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針對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實施老年健康促進健康行動,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引導居民建立正確的老年健康觀,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行動策略

堅持健康教育先行。把提升健康素養作為增進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據老年人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健康教育與促進,讓老年保健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健康素養人人有。

堅持人人蔘與行動。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激發老年人熱愛健康、追求健康的熱情,養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菸戒酒、心理平衡,實現健康生活少生病。

堅持全社會協同推進。強化跨部門協作,鼓勵和引導單位、社群、家庭、居民個人行動起來,對老年人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採取有效干預,形成政府積極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家庭關心支援、個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持續提高健康預期壽命。

三、行動目標

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煉、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善居家和社群養老政策,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推動發展蒙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服務,落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實現健康老齡化。實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和干預計劃,為貧困、空巢、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日常關懷和心理支援服務。到20__年,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比例分別達到50%以上。

——個人和家庭:

1.改善營養狀況。主動學習老年人膳食知識,精心設計膳食,選擇營養食品,保證食物攝入量充足,吃足量的魚、蝦、瘦肉、雞蛋、牛奶、纖維素、水果、豆綜合飲食,有意識地預防營養缺乏,延緩肌肉衰減和骨質疏鬆。老年人的體重指數(BMI)在全人群正常值偏高的一側為宜,消瘦的老年人可採用多種方法增加食慾和進食量,吃好三餐,合理加餐,同時注意飲食過剩。消化能力明顯降低的老年人宜製作細軟食物,少量多餐,建議三餐兩點。

2.加強體育鍛煉。選擇與自身體質和健康狀況相適應的運動方式,量力而行地進行體育鍛煉。在重視有氧運動的同時,重視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鍛鍊,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鍊,各種運動結合起來做,強健骨骼肌肉系統,預防跌倒。進行運動期間,建議根據身體健康狀況及時調整運動量。多晒太陽,適量運動。

3.定期健康體檢。經常監測呼吸、脈搏、血壓、大小便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記錄,必要時就診。積極配合家庭醫生團隊完成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瞭解自身腦、心、肺、胃、肝、腎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情況,接受家庭醫生團隊的健康指導。

4.做好慢病管理。鼓勵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配合醫生積極治療,主動向醫生諮詢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知識、技能,並在醫生指導下,做好自我管理,延緩病情進展,減少併發症,學習並運用老年人蒙醫中醫膳食調養,改善生活質量。血壓的控制,建議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天至少要測2-3次。血糖的控制,每週至少監測1-2次,空腹血糖小於7.8毫摩爾/升,餐後血糖小於11.1毫摩爾/升。老人的睡眠非常重要,保證一天7-8個小時,以早晨起來感覺到不困不乏為好,建議老人儘量有一個午睡的習慣。

5.促進精神健康。瞭解老年是生命的一個過程,坦然面對老年生活身體和環境的變化。多運動、多用腦、多參與社會交往,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緩衰老、預防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老年人及其家屬要了解老年期痴呆等疾病的有關知識,發現可疑症狀及時到專業機構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確診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家屬應注重對患者的關愛和照護,幫助患者積極遵循治療訓練方案。對認知退化嚴重的老年人,要照顧好其飲食起居,防止走失。

6.注意安全用藥。老年人患病發病率高,且藥物代謝、轉化、排洩能力下降,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生病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主動監測用藥情況,記錄用藥後主觀感受和不良反應,複診時及時向醫生反饋。

7.注重家庭支援。提倡家庭成員學習瞭解老年人健康維護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照顧好其飲食起居,關心關愛老年人心理、身體和行為變化情況,督促老年人蔘加健康體檢,及早發現身體、心理異常情況,及時安排就診,監督老年人按頓按量服藥,並使家居環境保證足夠的照明亮度,地面採取防滑措施並保持乾燥,在水池旁、馬桶旁、浴室安裝扶手,預防老年人跌倒。

——社會:

1.全社會進一步關注和關愛老年人,構建尊老、孝老的`社群環境,鼓勵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基層老年協會、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組織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等心理健康服務。

2.支援社會組織,為居家、社群、機構的失能、失智、部分失能老年人及照護者提供照護和精神慰藉服務。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

3.鼓勵健康服務相關企業結合老年人身心特點,大力開展健康養生、健康體檢、諮詢管理、體質測定、體育健身、運動康復、健康旅遊等多樣化服務。

——政府:

1.一是開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與康復等等宣傳教育活動。將老年健身、保健、疾病防治與康復等教育活動納入基本公共衛生管理內容,建立鄉鎮衛生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和各類養老機構分工合作機制。加強中醫養生保健宣傳力度。加強自救互救知識教育,開展老年人衛生應急技能培訓活動。啟動老年期常見疾病適宜技術推廣“專案包”和預防跌倒干預措施行動。(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2.實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預防和干預計劃,為貧困、空巢、失能、失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齡獨居老年人提供日常關懷和心理支援服務。加強對老年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群管理和康復治療,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3.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強部門協調,整合資源優勢,將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納入到衛生服務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規劃。整合現有衛生資源配置,加強老年康復醫學建設,加大人才隊伍教育培訓,強化老年醫學服務能力建設。(市發改委、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4.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功能,發揮家庭醫生(團隊)作用,為老年人提供綜合、連續、協同、規範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每年免費提供健康體檢。為老年人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研究制定上門巡診、家庭病床的服務標準和操作規範。(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深入開展蒙醫藥中醫藥老年健康管理服務,發揮蒙醫藥中醫藥的特色功能。擴大蒙醫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專案的覆蓋廣度和服務深度,根據老年人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提供更多蒙醫藥中醫藥養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推動蒙醫中醫醫院與養老院、康復療養機構等開展合作,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定老年醫學科,推動三級蒙醫中醫醫院設定康復科,增加老年服務資源,提供老年健康服務。協助有關部門依法查處虛假違法廣告、假冒偽劣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認真維護老年人正當權益。(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6.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打通各項養老政策中民政、衛生健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的壁壘,真正實現政策協同。到20__年,老年健康服務相關制度規範基本建立,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機構和人員不斷壯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制度保障更加健全,服務體系基本建成,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7.加強康復醫師、治療師、健康管理師等人才培養力度,著力提升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建立養老醫務人員職業環境,為推進醫養結合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市衛生健康委、市人社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8.支援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老年醫學相關專業或課程,加快培養適應現代老年醫學理念的複合型多層次人才。(市教育局負責)

9.落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落實長期護理保險的保障範圍、參保繳費、待遇支付等政策,照護需求認定、等級評定等標準和管理辦法,各類長期護理服務機構和照護人員服務質量評價、協議管理和費用結算等制度,規範長期護理保險管理服務和執行。(市醫保局負責)

10.逐步建立完善支援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援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由簽約家庭醫生團隊為轄區老年人免費提供約定的健康服務。針對老年人健康狀況和需求,提供包含預防、治療、護理、生活照護為一體整合型健康服務。鼓勵建立居家健康養老平臺,探索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制定家庭病床服務規範,明晰家庭診療服務、健康管理、遠端監測等專案,規範居家養老、醫療、護理、康復、藥品配送等服務,將符合規定的醫療服務專案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康復護理、家庭病床等服務。鼓勵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群衛生服務站參與社群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平臺、老飯桌、老年幸福院等養老服務機構的運營、託管;鼓勵養老機構開辦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或醫務室、護理站等,重點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所需的醫療護理和生活照護服務。取消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設定審批,實行執業登記備案。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市民政局牽頭,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是優化老年人住、行、醫、養等環境,營造安全、便利、舒適、無障礙的老年宜居環境。統籌規劃適宜老年人居住、出行、就醫、養老的設施建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引導市場、社會、家庭、個人參與,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營造安全、便利、舒適、無障礙的老年宜居環境。(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2.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制定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專項規劃,鼓勵引導老年人為社會多做貢獻。發揮老年人優良品行傳幫帶作用,支援老黨員、老專家、老軍人、老勞模、老幹部開展關心教育下一代活動。鼓勵老年人蔘加志願服務,繁榮老年文化,做到“老有所為”。(市黨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康內蒙古行動推進委員會牽頭組織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的組織實施,統籌政府、社會、家庭、個人參與健康知識科普行動,指導各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研究確定年度工作重點並協調落實。進一步完善健康呼和浩特行動推進委員會職責,為行動實施提供技術支撐,及時提出行動調整建議,並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範。各地區要將落實本行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

(二)強化部門協作。相關部門要通力合作、按照職責各負其責,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行動實效。

(三)開展監測評估。行動監測評估工作由牽頭部門負責具體組織實施,每年形成行動實施進展專題報告,報健康呼和浩特行動推進委員會。

(四)完善考核評價。將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實施情況作為健康呼和浩特建設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強化有關部門的落實責任,每年開展一次專項考核。建立激勵機制,對工作突出的予以獎勵。對進度滯後、工作不力地區、單位通報批評並督促整改。各相關責任部門每年向健康呼和浩特行動推進委員會報告工作進展。

(五)加強宣傳引導。要編制群眾喜聞樂見的解讀材料和文藝作品,以有效方式引導群眾瞭解和掌握老年健康保健知識,推動個人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正面宣傳、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老年病人心理健康促進方案 篇2

為推進健康烏當建設,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家10部門《關於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和省11部門《關於加強貴州省健康促進與教育的實施意見》,按照貴陽市衛生健康局《關於認真開展好20xx—20xx年貴陽市健康促進縣(區)建立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烏當區健康促進區建設,並建立健康促進區工作長效機制,提高全區居民健康水平,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設背景

(一)重要意義

健康促進區建設是落實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是將健康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體實踐。健康促進區建設以健康促進理論為指導,旨在發揮黨委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政府部門、社會及個人承擔各自的健康責任,改善各類健康影響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最終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建設情況

20xx年國家啟動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20xx年啟動健康促進縣(區)建立試點工作,根據省級要求,每年各地(州)至少組織建立1個健康促進縣(區),烏當區作為貴陽市20xx年-20xx年度的建立區,將於20xx年9月底前完成建立並開展自評。

二、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實施以“健康傳播、健康生活、健康管理、健康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傳播健康理念,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全省健康促進縣標準。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在全區推動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倡導健康優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進區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建設健康支援性環境,營造健康氛圍,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

(二)關鍵指標

1.建立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工作機制。出臺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多部門聯合開展健康行動。

2.健康社群、健康家庭、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的比例分別不低於20%、20%、40%、50%、50%、20%。

3.居民健康素養在20xx年初基礎上提高20%,或高於當年全省平均水平。

4.成人吸菸率在20xx年初基礎上降低20%,或低於當年全省平均水平。

四、建設保障

(一)基本條件

政府重視健康促進工作,向社會公開承諾建設,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援,有較好的健康促進工作基礎;有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熟悉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理論、掌握基本實踐技能。

(二)建設週期

20xx年1月—20xx年11月。

(三)經費安排

將健康促進區建設經費納入區級財政預算,保障專項經費不低於30萬元,並根據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長情況逐年增加。

五、重點工作

(一)建立工作機制

1.政府重視。區政府公開承諾開展健康促進區建立,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建立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提供人財物保障,加強領導和協調,明確部門職責,召開排程會議,研究解決問題,推進建立工作開展。

2.健全網路。建立覆蓋政府部門、各鄉(鎮、街道)、學校、機關、企業的工作網路,每個單位有專(兼)職人員承擔健康促進工作。區級設定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建立以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核心、覆蓋轄區內醫院、公共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促進專業網路。

3.制定措施。開展基線調查和需求評估,瞭解全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情況,人群健康素養、健康狀況、疾病負擔和健康需求,健康促進資源和意願等基本情況,分析主要健康問題,確定重點人群和優先干預的健康問題,研究制定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健康促進策略和措施。

4.開展培訓。通過工作會議、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採取集中培訓、分級培訓的方式,提高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專業機構和健康人群對健康促進區理念、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的認識和工作能力,使之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理論,熟悉健康素養、菸草控制、優生優育等基本內容。

5.評價評估。建立督導檢查、考核評估的工作機制,定期瞭解工作進展,聽取政府和居民的工作建議,定期監測健康促進區建設情況,開展技術評估,有力有序推進工作。

(二)制定健康政策

1.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烏當區政府建立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制度,成立健康專家委員會,在新政策制訂時增加健康影響評價程式,在提出、起草、修訂、釋出等政策制定環節中,徵求健康專家委員會的意見。衛生健康部門主動向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宣講“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意義。各相關單位要梳理、修訂和完善本部門的健康公共政策。

2.開展跨部門健康促進行動。針對需要優先應對的健康問題,開展針對慢性病防控、傳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婦幼健康、健康老齡、環境與健康等重點健康問題的跨部門健康行動。在部門協作、資源統籌、社會動員、健康管理、健康產業等方面取得創新。

(三)健康促進場所

1.開展健康促進場所建設。在全區範圍內,建設20%健康社群/健康村,建設20%健康家庭,評選出100個示範健康家庭。建設40%的健康促進醫院(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等),建設50%健康促進學校(包括高中、國中、國小)、50%的健康促進機關(包括機關和事業單位)、20%的健康促進企業,提高場所內居民和職工的健康素養。

2.建設促進健康公共環境。建設健康步道、健康主題園等公共設施,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菸,營造促進健康的公共環境。無煙環境是健康進醫院、學校、機關和企業建設的必要前提條件。

(四)建設健康文化

1.加大宣傳力度。在區級電視臺和網路平臺開設健康教育類節目或欄目,定期組織媒體培訓會或媒體交流會,充分利用電視、網路等媒體平臺,積極宣傳健康促進區理念、建立工作以及活動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影響力。設立健康類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開展健康科普。開展衛生日主題活動,在世界衛生日、無煙日、高血壓日、糖尿病日、結核病日、艾滋病日等衛生日時段,多部門聯合、深入城鄉開展健康主題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

2.充分整合資源。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國民營養計劃等為抓手,充分整合健康促進與教育資源,利用好健康中國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婚育新風進萬家、衛生應急“五進”活動等平臺,普及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五)建設健康環境

城鄉佈局合理,推進汙水處理、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公共廁所建設,建設整潔衛生的生活環境,空氣、飲用水、食品安全、環境衛生等影響因素有所改善或達到一定水平,保障居民在教育、住房、就業、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建立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應對老齡化。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整潔有序、健康宜居的工作、生活和社會環境。建設無煙環境,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菸。

(六)培育健康人群

根據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薄弱環節,制定健康素養促進工作規劃或計劃,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重點人群、重點問題的健康素養。定期開展居民健康素養調查。經過建設,居民的健康素養水平、吸菸情況、參加體育鍛煉情況等影響居民健康狀況的指標有所改善,學生體質達到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關標準。

六、組織管理

成立烏當區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區長任組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區直各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籌推進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建立辦公室在區衛生健康局,統籌做好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各單位參照區級做法,及時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統籌推進建設工作,有建設方案、專(兼)職人員、經費保障、協調排程機制。

七、工作流程

(一)申請確認。由區專班向市提出申請、稽核和確認。

(二)開展建設。區級開展基線調查,確定重點人群和優先干預的健康問題。研究制定適合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工作能力的健康促進區工作計劃,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按照省、市要求,有計劃推進各項建設任務,儲存過程記錄及工作痕跡資料(電子檔),及時進行總結。

(三)區級自評。各單位、各部門、企業20xx年9月10前完成建設情況的自評工作,,並針對存在問題有序整改。區建立辦20xx年9月20日前完成對各單位、各部門、企業建設情況的自評工作,完成評估報告報市及相關部門。

(四)市級評估。市級專家將在20xx年10月上旬組織評估驗收,20xx年10月中旬完成建設情況總結。

(五)省級評估。市級評估驗收合格後,授予“市級健康促進區”稱號,並可以申請省級驗收評估。

(六)授級掛牌。省級驗收評估合格後,授予“省級健康促進區”稱號。

八、時間進度

九、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協作配合

區級層面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區健康促進區建設工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層面,結合工作需要,明確2-3人負責建設工作。出臺健康促進相關政策,進一步細化分解和抓好落實,做好本系統、本單位建立工作。區財政局要統籌解決建立工作經費,保障經費投入,規範管理中央專案補助資金,專款專用。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按照《烏當區建立健康促進區工作任務分解表附件2》工作內容,在規定時間節點前完成任務指標,責任單位負責提交相關資料由牽頭單位彙總上報到建立辦公室,接受上級的監督指導和考核評估。

(二)細化目標責任,嚴格目標考核

建立日常排程制度,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專班排程會議及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建立工作有序推進。各單位要把健康促進區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抓,按照任務分解表,制定本單位工作建設方案,細化責任,責任到人,確保每項任務有人幹、能落實,並建立工作週報制度,區建立工作專班每週收集各單位工作情況,擬寫《每週專報)》,及時報區政府主要領導。區建立辦要加強指導,嚴把建立質量關;區督辦督查局要對工作不力、嚴重影響全區建立工作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並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嚴肅追究責任。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緊緊圍繞健康促區建建立任務,在全社會營造宣傳聲勢。全區各單位要把宣傳動員作為有力抓手,各單位所轄主要公共場所、人口密集地帶要設立戶外廣告宣傳牌或利使用者外電子螢幕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各鄉(鎮)、街道要充分發揮已有的健康教育宣傳欄的主陣地作用,全方位開展宣傳,使建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區委宣傳部要在政府的網站、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等主流媒體上突出建立內容,在數量、時間上予以保證。

(四)嚴格督查制度,強化追責問責

區督辦督查局將建立工作納入各單位年終目標考核,嚴格對各單位的建立工作進行督查,第一次發現問題的,下達《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銷號;第二次發現問題的,下達《督辦通知單》,納入區政府督辦事項管理,責令整改;第三次發現問題的,下達《問責通知單)》,納入年終目標績效管理,並倒查責任,嚴格追責問責。

專案技術負責人:

聯絡電話:

電子郵箱:

老年病人心理健康促進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營養與人成長的關係,讓幼兒理解合理科學的搭配。

2、嘗試為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對食物的搭配感興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各種食物圖片、一次性紙盤、健康笑臉貼紙。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各種食物的營養,說說平時喜歡吃的食物。

匯入:今天,營養博士要帶我們去參觀快樂食物王國,你們想去嗎?讓我們一起開著汽車出發吧!

1、看穀類食物。

教師:你剛才看到了什麼?

教師: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食物就是食物王國裡的穀類食物(出示字卡)。穀類食物可以使我們有很大的.力氣,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吃。

2、看水果蔬菜。

教師:現在你又看到了什麼?

教師:各種各樣的水果和蔬菜吃了會使我們的面板又白又嫩,所以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多吃哦!

3、出示肉類

教師:你剛才看到了什麼?

教師:這些是食物王國裡的肉類食物。吃了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更健康!但不能多吃哦!

4、出示豆製品。

5、出示牛奶。

教師:豆製品非常有營養,我們要多吃。牛奶可以天天吃。

6、教師:食物王國的東西真多呀!你們平時喜歡吃些什麼?

接下來營養博士要帶我們去看三位小朋友,他們長得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哪一位小朋友?

這是小小,因為她只吃蔬菜,所以長得又瘦又小;這是胖胖,為什麼叫胖胖呢?只吃葷菜,所以長成了小胖子;這是麗麗,她什麼都喜歡吃,所以長得不胖也不瘦,健康又美麗!

7、教師:怎樣吃才有營養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二、到底怎樣吃才有營養呢?我們一起參觀一下食物王國的營養寶塔,聽一聽,營養博士是怎麼說的?

小朋友,我們吃的食物呀,就像這座營養寶塔。

最頂層:是油脂類,就是肥肉和葷油,每天吃得要適量,不可貪吃喲。

接下來的一層是奶類和豆類食物,比如牛奶呀、豆腐之類,多吃點兒更聰明哦。

第三層是雞鴨魚肉和禽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少吃一些,營養才會均衡。

第四層住著水果和蔬菜,每天都要和它們做朋友,我們才會長得越來越健康。

最底層是穀類食物,就是我們平時吃的米飯、麵包之類,離開他們小朋友們就會沒力氣。所以要多吃一些。

教師:營養博士的話,你們記住了嗎?

三、剛才我們向營養博士學了那麼多本領,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回營養設計師,為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食物的圖片,還有紙盤,請你們用這些食物來設計一份營養餐。現在讓我們開始吧!

幼兒操作

活動反思:

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變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並獲得快樂,旨在培養和保持幼兒對健康活動的興趣。教師也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培養其對健康活動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