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通用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9K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本是《臨江仙》中的詞句,而這也成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當我每每聽到這首歌,在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劉備、曹操、孫權……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通用6篇)

最近,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讀過吧?我讀了這本書後有了許多感想。這本中國名著主要講了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形式的形成,對抗,衰亡的時期歷史人物的故事,故事中人物形象特點鮮明,栩栩如生,劉備仁義道德,關羽義薄雲天,張飛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趙雲渾身是膽,諸葛亮知足多謀,呂布武藝高超卻反覆無常,孫權雄才大略,善於用人,周瑜精於算計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曹操是陰險奸詐的梟雄,他們都早已成為了中國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各種戲劇裡他們的故事也被反覆演繹著。

以前常常聽到語文老師說古人多麼聰明,我也聽得似懂非懂的,但自從我看完三國演義之後,才明白古人寫的作品是多麼有質量。羅貫中大作家手下的的劉關張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還不止這些呢!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有寧願與兄弟共死不願自己偷生的劉關張三人。書中曹操的雄才偉略,司馬懿的陰險狡猾,諸葛亮的機智以及黃蓋、黃忠和關羽的忠誠都讓我受益匪淺。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又一次翻開了心愛的三國演義。曹孟德敗走華容道;趙子龍曹營救阿斗;關雲長水淹七軍,一個個觸目驚心的場面彷彿在我的眼前一一浮現,讓我深受感觸。

一杯清茶,一盞明燈,一手長卷,我深深的置身於三國之中,清茶模糊了燈光,如同戰馬駛過揚起的塵煙,撥開歷史的帷幕,他向我們走來……

劉 備 來 了

他手持雌雄雙股劍,騎著盧,跨過歷史的長河,向我們走來。他,重義氣,曾因關羽、張飛被殺而痛不欲生;他求賢若渴,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是的,這就是劉備

就說他三顧茅廬吧,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但我忍不住還是要在這裡講一講:劉備戰敗後聽說諸葛亮的大名,立刻挑選禮物,前去拜訪。來到諸葛亮先生住的茅廬前,門開了,書童告知:“先生不在!”第二次去拜訪時仍然是不在,同去的張飛、關羽都有些不耐煩了,要把諸葛亮綁來,劉備制止了。終於再次拜訪的時候,諸葛亮為劉備的誠心所感動,做了他的軍師。為劉備的三國爭霸立下汗馬功勞。

曹 操 來 了

透過歷史的煙雲一個真實的曹操向我們走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表達了他包容宇宙,吞吐日月,明明是一位政治家卻也擁有著詩人的情懷。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則更是他博大志向的真實描寫。盜世英雄——曹操向我們緩緩走來……

手掩長卷,沉浸於三國之中……

在三國演義的所有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曹操,雖然曹操奸詐多疑被人們罵成“奸雄”,還在《三國演義》中因為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被說成: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有著過人的雄心壯志以及出眾的才華。而且《三國演義》的主角是劉備,所以時時處處都是按劉備的角度看的,作為劉備的老對手,曹操的 “智”,就很自然的被看成“奸”了。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一說依然有解釋的餘地,要不是當時東漢政府極度腐敗、民不聊生,各路諸侯群龍無首,曹操也不會廢了漢獻帝而成立魏了,而且一個時代不會經久不息,萬事總有它結束的那一天,曹操只不過是替天行道罷了,況且曹操統一天下是為了不讓百姓遭受戰亂之痛。後來統一天下的司馬炎雖然也有著自己的才能,但也是站在曹操與祖輩的頭上摘蘋果,根本不值得一提。曹操才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文學家。

當然,三國時期群雄紛爭、人才輩出,自然不止曹操一個。諸葛亮的睿智,劉備的仁義等等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記得剛剛開始看《三國演義》這本書的時候,看的還有些不太懂,而後來,竟慢慢習慣了這本書中樸素的詞句。到了最後,看這本書看到了愛不釋手。

看到“官渡之戰”這一節的時候,那精彩的情節,唯美的插圖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當最後看到曹操滅了袁紹之時,竟忍不住為曹操——當時天下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而且天下之人人人得以誅之的大漢賊喝彩,也為袁紹的兵敗而感到憤恨,當時雙方的兵力差距多大啊,而且袁紹的糧草充足,而曹操的糧草,卻成不過太多時日。以多犯少,的確是勝之不武敗之丟人。最後袁紹也為他的驕傲自負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

但亂世出英雄,關羽、趙雲、張飛,他們哪個不是英雄?關羽的千里走單騎,趙雲的力斬五將,而張飛,在長阪坡上竟然一聲吼就嚇退了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雖說武將中個個都能與英雄這個稱呼相匹配,但文臣中也不乏有英雄的存在。他們雖然不能臨陣殺敵,但能在後方為大軍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而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如果劉備沒有諸葛亮就不能幹出當朝的那番事業!而且他還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樣的評價而流傳千古……

看了這本書,最心痛的就是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是啊,健康是勝利的本錢,我想對諸葛亮說,如果你注意自己的健康的話,說不定你就統一中原了呢!看了《三國演義》之後,我還知道了在寫人的時候要多抓住特點點來寫,並且還要多寫點這個人的性格。

我還發現《三國演義》寫的都各有各的照應,遠遠比我寫的小說要周全。我以後可真是應該多學習學習《三國演義》的那些寫法。我說我寫的小說怎沒這麼彆扭呢,原來是因為我還欠些火候,漏洞百出呀!看來我以後寫東西的時候要多多細心些才是呀!

比起羅貫中大作家的作品,我自愧不如呀!不過我也不灰心,因為我相信只要我加油我就一定能寫出好的作品!加油以羅貫中大作家為榜樣進步!

回想一千八百年前的三國時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亂世,而且還是一個豪傑並起,英雄輩出的年代!

三國演義集智、勇、謀、略、忠、仁於一體很值得大家閱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聽到這首歌,你就應該知道我最喜歡的書是什麼了吧!對了,它就是《三國演義》。

寒假期間這段時間我把《三國演義》讀了一遍,講的太精彩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時期,曹、劉、孫三家分漢,進而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爾後三家為了統一全國而相互征伐的故事。《三國演義》雖長,屬於章回體小說,但故事具有連續性,我幾乎每次都會一口氣讀它三、四個章回,讓人有一直都想看下去的慾望,而且不覺得乏味,猶如置身於那時代,深陷其中。

書中對情節敘述和人物刻畫有著獨特的風格。

人物的外貌描寫十分形象生動,有帶點誇張,詞語之間的巧妙結合,句與句之間的互相連線,常令我腦中產生無盡的遐想,“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白花戰袍,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是怎樣的呢?“華雄其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又是怎樣的呢?

在《三國演義》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劉備、曹操、關羽、張遼等等。在這些人物中我特別喜歡周瑜,但又非常討厭他。

周瑜非常有雄才偉略,並且還才華橫溢。他二十四歲的時候便被封為中郎將,可真是雄姿英發;他與吳主孫權情如兄弟,誓死保衛東吳,可見其一片忠心;“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可見其智謀過人。這些就是我為什麼喜歡周瑜的原因!

周瑜又是一個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的人。他非常嫉妒比他更有才華的人,蜀、吳兩家聯合抗曹的時候,他就十分嫉妒諸葛亮,曾多次加害於諸葛亮,但“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他是被活活的氣死了,臨死還高呼“既生瑜,何生亮”。可見其心胸是多麼的狹隘呀!這也是我為什麼討厭周瑜的原因!

說說其他人吧!我還崇拜一個人物,它就是諸葛孔明。他的一生對蜀國的貢獻非常大,他善於火攻,“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大火燒的曹軍節節敗退,幫助劉備取東川、西川,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卦神陣,雖未幫蜀國完成統一大業,但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佳話!還有關羽,他視兄弟如手足,在與劉備、張飛失散之後,曹操對他是“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請、五日一大宴”,但他最後還是“過五關斬六將”追隨劉備而去,可見赤膽忠心!

《三國演義》中,人物的性格都各具其態、互不相同,作者把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詳略得當,如周瑜心胸狹窄、曹孟德奸詐、孔明瞭事如神等,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書中還從各種的事件敘述中體現一個人的性格,例如,曹孟德的多疑、殘忍、狡詐的性格,為了實現個人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在三國中的第四回,孟德誤殺呂伯奢全家,呂伯奢一片好心換來的竟是殺身之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充分體現出他的極端利己主義。這種事例還有許多,借頭以安定軍心、殺董承滿門七百餘口、斬孔融全家老小等都表明他是位暴君。

在情節的設定上,《三國演義》也讓人造成許多懸念,令讀者百思不得其解,這種例子有很多,如王允設酒招待呂布,讓貂禪陪酒那一幕;曹操敗走華容道那段故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市場上會出現許多分析三國事情的前因後果、戰爭成敗原因的書籍。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三國演義》對戰爭方面的描寫,小說並沒有對戰爭的場面作過多的描寫,只是略微的概括,反而側重展現統帥之間在智慧與謀略上的競賽和角鬥,從而突出將帥戰爭魄力;作者同時又注重各人在戰爭中的作用,讓小人物也顯示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如在官渡之戰中許攸獻計,赤壁之戰中蔣幹盜書等,讓讀者感受到全書內容的豐富多彩,而且加上每章回都會插入小詩篇,更增加了其藝術韻味,讀者可以對詩中所描寫的人或事瞭解更透徹。

草船借箭後,劉備、孫權聯手對付曹操。周瑜和黃蓋施行苦肉計,周瑜剝掉黃蓋的衣服打了五十大棍,又派闞澤向曹操密獻詐降書,約定黃蓋帶軍馬和糧草前來投降。曹操多疑,讓探子多方打探,但沒有看出破綻。孔明七星壇上借來東風,黃蓋帶二十艘著裝滿硫磺、火硝的船直衝曹營,周瑜在後掩殺,逼得曹操只好從華容道逃跑。其實這次勝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龐統向曹操建議使用連環計。他讓曹操船頭連船尾,船尾連船頭,然後上面鋪上木板,就像在平地上一樣。所以,火船衝來時,曹操軍馬無處可逃,死傷不計其數。從連環計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龐統智慧超人。

孔明三氣周瑜,終於使周瑜三十六歲就氣絕身亡。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他說:“龐統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謹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從魯肅的一番話中,也可以看出,龐統非一般的謀士。

孫權不用龐統,龐統投劉備。劉備使事耒陽。他到任後,不問縣事,每日飲酒,自旦至夜,只在醉鄉。劉備派張飛巡視,龐統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連孔明都贊龐統胸中之學,勝他十倍。龐統才學可見一般啊!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曠世奇才,卻因相貌醜陋,而縷不得志。周瑜死後,魯肅向孫權重薦龐統,權見其人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奇怪,心中不喜。乃問:“公平生所學,以何為主?”統曰:“不必拘執,隨機應變。”權曰:“公之所學,比公謹若何?”統笑曰:“某之所學,與公謹大不相同。”權平生最愛周瑜,見統輕之,心中愈不樂,遂不任用。龐統再投劉備,但見劉備,長揖不拜,劉備見其相貌醜陋,心中亦不悅,只給偏遠小縣——耒陽就職。

讀龐統求職這一節,使我再一次提醒自己:不要以貌取人。我記得讀過《哈佛憾事》這篇文章,說:美國哈佛校長極不耐煩地接待了一對衣著樸素、相貌平凡的老夫婦,老婦人說,他的兒子在這所學校就讀,不幸去世,為了紀念他們的兒子,他們想在學校建一座建築物。校長生氣地說:“我們不可能為每一位在我校去世的學生建紀念碑, 那我們的學校豈不成了墓園?”老婦人又說:“那我們就建一座教學樓吧?”校長鄙夷地說:“你們知道建一座教學樓需要多少錢嗎?需要750萬美圓。”老婦人人聽完後,平靜地對老伴說:“既然這樣,我們何不建一所學校來紀念兒子?”這就有了美國著名的斯坦福大學。這個故事不正是對以貌取人的極大諷刺嗎?

讀龐統求職,還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是金子總要發光。不要因為自己的卑微而言渺小,不要因為自己的醜陋而喪失信心。只要堅定信念,努力追求,總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伴隨著音樂我總會思索劇中的一位人物,他,在戲劇中被定格為奸臣,在正史中又倍受讚揚;書中他是奸雄,但魯迅稱它是英雄,但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人,因為曹操的身份只有一個。

開啟《三國演義》,時光倒流,來到漢朝末年,這裡已沒有昔日漢武帝的輝煌,只有桓、靈二帝統治下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打破了黑暗,中原就此成了戰亂之地。黃巾之亂過後,董卓之禍開始了,曹操假獻刀真刺殺被董卓識破,爾後諸侯會聚,三英戰呂布,董卓挾持天子逃亡長安,奔向長安的西涼駿馬在黃沙影裡時隱時現,時間也如飛奔的馬蹄般把場景拉到官渡這個地方。這裡沒有一個百姓,只有互相對陣的士兵,在這裡將決定今後北方的命運。曹操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他面前的敵人是有比自己多幾十倍兵力的袁紹。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跟這樣的對手交戰,曹操真的需要靜下心來。首先,在未到達官渡之前袁紹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轉而對付袁紹。“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曹操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之上,才會做出第一步行動,面對屬下的驚恐,曹操給予安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天下無賊》中的這句臺詞用到漢末年間恰到好處,袁軍築箭塔,先下手為強,曹軍大敗,曹軍二度前來,帶上了謀士劉曄製造的霹靂車,箭塔這出徹底唱完了。與袁軍相持數月,曹操感到身心疲憊,心生退心,謀士荀攸的一席話讓曹操感到勝讀十年書,信心指數一再飆升,有精神頭了,吃嘛嘛香。袁紹手下謀士許攸投靠曹操勸其進攻烏巢,曹操親自領騎兵五千,人銜枚,馬勒口,各帶柴草一束,決定勝負的熊熊大火燃燒了,面對前後有敵軍的情況,曹操告訴眾人一心向前,敵人到了背後才可以攻擊,簡單來說,就是領導大喝一聲:“小夥子們,衝啊!”於是,前面的全掛了,後面的也活不成了,北方就此完全落入曹操的手中。

在漢末年間,糧食供應是令各統治集團頭疼的問題。曹操採納部下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募民屯田,開展民屯制度,爾後又加入了軍屯,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此話不假,否則司馬懿怎麼能夠屢次在祁山等地把戰術上沒有什麼錯誤的諸葛亮拖垮呢?靠的就是充足的物質保證。俗話說得好,兵民是抗戰之本,想漢中之戰曹操戰敗之時,卻順利地從漢中武都等地遷出了十三四萬戶人口,以一戶人家四口人計算,這就是五十多萬,想想蜀漢投降時不過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口,就能明白這對劉備是什麼樣的釜底抽薪!可見曹操深諳其道。實際上曹操還是非常關心百姓的,他任命王修、司馬芝、楊沛、滿寵等人為官,專門負責壓制世家大族,嚴禁地主兼併土地,由此可見,曹操並非亂臣賊子,相反倒是一位治世能人。

誰說君王只會打仗,出自魏王之手的《蒿里行》讀來令人回味,曹操還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除了崔瑗、崔實、張芝、張旭外,章草大家五人中的另一人就是曹操,真可謂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面對父親的告誡,曹彰明白了作為曹操的兒子應該做什麼,他果然沒有讓父親失望。曹氏子孫在曹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可不是酒囊飯袋,為曹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反觀孫劉兩家的後代,那可真是有天壤之別,所謂的奸臣家庭教育反而成了三霸主中最成功的了。

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認為每一個安徽人都應該以徽州出了這一位大人物而感到驕傲。在那個亂世中,他能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英明舉動,實在是完美的體現出他那獨到的眼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邁的他雄心依然不減當年,不像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回白帝城後就一病不起,不像孫權奪取荊州守著父兄的基業就面南稱帝,他把堅強演義到頂峰。

“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曹操的所作所為引發了後世一位仁德之君的感嘆。偉人的功績,歷史不會磨滅,小人的齷齪,歷史不會掩蓋。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4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驍勇善戰,然而,群雄逐鹿於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書中寫到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關羽、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幹,無不個極其態。

有人說,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把自己的一生,死死的綁在了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還有人說,關羽是真正的英雄。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訊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來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為值得我們學習。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說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挾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的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使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己”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奸雄,可能是因為他的兒子。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後來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

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20xx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鑑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20xx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覆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係,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自古英雄,有膽略還需有情義。曹操在這一點上更值得稱道,當初劉備在曹營,曹操已知劉備野心,若誅之,也無後來蜀魏之爭,可是曹操並未加害於他,直至劉備逃走;曹操安撫關羽,對其厚待有加,與劉備之對關羽,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後來關羽念舊日情分,放其一條生路。曹操不失為一條有情有義的漢子,雖說後來他也做了不少錯事,但那是形勢所迫,非彼亡便我死,何有顧他人之理?既有亂世爭雄,便不免犧牲,歷史上的事糾纏不清,也不可以怪罪於一人之上。至於後來曹操見到關羽頭顱嚇出病來,則更可以證明其非冷血之人,若是真冷酷無人性,區區一個關羽,又能奈其如何?

那再看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功甚少;周瑜雖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一見利忘義之徒也……

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5

這是一部令我蕩氣迴腸的書籍,這本《三國演義》是我的最愛。在書裡描繪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戰爭,無數的豪傑英雄,血灑疆場的將軍美人無不讓人怦然心動。可是細細的品位三國,就能感受到這是人性的五味雜陳。生動的描繪了在那個時代政客梟雄們對於國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歡武聖關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個正義的化身。勇猛且充滿了智慧,剛毅中帶著一位將軍的英雄氣概。我喜歡他的義氣,可以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從和劉備結拜後,便死心塌地的為他征戰,數十年來立下了赫赫戰功。

對於他的朋友他能夠坦誠相待,推心置腹,從不耍奸計。對於敵人他能夠常懷仁德之心,以德報怨,銘恩於心,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彰顯了他的大義。最終以勇猛善戰,義薄雲天,忠心護國而成為一代名將。

我十分敬佩關羽,他是我學習的榜樣。他讓我學會了正義,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對於朋友,要真誠相待,以心相交。對於國家我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忠於祖國,要為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做一個像他一樣愛國的人。

看了很久《三國演義》,在這碗充滿五味雜陳的湯裡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讓我十分感動的地方。那以禮賢下士的著稱的劉備便是一位。讀了劉備的一生感悟非凡。劉備自小不得意,可他卻有著中興漢室的志向。並且為此韜光養晦,學習了數十年。有了機會他就牢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頭二十年是屢戰屢敗。可是卻又屢敗屢戰,足見他的毅力和為了國家的不辭辛苦。我想我們就要學習這種不怕輸,在哪裡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的精神。

我記得我為劉備流了一次淚,太讓我感動了。在面對曹軍大兵壓境的處境下,為了隨他的百姓不遭屠戮,甘願投江,以死明志。結果在脫險之後,取得了民心,吸納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迅速成就一番事業。這個典故足見劉備的仁義與德性的高尚。他的成功告訴了我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劉備本身才能不大,但是他常懷仁義之心,寬容於人,感化了人心,彌補了一切的不足,讓別人的才能幫助自己成就了帝業。反而一些才能非凡的人卻沒有劉備的仁德,即使再努力也會一事無成。對於我們當今這個時代,這也是箴言。我們只有對他人仁厚,自己才不會孤立無援,反而他們就會主動來幫助我們辦好一件事,甚至許多事。

在《三顧茅廬》中彰顯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帝王風範。三次拜訪,次次誠心,最後請出了諸葛亮幫助自己。這讓我明白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不恥下問,誠心的去邀請人才,即使他的地位沒有自己高,但是學識才幹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三國演義》不僅精彩在戰場的廝殺,也表現在各自軍營裡智者的鬥爭。有臥龍稱號的諸葛亮一直是我認為最聰明的人。在面對敵人的強勢,他總是以微弱之力取勝,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勝。這讓我驚訝之時,也讓我學會在面對強敵時,不能硬碰硬,可以通過智慧取得勝利。對於中學生來講,這種精神對於我們的學習是應該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動一點腦筋。

諸葛亮是一個懂得報恩的智者,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一生戎馬沙場,費盡心血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劉備死後,他仍然輔佐後主劉禪,忠國忠君之心可昭日月。他明知後主無能,蜀漢必亡,但是他仍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直到逝世的時候還是在戰場上,還瞻念著國家前程。

我看到諸葛亮不僅聰明,而且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忠臣。為了信念付出了一生。

從他的一生我看到我們應該以他的忠君為國為自己的座右銘。牢記國家重於一切,學會諸葛亮舍小我為大我的品格。

《三國演義》的一些故事催人淚下,能夠讓我學會許多。其中湧現的無數故事也給了我啟迪。比如《張飛繡花》讓我知道了粗魯的人也有細心的一面;《火燒赤壁》中孫劉五萬聯軍戰勝曹操八十萬大軍的奇蹟,讓我知道了團結的力量是最大的,可以戰勝一切。《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武力不能解決一切,感化人心才是化敵為友的金點子……

原來我讀《三國演義》完全是喜愛其中的人物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現在我明白了三國演義為什麼這麼受人喜歡。因為我們手中捧的是一本活書,能夠告訴我們許多道理的活書。讀完了《三國演義》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值得探索的東西。現在我十分喜歡《三國演義》,因為我讀懂的道理越來越多,我也感到它越來越有趣味,我相信這對我是有益處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2000字 篇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伴隨著音樂我總會思索劇中的一位人物,他,在戲劇中被定格為奸臣,在正史中又倍受讚揚;書中他是奸雄,但魯迅稱它是英雄,但在我看來他並不是一個矛盾的人,因為曹操的身份只有一個。

開啟《三國演義》,時光倒流,來到漢朝末年,這裡已沒有昔日漢武帝的輝煌,只有桓、靈二帝統治下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打破了黑暗,中原就此成了戰亂之地。黃巾之亂過後,董卓之禍開始了,曹操假獻刀真刺殺被董卓識破,爾後諸侯會聚,三英戰呂布,董卓挾持天子逃亡長安,奔向長安的西涼駿馬在黃沙影裡時隱時現,時間也如飛奔的馬蹄般把場景拉到官渡這個地方。這裡沒有一個百姓,只有互相對陣的士兵,在這裡將決定今後北方的命運。曹操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他面前的敵人是有比自己多幾十倍兵力的袁紹。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跟這樣的對手交戰,曹操真的需要靜下心來。首先,在未到達官渡之前袁紹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轉而對付袁紹。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曹操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之上,才會做出第一步行動,面對屬下的驚恐,曹操給予安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天下無賊》中的這句臺詞用到漢末年間恰到好處,袁軍築箭塔,先下手為強,曹軍大敗,曹軍二度前來,帶上了謀士劉曄製造的霹靂車,箭塔這出徹底唱完了。與袁軍相持數月,曹操感到身心疲憊,心生退心,謀士荀攸的一席話讓曹操感到勝讀十年書,信心指數一再飆升,有精神頭了,吃嘛嘛香。袁紹手下謀士許攸投靠曹操勸其進攻烏巢,曹操親自領騎兵五千,人銜枚,馬勒口,各帶柴草一束,決定勝負的熊熊大火燃燒了,面對前後有敵軍的情況,曹操告訴眾人一心向前,敵人到了背後才可以攻擊,簡單來說,就是領導大喝一聲:小夥子們,衝啊!於是,前面的全掛了,後面的也活不成了,北方就此完全落入曹操的手中。

在漢末年間,糧食供應是令各統治集團頭疼的問題。曹操採納部下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募民屯田,開展民屯制度,爾後又加入了軍屯,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此話不假,否則司馬懿怎麼能夠屢次在祁山等地把戰術上沒有什麼錯誤的諸葛亮拖垮呢?靠的就是充足的物質保證。俗話說得好,兵民是抗戰之本,想漢中之戰曹操戰敗之時,卻順利地從漢中武都等地遷出了十三四萬戶人口,以一戶人家四口人計算,這就是五十多萬,想想蜀漢投降時不過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口,就能明白這對劉備是什麼樣的釜底抽薪!可見曹操深諳其道。實際上曹操還是非常關心百姓的,他任命王修、司馬芝、楊沛、滿寵等人為官,專門負責壓制世家大族,嚴禁地主兼併土地,由此可見,曹操並非亂臣賊子,相反倒是一位治世能人。

誰說君王只會打仗,出自魏王之手的《蒿里行》讀來令人回味,曹操還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除了崔瑗、崔實、張芝、張旭外,章草大家五人中的另一人就是曹操,真可謂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面對父親的告誡,曹彰明白了作為曹操的兒子應該做什麼,他果然沒有讓父親失望。曹氏子孫在曹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可不是酒囊飯袋,為曹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反觀孫劉兩家的後代,那可真是有天壤之別,所謂的奸臣家庭教育反而成了三霸主中最成功的了。

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認為每一個安徽人都應該以徽州出了這一位大人物而感到驕傲。在那個亂世中,他能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英明舉動,實在是完美的體現出他那獨到的眼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邁的他雄心依然不減當年,不像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回白帝城後就一病不起,不像孫權奪取荊州守著父兄的基業就面南稱帝,他把堅強演義到頂峰。

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曹操的所作所為引發了後世一位仁德之君的感嘆。偉人的功績,歷史不會磨滅,小人的齷齪,歷史不會掩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