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精選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8W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

「手機2」一直沒動靜,馮導悶聲拍片,年末了來了一部“很不馮氏”的返璞歸真之作,改編了摯友夫婦的真實故事。總覺得這風格票房很懸,點映場場次挺多還補貼了不少電影票錢,馮導為了賺一波口碑也是很拼。可熱度如果真起來了,評分怕是也不會很樂觀。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精選22篇)

影片都明示了“謹以此片紀念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再分析得太多,顯俗。然而俗就俗吧,聊聊。

像這種型別的愛情片,沒有什麼“山無稜天地合”,沒有小三小四的雞飛狗跳,也沒有戲劇性的衝突作引。馮導敢於把長度定在132min也是很有魄力。把舞臺定在紐西蘭,從大背景先把觀眾的心拉得慢下來。再把故事時間線全打亂,半強行地牽著觀眾的注意力走一走,過了會兒也就適應了。

把時間線打亂這一點很有趣,真是因為這樣做,避免了讓這部電影落入俗套。畢竟以當事人的角度,往往是很難按照時間線的順序(相識-相知-相愛)去回憶的。若把倒敘回憶啥的都忽略只看主線的話,這部電影其實就是男主人公隋東風(黃軒 飾)通過回訪故人故地從喪妻之痛中走出來的過程。正因此,兩人一同度過的20xx年是記憶中最深刻的,放最開始,相識時的青澀美好在中間,最後才是痛徹心扉的訣別。

然而如此大的年代跨度,是需要演員的演技去提高信服度的,每一個階段的氣質都應該不同,這一點上黃軒做的要比楊採鈺強許多。

另外這部電影中其實有太多童話故事的成分。比如電影中倆人一直處於“彼此疼愛彼此掛念彼此尊重”的狀態,連一次架都沒吵過,也太過理想化。更別提開一家中餐館十幾年,身上都沒有沾染太多“生活的疲憊感”。雖說是“紀念愛情”,可這愛情也需要根植於現實哇。。所以這部電影與其說是“紀念愛情”,不如說是“紀念愛情中的美好”?

歸根結底,說全片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紐西蘭的美麗風光和可愛的汪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2

電影講的是一個:一狗,兩人,三餐,四季的故事,時間跨度是20xx年,敘事結構:倒敘+閃回,攝影指導趙小丁把紐西蘭拍的很美,山川樹木,田園小鎮,鏡頭唯美,可以說是一部紐西蘭宣傳片。

人和人的關係:不明白男主為什麼愛女主,前面沒有鋪墊,同居房子就能產生情感,海外華人在異國他鄉就那麼容易產生感情,前面故事交代,男主和女主在青年時期就邂逅了,男主文工團和女主做公交車邂逅,時隔多年在異國他鄉相遇,這個故事真小兒科,太扯淡了。莫名其妙的就在一起了。沒有細膩的情感戲。

人和動物的關係:男主和女主收養了一條狗布魯,養了很多年,得病去世了,兩人都很傷心,但是前面根本沒交代動物和主人公的各種細膩的經歷。這層關係坦白講太淺了。

人和自然關係:紐西蘭風景是好,有山有水,山川樹木,突然冒出來一顆大樹,顯得特別突兀,小鎮恬靜優美就是太安靜了,既然選擇了這個環境,住了一段時間為什麼厭倦。這層關係交代的太淺了,一點思考都沒有。

最後說說主人公的愛情,男主就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女主想幹啥她都陪著一起去,女主生病去世還滿足她一生的夙願,男主為了一個停車位和人打架,他們結婚也是一場賭博,男主賭贏了一次,缺輸了一輩子。女主隱瞞了早產兒有心臟病的歷史,這其實就是一種欺騙,兩人相愛的前提就是互相坦白自己的一切,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很有很多的缺點,你是否能接受,你是否能愛我。女主想看極光,想看鯨魚男主都陪著她,看見極光還許願失去那個餐廳,因為她想要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她顧及過男主的感受嗎?從這些事來看,女主就是一個特別自私的人,雙魚座天真爛漫表現的特別突出。從來沒問過男主想要什麼,太自私了。難道男主就愛這樣一個自私的人嗎?

兩人相愛,都需要付出,一起經歷,一起成就最好的的彼此,男主好像也沒啥夢想,全劇情都是圍繞女主轉悠,女主也沒有為男主做過什麼,也沒體現怎麼愛男主。如今這樣的好男人不多啦。不計任何回報的莫名其妙的愛一個人。

最後說說馮小剛,這部電影講的是個啥,海外華人莫名其妙的愛情故事。真扯淡。失望透頂,流水賬故事。紐西蘭觀光MV,兩首歌貫穿電影。太忽悠觀眾了。

最好的愛情就是一起經歷,一起體驗,一起攜手扶持共同進步。一起對抗這個世界。

婚姻不是賭博,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3

很多人在觀影之前都會覺得這部電影是許茹芸《如果雲知道》的歌曲改編之作,但其實不然,本片實則是由馮小剛導演的摯友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與歌曲基本沒有什麼關係,正因為取這個片名全是由於女主叫羅芸罷了,因而全片自然也並不會有這首歌曲出現,所以有誤解的觀眾請先撕下這層無關聯的標籤再觀影才對,不然多多少少就會有種走錯影廳的錯覺。

本片看似沿用了《非誠勿擾》的標準人設:男主油腔滑調、女主細膩善良,但核心上大大地減少了馮氏冷幽默那種先入為主的特性,反而更多的是增加了情感爆發的有效傳遞,說白了就是格外煽情。所以,即便電影的背景發生在異國他鄉,但是這段生離死別的愛情依舊很中式很美好很令人感同身受,特別是電影中後段一系列不幸的事件接踵而來時,兩位主角的情感流露讓人無法不為之動容。

當然,本片其實更像是《芳華》的衍生續作,不僅依舊以旁白+插敘的相同手法來拍攝剪輯,更是沿用“劉峰”和“林丁丁”這兩位角色的扮演者來“再續前緣”。片中男主的“我怎麼看你那麼眼熟啊,咱倆是不是在哪見過”和女主的回答“我看你也挺眼熟的”讓人會心一笑,雖然大家都知道兩部電影之間並不沾邊,但這也算是一種側面的安慰吧,畢竟本片劇情越到後面越是有些虐人的意味。

為什麼會很虐呢?那是因為很多臺詞都直戳人心窩,特別是這句“半路上留下的那個人,苦啊。”

其實看過本片預告和劇情簡介都知道,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相愛相守、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將兩人分開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感人至深,自然不只有片中兩位主角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青春愛情,更還有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和生老病死。

一個沒有以後的人,用偷來的時間與自己愛也愛自己的人相伴度過,在有限的時間裡得到了無限溫存,即便沒能相守到老,但認真且用力地享受了生活的種種美好。

雖然男主隋東風為了讓女主羅芸過得好就一心掙錢而多年沒再碰自己喜愛的笛子,他總說等再掙幾年錢,有錢了就不做了。而女主羅芸則逐漸嚮往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她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待去消耗,她想去看極光想去看鯨魚,但是他們卻被困在了自己開的飯館裡。直到飯館燒燬了,才不得不離開,但那時也已晚了,羅芸的心臟開始支撐不了身體的負荷。

不過,羅芸並不是一個運氣不好的女人,她得到了上天的眷顧,獲得了額外的生命,即便時限未知,但有隋東風和布魯的相伴,還能在賭場贏得了嫁妝,也如願地看到了極光,生後鯨魚也來迎送踐行,她值得擁有這些甚至更多。而隋東風履行著自己的諾言,雖然內心非常捨不得也很是掛念羅芸所有的一切,但還是不得不平靜地接受她的離去。這份愛情,即便與我們有一些距離,但依然能感受得到那份真摯感情所散發出來的溫度。畢竟,男女主角或多或少何嘗不是現實中每一對情侶伴侶的縮影呢?!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4

有過《芳華》珠玉在前,原本大家對這部《只有芸知道》都只敢抱一個保守期待的態度,結果12月中旬點映之後,影片的口碑又是不俗。

黃軒一如既往的穩,徐帆的特別出演貢獻了笑點和淚點,脫離開林丁丁的楊採鈺柔中帶美演技也好驚喜。

許多人都說,如果《只有芸知道》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雙魚”的馮小剛的話,那影片女主角羅芸,就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硬核”的楊採鈺。

《只有芸知道》是根據馮小剛摯友的真實經歷改編的,影片用文藝又溫情的手法,講了一個平淡又永恆的愛情故事。

而楊採鈺在片中潤物細無聲的表演處理,輕輕柔柔的引人入戲,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足以讓我們又重新認識了一次這位“馮女郎”。

據說片子把馮小剛自己都看哭了,有人覺得沒想到楊採鈺在銀幕那麼美演技也遠超預期,也有人覺得這種有質感的表演,恰恰才是符合楊採鈺氣質的路線。

其實哪怕拋開“馮女郎”這個頭銜,楊採鈺的實力也非常能打,從小到大都很優秀。

楊採鈺出生於1992年,最早觸電熒屏是因為20xx年中央電視臺的大型動畫《哪吒傳奇》。

彼時年僅11歲的楊採鈺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哪吒傳奇》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的演唱者。

對,就是那首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小哪吒”,就是楊採鈺演唱的。

之後楊採鈺去了美國讀書,20xx年又同時被美國南加州大學、波士頓大學等五所大學的傳媒專業錄取,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沒錯了。

但因為熱愛表演,楊採鈺放棄了海外高校,選擇了回國報考北電錶演系,一次考上、順利錄取,還憑著自己優異的學習成績和藝術功底,成為了表演系的大一課代表。

所以縱觀楊採鈺的成長史,她一直都算是三好學生,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過優秀的成績。

在《只有芸知道》裡,故事背景發生在紐西蘭,所以楊採鈺的英語實力派上了用場。

影片前半段,男女主剛到國外生活沒多久,口語很笨拙,後半段男女主已經在國外生活很多年了,英語慢慢變得流程。

這期間楊採鈺切換起來就非常自如,並且用我們最初學英語用漢語拼音的方式塑造出“中式口語”,看到這裡學英語還沒離開“拼音柺杖”的同學會不會覺得有點慚愧。

據黃軒透露,他常在片場向楊採鈺請教口語。

採訪裡兩人還開玩笑地說道,拍《芳華》的時候,黃軒是前輩,楊採鈺對他非常客氣和小心翼翼。

結果到了拍《只有芸知道》的時候,換成黃軒要向楊採鈺請教英語了,兩人有點導師身份互換的意思,關係慢慢更熟絡起來。

真正驚豔到我的,還是影片中飾演梅琳達的外籍演員在露面採訪時,楊採鈺現場被抓來當現場翻譯,在這個很多明星念句口語都值得好好吹一吹的時代,這樣的英語水平真的值得點贊。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楊採鈺作女主角,恐怕不止是老熟人和“英語好”這些理由。

12月16日,馮小剛在轉發給與楊彩鈺高度評價的影評中提及一個關鍵詞:酒窩

而再看楊採鈺的長相,正是兩個甜甜的梨渦。

楊採鈺的長相其實算是成熟的那一種,成熟風的臉上梨渦增添了甜美,反而於距離感之中更添一份親和力。

所以她在大熒幕中總給人一種舒服,同時又很有質感的感覺。

《大江大河2》選女主時,關於女主樑思申的討論層出不窮,楊採鈺也成為了網友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之一,因為《芳華》中的出色表現,同時又有極具韻味的東方美長相,再加上相同的留學背景,非常適合片中女主樑思申的人設,獲得了很多人的肯定。

大家知道《大江大河2》女主的位置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此劇不僅是獻禮劇,還有正午陽光這塊金字招牌作保,質量非常能打。

第一部就在豆瓣拿下了8.8的高分,成為分最高的獻禮劇之一:

片中女主樑思申是宋運輝的學生,之後出國留學,成長為一個海歸精英,同時也成為了宋運輝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他的靈魂伴侶。

樑思申這個角色,既要有知識女性的精英範兒,又要有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過的東方痕跡,這時候英語好、具有東方美長相的楊採鈺就很佔優勢了。

而且正午陽光的劇一向很硬核,《琅琊榜》、《都挺好》、《知否》等這幾年的國劇標杆都來自於它。

此前出品方為了專注創作還直接取消了藝人經紀部,因為他們拒絕潛規則、奶自家人、走後門等操作,選演員一切只為了角色服務。

所以才造成了國內很多演員都對正午陽光的角色趨之若鶩,但最後卻沒有幾個能被選上的現象。

樑思申這個角色官宣之前,關於正午欽定演員爭論不休,金晨,鍾楚曦、趙露思、何泓姍等多位知名小花,都參與過這個角色的競爭。

畢竟《大江大河2》不僅IP硬、實力硬,第二部的播放平臺也非常可觀,還能和王凱這樣的優質演員對戲,是女演員們都渴望得到的機會。

而楊採鈺則憑藉形象氣質的貼合和不落下風的演技,最終贏得了《大江大河2》的女主角色。

所以不難理解馮小剛會二度選擇楊採鈺擔任女主,天時地利人和統統到位,看過電影,也覺得沒有比她更適合羅芸的女演員。比如在表演人物青年時期的天真與俏皮時,一個微微笑容,少女的羞澀和親和馬上就有了。

《只有芸知道》中角色的年齡跨度大,對演員的體態、眼神、語氣的變化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些楊採鈺也拿捏得非常細緻到位。

比如早期新婚燕爾時,楊採鈺和黃軒在樹下打鬧:

楊採鈺的體態就顯得輕鬆活潑又自然。

到了中後期,生活平淡下來了,有了瑣碎的煩惱,和難以消解的無聊與寂寞時,楊採鈺的眼神又變得沉靜了:

一個幾近於靜態的畫面,是最考驗演員表現力的時候。

當然除了這些靜水流深般的表演,片中也有一些渲染力極強、情緒比較濃的時刻,比如新婚之夜。

此時的羅芸,同時懷揣著希望與苦楚,聽男主說著那些彷彿一輩子也不會屬於自己的情話時,楊採鈺先哭後笑,那種帶著憂傷由泣轉笑的瞬間讓人極為驚豔:

她剋制而自然的演繹,給後面的劇情做了鋪墊,即便是和馮小剛妻子徐帆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楊採鈺的表現也不落下風。

後半段老夫老妻時,楊採鈺和黃軒的肢體動作、眼神方面的切換都非常自然:

隨便擷取一個時刻,我們都能從人物身上感受到時光流逝的痕跡。

我們常說表演就是相互成就,黃軒和楊採鈺在《只有芸知道》中的表演,就像是高手在打乒乓球,一來一回,相互接得住,節奏感非常好。

如果說《芳華》只是讓我們認識到楊採鈺這個人,為她貼上“馮女郎”這個標籤的話;那《只有芸知道》就是讓我們確認了,馮小剛確實沒有看錯人。

不可小覷,楊採鈺是一個未來可期的好演員。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5

關於愛情。電影一開始營造的氛圍太美好了,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你有狗、有房子有生意就是最大的安全感。任何一個平凡人所能想到的幸福不過如此吧,哪怕我一個觀眾看完之後也只想讓時間停在這一刻。梅琳達出現的時候,我腦子第一反應是,哎?要開始了嗎?什麼出軌第三者墮胎離婚的戲碼又開始了嗎?結果一直到最後也沒進這個套路。電影裡每一個角色,都是溫暖鑲邊,像多少年後回憶一生,我們會自動過濾掉那些糟心的人和事,只為那些值得的親愛的人留一個位置。如果說梅琳達是二人生活的輔助,那林太太就是二人愛情的港灣。兩個人很巧合地租了林太太的房子,很巧合地在一個陽光很好的下午,你吹著笛子我給你拿了一個橘子,很巧合地發現之前在北京也見過,很巧合地在賭場贏了那場以結婚為賭注的賭博,這大概就是愛情最可愛的樣子吧。

因為一旦你篤信對方就是對的人,當初的每一個偶然都像是命中註定。而在這看似平靜的幸福之流底下,一直埋著一條暗線:羅芸說她是運氣不好不會跟任何人結婚,林太太在二人結婚之夜思念逝去的丈夫,羅芸感嘆說“半道上剩下的那個人,苦啊”,我猜到了什麼但不忍心往下想。我只知道在他們的愛情裡,有一個詞叫堅定。也許是因為沒有別的更優秀的男人女人出現,也許是選定了一個人之後就再也沒有餘光去注視別人,起碼在這場回憶裡,他們的眼裡只有彼此,他們的生活辛苦又平凡,守護著兩個人最普通但也最恆久的愛情。太多作品歌頌愛情的轟轟烈烈、死去活來,似乎已經沒有人在乎這種磐石蒲葦一般堅韌如絲的愛情。這種愛情,像不像木心的詩,像不像我們父母的愛情?如果對愛情有更多這樣靜水流深的詮釋,年輕人戀愛當中會不會少一些矯情做作和無理取鬧?如果人人都能明白愛情本該堅定,會不會少一些渣男渣女式的輕浮?影片溫暖治癒,我的腦子裡不自覺出現了這些奇怪的思考……

關於生活。梅琳達的出現是影片氣氛的調節劑,也是一個對比鮮明的存在。不管是林太太還是隋東風羅芸,他們雖生活在國外,但還是過著中國人最傳統的日子。謀生是為了生活,總說我們攢攢錢就能去幹什麼,結果到最後還是把謀生過成了生活的全部。這謀生,是有所愛相陪,是有無盡期待,已經是我們最好的滿足。梅琳達不做老闆,只是一個服務生,她攢了錢就離開去非洲、去挪威、去看這個廣闊的世界,然後她支教、打工、再回來當服務生,開始下一個攢錢出去看世界的輪迴。我們沒有辦法評判哪種生活方式更好,但我們似乎都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前一種。在我們眼裡,“流浪”總是比“安穩”要可怕的詞彙。但每每看著電影聽著故事的時候,我們似乎又會在心裡默默打上一個問號。這問號的時效,也差不多就是那個電影那篇故事的長度,故事結束了,生活回來了,問號也就消失了。

我們總寄希望於未來,現在不花錢是為了將來,現在不享受是為了將來,只有羅芸知道自己大概沒有多久的將來了,於是她問“你有沒有想過換一種生活”,於是她許願“把我們的餐館毀掉”。隋東風是好男人的典範,他一直說再等等,等我們攢攢錢,就帶你去想去的地方。所以我們到了什麼程度的將來,才會允許自己改變生活方式呢?更可怕的可能是等到時間真的到了,可是遵循了一輩子的生活方式卻改不掉了吧?

關於變故和離別。我不覺得這個電影裡,狗狗患了癌症,林太太也在睡夢中安詳離開,羅芸後來得病去世,是所謂的套路。我們日常生活裡的變故能有哪些?生老病死,人之常事,誰沒有經歷過自家或朋友家失去寵物,誰沒有經歷過自家或朋友家親人離世?人世一遭總有這樣一個終點,哪怕擁有再溫暖的一生,也逃不過這最後的結局。沒有撕心裂肺痛哭流涕,也沒有醫學奇蹟和靈魂重生,我們看到的就是人生最常見的變故與離別,悄無聲息但無法抗拒。 變故總是破壞一個平衡態,讓我們重新達到另外一個平衡態。一生中的前半段,“變故”普遍是隨著自己的努力而來,讓平衡態越來越好,到了一生中的後半段,“變故”更多的是隨著時間和命運的安排而來,平衡態伴著嘆息變得越來越孤獨無力。但等我們回想起羅芸(或我們自己)這溫暖的一生,總覺得,愛情依然美好,活著還是有希望。

那就好。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6

衝著大鵬和柳巖去的,他們都是經歷過曲折的人,遭受過非議,背過標籤。我羨慕他們之間相互扶持的友誼。

看預告的時候覺得這是個值得去思考的故事。可能我的期待比較高了,看完之後沒有我想象的那種透徹感。我感覺片中的矛盾還可以更劇烈更深刻一點。

一開頭這個情節,3秒鐘就讓我想到了天才槍手,一下子有點尷尬。簡直一樣。剩下的部分沒有明顯的痕跡,當然了,我看過得片子也不多。

可以看出整個片子是想用心講一個深刻的故事。有幾處情節比如鍾振江送悠悠去醫院那段,還有孫經理掉下來那段,還有一些個慢鏡(簽字),特效鏡頭等等,都可以給人視覺和心裡的衝擊感。單是並不徹底,不知道是不是大鵬之前一些喜劇人的身份影響了他。在這個片子的定位上不太明確,又想深刻又想搞笑,結果兩邊都沒太處理好。

比如他在後期被嶽淼淼的真心打動的那種糾結,一路上各種巧合就讓事故發生不了,大鵬說是上天不讓他們做壞事的那種又害怕,又想保住淼淼,都還可以刻畫的再深刻一點。

嶽淼淼這個角色真的讓人心疼,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心疼的是嶽淼淼還是柳巖了。嶽淼淼年紀也不小了,還是一個人,還有不爭氣的家人,遇到過的人都背棄了她,對生活已經失了期望。所以當吳海出現在她面前對她照顧的時候她不可能不淪陷。女人都太需要陪伴了。吳海對她的種種欺騙,嶽淼淼不是不知道,吳海也主動告訴她,但她還是沒有拋棄她,有人說是因為她太愛了,我覺得更像是因為她太不想失去這份陪伴,不想再過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日子了。她知道吳海是在騙自己,但依舊選擇留下來,她沒有出逃的勇氣,比起離開再過單身的日子,兩個人的相互陪伴太誘惑了。嶽淼淼不能生孩子,悠悠也讓她體會到做母親的感覺。這就是生活的選擇吧。她是真性情的,一旦認定,就拼了命對他好。

柳巖也著實讓人心疼,片中好多摔倒等鏡頭,看的生疼。開車門被擋的那一下,真的摔得很難堪,但也很真實,就是那種底層小人物生活裡那種真實。一開始認識柳巖那時候對她的評論還都是借胸上位,後來看到她努力轉型,看到她和家人都種種,真的很難。

這個故事本就是一個很有人間煙火氣的故事,劇中人物也都多用方言,營造一種氛圍,其實我認為可以把那種底層的市井氣做的味道更濃重一點。故事更有味道一點。

祝柳巖早日找到愛自己的另一半。

語無倫次,不知所言。就這樣吧。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7

這部電影從開頭我就惦記著一個關鍵問題但是到結束也沒看到解釋,難受死我了。男主到底為什麼都快餓死路邊了也一直貫徹自己的“東京好可怕,但我絕對不要回去”的詭異信念?毫無說服點。在東京也不上學,過著混日子人生就滿足了?三觀傳遞不太正吧。就算能理解是故意弱化處理,但男主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裡給不出合理讓人信服的解釋根本讓人很難進入後面的劇情,因為沒有男主上京就不會發生後面的一系列事情。

還體現三觀有問題的是女主有個國小生弟弟,弟弟對小女生左擁右抱好不愜意,小女友還為他騙警察。且不說姐弟兩人相依為命只靠姐姐打工掙的微博的錢過日子何來閒心泡妞,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男生多半比普通家庭更內向易自卑,但女主弟弟卻是開朗活潑自信爆棚。電影到後半出現了爆炸場景,還有大量跟警察周旋擺脫警車追蹤,襲警,掏槍等等畫面,莫名有種這部是新海誠跟柯南合拍的?即視感。

將近尾聲部分小姐姐跟男主表明身份,自己是晴女,想要結束時下一系列異常天氣只有自己迴歸天空(離開這個世界)才可以。隨後解開上衣給男主看自己的身體,大塊地方變透明瞭,男主大哭說不要。我當時就覺得靠這個場景也太熟悉了吧,你是小美人魚麼?要化成泡沫消失了?然後她真消失了。雖然這是個悲傷的場景但是dbq我就是莫名,煽情情節安排都很刻意,完全代入不了。

然後說說我認為天啟之子很棒的地方,這也是我覺得比君之名更好的地方。那就說男女主相處的過程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鳴,男主為女主挑選禮物這個情節(先詢問和女主關係好的人,然後選禮物時的猶豫不決),像極了本科時候的我。

瞭解瞭解日本民俗學和民俗故事好不好,對於我們異鄉人是理解不了這個結局。如果不看相關的書,你根本意識不到陽菜的女性形象對於日本到底意味著什麼、東京沉沒為什麼是那麼展現的。請不要臆測所謂資本和新海誠的心態,想了解請去看訪談和小說後記。還有阿誠的電影不光只有君名。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8

《小巷管家》由北京市委組織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策劃製作,以“小巷管家”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蹟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為主要內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生動講述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電影主人公趙建國,就是北京2.3萬名“小巷管家”中的一員。

“影片故事來源於真實人物和事蹟,‘小巷管家’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個優秀的群體,不只北京有,全國都有。”該片聯合導演馬銓透露,為了真實展現“小巷管家”們的風貌,主創進行了長達七個月的前期採訪,積累了大量文字和視訊素材。片中趙建國為衚衕居民辦的事兒,結合了很多“小巷管家”的真實事蹟,“比如公廁改造那段,現實生活中是有的。‘小巷管家’去統計廁所情況,有的去跟街道彙報問題、提出需求,實現‘吹哨報到’。我們通過藝術化處理,以事件為線索,串起‘小巷管家’的日常工作。”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9

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一部關於追憶愛情的電影,一部讓人相信美好愛情的電影,一部關於純愛和相濡以沫的電影,也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溫暖而感動,風光寧靜而優美。它收穫了我對愛情的依舊期許,收穫了我對故事情節流下的眼淚,收穫了我對極光和鯨魚的嚮往。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溫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會創造太高的票房,但卻足夠感動我的心,也讓我觸碰到如此美的風景,讓人不忍心錯過任何一幀畫面。

娓娓道來的一部慢節奏的電影,感人至深,源於真實的故事,源於相濡以沫的愛情。時間跨度很大,採用插敘和倒敘的方式將整個愛情故事穿插了起來,沒有那麼沉重,但卻給人淡淡的芬芳氣息。也許是影片的畫面感太過恬靜優雅,南半球的自然風光是那樣的唯美和諧,那些遇見如初的美好在這部電影裡都有了很好的呈現。那棵樹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才不覺孤獨,這份愛情讓人動容,這份牽掛讓人不捨,除了愛情,還有相知相伴的親情,以及緣分相聚的友情。我在這部電影裡不僅僅看到他們對彼此的感情,還有人性本善的光輝。最後的公園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對這份感情的一種延續和紀念。擇一人,過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這份相愛相守的愛情在當今的社會裡是更顯悽美而又難得。

我們在歲月的長河裡,總是免不了與一些人相遇和分離,分離的時候固然是傷感的,可那些曾經相知相守的回憶卻依然支撐著我們為愛前行,畢竟離別苦,可走的那個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個人要開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帶著兩個人的夢想呢。這應該是彩蛋裡小芸留下那段話的深刻含義。也許有人會覺得病逝的離苦是這部電影的俗套,其實不然,當我看到影片最後導演與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這是馮導送給朋友的紀念吧。淡淡的憂傷,沒有刻意的煽情,絕美的自然風光,都讓人感覺如沐春風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來的演技真的從微表情裡都能讀出真實,讀出感動,這就是演員的“技術”,瞬間就能將觀眾征服。而黃軒和楊採鈺兩人也在電影裡奉獻了動人的愛情和動人的表演,兩個人的表演都很有質感,讓人看著很舒服,特別是對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難過。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過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實的愛情是多麼的沁人心脾,它還原了愛情的本質,這份愛情沒有因為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沖淡,相反卻是在這樣的平凡歲月裡將彼此更加緊緊抓牢。願所有人都能夠遇見今生摯愛,攜手相伴餘生。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0

由徐崢監製,劉瑞芳任總製片人,楊子執導的電影《寵愛》日前正式開啟全國路演。24日,影片主演之一的吳磊現身成都。雖然生病發燒,但吳磊仍然堅持與影迷互動,賣力宣傳《寵愛》。

電影講述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在寵物的陪伴和守護下,收穫愛、發現愛、重新學會愛的故事。而吳磊在影片中飾演一位盲人,在張子楓的友情陪伴下重拾勇氣,兩人還在天台相互喊話,“我要你跟我做一輩子好朋友”。

談及首次出演盲人,吳磊直言壓力很大。在前期接到電影《寵愛》劇本時,因沒有信心演好這個角色,所以內心有些擔心和抗拒。吳磊說,自己也養過寵物,“最大的感受就是拍完之後覺得暖暖的,其實有時候我們在寵愛動物的同時也在寵愛我們自己吧,最後希望大家能給盲人群體更多的關愛。”

整個影片都圍繞著動物進行,所以當被問及自己的角色更像什麼動物時,吳磊坦言像一隻貓,“感覺就是受傷,非常痛苦的一頭小獅子,而江楠(張子楓飾)就像一道光一樣,照進了陳樂雲(吳磊飾)的世界裡。”

吳磊由於感冒發燒看上去比較疲憊,不過仍堅持參加路演活動,與粉絲互動。談起成都熱情的粉絲,吳磊表示:“很感謝粉絲,他們每次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我很累的時候,正是因為粉絲的寵愛才激勵我一直走下去。他們每次都非常有心思地準備一些口號給我,每次都不一樣,我特別感動。”

據悉,電影《寵愛》由於和偉、吳磊、張子楓、鍾漢良、楊子姍、陳偉霆、鍾楚曦、檀健次、闞清子、郭麒麟、李蘭迪領銜出演,將於12月31日全國上映,陪觀眾一起溫暖跨年。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1

《寵愛》由6段關於愛的故事組成,不善表達的父女於和偉和李蘭迪、青梅竹馬吳磊和張子楓、熱戀情侶鍾漢良和楊子姍、新婚夫婦陳偉霆和鍾楚曦、互相暗戀的鄰居檀健次和闞清子、和流浪狗相依為命的郭麒麟。6組人物在各自寵物的陪伴和守護中,發現愛、擁抱愛,更重新學會愛。

“溫暖有愛”是大家看完預告的第一感受,也是這麼多優秀主創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從監製徐崢、導演楊子,到一眾演員,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被故事感動,看完劇本就毫不猶豫決定加入,徐崢更表示,“我們把有關愛的故事匯聚在一起,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得到寵愛。”

11位主演用最窩心的臺詞,展現了寵愛的不同姿態。不只是愛情,而是涵蓋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愛,監製徐崢透露了這種設計背後的用心,“每個人都希望被寵愛,當然不僅僅是愛情。我們把有關愛的故事匯聚在一起,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得到寵愛。”導演楊子也在社交平臺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理解:“不止是我們人,渴望被寵、渴望被愛是每一個生靈的本能。生命因被寵愛而綻放美麗,我們因為學會寵愛別的生命而領悟到滿足原來可以如此簡單和純粹。”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2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出自於那個動畫片嗎?今天我就去看了這個電影。下面我就給大家講我看完電影的感想:

今天下午,我約好和朋友一起去看一部動畫電影,名叫——《藍精靈》——尋找神祕村。

電影的主人公是藍妹妹,她是巫師格格巫用泥做成的,到了藍精靈村,是藍爸爸把他從邪惡帶到了善良,村子裡就只有她一個女生,有一次,她和夥伴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在一座石頭搭成的牆的面前落下了,她看見一個藍精靈,可是那個藍精靈一看見她就跑,跑過了城牆,當她的夥伴們找到她,她對夥伴們說:“我看見一個藍精靈,她看見我就跑,她跑走之後,只留下了一個帽子。”這個帽子是藍妹妹堅信在他們的村莊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藍精靈村莊。

當他們發現格格巫的陰謀時,藍妹妹和聰聰、健健,還有笨笨組成的四人小組,揹著藍爸爸,踏上了一段探訪和守護神祕村的冒險之旅。他們經歷的各種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也見識到了大開眼界的奇妙世界,比如說:螢火蟲燈泡,火蜻蜓,還有在黑暗裡發光的快快兔。最後終於找到了他們。可是和他們在一起不久,格格巫又來了,他拿出了自己製作的藥水,是可以讓人凍住的。所有人都被凍住了,除了藍妹妹,他們被抓住了,最後多虧藍妹妹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才戰勝了格格巫,成功的脫險了。可是藍妹妹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最後大家通過友誼,藍妹妹又變成了藍精靈。大家開心極了,拉著手唱起歌來。

藍妹妹和她的藍精靈家人們,靠自己的能力,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她教我們如何勇敢的面對險惡和未知,使我懂了的愛才是一切的一切。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3

看完一直在思考打四星還是五星,衝動之下還是給了這部電影的評價。因為它就像收到的一封私人的小詩,有些粗劣的文筆,卻浸潤著滿滿的深情,字裡行間訴說著,我曾如此信任依賴的你。

它說的是友情,是剛開始或多或少的某種吸引,到後來的淚和笑,到慢慢的熟悉、理解、信任,以及最後的無條件的愛。

這是一部很純粹的電影,說的也很簡單:單純的友誼。但電影的妙處卻在於故事動人、感情真摯,毫不過分和做作。每一個小細節,每一個小笑點,都那麼純粹乾淨自然,卻真真正正能讓人笑得出來。譬如黑人男主driss對女祕書magalie孜孜不倦地追求,卻最後發現她是女同志那一幕,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可即便這樣,當看到driss走出phillip家的大門,禮貌地叫人把車開走,教育"弟弟"這是做人的原則,闊步走回自己命中註定的生活時,還是忍不住眼眶溼潤。這就是友情,driss最開始或許是為了錢才和phillip做朋友,可當他完成了使命,卻仍舊謹記自己的作為朋友的原則的時候,這就已經不再是利益的驅動,而真正是友情讓他產生的改變。

電影讓人想起《遺願清單》,卻走的更遠,說的是基於不同而產生的更為強烈的化學反應。一個殘疾富人,一個貧窮黑人,兩個世界的千差萬別,卻因為友誼碰撞出各種玄妙的火花。這得益於法國人天生的浪漫藝術特質,故事講述起來哀而不傷,反而滿溢著幸福的微笑,這點說起來又好像《抗癌的我》,可是無疑電影的各個元素都還要更上一層樓,做到了精緻完美。

不得不說電影的配樂,大量的鋼琴樂優雅卻富有情調,一點點撩撥人的心絃,在最後driss為phillip安排的海邊餐廳約會處達到高潮。而攝影,也是一樣美好,航拍的鏡頭配合音樂,將法蘭西的美景呈於銀幕之上,令人神往,再加上這一份堅如磐石的友誼,誰不會為之動容?

我想每個人都至少有這麼一個摯友,你和他/她在人生的拐點遇到,驚歎於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過不少平淡無奇卻值得紀念的時光,ta會將心比心,為你的哀傷扼腕,為你的快慰擊節,更會在ta的心裡,為你留下那麼一塊永恆的位置,任白雲蒼狗,風雲變幻。

只嘆今生,得緣遇見你。

不得不承認,driss是個很自信,很有感染力的男人。

影片一開始,面試那一段,driss這個小混混就把其他應聘者都比了下去。

看看那些有著各種文憑的“知識分子”是如何回到瑪格麗的提問的 :結巴的結巴,找不到詞的亂講。還記那句“很老,很老的婦人,她真的是……”,我還以為他會說個別的詞,結果:“她真的是……很老。”廢話!。還有什麼“幫助殘疾人重返社會”(法語裡“重返社會”這個詞是勞改犯專用的……),你這個大富翁是不是“享受住房補貼?”這些回答真是逼人罵道:這群白痴。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4

許靈均是以“右派”的身份送到敕勒川“勞教”的,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差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解除“勞教”後他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擋風,董大娘給他送去熱騰騰的麵條,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吃飽飯,不想家,住到一起就和一家人一樣”。為了能讓他留下牧馬而不至於被送去學習班報道,大家齊心協力、想方設法保護他。後來在鄉親們的幫助下,他組建了家庭。那一堆糧票、兩袋米還有每家五毛錢的份子錢。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在那份時代,那樣的條件下,可能是大家省吃儉用省下來的一點點積蓄慷慨、熱情的幫助他。

善良的牧民溫暖了他的心,在他們當中,他找到了親情,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我想許靈均沒有去美國根本原因不僅僅是他自己說的那樣,“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我不能在人民前進的時候離去”,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妻子說的那樣“你捨不得學校的孩子,捨不得這裡的鄉親”。

我來自農村,看到了這些,我一下子融入了劇情。我感覺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電影的那些人不就是家鄉那些質樸、熱情的人嘛!這樣的感情只有出生在農村的孩子才能真正的體會到。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5

這部感情片以極其客觀視角反映了最真實的複雜世界,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難分是非。看完電影的那天晚上,我甚至難以入眠,腦中都是他們的深情、不得志和難以周全。不斷重演那些平實、而又扎心的對話。

夫妻都是演藝人士,女人是電視和話劇演員,男人是話劇導演,共同經營一個小劇場,他們還有一幫可愛的劇院演員們,都是朋友。他們看似天造地設,互相深愛。

電影以兩人為彼此寫的信開場,他們在對方眼裡都是溫暖且充滿色彩的、有無數的優點、甚至互相崇拜。他們精準的描繪著對方的才華、性格、哪怕生活小小細節,毫不吝惜讚賞。但這是他們離婚前,婚姻調解諮詢師讓他們寫的。女人拒絕念出來,他們失去了交換信件的機會。接下來女人帶著他們的孩子離開紐約,去洛杉磯拍攝一部電影。她沒有按照約定的那樣——雙方私下商量敲定離婚方案。也許是偶然,她遇見了Nora,一個優雅、懂她、且異常犀利的律師。她把婚姻所有的委屈、對自己在婚姻中狀態的不認可、希望獨立的心聲都傾瀉而出,決定通過聘請Nora來解決。雖然她的本意還是希望與男人在分手後的未來和平相處,也不貪圖財產。男人措手不及地收到了女人方面的律師函,被迫也請了律師——是一個心氣不高、過於謙讓的老頭。後來為了奪得孩子未來在紐約長大的撫養權,男人不得不把老頭律師換掉,高價換成了Nora的勁敵,雖然雙方都知道律師費是在燒掉孩子未來的學費。兩個人表面上把紛爭交給律師,見面還是客客氣氣,但整個過程雙方內心被撕裂,最終還是針鋒相對直接扒開、面對彼此最不堪的一面。

劇終,識字不久的孩子在床頭拿起那封信,磕磕巴巴的讀著。那是一個萬聖節的下午,男人來女人家陪孩子一起過,剛剛還撞上了女人的新男友。男人接過孩子手裡女人離婚前寫的那封信,陪孩子讀道“首次相見幾秒鐘內,我就愛上了他……,雖然我們分開、離婚,我也會永遠愛他”,男人讀著信的下巴開始顫抖,鏡頭虛化的遠處是女人路過那間房,依在門框從他們身後望著。就在剛才男人告訴她,他還是選擇搬來洛杉磯生活。萬聖節Party後,女人例外的讓男人陪孩子過夜,儘管那不是屬於他監護的時間。女人俯下身,幫男人繫上了散開的鞋帶,繫好後轉身走向新男友已經落坐的車裡。

這部電影看得我好難過。在一段關係中,互相曾是彼此的一束光,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是新知與靈感的源泉,彼此瞭如指掌。卻隨著、時間與經歷,在每個人的立場上都構建出一個強大的解釋系統,以及基於此的完整世界,雙方的世界互不相融對,從大事和瑣碎都各執一詞。

女人年輕時在某電影裡展示出的才華已受到外界認可,在她的世界裡這些名氣和承載的夢想在婚姻中一再消融。她最後卑微到,哪怕自己的一個想法受到導演丈夫的採納,都感到莫大的肯定;卑微到,拿到外面給她的小角色時,希望得到丈夫認可卻換來譏諷;卑微到,數次和男人提起想回到洛杉磯生活,也曾得到過加州的工作邀請,但這些心願從未被丈夫認真聆聽並做入規劃。她試圖說服自己接受,放下事業的野心和自尊,相夫教子,但她做不到。而在男人眼裡,她從來都是是難以開心與滿足的。從他們決定結婚,男人就覺得被拖進了她逃避上一段感情的防空洞;他不能相信,視為是倆人共同事業的小劇院根本沒被女人當成歸宿;他不明白他們居住了十年的紐約的家,為什麼在Nora律師口中成了臨時外出工作之地,而洛杉磯反而是女人和孩子長久的家;他不願理解,而並非不知道女人希望擁有自己一番事業的心底掙扎,

這部電影的絕望在於,兩人並沒有什麼誤解,也充滿了對彼此的愛,只是雙方都基於“自我”選擇性地接受,他們的矛盾“你死我活”,但不是金錢,不是簡單的撫養權,而是追求自我——在這世界上我是誰,我在孩子的心中會是誰。疲倦的是對方都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我很難概括對Nora的印象。一方面,中年的她無比時尚優雅,穿著10cm的高跟鞋,有精緻的茶飲和零食;她柔軟的一面也令人敞開心扉,脫掉高跟鞋,跪坐在沙發上,她是女人最好的聽眾和最溫暖的閨蜜。但另一方面,她專心蒐集所有的證據,把控整個案子的敘事風格;她要贏,哪怕撫養權已經定了在加州,時間分配上還是要爭成女人55/男人45。女人並不希望佔這個上風,但是Nora要贏。她咬牙切齒,以女權主義的姿態批判社會對於女性和母親角色的不公對待。她是個好律師,卻在本來隱晦、ongood terms的離婚夫婦間赤裸裸撕開更大的傷痕,雖然她的客戶——女人得到了她想要的在加州的撫養權。

男人的第一個律師離過三次婚,他懂得和平分手時大家對情誼的尊重。他沒有為捍衛男人做足功課:不知是無能、還是基於男人對保留情誼的訴求,而故意向Nora放水。他在現場中斷雙方的談判,私下對男人說,孩子會長大,他未來可以去東海岸上大學,那時候你們還可以重拾父子關係;老律師說,何況如果真的上庭,法官也幾乎不可能按照男人的意志判決。男人在這段時間已經感到孩子有些遠離他,也發展出新的朋友和愛好。男人怕自己失去孩子,怕孩子在未來仍然曠日持久的青少年成長中情感更加疏離、最終拋棄他。男人覺得紐約撫養的底線在崩潰,他沒想到自己本著的正常訴求和雙方平和解決的共識在法律系統中會這麼不堪一擊,脆弱和無助讓他他換了律師。Nora和女人都覺得他不該換的,他贏不了這一局——何況之後上庭燒進去更多的律師費,把孩子也牽扯進更多的法律程式。但他為堅守底線已經不惜代價。Nora說這個系統鼓勵卑鄙的手段和人,男人的新律師把女人描繪成一個靠出賣色相在電影界出名、嗜酒成性、偷窺男人郵件的下三濫女人。

在庭後,女人來到男人的臨時公寓,空空蕩蕩。本來希望再次談和解,卻演變成互相指責、嘶喊的爆發。女人引用朋友的話,指責男人無比的自私。男人歇斯底里“我希望某天醒來知道你被公交車撞死”,旋即掩面痛哭縮成一團倒在地板上,女人抱住他。他們互相深深理解。雖然致歉,但第二天司法程式照舊。

我不禁一寒,親人、愛人或是朋友再有情誼,在底線問題上無法避免訴諸於卑鄙的手段對簿公堂。底線是什麼呢,是廣義的自我嗎?是沒有任何人有名義要求自己犧牲嗎?是現代社會把成功定義的那麼狹隘而具體嗎?多麼遺憾啊,現代化中不可調和的自我與社會的關係。

想起前幾天看的另外一則脫口秀,一個在倫敦生活的印度女人講她和北歐老公的婚姻。她驕傲又諷刺地說出了多少夫妻有恥於承認的真實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誰贏了”。荒謬而真實,多少人是需要在比較中獲得優越感,哪怕是,哦不,“尤其是”在現代的婚姻中與配偶爭“贏”。

那天讀到一句話,不明覺厲地受到了啟發,對抗美國的個人主義,需要歐洲大陸的世界主義。我還不知是否認同,至少知道隱忍的傳統主義和犧牲精神的集體主義應該也不是我想要的出路吧。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6

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導演,肖央、譚卓、陳沖主演的《誤殺》挺值得一看。它最讓我驚喜的一點,是它的迷影元素,它是一部和電影有關的電影。

《誤殺》改編自印度電影《較量》和《誤殺漫天計》,幾個版本故事大致相同:亞洲某地,一個普通人家,父親勤勤懇懇地工作,母親安安靜靜操持家務,女兒在學校唸書,卻沒想到,大女兒被惡少相中,大禍從天而降。為了拯救一家人,父親設下計謀,忍受盤問和嚴刑拷打,最終讓一家人度過災劫,他也以自己的方式,求得救贖。

父親是這個家庭的主心骨,也是這個故事的主心骨,一舉一動都不能有錯失。所以,父親的知識來源問題,就成了重要的問題。普通人想要戰勝權力機關,戰勝有著豐富案件偵破經驗的警察局長,安然度過重重危機,靠日常生活的小知識小經驗,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個故事給出了一個重要的設定,父親是影迷,尤其喜歡看犯罪推理類的電影,靠著看電影,父親完成了知識積累。

有了這個設定,父親再是個普通人,也都不要緊了,他的“知識來源”問題就解決了。他可以是老師,是小職員,甚至還可以再普通一點,因為電影能夠抹去一切溝壑,給所有人提供故事、情緒、感受,甚至也能提供平等的知識儲備的機會。在《誤殺》裡,肖央扮演的父親李維傑是個國小都沒畢業的小商人,他的同事這樣調侃他:“等你女兒大學畢業,她就更瞧不上你這個國小都沒畢業的父親了。”但是不要緊,有電影,他有電影。

有《控方證人》《蒙太奇》《天才槍手》《狩獵》《七宗罪》《白夜行》這樣的電影,告訴你現實是什麼,人性的光明與黑暗,人又是如何盲從和容易被操縱。並且手把手地告訴你,如何製造不在場證據,如何控制人們的記憶,打亂人們對現實的認知。甚至還送上“世界上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羽毛太漂亮”這樣的句子作為心靈補養劑,讓人知道自己可以去向往自由,贏得幸福。有理論做先鋒隊,有方法可以執行,有慰藉做後衛,這就夠了。

給了李維傑靈感的,不只有電影裡的情節,甚至還有電影技術。《誤殺》最讓人驚豔的,是強化了“蒙太奇”概念,把它作為一個強有力的構造情節的手段,原作裡的父親,是利用人們的記憶缺陷,重新灌輸了自己製造的記憶,李維傑卻是非常明確、非常自覺地,用電影手段,重新剪輯組裝了現實。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這個情節,是原作沒有的,它用這個細節,鄭重地告訴我們,這其實是一部和電影有關的電影。

《誤殺》不但是好看的商業片,也是給電影的一份情書,一首讚歌。它一邊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一邊告訴我們,電影可以做什麼,它如何改變了普通人的生活,改變普通人的思維,讓人度過災劫,獲得一點慰藉。

當然,光有這些是不夠的。“故事”不只意味著框架和情節,更多時候,也意味著細節制造的血肉。同樣是翻拍電影,很多電影失敗了,《誤殺》卻成功了,因為它在原作基礎上,又給出了一些有說服力的細節,例如一條街上的華人的相助,棺材上的抓痕,女兒的考卷,這些細節讓這個故事更容易得到我們的理解和共情。

還有出現了很多次的羊,羊被槍殺,羊出現在棄車的湖邊,羊出現在棺材裡,羊出現在贖罪塔下,羊是替罪羊,是目擊者,是這些普通人的命運的比喻,也是宗教意義上的羊。

脫胎於原作,卻不輸於原作,《誤殺》翻講了一個故事,卻也為這個故事增添了新的光彩。

《誤殺》電影觀後感及影評【5】  

作為《較量》和《誤殺瞞天記》的中國版翻拍影片,劇情對於觀影量大的觀眾來說早已熟悉,所以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重點看的是它改編了哪些地方,以及改得好不好。看完全片,總體來說改得很好,甚至相對原版有所昇華。

首先談談戲:

陳沖把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全片演技擔當,要氣場有氣場,要脆弱有脆弱,就倆字,到位。肖央逐漸從喜劇轉型到嚴肅題材,整體合格,期待未來會有驚喜。譚卓給我的感覺很像《萬箭穿心》裡的顏丙燕,過於模式化的表演讓她暫時還達不到顏的高度,而且她的戲路似乎已經有點被定型和限制,多去演一些其他角色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陳沖的女兒(出演大女兒平平)絕對是走後門來演戲的吧,她演的高中生太假了,不如改成大學生氣質上會更符合,總之特別尷尬,不是化妝的問題,演技是真不行,沒有遺傳到媽媽的精髓。鏡頭方面,最後的雨中挖墳慢鏡頭是全片高潮,不論是人物站位、整體構圖還是機位都值得玩味。

再談談改編:

1.開場增加了致敬希區柯克的驚悚段落,並且能和結尾的監獄彩蛋形成閉環,足夠引人遐想。採用了和劇情存在反差的人物姓名,例如兩個女兒取名平平安安,這種滿滿都是flag的姓名是很好的本土化嘗試。

2.原版的垃圾兒子起初的罪過只是偷拍洗澡,新版改成了,性質更加惡劣,觀眾會對反派更加痛恨,但我認為這裡改得不好,壞人越壞,最後主角選擇救贖就越起不到讓觀眾共鳴的效果。兩版罪行調換一下,讓原版罪不至死變成罪該萬死,則原版主人公脫罪效果會更好,讓新版罪該萬死變成誤殺枉死,那麼新版的主人公選擇救贖也不會引發觀眾這樣的反感:怎麼又是中特色自首結局,真沒意思!實際上,這一部並不是單純為了過審才選擇救贖,後面詳述。

3.原版的聽大師誦經情節在中國版改成了看泰拳,並把泰拳的暴力場面和誤殺情節在拍攝上串聯成蒙太奇。原版擊殺是單獨一段,沒有和維傑身邊發生的故事同時展開,鏡頭沒有形成聯動,在環環相扣上,中國版更勝一籌。

4.偽造不在場證明過程中,有一段情節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原版中,丈夫抱著妻子,姐姐抱著妹妹,大家都是一臉愁容。中國翻拍版裡的妹妹卻看著電影在笑,一旁李維傑夫婦和姐姐三人懷揣心事、表情凝重。這也是比原版好的一點,凸出了未經世事的小孩子的純真。最後針對妹妹逼供,原版用壞警察毆打小孩子逼供,新版是局長拉妹妹到一旁,親自言語誘惑和威逼,在有前面處理過專門針對妹妹的那段影院對比,後面這段劇情反而更有衝擊力,因為這裡並不是單純靠暴力來凸顯惡,而是增加了心理層面的東西,所以在妹妹這個細節上的改編相當成功。

5.新版增加了競選對手和墓地兩個設定,這是對最後的暴動做的完善和補充。有競選對手發動媒體把事情搞大,和利用觀眾作為中國人對祖先有特殊情結的共識,挖墳掘墓引起天怒人怨的劇情,比起單純因為對無辜者或小孩進行行刑逼供引起騷亂更合理。原版中,警察局長和她的丈夫一直共同參與審查,新版丈夫則一直在參加競選,沒有介入案件調查,在劇情中像個可有可無的工具人,新版的“市長”因缺少出境而不夠原版豐滿。

最大的改編當屬中國版增加了李維傑先後兩次向和尚下跪提供供養的情節,一次和尚接受(暗示李維傑此時善良無罪),一次拒絕(暗示李維傑此時有罪),為他最後選擇救贖而不是脫罪埋下伏筆,因為這裡是涉及到結局的大改,值得單獨說一說。

原版脫罪成功,大快人心,都是基於一個前提——垃圾兒子已經死透了。新版最後棺材上抓撓血痕的鏡頭證明警察局長兒子在“誤殺”後並沒有死,他是被李維傑妻子埋入墳中窒息而死,死前還有痛苦的掙扎。李維傑翻開墳墓,感受到真相的衝擊,在良心上形成了擺脫不掉的“罪與罰”,所以他最後選擇說出真相,救贖自己合情合理。

劇情上的圓滿必然要求人物的圓滿。李維傑是一個善良的人,要讓觀眾真正喜歡上這個角色,要讓李維傑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最後選擇贖罪還是脫罪就是關鍵。原版通過男主角維傑穿行在新舊警察局炫酷的蒙太奇,讓他的脫罪立於不敗之地,觀眾也能感覺神清氣爽,因為這裡的脫罪是正義。新版棺中血痕對李維傑良心的拷問,使他選擇贖罪才是片中最大的正義。惡行必須受到懲罰,才是維護正義最好的方式,至此,對局長兒子的誤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誤殺,而不是殺得好、殺的妙、殺的呱呱叫。誤殺和該死兩者區別很大,一個是犯罪行為,一個是正當防衛。換成去年崑山龍哥被反殺的案件,倘若龍哥當時不是搶救無效死亡,而是後續被補刀砍死,案件性質上就完全變了。龍哥作死了自己是他活該,但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可以被任意屠戮的物件,最終審判他的應該是法律。如果觀眾心中有堅定的法治觀念,就會對片子本身反思司法所存在的問題有更深的感觸。如果觀眾為無情殺戮叫好不迭,反倒是反映了另一種社會問題。若人們戾氣太重,最終造就的殺孽就會太深。

英文片名,可以譯作“烏合之眾”,也可以直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羊是片子裡象徵性非常強的喻體。不管是死掉被埋進墳墓的羊,還是廟宇裡行走的羊,都直指李維傑的內心,是其內在狀態的外化表現。面對無心的殺戮,我們作了何種抉擇,就代表我們究竟選擇善良還是暴戾。把本片單純看成爽片也沒有什麼問題,有些人到電影院裡就是去發洩的,但如果劇情有值得深入思考的東西,也請觀眾們不要放棄。本片的改編,不僅滿足了審查需要,還昇華了李維傑的人物性格。把善良進行到底,為片中的所有人都贏回了最大的正義。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7

《葉問2》和《非誠勿擾2》票房上都很成功,但是其操作商業目的過於赤裸,導致了觀眾“非常二”的評價。其實,華語電影發展到《畫皮2》,才算是在續集之道上,找到了些成熟的感覺。因為《畫皮2》並非把前作故事狗尾續貂一下,而是從精神傳承上入手,把前作中那些打動觀眾的元素用更新的技術、更瑰麗的影像、更深入的編撰、更動情的演繹來得以復現。觀眾會通過這部成熟的續集製作中,把曾經的感動再次重溫。感動是同樣的,不過《畫皮2》和《畫皮》的魅力的具體呈現卻是不同。這才是成熟續集應該實現的效果。

普遍認為,《畫皮》的成功來源於這麼幾個方面:陳坤、趙薇和周迅三人的化學效應、愛情故事所牽扯的社會話題、華美的魔幻視覺等。續集的製作團隊顯然很清楚自己的成功元素所在。因為在續集《畫皮2》裡,這幾個方面不僅得以最大化的保留,而且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核心三人組的保留,保證了無論三人被新編一個怎樣痴纏的愛情三角,都能發揮出華語圈當下可實現的最高效化學反應。而且不同於前作重點在陳坤&趙薇和陳坤&周迅這兩條邊,新作中連趙薇&周迅這條邊都被挖掘了出來。而且由於雙姝效應濃烈,趙薇和周迅的演技也已達事業巔峰期,這條新的對手戲線索,甚至超越了原來的兩條,成為了《畫皮2》中張力最足、看點最強的環節。以至於從故事角度講靖公主與小唯本只有戲劇性瓜葛,卻被廣大觀眾解讀出了更多的曖昧情愫。《畫皮2》再次無心插柳,社會話題再次躺著也中槍啊!

不過在我這個剛剛被國產電影製作環境打擊了的電影圈新人看來,《畫皮2》最大的成熟之魅,在於它對技術層面的追求與實踐。不同於其它影片(尤其是小成本)是先考慮技術能實現啥樣的效果才去設計啥樣的戲,技術達不到的戲就直接刪掉或改掉。《畫皮2》是先明確自己想要的視覺元素,也就是那幾場“換皮”、“冰封”等魔幻戲份,以及在特效化妝上要實現到怎樣的效果,然後再不惜重金、通過各種關係去全球找最能實現該效果的“手藝人”來加入團隊。從而才有瞭如今這樣,目的明確、效果出眾、特色獨具的魔幻視覺。以前我們的電影人總是想得到,卻做不到;如今《畫皮2》告訴大家,想得到,也可以做得到。雖然目前是我們負責想,做的工作還得靠國外的高手,但是總有一天,想和做都可以由我們中國人自己搞定。這才是《畫皮2》技術成熟,視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之外,更具有意義的所在。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8

印度懸疑電影《天作謎案》即將於10月25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以年度必看懸疑經典之姿,接棒國慶檔大片,持續為觀眾帶來銀幕驚喜。印度懸疑電影再出神作,六大看點震驚你的神經!

結構震驚:經典劇作結構還原影史經典

電影《天作謎案》以一樁雙重謀殺案作為開端,著名的懸疑小說作家維克拉姆(西達爾特·馬爾霍特拉 飾)與家庭主婦瑪雅(索娜什·辛哈 飾)既是兩位受害人的家屬,同樣也是這樁謀殺案的兩名最大嫌疑人。為了最大程度地營造懸疑感,影片採用了影史經典的“羅生門”式結構。在警官德夫(阿克夏耶·坎納 飾)的嚴格審訊下,維克拉姆和瑪雅為了洗脫自己的嫌疑,分別提供了一套有利於自己的證詞,為觀眾呈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極大地增加了影片的懸疑感。面對撲朔迷離的真相,究竟是誰在說謊,其中又有怎樣的隱情呢?一起期待真相的到來吧。

劇情震驚:全程反轉挑戰燒腦極限

熟悉印度電影的觀眾應該都知道,關鍵時刻的終極反轉一向是印度懸疑片鍾愛的套路,而《天作謎案》與傳統印度懸疑片最大的不同,則是將反轉做到了極致。每當維克拉姆提供一個新的線索,將自身嫌疑洗清時,瑪雅總能用另外一個線索進行回擊,反之亦然。這便使得影片全程處在懷疑與反懷疑的不斷反轉中,被觀眾笑稱“不是在反轉就是走在反轉的路上”。在劇情推進的過程中,兩方不同的證據和線索相互交織,海量資訊在觀眾腦海中碰撞,提供了極致的燒腦體驗。

演技震驚:寶萊塢頂級演員線上飈戲

除了經典的劇作結構和反轉燒腦的劇情之外,《天作謎案》的演員陣容同樣是星光熠熠。素有“印度警察專業戶”之稱的阿克夏耶·坎納此番再度飾演冷麵警官,他在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的精彩表演曾給中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為極少數在中國開啟知名度的寶萊塢影星。維克拉姆的扮演者西達爾特·馬爾霍特拉同樣是一名在印度具有超高人氣的演員,憑藉出色的外表被評為印度英俊的男明星。而瑪雅的扮演者索娜什·辛哈更是印度年輕女演員當中的翹楚,參演了多部賣座影片。三位實力派人氣演員在片中奉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情感真摯,張弛有度,每一場對手戲都令人印象深刻。

推理震驚:多重視角極限推理展現高智商犯罪

《天作謎案》的多線索敘事,為觀眾提供了多重視角下的極致推理體驗。影片中,觀眾們既可以跟隨警官的視角,去尋找蛛絲馬跡,通過不斷的抽絲剝繭來鎖定關鍵線索,也可以跟隨兩位嫌疑人的證詞走進各自描述的故事中,通過自己的推理分析來找到其中的漏洞,查明案情真相。兩起謀殺,兩位犯罪嫌疑人,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真相撲朔迷離。不知你是否能走在警察的前面,找出這場高智商犯罪的幕後主謀呢?

剪輯震驚:剪輯高能節奏緊湊全程繃緊神經

對於懸疑片而言,剪輯是否出彩將直接決定影片的成敗,曾經在國內引發轟動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就是憑藉著出色的剪輯,將影片的緊張感和懸疑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對於《天作謎案》而言,亦是如此。由於劇作的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影片將在三個主演各自的第一視角中不斷切換,為了突出影片懸疑質感的同時保持故事的流暢性,導演在理清整體故事線的基礎上,在每一段線索故事中都採用了十分緊湊的剪輯方式,通過不同視角下鏡頭畫面的不斷交叉碰撞,強化影片的緊張感。通過不同的線索故事之間緊密連線,營造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不斷衝擊觀眾的神經,絲毫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

配樂震驚:完美配樂演繹生死時速

如果說剪輯上的奇思是從根基上保證了影片的懸疑氣質,那配樂上的妙想則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天作謎案》在配樂上才用了大量的鼓點做鋪墊,驟雨一般急促的鼓點配上不斷切換的鏡頭,時刻牽扯著觀眾的神經。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最後一場戲中,罪犯將自己的犯罪經歷和盤托出並與警察進行貓鼠遊戲時,導演用了一首慷慨激昂的交響曲作為背景音樂,鏗鏘有力的鼓點配合管絃樂器發出的音符,奏響了一篇生死時速的追擊樂章,給人以酣暢淋漓的視聽體驗。

六大看點點燃觀影熱情,年度必看懸疑經典《天作謎案》於10月25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19

全程反轉劇情高能,口碑爆棚未映先火。印度懸疑佳作《天作謎案》將於今日正式開啟超前預售,部分觀眾有機會提前預定精彩。該片已正式定檔10月25日,寶萊塢顛覆之作高能來襲,有望創造印度懸疑新經典!

雙重凶案真相錯綜複雜 全程高能反轉挑戰燒腦極限

電影《天作謎案》由一樁雙重謀殺案展開,懸疑小說家維克拉姆·塞西(西達爾特·馬爾霍特拉 飾)從自己妻子的死亡現場逃離,緊接著又出現在瑪雅(索娜什·辛哈)丈夫的遇害現場。維克拉姆和瑪雅分別被警方鎖定為兩位嫌疑人,但他們都直指對方才是凶手!隨著審問的不斷深入,案件的真相反而愈加撲朔迷離。兩位嫌疑人的身份在受害者和凶手之間不斷變換,重重反轉下觀眾的認知屢次被推翻,始終在認定凶手和否定自我之間遊移,整個過程酣暢淋漓,不斷挑戰燒腦極限!

“羅生門”式謎題升級來襲 超越前作再創懸疑經典

電影《天作謎案》翻拍自印度1969年經典同名電影,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顛覆式的修改升級,塑造懸念的手法更加大膽,故事反轉更加徹底。導演屢次將案件的關鍵線索擺在觀眾眼前,甚至藉由角色之口近乎直白的說出真相,卻又成功將觀眾的注意力轉移,走入他早已安排好的“歧途”。兩位嫌疑人的證詞交替出現,觀眾也隨之在兩個故事中穿梭,案情隨著雙方的證詞不斷反轉,這樣的敘事結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影史經典的“羅生門”式謎題。承襲原作精髓,影史經典加持,大膽顛覆升級,《天作謎案》有望超越前作,再創懸疑經典!

大V影評人爭相安利 未映先火觀眾期待值飆升

電影《天作謎案》定檔10月25日的訊息一經公佈,就引發諸多關注。定檔當天,其預告片播放量在單平臺就已突破百萬,多位微博大V及微信KOL爭相安利,不少影評人都對這部不同以往的懸疑片讚不絕口。Sir電影稱它:“只懸疑不歌舞,沒有尿點,一路反轉。”也有人認為:“整部影片中充滿懸念,完全可以滿足推理迷們的探索慾望和分析快感。”甚至有影評人懷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燒腦了,看著看著我的體溫就變成了38度9——發燒了。”更有影評人直言這部作品:“小格局大震撼,看完絕對可以打五星!”節奏張弛有度,懸念重重推進,劇情極致燒腦,高能反轉應接不暇,電影《天作謎案》有望再度掀起印度觀影狂潮,成為十月份的票房黑馬!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20

就在《八佰》開機之前,劇組曾走訪了19個城市,隨機採訪街頭的年輕人是否瞭解“淞滬會戰”“四行倉庫”“謝晉元”等歷史名詞。結果是令人遺憾的,除了少部分人表示聽說過“淞滬會戰”的名字,其他人紛紛表示一無所知。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論是管虎導演,還是《八佰》其他臺前幕後的創作人員,都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使命感:哪怕經歷了專案三度重啟、主創排期問題等諸多困難,依舊不改初心,堅持要將這部電影以最好的品質呈現給觀眾,讓這段歷史不被後人所遺忘。

預告片發出的瞬間,在管虎導演的微博之下,一直低調的《八佰》主創們紛紛前來“報到”,評論區亦可窺見影片中熊熊燃燒的男兒熱血,也讓人更加期待影片上映!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21

《天氣之子》終於在11月1號上映了,不過有很多人反應這部動畫電影有很多的故事情節三觀不正。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的動漫發展前景比較超前,而且人家也比較重視這些動漫文化,再加上這是新海誠在《你的名字》的後續作品,還未播出粉絲們就把這部動畫電影推向了一個很高的位置。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多,很多人其實並沒有看懂這部動畫電影講了什麼,新海誠的作品並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看懂的,也希望大家細品優秀部分,過濾掉那些你認為不好的地方。

溫暖早在上映之前就已經給看過了,給人的感覺的確不如《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身上有很有君名的影子,不過她也有優秀的地方。最吸引人的還是新海誠這種實景的畫風,電影在作畫上還是保持著一如既往的高水準,雨滴落在地上,走路帶起飛濺的雨滴,每一幀都是美麗的桌布,而這也是新海誠作品的標準,是對作品的高要求,對觀眾的負責。那麼究竟大家所說的三觀不正在哪裡?

陽菜作為天氣巫女,她的命運不用想將會是悲慘的,可是我們的男主還是走過了那道門救出了陽菜,導致日本一大半被連續的雨天掩蓋,這樣就是三觀不正嗎。作為晴天巫女,把自己獻祭給天空就是正確的?用一個人的生命去換取大家的幸福這樣真的正確嗎?在很多動漫故事情節都有這樣的設定,晴女並沒有做錯什麼,她也沒有必要犧牲自己。

這種人性的自私在現實世界之中常有發生,看似不正確的事正是現實中正在發生的事。人物細節刻畫還是很好的,比如徐賀圭介說,如果陽菜能夠犧牲自己,換來天晴,那麼他希望一個人的死換來整個城市的幸福,刻畫了圭介對女兒深深的愛意,也反應了人性的自私。

而那些說只為了一個人而放棄十萬人的人,或許你們沒有做站在主角的角度上想想。一個正直青春期的小男孩離家出走獨自來到大城市,當所有人都對他產生惡意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同齡的女孩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這個時候你會把她看作什麼,是女神,而且你會非常感謝她甚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保護她。像男主這樣的情況,對女主不產生依賴是不可能的。那麼有一天女孩會消失,你會做什麼,要是換做是我的話,我也會找到她保護她,在那個年紀,誰又能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覺悟呢。

《只有芸知道》電影觀後感_觀看《只有芸知道》感悟體會 篇22

什麼是英雄?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想到電影中那些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他們亦或因為奇遇有幸獲得了超能力,或是擁有超越常人的大腦以及富可敵好幾國的鈔能力。可我們不能忘記,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英雄存在的。

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卻能以肉體凡胎創造奇蹟、拯救生命。

這些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最燃的英雄大片!川航機長劉傳健就是這樣一位創造了奇蹟的英雄,雖然他的傳奇經歷就發生在一年多以前,但是已經被改編成了電影搬上了銀幕!

這部電影就是《中國機長》,將在9月30日登陸國慶檔。

20xx年5月14日,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樣正飛躍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駕駛艙副駕駛側的右擋風玻璃毫無徵兆的爆裂,脫落。駕駛艙瞬間失壓,能擊穿耳膜的狂風灌進,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人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無法生存,而兩位飛行員當時還穿著極其單薄,飛機的儀表盤都已被狂風掀翻。副駕駛員半個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劉傳健根本來不及拉住他,還好安全帶將他拴在了機內。

冷風利如尖刀,這時已不再是形容,而是事實,從下圖副駕駛著陸後的上衣和長褲殘片我們就可見一斑。在這種危機之下,機長劉傳健依然保持了極端的冷靜,成功讓飛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機上119位乘客安然無恙,兩位駕駛萬幸僅受輕傷,一位空乘被重達150斤的餐車砸傷了腰部,但這已是創造了國際飛行少有的奇蹟。是不是隻是聽著形容就感覺令人熱血沸騰?這樣的故事簡直就是天然的電影劇本!在《中國機長》最新發布的“緊急呼叫”預告中,便能管中窺豹的瞭解到影片對於事件的高度還原,廢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預告,感受一下這份身臨其境的緊張。

預告一放出,無論是在豆瓣還是微博,都是好評如潮,網友的評價中出現頻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燃”和“淚目”。

這款預告之所以能將時間的凶險展示的如此淋漓盡致,和它精縮呈現了片中各個角色的多樣角度有著不小的關係。

在新聞報道中,我們瞭解到的多是機長的駕駛艙視角,而在影片裡,我們能近距離的感受當時飛機上乘客的恐懼與驚慌,以及瞭解到機組其他成員在事發之時又做了哪些事,從更加豐富的角度呈現了飛機上的驚魂時刻。

影片更是將副駕駛飛出機艙的驚險場景都還原到了我們眼前。

直接的危機場面,加上乘客的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有人嘔吐,有人喪失理性,讓觀眾即便在知道事件會有一個完滿結局的情況下,依舊緊張的手心捏把汗。預告中還突出呈現了事發時不斷與劉傳健聯絡的民航管制中心管制員的一聲聲呼叫,李現扮演的管制員一次又一次喊出飛機的編號,卻無法得到迴應,就如同一個倒計時一般,失聯時間越長,狀況便越危險,越是讓人心裡沒底。

在現實中,也的確是管制員的快速應變為飛機的安全降落提供了保障,他們要在聯絡不到劉機長的情況之下,僅憑雷達訊息,清空飛機前往備降機場航道上所有可能經過的航班。角色原型: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區域管制中心管制員羅天宇(李現飾演)

光是機場附近的區域就有8架飛機的航線臨時變動,在8633著陸前,因為沒有辦法確認將在哪個跑道降落,機場塔臺更是協調清空了所有跑道。整個過程中,管制員對8633的呼叫從未間斷,不僅是為了嘗試重連,同時也是不停將地面現狀和航道情況報給機組人員,哪怕是可能壓根沒有人能收到。預告中張涵予飾演的劉機長和李現的對話,也完全還原了事發當時的錄音,劉機長語氣的淡定至極和邏輯清晰,與當時的凶險程度和其他人的驚恐形成了鮮明對比,可能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顆強大的心臟,劉機長才可以當機立斷化解了這場看似無解的危機。張涵予成功詮釋出了這種波瀾不驚的沉穩與老練,只是看著他的臉就讓人有種安心和靠譜的感覺。

預告中其他空中飛機在收到管制員幫忙呼叫的請求後,不同口音的呼叫聲音頓時讓人心頭一暖!

飛機周遭雖然只有一望無際的天空,下面只有連綿不斷的山脈,但這一刻機上的人並非孤立無援!

8633上有盡職盡責的空乘,有臨危不亂的機長,地面上也在為迎接降落做著萬全準備,空中的夥伴也在一刻不停的嘗試通話。

在預告的最後,備降成都機場的地面保障部門,消防、醫療也是全員出動,等待8633的歸來。

在這款預告中,我們還能看到《中國機長》對於事件的呈現角度之詳盡,甚至還包括了機組成員和機上乘客的家人與朋友,他們就像是此刻我們這些觀眾,憂心忡忡的密切關注著事態,卻也無法幫上什麼忙。在事件過去之後,劉傳健機長曾被央視邀請參加《開講啦》節目,主題是“從平凡到非凡”。劉機長在講述自己的傳奇經歷時表現的異常淡定,就像他是在講述別人的不凡故事。直到節目尾聲,一位小姑娘哽咽著像劉機長表示感謝時,劉機長也一時間溼潤了眼眶。這位姑娘事發時正和自己的男友一起坐在8633的機艙中,體驗了一把生命的大起大落。

她說雖然自己第一次和劉機長面對面,但除了父母外,劉機長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為劉機長給了她第二次生命。兩人激動相擁時,我明白了雖然兩人從未謀面,但一起意外讓他們擁有了同樣不可磨滅的記憶。當劉機長提到重新回到崗位後有什麼感受時,他說:“我覺得我的責任更重了,對生命的理解更進了一層,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敬畏生命。”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這輩子都無法親身經歷這樣的危機與奇蹟,無法體驗到當事乘客和劉機長那跌宕的感受,但《中國機長》給了我們身臨其境體驗這樣一次死裡逃生的奇蹟之旅的可能。這樣一部影片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更加真切的感受劉機長等奇蹟們為什麼能成為英雄。

9月30日,讓我們走進影院,在向這些平凡又非凡的英雄致敬同時,也能夠跟著《中國機長》一起,重新審視一下生命的分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