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3W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你知道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閱讀!

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
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篇1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溫的一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再次將群眾觀點、群眾觀念擺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也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的提醒。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因此,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當然,有了標準,不採用、不使用,再唯一、再最高的標準,也等於是白搭、空擺。堅持群眾滿意的唯一標準,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各項考核指標、措施、政策,都必須始終堅持“群眾第一”、“群眾至上”的原則,必須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徵求民意,將評判的標準和標尺交給群眾,讓群眾說話,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群眾滿意、高興、答應的唯一標準,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它必須落實到黨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項工作上。無論是徵求對政府工作報告意見,還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關決策,都要廣泛、全面、真實地聽取群眾意見,並將結果交給群眾評判、讓群眾打分,只要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就堅決不做、不出、不行、不施。

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篇2

求木之長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浚其泉源。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取決於人民群眾。黨的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根據縣局要求,我同全域性黨員幹部一樣,認真閱讀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書籍,再次重溫了黨章和黨的報告,學習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感到認識上有了更深體會,思想上有了新的昇華。以學習材料為鏡子,認真查詢自身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服務群眾意識還有待於進一步增強。在實際中有些工作做得還不是那麼令人滿意,小成即滿。今後還要繼續把工作做深做細,服務群眾是永無止境的,不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就可能達不到要求。 二是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堅守職業道德,這就要求對工作要保持持續的熱情,不僅陷於滿足感。 三是有時還不能以平和的心態做深入細緻的工作。專業分工形成的思維模式助長內部衝突,遇到與其他部門人員溝通不暢時,態度急躁、語氣生硬。

四是堅持學習還不夠自覺。在理論學習,特別是對黨的知識的理論學習上還不夠用心,自己感興趣的或與本職業務工作有關的就學一點,不感興趣的、與本職工作聯絡不大的則較少涉獵。

五是侷限於恪守財務管理謹慎性原則,缺乏開拓創新、大膽工作的思想。

六是厲行節約,從我做起還只停留在潛意識狀態,做得不夠。 結合自身問題與工作實際,如何才能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人心、落到實處,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活動,我認為要做到善聽、多學、真做。

一、善聽。積極配合領導做好各項工作,與領導談心交流、溝通思想,以取得更大進步;以身作則,虛心聽取黨內同志和各級群眾的意見,積極查詢自身的問題與不足,有則改過,無則加勉,與大家坦誠相待,團結互助,共同提高;多深入工作物件基層單位,多瞭解大家的真實想法和需求,搞好服務、辦好事、辦實事,力戒形式主義、假、大、空,使務實成為一種風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

二、多學。克服享樂主義與安於現狀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人生目標,時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保持積極主動。堅持加強政治思想理論學習,全面準確把握群眾路線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不斷拓寬業務知識面,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增強創新意識,在工作和實踐中積累經驗,充分展示基層財務人員的能力與水平。

三、真做。在基層財務工作中,堅持透過現象看本質,及時、真實地反映群眾需求,盡最大能力保證每一分財政資金都用到實處。在加強財務制度化管理的過程中,處理好“經”與“權”的關係。經與權,即所謂原則性與靈活性,堅持制度辦事與適當變通之意。其一,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應加強經的一面,推行制度化管理。即使犧牲

部分靈活性也在所不惜,因為傳統和現實的種種原因,導致我國現實中原則性太少而靈活性太多。其二,在基本的方面、關係全域性的方面應堅持原則不動搖;而在區域性的、無關巨集旨的方面可以適當放寬,多給靈活性。

財務科作為縣局的職能部門,在全體幹部職工的工作、生活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因此更需要堅持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財務管理服務水平。我們要在不折不扣地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搞好自選動作,著重抓好清理檢查、公開“三公”經費、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經費支出報賬流程和審批程式以及差旅費報銷標準等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在為民上做好服務、在務實上轉變作風、在清廉上樹立形象”。

學習群眾路線教育心得體會篇3

黨的明確提出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這個重大課題,要求全黨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紮實做好聯絡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不斷提高群眾工作水平。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選編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本書摘錄了毛澤東、鄧小平、xx、xx同志關於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論述,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的戰略高度,對黨的群眾工作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主要任務、基本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為黨員幹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提供了重要學習材料。

認真學習《摘編》,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歷史唯物主義的真諦。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對社會科學最一般、最根本的理論問題和方法論問題作出了科學解答。《摘編》選錄了我們黨關於“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核心與真諦,闡明瞭我們黨的階級性質、根本宗旨、奮鬥目標等重大問題,揭示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哲學基礎。在歷史的長河裡,人民群眾是歷史前進的最終決定力量,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每一個共產黨人必須牢牢樹立的根本觀點。通過學習《摘編》,我們要深刻認識人民群眾是水是河是江是海,共產黨是魚是舟的道理,自覺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蘇共亡黨、前蘇聯垮臺的根本原因就是否定了馬克思主義指導原則,脫離了人民群眾,背棄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這個教訓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認真學習《摘編》,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我們黨關於群眾工作的重要政治觀點。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基本原理運用於中國實踐,形成了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觀點,向人民學習的觀點,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等等。這些重要觀點是我們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礎。通過學習《摘編》,我們要牢固樹立、自覺實踐黨的群眾觀點,深刻認識權力就是責任、幹部就是公僕、領導就是服務,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群眾觀點不能丟、不能忘,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認真學習《摘編》,有助於我們自覺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我們黨認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事業能不能順利發展,關鍵在於我們黨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毛澤東同志指出:“黨群關係好比魚水關係。如果黨群關係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鄧小平同志強調:“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xx同志提出:“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一個重大問題是不斷鞏固和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xx同志強調:“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和人民的事業能不能順利發展,關鍵在我們黨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通過學習《摘編》,我們要深刻認識群眾路線是黨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要以高度政治自覺始終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實際情況和工作部署向群眾講清楚,認真瞭解群眾疾苦,瞭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做到人對人、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地做群眾工作,使黨群關係取得新進步新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