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5W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裡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通用17篇)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此刻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著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十分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好處。

道家強調明白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務必要追求愚、笨、傻、呆,務必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明白終極的總道理就能夠了,你明白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能夠,其他的東西能不明白就不明白,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明白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此刻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2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官運亨通、財源滾滾,可謂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們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樹敵太多,不給自己留後路,以致招來殺身之禍。在老子看來,我們此時應該怎麼做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氣來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著禍根,讓自己不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等到失意的時候就無路可退、眾叛親離了。還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爭強好勝,天下無敵,須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時,“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因為“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達到目的不能誇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達到目的是出於不得已,不能逞強,要保持謙遜之心。因為富貴加驕傲,使自己招來禍患,功成身退才屬於天道。自古以來,能夠做到的只有少數人。像范蠡在越國打敗吳國之後,就帶著西施隱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貴加身卻不肯下來,繼續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難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劉邦一樣,有多少功臣上來之後,還願意功成身退?每個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還有明代開國的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後來幾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因此,我們要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恥”,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這是世間的不二法則。那麼面對失意,面對挫折,道家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告訴我們,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因此,失意只是暫時的,事物處於變化發展之中,境遇會有好變壞或有壞變好,所以失意之後就會通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江河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於居下位,居於弱勢,這樣人們就容易把你忽略,不會排擠你,嫉妒你,此時你就有足夠的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準備有一天一鳴驚人,以天下之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堅。

最後,用莊子的《齊物論》中國的一段話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所謂懸解也。”人們只有安時處順,不管得意與示意都能處之泰然,這樣才能超越人世間的倒懸之苦。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3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作者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4

公司組織學習了曾仕強教授講的《道德經的奧祕》,透過這次學習我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瞭解。根據我的所學所得,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持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和地位,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那裡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務必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絡在一齊,在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樣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取,在沒有思考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取,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幹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那裡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是要去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樸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持續人們的本性。

從那裡能夠結合我們公司的發展狀況,有很多時候,公司發展到必須的階段,遇到的困難是肯定有的,我們能怎樣做呢?如果急功近利,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絡在了一齊。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能夠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忙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絡到我們公司的狀況,在本來優越的工作狀況下,我們創造了這個公司。在公司處於危難之時,我們從來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都想將公司做起來。我們正是不去計較個人的得失,所以我們信邦在一步步的發展,壯大。這也能夠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公司,公司壯大了,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5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此章歷代的釋意無數,而我以為皆難著邊際,無以更深刻的對老子思想與道德經進行闡釋。我從道家修身根本出發,得出新論如下:

此章重點為“致虛極,守靜篤”,全文以此而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篤”,後面的文字解釋也只是牽強。老子是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而得之境界來引申對世間常道的解釋。首先“虛”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是一種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虛”為空靈,體會為散發狀;“靜”為沉靜,呈收斂狀。“致”往之意,可從“虛其心”來體會,道家修習養身的過程,以虛其心開始,虛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靈,無時空地域限制,無往而不至,真空無象,能夠滿屋、滿天地、滿宇宙,而今日而遠古。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無我無身無世界。此“極”為無極,或為八極,或為宇宙洪荒。

而“靜”的過程從守開始,“守”者,抱元守一,讓思想沉靜,從時空與外界空間收斂至自身至一點,而到達某種衡定、穩定、篤定的境界。此“篤”為篤定,為極細小,或如針尖,無縫隙如無物般恆定。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感慨。“復”與“歸其根”才是此篇的點題。“虛”與“靜”是道家修身中必習的兩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至極為無,靜到篤是有。虛為展開,至極為空靈為“作”;靜是迴歸,回到此刻,是“復”,靜到篤定屬迴歸本原為“歸根”。從養性功夫來說,“虛靜”的過程如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為心起,靜為心滅,有無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後節皆為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獨推崇清之宋常星說:“造其極曰致,真空無象曰虛,虛而至虛曰極。”:“專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但,所有釋意皆不夠細緻,皆獨不能從修身的體驗與角度來理解與感悟,想老子思想無慾無求,其經意當從本原出發理解,而不就應根據時代思維做論證也。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6

《道德經》又稱作《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從古至今,人們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了許多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我認為在當前學習“國文”的熱潮中,《道德經》對於我們每一名機關幹部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十分值得學習。

《道德經》是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關於道的論述;德的部分是老子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人生、對自然規律以及對當時政治的態度。《老子》的文體,不同於是《論語》那樣的語錄集,也不像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全文約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簡意精的哲理性語句組成的。各章節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連貫性,行文流暢。《老子》中的語言沒有太多的修飾,辭藻並不華麗,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奧而深刻,需要反覆的琢磨、體會。

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衝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傳統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機關幹部來說,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份,為人民服務,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處世,清靜自省,堅忍不拔。精讀之後,我對《道德經》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致虛守靜----平淡處世

《道德經》十六章有言:“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了致虛守靜的工夫修養和復歸之理。我理解,所謂“致虛極”,就是“致極虛”;“守靜篤”,就是“篤守靜”。我想,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虛極”是說,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話,要努力使自己達到極端空虛的境界。極虛指心靈一塵不染,近於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雜欲。“篤”是敦厚,篤守就是堅守。“守靜篤”就是堅守靜寂。

我認為二者的辯證關係就好比動與靜的辯證關係:動與靜是互為因果的,自己靜才能感知外界的動,自己動就無法知道外界的真實。因此,我們的心境只有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為人處事的作風。作為年輕幹部,豪情滿懷,思維活躍,是青春的本色,但是要懂得欣賞“寧靜以致遠”的境界,我想,真正立志高遠、有所作為的人應該是低調、內斂,不事張揚,為人謙遜的。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所謂“只有厚積才會勃發”。 這就是我由“致虛守靜”感悟到的“平淡處世”。

二、淨心寡慾----清靜自省

《道德經》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這一章意在說明人的生理需求與人的無厭慾望不同,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隻滿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縱慾望(這一點,已經得到今人的共識,併為科學所驗證,實在令人欽佩)。慾望從哪裡來,慾望來自感官的永不滿足的追求。老子在這裡形象地勾畫了人們因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老子還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只有沒有私心慾望,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從而適應和符合客觀的變化。有私心慾望,就不能體驗到“道”的奧妙,即便體驗到的,也是有限的,這樣人就很難符合客觀的變化,人生旅程就會出現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沒有個人想法,事事順客觀,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慾望,才能放棄個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能夠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約束自己的貪慾之心。

我想,我們這些成長在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環境之下的一代人,大約比我們的父輩們面對物質誘惑更早、更多。在現實生活當中,對於物質誘惑、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將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古人有“慎獨”之說,無非是指當人們在一人獨處之時更要保持操守。是以,我認為,淨心寡慾,做到事事順應客觀自然,於個人來講是很瀟灑的事,古人所謂君子之風,“真名士自風流”的那種風骨,在當下已經是難得一見了,我們常常懷念那個令人心馳神往的魏晉時代……

三、道法自然----堅忍不屈

《道德經》十七章雲:“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道”平時是不干預任何事情的,一旦要干預就沒有做不到的。按照“道”做事,事事都是成功的,因為“道法自然”,沒有哪一件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獨自執行而不改變,周而復始地旋轉而不停止。說明“道”做事是堅忍不拔、威武不屈的,任何干擾和阻撓都無濟於事,它總是堅持不懈地行動下去。所以我們做事就要效法這種精神,要做正確的事、符合客觀規律的事,要做時就下定一個必勝的決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不屈服,不管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受影響,專心致志、堅持到底。老子還說“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意思是,人們所從事的事業,經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也是最困難的時候)失敗的,在結束時也要和開始時那樣慎重處之,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即在最困難的時候,必須拿出開始時的決心和信心,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所謂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也就是“強行者有志”,這種品質就是符合“道”的,這種品質就能保證你成功。

我從前看過一些西方人撰寫的勵志叢書,比如卡耐基系列以及《富蘭克林傳》、《比爾蓋茨傳》等人物勵志傳記,那時還沒有拜讀過《老子》,現在來看,深感《老子》在勵志這方面的闡述尤為深刻、樸素、特別,簡直是真知灼見!我想,我們這些70後在忙著激情創業之時,應該自覺接受祖國國學的厚重薰陶,勤思考“我在做什麼?我想幹什麼?我要幹什麼?”三個問題,只有“打有準備的戰”才能最終走向成功之路。

總之,細細品讀《道德經》,吸取其精華來加強我們的營養,對於我們這些青年人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充電”。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髮表重要講話,特別就讀書對領導幹部提出了“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要求,作為青年幹部,在舉國上下這種濃厚的讀書氛圍中,我深深感到對“國學”書籍學習的渴望。我將把對《道德經》的學習作為學習“國學”書籍的一個良好開端,很好的堅持下去。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7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可以感悟出個體自己領域內的和外延,老子道德經讀後感。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巨集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面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己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可以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著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可以認為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類不同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在這裡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為”事件的判斷是必須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游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裡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面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同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25章)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特別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裡,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可以認為,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為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為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在這一句話裡,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隻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義。“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後,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可以認為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導彈的執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因此,巨集觀地可以認為道德經可以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這裡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可以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為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上面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著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絡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同於專業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的。至於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論也正是《道德經》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他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最大的參照系而已。這也是《道德經》的偉大之所在!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8

自從上了國小以後,學校組織誦讀《道德經》,在誦讀的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

《道德經》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質和本原。表現了老子崇尚自然。第二部分講述了以“德”為中心的人生觀。“德”構成了人們的思想、言論、行為的準則,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學生。

我最喜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段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應當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

自從誦讀《道德經》以後,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為一名國小生,我要做一個有道德、懂文明、講禮儀的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9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_,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_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__欲如玉,__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裡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liu_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0

在楊勇老師的建議下,我認真地拜讀了老子的《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只有區區的五千多字,卻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頓開,意義深刻。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應該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己。,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美好的明天將被自己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因此,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理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保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快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己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1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著作。又稱《老子》,被道教作為重要經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關的處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覺什麼,當真的去結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經歷,才感到哪份如汪洋般的玄奧。

道德經雖不長,卻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學、政治、軍事及人生諸方面都有不少的論述,自己多少能理解的,能產生感悟的,其實並不多,道德經給我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個“虛”字。就好像數學中的0一樣,講究的是處下,是低調,是一無所有,其實卻意味著∞的存在,有句話叫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虛”便是這樣的一種準備狀態,手上不固執的佔有什麼,才能隨時拿起什麼。當0做為分母時,整個式子的結果便是∞。它告訴我們生活要留有空隙,以持續靈動,就像畫畫留白一樣,一幅畫的成功,不在於它畫出了什麼,而在於它沒畫出什麼,在於它隱含了什麼,同樣,一次人生的珍貴,不再於一個固定的形式,路線,而在於,再於那存在於未來不可琢磨變數,那份能透過自己不斷奮鬥而產生的改變。

諸多經典,若是每一天都翻來覆去的看,縱然熟悉,卻也會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無窮,小別勝新婚。對於道德經,猶有這種感覺。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2

我今天把《老子》讀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是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災難中,努力幸福就快來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為一驕傲就可能變成禍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來證明他。上學期,因為表現較好,當選了“三好學生”,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結果。然後我太高興了在課堂上自由散漫,結果被老師把“三好學生”和體委都給撤了。自從老師訓了我以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並加勁寫博文,結果竟在校訊通第八屆“書香班級”活動中上得了一個“閱讀之星”的稱號。我現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驕傲,因為“福兮禍之所伏”呀。而這句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得了獎不要驕傲,有了能力不能傷人。

一篇篇“道德經”,講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讀它。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3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執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特別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說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說?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執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週期,大到天體執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迴圈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區域性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懸浮,這是由於水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4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5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執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6

最近我不大喜歡聊天了,因為思想深邃的人不多。心慢慢地不怎麼花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散步沉思。官二代、富二代們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底層的人難以往上流動,_還如何做人民的公僕,公平正義何在?讀書無用論也不是空_來風;中國的官員的選拔應該真正交給選民而不是由上級領導說了算,做官的如果俯下身子去討好選民而不是絞盡腦汁的去巴結領導一切的一切都好辦了——思考這些問題,我的痛苦與日俱增。為了減少我的痛苦,我開始讀道德經了,我發現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水的適應環境能力。到了不同的容器,水都能隨之改變。為人處世當如柳樹,而不能像青松。柳樹溫柔,給人以美感。青松倔強,葉如鋒芒,容易傷人。我們不能老是埋怨環境的惡劣,自己應該主動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達爾文不也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

道德經裡說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妄為便能無所不為。一切都要符合道。道法自然。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幹什麼事要穩重。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可能失去的更多。我對晉升高階也不再有過多的衝動。而是順其自然吧。

道德經裡說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_的佔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在縮短自己的壽命。貪官為了貪慾而鋃鐺入獄,賭徒因不服輸而徹底毀壞了自己的身體,單位上有好多人為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而鬧僵了人際關係自尋煩惱。我愛我的孩子,愛我的老婆,愛我的家,愛我的親朋好友,愛愛大自然,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善,回報與否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寧靜了。

最近我的睡眠質量好多了。勸你有時間也讀讀道德經,好嗎?

有關道德經讀書心得文章 篇17

道德經並非是一部講為人處世等禮節之書,而是哲學角度的人生教誨之典籍。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孝等方面行為準則可以說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提出的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有益處的對人的一種規範,理應是在現實生活中(主要是在周朝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對往昔以追憶,可以說是有前車之鑑,是對西周時期的統治思想的一種發展,一種延續。反觀老子,其主要是從大千世界中去尋找、去體會,進而來對人生進行一些教誨。相對於儒家來說是把自然之利與世間之利相互契合,而不似儒家是以人之利來看待自然之利。儒家觀點沉重而肅穆,莊嚴以施威;道家之理清然而深邃,自在悠然。

當代之人看待古之事件皆以今之觀點析之,縱使自覺客觀亦不能處當事人之境會之,今之窠臼仍將作用之。道,似一種規律,然亦非也。以心靈會之,口不能道焉,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大千世界孕育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出萬般規則,我們所能知道且能道明的道理是自然產生的“有”,是一種載體,或亦即是規律,(規律非道),天、地、人皆歸其道,匯入總道,“四域”是道的載體,人亦是各道載體的產物,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恍兮惚兮”,如何辯道?尺度若何?何以明己所為合於道?拙見見之曰“旁觀,反見之”。道德一經,以道開始,有無相交,陰陽相合,盈虛之理,謂之辯證。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自己行為之結果,先覺之!以水類比,即可見準繩。“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這是自省,即是辯證的理性。

道乃德之本,然本書內容之先後亦有不同。一曰:道德經;一曰:德道經。德乃道之中樞,是得“道”之徵兆。故可產生兩種疑問:是否德先盈而後得道?亦或是先體道而後知德?盲目尋求道,則會時刻疑其德;可以追求德,亦會陷入不同偽道。,此乎難!個人有個道,孰樂恭他而棄己?何為正道,亦會紛爭不斷?此又違背“絕聖棄智”,恐此乃老子亦在愁困之處也。

然,不論如何,老子思想乃又一璀璨之星也,尚有借鑑之處,恐日後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