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81K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 篇1

開學至今,七十一團中學按教基一廳統一安排部署舉辦的“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活動已於昨日圓滿落下帷幕。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精選5篇)

開學伊始,全校24個班級除了常規事務工作外,德育處組織安排全校分年級段、時間段積極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活動。該校充分利用晨會、主題班會、團隊會、升國旗儀式及開學第一課,把教育活動滲透到各項工作中。國小低段組織安排觀看紅色電影《少年英雄王小二》,通過王小二的故事教育孩子們要加倍珍惜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幸福生活,努力把幸福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國小高段及民部班級跟唱學唱愛國主義歌曲,掀起了傳唱愛國紅歌的新熱潮;中學段各班舉辦的“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活動,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的同時,去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該校從未間斷的“午間書韻”讓學生們在書法中感受其無窮魅力。

“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革命情懷,弘揚革命精神,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學生心中牢牢紮根,這對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有著重大意義。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 篇2

當今,影響兒童廣泛最深的莫過於明清年間的四種國學啟蒙讀物“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詩》,今天讀來仍興趣盎然。以《三字經》為例,他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於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範圍的推廣,由此看來《三字經》著實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

在我校《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國小生的人文素養》的課題中,不僅把經典納入了校本課程,更是把他和校園文化、校園雅行、班級管理融合在一起,轟轟烈烈在我校、在鐵機村、在洪山區、在市儒學會、在電視臺、在省級科研雜誌宣起了儒學高潮。我們中年級以《三字經》為主,在學校活動與班級活動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總結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中,積極熱忱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經典學習活動。

一、經典誦讀活動異彩紛呈

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養成自己誦讀的習慣,我堅持做到五個結合:一是教師與學生同步學習相結合,無論是讀、講、傾聽等活動,教師都身先士卒,起到帶動、引領、激發、潛移默化等諸多隱性推動作用,極大的感染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自我表現的慾望。二是珍惜中午經典誦讀一刻鐘和輪流展示相結合,每每那個時刻,小老師吳錫澤便嚴肅而又認真地帶領大家溫習本週重點的片段內容,朗讀聲聲、形式多樣!而後就開始逐個展示自己誦讀的魅力,有的字正腔圓,有的搖頭晃腦、有的閉眼陶醉其中,有的甚至能說上一兩句解讀,以警示自己或約束自己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那勁頭足以品味出經典所帶給學生的巨大的薰陶魔力!在誦讀中學生的記憶力超常發揮,相信“經典文化血液”能鑄就孩子們的“童子功”,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播下希望的種子。三是經典誦讀與經典評定冊相結合,規定學生確定每週應行動的方向,積極的開展自我評價、他人評價、老師和家長評價的方式,促進他們從心智、言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進步,以期實現學校德育目標和班級管理目標,達到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最終目的。四是經典誦讀與故事、名言相結合,課堂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放學後家長和孩子互動,皆來源於故事情節的感染、感悟出真諦——名言,從中學會為人處事、學會自尊自愛、學會勤勞善良、學會大智大勇、學會積極進取等內化人本質的精髓,長此以往必將造就學生們終生品性!五是經典誦讀與-想象作文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將誦經的感受、體會和變化寫出來,既豐富了-想象作文內容,又昇華了經典中蘊含的“神韻”,最終達到學習經典的要旨。

不僅如此,學校每學期的經典展示精彩至極,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每到這個時候,我都進行班級選拔,既讓學生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又激勵人人蔘與,參與者人人都能獲得“小小主人翁”的稱號,無條件的上班級展臺。優秀者將推薦到學校展示比賽,石紫琪、方恆脫穎而出,連續在學校展示了數次,同學們都為他們感到自豪!特別是班級與班級之間經典拉拉接力賽,更是極大的鞭策了孩子們,他們學習經典的熱情更高了!

二、經典誦讀融入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渠道。為了保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我們採取了多項措施:一是開設了國學經典課。各年級每週一節,一、二年級《弟子規》、三、四年級《三字經》,五、六年級《論語》,教師通過甄別,選擇優秀篇目作為經典誦讀內容的補充。學校還利用大課間進行經典——古詩的吟誦,隨時都在營造學習中華傳統的氛圍。每到校本課師生們均捧著各自喜歡的經文靜靜地讀,輕輕地吟,朗朗地誦,與古人對話,與聖賢交流,整個校園書香盎然,國蘊飄香;二是合理利用各種陣地進行經典滲透。在平時的學習活動中,我們把誦讀活動引入課堂,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經典的知識點,結合上下文內容,分析經典內涵,從而達到理解的目的,並且收錄在冊,經常回味適時運用。例如在班會中講解《孔子拜師》的故事時,問學生:聽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們結合閱讀過的經典材料,紛紛發言,有的說,我覺得孔子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他已經非常有名了,還向七歲的項橐學習,《三字經》裡說“昔仲尼,師項橐”就證明了這一點;另一個學生馬上接著說,孔子還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論語》的第一句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在這樣的課堂裡,學生引經據典,不僅證明他們理解了經文的內容,而且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學會運用美德經文進行價值判斷了。

經典走進課堂,讓單純的知識傳授型的課堂變成了在知識傳授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雙贏”式課堂。學生們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悟著高尚、品味著正直、產生著純潔,知識讓他們體會著意味深長……

三、經典誦讀融入養成教育

加強養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與養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從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抓起,讓學生從國小會文明處世,禮貌待人,誠實守信,遵規守紀等。各班級在佈置班級特色文化牆的活動中,均發動學生研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經文,精選其中符合現代要求的內容,編入班級管理髮展目標中,進一步細化了規範標準,使學生深刻感受了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的統一與和諧。

回憶自誦經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班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變化:一是文明禮貌方面,學生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禮多了,對家長更加孝敬了,對老師也更加尊重了,學生懂得了回家以後給家長端上一杯水,說上一句知心的話了。在班級中也能看事做事,靈活多了,課間不文明現象減少了,打架、罵人現象也不復存在了。二是勤儉節約方面,學生大部分是家中獨生子女,吃飯比較挑剔,花錢也大手大腳,自從讀了《弟子規》《三字經》之後,學生更加明白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現在,我們班的學生中午吃飯時從不浪費一滴糧食,也不隨便亂花錢。三是學習方面,學生認識了許多字,會講許多經典故事,表達能力增強了,寫作相應得到了提高,個人修為自然也提升了,那種怕苦怕累、受不了挫折、沒自信等不良的心理個性都得到經典中優秀人物的引領,效果比說教好上千倍!許多學生都願意和古人共同進步,勁頭可足了,只要有人獲得了榮譽或表揚,那他一定會贏得班級其他同學的仰慕!經典的“活學活用”,使經典從古代來到了今天,走到了孩子們的身邊,走進了孩子們的心裡,變成了孩子們自覺的行為習慣,流露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之中……

此外,學生家長的思想也發生了積極變化。一年前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剛開始時,不少家長還心有疑問,“學這些古懂有什麼用”;還有的是不痛不癢,漠不關心。經過一年的實踐,家長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特別是學校開展了“經典進家庭”的活動後,家長的意識強烈多了,調查反饋支援率達百分之九十九。現在,家長與孩子一起比賽背誦,一起與老師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及品性的養成,發現問題能及時與老師溝通,共商策略,齊心協力教育孩子,效果顯著。

目前,一二年級的國小生大都能流利背誦《三字經》、《百家姓》等篇目,三四年級的學生都能背誦《三字經》、古詩詞等篇目,五六年級的學生對《論語》更是流利背誦。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今,在青鋒國小的校園裡,一個個少年君子,文質彬彬,禮儀有加,就像初升的太陽噴薄而出,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承載著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希望,正在積蓄著力量,準備有朝一日登上世界舞臺。近年來,由於我校誦經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各級領導先後到校進行實地指導、觀摩,武漢電視臺、湖北經八面來風等媒體先後多次對我校誦經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報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晌。×年在“晶視佳”杯湖北省最有魅力校園評選活動中,我校位列第六名,榮獲了“十大魅力校園”稱號。全校師生與家長感到欣慰與自豪!

“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找到了民族的根,獲得了民族的源動力,也賦予了學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內涵。我們相信,在民族傳統美德的感召下,青少年一代一定會茁壯成長。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 篇3

xx月13日晚,檢驗系對xx級新生進行了《弟子規》測驗。考前認真準備的同學們,無論是對詞語填空、名稱解釋,還是問答題都能應答如流,考場中只能聽見筆尖觸及捲紙發出的沙沙聲。

新生學習《弟子規》是檢驗系始業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自修課,新生們不忘背誦幾句《弟子規》;軍訓間隙,同學們也經常討論對《弟子規》的理解。

一開始,同學們對《弟子規》的認知僅是知道它是根據《論語》等經典編寫而成用於啟蒙兒童的《訓蒙文》,而現在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其博大的內涵。同學們也能把從“恩欲報,怨欲忘”中學到做人要懂得感恩;從“路遇長,疾趨揖”中明白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從“對尊長,勿見能”中理解為人要謙虛;從“老易至,惜此時”中明白每個人應早日明確自己的目標等諸多感悟……

恪守,並不僅只是簡單的記憶;傳承,也更不僅是一個測驗所能達到的高度,它更多來源於我們真切的體會與實踐。希望通過《弟子規》的學習,讓檢驗系全體同學們變得更加謙遜、禮貌、誠實、上進!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 篇4

今年教師節期間,為深入推進“社會尊師重教,教師回報社會”活動,進一步弘揚教育工作者的時代精神,展現新時期教師的師德風采,全力營造尊重知識、支援教育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區教育工會的關心和支援下,我校工會認真佈置,積極開展“三走進三服務”教師回報社會“百千萬”的活動。

一、走進家庭服務學生。9月初,學校積極開展“萬名教師一幫一”愛生行動(德育導師制),學校黨總支、政教處、工會聯合制定了“播種愛心、播種希望”德育導師制萬名教師一幫一愛生行動(德育導師制)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挑選了82位教師為德育導師,發放了導師聘書,明確82位學生為幫困物件。

二、走進社群服務居民。在眾涇社群的支援下,9月11日下午,我校工會組織盛文學、徐永明、徐永昌、姚華珍、蔣平、陸惠根、蔣健、秦豔老師和林娟、濮絢華、吳日紅三位校醫,前往眾涇社群,開展家電維修、健康諮詢、心理諮詢等便民服務活動,他們頂著烈日,為社群老百姓修理家用電器,測量血壓,進行心理疏導,他們的工作得到社群領導和居民的稱讚和肯定。

三、走進校園服務學校。

1、高三學生勵志大會。時間:9月2日下午;地點:正心廳;主講人:吳衛江。

(1)請三位優秀畢業生談學習經驗。

(2)學生代表、教師代表發言。

(3)各班齊聲高喊“班級口號”。口號響亮,振奮精神。

2、高三臨界生家長會。時間:9月26日下午;地點:報告廳;主講人:吳衛江;主題:認清形勢、樹立信心、齊抓共管、走向成功。

3、高一學生家長會。時間:9月29日下午。地點:小報告廳;主講人:張根榮;主題:如何與子女溝通交流?張主任主要談了以下三個問題:①當代高中生的特徵;②怎樣的孩子(學生)才是一個好孩子(學生)?③怎樣與子女進行溝通?張主任以鮮活的例子和生動的語言和與會的家長交流,家長收益頗多,反響很大。蔣智東校長助理向家長提了三點建議:①家長能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並能及時與班主任聯絡溝通;②家長要與孩子平等交流,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理想;③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言樸實、誠懇,家長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們將以“傳播文明,共創和諧”為宗旨,不斷豐富內容,創新形式,促進相城區教育科學發展再上新臺階。

學校傳承中華美德活動總結 篇5

學校為了貫徹落實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活動,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進一步提高國小生說好普通話的能力,促進語言文字規範化作了大量的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強領導,確保推普工作順利進行。

為了推普工作落到實處,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任常務副組長,其他校領導任副組長,大隊輔導員任聯絡員,各年級組長和各班一名推普員為組員的領導小組,並於9月9日專門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推普工作。並建立層層負責制。各校由負責人任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為直接責任人的責任追究制,以確保此項工作正常進行,並落實了檢查評比的有關細則。

二、督促檢查、確保推普工作落到實處。

9月12—9月18日,學校對全校各年級進行了一次綜合檢查,通過看、聽、查、問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檢查。經過認真的檢查,各年級均能按要求及時制定活動計劃,嚴格按計劃實施,並突出本年級特色,取得一定成績。

三、創設良好的推普氛圍

為了創設良好的推普氛圍,使學生和教師有一個切實的認識,所以我們首先在校園的最醒目處推出了宣傳展板,上面書寫著:迎接第八屆全國推普宣傳週。其次,我們在校園的各處張貼了關於宣傳語言文字普及工作及迎接第八個全國推普周的專用標語,並且展板上每天出現一條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宣傳口號。如“普通話——情感的紐帶,溝通的橋樑。”等。這樣就讓每一個學生一進校門就能進入一個濃烈的宣傳氛圍。同時,全校每個班級都專設了一塊版面——創設推普周特刊,以便更深入地推廣普通話。在升旗儀式上校領導還對推普工作做了專題發言。除此之外,我校校園電視臺,還推出了一期推普周特別節目。通過這次活動,使師生們對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也為學校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氛圍。通過多方面積極有效的宣傳,現在全校師生的推普熱情相當高漲。

四、開展多種活動,強化宣傳力度。

通過檢查,各校在開展推普工作上採用了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采的活動,真正使推普工作深入了人心。

一次國旗下講話、一份倡議書、一檔“推普”特別節目、一次班級展板宣傳、一次主題班隊活動,並以各年級組為單位,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開展各年級組推普活動。二年級開展了“濃濃古詩情”的班級競賽活動,三年級開展了“糾正錯別字,推廣普通話”的宣傳活動;四年級開展了“推廣普通話知識競賽活動”;五年級、六年級分別以“我的家鄉”、“當誠信人,做誠信事”為主題開展了年級演講比賽。

經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個空前的推普氛圍已經形成,所有在校人員逐步感受到普通話說的好是有文化、有修養、有氣質的標誌。使全體師生把學習和使用普通話看作是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和對美的追求,使推廣普通話匯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學校領導班子一致認為,我們應最大程度的發揮示範校的示範作用,將推普工作向深層次推進。利用國小全體學生這個龐大群體,將推普工作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家庭、社會,使每一位學生自覺成為一名小小推普員,再創推普工作新的輝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