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5W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這是一部教育類的著作,但在我看來,但更傾向於兒童文學,相較於那些寓言、童話,這本《愛的教育》更加直接地教人在生活中如何去愛人、愛己、愛國、愛家。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8篇)

它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發表於1886年,贏得了廣泛聲譽,甚至於可媲美盧梭的《愛彌爾》所帶給人們的價值。

《愛的教育》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通過日記體的形式,描寫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各式各樣令人感動的小故事,字裡行間都把“愛”展現得精湛厚重、淋漓盡致,激勵著青少年們迎接現實生活的挑戰,用愛心去創造美好的世界。正如作家所說:它飽含的教益、慰藉和激盪的情愫無不使所有的人留下動情的眼淚。

在這個物慾橫流、道德缺失的時代裡,人們心中或多或少地缺乏一種博愛思想。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如今,人們更多地重視的是自我的滿足,多時渴望得到而吝嗇付出。

我們所談的教育,特別是如今提倡的素質教育,使人們從單純地重視知識傳授而有所轉變,在基礎教育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素質教育。國民素質的真正體現並非完全取決於學問的高低,而是道德修養的高低的體現。也誠如我們的孔夫子所提倡的施行“仁愛”的教育方式。

愛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它可以擁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大度,一種知禮守儀的從容不迫,一種向善的態度言行。東西方文化儘管有很大的差異,但在宣揚仁愛這個大主題上面卻是空前的一致。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再守禮又有什麼意義?”孔子在這裡闡述了“仁”與“禮”的關係,即,“仁”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而“禮”是一個人外在的東西,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仁愛之心,不管他外在表現多麼彬彬有禮,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在這種情況下,《愛的教育》是和我國所提倡的孔子的仁愛不謀而合的。由此可見,古往今來,愛對人們的教育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在《愛的教育》中,教導我們要樹立自己的信仰,對朋友予以包容,對錯誤要正確對待,對貧者要報以關懷,對父母要尊敬愛戴。要學會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意志,要有為國家興亡而隨時準備獻出生命的奉獻精神。

作品通過日記體的格式來敘寫,它顯得更系統更有序,也更能吸引讀者,它的每一則故事都教給人不同的道理,這樣用日記體串連比單個的排列組合一個個故事更容易引人入勝,具有連貫性、穿插性。

而通過對作品中主人公以及他所發生的故事的描寫,一方面向我們講述瞭如何施行教育,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孩子天性中的純潔、善良。我們知道,孩子的啟蒙教育是有為重要的,人的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就在兒童時代。這部作品也正是順應這一特點,用孩子的眼光去寫成。

這部作品中有一些故事是與其它的故事不同的,即《每月例話》。它不是與主人公安利柯相關的事,以為國家獻出了生命的那些少年的故事為題材,因為與孩子的年齡相近,所以讓孩子覺得貼近,這樣的故事更能達到效果。

其實,愛的教育就是一種意識教育,由小愛到大愛,由大愛到博愛。

我們經常把愛掛在嘴邊,而愛的真正涵義我們卻難以真正界定。

在西方,愛是一種信仰,一種與人為善,最終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方法。

在教育中,多的是教育論述和理論,而專門這樣以故事的方式來和我們討論教育的著作是少之又少的。我們缺乏的就是一種平實的教育方法。所以,這部《愛的教育》是難能可貴的。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個假期裡,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位義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所寫的。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叫恩里科的男生,在一年裡和他的家人、同學、老師的童年生活,在一年中他發生了許多開心或悲傷的事情。還有家人寫給恩里科的一些對恩里科建議和鼓勵的信,讓恩里科因為這些事情有了進步。

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恩里科的童年做過的很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教會我們如何做人。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外國的禮儀,看到了外國人在文明方面做的比較好的一面。反思我們中國,有很多中國人很不禮貌,也有很多不文明的現象發生。比如在新加坡,有人在告示牌上用中文寫不要吸菸,不要隨地吐痰等告示。新加坡是說英語,為什麼用中文寫這些告示,因為一般是中國遊客吸菸,隨地吐痰。想到這些,我都感到羞愧,也覺的是對中國的極大侮辱。

為了讓別人尊重中國,我們應該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們自己做起,讓中國成為文明之國。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感受很深,它裡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讓我看得入神入肺。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並且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所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後即暢銷不衰,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義大利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年來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裡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氛圍裡,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真是動人心絃啊!

愛,像人的靈魂,每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穿衣洗臉,督促孩子看書學習,往書架上放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頭疼發燒,問寒問暖尋醫找藥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無法形容的愛。

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伴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別熬壞身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我體會最深的感情。但我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互相的尊敬。家長的行為是最能夠作為表率,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日常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別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同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

還有孩子之間的最純潔的友誼,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它教導孩子們看待一個人不應該從他的衣著,而是應該從他的行為。只有關心別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有時候友情不是從嘴巴上說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援助之手,那當你面對障礙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你並不孤單。書中著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述了他怎麼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訴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為本。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愛心。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周圍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面對出現災情的災區人民的關愛與幫助、像四川汶川縣等多個地區,出現的嚴重的特大災害,災民們那種求生的意念是那麼的頑強,對第一時間衝鋒在廢墟中搶救傷員的英雄們敬仰,這一切的一切,同樣也看到我們全中國人民同胞的團結力量,充分體現了祖國人民一方有災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讓我從中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學生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但學生不是橡皮泥,可以任由我們捏成任何的形狀,他們有思想、有個性、有自尊。如何培養、塑造這個複雜的群體呢?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惜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只有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用一顆火熱的愛心去教書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記得班上有個女學生叫胡婧,看外貌文文靜靜,但紀律特差,上課不是說話,就是鑽到桌下找東西,多次暗示她注意紀律,她連理也不理,幾乎每堂課都這樣。通過了解,原來她父母離異,跟著爸爸生活,因缺少家庭的溫暖,內心脆弱,外表裝得啥事都無所謂,卻有意搞些小動作讓大家關注她。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單純的依靠批評訓斥來壓制她,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反而很容易使她因“受到心靈的創傷”而產生牴觸情緒。因此我科任老師達成協議,只要胡婧一有進步,老師們就表揚她,對她的小毛病暫時一字不提,漸漸地,她上課不搗亂了,有了自尊心,學習也進步了,成了一個好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征服更強烈。”

教育離不開情感,感情是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五時,班上轉來了個留級生,全班同學都瞧不起他,看到這種情形,我們老師教育全班要關心他,幫助他,平日裡我和科任老師處處關心他,照顧他,經常找他談心,指出他的優點,逐漸使他有了自信心。然後我和各科任老師再利用課餘時間為他補課,他變勤奮了,有了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和同學,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在班內成為一個成績上等學生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最大的目的還是博愛”。他認為最能影響學生人格力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愛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的學困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品行也欠規範。對於這樣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也是如此,缺點再多的學生也有優點。作為老師,就應該努力發現學生心靈上的“美點”,讓美擴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愛學生,欣賞學生。否則,只盯著他們的短處,一味的批評,就會導致他們心灰意冷,進而破罐子破摔,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留有餘地,給他們改正的機會,讓其樹立起自信心,喚起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充分說明了團結友愛的重要。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友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情感。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之間相處,既要民主,又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意識,有效的避免了同學中的摩擦、糾紛等,從而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愛是人類維繫和生存的源泉,愛是社會不斷髮展的動力。因為有了愛,我們的社會才充滿溫暖,因為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變得和諧,社會是個大家庭,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承擔責任,付出愛心。教育的“靈丹妙藥”就是愛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在愛心這片沃土上,教育才能綻放燦爛之花。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本教育我終生的書!看了這本風行全世界的書,那如春風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禮。這本書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愛的教育》主要介紹了安利柯的生活與學習。寫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的文章,及老師在課堂讀的“每月故事”。每張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的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三年級的一個義大利小孩———安利柯。我認為安利柯是一個在學習上勤奮努力,在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緻敏銳的少年。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安利科不僅善良,還是個孝順的孩子呢!安利柯的同學也很多,有寬巨集大量的卡羅納、活潑開朗的柯萊蒂、弱不禁風的納利、聰明的德羅西、殘疾的科羅西……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尋母記》更使我感動,一個才十一歲的孩子就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去美洲,這需多少愛來支援他啊!然而到了那裡,母親卻又隨著房主到了其他地方。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讚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還有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並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

一個人付出一分愛,那只是一分愛。十個人付出一分愛,就是十分愛。一百個人付出一分愛,那就是一百分愛。千人千分,萬人萬分,億人億分!就這樣,全世界60多億人,每個人都付出一分愛,就是60多億分愛!所以,只要人人付出一點愛,世界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就是什麼?在這本書裡愛又就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湧來。此時帶著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就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就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就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著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著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助。我很希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此時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希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就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著父母的愛。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就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為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媽媽一樣,我也是一口氣就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被書中處處時時散發的愛深深感動了,給予別人愛,接受別人的愛,那種溫暖洋溢心中的感覺,朋友你體會過嗎?這樣甜蜜即是在睡夢中也會蔓延在我們的'嘴角。

書中的安利柯是多麼的幸福啊!他在爸爸,媽媽,老師,同學,朋友們的愛中快樂成長。同時在愛的感染中,他又把愛傳遞給了他身邊的人。愛是人和人之間最好的語言!

潘克希的爸爸是一個窮苦的鐵匠,常常因為生活的重壓打罵他,但這個堅強的小朋友一直默默忍受著,還主動幫父親做活。同時更發奮學習獲得了學校的優良獎,而爸爸也在兒子的小小年紀對父親有如此尊重寬待之愛中學會了寬容。改掉了自己的壞脾氣,重新給予了潘克希慈祥溫和的父愛。

葛祿西的命運更加悲苦,父親犯案入獄,生活只能靠母親賣菜苦苦支撐。但他的同學安利柯,戴洛西等不但沒有因此歧視他,反而一再小

心翼翼維護家庭對於他的自尊的傷害。這是朋友之間最大的愛了。

愛潤物無聲,朋友們,當你在課堂上是否體會到了老師的聲聲教導,尊重我們的老師,完成老師的每一點要求也就是對老師最大的愛的回報。在家中是否為爸爸媽媽的辛苦操勞深深感動過?當災區人民飢寒交迫時,我們是否伸出了援助之手?

《愛的教育》教會我們去愛人,愛是每天多付出一點點,愛是我們收穫了來自別人的一點點溫暖,愛是通往智慧的橋樑,愛是你我之間的溫暖!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快過年了,天氣反而不好了,天天下著小雨,又不能外出逛街就從書櫃裡把以前看過的一些故事書拿出來再看看,翻來翻去,卻找了本叫《愛的教育》這本書,慢慢地品味起來。看完這本書後結果發現,這本書裡就是一段盪滌心靈的愛之旅,原以為它和其他的童話書、故事書一樣,只就是一些好玩、逗人的一些故事而已。但看過後才明白,這不就是一本普通的書,而就是講述的就是一個義大利四年極國小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寫的日記。日記裡所說的就是他一年裡的成長經歷。書中用簡潔流暢的文字,寓意深刻、充滿溫情的故事深深打動著我。一個溫馨、甜蜜的愛,他將所有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個“鮮活”的日記傳文,最讓我觸動的就是小主人公的爸爸給安利柯的一封信,告訴他如何去《感恩》。

在信裡他爸爸還告訴安利柯,老師就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讓我們每個人都就應尊敬老師、愛戴老師。即使平時老師比較嚴格或態度不好,甚至有時還會犯錯,也要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師。我有時會不能理解老師為什麼有些時候要嚴格要求對我們,對老師有報怨,此刻想想真就是慚愧,我覺得,安利柯父親的這封信不只就是寫給安利柯一個人的,而就是寫給全世界所有的人。因為尊重老師和孝順父母就是一樣,就是每個人必有的基本道德。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愛的教育》這本書早有聞說,但一直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讀。又到一年暑假時,雖然更多的時間用在照顧孩子上,但還是堅持抽空讀完這本書,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對於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子女應該是一本頗有裨益的教育經典。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採用日記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讀來顯得真實,富有親切感。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讀著《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愛是什麼?”這一問題在我腦海中不斷縈繞。愛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愛更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

《愛的教育》描繪教師和學生的篇幅並不多,但卻篇篇精美無比,讓人流連忘返。《女先生之死》這篇文章我印象很深,她讓我感到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的偉大,教師不僅是教員,一個知識傳授者,也是學生的父母、心理醫生,教他做人,影響學生成長的目標、方向和質量,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和改造。在女先生死去的追悼會上,學生紛紛掉淚,看得出孩子們對女先生非常掛念和崇敬。同時我也為自己能成為一名教師而光榮、自豪。

回想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時在課堂上孩子不聽話時,會忍不住狠狠地批評他們,但效果並不太好,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孩子們有思想、有想法,作為教師要想讓學生聽話,首先要走進他們,瞭解他們,與他們交流、談心,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真正瞭解學生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是愛的事業。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老師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教學生學會去愛: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所有需要愛的人!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說,記載了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生活。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但他們在用愛感受著生命裡的點點滴滴。

整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裡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儘管裡面的愛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但是卻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與其他小說不同的是,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

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本簡單的小說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加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一味地責罵與批評是沒有用的,對於孩子,要用該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讓管教在創意裡輕鬆化,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瞭解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對於學生們而言,一個單純的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理解他們的喜好與行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並且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取得聯絡,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著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本小說,但其中我們所能感悟到的東西卻實在不少,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樣把每個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時間過得飛快,一個學期的課程就很快結束了。假期裡,我讀了其她老師給我推薦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百多年前,義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當我把剛買到的《愛的教育》捧在手裡,讀到開頭的幾篇時,我不以為意,甚至為記住書中的人名而感到有些煩躁,語言似乎也那麼平淡,沒覺得有什麼感人或者吸引人之處。我開始讀書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想知道,這本書適合不適合對我班上的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能不能令其從中受到教育,但當我耐著性子繼續讀下去時,其中那些平凡而特殊的故事卻深深吸引了我……

《愛的教育》裡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裡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麼?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裡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所以在《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讀《愛的教育》,有淚有笑,但一直在心底湧動著的是融融的愛意,暖暖的感動!書中幾乎涉及到了人世間所有高尚的愛,博大的愛。有父母與子女之愛,姐弟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還有對弱者之愛,對不幸者之愛,對勞動之愛,對學習之愛,對環境之愛,對大自然之愛;及至對人民的愛,對軍隊的愛,對祖國的愛……所有愛的內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動豐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這樣的愛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被學生所接受。

這是一本學校生活的書,書中的某些閃光的人物,一定會成為許多學生心中的偶像,他們應該會使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是呀,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瞭解孩子;沒有“愛的教育”,哪有“美的回憶”。下學期,我會向孩子們推薦這本書,期待我的孩子們能夠成為擁有愛的優秀學生。期待我的班級能夠出現一個“卡羅內”似的學生,這對一個班集體,對一個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期待著愛的教育,會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今天我要跟老師同學們分享的書是世界名著《愛的教育》,《愛的教育》自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還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成為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愛不釋手的讀物。《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義大利著名的小說家、旅行家亞米契斯,這本書的寫作形式與眾不同,是以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為主要題材,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患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讀著讀著,猶如在愛的海洋中遨遊,感覺特別溫馨。

我在讀這本書時有感動,有感激,也有為師的思索。我覺得這本書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該讀一讀的好書。因為書中一些發生在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故事,彷彿就是我們與學生每天生活的縮影,而讓我受到啟發的還是在作品中,那些老師在處理學生的一些突發事件時與眾不同的處理方法。當然,雖然每位老師性格特點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學生的愛,他們的愛是那樣深沉,那樣有教育意義。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湧動。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滿校園。

為師還需要諳熟教育愛的藝術,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缺的不是愛心,而是愛的合理方式。教育愛沒有邏輯的條塊,不能像硬體那樣起運、加工、生產……教育愛適宜的方式是浸潤,潛移默化。因此,教育愛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書中講到的人間各式各樣的情感,每一種都能感動人心。例如同學之間的友情,是一直以來陪伴我們的成長、生活和學習的守護者。而又有多少人忽視了它的存在!書中的主人公恩里科和他的同伴之間的吶喊,是最最誠摯的友情。如果同學們的生活中也有像駝背的內利,拄柺杖的羅貝蒂,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會去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呢?我想等你讀完這本書一定會有肯定的回答!當然,書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和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依戀和熱愛。其間有一對子女聽到父母親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動向母親要求放棄今後的禮物,甚至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節制。這一切讓父親聽到了,第二天這對父母買來禮物,悄悄放在熟睡中的孩子們的枕下。

世間有種種愛,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的愛,朋友之間親密無間的愛,人民對祖國深沉堅毅的愛……讓我們用心品讀《愛的教育》,用心靈感受愛。將我們的愛化作流星雨,在寧靜的夜空劃過,即使流逝,但美麗依舊存在;將我們的愛化作長河,永不停息的流淌著,即使天氣寒冷,但依舊溫馨……讓我們手拉手,彼此牽起心靈的港灣,用實際行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世界永遠溫馨,讓世界上的每個人感受到愛的存在……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我最喜愛的書就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就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編寫。這本書透過對樸素生活的描述,使我感受到人類就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忙!我認為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忙,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務必有一顆完美的愛心。

那本薄薄的小書,文字不多,但其內蘊卻無比深厚與沉重。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賣菜婦女、賣炭人、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對我來說,看了這本書甚至能夠影響我今後性格的構成。

書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國小生形象,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極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極差的,但每一個人都在本質上有其閃光的東西。我認為他們都具有可愛和善良的一面,這種善良的本性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們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也會成為益於社會的公民。

這難道不就是一本具有深遠影響的好書嗎?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很早就買了這本書,那時只是翻了一翻,一看是日記形式的,又是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的,並且還因為很便宜(只花了五元錢),就以為便宜沒好貨,所以根本就沒有看,就把它給當垃圾 扔掉了。後來,無意中,看到有一個人特地介紹這本書,所以偶然的機會裡,我又買了這本書,還是花了五元錢,並且是精裝版本的。

這一次,我沒有再把它當垃圾了,而是很認真的看了一遍。

這本書共分了兩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講主人公安利柯國小階段事情;後一部分是他將要升入到五年級時,由於身體不好,因而來到舅舅家休養時的情況。

我不知道作者的身份,但是,在整本書裡他所要表達的是那種不分階級和地位的平等觀念。

而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叫聾啞人說話的那一節和舅舅的教育。聾啞人,在常人看來,不會說話是正常的,會說話反而不正常。然而,在老師的耐心和愛心的教育下,一個不會說的女孩居然會說話了!她的爸爸非常驚訝,一再要求領她回去讓家人看看。

這種常人辦不到的事情,這裡的老師辦到了。他們的方法實際很簡單,就是讓孩子看老師說話的口型,然後就模仿,如果不懂,老師就讓學生觸控自己的咽喉和胸腔。這需要到多大的耐心呀?並且這樣的孩子一般很脆弱,如果稍不遜,就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又需要多麼強大的愛心呀!

連這樣的孩子都能教育好,還有什麼人不能教呢?可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傷感現在的孩子難教呢?

舅舅的教育方法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

舅舅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沒有一個親人。他過去是一個船長。安利柯的到來,給他帶來了快樂。但是,在這裡,他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只不過,他的教室不在室內,而是在大自然裡。

他的庭院裡,種著各種樹或者花,而每一種書或者花都有它的來歷和紀念意義。他說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有紀念意義,才有生命。

他講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他自己的感悟。

在他十歲時,父母雙亡,被無情地推進社會,有一天,他去看一個牧師,這個牧師,給了他一生最貴重的禮物。牧師對他說:“你從明日起,每早起來,請先自誓一日中須行三件好事,晚上睡時自省今日預定要做的好事曾否實行。這樣去做,你的一生就沒有一日浪費。只要你能如此,你也不必再入學校,不必再待先生的教導了。”

當時他很不滿意,覺得牧師很厭煩,逾期給我這樣的教訓,還不如給我兩個金幣。但是後來,他真的下決心按牧師說的話去做了。一做就是五十二年。所以他說:“從今想來,覺得最好的哲學就是我每日想努力把自己完善的時候在自己心裡所發現的東西。這最好的哲學這樣教示我:人要身體,情感,思想三者平均協調才好。如果其中有一者不完善,就不能成為幸福善良賢明的人。所謂幸福的人,就是賢明的人,同時也就是有健康身體的人,有完全辨別道理的頭腦的人。”

舅舅的教育,讓安利柯非常喜歡。他覺得舅舅就是一本生動活潑的教材,他想進一步讀懂他。可是,因為身體康復了,媽媽很思念他,所以必須回到父母的身邊了。於是他必須向舅舅告別。但是,他會永遠記得舅舅對他說的話:做一個符合自己身份的人。

愛的教育,在於心中有愛。曾經看過一句這樣的話:愛是什麼?愛是結果,是一種喜愛後的衝動。心中無愛卻要勉強去履行愛的教育,那必將是一種虛偽的愛,那種愛終將害人又害己!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義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裡,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

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

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假期裡,我看了一本義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愛的教育》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書中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而教師給學生的愛更是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裡,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總結如下:

教師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真正瞭解學生的感受,這將有利於我們更好得處理師生互動關係。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老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老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老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們的'事,孩子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他們的老師,和養育他們的父母。讀了《愛的教育》裡《我的決心》這篇文章,我被文章裡的“我”深深地打動了,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但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有心的孩子,通過觀察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極其普通的事,他感受到了大人在繁忙的生活中給予他的關愛,於是他不再抱怨,而是知道用心去愛別人,要求上進,他的品德是高尚的,我想他一定能快樂起來,而且能把快樂帶給別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親人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愛,很多孩子逐漸養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習慣,因此要多引導孩子接受愛的教育,讓愛在他們的心裡紮根,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國小生健康的成長、發展能起更大的推動作用。例如在《我們的老師》、《爸爸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裡,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愛的教育》裡的安利柯的父母和老師一樣,通過自己的言行,教育他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尊敬師長,善待老人,不忽略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因為那些小事將促成一個人將來的品行。《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寫了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有《帕都亞的小愛國者》、《倫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亞島的小鼓手》、《愛國》、《義大利》等等。 《倫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給一支騎兵小隊當哨兵,為了看清楚敵軍的情況,他不顧危險,勇敢地爬上樹梢,最後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揚了普通的人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從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誠,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愛國》是一篇爸爸寫給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聽了一個愛國故事以後,用這個故事的內容教育、啟發恩里科。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恩里科對祖國崇高偉大的愛國情意。

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總之,教師要力求做到愛得得體、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理,這樣,才能把正確的愛生動機和真正教好學生效果統一起來,才能做一個真正有愛的教師!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生活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差別,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夏硏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愛,是一個很抽象的字眼,對於它的涵義,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在《愛的教育》這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說中,作者通過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翻閱一篇篇日記,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兒童心中所理解的“愛”是怎樣的。

在《愛的教育》裡,沒有多麼華麗的辭藻,沒有空洞的說教,更沒有悲壯的英雄實際。只有簡單易懂的字句,只有一些平凡又善良的人物,以及他們普通的日常生活。但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讓人動情,字裡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也讓我們在愛中得到教育。

愛,沒有限制。它可以大到愛國,小到愛自己。在安利柯的成長過程中,他真切地感受著身邊的事物帶給他的影響,例如賣炭人、小石匠、少年鼓手等等。讀者在閱讀中見證他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去愛的過程,同時也讓自己對愛引發一些思考。

也許在小時候,父母對於我們的教育普遍停留在好好學習,考取優異成績的要求上,儘可能滿足孩子各種需求。但是,當我們習慣於接受他人的關愛,認為別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時,愛的反面詞“冷漠”很容易會在我們身上體現出來。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作者通過記述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

另外,小說還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的還有以第二人稱寫的教子篇。安利柯的父親就是通過給他寫信,同他交談,邀請他的朋友等方法來教育安利柯,教他學會與人相處,要求他熱愛祖國,積極上進,孝順父母等;他的母親通過寫信,交談等告訴他人要有愛心,有同情心,與人為善。可見,這不僅僅是一本兒童讀物,家長們閱讀此書也會對自己的家庭教育起著一定的幫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作者想主張的教育思想是愛的教育。在小說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安利柯的嚴父還是慈母,無論是他的老師或是姐姐,都打心裡的愛著安利柯,他們為他傾注心血,用愛感化他,用愛教育他,同樣的,也將愛植入他的心底。在父親的信裡面,雖然句句透露著威嚴,偶爾還帶有譴責之意,可是字裡行間卻是藏不住對孩子的愛。他為了安利柯不用心讀書而煩惱,為了安利柯不孝順母親而傷心,為了安利柯與同學交往的方式不當而擔心,可以看出,他真心愛著安利柯,為他操心。而且父親關心的不僅僅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他教育安利柯要熱愛祖國,熱愛勞動人民,要求他為了祖國應該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告訴他對待勞動人民應該友善,尊重他們,從這可以看出,安利柯的父親有多大的胸懷,有多大的愛心,同時也如此要求著他。安利柯的母親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善良女人,她帶著安利柯去救濟困難的朋友,她寫信告訴安利柯,希望他能夠有一顆仁愛的心,教育他不能對路邊行乞的人視而不見,應該給予可憐的人兒更多的關愛。這位母親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告訴著安利柯什麼是愛,教他愛別人。安利柯的幾位老師,包括校長都十分偉大,他們嘔心瀝血,不計較個人得失,全身心的愛著學生們,為他們操心,不遺餘力的教育他們,不求回報,只求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此外,安利柯身邊的同學,如卡隆,潑來可西,代洛西等,他們如此友愛,有著一顆寬容他人的心,處處體現了愛,這也給了安利柯很大的感觸,讓他更加切身體會到什麼是愛。

處於這樣一個愛的教育的環境下,我想,安利柯一定能成長為一名善良的,具有愛心的人,而對祖國,對家庭,同學等的愛,最終會使他更加努力,更加上進,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愛的教育》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叫做《愛的教育》的書,深有感觸,我為書中一個個平又具有不平凡的精神而感動。這本書沒有任何誇張,優美的語言,而是用極其平常的文國小3年級的生活及10篇精彩的每月故事。雖然有如此多的故事但全書只有一個主題:“愛”

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這部處處述說著愛的小說所散發出的那種深厚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其中最讓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最受感動的故事是《盲童》,使我對他們的生活有了深刻的瞭解,要學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理解他們的不幸,他們已經失去了太多他們本該擁有的東西,我們要更多的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還有《少年愛國者》。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義大利男孩,在義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義大利的船,與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旅客同坐在船中。船上的乘客們瞭解他的遭遇後,十分可憐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義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並高吼到:“我不要說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這裡,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捱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