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開好家長會之我見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5W

——劉玉波

班主任如何開好家長會之我見

什麼樣的家長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會到底該怎麼開?這是一位具有教育管理魅力的校長必須關心和研究的問題。多年來筆者堅信教育問題不單單是學校問題、老師問題,更重要的是學生家庭問題、家長問題或社會問題。教育史上往往卻只重視前者而忽略後者,導致我們的學校和老師走了許多彎路,多年的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結合教育讓我們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也真正嚐到學校教育管理的甜頭。

開好家長會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家長會應有充實的內容 家長會除了向家長告知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還應向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的經驗,對家長教育子女的方法給以必要的指導。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是欠妥的,他們中有的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對子女期待值過高,要求過嚴,導致學生思想壓力沉重;有的家長圖眼前之利,在外掙錢養家,子女託付給親屬或朋友管教,孩子退步很快;有的家長捉摸不透自己的子女,常覺得無從下手。家長會上,我們要告訴他們多與子女交流,多給他們溫暖,多關注子女的日常表現,少一些批評指責,多一些激勵鼓舞,多平等對話,多正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家長會應是雙向交流的過程 開家長會時,家長不應只是聽眾,不是旁觀者,他們是班主任充分協調和利用的教育力量。因而,開家長會時,家長只處於被動的“聽”的位置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可以將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在家長會上提出來,與家長協商,群策群力,共同探討,肯定大有受益。另外還可以向家長詢問他們對學校各項工作意見和建議,班主任將這些意見和建議記錄下來,有助於學校工作的改善。

三、家長會不要開成 告狀會。學生怕召開家長會,特別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頗有“讀書不用心,愧對父母親,怕丟面子”之感。可我們有的班主任為了教訓一頓平時表現欠佳的學生,借家長會之機向其父母或監護人告狀。這樣做,可能激化師生矛盾,產生對立情緒,工作更難開展。 訓話會。家長有時也怕開家長會,子女成績不理想,頗難為情,彷彿低人一等,班主任在臺上板著臉,宛若對學生作缺席審判,家長心裡也在受煎熬,家長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班主任對學生指責與訓誡的替罪羊、出氣筒。例如,有一次家長會後,一個班有幾位家長同時找到學校反映問題說:“這個班主任接手以後,全班的學習成績下降,在年級的排名倒數。自己孩子的成績從××下降到××。”學校認為:“這不可能,因為這個班基礎較好,班主任對工作認真負責,要求嚴格,一絲不苟。”家長說:“這是班主任自己說的”。實際情況是,這位班主任為了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把以前就存在的問題說得嚴重了。不和諧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些家長以在家長會中捕捉到的某些資訊為理由,要求調換班主任和任課教師。

這些現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為什麼有的班主任想把問題擺清楚,但卻引起家長對教師的不信任?為什麼有的教師在家長會上詳細介紹教學安排及要求,被認為是推卸責任?為什麼有的班級家長會開到很晚,家長不僅不感謝和體諒班主任,反而提出一堆意見?是這些老師不負責、不敬業、不認真嗎?我不能一概而論。可能有的是方法問題,如說話不當;有的是認識問題,如埋怨學生;有的是缺乏經驗,如對內容和程式的設計不夠合理。既然教師有同樣的付出,同樣的辛苦,同樣希望有好的結果,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就應該幫助班主任獲得成功。

總之,班主任召開家長會是一次與家長交流情況,相互瞭解學習的好機會。班主任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有明確的目的,收到實效,讓家長會開得成功一些,讓自己的工作更出色。

筆者最近找一些班主任,就召開學生家長會問題做了初步的調查統計,結果發現不少有待研究和改進的問題。一是召開次數偏少,每學期平均在1—2次左右;二是時間固定,學期初和期會考試後召開的佔90%以上;三是內容單一、陳舊,絕大多數家長會開成單純的學習動員會和“考試成績釋出會”;四是形式呆板,往往是班主任講,家長聽;五是出發點欠妥,評價學生以學習成績為唯一依據,對優生分析過多,致使差生家長很少到會。如此等等,影響了家長會的質量和效果。

如何開好家長會?筆者認為,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弄清楚為什麼要開家長會,即家長會的目的。根據筆者的經驗,家長會至少要達到以下幾方面目的:

一、瞭解學生家長及家庭情況。

我們知道,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是立體化的,其中家庭影響至關重要。學生的許多品質是在家庭的薰陶中形成的。因此,我們在決定對學生如何進行教育之前,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的家庭。通過學生渠道和家訪可以瞭解到一些情況,但家長會更是瞭解情況的良好時機。

通過家長會,教師要了解如下情況:

1.家庭的成員及經濟狀況。

2.家庭的氛圍(如家庭和睦與否、家風情況等)。

3.家教狀況(如對孩子是溺愛放任、粗暴嚴厲還是不問不聞,教育內容與方式是否恰當等);

4.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性格、處世態度等。

瞭解的方式可以用問卷調查,也可以在談話中完成。教師瞭解到的這些情況,可以為制訂教育措施提供詳細的依據,使教育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二、相互交流學生表現情況。

家庭、學校是學生活動的兩個最重要的場所。作為家長,很想知道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同樣,班主任也想知道學生在家裡的某些情況。因此,相互交流學生情況是家長會的重要內容。不過,作為掌握主動權的會議主持者,應該慎重地進行這種交流。為了節省時間,要注意引導家長儘量講一些教師想知道的情況,內容要集中;在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情況時,要認真選擇內容,要充分考慮到某些內容反饋給家長後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副作用,教師在面對家長時,心裡一定要“裝著”學生。

三、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家長是教師的助手,家庭是學校的第二課堂。

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可以大大促進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做這項工作,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辦好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學校教育協會。從而使我們的班主任在對學生家長的家教方式和家教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詳細設計出輔導家長的工作日程。

2.注意典型引路。一些優秀家長的家教情況是最生動的教材,最易為其它家長學習仿效,讓他們在家教協會裡介紹自己的家教經驗,班主任也可以幫助這些家長總結經驗。

3.把學生心聲反饋給家長。理解孩子,這是優秀家長必備的心理素質。在家長會上,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和家長的溝通與互動,讓家長聽一下孩子們的心聲,會給家長的心靈以極大的觸動,自覺改正一些不恰當的家教方式。

四、闡明、宣傳有關政策,增加理解,消除隔閡、誤會。例如,利用家長會宣傳《義務教育法》,對輟學就工等違法現象進行分析,幫助家長提高認識。再如,家長對學校意見最大的是收費問題和完成學校或老師交給的任務問題,主要原因是家長對學校及上級有關政策不清楚。教師應在家長會上講明為什麼收費,哪些費用該收,並歡迎家長對學校收費情況進行監督,以取得家長的諒解和支援。

另外,還要注意召開家長會的原則和方法等。

學校每個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家長會上班主任和家長可以“親密接觸”。家長會是家長給老師各項能力直接打分的時候,其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班主任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一次成功的家長會,不僅能促進班主任與家長很好地溝通,而且“家校合力”將對老師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四兩撥千斤或事半功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怎樣才能成功地開好家長會,建立和諧的家校關係呢?作為一個校長,我就給班主任們支個招兒。

一、從戰略上“藐視”

因為家長會的重要性,再加上第一次和家長見面,所以,很多班主任容易緊張。其實,緊張對於開好家長會“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當你面對教室裡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面對一臉虔誠地望著你的家長而感到緊張時,請告訴自己:學生家長是我的朋友,是我的助手,是我尊敬的客人,教育好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沒什麼可緊張的。然後深深地吸一口氣,帶著主人的微笑和熱情,開始你的演講吧!把毛主席那句名言“從戰略上藐視”套用在家長會上,還是比較恰當的。也就是說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時候應該清楚地知道,今天你們的相聚有共同的話題和目標,那就是孩子——他們的兒女,你的學生!家長們無疑將會是你工作上最好的助手、最好的合作伙伴。能運用好這種關係,那麼你的班級管理以及對學生的教育都會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所以,消除緊張心理,與家長平等地交流、對話,和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這是家長會成功的首要條件。

二、從戰術上重視

在召開家長會的過程中,教師的自信是建立在有準備的基礎上的。我們應當從戰術上重視,做到以下幾點:

1.準備充分:首先,在家長會籌備階段,要詳盡準確地掌握學生和家長的情況,比如家長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質等,考慮怎樣講話才能引起家長的共鳴,這樣你的發言就會有的放矢。其次,在家長會上向家長闡述你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讓家長認同你,接受你的工作方法,然後把開學至今的班級情況、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個大致的彙報。這些都要寫出詳細的發言稿,講的時候最好能夠脫口而出,讓家長感覺到:雖然是一個新班主任,但是認真負責,有能力,為這次家長會花了很多心思。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放心!有的班主任覺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些繁瑣的小事情,用不著向家長喋喋不休地彙報。這樣想就錯了,因為家長對我們的工作內容未必十分了解,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家長會這個與家長交流的好機會,儘量讓家長了解我們工作的性質和細節,調動他們配合我們工作的積極性。只有準備充分了,你才能夠更自信地走上講臺,面對家長。

2.內容豐富:家長會上不僅要向家長彙報學生的成績,更應該提醒家長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包括孩子品德言行的進步、綜合素質的提高等等。所以,會上展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作業本、考試成績,還應該有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例、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收穫,讓家長們感受到孩子們的成長。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碌,疏忽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班主任應該把這項內容也納人家長會。從我多年召開家長會的經驗來看,家長更多的還是喜歡聽有關孩子的具體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說教和指責。所以,班主任平時要留心孩子們的行為細節,把要闡述的觀點融入一個個小故事中。如果你平時有記錄工作日記的習慣,其優越性就顯示出來了,你所說的越是有根有據、真實可信,家長就越愛聽,你在家長心目中的威信自然而然就提高了!總之,在鮮明的主題下,班主任安排家長會的內容應該豐富。

3.形式多樣:雖然每個學期才開1~2次家長會,但是從孩子國小一年級開始到高中畢業,加起來就不少了。每次家長會如果都是一個模式,家長會煩,會不重視。因此,你開家長會的形式不妨“創新”一下,不要拘泥於一種。比如,採用座談會的形式,把教室裡的桌椅圍成一個圓桌,拉近彼此的距離;再比如,請家長代表發言,交流經驗,比你空洞的宣講更有說服力;還可以請孩子對家長說說自己的心聲,或者給家長寫信,請家長回信,架起溝通的橋樑……不同形式的家長會,會帶給家長不同的感受,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也會成為下一次相聚的期待!

4.當眾表揚:不僅孩子喜歡錶揚,成人也喜歡錶揚。所以,班主任不要吝嗇表揚,不要不好意思表揚比你年長的家長。表揚會起到引領方向的作用。有一次,一位家長開會時在會場裡大聲說話。等那位家長坐好後,我說:“人家都說我們學校的孩子乖巧、守紀律,其實不是我們老師教得好,而是你們家長的素質好。家長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所以,我覺得,我們學校的家長是一群高素質的家長,非常感謝大家如此專注地聽我的演講報告……”一時間,很多家長都鎮靜下來,有的甚至關掉了手機了。這樣既避免了尷尬,又營造了良好的會場氛圍。再比如,有的家長不關心子女,老師可以通過表揚一些模範家長的做法,讓他們從中受到啟發。另外,在家長會上大力表揚孩子所取得的榮譽,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時候,被表揚孩子的家長是最自豪的。每個孩子都有優點,所以每個孩子都要有受表揚的機會。表揚孩子就是表揚家長,讓每個家長都得到表揚,有的甚至登臺代表孩子領獎,這樣的家長會,家長還怕參加嗎?還怕來學校和老師交流嗎?

三、從情感上貼近

家長當然是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但是你要讓他們感覺到你的愛並不比他們少,甚至超過他們。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你可以表現得更細心,比如孩子身上有許多家長沒有發現的問題,你可以一一指出;有些家長不知道的孩子的心事,你可以透露給他們。這樣,班主任從感情上和家長更貼近了,家長自然也就會和你掏心窩子說話了。當然,這是建立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你對孩子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和家長感情貼近了,教育往往會達到一種和諧統一的境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從技巧中昇華

因為學校裡有時換的是新班主任,所以不要避諱自己工作的吃力,更不要忘記適時地告訴家長自己的努力。一次家長會,我聽見一個班主任是這樣結束她的發言的:“為了準備今天的發言稿,我寫到了今天凌晨2點。寫好了,我把已熟睡的愛人推醒了,讀給他聽。他嘲諷我說“又不是領導發言,何必這麼較真呢”我說“領導發言未必要像我這麼推敲,因為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對孩子負責,都要對家長負責!”她的這次自我推銷無疑是成功的,贏得了家長熱烈的掌聲,更贏得了他們日後的尊重,因為她對工作的認真已經深深地刻在家長的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