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下鄉心得體會(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78K

大學生下鄉心得體會 篇1

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有很多豐富的知識值得我去學習體會,而這次的三下鄉之旅,讓我真正的從實踐中學習到知識,也把我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入到農村,體會到和大城市不一樣的文化,在下鄉的日子裡面,我的收穫不僅僅僅是調查到的資料,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感悟。

大學生下鄉心得體會(精選3篇)

本次下鄉的首個目的地是高州市香蕉大鎮——曹江鎮,那裡盛產香蕉和淮山,是以農業為主的一個城鎮。在去那裡的道路上,已經能夠看到公路兩旁那連綿的香蕉林,還有那些辛勤勞作的農民。到了目的地,接待我們的是鎮政府的主任,本以為政府的主任就應是很嚴肅的,見面後出乎意料的親切,親力親為的安頓了我們的住宿,介紹了一些狀況,對於我們開展的工作也給予了最大的幫忙,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的活動也難以順利開展。

本次下鄉開展的活動包括了探訪鄉村、擺諮詢點、派發新種子、開設見面會和為當地農民放農業技術的相關影片,透過這一個個的活動,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當地的文化,也給予我們機會把我們所學到的知識教給他們。透過走訪鄉村,派發相關資料,我們真正的走進了農村,也瞭解了農村。

每個活動都讓我有所感悟,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與農民的見面會。我負責見面會的演講工作,為了把這件工作做好,事前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思考到當地以種植香蕉為主,所以我所準備的資料也是以香蕉為主,輔以淮山和我校的三個水稻新品種的相關資料。那天下午,或許是通知方面出了點誤會,預計有30位農民參加見面會的,結果只有6位,我也從坐在主席臺上演講變成了和農民們坐在一齊,進行了應對面的交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數雖然比預計的少,但是坐到臺下,和他們應對面的交流,反正更深入的瞭解到他們最真實的狀況。透過交談,發現了農村經濟的不少問題,個性是農產品收購價問題,還有有機肥和農藥的虛假問題,,瞭解到這些,對於我們反饋給當地政府起到了必須的作用,同時,我也發此刻栽培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有些簡單的防病蟲方法,事半功倍,但當地農民卻認為有點麻煩而放下使用,瞭解到這些後,我盡力的去介紹一些防治方法給他們,同時強調雖然有點麻煩,但是效果顯著,期望他們能夠理解。會後,有一位農民邀請我有時光去他家做客,聽到這話,我明白我的付出是有成果的。

本次三下鄉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在曹江,而後半部分是在高州市的大鎮——根子鎮。很多人都有一個體會,就是說到高州市裡面的鎮,一般都會認識根子鎮,因為它確實是高州市裡面的一個大鎮,我們首先去到的是根子鎮的車站,一下子就已經能夠看到當地的繁榮,該鎮盛產荔枝和龍眼,有荔枝之鄉之稱。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刻意的去了解當地的荔枝和龍眼的普遍程度,因為在街上荔枝樹和龍眼樹隨處可見。

在根子鎮開展的活動和在曹江鎮的相差較大,在曹江鎮,我們所負責的是農業調查和農業知識的宣傳,而在根子鎮,我們是負責一個國土資源保護意識的宣傳,主要是透過走訪鄉村派發調查問卷、開設講座和開展文藝匯演到達宣傳的目的。

開展工作的第一天,走訪農村調查,發現農民對於國土資源的知識瞭解不夠全面,甚至是缺乏,因為對於問卷的資料,有很多都是不明白,以前沒有了解過,這無疑是一個訊息傳播不夠快不夠全面的問題了。

在根子鎮工作的重點專案是文藝匯演,過半的時光都放在了排練方面,個性是唱歌和走秀方面,我簡直就沒有想過會參加這方面的活動,在排練的過程中,感覺人生又多了一份精彩。正式表演的那天,雖然算不上人山人海,但是也受到了當地不少群眾的歡迎,炎炎的夏日,我們都是盡力的演出,儘可能的把最好的表演帶給他們。表演後的攤位活動,簡直把氣氛推到最高潮,當地的小孩子十分的踴躍,最後我們把我們自我的一些東西也當作禮品贈送給他們,根子鎮的中心頓時成為了最熱鬧的舞臺。

三下鄉活動圓滿的結束,我們從農村再度迴歸到大城市,看著大城市的繁華,農村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感受,而這種感受已經深深的留在我們每個隊員的心裡。

大學生下鄉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永遠跟黨走·青春獻青海”,我所在的團隊所屬是青海師範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政法分會。我們一行9人於期末考完的第二天即7月17號的上午八點多就上車出發前往湟源日月藏族自治鄉哈城學校進行計劃為期十天的愛心義務支教活動。累並快樂的支教很快結束了,28號上午搞完文藝匯演就把已經收拾好的鍋碗瓢盆和個人行李物品搬上車,和那群樸實可愛的學生艱難地告別後返回學校。支教時日比原計劃多了2天。短短十二天的支教讓我獲益匪淺,頗有感觸。我學到了很多,認識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第一次擔任校學生的歷史教師,感覺難度有點大,由於國小沒有開設歷史課(只有社會課),加上教育的不到位使得孩子們整個水平處在極差的位置,對於原本屬於他們這個階段的基本歷史常識一無所知,到最後不得以給他們講一些歷史故事,希望以此來促進他們對於歷史學習的熱情。

經過幾天接觸,我發現這些孩子對於未知的知識充滿興趣。但由於時間的有限,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能夠做的只是開啟他們的求知的大門,僅僅能夠給他們帶去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給他們的暑假增添求知的快樂。

支教很辛苦,卻很快樂。每天早晨離8點尚有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有學生來學校,我們只有在他們的到點之前就起床;每個支教隊員每天平均下來有3節課,多的有的一天甚至有5節課;每天晚飯後還要開例會、備課,基本上每天都至少23點後睡覺;一天中還要抽出隊員拍照、做一日三餐、中午下午送學生回家但是,和這些辛苦比起來,學生們課內課外的活躍和笑容,學生和老師課堂上的互動和課餘的交流,支教隊員之間的和睦融洽與互幫互助,帶給我更多的是感動和快樂。

青海農村的學生十分樸實可愛,但有時候我對他們也是又愛又恨。我們到的那天,好多附近的學生聞聲過來主動幫我們從車上搬行李、整理廚房和住的房間,我們離開的那天,黑板上寫著“老師們別走,我們捨不得”,有好多學生哭了,看著他們的淚花,我心裡感覺酸酸的,趕緊逃上車關上車門十幾天中,有的學生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吃飯,有的學生給我們送來牛奶送來蔬菜,有好多學生給我們送禮物留作紀念,有些名字都還不太記得住。在他們寫給我的心裡話中有的這樣寫道“林老師,雖然您看著有時候很嚴肅,比我哥哥還凶,但我還是不怕你,您上課很有趣,謝謝您教我們,帶給我們快樂!”有的寫說我晒得很黑,像碳,讓我下次再去的時候帶上防晒油,有的寫問我要電話號碼和QQ號,更多的寫的是感謝的話和“不要走,我們捨不得”、“明年再來”之類的話嗬,這群可愛的孩子!

當老師很難,當國小的老師,更難。以前我覺得當老師很酷,那麼多孩子在家皮得很,一老老師面前就服服帖帖的,我弟弟正在上國小一年級,在家罵不怕,打不怕,每次調皮得實在管不住的時候就搬出他們老師來當殺手鐗,只要說“你要是再不聽話就告訴你的*老師來!”保管有效。支教之後我就覺得,當老師不僅不酷,而且很辛苦,給幾個班改作業、備課上課就夠累的了,課後還得總結反思,還得處理一些比如學生之間鬧矛盾吵口打架、課堂搗亂、抄作業等學生問題,找學生或其家長談話,反正事情不少,這些都是當過老師才有的切身體會。如果教的學生年齡比較大那還稍微省心一些,要是教的是國小生,課堂除了上課還得管紀律,課外眼睛還得盯著學生別打打鬧鬧出事,出件小事苦口婆心羅嗦一大堆,想想這些就頭大。當老師難,當國小老師,真的,狠難,狠辛苦。

對團隊、對團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整了一個乒乓球比賽,活動並不是很流暢,活動中總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在戰鬥,搞的我自己也生了自己一天的悶氣,我的沉悶影響了團隊的團結,後來經過反思,主要原因出在自己身上,活動前與隊友溝通不夠,以致做活動時隊友不是很明白我的意思,活動過程中自己的一些說話言語欠考慮,也太急躁了些,另外怪我缺乏對隊友能力的絕對信任等等。活動之後我反思了很久,一個團隊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團結和信任。這是這次支教給我的切身體會。此外,作為隊裡唯一的大二學生,一口一個“學長”地被叫著,我時常感覺到的不是驕傲和得意,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是遇事時的冷靜和果斷,掛有副隊長之名就要敢擔當,對於因為自己一天的沉悶而影響其他隊員的心情,給團隊的團結帶來負面影響,事後我深感內疚和抱歉。

這次支教不僅僅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學生,讓我體驗了一把走上三尺講臺當老師的感覺,還近距離地切身觀察了青海農村的生活,進一步瞭解青海。暑期支教讓我明白,作為師範生的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距一名合格的老師還有很大的距離,我還需要不斷地努力和更多的鍛鍊。

在這次支教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支教“支”什麼?不僅是知識,還有尊重和愛。為孩子們支撐起遠大的志向,是饋贈於他們最好的禮物。支教,讓我能從另外的角度思考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支教,也讓我重新思索我的人生定位。

在這裡,我要感謝一群人。首先,我要感謝學校能夠給我們提供這麼一次鍛鍊的機會,感謝學校領導、老師的關心指導,其次,我要感謝我的隊友,是他們給了我充分的發揮空間,是他們的信任讓我有勇氣有信心去做,是他們和我一起努力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是他們的辛勤勞作才能讓我們的活動變得精彩,變得完美;最後,我要感謝這群大山的孩子,是他們讓我們隊伍的工作變得有意義,是他們讓我感受到了愛的真諦,是他們讓我們的暑假變得充實,是他們給與了我們前進的動力。

這次暑期支教為我的大學生活添上了絢麗而多彩的一筆,那些人和那些事,是一次值得一輩子珍藏的美好的大學記憶。

大學生下鄉心得體會 篇3

20天的支教生活轉瞬而過,我付出了,收穫了,帶著感情沉下去,拿著成果浮上來。作為一名在農村長大的大學生,在陝西永壽安德國小,我見到了更多,引起了我很多思考。下面我將從安德國小的基本情況,支教過程中個人的感受,支教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對農村教育的感想以及我的收穫5個方面淺談一下我此次支教的心得。

一、安德國小的基本情況

常寧鎮安德國小,地處常寧鎮南片安德村。創辦於1956年,現有教師16 人,國小高階3人,國小一級13人,在校學生374人,8個教學班,服務半徑2公里,包括安德村、劉家村、豆家村、千家村、陳家村、杜家村和直家宮等村子。校園面積5333平方米,校舍838平方米。其中磚混結構平房18間, 453平方米;土木結構12間,238平方米;磚木結構7間,147平方米;廁所 6間,78平方米。儀器配齊率三類,圖書3083冊。

假期支教期間,全校共收4個年級,三年級19人,四年級21人,五年級 13人,六年級29人,共82人,這是最開始的統計資料,在後來的教學中陸續還有家長送孩子來上學,最多時,全校補課學生超過100人。平時住在學校老師的寢室,吃飯由學校護校的阿姨為我們做。志願者即支教老師共7人,三男四女

二、支教過程中個人的感受

我去的第一天下午就進了各個班級,作自我介紹,主要是認識一下孩子們。各個班級都準備了節目來歡迎我,歌聲很嗦亮,很久沒有聽到那麼清脆的聲音了。給孩子們上課時,最開始聽不懂當地的方言,但他們能聽懂我的話,有的時候他們很聚精會神地聽我講課,有的時候也會不愛聽。我講的是科普,還有由政治思想品德等組合在一起的活動課,很多東西他們聽不懂。我們帶電腦上課時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他們會興奮地喊:“啊,老師帶電腦來了,老師帶電腦來唆…”上課時他們渴望知識的眼神深深地感動著我。當然,也有一些調皮的孩子,他們很聰明,但就是不好好學習,也讓我感覺很可惜……我很喜歡這些孩子,不管是好好學習的還是有些調皮的。

走在家訪的路上,路的兩邊都是果樹,但路上都是黃泥,下過雨,很翻。家訪時,聽著家長樸實的話語,還能看到孩子羞澀的表情,真正體會到農民的樸實,有種回家的感覺。家長會不住地讓我們喝水,一提到孩子,家長都有著一種期盼,但還不像城市家長那樣強迫或者說是強求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一次,我只身走進村子,發現自己有點迷路了,就隨便問了一位大叔。他沒太聽懂我的話,表現出很抱歉的樣子。旁邊的一個人看出我是志願者,很熱情地為我指路。

三、支教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支教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呢?短短的20天支教,我們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呢?支教,20天時間我們不能把我們所學的都教給孩子們,平時所講他們也未必能理解。我們講英語,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樂趣,為他們開啟學習英語的大門;講科普,帶給他們一些對他們來說先進或者難懂的現象。我的一位戰友本打算講奧數,但孩子們有點接受不了,後來講國小數學了。

支教的時間是有點短,我覺得,我們能留給孩子們的就是一份思考,一份關於自己未來的思考。支教過程中,我們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我們快樂地付出。在我們離開時,孩子能思考自己的未來和努力的方向。我認為這是支教能給孩子帶來的最大收益,也是我們志願者最大的成功。

四、對農村教育的感想

在通過幾次與學校領導及學生家長的談話過程中,對當地農村的教育及教師家長學生的態度有些許瞭解。

學校。學校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這一點從與校長的聊天中可以深切感覺得到。學校的部分小環節做得不是很到位,用會計的話講,應該是學校缺少自己支配的資金。學校的硬體條件不是很好,教師水平應該很好,學校對上級的工作有一點不滿,就是經費的問題,學校缺乏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

教師。教師多數不講普通話,孩子們對普通話有些羞澀,只有讀課文時才會用。在教師隊伍中還存在著一種代課老師的現象,不是很好,但老師們都知道為了孩子好,會為學校的業績和孩子們的未來奮鬥。部分老師的家離學校較遠,需要住校。

孩子。多數孩子對知識很渴求,能努力學習奮鬥;部分孩子還不太懂事,比較淘氣,但都很聰明。

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的關心遠比從前要好,多數家長都會說只要孩子能上學,砸鍋賣鐵也供他上學。但在我們家訪中,有一個家庭接待我們的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的父母都打麻將去了,而且平時他們也都喜歡打麻將。農村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心與城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五、我的收穫

這次支教我收穫了很多,知道了生活的艱辛,也知道了做事並不是很容易,需要考慮的有很多……這也是我第一次走出遼寧省來到西北部。在支教隊伍中,我收穫了一份真摯的友誼,世界上除親情以外最真摯的是同學和戰友,我把他們稱做我的戰友。看到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目光,我有一種莫名的欣慰,算是一種幸福感。在我們臨別安小時,孩子們“十里送別”,感慨萬千。這加天的生活讓我忙碌起來了,我不想再停下,盡我所能傳遞我的志願者精神,讓更多的孩子有所思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