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2W

詩詞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國小語文古詩大多為景物描寫,藉以生動畫面描繪進而表達出古詩中心思想,因此將情景教學法融入到國小語文古詩中,便顯得尤為重要。利用情景教學法一方面可以更好將古詩的內容視覺化,學生易於抓住古詩的特點教學,好像學生親眼目睹古詩中的景色一般。下面我結合近年來的教學體會以及實際教學經驗,對國小語文古詩應用情景教學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詩詞教學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情景教學法的概念與現狀

情景指人們通過實物、語言的表達或是聽覺的感受,人為創造出一種真實的環境,讓古詩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並將古詩中表達的場景更好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加速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及運用。與此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更好掌握知識的目的,學生也更願意與老師在課堂上互動。第一,就教師而言對情景教學方法的認知還有待完善。雖然少數老師在教學情境法提出之前應用過類似的教學方案,但對教學情境法沒有明確的概念。因此教師對教學情境法的認知程度,是影響教學情境法應用效果的重要原因。然而其中有一部分教師錯誤認為所謂的教學情境法是簡單利用投影儀向學生展示圖片即可,不僅使教學情境法流於形式,也使國小生無法從教學情境法中獲益。第二,就環境而言,教學情境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並不完全相同,不僅依靠粉筆黑板和老師的講解來組織課堂。若要配合新課程改革使用新式教學方法,則需要學校加大教育投資,並引進多媒體裝置配合教學。但是對於那些經濟落後的學校而言,僅有桌椅這些基本教學設施都很難,何況是多媒體裝置,要求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下情景教學,確實不容易。第三,就應用策略而言,大多數教師的應用方法都是錯的。其原因不一,一部分教師教師對情景創設過分重視,忽視了溝通的重要性;另外一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審美,並未把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進行教學,導致情景教學應用存在困難。教學情境法作為新式教學方案,只有被正確的應用到教學中,才能發揮出其積極作用。

二、情景教學的措施

(一)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國小階段的學生相同的特點即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強,語文教師可以緊抓學生心理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創設語言情境渲染古詩美的意境。古詩中的語言簡短且優美,教師在朗讀故事時可帶有感情地描繪其中的場景,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情緒,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詩情境中。例如,某國小教師在講解《春曉》一課時,就邀請一名學生上臺朗讀,同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訊,一下子就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那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此時學生再讀出“天漸漸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覺睡著了(讓其他學生趴在課桌上做睡覺狀),朦朦朧朧地聽到外面颳著呼呼的風,一會兒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你又睡著了,突然被耳邊的鳥叫聲驚醒了,你睜眼一看說:“我怎麼睡著了?”看著窗外興奮的小鳥不知不覺地讀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再看到樓下花園中樹木上的花被剛才的風雨吹得滿地都是,又想起“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詩要表達的含義,也體會了詩的意境,提高了古詩教學效率。

(二)在反覆吟誦中領悟情境

別林斯基認為詩歌是最接近音樂的文體,詩歌就起源於人們的口頭吟唱。因此,詩詞從一開始就富於節奏和音律。在國小課堂上,以讀代教,反覆吟詠,是學生進入詩文意境的最佳方法。教師要善於引導引導學生用讀把詩的文字元號變為可感的聲音形象。如李白的《將進酒》,詩人的文字行雲流水,多用誇張和比喻,氣魄豪邁,但是全詩卻始終有一股濃厚的悲涼情調。教師可以通過讀書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讓學生通過朗讀走入到情境之中。在讀《詩經》時,還可以配合詩歌本身的節奏,幫助學生記憶。在反覆吟誦之中,學生自然就走進了文字中的意境裡。

(三)在匯入中製造情境

匯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好的匯入,能將學生一下子帶入情境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主題的歌曲、動畫、圖片等進行匯入,拉近詩歌內容與學生間的距離。也可以通過介紹作者生平事蹟、寫作背景,使學生能夠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還可以結合詩歌內容用情景再的方式匯入,如:你聽到了呼呼的北風狂嘯聲,刮到臉上,寒在心裡,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你看到大雪紛飛的淒涼,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你看到寒屋,聽到犬吠,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此刻夜半三更,且又大雪紛飛,於北風狂吹中,寒屋柴門有犬在叫著,唯見一個行人,裹緊了衣服,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家走去。齊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學生聽完教師情景劇式的描述後,基本能夠想象出當時的畫面,體會到詩歌內容中的情感。

(四)在活動拓展中優化情境

情境在課堂上的展開多半伴隨著教學活動,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親近自然來進行情境優化。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換位思考,將教材內容迅速替換成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理解。如在李白的《將進酒》教學中,學生沒有社會經驗,難以理解李白喝酒的感覺,甚至覺得李白寫這首詩是因為讀起詩來就無法帶入自己的情感,可以讓學生一個扮演李白,一個扮演曾岑,一個扮演丹丘生,進行酒宴語言動作表演。

總而言之,學好古詩是當前國小教學的客觀要求,也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作為國小語文教師,一定要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既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要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措並舉,豐富教學手段,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以便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所具有的內涵。

詩詞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

那麼,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呢?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我們的老師往往陷入兩難的境地:講多了,破壞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講少了,我們的孩子們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古詩審美教學中所做的一些嘗試:

一、反覆吟誦,感受形象美。

通過反覆吟誦來體會文章的美感。”只有經過充分地、反覆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細緻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

二、深入理解,體驗情趣美。

古詩的語言凝鍊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古詩語言簡潔所帶來的一些特點,比如詞序倒置、成分省略、語句濃縮、意思跳躍等,都構成了孩子們學古詩的障礙。先讓孩子們理解重點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行詩、整句詩、整首詩的意思。解釋時,只要將意思說通即可,不必按字的順序來解釋。通過深入理解,古詩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難體會出來。

三、多方遷移,領悟意趣美。

我們在古詩教學中有時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我們何不讓孩子們對內容做回味、做遷移呢?

1、將古詩改寫成短文。

在孩子們領悟了古詩描繪的那種美的意境之後,讓孩子們將古詩改寫成短文。當然在改寫之前,還要提醒孩子們詩的內容,除了古詩所描繪的內容外,還可以做合理的想象。改寫是對孩子們一種美的薰陶,還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促使他們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

2、連結課外閱讀。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是古人寫作的祕訣。每學好一首詩,就要求孩子們去找同一類的詩,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

我們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古詩的“意趣美”這一內蘊力,催動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產生最佳的審美效果。

詩詞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半圓的月正好懸在頭頂

小區裡一片冷冷清清

家家戶戶都點亮著燈

迷人的小區樓宇高聳

小區的幾處廣告牌上

都帖著告示通知等等

其實說的都是關於冠狀病毒的事情

晚上出來的人很少小區的後門已封

附近的大街小巷四處都是相同的告示

到處都在堵路包括我們鄰近的城中村

我們走出大門返回時居然要測量體溫

看來小區的保安還是比較用心

所有的都人不約而同的戴上了口罩

不論你在商店超市水果店和蔬菜店

無疑戰勝惡魔已成為一種強勢的宣言

是啊,我們就不信你惡魔敢來挑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