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精選2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6W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精選24篇)

1.瞭解課文內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徵手法,體會語言的抒情效果。 3.學習屈原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 【情境匯入】

每年農曆端午,我們都會划龍舟、吃粽子,同學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一風俗習慣嗎?那是為了紀念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屈原正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呼喚風、雷、電,那他期盼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戲劇《屈原》。

【新課解讀】

一、整體感知——理思路

(一)給文章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一部分: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鄭袖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寫屈原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屈原的忠貞不屈和正氣浩然的英勇悲壯形象。 (二)讀“雷電頌”部分,回答問題。

1.請同學們自由誦讀全文,談談自己的誦讀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補充:

(1)從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內心獨白。

(2)從語言特點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氣勢雄偉的散文詩。

(3)從創作風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風、怒雷、閃電這些雄偉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氣勢巨集偉,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2.結合本文的創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內心獨白表達了哪兩個方面的思想內容?體現在課文的結構層次方面是怎樣的?

教師講述創作背景:《屈原》創作於1942年。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反動統治極為黑暗的時候。半壁河山淪於敵手,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並悍然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的軍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實義憤填膺,創作了《屈原》,以鞭撻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他說:“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著憤怒,因而我便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到屈原的時代裡去了。”

小組交流,教師提問、明確:

這段獨白表達了屈原歌頌風雷電、怒斥神祇的兩方面的思想內容: 第一部分(從“風!你咆哮吧!”至“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燬了吧!”):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量,表達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讚與嚮往。

第二部分(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燬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3.教師小結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是:“東皇太一廟之正殿……各室均有燈,光甚昏暗,室外雷電交加,時有大風咆哮。”設定這一場景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室內空寂昏暗,室外雷電交加,大風咆哮,為屈原的內心獨白——“雷電頌”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壯的氣氛,同時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鄭袖、靳尚設下毒計要毒死屈原,執行者就是鄭袖之父鄭詹尹,他千方百計勸屈原飲下那杯酒,急於毒死屈原。請簡要分析鄭詹尹的形象。

明確:邪惡的化身,他卑鄙、狡詐、膽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幫凶。 (二)第二部分:

談到《屈原》的創作,作者曾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前的時代。”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次聯絡寫作背景,思考下面的問題:

(1)作者在文中賦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義,請你做一下歸納、整理,體會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2)這篇獨白的創作主旨是什麼? 學習小組交流研討結果,教師明確: (1)

事 物 風雷電 洞庭湖、長江、東海 無形的長劍 “土偶木梗”的群像 特 殊 含 義 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偉大力量 人民群眾 堅定的信念 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 這種寫法叫“象徵”。

教師補充講解“象徵手法的表達作用”:

象徵手法的運用能夠使不容易或不便於直接說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達出來,而且化抽象為具體,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藉助謳歌偉大的自然威力,抒發了對摧毀黑暗的渴望及對追求正義、光明的偉大力量的熱烈讚頌。

三、合作研討——評人物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朗讀及對文意的分析,你認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教師提問、明確:

屈原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屈原的形象作為光明與正義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渾悲壯。

四、賞讀語句——品語言

1.《雷電頌》既然是屈原的內心獨白,那麼我們就能夠從這些話中讀出屈原的內心世界。請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讀給大家聽,並說說這裡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內心情感。

同桌之間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師引導、明確: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賞析:對風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對風的急切的渴盼。風是改變黑暗的變革力量,對風以及後面的雷、電的呼喚,實際也就是對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的呼喚。朗讀時應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發洩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賞析:一連串的反覆,“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開,劈開,劈開!”一個比一個強烈、一個比一個堅決,我們朗讀時語氣應不斷加快、加重,以表達屈原想衝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斷的決心。

(3)“火!你在天邊,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這熊熊地燃燒著的生命,我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瞭嗎?”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四)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為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明、嫻,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二)王為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註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註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日:‘……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資料認為,“曰”、“以為”重複,疑有衍文,此說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絡上下文,可補出“以為”前省略的主詞。

(三)屈原為什麼作《離騷》?

分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館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四)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讚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五)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著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為。 自佐:既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六)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為評價式,第二部分為結語式,第三部分為陳述式,第四部分為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情況,匯入新課。

做法:指名學生朗讀1、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段落劃分情況和本文寫法上的主要特點,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後作如下導語: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裡,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汙。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曆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為出發點:它又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做法:仍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說說這篇史傳文與我們學過的《廉藺列傳》、《信陵君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為什麼有這種區別,然後教師作如下點撥、提示。

關於史傳“變體”: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於司馬遷為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裡,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於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採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於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後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後,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做法: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疏通全文,瞭解屈原的事蹟,為重點研讀議論段作鋪墊。為了贏得教學速度,議論節段可暫時擺下。具體步驟是先與學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後按大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解釋難句,理請行文思路,編出內容綱要。在這個過程中,應相機提些問題,但問與答都應力求簡明。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2.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搏踩醚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說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為“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為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著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3.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為“懷念長沙”。長沙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為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為“說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為“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汙,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四)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為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著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為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著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裡,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群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群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汙,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為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裡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為:“(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為“簡約”,“微”為“含蓄”,似欠妥帖。因為《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為“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為“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為:“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為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為:“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為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汙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為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板書:

“疾”

信而見疑

“窮” 引出第二部分:楚國命運

忠而被謗

“怨”

明道德 志潔 與漁父對話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亂 行廉 自覺汨羅

(五)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著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為“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為關懷;“反覆”連用,意為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著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板書:

從全文 緊承前面記敘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就懷王

突出“存君興國”

客死於 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

從本段 寓議於敘

秦抒感

脈絡看 突出“不知人之禍”

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郭沫若及其創作情況。

2.認識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屈原的性格特徵。

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屈原深沉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劇中的戲劇衝突所反映的社會矛盾,認識屈原鮮明的人物形象。

難點

賞析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象徵手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分角色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力求從讀、演、評三個方面培養戲劇欣賞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歷史劇《屈原》,注意與課文有關的情節內容。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歷史劇的相關知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個人,他身材魁梧,飽經風霜的臉上愁眉不展。腰繫博帶,佩陸離長劍,戴切雲高冠,著雪白羅服。瑟瑟秋風下,踱步遠方,似行吟澤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代表作: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漸離》《南冠草》。

三、文字連結

1.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戰國時楚國人。他用楚辭的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因看透了秦國吞併六國的野心,力勸楚懷王聯齊抗秦,後來遭奸人陷害,罷官放逐,但心仍系國。楚國被攻後,自投汨羅江而死。

2.《屈原》寫於1942年1月,這時正值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也是國民黨統治最為黑暗的時候。蔣介石集團消極抗日,發動“皖南事變”,大肆屠殺愛國抗戰軍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從抗戰的現實鬥爭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著鬥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四、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感知劇本內容。

2.《屈原》全劇分五幕,雖然只寫屈原一天的生活經歷,卻具有高度的歷史概括性。課文節選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場,是全劇的高潮。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

屈原被囚禁在東皇太一廟,含冤被屈,悲憤填膺,在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作風、雷、電的頌歌。嬋娟逃脫囚禁來見屈原,誤飲靳尚暗害屈原的毒酒而身亡。屈原與前來救助他的衛士一起出走,潛往漢北。全劇在悼嬋娟的《禮魂》歌聲中結束。

五、課文精讀

1.閱讀課文中的舞臺說明,談談其作用。

舞臺說明為舞臺上屈原的動作、形象、外貌做了一個必要的交代,為讀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鋪墊。我們可以看到舞臺上的屈原是一個堅持真理的愛國者,是一個受到奸佞殘酷迫害的形象。

2.課文一開始,靳尚和鄭詹尹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是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他們的陰謀把他們和屈原的矛盾推到了頂點。

3.文中作者將很多的事物賦予了其他的含義。請同學們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什麼特殊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麼手法?聯絡作者的寫作背景談談戲劇的創作主旨。

風、雷、電:象徵人世間追求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徵人民群眾。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沒有陰謀、沒有汙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這是象徵手法。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熱望,也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4.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請品讀下面的句子,指出其所用的修辭方法,並賞析其表達效果。

(1)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這幾句運用了呼告、反覆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現了屈原對風的熱切期盼和對黑暗勢力的痛恨。

(2)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運用呼告、比喻、反覆的修辭手法,熱切地讚美電這種自然界的偉力,表達屈原想要衝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決心。

(3)鼓動吧,風!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裡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

運用了呼告、排比、反覆的修辭手法,呼喚著在黑暗中咆哮著、閃耀著的偉大自然力來毀滅這黑暗的社會,表達了必須徹底毀滅黑暗社會的決心,體現了他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4)把你這東皇太一燒燬了吧!把你這雲中君燒燬了吧!他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麼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通過反問、反覆、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產生社會黑暗的根源——昏庸無能的統治集團,欺民惑眾,壓迫人民。表達作者鞭撻一切汙穢、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鬥精神,與黑暗勢力決鬥到底的浩然正氣。

5.屈原的獨白激情澎湃、氣象雄渾,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1)內心獨白想象奇特,聯想豐富,氣勢巨集偉,表現作者浪漫主義的激情。(2)運用象徵的手法,將作者難以言表的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3)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呼告、反問等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體現屈原憂國憂民、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

6.作品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徵意義?

屈原是一個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著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體現和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歌頌他所堅持的爭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風亮節,歌頌他為捍衛真理與正義剛正不阿、奮不顧身的意志言行。

六、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後的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雷電頌。共分兩層。

第一層: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激憤和對光明的禮讚與嚮往。

第二層: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七、文章主旨

這篇戲劇(歷史劇)以奇特的想象、巨集偉的氣魄、火一般熾烈的語言和雷霆萬鈞的氣勢,塑造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表達了作者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八、寫作特點

1.想象瑰麗奇特,意境雄渾壯闊。

文中的獨白想象奇特,氣勢恢巨集,體現了革命浪漫主義的風格。作者進行大膽的藝術虛構,展開神奇的想象,上天入地,呼風喚雷,運用誇張、象徵等藝術手法,讓屈原同宇宙間偉大的自然力——疾風、怒雷、閃電結合在一起,達到物我同化的境地,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毀一切黑暗的力量。

2.運用象徵手法。

作者賦予一些物象以具體的象徵義:①風、雷、電:象徵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②洞庭湖、長江、東海:象徵人民群眾。③無形的長劍:象徵堅定的信念。④沒有陰謀、沒有汙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象徵對社會現實極端憎惡而祈求寄託靈魂的一方淨土。⑤“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徵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

象徵手法的運用,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使作者難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達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練。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增強語句的氣勢。

本文通篇運用擬人、呼告的修辭手法,直接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增強了語句的氣勢和表達效果。運用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整個獨白的抒情效果,具有詩的形式美,迴環往復,蕩氣迴腸,朗朗上口,鏗鏘有力。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一、文學常識及背景介紹

1、魯迅,原名____,字豫才,現代_______、___、___,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作品有小說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詩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國作家斯諾與劇作家姚克合寫的悼念魯迅的輓聯,由於記憶模糊,上聯有兩字缺漏,請根據下聯補全上聯內容

譯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 ,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3、《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天,最初發表於1919年4月《新青年》,後收入小說集《吶喊》。這是魯迅創作的第二篇白話小說,也是他繼《狂人日記》之後的又一篇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鬥檄文。

4、關於封建科舉制度

封建科舉制度是隋朝以後封建王朝用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戊戌變法前,全國每年有100多萬讀書人,參加考選“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選;三年一考的“舉人”,入選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進士”,入選者只有萬分 之一。許多讀書人老死科場,利慾薰心,精神畸形,成了科舉的奴隸,成了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我們要學的課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個。

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緒年間,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從小說《孔乙己》問世以來,咸亨酒店也隨之聞名於世了。現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為紀念魯迅一 百週年誕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開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聯絡的紐帶。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聽課文朗讀錄音,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

闊綽 舀出 羼水 薦頭 蘸酒 打折了腿 間或 附和 頹唐

2、畫一畫魯鎮酒店的格局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說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咸亨酒店)展現人物一生的悲慘遭遇的?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3)介紹孔乙己活動的社會環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節):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

第一層(4-9節)寫孔乙己一生的四個片斷。(開端、發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2) 酒客譏笑孔乙己沒有進學;

(3) 孔乙己教小夥計識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吃。

第二層(10-11)孔乙己最後一次 到酒店喝酒。

第三層(12-13)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3、閱讀課文,討論分析

(1)這篇小說寫的是什麼年代的事?(時間:清朝末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 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哪兒?(地點:咸亨酒店 —— 社會環境)

(3)小說寫的是什麼樣的人和事?

“短衣幫” 短 外 站 貧富懸殊 階級對立

“穿長衫的” 長 裡 坐

4.課文可分為幾部分?開頭三段起什麼作用?

(開頭三段先說酒店的大概情況,寫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5、小說寫“我”這個12歲的小夥計有什麼作用?

(⑴“我”——12歲的酒店小夥計是孔乙己命運的見證人。小說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來寫,用第一人稱可以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

⑵可以使故事情節集中,內容簡要;

⑶可以表現周圍人對孔乙己的態度,連12歲的小夥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能說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涼的意味。 )

6、討論: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咸亨酒店,然後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

①使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裡活動,故事情節在特定的環境裡展開。全文結構嚴密,情節集中。

②這樣一個勢利、冷酷的社會環境,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著人物悲劇的必然性。

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境,為既穿“長衫”又“站著”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二部分: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分析層次,理清故事情節

第一層(4-9)寫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會地位(開端、發展)

第二層(10-11)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節的高潮)

第三層(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情節的結局)

二、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中心思想。《孔乙己》這篇小說選取了5個生活片斷,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會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會及其科舉制度。

請閱讀文章第二部分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五個片斷的內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東西

評析:人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作者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無聊的嘴臉,反映封建社會的黑暗冷酷,笑聲裡蘊藏著悲涼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地位之低,說明了人們鄙視孔乙己的原因。

三、分析思考討論

1、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著喝酒”表明他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 則含蓄地說明他硬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為伍。

刻畫了他與眾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徵,預示了他的悲劇命運。他喝酒方式和衣著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經濟地位和思想意識的矛盾。“惟一”說明他和酒店的上層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畫人物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並找出相應的句子。

人物描寫方法

外貌(整體、肖像、服飾)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懶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點。

語言 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點。

動作、神態 揭示他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

3、文中還有幾處也間接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能……”,

“孔乙己是這樣使人快活”,

“ 孔乙己還欠十九……”

這些話揭示了孔乙己無足輕重的社會地位。他只不過是一個玩物,一塊笑料,一個廢物,他存在的全部價值只是“十九個錢”。當“十九個錢”從粉板上拭去時,他便從那冷酷的社會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惡的封建社會所吞噬的。

4、研討作者為什麼給主人公取名為“孔乙己”並以此為題?

小結:“孔乙己”是從“上大人孔乙己”擷取下來的。用“孔乙己”作為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號,並作為小說的題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對培養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視和諷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說批判的物件。

因此,這個題目既表現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小結:刻畫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這篇小說,作者將孔乙己的容貌、服飾、神態、語言、行動諸方面交織在一起,使這個被科舉制度欺騙愚弄了一輩子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形象,富有立體感地展現在讀者眼前:功名不就,卻自命清高;四體不勤,卻好吃懶做;貧困潦倒,卻死愛面子;受盡摧殘,卻麻木不仁。在風燭殘年之際,這個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著離開了人世。

作者用嘲諷的筆觸,通過對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畫,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五、分組合作,完成孔乙己履歷表

填表說明:

①社會關係——是指小說中與孔乙己發生聯絡的人物。(註明關係)

②生活經歷——是指小說中孔乙己做過的一些事,表達準確清楚,可根據課文中

語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③注意將課文中有關孔乙己的資訊都要羅列顯示出來。

第三課時

一、思考討論文章的“笑”

《孔乙己》是一幕悲劇,然而全文沒有一個“悲”字出現,貫穿全文的一個字是什麼?作者這樣安排線索用意何在?

如何理解各種人對孔乙己的取笑?

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麼不同的含義?

第一次,寫“掌櫃是一副凶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 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這裡 突出“笑”字,既造成懸念,又籠住全文。冷酷的氛圍中突出“笑”,這種“笑”帶著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場,酒客們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勾畫出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臉,笑聲裡蘊蓄著悲涼的意味。酒客們還取笑孔乙己偷書,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辯駁更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

第三次是酒客們取笑孔乙己“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頹唐不安的模樣和之乎者也的聽不懂的話又引起眾人的鬨笑。文章著力渲染鬨笑的聲浪和快活的空氣,笑聲迭起,悲涼的意味也就更濃。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孩子們吃,在年幼無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樂一樂,於是這一群孩子都在笑聲裡走散了。分豆的動作和語言將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窮酸盡相。而孩子們的笑則是天真無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場,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經不成樣子了,然而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取笑孔乙己。這種笑聲越發顯得悲涼,毫無人性,當時社會人跟人冷漠無情。

笑的藝術效果

小說以“我”為見證人,以 “笑”為線索,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在笑聲中活動,在笑聲中走向死亡。 這鬨笑是麻木的笑,這使孔乙己的悲劇更籠上一層令人窒息的悲涼的意味。一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淚,而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以笑襯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作品反封建的意義就更加深刻了。

小結: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對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諷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對孔乙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內心痛苦與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夥計的笑,是不經意的、附和著的解脫的笑。鄰居孩子的笑,並非惡意,是“聽得笑聲”“趕熱鬧”天真無邪的笑。 短衣幫的笑,是為孔乙己不倫不類的樣子、故弄玄虛的語言、迂腐無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無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這是“病態社會”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櫃及穿長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進行人物塑造的一種藝術手段。

二、賞析作品語言精練、深刻、生動傳神

1、“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這段話生動傳神地描繪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眾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處境十分難堪的孔乙己,深感氣惱和羞恥,想再作一次爭辯又有些慌亂心虛時的神態。

2、“孔乙己著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這裡的一個“慌”一個“罩”,傳神地寫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無幾的首香豆時的慌張情態和動作,形象逼真地表現了這個善良、貧寒、迂腐的老年讀書人的性格。

3、“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分析: “大約”表估計、推測, 因為沒有人說起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而根據 “到現在終於沒有見”這樣的情況估計,選用“的確死了”表示推測的可靠。小說以這一含蓄語句作結尾,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慘結局,思索造成悲劇的社會根源、言雖盡而意無窮。

三、討論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說通過對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慘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下層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有力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也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群眾的冷漠麻木,也使讀者從一個側面認識到封建社會的腐朽和黑暗。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送東陽馬生序》作者在這篇贈言裡,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作者的這種認識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他所說的學習目的與內容,則不足取。文章層次分明,描摹細緻,情意懇切,詞暢理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暢地翻譯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熟練地背誦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瞭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髮奮讀書,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翻譯並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艱苦勤奮的學習經歷,激勵學生髮奮讀書,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

課前準備:

資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知識窗:

1. 宋濂(131—1381)字景濂,號潛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時家貧,卻勤奮好學,以文章著名。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他年少時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晉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為翰林院編修,因為身老不仕,隱居龍門山著書。明初,徵他作江南儒學提舉,讓他為太子講經,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後因長孫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文集》。

2.本文的體裁特點: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瞭解作者及體裁特點,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聽錄音,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節奏,可以讓學生輕聲跟讀。

2.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3.我會讀

叩(kòu)問 叱(chì) 咄(du) 俟(sì)負篋(qiè)曳(yè)屣(x)  皸(jn)裂 媵(yìng)人  以衾(qn)擁覆 皆被(p)綺繡  容臭(xiù) 燁(yè)然  縕(yùn)袍 敝(bì)衣

4.自學課文,疏通字詞,理解文意。

5.同桌互譯。同桌互評互補,互助互進,培養夥伴關係,形成共學優勢。老師做點撥調控。

通假字

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肢體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著

日再食 食:通“飼”,給飯吃

古今異義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義:熱水  今義:菜湯

走送之 走:古義:跑   今義:行走

嘗趨百里 趨:古義:快步走 今義:趨勢

或遇其叱咄 或: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卒獲有所聞 卒:古義:最終 今義:士兵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假:古義:借   今義:假期

一詞多義

和:久而乃和 緩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 謙和

冠:勇冠三軍 天下第一

既加冠 男子20歲成年

請:戰則請從 請讓我

俯身傾耳以請 請教

再: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次

日再食 兩次

患: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擔憂

無凍餒之患 憂患

以:以衾擁覆 介詞,用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介詞,把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介詞,因

無從致書以觀 連詞,來

之:錄畢,走送之 代詞,他

無鮮肥滋味之享 助詞,的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 腰:名詞用為動詞,腰掛

手自筆錄(手:動手,名詞用作動詞。筆:用筆,名詞作狀語)

6. 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學習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敘述在他青少年時代求學生涯中的艱苦 和勤奮,表現了頑強的學習毅力和勤苦的學習精神。文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馬君則的殷切期望。

【設計意圖】聽配樂朗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調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結合課下注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而達到積累文言知識的目的。

三、再讀課文,探究文字

通過閱讀課文,我們知道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的。那麼作者是通過什麼方式來表現這一主題的呢?閱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 作者並沒有直接勸說馬生勤奮學習,那麼作者是如何表現這一意圖的?

明確:第1自然段先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然後在第2自然段具體寫了諸生的學習條件,與前面作者的情況形成對比,在此基礎上勸勉馬生刻苦學習。

2. 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學條件的?

明確:求學條件艱苦:為了表現艱苦,作者先介紹了自己的家庭條件——“家貧”。然後又分別介紹了幼年時和成年後的學習條件。

3. 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作者兩個學習階段的艱苦條件。

幼時求學的艱難:

致書之難借書抄錄;(假借於藏書人之家,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其艱難可見。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觀群書”。)

成年後求師的艱難:這種艱難又包括三種情況:

a、叩問之難,要“趨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傾耳”,而“遇其叱咄”時,只能“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b、旅途之艱,要“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冒“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以致於“足膚皸裂而不知”;

c、生活之苦,吃的“無鮮肥滋味之享”,穿的則是“組袍敝衣”。

3.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他有強烈的求知慾,為獲得知識,學問,他不辭辛苦,不怕困難,非常虛心虔誠的求教。

4.“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作者真的愚笨嗎?他為什麼這樣說?此處和文中哪句話照應?

不愚笨,是作者自謙的說法;旨在說明,即使愚笨,努力學習也是會有收穫的。和“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相照應

5.作者“縕袍敝衣”處在“披綺繡……燁然若神人”的同學之間,卻“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對此你有何評價?

他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不羨慕別人的衣食之憂,專心向學,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6.作者在敘述青年求學經歷時插入同舍生優越的條件有何用意?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與同舍生對比,表現自己並不羨慕別人的優越條件,而是以學得知識,獲得學問為樂,這種刻苦學習,專心向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

7.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作者最終能成就一番事業,靠的是什麼?給我們什麼啟示?

明確:靠的是勤奮、專心、堅韌。

8.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諸生條件優越的?

(1)無凍餒之患: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2)無奔走之勞: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3)有專門老師: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4)有豐富藏書: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7. 作者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太學生們的學習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1)作者不無感慨地回憶自己少年時艱苦的讀書環境,及虛心求教、刻苦學習的讀書經歷,與當時太學生們的學習環境作了對比,進而勉勵善學的後生馬君則,希望他能體會自己提攜後進的良苦用心,堅持好學不倦的志向。

(2)作者以太學生客觀條件的優越與主觀上的努力與否作對比,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說明了學業能有所成就,關鍵在於主觀努力。

【設計意圖】在反覆的誦讀中,讓學生充分把握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給我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有關學習態度的課。其實古人論及學習的文章多得很,其中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警句,像“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古人也曾留下很多令人稱頌的成語典故,諸如“頭懸樑,錐刺骨”“囊螢映雪”等。在今天,學習的目的有了新的定位,但學習的態度與方法是亙古不變的,這些足以供我們借鑑。希望同學們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勤奮刻苦,在為求學之年,學有所成。

學生討論,以小組發言。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教師引導:

作者寫此文,意在勉勵馬生刻苦學習。在《三國演義》中有那麼一段,孫權通過自身體會勸說手下一員大將讀書的故事,後來這員大將設奇計襲荊州,大敗關羽為東吳建下奇功。那麼這員大將叫什麼名字?從他身上你能獲得哪些啟示?

呂蒙;

啟示:後天學習很重要;勤能補拙,學能治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了昇華了課文主旨,結合現實中能體現勤奮求學的例子加以感悟。

五、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歸納文言知識。

六、板書設計

勤 幼時——借書——室內抄書——嗜學

艱 加冠——求教——百里叩問——益慕聖賢之道

此 當餘之從師也——求學——負籍遠遊——中有足樂者

教學反思: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通過字、詞疏通把握文意,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現在學習生活的幸福和優越,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也懂得了怎樣追求幸福。課堂中學生學習勁頭很大,氣氛很好。另外一篇課文教完不等於我的任務全部完成了。也不等於同學都懂或沒有什麼大問題了。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學設計的範圍,說明了同學的思維有時超越了教師的要求、教材的範圍,教師應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想、思維火花。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故事內容。

2.分析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會現實。

3.分析本文運用的象徵手法,培養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童年往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們記憶的長河裡。有人說,它像一幅畫,充滿種.種絢麗的色彩;有人說,它像一首歌,閃爍著串串快樂的音符;它天真爛漫,時時給我們帶來美好的遐想。然而,《棗兒》中的小男孩卻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鴻的戲劇——《棗兒》。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瞭解作者,瞭解寫作背景

作者簡介:孫鴻,當代劇作家。他所寫的話劇小品《棗兒》,發表於《劇本》1999年第1期,曾榮獲“1999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小品小戲獎一等獎。

作品背景: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無可阻擋地席捲著一切與之不相適應的思想和觀念,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等靖江戲劇小品以吶喊的方式對現代化帶來的人性變異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評。

目標導學二:通讀文章,把握故事內容

通讀話劇,概括劇情。

明確: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流露出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迴歸故鄉,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目標導學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會現實

1.怎樣認識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明確:劇中的老人是一個農民形象:他滿懷親情,富有愛心。他念舊而又傳統,面對生活的變化不失愛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劇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處處表現了兒童純真可愛的天性,他的這種天性又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2.你對劇中未出場的兩個人物怎麼看?這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明確:老人的兒子,不再像老一輩那樣,終身不離鄉土,而是遠離故鄉和親人,闖蕩於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親,離開鄉村而定居於城裡,拋棄了舊家而另成新家。這兩個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在社會的現代化程序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目標導學四:把握文中象徵手法的運用

1.揣摩語言,分析下列臺詞的象徵意味。

(1)老人 老子個兒大……就叫棗兒。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臉)爺爺小時候……不中看,誰要啊。

(3)老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兒。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4)男孩 棗兒叔叔……爺爺,你怎麼了?

(5)男孩 爹回來會帶……你的棗兒甜!

(6)男孩 我娘說,出遠門的人有時候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裡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明確:(1)並非指個子,隱含了永不褪色的親情,永遠割捨不了的鄉情。

(2)老人內心呼喊兒子,因兒子沒有迴應而傷心;老人年老,被兒子遺忘,透出一種深深的失落感。

(3)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現了現代化程序中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涵,它是現代生活的象徵。走出去的人們,往往迷戀於外在世界,忘記了回家的路,但他們最終會回來的,喧囂之後是平靜,躁動之後是安寧。

(6)道德、倫理、親情是每個人必須有的,但日益強勁的現代化浪潮卻不可阻擋地席捲著一切,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

2.劇本採用了象徵手法,“棗兒”象徵著什麼?

示例:(1)“棗兒”象徵著親情。老人思念兒子,男孩想念父親,“棗兒”凝聚著老人與男孩的情感困惑。(2)“棗兒”象徵著故鄉。老人喜歡懷舊,表現了老人對故土的摯愛;兒子久出未歸,離開故土追尋心中的夢。(3)“棗兒”是傳統生活的象徵、精神家園的象徵。棗兒代表親情、故鄉,更代表一種文化傳統、一種生活方式,它所牽涉的老人與兒子、男孩與父親等人物之間的關係,是當今社會的縮影,喻示的是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面對的現實:在劇烈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人們的情感、心態、思想觀念、生存方式、精神歸宿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總結: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徵,是故鄉的象徵,也是傳統生活的象徵和精神家園的象徵。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徵手法,賦予了“棗兒”以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內蘊。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題?請同學們結合全文各抒己見。

明確:(1)劇本表現了感人至深的親情,也表現了老一輩的深厚鄉情。(2)劇本反映了當今社會家庭關係的變化,呼喚人們的溫暖親情和心靈溝通。(3)劇本反映了現代化程序中,青壯年離開鄉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園的農村狀況。(4)劇本表現了社會變革時期傳統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以及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5)劇本表現了社會的深刻變遷,企盼和呼喚人們認識和適應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走出家園、走出封閉、走出傳統而邁進現代社會的新生活。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蒼茫、膽怯、翡翠、精靈、蜿蜒”等詞語。

2、體會課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徵內涵。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領會文章的詩情、詩理和詩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韻鏗鏘的特點。

2、體會象徵、比喻、擬人、反覆等手法對錶達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對比、襯托的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樂觀、自信的品質,結合實際,運用發散思維,使學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1、反覆朗讀,領會作品的詩情、畫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豐富的語句,理解比喻、擬人、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理解象徵在文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2、提問法;3、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自學生字;認真預習,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蒐集高爾基的有關資料;複習《雷電頌》中有關象徵手法的知識。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人們常說:溫室裡長不出擎天大樹,暴雨裡才顯出雄鷹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愛的陽光,但更多的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的考驗,而生活的暴風雨,只能將我們摔打得更結實、更睿智、更堅強。“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海燕在狂風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種挑戰的姿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海燕》一文,去領略海燕的風采。

二、檢查預習。

1、走近作者,瞭解背景。

①讓學生根據自己查閱的資料,與同學作交流。

②教師補充,總結。

2、檢查字詞的學習情況。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FLASH朗讀。

要求:學生不要看書,看螢幕,仔細聆聽,發揮想象,靜心感受。

思考:用一句話概括你聽到了什麼內容?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用“這是一隻 的海燕。”的句式,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提示:矯健勇猛 心情歡快 鬥志昂揚 無所畏懼 高傲

四、品味探究,賞析藝術形象。

1、默讀課文,思考並討論。

本文是一首充滿戰鬥激情的散文詩,作品表現出詩的音樂美和繪畫美。文章以暴風雨的漸次逼近為線索,請同學們想一想,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先後描繪了哪幾幅畫面?在不同的畫面中海燕都有什麼樣的表現?

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確:

全文給我們展示了三幅畫面,海燕在這三幅典型環境中活動,其形象逐步完整、鮮明:第一幅,風捲雲集,海燕高翔,渴望暴風雨的到來;第二幅,暴風雨迫近,海燕搏風擊浪,迎接暴風雨的到來;第三幅,暴風雨將臨,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呼喚暴風雨。

2、在這三個場景中,你更欣賞哪一種情景中的海燕形象?

提示:體會越是在險惡的環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無畏、樂觀、堅定的品格。

3、選讀課文中描寫海燕的文段,進一步概括“海燕”特點,並說說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板書】

高傲

海鴨 海燕

企鵝

4、除了海燕外,課文還描寫了哪些海鳥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些動物的句子,用雙曲線劃出表現其精神的關鍵詞語。

【板書】

海鷗

海鴨 恐懼

企鵝

5、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文章為什麼還要寫海鴨、海鷗、企鵝等海鳥?

提示:對比,把海燕與他們面對暴風雨時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海燕的英勇樂觀的形象

【板書】

高傲 海鷗

勇敢 海燕→暴風雨← 海鴨 恐懼

敏感 企鵝

| 對比 |

6、暴風雨來臨前,海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一描寫對刻畫海燕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提示:狂風吼叫、雷電交加、烏雲翻滾

描寫各種自然景物是為了給海燕的活動創造典型環境,並以此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變化愈來愈險惡,而海燕的戰鬥情緒,卻愈來愈高漲,這就突現出海燕這一形象。

五、小結。

全詩通過對海燕在暴風雨來臨時勇敢、樂觀、大聲疾呼的形象描寫,再現了一個勇敢堅樂觀自信、富於獻身的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者的形象。

第二課時

一、匯入新課

師述:上節課,我們在作者描繪的三幅畫面中感知了海燕的形象。那麼作為詩的語言,又是怎樣來表達作者的感情的呢?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一問題吧。

二、研討課文,理解象徵意義。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義,即象徵手法的運用。

(1)學生回憶在《雷電頌》中所講的象徵手法。教師強調:本文作者也運用了象徵手法。

(2)討論:文章採用象徵的手法,請找出全文中相應的描寫,並指出各自的象徵意義。

討論明確:

“海燕”象徵英勇善戰、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徵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徵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群象徵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烏雲、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群象徵黑暗勢力,寫它們的猖狂是為了點明海燕所處的險惡的環境。

2、理解詩歌不能侷限於一種手法。

問:高爾基的海燕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拋開時代背景,你能賦予“海燕”什麼新的象徵意義呢?

三、研讀與賞析。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2、研讀第三個場面,探究多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3、“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麼深刻含義?為什麼用它作全詩的結束語?

提示:

l 革命先驅者向人民群眾發出的召喚,

l 對無產階級革命的渴望和期待;

l 預示無產階級革命風暴的即將到來

l 表現無產階級革命戰士高瞻遠矚、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富於鼓動性和戰鬥力,鼓勵和號召人民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專制統治。

四、拓展練習。

假如你是搏擊長空的海燕,你想對海鷗、海鴨、企鵝說些什麼呢?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將對海鷗說收起你對暴風雨的恐懼吧,因為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要想擁有光明的生活就要敢於承受風雨。

假如我是 ,我將對 說 ,因為 。

請以上面的形式,把你想說的表達出來。

1、學生說。

2、教師點評。

五、小結。

我們在美的享受中解讀了作品,感覺到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時空的壯美。作品運用多種手法,使全詩集詩情畫意、理趣於一體,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瑰麗的明珠,其產生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是巨大的,同學們,讓我們在生活的暴風雨中也做那勇敢飛翔、搏擊長空的海燕吧!

六、作業。

1、課外薦讀:

鄭振鐸 《海燕》

席慕蓉 《燕子》

2、課外練筆: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的“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暱?試就這個話題,寫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書】

(革命先驅) (假革命或不革命者)

高傲 海鷗

勇敢 海燕→暴風雨←海鴨 恐懼

敏感 企鵝

| 對 比 |

象 徵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進一步積累文言字詞,培養文言語感。

2.學習課文“記言”的史家筆法和簡潔傳神的人物刻畫方法。

3.理解和學習唐雎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的基礎上,把握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2.欣賞精彩工整的敘述語言,用詞的講究,駢散結合的句式等。

3.學習仁人志士的品格,從中汲取精神力量。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聽歌曲《歷史的天空》,營造氣氛。

2.師:同學們,在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中,英雄輩出,各領風騷,他們正如夜空中閃爍的群星照亮了歷史的天空,他們一定也如燃燒的火把點亮過你心靈的明燈。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一位歷史人物,並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談談理由。

3、學生交流自己喜愛的歷史人物,並說明理由。

本活動旨在讓學生對歷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並學會利用資料。語言表述清晰流暢,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師小結,匯入新課。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這樣一類英雄,他們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膽有識,不畏強暴,充滿了凜然的正氣,我們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紹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書)

二、在反覆朗讀中把握內容

1.同學們學了不少文言文,也積累了不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請介紹一下你常用的學習方法。

2.同學們交流學習方法。

本環節主要目的是溫故知新,交流總結,達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同學們可能會說到的方法有:

(1)反覆朗讀,加強語感。

(2)藉助寫作背景瞭解文章內容,把握中心。

(3)藉助課文下面的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文章大意。

(4)積累經典名句,引發個性思考。

(5)正確斷句,理清文章脈絡。

3.老師小結,引出文言文“五讀”法。

同學們歸納得不錯,說明很多同學在做有心人,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讀俱全”——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中質疑,讀出意味,讀後思辨。

4.運用“五讀”法,把握內容。

(1)讀準字音。自由大聲朗讀課文,特別注意下列加點字詞的讀音。

唐雎 怫然 徒跣 搶地 韓傀 縞素 色撓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錯”通“措”;“直”通“只”;“倉”通“蒼”。

(2)讀出節奏。小組進行朗讀交流,互助,正確斷句,讀出節奏,使朗讀順暢通達。

如: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3)讀中質疑。

同學們再讀課文,結合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大意,可從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問,分小組進行討論,還有疑難可全班進行討論交流。

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

★文章字詞方面的:

如多義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第一個“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個“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異義字: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義:交換;今義:容易)。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古義:即使這樣;今義:錶轉折關係的關聯詞)等等。

★文章內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戰國最後十年,秦相繼吞併各諸侯國,安陵是魏國的附屬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騙局進行吞併,因此就有了這場兩國之間的外交鬥爭。

內容方面:故事性強,可從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來理清文章脈絡。

可能產生的疑問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騙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當時勢力強大,為什麼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認為安陵是一個小國,不需要興師動眾地進行攻打,只要嚇唬嚇唬就會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與唐雎拒絕秦王的態度一樣嗎?

一樣,只是在語氣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語氣委婉,表現不卑不亢;唐雎語氣堅決,正氣凜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麼?唐雎的“布衣之怒”為什麼能戰勝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現了秦王的殘暴和以勢壓人的氣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因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對國家的忠貞和不畏強權,針鋒相對,視死如歸的精神。

唐雎引用專諸、聶政、要離三人的事蹟有何目的?

說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達到針鋒相對的作用。

秦王先對安陵君說“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為“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後又對唐雎說“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為“徒以有先生也”,這不是矛盾嗎?

這正好說明秦王的虛偽狡詐,先說的話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後說的話則表現了他的欺軟怕硬。

三、老師小結,再讀體會

第二課時

一、在反覆朗讀中把握內容

在上節課基礎上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通過最後“兩讀”深入理解課文。

1.讀出意味。

要讀出意味,就要讀出人物,讀出感情,讀出語言的精妙。

(1)讀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畫特別生動傳神,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討論,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別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不能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並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說說理由。

同學們勾畫批註,討論歸納;然後交流發言,相互補充。

唐雎:機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氣凜然,不畏強權,視死如歸,面對威逼利誘應對自如,面對假仁假義義正辭嚴。(可結合課文第2、3段中的語句體會)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義,仗勢欺人,陰險狡詐,凶狠殘暴,欺軟怕硬。(可結合課文第2、3段中的語句體會)

(2)讀出感情。

同學們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較準確,那麼應在朗讀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讀出正確的語氣和人物的情感。

請同學來試著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對話一段,其他同學評價討論,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討論中要注意的語氣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與”字可拖長,要讀出威脅的語氣)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要讀出輕蔑的語氣)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讀出秦王的霸氣和威脅的語氣)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應強調,表現唐雎的毫不畏懼和針鋒相對)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應突出唐雎的凜然正氣和視死如歸的決心)

先生坐!何至於此!(語速不能太快,要讀出秦王的膽怯和心虛)

可結合課後練習二進一步體會語句的語氣和人物情感。

(3)讀出語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鮮明傳神,主要通過語言來表現:

★以記言為主,突出了人物的語氣,表現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過人物動作、神態表現人物。如“挺劍而起”、“秦王色撓”等。

★通過對比的方法刻畫人物。如唐雎“挺劍而起”的視死如歸和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對比。再如安陵君與唐雎的對比等。

★語言的文采飛揚,駢散結合,氣勢磅礴,扣人心絃,值得學習與借鑑。

2.讀後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這個形象表現出的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之一,其實像這樣具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還有很多,能舉出現幾個嗎?

同學們討論發言,體現同學們的文學積累和延伸能力。如藺相如,荊軻,文天祥,林則徐等等,同學們還可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他們的故事。

(2)唐雎敢於為國家挺身而出和麵對強權毫不畏懼的精神在我們當代有什麼現實意義呢?請結合生活體驗來談談。

目的是調動學生的閱讀經歷和生活體驗來感受中華美德的現實意義,鼓勵同學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學習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民族精神。

(3)課後查閱相關資料,更充分體會中華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現當代的具體表現和典範的故事。還可讀一些如《戰國策》、《史記》中的經典篇目,更多地體會文言文語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體會後背誦課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體會,相信同學們對文章內容和結構層次有了更好的把握,這麼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來一定不是難事,同學們大聲背誦課文,看誰能更快背誦下來。在同學們大聲的背誦中結束課堂。

板書: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開端)秦王不悅(生氣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發展)秦王施壓(冒火了)——唐雎堅定回絕(力爭)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結局)秦王色撓(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學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經典的古代文學作品,出自《戰國策》,文章以記言為主,言辭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味。雖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難度。但是由於情節跌宕起伏,矛盾衝突尖銳,人物個性鮮明,再加上學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積累,所以教學設計時,在疏通文意這個環節上我採取了讓學生自學為主的方法。現在看來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得當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課程改革以來,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教師的一個目標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學習這一目標的實現取決於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課,我自認為對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還是比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歷史談起,情景匯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下來的“讀——譯”均由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的慾望。關於文章分析由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先提出問題,加以整理,然後班級進行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有:

1、雖然我們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於好心,但是我們不理解這中間究竟有什麼樣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分別是如何反駁的?表現出了二人有什麼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別有什麼行動和語言?表現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殺秦王,為什麼不直接說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卻繞圈子說了三個刺客的事?學生在感悟、賞析詞句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

再有,本節課在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同時,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通過故事複述、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人物設計神態、動作等活動,培養學生運用對話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生在感悟唐雎這種剛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以及與秦王同歸於盡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學生又展開了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恰到好處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生學會學習。唯一遺憾的是,時間分配欠合理化,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小練筆: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同時,更要加強課堂程式、時間分配等方面的學習,使課堂教學更富有生機。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9

(一)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完成了對《山水畫的意境》論證思路的梳理和例項的分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可染先生的這篇文藝論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內涵,並學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務】

請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一、作者為什麼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匠與意境是什麼關係?

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彼此往往能夠互相借鑑,下面這些山水畫創作的心得體會,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啟示?

1、對客觀物件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2、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情感的誇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

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

4、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慾望,總是重複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三)積累運用

任務一: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本文中有關的“意境”的論述,從課前準備的山水名畫作品中挑選一副做賞析(如李可染畫作《萬山紅遍》;黃君璧的畫作《飛瀑雷鳴》等)。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

學生完成任務並分組彙報。

任務二:賞析古詩詞,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課文中有關“意境”的論述,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進行賞析。完成一段文字。

學生寫作。

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務】

勾連同單元課文,橫向對比悟“意境”:

在《山水畫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說“說假話不行”,在《無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說:“美術作品不能說謊”,其含義是否一致,其中體現了哪些共同的藝術追求?又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和《驅遣我們的想象》都有關於意境的論述,其認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為闡釋?

(五)課後作業

思考並總結:學完課文,你認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是什麼?應該怎麼讀?有哪些閱讀方法?請將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書設計

(七)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或課外閱讀活動推薦

袁行霈《論意境》

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

李可染《談學山水畫》

吳調公《關於古代文論中的意境問題》

李可染《談中國畫的改造》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的寫作思路,把握文字內容。

2.品味山水畫的意境,認識“意境”的本質,培養傳統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中國古典詩詞,也屢次提到了“意境”一詞,同學們能結合我們所學過的詩詞解釋一下什麼是意境嗎?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構成了一種融合人情的雄渾意境。

可以說,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思與客觀景物相交融而創造出來的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認識作者,瞭解其“意境”觀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晚年用筆趨於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書中講到,“意境是什麼?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經過高度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從而表達出的藝術的境界、詩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標導學二:文章初探,把握文字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話,說說什麼是“意境”。

明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

2.要怎樣才能獲得意境?請你結合全文做簡要概括。

明確:首先,要仔細觀察物件,深刻認識物件,從而產生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然後將這種思想感情與畫作結合在一起,將物件的精神實質表現出來,從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創作出好的山水畫作品來,請結合最後兩段做簡要說明。

明確:作者認為除了意境之外,還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結合上述分析,請簡述本文行文思路,併為本文劃分結構。

明確:全文可劃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點出“意境”一概念,並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談及獲得意境的方法,即通過深刻觀察物件以把握住物件的精神實質,激發出繪畫者本身的思想感情並融於畫作之中才能創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還指出繪畫時要站得高於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後還談到想要表達出意境,還需要有與其相輔相成的山水畫要素,即意匠。

目標導學三:深入探究,理解文字藝術內涵

1.展示山水畫圖片與山水攝影圖片。請同學們結合第一部分內容說說,在攝影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山水畫是否會被取代?

明確: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見,山水畫具有其精神實質,這也就意味著它永不會為山水攝影所取代。

2.作者要說的是山水畫的意境,為什麼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詩歌的意境。

明確:按照作者的觀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裡,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與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寫自然的景色與繪出景色無異,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可見詩歌中的意境與山水畫的意境是相通的,並無二致。因此,作者在這裡以已經學習過的詩歌意境為例,也就能更好地詮釋山水畫的意境。

3.“意境的產生,有賴於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作者是如何論述此觀點的?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請結合你的個人經歷做簡要說明。

明確:作者以齊白石畫蝦為例來論證了他的觀點。這個觀點正確,如我們知道松樹的耐寒可以象徵它的堅忍,而當我們在雪地裡認真觀察,會發現只有松樹傲然長青,松針貫穿積雪依然向上,此刻,我們會真正感受到這種堅忍的品質是那樣真實。

4.請你理解“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於現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義。

明確:寫詩,寫的是生活;繪畫,繪的是風景;它們都基於現實,以現實為原材料。然而,它們融合了寫作者與繪畫者自身的情感以及體悟,因此,他們又必然高於現實。這就是說,不論是高明的詩還是繪畫,最終都會成為客觀的景物與主觀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學提示】

四個探究題設定均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最後一題,由於大多學生對藝術的鑑賞能力與基本鑑賞理論不足,得出答案並不容易;教學過程中教師宜從各方面引導分析,切勿將答案直接予以學生而達不到教學目的。

目標導學四: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師畫作《萬山紅遍》,教師引導做簡要賞析。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毛澤東詞作《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時分,湘江之濱的嶽麓山漫山古樹皆紅的壯麗奇景。“萬山紅遍”這一題材其實很少有畫家敢嘗試。一方面,“萬山”之意境頗為遼闊深遠,極大地考驗著畫家的空間駕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萬壑,則根本無法表現“萬山”;另一方面,“紅遍”給中國傳統山水畫出了個大難題:歷來山水多以水墨描繪,僅作為點綴的紅色在使用上可謂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卻迎難而上,開始大膽嘗試創作“萬山紅遍”。其時,李可染先生恰好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寫生之旅,從江南到桂林、從中國到歐洲,可謂千山萬水走過。1960年先生重回畫室時,已然是胸中有丘壑。這時,他動筆做出此畫,而“紅遍”的問題也在此間解決了。他採取了大面積使用硃砂的方法來表現秋色,紅為主調,以墨作底,既強調了“遍”字,同時,也使秋色更紅火、更熱烈、更帶有豐收後喜悅的氣氛。

【教學提示】

設定此賞析,並非使學生達到品味山水畫意境的高度,而是藉此畫深入理解文字內容。

三、板書設計

意境概念定義:景與情的結合

獲得方法深刻認識物件,產生思想感情

寫景時寫情,源於現實超越現實

苦心經營意匠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瞭解現代詩歌的特點

2.熟讀成誦,感受詩中蘊含的情感與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詩句的深意

作者簡介:

蘆荻(原名陳培迪)的創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後來主要編刊物。所以我認為這首詩可能寫於20世紀30年代後期。

創作背景:

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作為一個廣東詩人,蘆荻久居南國,對中國南方的大風大雨應該十分熟悉。《風雨》一詩的立意,在當年應該很新穎。它將自然的風雨、社會的風雨以及心中的風雨融合在一起。詩也寫得簡潔、有力,前四行節奏不錯。然而,這種直抒胸懷的戰士般的詩,現在看,已經類似古董。歐洲藝術100年前進入現代主義後,中國“朦朧詩”以後,詩人們已經很少這樣寫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勵某些人,比如黃子建先生(當然還有將此詩選入教材者等)曾滿懷熱情地評道:“全詩只有6行36個字,然而,其風,呼嘯奔騰、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變陸地為大海於一霎,有一種強大的衝擊力,令人不寒而慄。”不寒而慄的感覺,我沒有產生。但中間兩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視野與氣勢都不小。

作品賞析:

《風雨吟》一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卻以豐富的意象,構成了一種詩的境界,並藉此表達出了詩人的情懷。

開頭兩句“風中大地捲來,雨中大地捲來”,詩人描繪了在鋪天蓋地的疾風驟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給人的衝擊與感受。這裡,“風”“雨”都是頗有象徵意味的意象,但它們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風”與“雨”,因為詩句中描繪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風驟雨給詩人的真切體驗:在狂風和籠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變成了一片波濤起伏的海面。

“卷”這個動詞極為生動,描繪出了它動盪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挾著的頗有氣勢的衝過來的動態。而且,由於動詞“卷”的生動使用,“大地”實際上已經被描繪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個生動的且更有主體地位的意象,它與“風”“雨”一起構成了一種氣勢恢巨集、驚心動魄甚至有些讓人畏懼的意境,雖然沒直接寫到“音效”,但讀者可以從這聲勢浩大的氣勢中想象到風雨的狂嘯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囂,並且由此引發了詩人的進一步聯想與想象。

接著,作者連用了兩個極富畫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僅寫出了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洶湧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至此,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詩人內心的飄搖、波動、不定甚至是些許的恐懼。

“我有年輕的舵手的憂懷 在大地的海上”

詩的結尾再次出現“大地”這個本體,並以此來做修飾“大海”這個喻體的定語,正由於詩人在“大地的海上”,在這狂風驟雨籠罩四野的飄搖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滿腔“憂懷”。至此,全詩中的“風”“雨”及題目中的“風雨”的象徵含義就昭然若揭了,它們不僅僅是指自然界中的風雨,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沒有人生閱歷與生活經驗的“舵手”來說,它們也指“人生”的坎坷與遭遇,詩中表達了一個年輕人面對難以預料的人生之路對把握人生方向與目標的認同感與茫然。

讀詩常常要“知人論事”。詩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那時中國的“大地”是怎樣的“大地”?那時中國“大地”又在遭受怎樣的“風雨”的侵襲呢?關於這些,詩歌一開始實際上已經告訴讀者了,那麼很顯然這“憂懷”還可以理解為一個有志向的敢於像舵手一樣乘風破浪的有為青年,面對風雨如晦的中國局勢,而產生的責任感、使命感與對中國社會前途、對民族命運的深深的擔憂。

同學思考:

1.《風雨吟》一詩中的動與靜是怎樣結合的?

【交流點撥】從動、靜關係上看,第一節兩行是動,是“卷”“奔”;第二節是靜,是兩個“如”。

2.試著賞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點撥】作者連用了兩個極富畫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僅寫出了無邊無際、沒有盡頭、洶湧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寫出了“房舍”在風雨中的飄搖不定。至此,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詩人內心的飄搖、波動、不定,甚至是些許的恐懼。

《風雨吟》這首詩雖短,但詩意深邃,“風雨”這個意象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由“自然界”而“人生”而“社會”“民族”,由實而虛,給讀者留下了基於自身閱歷可以解讀、想象的空間。

課堂小結

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正所謂“詩無達詁”(“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不同的讀者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趣味,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2

從容說課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作者主要通過精彩的對話刻畫了一個溜鬚拍馬、欺下媚上、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奧楚蔑洛夫的形象。選取社會生活片斷,表現尖銳重大社會問題,也即以小見大,是契訶夫短篇獨特之處。

教讀本文,應抓住奧楚蔑洛夫這一形象,理解小說深刻的社會意義。抓住“變”這個文眼,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完成課堂教學。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鍛鍊思維的概括性和發散性,對人物分析有一個更感性、更全面的認識。

小說主要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展開情節和表現人物性格,教學中引導學生採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靈活開展。以編演課本劇的活動形式,為學生深透理解文意並進行個性化創作提供平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沉靜、無精打采、異想天開、徑自”等詞語。

2.瞭解契訶夫的小說創作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3.把握奧楚蔑洛夫這個人物形象及小說主題。

能力目標

1.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

2.體會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等在小說中的作用。

3.領會小說的諷刺藝術。

德育目標

認識沙皇專制統治的腐朽黑暗,培養學生做人正直、表裡如一的意識。

教學重點

小說用個性化人物語言刻畫奧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理解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契河夫的短篇小說以對話取勝,語言有顯著的特色。課文運用人物自己的語言來突顯人物性格。教學中引導學生以活潑的分角色朗讀形式,體會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 抓住文眼“變”,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問難,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同時本文是一篇諷刺小說,人物形象具有型別化的特點,分析人物性格時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誦讀,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奧楚蔑洛夫形象。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展示蜥蜴圖片)

同學們,說起人們眼下追求的個性寵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覺是醜陋、可怕的,實蜥蜴中的一種叫變色龍的,它會隨著環境顏色的改變而改變面板顏色。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1884年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就叫《變色龍》,其中的奧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變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說,去了解那裡發生的故事。(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契訶夫(1860~1904),是十九世紀末具有世界聲譽的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革新家。出生於小市民家庭,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後在當醫生之餘從事文學創作。在行醫過程中,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知識,積累了創作素材。他的早期創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醜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性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八十年代下半期,隨著社會階級鬥爭的日益尖銳,他的創作視野逐漸寬闊,題材愈加豐富,批判性也隨之加強。1890年。他到庫頁島旅行,進一步瞭解了沙皇專制政治的罪惡。1892年後定居莫斯科鄉下,從事戲劇創作。契訶夫一生寫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名篇有《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裝在套子裡的人》《新娘》等。劇本有《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等。

《變色龍》寫作於1884年,是契訶夫早期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當時的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了強化反動統治。豢養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為其鎮壓人民服務。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給殘暴的專制主義蒙上了一層面紗。沙皇專制警察往往打著遵守法令的官腔,而乾的卻是趨炎附勢、欺下媚上的勾當。《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詞。

投影:

沉靜:文中指環境寂靜。

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體)強壯高大。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②(行為)放蕩、沒

有節制。著重於極其荒謬,令人難於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聰明、靈活。

恐嚇(hè):以要挾的話或手段威脅人;嚇唬。

徑自:副詞。表示自己直接行動。自顧自,任意地。

(2)選取日常生活的片斷進行藝術概括,以此來反映尖銳重大的社會問題。是契訶夫小說創作的特色。那麼,本文寫了怎樣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誰?文章又是主要採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學生思考後回答,教師明確:

小說描寫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手指”這一案件的經過。主要人物是奧楚蔑洛夫。主要運用對話刻畫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

2.學生自讀課文,根據對小說內容的初步理解,給課文另擬一個題目。

學生可能擬出的題目是:

一個見風使舵的人

一個變化多端的人

兩面人

勢利眼的警官

3.學生速讀全文,理清故事情節。

思考:奧楚蔑洛夫警官在處理“狗咬人”事件過程中,前後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變化的原因和內容。

學生梳理、概括,教師提示:

最初:聽了赫留金申訴,不知狗主人是誰時

對小狗——野畜生,瘋狗,把它弄死好了。

對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說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它是那麼小,它怎麼會咬著你的?

對赫留金——你那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你們這些鬼東西。

第二次: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下賤胚子。

對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們絕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說是將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名貴的狗。狗是嬌貴的動物。

對赫留金——你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頭伸出來!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廚師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廚師說是將軍哥哥的狗時

對小狗——這小狗還不賴,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這傢伙的手指頭!

對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學生合作探究:

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事件中,態度五次變化,那麼其中有沒有始終不變的地方?

學生研討後回答,教師明確:

在五次變色中,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徵始終不變,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師生共同歸結奧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師明確:

奧楚蔑洛夫是一個溜鬚拍馬、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沙皇專治統治的忠實走狗形象。

6.學生複述課文內容。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形象特徵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奧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葉爾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擔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儘量瀆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語調,尤其注意省略號的停頓。

3.學生分組試讀。

4.教師指定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朗讀表現。

五、佈置作業

續寫課文內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後又發生了什麼事。4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探究小說的思想意義,理解課文主題。揣摩小說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步驟]

一、研讀探究,理解小說主題

1.學生默讀全文,合作研討:

(1)小說結尾寫道:“普洛訶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著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群人就對著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麼呢?為什麼笑?

(2)自然界中的變色龍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色,是出於生存的本能,而奧楚蔑洛夫幾次變色又是為了什麼?作者通過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

(3)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

學生四人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1)針對那群人的笑,學生的理解有如下幾種說法:

笑赫留金事與願違,他本來想得到賠償,結果卻是一場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奧楚蔑洛夫這樣一個警官。他見風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統治者奴才的嘴臉: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條狗。如果這狗的主人不是將軍的哥哥,結果就不一定這樣了;

笑這個社會裡,一人得勢,雞犬升天;

笑當時窮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條狗等。

(2)奧楚蔑洛夫之所以幾次變色,是因為他不敢得罪權貴,哪怕僅僅是權貴家的一條狗。這樣的一個小官僚,面對一般群眾的時候,他往往會擺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場。穿著新的軍大衣,在眾人面前“嚴厲”的表情,一個拿腔作調、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畢現。而面對權貴,卻是一副奴顏婢膝的樣子。這樣的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必然產物。當時沙皇統治的俄國,經濟落後,思想保守,實行殘酷的專制統治,而作為這樣一個國家機器上的小零件,像奧楚蔑洛夫這樣的小官僚,為了生存,不得不用喪失人格和尊嚴來換取生存空間。這樣的人物雖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鋒芒其實更多的是指向當時腐朽專制的社會。指向孕育這種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說通過對見風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奧楚蔑洛夫這個沙皇專制統治的忠實走狗的刻畫,巧妙地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偽,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實質。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體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讀,體會小說手法

1.小說的語言是充分個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在個性化的語言中得到充分展現。請揣摩下列語句的表達效果。 投影:

(1)“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飢餓的嘴巴一樣”。

(2)“我要揭你的皮,壞蛋” (3)“就連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

(4)“這個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淚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來到底誰胡說,誰像當著上帝的面一樣憑良心說話。”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們絕不能不管。”

學生結合語境誦讀、揣摩,教師明確:

(1)“門無精打采地敞著”是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環境,反映了當時市面蕭條。“跟許多飢餓貧困的嘴巴一樣”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暗示了俄國人民飢餓貧困的生活,整個社會死氣沉沉,作者用寥寥幾筆,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

(2)誇張的修辭於法,寫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頭撈一把賠償金的心態。

(3)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頭當作物證向人炫耀,以圖撈一把賠償金。

(4)用擬人手法寫小狗,把它作為具有“狗性”的人的輝映。

(5)用比喻的手法,寫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馬,表現他既是一個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個有所懇求的“小人物”。

(6)雙重否定的修辭手法。寫奧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時,擺出一副“扶弱抑強”的架勢,與後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將軍時的態度變化形成強烈對比,造成絕妙諷刺的效果。

2.奧楚蔑洛夫的軍大衣在小說中反覆出現,請仔細體會這些細節描寫對於刻畫人物的作用。

學生篩選、思考,教師點撥:

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把這件具有象徵意義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讀者面前。新的軍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標誌,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嚇人的工具。作者以“軍大衣”這一服裝.交代了奧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寫軍大衣是在奧楚蔑洛夫聽到有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以後“把大衣脫下來”,他脫大衣不是因為天氣熱,而是“判”錯了狗,急得他渾身冒汗。脫大衣的動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驚,渾身燥熱的膽怯心理,也表現了他藉此為自己變色爭取時間以便轉風使舵的狡猾。這一“脫”,形象地勾勒出了這個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醜惡心靈。

當他訓了赫留金一頓,忽聽巡警說不是將軍家的狗時,又立刻抖起威風。可又有人說:“沒錯兒,將軍家的!“這時他大驚失色:“……給我穿上大衣吧……挺冷……”這是第三次寫他的軍大衣。這裡穿大衣則是心冷膽寒的表現,以遮掩他剛才辱罵了將軍而心中更深一層的膽怯,並進而為再次變色作準備罷了。這裡的一“脫”一“穿”,熱而不冷,把奧楚蔑洛夫凌弱臣強的醜態暴露無遺。

結尾,他訓了一通赫留金後,“裹緊大衣……徑自走了。”這裡第四次寫軍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畫這條變色龍出盡洋相之後,又恢復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態。繼續去耀武揚威,逞凶霸道去了。

總之,作品通過對奧楚蔑洛夫軍大衣穿而又脫,脫而又穿,這四個細節的描繪,淋漓盡致地勾畫出變色過程中的醜態,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動。

3.學生思考:

奧楚蔑洛夫為什麼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體會諷刺小說的這種寫法及其作用。

教師明確:

奧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併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是因為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寫這類人物的時候,抓住了他們的共性,通過提煉、概括和總結,並用誇張、對比等諷刺小說常用的藝術手法,加以突出,使這類人物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守財奴葛朗臺,莫里哀喜劇《慳吝人》中的阿巴公,吳敬梓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的范進。都是這樣的人物。

三、課堂練習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傍晚七點半左右,我和朋友散步至本城影劇院。正巧,一對夫婦焦急得胡亂拉住人退票:“五毛退啦,減半!”沒人理他們。後來男的丈哀求地喊道:“算了。我白送,誰要啊?是外國的吉他表演呀!”還是沒人理睬。來往的路人越發用冷冷的、不信任的眼光瞅著這一男一女,像瞅著賣狗皮膏藥的小販。正在這當兒,老曾來了,拎了一桶糨糊和一張宣傳畫。老曾實在看不下去

了,便將那男人叫到一旁,湊著耳朵面授機宜。果然,那男的用鬼鬼祟祟的神情冷不丁喊一句:“高價票,10元一張!”路人們立刻像中了槍彈般站著不動,連我的心也猛地一跳。待那男人又將此話重複一遍時,方圓十幾米內即騷動起來,早有一個留八字鬍的小夥子殺開血路衝進重圍,用故意架起來的兩膀野蠻地隔開眾人,獨包獨攬地買下票。然後驕傲而自豪地舉著手走了。

1.聯絡上下文解釋詞語。

(1)面授機宜:

(2)鬼鬼祟祟:

(3)冷不丁:

(4)獨包獨攬:

2.賣票的老實人後來說假話的原因是什麼?

3.下面對故事人物作用的認識有誤的一項是…………………………………( )

A.賣票人是故事的線索人物,通過他賣票的前後活動反映了社會上某一部分人的糊塗認識。

B.老曾是關鍵人物,他的面授機宜不僅扭轉了局面,而且為下文的展開起了決定作用。

C.小夥子是主要人物,獨包獨攬買下高價票的行為反映了社會上一分人對外國文藝的賞識和追求。

D.“我和朋友”是見證人,目睹出讓演出門票的全過程,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

4.故事中的路人為什麼對“五毛”讓票不相信,而對“十元一張”卻搶購?

參考答案:

1.(1)當面傳授處理事務的辦法。 (2)形容怕人發現的不正當行為。

(3)冷不防,突然地。 (4)獨自全部買下。

2.急於把票賣出去,因為說真話票賣不出去,只得說假話。

3.C

4.說明社會上一部分人認為高質一定高價,低價必然低劣.以追求高價商品為榮耀,於是形成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現象,因此對降低讓票表示懷疑,對高價票趨之若鶩。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契訶夫用漫畫式的寫法塑造了鮮活的變色龍形象,讓我們驚歎小說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藝術內涵。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反觀現實,類似善變的後果則會是人際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誠友善才應是我們處事待人的追求。讓我們工整地寫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五、佈置作業

紛繁世態給了你瞭解社會、關照人生的思考與啟迪,請構思一篇小小說,以你的獨特視角去展現現代社會的橫斷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題自擬。

板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3

一、教材

《破陣子》是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本單元以宋詞文學為主,涵蓋了詞的豪放派和婉約派風格。通過鑑賞,體味詞中表達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傳情達意的。進一步瞭解詞的特點和寫法,讓學生在學習後對詞的鑑賞建立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棄疾南來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寫的許多詞都跟當時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有關。他的詞題材廣闊、內容豐富、意境高遠、風格以豪放悲壯為主,繼承和發展了蘇軾的豪放派詞風,成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詞《破陣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饒閒居時期的創作,是寫給在抗金主張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陳亮的。

二、教育教學思想

根據新課標標準,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是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養成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發展奠定語文基礎。所以,這節課我遵循的教學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

3、進教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著名詞人的生平,詞的風格。

2、瞭解詞的知識,當堂背誦課文。

3、緊扣“壯”品味詞句。

過程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掌握停頓,節奏與語氣。

2.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3.鼓勵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品析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2.認識詞人面生活與自身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觀念。

四、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教師適時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品評鑑賞。

五、教學步驟

一、情境匯入:有一位英雄帶騎兵五十人直闖有五萬人的金兵大營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蕩氣迴腸,令人心馳神往。這位青年將軍便是當時年僅23歲的辛棄疾。他不僅是一位馳騁沙場的愛國戰將,也是一位傑出的詞人。,

二、介紹詞的常識、題解、作者及時代背景。(請學生介紹,瞭解預習情況)

1、詞的常識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大家看,寫在最上面的

破陣子”是題目嗎?

不是,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沁園春”、“卜算子”一樣是詞牌名;“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才是題目。

2、“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結合註釋1,我們知道這首詞是辛棄疾賦閒時寫給他的好朋友陳亮的。我們知道,要理解詩必須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誰能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詞所涉及的辛棄疾和陳亮兩個人?

3、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同時,由於辛棄疾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陳亮,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隆興初,與金人約和,天下忻然,幸得蘇息,獨亮持不可。

4、這首《破陣子》是辛棄疾贈給他的好友陳亮的,二人均為南宋著名詞人,又都堅決主張抗金,收復中原,這共同的志向使他們成為知心朋友。

辛棄疾作這首詞時,已辭官在江西上饒農村閒居,但心中時時不忘殺敵立功,統一祖國。

三、整體感知

我們知道文章有“文眼”,詩有“詩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詩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詞或句子。對與詞來說,我們姑且稱之為“詞眼”。這首詞的“詞眼”就在題目裡,誰能把它找出來?

“壯”。這個字是本詞的“文眼”,整首詞都是圍繞這個字來寫的。大家能找出課文哪些地方表現了“壯”,這個“壯”字的含義又是什麼呢?這兩個問題我們梳理了課文後再來回答。

1、首先,先聽一下錄音,大家在書上注音;然後我請幾位同學試著為我們朗讀一下。

2、學生朗讀,理解這首詞的含義。

3、齊讀課文。

(朗讀是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過程,它能幫助學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讀、個人讀、齊讀,師範讀,教師作好朗讀指導。

結合註釋,疏通文意。培養自主學習詞的有效方法就是讓學生在多次閱讀的基礎上感知文意。小組內交流解決疑難。

師生共同賞析,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在這個環節,讓各小組討論,思考出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啟發思考。通過探討解決問題組織學生自我學習、自主解決問題,在學生回答結束以後,及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理解。)

4、賞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回:醒。

沉醉中挑亮燈光抽出劍來細看,夢醒後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之聲。這時候作者回想夢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個倒裝句,正常的順序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裝,分給部下烤牛肉,以犒勞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樂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發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翻”字改為“彈”字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翻”字寫出了戰歌嘹亮,樂器轟鳴的熱烈場面;如用“彈”字代之,就表現不出這種氣氛。

“秋”僅僅表示這時是秋天嗎?

明確:不,既點明瞭戰爭爆發的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

把烤牛肉分給部下飽餐一頓,琴瑟演奏出北疆蒼涼的樂曲。在肅殺的秋風中,戰場上軍隊正在檢閱準備出征。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這兩句是寬泛對偶,這樣看來與“如”字相對的“作”字是什麼意思?

明確:作:像。這個字古今詞義不同要注意。的盧:額部有白色斑點的馬。霹靂:弓弦的響聲。

戰馬像的盧那樣飛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鳴使人心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麼?統一國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統一國家的大業,自己也贏得一世乃至死後的英名。可惜白髮已現兩鬢。

5、我們梳理了整首詞後,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現“壯”的地方?

這些句子表現出來的“壯”的內涵是什麼?

壯: 點兵出征、飛馳敵陣——壯觀而激烈 雄壯 統一國家、名垂青史——雄心壯志

本詞的文眼“壯”,僅僅是雄壯嗎? 我想我們與另一位南宋著名詩人的一首詩對照著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錄音)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僵臥:挺直躺著,借僵硬的睡態來表現自己年老體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還想著。

戍輪臺:守衛邊疆。

請一位同學結合註釋來給我們講解一下這首詩。

我年老體衰卻不感到悲哀,還想著為國家守衛邊疆。深夜躺著聽到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的夢見騎著戰馬跨過冰河。

這是陸游在68歲的時候寫的詩,他在年老時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還希望為國出力,甚至在夢裡都在為了國家的統一而戰鬥。對照這首詩,我們來看《破陣子》中的最後一句的含義。

陸游說“僵臥孤村不自哀”,他還要上戰場;那麼,當辛棄疾說“可憐白髮生”的時候,他認為自己還能上戰場嗎?

不能! 那麼他可惜的是什麼呢?

不僅僅可惜自己不能為國盡力;也可惜因為不能指揮戰鬥統一國家,從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麼,再回到本詞的文眼“壯”,僅僅是雄壯嗎?

不是,最後一句壯和悲,理想和現實,形成強烈的反差。而當翱翔天際之時,陡然下跌,這裡的“壯”還有為“悲壯”的含義。

作者化“雄壯”為“悲壯”,由理想回到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有抗金收復失地的強烈願望,卻只能在沉醉後的夢裡馳騁沙場,心中有壯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為什麼會發出“可憐白髮生”的慨嘆?

明確:作者一生抗金收復失地,連夢中也不忘抗金的戰鬥生活,但由於朝廷的無能,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當看到兩鬢新生的白髮,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雲壯志,“報國欲死無戰場”只能在沉醉後馳騁沙場,心中不由湧起壯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寫這首詞有什麼用意?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這首詞託名為安慰朋友,實則是抒發詞人自己對青年時代抗金的戰鬥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堅決恢復中原,建功立業的壯志,還有壯志難酬的悲憤。

8、如何理解這首詞?

明確:這首詞是詞人愛國詞篇中的代表作之一,雖是為鼓舞愛國壯士、好友陳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詞人以早年戰鬥生活為基礎,融夢境幻覺為一體,描繪了一幅愛國將士馳騁沙場,雄偉壯闊的場面,全詞內涵豐富,造語豪壯,結構謹嚴,構想奇特,以夢境貫穿上下片,自出機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憐”一句將感情一落千丈:詞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裡和夢中實現。理想和現實形成極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詞人的悲憤。

四、小結全文

全詞從想象著筆,描繪了理想中的抗金隊伍和戰鬥場景。全詞在感情基調上是雄壯高昂的,而結句又是悲涼低沉的。前後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種抑揚法賦予了本詞特有的藝術魅力,有力地表現了詞人滿懷壯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識連結,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 .稼軒名句集錦

(1)、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 村居》

(3)、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2、讀到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名句,不禁讓我們想起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壯志;也會讓我們想起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豪邁;還會使讓我想起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叮嚀;更能讓我們記起岳飛、夏完淳、岑參、王翰、等更多的愛國志士,讓我們收集這一類的詩句。

3、吳伯蕭的《記一輛紡車》中寫到:“那場面真是沙場秋點兵”,請學以致用,把我們的古詩詞用到我們的講話和寫作中去,比如:我們在操場上舉行廣播操比賽,那場面不禁讓我想起辛棄疾的名句“沙場秋點兵”來;九年級了,學習真緊張,大家真是“夜裡挑燈看書,夢迴書聲琅琅”奧運賽場上,騎術比賽“ 馬作的盧飛快,射箭比賽“弓如霹靂弦驚。(學生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古詩詞)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背誦這首詩。

2/如果你是辛棄疾的摯友陳亮,看到這首詞後,你會對辛棄疾說些什麼?以此為主題寫一篇300這左右的文章。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功能是簡要全面的概括教學內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沙場秋點兵——豪邁場面(志士熱情)

可憐白髮生——冷酷現實(朝廷冷漠)

七、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目標指引著教師教的活動,也指引著學生學的活動。學生正確掌握了本詞的思想內容,對詞人有了一個深入的瞭解,能及時瞭解並熟悉課文,所提出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鞏固原有知識,整個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但具體的課堂教學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景調整。

總結一下,本課的教學有以下特點:

1、全新引入,調動積極性。

2、師生互動有效教與學

3、愉快教學,能力提高。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瞭解劇情,瞭解我國在現代化程序中人們生存狀態的變化。 2.領會“棗兒”在劇中所起的作用。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徵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3.把握劇中老人和男孩兩個人物形象,理解他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劇中象徵意義。

教學難點

揣摩情節、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

1.給生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詞。

驀(mò )然 撣( dǎn )灰塵

hú lún( 囫圇 ) 咀嚼( jǔ jué ) [來源:]

翹(qiáo)首遠望 chóu chú( 躊躇 )

2.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喃喃自語:連續不斷地小聲自言自語。

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開懷大笑:心情無所拘束,十分暢快地大笑。

心事重重:心裡盤算的事很多,一層又一層。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神情。

驀然:猛然。 囫圇:完整,整個兒。

躊躇:得意的樣子。 翹首:抬起頭來望。

3.走近作者(學生彙報蒐集的資料)

三、初讀劇本,整體感知(分小組交流討論後彙報)

1.學生自由讀劇本後用自己的話概括劇情。

2.全劇有幾個人物?在出場上有何不同 ?

3..老人在與男孩的談話中,回憶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4.老人對男孩的態度如何?

5.如何評價老人這個形象?

6.談談你對劇中男孩這一形象的認識。

四、劇情探究

1.“棗兒”在劇中起什麼作用?[來源:學&科&網Z&&&K]

2.“棗兒甜,……留給娃娃過年吃”在文中出現兩次,請從結構內容上說說它在劇中所起的作用。

3.怎樣理解劇本的思想內容?

(各小組討論後彙報)

五、藝術特色

1.什麼叫象徵?

2.“棗兒” 象徵什麼?

3.怎樣理解劇中的象徵手法?

六、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解讀“詩無達詁”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2、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質疑的學習習慣,鍛鍊交流、表達能力; 3、理解並分析短詩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分析詩歌主旨,寫鑑賞性小短文。

【教學流程】

一、新課匯入 我國古代詩論中有所謂“詩無達詁”論, (“達詁”的意思是確切的解釋或理解)認為 不同的讀者對於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謂“一千個讀者, 就有一個千個哈 姆雷特”的說法, 因此在文學閱讀過程中特別強調讀者參與。 這些說法都說明了在文藝鑑賞 中存在著理解和審美的差異性,即不同的鑑賞者對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一 特點便突出體現在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現代詩《斷章》

二、解讀《斷章》 1、介紹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就學期間曾師從徐志摩,深受賞識,徐志摩不 僅將卞之琳的詩歌在其編輯的《詩刊》上發表,還請沈從文先生寫題記。因為這段經歷,卞 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此外,在這一時期,卞 之琳與何其芳、李廣田還合出過一本名為《漢園集》的詩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稱為漢園三詩 人。 2、整體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現代詩派的重要詩人, 《斷章》寫於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詩 人通過對“風景”的剎那間感悟,涉及了“相對性”的哲理命題。“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而相對於樓上的人來說,橋上的“你”就是他們眼中的風景,他們“在樓上看你”。

三、問題探究: 1、 《斷章》一詩中,詩人是怎樣用形象的畫面來闡釋抽象的哲理的? 《斷章》的 4 行詩,是 4 個形象的畫面。前兩個畫面,“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 的人在樓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關,“橋上”“樓上”這兩個地點,卻在看風景時發生 了聯絡。 後兩個畫面,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窗子與夢互不相關, 卻在“裝飾”這一點上又發生了聯絡。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幾個毫不相關的事物,經過詩 人精心構思與組合, 變得耐人尋味。 它闡釋了詩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關”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說《斷章》是一首情詩,你說呢? 關於《斷章》這首詩的旨意,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 (PPT) 3、學生分組討論,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請組長彙報本組解讀《斷章》的總體情況(PPT) 小結:優秀詩作的深層意蘊是不可窮盡的,就像一道包含有無窮解的方程一樣,具有 多個層面,不同層面之間又互相交織與折射,從而使詩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來。不同的讀者 讀同一首詩,由於生活環境、文化傳統、藝術觀念、鑑賞心境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審美 期待,產生全然不同的發現。

四、作業: 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當場背誦。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6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並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德和諧發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語文下冊是按照新課程標準所編寫的一套全新的語文教材,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語文資源,向師生展示了語文世界的廣闊天地和無限風光。全書共六個單元:

1.詩的激情2.文學魅力3.關注自然和生命

4戲曲欣賞5.古文詩詞6.古文詩詞

三、學生分析

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願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較感興趣,但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著眼於將來的學習動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激發。此外,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存在兩極分化現象。優秀生有一定的基礎,上課願意積極參與,但大部分人比較懶散,沒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較好的學習態度,上課就當小和尚,對作業是抱著敷衍的態度。口頭能力和寫作能力一般。

四、教學策略

1.堅持上好教材上的閱讀課,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輕鬆、對話交流、互相協作的師生關係。

2.堅持在複習階段充分發掘語文教材資源和身邊的教學資源,注重突出語文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利用好小組的作用,把培養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教學的最終歸宿。

4.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藉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資訊的時空跨越和互動反饋,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取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較高的素養。

6、充分發揮講學稿的導向作用和複習作用,使它既是學生學習的好工具,也是複習迎考的好幫手。

五、主要教學工作

(一)在上期已經提前完成了一二單元的教學的基礎上,完成九年級上冊其餘四個單元的語文教學的任務。(略)

(二)指導學生進行國中畢業水平考試的系統複習和模擬考試。(詳)

這是本期的重點,也是整個國中語文學習成果的最終體現,因而我制定了較為詳細的計劃。如下:

1、認真研究《湘教考苑會考總複習》,明確考試的範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型別作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複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課程標準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少量的練習;並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複習中,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計劃地進行兩次模擬考試,針對學生考試當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及時鞏固。並且指導學生能靈活、創新地掌握知識,

3、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紮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後進生需“扶”。

4、大膽取捨複習內容,打破逐冊複習的方法,確定好重點的冊,然後再分體裁複習。分體裁複習時確定好重點的單元、重點的課文及語文知識,然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求,避免學生盲目複習。同時就這些內容一般怎樣考,會出現哪些問題及怎樣應對,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階段進行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7

一、匯入新課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適的八首白話詩之後,白話詩迅速引起轟動,優秀的白話詩作不斷湧出,當時任教於北大的沈尹默的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講,正是因這首詩的存在,中國首次面世的這一小批現代詩歌作品才可以說是真正地顯示出現代性。那麼,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月夜》 1.認識作者,把握寫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傑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五四運動時期,沈尹默作為北大名教授,和魯迅、陳獨秀等人輪流主編《新青年》雜誌。1917年,正是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亂的年代,卻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發的時代,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詩誕生了。新詩之“新”首先在於其精神和靈魂的新,即思想的現代性,追求“科學”與“民主”,人的個體的覺醒,思想解放、個性獨立遂成為這一時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國人有了主體意識。我國傳統詩歌中,是沒有“我(指獨立存在的意識)”的(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詩中,“我”才大量地出現,例如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僅是新詩誕生的一個標誌,也是真正的新文學誕生的標誌。

2.朗讀詩歌,理解象徵意象與主旨。

(1)這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月夜圖景,請用你自己的語言將這幅月夜圖描繪出來。 明確:霜風呼呼地吹著,月光明明地照著。霜風寒月的冬夜中,頂天立地的高樹與獨立不倚的“我”並排站立著,充滿了美的意蘊。

【教學提示】

抓住詩中景物特點來寫。

(2)這是一首很隱晦的詩,看似是紀實,簡單地描寫記錄當時的某種場景,但這何嘗又不是對當時現狀的描寫?請你結合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說說對這首詩的象徵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確:象徵意象:這首詩反映了五四運動之前的一個社會側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某種社會相。“樹”象徵著古老的觀念,傳統、穩健、根基深厚、固執而迂腐。“並排立著”是思想的並立。“沒有靠著”是掙脫、是倔強、也是追求獨立。“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卻沒有靠著”象徵著詩人獨立不倚的堅強性格和奮鬥精神。

主旨:在嚴寒下不妥協,在孤獨中不退縮,這首詩表現了“五四”時期覺醒的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獨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與人格。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瞭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題。

3、學習文章的寫法。

4、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複述、解釋、翻譯、朗讀、積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瞭解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文學常識

1、關於《戰國策》。

《戰國策》是末年根據戰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2、時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餘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後,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秦國想用詐騙手段吞併安陵,於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

二、通讀──解決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2、請同學們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

雎( )怫( )跣( )搶( )祲( )縞( )傀( )撓( )

請寫下你認為還需注意的字詞讀音。

3、請同學們說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搶地 休祲 色撓 謝諭

請寫出你認為重要的詞語及意義。

4、找出通假字並解釋。

⑴故不錯意也

⑵倉鷹擊於殿上

5、理解詞類活用,然後翻譯句子。

⑴輕寡人與(輕,形容詞用如動詞,意動用法,

⑵請廣於君(廣,形容詞用如動詞,使動用法,

6、難句翻譯。

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⑵“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1、請同學們結合註釋讀課文。

2、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能準確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後師提問。)

3、請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內容。(要求:在準確的前提下,能複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質。)

4、學生分角色讀課文。(敘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擔任,要能讀出人物應有的語氣。)

⑴演讀分兩組,每組各找兩位同學分別飾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讀內容分別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讀地點設在講臺。

⑷要求飾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演讀出人物的精、氣、神,能融入角色中。

5、以句子為單位讀一段課文,每讀一句,翻譯一句,把握關鍵詞。

四、文章結構內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

第二部分(第2、3段)寫與進行鍼鋒相對的鬥爭。這場鬥爭有兩個回合,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段),寫。

第二層(第3段),寫。

第三部分(第4段),寫鬥爭的結局。

五、閱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段:

⑴細讀秦王的話,體會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於好心嗎?

⑵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請恰當推測一下。

⑶安陵君用什麼理由拒絕了秦王的要求?

2、第二段:

⑴細讀秦王對唐雎說的話,回答:秦王認為自己對安陵君是什麼態度?安陵君對他又是什麼態度?

⑵你認為秦王說的是真心話嗎?為什麼?

⑶唐雎是如何反駁的。

⑷注意比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異同。

3、請你仿照上面的問題,針對第三段第四段各設計兩個問題:

第三段⑴;⑵。

第四段⑴;⑵。

六、知識應用

每個同學以“……表現了……”(或“……寫出了……”、“……反映了……”)說一句品析課文語言的話。如:

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表現了秦王的外強中乾;

2、“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寫出了秦王盛氣凌人、以強凌弱的心態;

3、“挺劍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強暴、寧死不屈。

4、。

5、。

6、。

七、修辭手法

1、人物的對話主要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舉例說明。

誇張:。

排比:。

對偶:。

2、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有什麼作用呢?

八、課文小結

這篇記敘文,寫了唐雎 的英雄氣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業

聯絡練習三,總結古今異義。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疏通文義。

2.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4.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1.探究本文的論證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瞭解孟子“捨生取義”的道德主張。學會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假如你遇見了這樣的情況:你看上了一本書,是你十分渴望買下來的;然而這個月又是母親的生日,你很想給她買個生日蛋糕讓她開心。這時,你發現零花錢只夠做其中的一件事,你應該怎麼選擇呢?說說你的選擇並談談你的理由。(學生回答)

正如這件事一般,世間有很多事,都會面臨著不同選擇的時候,然而,二者只能擇其一,十分難抉擇。不過,也許抉擇標準有時也是可以判斷的,學過《魚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許就會找到答案。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文章,解讀文意

1.朗讀文章,藉助工具書排除字音問題。

2.反覆朗讀文章,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

3.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停頓。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師指導,學生翻譯文章內容,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詞的用法。

【通假字】

“闢”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闢也。

“辯”同“辨”,辨別。例: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同“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同“向”,先前、從前。例:鄉為身死而不受。

【一詞多義】

①為:為宮室之美(為了,介詞)

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做,動詞)

②得:故不為苟得也(取得)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③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呼爾而與之(給予)

目標導學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內容

1.請學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做到“捨生取義”。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明確: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裡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確:人生常常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在關鍵時刻應做出正確的選擇。

目標導學三:探究文字論證思路,把握文字論證方法

1.本文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本文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為人皆有“欲生不為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持而不喪失。接著舉例說明,以乞人不受不義之食為例,從正面論證“捨生取義”是人之共性。以萬鍾雖好也不能受為例,從反面強調了舍義取利是喪失本心。隨後用一組排比句,對不辯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加以批判,並以“此之謂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應開頭。

3.列舉本文主要的論證方法,並說明其作用。

明確:(1)比喻論證。用比喻論證引出論點。以生活常理為喻引出生與義無法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主旨)。

(2)舉例論證。舉“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在關乎生命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舉“萬鍾”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

(3)對比論證。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做對比,讓人認識到貪求富貴行為的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目標導學四:品味文字語言藝術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

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做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目標導學五:拓展延伸,抒發感悟

結合我們上課匯入的問題,學了本篇文章之後,你將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抉擇呢?

明確:生活中面對的抉擇有很多,但任何時候,我們的抉擇都應直面自己內心的善良,要知曉大義,不可僅因一時喜惡做出荒誕的選擇。

三、板書設計

提出論點:捨生取義——比喻論證

論證

方法正面:生——有甚於生——不為苟得

反面:死——有甚於死——有所不闢

得出結論:捨生取義

舉例論證——不食嗟來之食、不辯禮義

受萬鍾對比

論證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0

一、基礎知識

1.關於隨筆這種體裁:隨筆是散文的一種,篇幅短小,內容貼近生活,表現形式靈活自由,見解深刻,說理簡明透徹,多有哲理格言。語言特點透過《談讀書》可見一斑。

2.修辭知識:比喻、排比、對比的妙用。如修剪花草、飲食消化、用蒸餾水來比擬經過別人提煉的書之索然無味等確切的比喻;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類膾炙人口的經典絕句。

3.詞語:(1)標題: STUDIES這個英語單詞學生是熟悉的,可引導學生了解這個單詞的多種義項,體會讀書、求學、研究、細察、深思都是本文題中之義。(2)結合課文語境理解“註解”“及課後“讀一讀,寫一寫”的詞,此外,有幾個詞讀音須提醒注意:狡黠(xīá)、詰難(jīénàn)、味同嚼(j¡á)蠟。

二、內容理解

對於學生來說,沒有比讀書更平常、更熟悉的事。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不妨試問問自己:“如果讓我寫這個話題,我談些什麼呢?”培根的《談讀書》不僅發現了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義,而且用優美的文字表達出來,讓人感到妙趣橫生。讀一讀就知道這位哲人是怎麼說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並幫助學生讀通課文,品讀那些名言妙語。

有老師反映:不少學生不愛讀這篇課文,覺得“太亂,沒有頭緒”,對課文的“半文言”有畏難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範讀,讓學生先說說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甚至可讀完“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就直接跳到後面“讀書使人充實……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講讀書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親切、語言的優美平易,有好感後再讀其餘。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大致意思,理清層次。如:讀書的多種功能→讀書、才幹與經驗的關係→讀書應有的態度與方法→讀不同的書對益智、完善個性的作用。其中主要是談“讀書的功能、作用”。

三、形式把握與語言揣摩

文中排比、對比、比喻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多處綜合運用。這些修辭方法的美妙不僅在於語言的暢達明快、富於節奏感,更重要的是從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深層意義,引導讀者登上一個思想、智慧的制高點,發現事物的豐富多彩。引導學生揣摩這些句子,體會其中的修辭特點,大體瞭解培根隨筆的語言風格,實質是加深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窺見作者博大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思維的周密與眼光的敏銳。

1.回顧品讀“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及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一段,體會作者思想的周密與深刻,體會語言的暢達明快、富於節奏感(排比的特點:三個句子以上,這些句子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語氣一致。這些須根據學生情況,適當提示)。

2.品讀以修剪花草、飲食消化、用蒸餾水、運動醫百病打比喻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見解的形象透徹,親切得體,令人回味無窮的智慧(比喻:相關聯想,形象恰當)。

3.學思維方法、學表達。引導學生像作者一樣思考:從多種角度思考有關讀書的問題——讀書有(還有)哪些作用?讀書與長才(理論與實踐)是怎樣的關係?怎樣讀書收穫最大?這些讀書的方法有道理嗎?——前面思考過的創造性思維的問題、格物致知問題與讀書的問題有怎樣的關係?……試寫出對其中一個問題的看法,並用上排比、比喻的表達方法。

如果有時間,學生狀態好,可作以下補充:

1.關於作者:課文註解說培根是哲學家、作家,不妨簡要補充一點有關的知識。如:培根的抱負與成就——他自稱“以天下全部學問為己任”,企圖“將全部科學、技術和人類的一切知識全面重建”,併為此計劃寫一套大書,總名《偉大的復興》。他提出“知識就是力量”,提倡科學精神和科學實驗,主張通過實驗去揭示自然界的祕密,獲得知識,馬克思稱他為“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這與前一課的實驗精神緊密相關。《隨筆》是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書的副標題為“社會的與道德的勸言”。共收入短文58篇,王佐良先生說: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看出他的智慧象醫生手裡銳利的手術刀,在一層一層地解剖著人生和社會裡的各種問題:真理、死亡、宗教、愛情、逆遇、高位、友誼、父母與子女,讀書,利己的聰明,等等。”英國本無隨筆,由於培根的示範,後來寫隨筆的名家輩出,因而隨筆成為英國文學中最有特色的體裁之一。

2.可選課文名言佳句的英文及不同的翻譯,讓學生與課文對照閱讀,以體會語言的奧妙,增長見識,同時加深對文中精要處的印象。

(1)Studies serve f·r delight, f·r ·rnament, and f·r ability.

讀書為學的用途是娛樂、裝飾和增長才識(水天同翻譯,下同)。

(2)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

(3) Hist·ries make men wise; p·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s·phy deep。m·ral grave; l·gic and rhet·ric able t· c·ntend.

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1

實用教案

【創意說明】

這是一篇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小說,語言大多是民間口語、俗語,活潑伶俐。因此,本創意的設計是:多層面的誦讀小說,感受、觸控和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變體式閱讀小說(即把本文節選的兩章節當作寫人敘事的記敘文來讀)

1、指導學生擬如下小標題: 何滿子與奶奶何滿子與爺爺

2、學生通讀全文,完成字詞疏解。

3、積累詞語:

咬牙切齒人高馬大膀闊腰圓兩肋插刀三顧茅廬腰纏萬貫

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倫之樂如坐鍼氈望眼欲穿影影綽綽

一氣呵成妙手回春斷壁殘垣芒刺在背榮膺膩歪坍塌

戲謔捯氣

二、選讀描寫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語言

1、漫畫式的人物外貌描寫:

寫何滿子:如“剃個光葫蘆頭,天靈蓋上留個木梳背兒;光屁股,兩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寫奶奶:如“大高個兒,一雙大腳,青銅膚色,長滿老繭的大手……”

寫爺爺:如“人高馬大,膀闊腰圓,面如重棗,濃眉朗目,一副關公相貌。”

寫老秀才:“手拿一杆斑竹銅鍋的長杆菸袋,整天板著一張陰沉沉的臉。”

2、評書式的人物介紹:

寫奶奶:“嗓門也亮堂,罵起人來,……就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她還會扎針、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紅傷……。”

寫爺爺:“好戴高帽兒,講排場,擺闊氣,編起故事來,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

3、妙用純鄉土味的比喻凸顯人物:

寫奶奶的潑辣:“一丈青大娘罵人,像雨打芭蕉,長短句,四六體,鼓點似的……”

寫縴夫被打的狼狽:“像風吹乍蓬,轉了三轉……”“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紛紛落水。”

寫何滿子的玩劣:“長到四五歲,就像野鳥不入籠……

寫老秀才的嚴肅:“只覺得頭上壓著一朵烏雲,叫人喘不過氣。”

寫爺爺的胡茬:“就像根根松針……”

4、趣用壓韻和對偶的民間口語、俗語,讀來抑揚頓挫,有節奏感:

排比對偶並用:“何滿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句中短語對偶:“轉了三轉,擰了三圈,滿臉開花,口鼻出血,緊一口慢一口倒氣,高一聲低一聲呻吟。”“又燒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許願”;“嘮叨這個,嘟噥那個”;“有枝有葉,有文有武,生動曲折,驚險紅火”;“房無一間,地無一壟”;“頭髮長,見識短”;

學生還可以自由選點,讓例句與賞析更豐富多彩。

三、總結與歸納

備學教案

【創意說明】

本課活動安排學生先從文中找事例支撐人物性格,然後簡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邊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學步驟】

一、通讀全文,熟悉小說情節

二、線上閱讀,瞭解劉紹棠及其作品

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學時開始發表小說,作品深受孫犁的薰染,擅長鄉土文學的創作,作品反映農村的背景閱讀,瞭解小說。

時間:抗日戰爭的年代。 地點:京東北運河畔一個普通人家

構思:沒有章回體,但浸潤著古典文學色彩。採用兒童視角。

語言:生動活潑,讀來朗朗上口。

歷史和風土人情,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自稱作品是“為粗手大腳的爹孃畫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綠葉》《中秋節》;中篇:《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獲首屆全國優秀中篇二等獎)長篇:《春草》《京門臉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與性格

何滿子: 好動玩劣,聰慧靈秀;

好學好問,伶俐可愛;

疼愛爺爺,有愛憎立場,有男子漢氣;

何大學問: 剛正不阿,仗義輕財;

慷慨豁達,俠肝義膽;

能說會道,嫉惡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寵愛孫子;

身強體壯,能幹潑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舊;

直腸直性,愛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勞善良;

學生從文中組合語言,支撐以上說法。可概述事件,可直接摘引。還可由教師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說話。

四、說說身邊的“他”或“她”

1、自由回憶與醞釀。回憶身邊有典型特徵的人。

2、具體描述他(她)的一兩個生動有趣的細節,不超過100字。

3、表達、交流,學生互評,教師點撥。

五、聯展閱讀,擴大視野

1、趣談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綽號。

例:《水滸》中林沖、魯智深、孫二孃、宋江、吳用、李逵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

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講述與綽號有關的趣事。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2

教學創意

《滿江紅》是一首詞。作者秋瑾在詞作中頗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魄,顯示著她不甘雌伏的巾幗英雄的本色。教讀本文,即以詞的文體特點入手,以聲律、物象、意格作為讀詞的根本,以吟詞調、讀畫面、品心懷為活動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以聲律為竅,學習吟調

(二)以物象為骨,感受畫面

(三)以意格為髓,品味心懷

教學重點

1.吟誦詞作,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的複雜心懷。

教學難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的複雜心懷。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析法

教學思路?

大致上分為三個教學板塊:

(一)以聲律為竅,學習吟調

(二)以物象為骨,感受畫面

(三)以意格為髓,品味心懷

預習要求?

1. 讀標題,讀課文,讀註釋。

2. 朗讀課文。

時間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鋪墊 (5分鐘)?

1.由《滿江紅》詞匯入:岳飛的《滿江紅》膾炙人口,古今許多人都寫過《滿江紅》,很少有岳飛這種氣吞牛斗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熱情。只有鑑湖女俠的一首《滿江紅》詞,頗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魄,顯示著她不甘雌伏的巾幗英雄的本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秋瑾的詞作《滿江紅》。

2.同學們都知道秋瑾是個女英雄,為革命獻身。針對這首詞,我們再做一下補充。

知識卡片1:

(1)秋瑾( 1875-1907),字璿卿,別號鑑湖女俠,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人。出身詩書之家。

(2)秋瑾18歲時,嫁給湖南人王子芳。王是一個暴發戶的浮蕩子弟。

(3)1898年前後王子芳用錢捐了個戶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隨丈夫到了北京,在寓京期間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並在當時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立志要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婦女獨立與解放。

(4)1903年中秋節,秋瑾與丈夫王子芳發生衝突,從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寫下《滿江紅》這首詞抒懷。秋瑾下決心衝破家庭牢籠,投身革命,不久即東渡日本留學。

(5)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洩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3. 詞是詩的特殊形式,是可以唱的有音樂性的詩。《滿江紅》是詞牌名,詞牌名規定了詞的格律,就是詞的調。各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 。《滿江紅》這個詞牌名又有什麼樣的格律特點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知識卡片2: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記載曲名《上江虹》,後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抒發懷抱,佳作頗多。

活動一 以聲律為竅,學習“吟調” (10分鐘左右)

1.初讀,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教師指導讀準字音,提示學生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為 強

2.再讀,詞分上下闋,就像我們平常學習文章的段落,讀整首詞的時候,要注意其間的停頓。詞又稱長短句,長長短短的句子之間,停頓由長到短,分別是闕、韻、句、讀。上下闋之間停頓最長,韻腳其次,“句”在詞中是語意完整的停頓,“讀”在詞中用頓號表示,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停頓。請同學們試著讀起來,注意停頓。

3. 老師根據自己的語感,試著吟誦一下。(學生聽教師吟誦)

滿江紅

(清)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

心—卻|比|,男—兒—烈|!

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

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師:誰來大膽試一試,用自己的調,吟起來。(學生們紛紛練習吟誦。)

師:同學們都沉醉在自己的腔調之中了。不用學別人的,就找自己的調。詩詞之竅就是我們通過吟誦去體會作者在字裡行間蘊藏的情。

活動二 以物象為骨,感受畫面(15分鐘左右)

1.學習詩詞,不僅要注意平仄腔調,更要化為形象方能理解,感受到詞的風貌,帶著感受吟誦,才有味道。讀詩詞的“第二本”是——“以物象為骨”(出示課件)。我們再一次走進詞中,感受一番。說說這首詞中,哪些詩句讓你眼前出現了什麼畫面,這些畫面又帶給你什麼感受呢?

(1) “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這句詩在我眼前出現了一座小花園,四周圍著低矮的籬笆,籬笆下開滿了一朵朵的黃色的小菊花,香氣撲鼻,滿園芬芳。天朗氣清,秋天明淨的容顏好像被擦洗過。陶淵明的《飲酒》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中就有過這樣的風景,秋瑾化用詩句,帶給我衝破家庭的牢籠怡然自得的感受。

師:你嘗試著用自己的聲音讀出“籬下”這個地點和“黃花”的芬芳。

(2)從“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一句中,我看到了月圓之夜,本應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遠離家鄉的北京城,作者卻寓居客棧,寄人籬下,有一種孤獨失落的感受。

師:溫暖的家庭和孤獨的自己之間距離越大,這種感受就越強烈。接著來。

(3)我還從“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中看到了作者在廣闊的紅塵中,不知到何處尋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知音,於是潸然淚下。

(4)有種知音難覓的悲傷。“青衫溼”同樣化用白居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一紅一青,把這種鮮明的色彩對比讀出來,也就讀出來紅塵空間的廣闊與知音的稀少之間的距離。

(5) “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這位同學看到了秋瑾默默地回想的畫面。她想到了《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時刻最終破楚的故事,也回想到了自己結婚八年來曾在浙江時過的貌似貴婦的生活,實則處於被奴役的地位。一方面寫出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的國之仇,一方面來寫自己終將衝破家庭牢籠。是虛實結合的手法。

師:這裡的“四面”“八年”,一個以方位寫情勢之緊迫,一個寫苦悶時間之長,我們來讀出這種感受吧。

師:一幅幅畫面中將眼前所見之景與內心所想之情結合在一起。在詩詞的朗讀之中,體察與觸動關於時間、地點、方位、色彩、動作、聲音、味道等等詞語,往往能帶給我們帶給我們豐富的內心感受。

活動三 以意格為髓,品味心懷(10分鐘左右)?

1.不斷推敲、品味詩詞,才能理解詩詞的精髓。讓我們再次走進詞中,品味秋瑾在詞中用獨特的語言形式來表達獨特的心懷的詩句。

(1)“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這一句被譽為本詞的神來之筆。對仗工整,三字式短句,節奏急速,簡潔有力。把一幅巾幗英雄的形象,生動地在我們眼前呈現出來。讀來節奏急促有力。

(2)“身”與“心”、“列”與“烈”兩句四字諧音,意義不同,表達了秋瑾抱負、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轉變。身是現實,心是理想,身與心的距離,就是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3)“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對國家和人民有熱情一顆與真誠的心,卻不為世俗所瞭解的距離。

(4)“英雄末路當磨折”,能離家出走,衝破家庭牢籠,對一個女子來說是英雄的壯舉。但因不被人理解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今天的行動與未來的不可知之間的距離。

師:距離越大,文字的張力越大,也越能讀出秋瑾不同於普通女子的精神氣概。

2.昇華《滿江紅》

師:詩詞上闕寫景敘事,下闕議論抒情,請同學們結合詞上下闕的內容,恰當使用詞中的語句來為這首詞加個題目。

《滿江紅•小住京華》《滿江紅•苦將儂》《滿江紅•平生肝膽》《滿江紅•英雄覓知音》《滿江紅•何處覓知音》《滿江紅•英雄抒懷》 《滿江紅•男兒烈》《滿江紅•青衫溼》《滿江紅•觀籬下黃花有懷》《滿江紅•京華思浙有懷》

教師小結:

“英雄肝膽無人識,紅塵知音無處覓”,感時傷時的憤慨,報國無路的感嘆,上闕女性的柔情和下闕戰士的豪情交織在她心靈的深處,和諧地組成了這一曲既深沉憂鬱而又豪放跌宕的靈魂的悲歌。讓我們用自己的調子唱出《滿江紅》。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3

教學目標

1.以秦王三次神態變化為線,明確故事情節,廓清字音與翻譯。

2.通過演讀和紛紜說“士”把握人物形象,說話技巧,認識“士”的精神。(重點)

3.通過史料辨析深入體會“士”人的精神。(難點)

教學流程

(一)見士是士,體會敘事的精彩

1、講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辱”是什麼意思?既然同學們通過自己的預習知道了文章的內容,那麼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後,在不改變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用老師給的關鍵詞來講講文章所寫的故事。

“______秦王不悅______,秦王怫然怒_______,秦王色撓_______。”

2、交流

①生生、師生交流。 主要圍繞“易、加惠、弗、使、長者、錯意、廣、逆、輕、與、直、怫然、免冠徒跣、搶、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挺、色撓、謝、徒。”等詞語進行字音及翻譯的糾正。

②說精彩:圍繞學生認為的精彩環節進行表演。

③故事小結:故事剪裁得當敘事精彩,人物間針鋒相對,氣氛緊張,唐雎最終出色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務。

3、認識“士”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在國民黨時期,外交部長蔣廷黻的英語講得非常好,發言理直氣壯,但是沒有人聽。日本外交部長英語很蹩腳,言辭粗魯,大家十分關注。美國總統羅斯福很欣賞蔣廷黻,對他說:“你的英語講得很好,發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國家太貧弱,弱國無外交。” 可見弱國在外交事務中不能起到重要作用,更何況是僅有五十里土地的安陵國,所以你認為唐雎與秦王的這種針鋒相對合適嗎?

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精神。

4、紛紜說“士”

戰國末期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士。關於“士”的種類有:遊說諸侯的縱橫之士叫“策士”;為國家、知己赴死的叫“勇士”或“死士”;通曉陰陽曆算的叫“方士”;替人出謀劃策的叫“謀士”;能言善辯的叫“辯士”……士可稱為“平民知識分子”,雖然不是官職,但卻可以通過自己的本領進階為官,甚至成為貴族。唐雎是哪種“士”在文中找出確鑿的依據。(小組研討)

①唐雎是能言善辯的“辯士”。(“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專諸、聶政、要離例證充足。)

②亦是有法有謀的“策士”。 (力、據、節)

③勇赴國難、置生死度外的“勇士”(“因使唐雎使於秦”“挺劍而起”)

④守土有責,捍衛尊嚴的“義士”。(“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在整個事件中秦王的恃強凌弱、外強中乾與唐雎形象成鮮明對比,同時唐雎的凜然正氣、有膽有識和不畏強暴的精神展現了戰國時期的“士”人風采——有理想、有氣概,鐵肩擔道義的使命。正如我們所知的“荊軻刺秦”中的荊軻,他們都是“士”人的魄力與精神的展現。

(二)見士非士,尋訪史料的真偽

1、翻轉

剛才我們說到荊軻,為何荊軻刺秦竟不似唐雎這般容易呢?

2、研討

文章不合事理之處。通過學生質疑和材料運用明確人物、地點、事件虛構成分很濃。

材料1:

事件

時間

資料來源

齊、楚約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於秦,冠蓋相望,秦救不出。魏人有唐且(雎)者,年九十餘,謂魏王曰“勞臣請出西說秦,令兵先臣出可乎? ”魏王曰“敬諾。 ”遂約車而遣之。

約公元前266年

《史記·魏世家》《戰國策·魏策四》

信陵君殺晉鄙救趙,唐雎勸說信陵君要忘記自己的功德,不可居功自傲。

約公元前257年

《戰國策·魏策四》

《古文觀止》

秦王要通過易地吞併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唐雎完成出使任務。

約公元前225年後

《戰國策·魏策四》

材料2:秦法篇

“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史記·刺客列傳》

材料3:地點篇

安陵(現在的河南省鄢陵縣西北)是魏國的附屬國,《戰國策·魏策四》有載:秦昭王二十四年穰侯率秦兵攻魏大梁時,有客謂穰侯曰:“君得許、鄢陵以廣陶。”《資治通鑑·卷六》也有記載:“前241楚、趙、魏、韓、衛合縱以伐秦……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魏割以與秦。”

(三)見士仍是士,感悟品行的精魂

1、啟悟

為什麼把一個虛構的歷史故事卻描寫的如此精彩?(結合材料4、5進行小組探究)

材料4:

《戰國策》因其採用豐富的人物形象、雄辯的論說、生動幽默的故事來反映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士人精神風采,故在文體、文風、文采等方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以其卓越的文學成就,成為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巔峰。

材料5:

“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不待始皇之並天下 ,而文、武之道盡矣!

——顧炎武《日知錄》

周室自文、武始興,崇道德,隆禮義……論孝悌之義,惇篤之行,故仁義之道滿乎天下……至秦孝公,棄仁義而用詐譎……後生師之,遂相吞滅並大兼小,暴師經歲,流血滿野,諸子不相親,兄弟不相親,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到始皇帝時)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淺薄,綱紀壞敗;民不見義,而懸於不寧。 ——《戰國策·劉向書錄》

2、探析

①歷史散文特點

用這樣驚心動魄的場面,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來突出唐雎作為布衣之士的英雄氣概——這類誇張和近乎虛構的筆墨,使文章自身失去了信史的作用,增加了歷史散文的文學色彩。

②歷史散文特點凸顯人物精神

作為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不辱使命,堪稱一個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他從“道義”上暗刺了秦王的不義,是一反抗強暴、蔑視王侯的勇士與義士;在與秦王脣槍舌戰的對話中,是明確自己立場,最終說服秦王的辯士。唐雎是“士”精神的化身,所以對唐雎無畏品格的讚賞,就是對“士”精神的讚頌。唐雎守住的不僅僅是安陵國的土地,更是國家的尊嚴與正義,“士”人的魄力與精神。這就為後世人的思想起到了榜樣作用。

③時代特點呼喚“士”精神的傳承

春秋戰國開始,禮樂崩壞,人民素養需要重構,國之尊嚴需維護,更需要唐雎這樣榜樣來傳播和弘揚 “士”人的精神。至此人物、事件、地點的真假倒是其次了。

(四)作業佈置,技巧“士”為先

1.自學《戰國策.齊四》中《齊宣王見顏斶》,深入體會“士”文化的魅力。

2.查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與本文相比在言語技巧上有何異同並說說他們是如何通過言語展現“士”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屈原》教案 篇24

一、教材分析

《山水畫的意境》節選自當代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談山水畫》一文。文章探討了山水畫的歷史、山水畫創作中的意境和意匠問題,課文節選的是作者集中探討意境的部分。本文處於統編教材9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所選課文是一篇較為標準的文藝論文,從語文素養的培育上看,這篇文章有四個方面的學習價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內涵。學以致用。其二,學習、借鑑作者的論述思路。其三,構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其四,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既要引導學生圈點勾畫出關鍵詞句,引導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結合的方式,用圖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論述思路,還要引導學生分析體會作者論述觀點所用的材料與觀點之間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並從中借鑑學習作者分析例項的方式。另外還要引導學生適當拓展閱讀,提升對意境的認識,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學情分析

國中生首次接觸文藝論文,文章內容涉及一定的專業知識,學生閱讀時有較大難度,尤其對於基礎較差及藝術審美能力不足的學生會覺得晦澀難懂,甚至難以產生興趣進行深入閱讀。因此教學應該把理解性閱讀放在首位,教師要將之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學目標

1、識記並積累生字、生詞,瞭解作者的相關知識。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瞭解概念間的關係,理解作者的觀點。

3、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例項,體會例項與作者觀點的關係。

4、借鑑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鑑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5、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四、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瞭解概念間的關係,理解作者的觀點。

2、梳理文章的論述思路,分析作者所舉例項,體會例項與作者觀點的關係。

3、借鑑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鑑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4、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五、教學難點

1、借鑑文中的理論方法,學習鑑賞文學作品和山水畫作。

2、拓展閱讀,質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六、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一些山水畫名作,認真觀摩欣賞,同學間交流,分享對山水畫審美追求、技法特點等的初步認識。

2、教師印發資料:袁行霈《論意境》、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談學山水畫》。

七、教學時數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多媒體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嬌》)

師:這幅畫是關山月、傅抱石他們共同合作專門為裝飾人民大會堂而繪製的大型山水畫。

問:看畫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詩詞?

生回答。

全班齊誦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師:結合詞,再看畫面,你有什麼感受?

生回答。

師:同學們對畫面的這種感受屬於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範疇,即“意境”。關於“意境”,

當代山水畫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過專業論述,同學們想不想跟隨他去了解一下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山水畫的意境》。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任務一:初讀課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務】

默讀文章,在閱讀中圈點勾畫,注意圈畫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觀點;

3、所用例項;

4、所做結論。

【反饋指導】

本文是一篇文藝論文,同學們第一次接觸這種型別的文章,但其實文藝論文作為議論性文章的一種,閱讀的方法和一般議論文一樣,只要抓取了以上幾個要素,一篇文藝論文的基本內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務二:再讀課文,把握結構

【出示任務】

1、再讀課文,勾畫出每段關鍵句。

學生讀課文,完成任務。

2、分小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論述思路,每組以提綱示意圖的形式呈現。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並展示。

【反饋指導】

每段關鍵句和提綱示例:

教師小結:

從提綱圖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層次分明,遵循“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寫作思路進行論述。這既是議論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類認識問題的一般思路。在議論文寫作時,也可以借鑑這種思路來組織文章。

任務三:細讀文字,研究例項

【出示任務】

1、本文探討山水畫的意境,為闡明觀點多處引入例項,請分別找出來,並說說它們和作者觀點的關係。

2、根據第3段的觀點,請你再舉一個古詩的例子,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段文字作為補充的論據。

學生回答、寫作。

教師點評。

【反饋指導】

例項分析是論述觀點的重要輔助,分析中要緊扣觀點關鍵詞,希望作者分析例項的方式能給同學們的議論文寫作予以啟發。

(三)課後作業

閱讀課前下發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論意境》、顏景龍的《中國山水畫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談學山水畫》。,用提綱的方式梳理論述層次。

第二課時

(一)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完成了對《山水畫的意境》論證思路的梳理和例項的分析,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可染先生的這篇文藝論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內涵,並學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務】

請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問題。

一、作者為什麼認為“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匠與意境是什麼關係?

二、各種藝術門類之間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彼此往往能夠互相借鑑,下面這些山水畫創作的心得體會,對你的寫作有哪些啟示?

1、對客觀物件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2、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情感的誇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

3、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

4、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慾望,總是重複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性。

(三)積累運用

任務一:賞析山水畫,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本文中有關的“意境”的論述,從課前準備的山水名畫作品中挑選一副做賞析(如李可染畫作《萬山紅遍》;黃君璧的畫作《飛瀑雷鳴》等)。請小組合作探究完成。

學生完成任務並分組彙報。

任務二:賞析古詩詞,品味意境:

【出示任務】

運用課文中有關“意境”的論述,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進行賞析。完成一段文字。

學生寫作。

教師點評。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務】

勾連同單元課文,橫向對比悟“意境”:

在《山水畫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說“說假話不行”,在《無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說:“美術作品不能說謊”,其含義是否一致,其中體現了哪些共同的藝術追求?又比如《山水畫的意境》和《驅遣我們的想象》都有關於意境的論述,其認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為闡釋?

(五)課後作業

思考並總結:學完課文,你認為文藝論文的閱讀策略是什麼?應該怎麼讀?有哪些閱讀方法?請將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