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精選2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6W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

“共產黨員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啊!”葉連平說。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精選28篇)

20__年,葉連平拿出2.1萬元退休金,連同烏江鎮政府和社會捐贈,成立了葉連平獎學基金,獎勵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家庭貧困的孩子。

基金成立8年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援下,他又陸續投入5萬元。至今共發放了10萬多元,獎勵資助了142名留守兒童。

每年葉連平還要自掏腰包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夏令營活動,帶領孩子們參觀學習。安徽省科技館、安徽博物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讓學生親眼看看,比上課講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老師的工作,絕不止在三尺講臺上。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主要的!”葉連平說,走出去教育,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科學文化素養,還孕育了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每年暑假,葉連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吸引了從省內外來的大學生支教團,他們在此開展暑期課外輔導活動,將七彩課堂搬進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葉連平也自始至終全力為大學生支教團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為了讓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更大的作用,葉連平省吃儉用。前兩年,他出行全靠自行車,每次都要騎車到離家7公里外的鎮上買菜,因為那裡的菜便宜。到南京給孩子們買學習資料,他就把自行車騎到好幾公里外的公交車站,再乘大巴趕往目的地。之所以這樣做全都是為了節約開支,把省下的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葉連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老平房裡,室內擺設陳舊,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穿著也極其樸素,至今仍穿著破舊的襯衣和帶有補丁的褲子。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

一雙手

一個粉筆頭

整齊有力的粉筆字

但你可能想象不到

這拿著小小粉筆頭的手

是一雙九旬老人的手

今年已經92歲了

他正在為第二天的英語課準備板書

這樣的生活

他已經堅持了19年

蠟燭光很亮,能照亮的地方也很大。我能照亮的地方很有限,充其量也就是一隻閃爍微光的螢火蟲。我現在最缺的是時間,我要跟時間賽跑。

——葉連平

暑期伊始

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卜陳村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92歲的退休教師葉連平

又開始了暑假的忙碌

每天

葉連平上午講課三個小時

下午講課兩個小時

除了上課

葉連平還要給孩子們列印教材

批改、點評作業

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孩子們充滿期待的眼神

大概是葉老師選擇堅持站在講臺上

最大的動力吧!

20__年

原本是老師的葉連平決定創辦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為孩子們免費補習英語

葉老師生活的卜陳村

位於和縣烏江鎮中東部

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

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家長普遍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

一天的工作結束

葉老師走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葉老師辛苦啦!

葉老師膝下無兒無女

和老伴過著清貧的生活

至今還住在30多年前蓋的平房裡

儘管如此

在葉連平家吃住的孩子一直沒有間斷

有的學生離家比較遠

來回上下學不方便

葉連平就讓這些孩子住在自己家裡

包吃包住,不求回報

19年來

葉連平幫助過的孩子超過1000名!!

收到學生送給自己的摺紙

葉老師笑得和孩子一般可愛

一般爛漫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牆上

除了琳琅滿目的錦旗和獎狀

還寫著一句話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是

“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3

在通往葉連平創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路口,一塊黑板報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個黑板報是葉連平15年前創辦的,黑板報上書寫的大都是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內、國際新聞,從此經過的村民不時地停下腳步駐足閱讀。

“從這塊黑板報上,我們瞭解到了許多天下大事,內容很豐富!”村民劉福林說,這要感謝葉老師給他們提供了一處瞭解外界的視窗!

採訪中,烏江鎮卜陳學校校長居平樹介紹說,葉老師堅持15年為村民辦黑板報,寒來暑往,從不間斷,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是我們身邊最生動的教材,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

20年來,葉連平在教學之餘發揮餘熱,積極給有關單位作宣講報告,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警營,樂此不疲給黨員幹部和企業員工宣講黨的奮鬥歷程,開展家國情懷教育,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宣傳員”“戰鬥員”作用。

20__年,葉連平被上級評為“三感人物”,獲獎金1000元,他把獎金全部用於“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購買課外讀物。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嚴格按照新時代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不已。”葉連平說,“我希望最後一口氣是在講臺上撥出去的,而不是在床上!”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4

1928年,葉連平出生于山東青島。青少年時代的葉連平在南京當了一名勤雜工,聰明好學的葉連平有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經人介紹,他來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個叫“卜陳”的小村,成了村裡的“豬倌”。因為村裡一位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他被鄉里舉薦為該村國小語文代課教師,每個月36元錢,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因為工作成績突出,葉連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宣誓的那天晚上,這個連大山也壓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黨組織,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給黨,交給講臺,交給鄉村的孩子們!”葉連平暗自發誓。

退休後的10年間,學校哪位老師有事情請假了,葉連平都主動代課,充當“替補”教師。那10年,和縣哪所學校缺少老師,他都樂此不疲上門為孩子們上課,短的幾個月,長的幾年。

辛苦的付出,讓葉連平榮獲了“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省道德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組織上獎勵給自己的獎金,要麼用於學校栽植樹苗、修築旗杆、購置二手風琴、安裝電燈、添置運動器械,要麼為老師們購買保溫桶、毛巾、肥皂、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葉連平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的助人為樂精神贏得了大家的無比尊敬。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5

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期間突發林火爆燃,造成30名撲火隊員不幸殉職。其中27人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員,1個80後,24個90後,2個00後。

這個重大、震驚、悲痛的訊息觸及了全國人民的心靈,一時間“向英雄致敬!”這句話烙印在了每個人的心底。那是整整30個崇高的生命,更有27名優秀的消防英雄。深深記得,當妻子告訴自己通過“學習強國”看了幾名消防英雄的故事不禁流淚時,筆者問到“有什麼其他收穫嗎”,她久久不語。筆者由衷的想到,請不要只記住傷痛,不能只有感動,傷痛之餘,要學會深刻思考、認真自我反思、繼續砥礪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致敬!”。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學會深刻思考。要思考如何避免火災、如何減少突發事件、如何保護公共安全、如何優化應急處理...,人人有責,更是全面參與,只有攜手把這些工作做得更好,帶給我們的傷痛才會最少。要思考消防英雄為什麼總是戰鬥在第一線,為什麼總是把國家財產、民族利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怕犧牲,那正是消防英雄用實際行動履行職責、踐行承諾、堅守信仰,是他們捨己為人的付出換來我們的幸福安康,“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消防隊員就是負重那群人。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認真自我反思。作為一名工作人員,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履行好了工作職責,比如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警察除暴安良、服務人民群眾等許多職責,是否一一做到了最好。作為一名黨員,是否記得入黨誓言,是否能做到“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許很多人都還沒做到或者正在做沒做好,但筆者更多的是想說,要從消防英雄的事蹟反思自己,發掘正能量,鞭策自己慢慢進步,讓每個今天的我都比昨天更優秀。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繼續砥礪前行。傷痛的故事無法忘懷,但可以把傷痛的心情留給昨天,因為我們今天前進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滯。也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還有一些崎嶇坎坷,但一定要堅信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必定會完成這個夢想,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從來都不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向英雄們致敬,要把傷痛留在背後,要自覺擔當工作職責,要真正有所作為,要團結奮進迎接下個挑戰、戰勝下個災難、創造下個奇蹟,共同開創美好明天。請不要只記住傷痛!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6

每一個“感動中國人物”背後都是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頒獎詞字字鏗鏘,億萬同胞隔著螢幕產生共情,眼睛泛紅了一次又一次,只因為頒獎詞中的主人公們在普通的崗位幹出不平凡的事情,為了人民的事業,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蹟更讓人動容?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最是精神動人心,20_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是奮鬥在各條戰線上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的縮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卻清楚他們為了誰,因為每個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奮鬥者的精氣神:低谷中奮起,永不言棄;危難時拼搏,無所畏懼。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長征,同樣,每一個時代也有自己的英雄。從舍半生給茫茫大漠、根入石窟蟠的樊錦詩,到捨己幼為人之幼、一丸濟世德的顧方舟,再到蘭谷遺芳遠、永留百色大山的黃文秀……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行業不同,他們卻給了世人同樣的感動。用信念扛起時代重任,用行動為人民撐起一片豔陽天,在他們看來,是義不容辭的使命。這樣的人,是“真英雄”!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7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有這樣一名志願軍老戰士,他曾捨生忘死血戰沙場,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後,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就是已經96歲高齡的孫景坤初心不改的英雄本色。

在丹東市光榮院,一件掛滿軍功章和紀念章的軍裝掛在孫景坤老人的床頭,這是他那段戎馬生涯的見證。

1948年參軍入伍的孫景坤曾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多次重大戰役,並立下赫赫戰功。1950年,孫景坤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因激戰負傷回國治療,傷剛好又再次奔赴前線。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嶺戰役的一場戰鬥中,身為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當時,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彈藥上去要衝過十幾條封鎖線。

衝上陣地的孫景坤和所剩無幾的戰士們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從中午一直到半夜,孫景坤和戰友們浴血奮戰,最終守住了高地。因為作戰英勇,孫景坤榮立一等功。1953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而在回到家鄉後的幾十年裡,他卻從未提起這些榮耀。

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放棄了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鄉務農。在辦理黨組織關係時,他“隱藏”了自己的戰功和榮譽,回鄉第三天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勞動。後來作為生產隊長的孫景坤帶領鄉親們大力發展糧菜生產,用幾年的時間栽下了13萬棵松樹和板栗樹,並帶領村民一同修建水壩改造耕地。

村民有困難,孫景坤想方設法解決,而他自己的孩子卻沾不上一點光。在家務農的大女兒孫美麗今年已經快70歲了,因為小兒麻痺她從小右腿落下殘疾。她告訴我們,16歲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卻在父親的堅持下讓給了生活更困難的家庭。

20世紀90年代,抗美援朝紀念館移地改建,向社會徵集文物。孫景坤最終決定將自己的立功證書等紀念物品捐獻出來,那時候人們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戰鬥英雄。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8

在我們身邊意味著這些人可能是他或者他們,也可能是你或你們,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評選之所以有意義,恐怕更重要的是在於將“我與我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去。否則,每年一度的評選與頒獎就只是流一流眼淚、顫一顫心靈或是當作幾個月後中大學聯考作文中的材料多次打磨後呈上考卷——除此之外,感動過後,再無其它——這絕對是一種再無可比的悲哀。能夠被感動,源於靈魂的不懈怠和心靈的不麻木,但這二者並不必然導致個體行為上的改變和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換句話說,在感動與行動之間,存在一個距離。

感動中國評選的意義在於,它每一年都在不斷的提醒我們,即使在工作與生活的壓力巨大、日夜忙碌的辛勞俱增、自古以來優秀的傳統美德似乎逐漸消失的當下,我們身邊還是好人更多,勤勞、勇敢、善良、堅強的中國人還是會在角落中不經意的觸動我們,使我們明白自我內心中對善的追求、對愛的渴望、對美的嚮往,使我們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可以感動自己時,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信心和繼續前行的力量。在這個層面上講,感動中國評選出的每一個當選者,也許不都能讓你覺得感動,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去一一效仿他們,但只要每年的10個人中,哪怕有1個能夠使你心生嚮往與渴慕,願意為世界更美好努力一下,就算沒成功,也有積極且巨大的意義,愛與善從來也不是大而無當,非驚天動地不可的,它是每一個嚮往、渴慕、追尋的念頭、火花,匯聚在一起,才是“大”中國。

感動到行動,存在一個距離。如何將這個距離縮短,不僅僅是一個感動中國評選可以單獨回答的問題。愛與善的傳遞,也許並不像人們一直以來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否則何以解釋我們每每會留下感動的淚水卻還總是發現頻頻發生的假惡醜呢?縮短距離,必須承認個體的軟弱和不完美,檢討我們自身是不是讓太多的趨利避害遮蔽了愛同類的普世情懷?縮短距離,必須在著手於個體的精神建設同時,盯緊社會環境的引導和政府職責的追問,就像今年的當選者之一高淑珍,在她那個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愛心辦起的殘疾孩子學校事蹟中,為什麼看不到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為?事蹟中的種種,的確越是艱辛就越是令人感動,但如果相關職能部門真的“及人之幼”,她是不是就能少一些苦苦支撐的艱難,或者讓更多有愛心但無力的人們更敢於出手相助?如果個人的愛心與善行,填補的是政府的缺位,那麼感動之前,更應該有對制度的追問和反思,否則,該管的卻沒管,再多的感動,也必然孤獨。縮短距離,就在於每一個做好自我本職工作的人,再多做一點的那一點智慧;也在於即使不能行善,也決不向惡行妥協的那一絲堅持;

有了這一點一絲,縮短的距離背後,就是愛與善的花朵,不止於感動而感動不止。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9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學啟蒙。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南下,杳無音訊。失去了父親的聯絡和經濟來源,葉嘉瑩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避難、艱難度日。她17歲時,母親突發重病,死在求醫回家的路上。

葉嘉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強忍著悲痛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她數十天閉門不出,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幸運的是,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嘉瑩能夠繼續學習,如願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並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畢業。

畢業後,因才華出眾,葉嘉瑩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在此期間,她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趙東蓀,雖然心底毫無波瀾,但看對方為自己來回奔波丟了工作,於心不忍。於是,1948年,葉嘉瑩放棄了北平的工作,跟趙東蓀去往南京結婚。剛到南京不久,局勢便出現動盪。24歲的葉嘉瑩跟隨丈夫來到中國臺灣,在彰化女中當教師,並生下大女兒。

當時,白色恐怖籠罩中國臺灣,丈夫含冤入獄,不久後她和女兒也被囚禁起來。等到釋放時,發現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倆只能寄宿在親戚家裡,忍受著各種閒言碎語。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來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嘆身無託,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葉嘉瑩一邊在私立女中教書,一邊撫養女兒,有時不得不把女兒帶到課堂上去。整整三年,葉嘉瑩都在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輕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獄了,性情卻變得暴戾,時不時對著葉嘉瑩拳打腳踢。同時一家人的生計重擔,也全部壓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為獨立撐起家庭的“女強人”,為了老父和兩個讀書的女兒,她辛苦教書維持整個家庭,極盡忍耐。

為了掙錢,她同時在臺北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三所學校任教。課業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氣喘,胸口時常隱隱作痛。那是葉嘉瑩一生中最昏暗的時刻,在極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殺。

但憑藉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骨子裡的堅韌核心,葉嘉瑩最終還是超脫了那份痛苦,從詩詞中找到寄託。無論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負,一站上講臺,葉嘉瑩就變得神采飛揚,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0

20__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向全黨發出了“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號召。這不禁讓人想起最近剛剛發生的一件事情。

廣西百色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生,畢業後本應有更好選擇的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做駐村扶貧工作,就是這麼一個年僅30歲的基層幹部,在回駐村的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在印象中最深的是她所說的一句話: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正是這麼一份“堅守、執著、勇敢”的初心,令所有人都銘記住她的名字,也正是她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對本心的篤定、對本源的堅守、對本初的執著;始終,即自始至終、善始善終,就是對初心的矢志不移、對信仰的忠貞不渝、對使命的堅韌不拔。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是建設家鄉、報答鄉親。而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我的初心便是服務群眾,紮根基層,不悔青春。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沒有想著要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鄉。百色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黃文秀積極響應到基層建功立業的號召,投身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她堅持以村為家,把扶貧工作當成事業,駐村以後把幾乎所有個人物品都搬到了村裡。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作為駐村書記的她是我們基層選調生的楷模,作為大姐姐的她是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的榜樣。

牢記使命,方能致遠。使命,是對信念的堅守、對理想的詮釋、對責任的擔當。牢記使命,擔當實幹,敢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不斷地奮鬥努力,才能實現遠大理想。黃文秀牢記脫貧攻堅的使命,為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貧原因和現狀,她堅持用土辦法,對村內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認真查擺問題並聽取民情民意。任第一書記的一年多來,黃文秀團結村“兩委”幹部,通過考察學習、請專家指導、挨家挨戶宣傳、黨員帶頭示範等方式,帶領群眾摸索並發展了適合本村的產業——種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這些產業,如今已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1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 的歷史遺產,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 的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

說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正如郎平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所說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傳承,並不是說贏了比賽才有女排精神,如果這場比賽輸了,我認為隊員們依然很努力。”這樣的女排精神,正是我們喜歡中國女排 和提起女排就滿滿正能量的原因。

郎平

一個人的成長腳步能與國家的進步發展同步,這是我人生的幸運。

40年前,我光榮地成為中國女排 的一員,我們和中國的改革開放一起邁出堅實的腳步,為中國的三大球“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踏實苦幹,艱苦奮鬥。

1981年,我們第一次代表祖國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心中有強烈的國家榮譽感和使命感驅動,中國女排 在此後幾年克服重重困難,頂住千斤重壓,創造了世界排球歷史上的第一個“五連冠”,“女排精神”成了改革開放之初牢牢紮根國人心中的精神動力。

1995年,被“國家需要”深深打動,我帶著從國外學習的成果回國執教低谷中的中國女排 ,希望通過改革創新為中國女排 注入活力。

20__年,年輕一代的中國女排 在里約奧運會逆境奮起,再奪金牌,“女排精神”在中華民族的強國之路上得以延續和傳承。

我常常跟隊員們說:站在國際賽場上,我們代表中國,這是一種神聖的動力。其實,“女排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永不放棄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那種堅韌、頑強、執著,正是“女排精神”的魂。

中國女排 承載著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改革開放之初,頑強拼搏、團結奮鬥、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激勵著中國人努力奮鬥,激發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30多年來,中國女排 收穫過成功與榮耀,也經歷了不少挫折和磨難,但女排精神歷久彌新,成為改革浪潮中激勵人們奮勇前進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光彩。

“女排精神”激勵著國人,我們也在社會各行各業不斷創新進步中汲取了強大的力量。

因為40年前投身於中國女排 ,我能夠有機會成為“女排精神”的實踐者和傳承者。今天我能接受表彰,應該說是代表中國排球人,代表幾代女排運動員,我只是她們中的一分子。這個表彰,是大家對中國排球,特別是對女排的認可,對女排這種拼搏精神的認可。

從中國女排 第一次拿到世界冠軍,我們就一直在說“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女排的冠軍之路,和我們為之拼搏奮鬥的事業永遠在路上,我們每個人站在這個位置上都會為國家榮譽而戰,都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傳承女排精神。

惠若琪

北京時間20__年2月3日,中國女排 美女隊長惠若琪(小惠)正式宣告退役。原因還是心臟問題。

27歲的她,到現在為止已經有過兩次心臟手術經歷。記得第一手術後,躺在病房的他,看著窗外的飛鳥,內心難掩淒涼,以後恐怕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奔跑在賽場了。

“等你們打到前四名,我就回來了”,面對來看望、安慰她的教練和夥伴,她不露弱態。吹個牛,鼓舞別人,也鼓舞自己。

然而吹牛和勵志有一種不同,那就是前者主要的姿態是吹,而後者通常會有行動。手術效果、恢復訓練都很不錯,但是,心臟問題,在20__年即將出戰女排世界盃的前夕,再度爆發。

她哭著對郎平說,“追求夢想的道路可能要到此為止了” 。郎平說,別放棄希望,一定要爭取,我們需要你。

希望,爭取,需要,溫暖強大了那顆受傷的心。惠若琪第二次要進入手術室之前,還面帶微笑安慰著其他人。

等到看到隊友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的時候,她心裡有喜悅也有失落。正如20__年的她,心裡有忐忑也有感動。兩次手術讓她自己都覺得有些邊緣,感動的是教練和夥伴仍然信任她。

等到20__的巴西奧運會賽場,女排打的很不順利,在小組賽以0:3不敵塞爾維亞,1:3不敵美國形成逆風局,而任由這個勢態發展下去,真的要洗洗睡睡了。遠在巴西客場作戰,光是賽場周圍密密麻麻的吶喊聲,就能讓逆風的形式凶險一倍!

女排開會時,惠若琪跟大家說,如果大家還不提起精神用盡全力去拼,明天那場比賽可能就是我們最後一次能給彼此保護了。

第二天的賽場,“最後一次”,“彼此”,“保護”,“在一起”,這些字眼兒展現出了神奇的魔力,大家的狀態跟之前不一樣了。不僅是場上的,場下的隊員也是如此。接受採訪的袁心玥說,她們想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賽場觀眾席上的,巴西兩萬人。她們當時大聲助威的時候,在旁邊擦地都以白眼迴應,意思是你們能不能不喊了。

正是在這種互相激勵的狀態下,我們認為,那個被稱為女排精神的東西,被喚醒了。“勵人”所理解的女排精神是,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拼盡全力!有了這種精神,什麼事做不好?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2

20__年,中國女排在金牌教練陳忠的帶領下,從1986年到20__年,時隔十七年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奪得了女排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也從這時候起,再起站了起來。陳忠獲得了20__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奪得了闊別多年的奧運會冠軍,從1984年到20__年,歷經20年才再次奪得奧運會冠軍。這一年,中國女排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20__年,沉寂十年的中國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忍著身體上的病痛和心理上巨大的壓力,破釜沉舟,再次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郎平的事蹟也是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郎平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冠軍,又是歷經12年再次站到世界巔峰。中國女排因此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今年,中國女排比以往更加優秀,在祖國70週年的國慶前夕,送上了一份大賀禮。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十一戰十一勝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用著十一連勝慶十一,讓整個世界再次見識到中國力量。

目前,在世界女排的積分排名中,中國女排高達320分,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女排足足高出了54分,中國女排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遙遙領先。

最後,感動中國評選活動正在進行當中,希望大家都能踴躍參與,支援中國女排以及其他感動中國的人物,投上自己寶貴的一票,發揚傳承女排精神,發揚傳承感動中國的精神。

動中國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心得體會5

場外觀眾激動的呼喊聲劃破了天際,同時拉開了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爭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隨之揪在了一起。

與塞爾維亞的決賽,中國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塞爾維亞發球員將球拋向高空,一躍而起向中國女排發去。中國女排張常寧輕輕一躍,將球向對方場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場屏氣凝神,死死盯著這顆球。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對方的主力隊員一個飛撲將球向上打去,球沒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趕上了,我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要命!就在雙方僵持不定的情況下,中國女排惠若琪在賽場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縱身一躍,將排球直向對場砸去,讓對手防不勝防。好一個精彩的扣球!我同場外觀眾一樣,右手緊握拳頭,在頭頂上空揮舞吶喊:“中國女排加油!中國女排最棒!”中國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

最後一場。也是決定勝負的時刻了,我緊張地盯著電視螢幕,此時我都能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發球員雙手靈活地交換拍球,在她沁滿汗珠的額頭前還有幾縷凌亂的髮絲。她聚精會神地盯著對場,就在排球再次觸到她的手掌時,發球員一下子將球頂住,向高空投去,隨後一躍而起,將球向對場拋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爾維亞隊撲去。對方主力隊員向前一躍再次將球擲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這最關鍵的一球,中國女排姑娘張常寧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刻,她一個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球落地了!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張常寧緊握沁滿汗水的拳頭,在賽場歡呼、奔跑;郎平教練高舉雙手與女排們相擁在一起;女排隊員們激動地熱淚盈眶;全場觀眾將我國國旗在空中揮舞,享受著這久違的奪冠幸福和再度屬於我們的輝煌!

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女排!”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12年再度發揮潛力最後爆發的精神!中國女排,我為你們喝彩!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3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今年舉辦的是第十八屆,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10位(個)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或群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五連冠,成為了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三十多年來,女排魅力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

20__年國慶前夕,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__年女排世界盃,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女排姑娘的成就,顯露出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英者風範,也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4

有人說:“只會唱歌跳舞的並不值得全民敬仰,舍已為人的戰士才是我們的全民偶像。”有人說:“不讚網紅不讚星,只贊橙衣英雄。”還有人說:“在這和平年代,橙衣英雄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3月31日,四川發生森林大火災,大火鋪天蓋地地蔓延,30名消防員孤身入林,與肆虐的大火斗爭。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林火爆燃,原本就勢頭很大的火焰形成了火海,把30名消防員包圍了,使他們與外界失聯……4月1日,確認30名消防員的遺骸全部找到,這也預示著,30名消防員全部都壯烈犧牲。

其中中隊長張浩29歲,而且剛結婚不久,婚後他還來不及享受幸福,就奔赴各個災區,撲滅了一場大火,再去撲滅下一場大火;救了這一座山的村民,再去救下一座山的百姓。張浩生前一直奔赴前線,因為,這是他的使命,而在烈日下,嗮得最多的,正是他的軍裝,他的任務和他的使命。

4月2日夜裡,從高速公路口一直到西昌市殯儀館,站滿了人,當載著30名消防員的遺骸的車隊駛過時,成百上千的人們情不自禁地喊到“英雄英雄!一路走好!”

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奮不顧身地救火了,為什麼他們救火時即使把生命獻出也不在乎?為什麼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也要救人,救火?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要保衛人民,保衛地區,保衛祖國!

祖國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英雄,有錢凌雲、劉傑、趙萬昆……其中楊科璋在轉移一位一歲小女孩時,不慎踩空,從五樓墜落。在那生命的最後時刻,楊科璋緊緊地把她抱在懷裡。小女孩毫髮無傷而他卻傷重不治。他原本可以把小女孩當墊子而存活下來的,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把她緊緊地抱著,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小女孩。正是有成千上萬這樣的捨己救人的英雄,才有了我們現在安逸的生活。

英雄們!感謝你們的捨己救人;感謝你們如守護神一樣保護著我們;感謝你們維護祖國的和諧安定,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仰。謝謝你們,穿著橙色戰衣的英雄們!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5

觀看戰鬥英雄張富清的英雄事蹟後,讓我萬分敬佩和感動。老英雄張富清同志60多年曆經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連他家人都不清楚,他曾榮獲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和師戰鬥英雄稱號,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

一心為國,造福一方。抗戰時期的戰鬥英雄,復員轉業後的人民好公僕。軍人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那裡搬,哪裡艱苦就到哪裡去,紮根來鳳30年,為民造福,帶領群眾一起放炮眼、開山修路,為來鳳縣帶來了新氣象,用自己的身體力行見證了共產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張富清同志在採訪中說到“犧牲的戰友沒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我有什麼資格顯擺戰功。”值得我們好好去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過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時遺忘了初心和使命,丟失了公僕情。心繫退役軍人、服務退役軍人,全心全意為退役軍人服務,為退役軍人解決眼前的問題,把退役軍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繫國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為同危害國家事業的敵對勢力鬥爭,為國家事業無限奮鬥。心繫工作,發揚銳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思想態度、認真鑽研業務知識,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切實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確保擔當作為。

讓我們以張富清為榜樣,學習榜樣精神,以榜樣為鏡,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為市中區的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6

在20__年底退役軍人資訊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張富清同志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奉獻。

基層幹部,我們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保家衛國、堅守崗位的英勇作為;學習他吃苦耐勞、紮根基層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精神。

“犧牲的戰友沒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我有什麼資格顯擺戰功。”這是張富清同志在採訪中說的話,他的話值得我們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過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時遺忘了初心和使命,丟失了公僕情。心繫群眾、服務人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貫徹一生,在工作中親民愛民,為群眾解決眼前的問題,把人民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繫國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為同危害國家事業的敵對勢力鬥爭,為國家事業無限奮鬥。心繫工作,發揚銳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切實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確保擔當作為。

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做奉獻有為的幹部;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守住初心、牢記使命。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7

那一道淒厲的閃電,擊中了四川涼山木裡的枯樹。一瞬間,濃煙滾滾,火焰登時席捲了整片山林。火勢迅速蔓延,生機盎然的森林,變成了人間地獄。

誰捨得讓祖國的大好山河付之一炬?但是,以任何人的力量,都無法阻止這場慘劇。但是,一個人不行,一群人呢?一個廣大而團結的集體呢?

他們奔赴火海,義無反顧的向這場天災宣戰!消防車是他們的戰車,水管是他們的武器,明知道這是一場希望渺茫,甚至可以說是以卵擊石的戰鬥,但為了守護美麗家園,他們卻選擇了生命中的最美逆行——衝向火場,永不回頭。

都說水火無情,突如其來的風向改變,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燃,奪走了30人的生命。當他們被烈火淹沒時,有些人依然無悔。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奮鬥,甚至獻出生命?

是金錢嗎?不,金錢永遠沒有生命重要!

是名譽嗎?不,名譽也不及生命重要!

是信仰!

是堅定的保衛祖國大好河山的信仰;是甘願做和平時代的戰士的信仰;是功成不必有我,建功必須有我的信仰——甚至,消防員這三個偉大的漢字,就是他們的信仰!

回溯歷史,在火災中搬運燃燒的煤氣罐的,是消防員們;在洪水中奮勇救人的,是消防員們;在危難之中解救被困者的,是消防員們......當今社會,我們已經看不到紛飛的戰火,感受不到槍林彈雨,“出生入死”這種詞語,我們已經陌生。但是,消防員們卻依然衝入險境,從死神的刀下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他們,卻常常沒有逃脫死神扼殺。這精神,怎麼不值得讚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消防員的精神再偉大,我們不身體力行的學習,終究還只是空中樓閣,還只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所以,我們要把消防員的精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將來可能不會成為消防員,其中又有大部分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像森林大火這種生死攸關的情景。所以,有些人錯誤的認為,既然自己絕對不可能面對火場,那麼學習這種精神就毫無用處。這種想法是狹隘的。儘管我們可能不會成為消防員,我們仍要學習這種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精神,因為,你會發現,你,就是撲火者,就是消防員。

他們一生都處在水火之中,在水火不相容之間,你們挺身而出,每一次救火都打著“死”的準備,對於我們來說,你們是天使,救濟人類的天使!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8

那個患眼疾的孩子目前不方便來寧波,我把剛剛獲得的5000元獎金都給了他們校長,託他帶孩子到長沙或懷化先去治療看。”12月26日晚上,應邀出席寧波市湖南商會2020__年會的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周秀芳,一見面就這麼說道。

周秀芳老師剛剛參加了懷化市年度十大道德模範的頒獎晚會,卻把所有的獎金,都給了需要幫助的漵浦學子。這已經是她三年支教以來的一貫做法。在支教期間,周秀芳老師經常把身上的錢掏出來,給那些貧困學生。她的本子上記錄著來自愛心人士的一筆筆捐助,卻從來不記錄自己每一筆的付出。

“去考察了5所學校,看見由張剛團隊捐助的兩丫坪鎮磉基衝希望國小地基基礎開始動工了,我非常高興,還去了這個鎮的頓腳水村和當家村,這兩個村小校舍已經沒了,要重建希望國小,這是我下一步要去找愛心團隊的,將會是19所、20所。”周秀芳說。當天晚上,現身湖南商會年會的周秀芳,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

寧波市湖南商會副會長李顯偉老家就在漵浦縣低莊鎮,周秀芳老師的事蹟感動了他:“今年春節回老家,我會好好去看看周老師牽線建造的那些希望國小,也非常希望孩子們在新的教室裡,能好好學習,快樂成長。”在他和商會其他一些負責人的發動下,為建造第18所希望國小籌款成為此次年會的一個專案。

年會活動中,通過愛心義拍、捐款接龍等方式,當晚共籌集善款11萬餘元,其中,10餘個來自漵浦的老鄉,在4小時裡共募集捐款4萬餘元。

寧波市湖南商會會長李迎春告訴記者,熱心公益是商會成立以來的一個傳統,4年前設立了愛心公益基金會,致力於助學、幫困、慰問、救助等慈善活動,今後,還將以“精準扶貧”為導向,在湖南和浙江兩地開展幫扶活動。

“年會是籌款的開端,我們會繼續發動老鄉們捐款,最後將籌集30萬元建寧波市湖南商會希望國小,校址還在確定中,我們將會組織人員到漵浦去實地考察,此外,還會開展貧困學生結對,組織兩地學生交流和體驗活動。”李迎春說。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19

爸爸情不自禁地讚歎著:“王者歸來,勢不可擋,真給力啊!”在廚房裡揀菜的媽媽笑著衝我們喊道:“扳回兩局了吧?”“嗯,媽媽你怎麼知道的?”我好奇地問,“聽你們在房裡喊的,‘好球’,‘傳……扣!’‘給力,太給力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終於,女排姑娘們搶先拿到了賽點,可此時卻遭到塞爾維亞人的“負隅頑抗”,僅領先一分。我強忍著心中的波瀾起伏,攥緊拳頭,多想先跳進螢幕裡,去為女排姑娘掛上一塊金牌。她們很棒,打得很精彩,表現很給力。

決勝關鍵在此一球。是向亞軍屈服,還是向冠軍發起衝擊……對方發球勢大而力沉,可我方丁霞早已做好準備,她雙拳合抱,大拇指並排收在腹前,雙腿屈蹲在地,緩解接球時的巨大沖擊。球重重地砸了過來,丁霞伸出雙手,嫻熟地把球傳到了前排,楊方旭會意,把球輕吊到了上空。惠若琪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因為塞爾維亞隊後方出現了一絲空缺,什麼都逃不出她的眼睛的。剎那間,惠若琪雙腿蹬地,快速而不失敏捷,高高躍起。左手勾形緊收腰邊,右手筆直地升高,準備扣球。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得人很是帶勁。不等塞爾維亞人露出驚恐萬狀的神情,惠若琪的右手順著慣性以泰山壓頂之勢向下,完成了一記重扣,只見她的嘴角一揚,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球重重地砸了出去,直奔目的地而去。它似乎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的重任,背後有多少日夜的艱苦練習……只聽“嗵”的一聲,排球在空缺處落地了,姑娘們癱倒在地上,眼裡噙著淚水……中國人站起來了,拼命揮舞著五星紅旗,高唱著國歌……

女排太給力了,比賽太精彩了,結果太震撼了!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0

周秀芳一邊在支教,一邊想著怎樣改變這裡的現狀,為孩子們爭取支援,她將桐林國小的圖片配上文字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她早年在寧波教過的學生、企業家張剛看到後,親自趕到桐林國小考察,當場決定出資40萬元,委託周秀芳重建學校。

在桐林村一所廢棄的房子裡,周秀芳住了下來。白天,她在借來的教室為孩子們上課,課餘頂著烈日去監督新學校施工;晚上,她和村幹部一起,與村民商量著解決一些建校中遇到的問題。在建設桐林國小期間,周秀芳和孫紹富還抽空走訪了九溪江另外九所村小和一所中心國小。一次次的微信溝通、現場接待,周秀芳和孫紹富為4所村小找到了援建人。周秀芳目前已經籌款近300萬,為山裡的孩子籌建9所希望國小。

校服、被子、文具、滑梯、圖書……除了籌建希望國小,周秀芳和孫紹富還通過各種途徑,為當地孩子籌集了大批物資。“這些東西來自一個叫寧波的愛心城市,我只是個‘愛心搬運工’。”周秀芳說。

愛心接力,一個人影響一群人

周秀芳膝蓋不好,有恐高症,血壓也高,但說起山區孩子的事情她滔滔不絕,卻很少和別人說自己的苦。九江溪鎮政府考慮在山區生活條件差,主動提出讓周秀芳住到新落成的鎮政府裡,被她婉言謝絕。她說,“要是享福,我還不如直接回寧波去。”

為了省下錢用於助學,周秀芳老師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張木板床,一個電磁爐,一隻行李箱,就是她在漵浦縣九溪江中心國小宿舍的全部家當。但周秀芳為孩子們花錢卻很大方,走訪貧困學生時,她常送上幾百元錢;留守兒童過生日,她常買來生日蛋糕。為了使留守兒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視訊通話,她募集資金給當地學校買來電腦。

腳步不止,為了孩子們,願意幹到80歲

去年12月,周秀芳為改造校舍的事回到漵浦。記者見到她時,她眉頭緊皺。“我給自己定的任務還沒完成。”周老師說,她計劃在漵浦縣興建的9所希望國小雖然目前已經完成了5所,但入駐的老師還沒有著落。“我想一個學校最少要一個老師,最好是兩個。因為又要上課又要給孩子們做飯,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這些學校都在高山上,兩個人能相互照應。”

今年快70歲的她,一個人教著3個年級的課,還要管二三十個孩子的吃飯問題。“老實說,身體確實有點吃不消。如果有人願意來幫忙,哪怕是愛心接力,一個人一次一個月也行。”周秀芳說,她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來加入支教扶貧隊伍。

她發愁的第二件事是建設資金。她發起援建的希望國小——漵浦縣兩丫坪鎮黃金村希望國小已經開建,目前她已經從寧波教育系統爭取到了15萬元,從漵浦縣當地財政爭取到了一部分支援,還有一部分資金尚無著落。計劃中,還有三所希望國小也在籌建。

此外,周秀芳和孫紹富還一直在為建設支教基地的事奔波。他們準備動員愛心人士在漵浦縣九溪江建造一所幼兒園和一個支教基地。 今年已經69歲的她,還沒有停下來的打算。“只要我的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想再為孩子們幹上十年。”

這就是周秀芳,一個普通的退休教師,一個讓人欽佩的老阿姨,為了讓山區的孩子們能夠有書讀、有學上,她早將個人生活置之度外,只留下一個純潔完整的支教夢,和一顆忘我付出的赤子心。她以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著公益夢想,播灑著愛心希望,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讓我們感動。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1

由於患胰腺癌晚期,王婭不能正常進食,只能靠輸營養液維持。家用爬梯綁上一根竹竿,成了向來節儉的王婭自制的輸液杆。

而就在不久前,她卻慷慨地將這套僅有的一室一廳住房,捐贈給了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用於資助西部貧困學子完成高中學業。王婭開玩笑說:“現在是住在別人的房子裡了,但這也還是自己的家。因為基金會就像是自己的親人,資助的那些孩子也都是自己的孩子。”

王婭是誰?

王婭生於1952年,今年66歲,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6歲時曾到內蒙古五原縣插隊,後來在河北省的一個縣城當了一年民辦教師,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給王婭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王婭立刻捐出100元,而當時她的工資還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資的一大部分。

此後,她的愛心捐贈從未間斷:汶川地震、南方水災她各捐款20__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來她持續的愛心捐贈足跡。

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錢,王婭自己也說不清,而她現在每個月的退休金也才4000元。“我就是個普通人,做的這些事實際上很普通,沒有什麼。”王婭說,“當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大的能力就多幫點兒,小的能力就少幫點兒,反正是盡力去幫。”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2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裡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後來,縣裡得知了張桂梅的病情,縣長告訴她:“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為此,縣裡開婦代會的時候積極動員大家給張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僅剩的五塊錢路費。

“我沒為這個小縣做過一點點貢獻,卻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著要為他們幹些什麼。”張桂梅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裡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讀著讀著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幹部進行溝通;家裡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迴圈。”張桂梅說。

為什麼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張桂梅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次家訪時,她發現有戶人家的兒子才讀八年級,便可以進縣城參加補習班,而他的姐姐已經高三了,卻要被家長留在家裡幹活。那一刻,張桂梅心裡覺得,就算再難,她辦女高都是對的。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3

20__年,王婭偶然看到清華大學教授趙家和成立基金會,捐助甘肅貧苦學子的報道,深受感動。她馬上搜索網路瞭解到,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主要捐助甘肅貧困學生完成高中學習,一次性捐款額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學費。至今已經資助4300多名學生完成學業。

王婭立即給基金會發去電子郵件,詢問賬務公開情況。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陳章武的一句話堅定了王婭通過基金會捐資助學的信心。“他說‘我們沒有專職人員’,就這一句話,我就告訴陳教授,我終於找著了,我要早知道,早給捐了。”

隨後,王婭很快將6000元助學金打入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賬戶。這樣的舉動讓陳章武記住了這個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為基金會的捐贈者大多數都是陳教授熟識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婭這樣沒見面就直接捐錢的並不多。

甘肅靈臺一中的高一學生白雲成為了王婭的捐助物件。20__年3月,央視《朗讀者》節目紀念趙家和教授的錄製現場,陳章武第一次見到了王婭,王婭也第一次見到她資助的學生白雲。陳章武回憶說:“那天在拍攝現場,我想請王婭女士作為愛心人士的代表上臺出鏡,可她堅決不同意。王婭女士跟我講,見到那些孩子我就心滿意足了,不要讓孩子們有什麼負擔。”

現場沒能跟白雲說上一句話,王婭就返回了天津,這也成為她當時心裡的遺憾。不過,這次錄製節目的經歷也讓王婭深受感動和震撼。今年年初,王婭又計劃著再拿出一筆錢,多捐助幾個孩子。同時她還計劃著,暑期要隨基金會到甘肅家訪,與白雲見上一面。然而,命運卻跟她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4

我和老毛是同事,是警隊裡的室友。在我眼中,老毛就像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盡己之力,用了整整12年,修築起一條科學而有溫度的涉艾病犯監管、維穩一方的平安路。

老毛擁有的不僅僅是勇氣,也擁有工作的智慧。患有艾滋病的羅某是涉嫌故意殺人的在押人員,從小習武,生性好鬥,20__年入監所時27歲,力壯身強,是個不服管的刺頭,自然對老毛多有牴觸。老毛想到個辦法,先削掉這個刺頭身上的尖刺,決定同他比賽體能。習武出身的羅某1分鐘做了60個俯臥撐,而當時年近50歲的老毛卻做了80個。經過這一回合,刺頭徹底被征服。

多年後,被判處死緩的羅某在獄中給老毛回了一封信,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是您在我最危難的時候幫助我、教育我、引導我,讓我懂得了懺悔,懂得了反思,懂得犯了錯就要承擔責任,去面對今後的一切……”

老毛還充滿了對在押人員合情合理有分寸的人性關懷。一次,因為輪派任務的安排,我也親歷了老毛的工作。那是一次牢獄任務。犯人孫某身患艾滋病和肺結核重症,肺結核還在開放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4個小時的車程後,到達了監獄,監獄卻因擔心孫某肺結核傳染威脅而拒收。老毛再三協調,輾轉聯絡上杭州一家醫院,才算是解了困局。此時已是晌午,老毛領大家出了監獄,在山路岔口的一家牛肉麵店歇下腳,老闆吆喝:“上五碗麵。”老毛立馬嚴肅地提高嗓門:“不!是六碗!”老闆看了看戴著手銬的孫某和五個民警,恍然道:“對對,六碗!”面端上來了,老毛分一碗給孫某,又給他鬆了鬆手銬,沉聲道:“抓緊吃!”此時的孫某,埋著頭吃麵,眼眶卻是紅的。

當然,工作中的老毛不僅僅只是付出和辛苦,也有他的成就感和開心之事。一次,老毛把手機落在宿舍,突然頻繁響起急促的微信提示音。事後,老毛告訴我,提示音來自一個他組建的微信群,取名叫“關愛會”,是為出了看守所、迴歸社會的艾滋病人組建的。手機頻繁作響,是一名艾滋病人在長沙找到了工作,欣喜而迫切地想要第一個告知老毛。

我看著老毛,常常會有些恍惚。這是一個平凡的同事,這又是一個了不起的榜樣。他是千萬監管人的典型代表,是艾滋病犯管教崗位上當之無愧的“拆彈專家”,更是初心永志、牢記使命、忠於職守的時代楷模。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5

華坪縣的教育經費本就緊張,專門辦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來是太過瘋狂的想法。從20__年起,張桂梅就開始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她帶齊所有的證件,到城市去募捐:我想辦一所學校,您能不能支援我五塊、十塊,哪怕兩塊都行?

“騙子!好手好腳你不幹活,還會說普通話,戴個眼鏡你出來騙錢花……”籌款之路比張桂梅想象中困難許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時間也才只籌措到一萬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

就在張桂梅已經不抱希望之際,天無絕人之路,20__年,張桂梅當選黨的xx大代表。到北京開黨代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張桂梅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她開始好奇張桂梅的故事。這之後,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張桂梅和她的女高夢在全國傳開。

來自各方的捐款以及當地政府的出資共同匯聚在華坪,20__年8月,華坪女子高階中學建成。張桂梅擔任校長,並吸引來了其他16名教職員工。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收女生100名,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因為入學分數沒有門檻,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儘管如此,張桂梅還是給老師們下了“硬指標”:好多人家祖祖輩輩第一個高中生在我們這兒。有女學生的爺爺奶奶說,孫女讀高中了,我們可以放心地死了。知識在山裡人心裡的分量有多重?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給我們了,你們給我教出來最少二本!

又是一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那之後,張桂梅成了學生們眼中的“魔鬼”,從洗漱、吃飯到自習,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

張桂梅說,她知道靠刷題提高成績的方式並非上策,但這是沒辦法的辦法。儘管苦一點、累一點,但大山裡的學生也可以考到浙大、廈大、川大、武大,那便一切都值了。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6

27月底,飛行部重慶直屬中隊組織參加了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先進事蹟報告會,中隊認真總結領會劉傳健機長先進事蹟的精神和啟示,結合當前飛行部飛行作風整頓研討活動 “三個論壇”:大中隊長談管理作風、基層書記談隊伍建設、飛行作風大家談,進行了心得撰寫。中隊整理篩選一批好的文章供分享交流,從而進一步錘鍊飛行作風,夯實安全基礎。

20xx年5月14日,3U8633次航班從重慶前往拉薩的途中,突遇前擋風玻璃脫落。在這飛機已經失控的危難之際,機長劉傳健憑藉自己的過硬本領和豐富經驗,採用全手動操作完成飛機迫降任務,安全著陸於成都雙流機場。此次成功迫降創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奇蹟,我們必須感謝這位飛行英雄劉傳健,正是他在關鍵時刻的冷靜、沉著和高度的責任感挽救了機上100多乘客的生命。

我有幸參加了劉傳健機長先進事蹟報告會,見到了英雄本人,說實話跟照片上區別不大,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在電視上看到英雄的那種激動的感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讓世界都感動的英雄事蹟,將全機100餘人平安送回地面。讓我意識到這樣一個道理,所有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軍旅生涯塑造堅強意志。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劉傳健機長在成為民航飛行員之前曾經是我國空軍第二飛行學院的一名教官,他早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空軍第二飛行學院,成為了一名空軍的飛行戰士。十幾年的軍旅生涯,常年進行軍事化鍛鍊使得劉傳健具有鋼鐵般的軍人氣節。而在此次飛行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劉傳健的軍人作風恰恰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當在9000多米高的高空中飛機的擋風玻璃脫落意味著駕駛艙所有人將處於零下40攝氏度的高速行駛過程中。這樣的環境條件下,人會嚴重缺氧,正常人不到兩分鐘就會暈厥甚至休克。而劉傳健卻在這樣的情況下,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圓滿完成各項手動的飛行操作,成功迫降安全著陸。可以說軍旅生涯讓劉傳健得到人生最好的洗禮和磨練,堅強的意志讓劉傳健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此次緊急迫降任務。

勤學苦練做到精益求精。古人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劉傳健機長一直以來堅持不斷地訓練,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不斷地改進並提高。他在以前的學習中就多次對高空出現緊急故障情況下的操作進行過多次的訓練。一次次的特殊訓練,讓劉傳健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他在走上工作崗位後,仍然堅持學習不斷地總結,在工作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據他的妻子講,他每次飛行結束回到家中,都還要回想下自己在飛行過程中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缺陷。在一次次地飛行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他一生對飛行事業情有獨鍾,因此他離開部隊後踏上了民航飛機,成為了一名民航機長。但他仍然不斷進取,正是他的勤學苦練掌握了過人的本領,在高空飛行飛機出現故障的時候,憑著自己的經驗,冷靜從容應對,成就了此次世界奇蹟。

高度負責成就英雄壯舉。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成功迫降雙流機場之後,劉傳健機長並沒有閒著,他很快召集了此次航班的機組人員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在此次會上,他一再感謝機組其他人員的支援和配合,他也感謝機上的乘客對他的信任。當新聞釋出會結束後,他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發生緊急情況時,他感到害怕嗎?首先想到什麼?平時訓練時候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嗎?他說,他並沒有來得及害怕,僅僅想的是如何手動操作,如何安全降落,保障乘客的安全。平時雖然也進行過類似的訓練,但是像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當然自己心裡並沒有慌亂,而且非常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這樣的事故。他自己說,這條航線他已經飛了上百次了,對於航線的情況已經瞭然於胸。這些話看似非常的平凡,但是,我們不難看出,在危難之際能夠如此鎮靜沉著,心裡想的是乘客的安危。正是有了這樣的機長,正是有這樣默默付出的乘務人員,才能讓我們的航空飛行安全有保障,讓我們的乘客放心乘坐方便快捷的飛機。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不讓人覺得劉傳健配得上飛行英雄。

作為航空公司的一員,保障飛行安全是整個民航業一致的追求,我們要向劉機長學習。

一是要學習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劉機長視乘客為家人,為了避免乘客和機組成員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在聽覺完全失靈的情況下,靠自己的毅力操控飛機,將全機100餘人平安送回地面。

二是要學習他刻苦訓練、業務精湛的“工匠精神”。劉機長平時嚴格模擬訓練,培養出高超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在千鈞一髮的死亡線上,憑藉嫻熟的飛機操作技能以及豐富的飛行經驗讓飛機緊急備降,成功挽救了全機人員。

三是要學習他臨危不懼、沉著果敢的“戰鬥精神”。在極端的條件下,劉機長沉著冷靜、處變不驚、處理妥當,與機組人員和地面保障單位密切配合,憑著超人的膽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駕駛飛機成功備降,轉危為安。

劉傳健是凡人,他只是做了自己作為一名飛行員該做的一切;劉傳健是好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危難之際仍然想著飛機上許多乘客的安危;劉傳健是英雄,他的冷靜沉著、過硬飛行本領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成就了航空飛行的壯舉。劉傳健的事蹟已經過去了,他仍然將繼續駕駛著飛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劉傳健”也以自己的豪邁熱情投入到航空飛行事業中去,為我國的民航飛行安全保駕護航,成為我們航空出行的安全衛士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7

要以文秀同志為楷模,認真學習文秀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品格、務實為民的責任擔當,紮實做好價格管理本職工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打贏脫貧攻堅,推動價格管理工作上新臺階盡最大的努力。

一、學習文秀同志始終聽從黨召喚、服從組織安排的堅定政治立場,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文秀同志**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就業生活機會,懷著為家鄉建設奮鬥、為群眾謀發展的初心,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工作,誓為改變家鄉的面貌播灑汗水,奉獻青春。她克服家庭困難,主動報名前往樂業縣**鎮百坭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黨的脫貧攻堅事業。正如她所說的,“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面對如此情況,我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怎麼還有理由不前往基層擔任第一書記。作為一名黨員,我就必須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投身到祖國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價格管理處全體同志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堅決聽黨的話,始終對黨忠誠,服從組織安排,在祖國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崗位上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誓言。

二、學習文秀同志忠誠於人民、為民務實的高尚品德和不畏艱難、擔當實幹的優良作風。文秀同志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主動放棄雙休日休息機會,加班加點、任勞任怨,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對全村的貧困戶開展遍訪工作,全面摸清了貧困狀況。她舍小家顧大家,父親手術住院期間,沒能在身邊照顧,村裡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忙碌的身影,獲得群眾的信任和讚譽。價格管理處全體同志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事多人少的情況下,我們要以文秀同志這種緊密聯絡群眾的情懷和擔當奉獻、實幹拼搏的精神為榜樣,在價格管理工作崗位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好黨委政府和委黨組的參謀助手,為人民群眾做好價格管理服務工作。

三、學習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崇高的精神品格。文秀同志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始終牢記第一書記的職責使命,不向貧困低頭、不向困難屈服,以不脫貧、決不罷休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毅力帶領群眾克難攻堅,一步一個腳印抓精準脫貧,推動百坭村脫貧攻堅取得明顯的成效。**年百坭村順利脫貧88戶418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使百坭村獲得全市**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價格管理處作為都安縣高嶺鎮弄名村脫貧攻堅工作委內對口幫扶牽頭處室,經過近年來各方努力,截止**年未,弄名村共剩餘貧困戶112戶389人,貧困發生率為14.57%;計劃20__年底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年內脫貧83戶333人,爭取把貧困發生率下降為2.1%。現在離20__年底只有4個月了,時間緊、任務重。價格管理處克服困難,於6月20日、7月28日至29日,分別派員到弄名村開展扶貧工作。下一步,我們要加強協調配合,把更多精神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全力以赴做好弄名村脫貧攻堅工作。

2023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連平精神有感 篇28

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人都是頂尖中的頂尖,而頂尖之人的身邊必然也有十分優秀的人,有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曾經還和鄧稼先是同學,兩個人無疑都是世界的頂尖人才,為中國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的人生也十分的波瀾曲折,這個人就是——楊振寧。

一、成就斐然

楊振寧是一位物理學家,可以說他是為物理學而生的,這一生也都在追隨著物理學的腳步,要知道沒有幾個人的學時理論能夠和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等轟動世界的科學家相提並論,楊振寧就是其中一個,在物理學上面的突破絕對有楊振寧的參與,在美國的時候曾經和米爾斯一起完成了新理論,名為楊.米爾斯理論,而這一理論在諾貝爾獎的專案之中,就有7個都是因此而得的獎。

守恆定律的突破性一步,也是由楊振寧和李政道完成的,他們鑽研在物理學之中,真正地打破了人們對於守恆定理的傳統性認知,直接發表了論文,這一偉大的一步也讓兩個人獲得了了諾貝爾獎,這不止是將中國人的名字帶到了世界,更是為世界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的名字在世界上也留下了印記。

只是現在看到楊振寧所獲得的一切會覺得楊振寧真是厲害,卻不知道楊振寧求學路上的艱辛。

二、求學之路

楊振寧的童年是在戰火之中度過的,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之際,楊振寧的父親知道戰爭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自己的家裡面還有妻兒,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兒只能將孩子先一起送走,當時的合肥老家還算是安全,楊振寧就被送到了那裡。

戰爭瞬間蔓延開來,整個中國都被包裹在戰爭之中,楊家人頂著戰火終於一家團圓,但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也隨之而來,伴隨著危險,最後抵達昆明,才能過上安穩一些的日子。

那個時候的楊振寧儘管受著戰爭的影響,但是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到了昆明之後又轉到了當地的一箇中學,只是一個忽然的教育政策讓楊振寧痛苦不堪,那個時候的楊振寧還沒有涉及物理方面,但是升學又成了一大難點,家人們對於楊振寧還是十分的支援的,所以堅定了楊振寧升學的決心,買了教材自學理化知識。

別看楊振寧是半路出家,但是自身的天賦使然,自學之下的楊振寧最後還能以一個極好的成績考到了西南聯大化學系。命運的指引告訴楊振寧,化學並不是他的歸宿,物理才是,所以楊振寧毅然決然地轉到了物理系。

剛邁入大學,楊振寧是憧憬的,他渴望在學校裡面學習更多的知識,當時的西南聯大師資力量十分的雄厚,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楊振寧很快就融入了大學生活,在物理的海洋裡面暢遊,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也讓他的進步十分的快。

只是戰爭還沒有結束,炮火依然在繼續,為了這些莘莘學子,就算是頂著炮火,學校裡面的課程都沒有間斷過。最後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楊振寧發表了論文,這一篇論文更是開創了先河,將物理和數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畢業後的楊振寧繼續研讀,在西南聯大念研究生,後來又獲得了碩士學位,可是這些知識遠遠不夠,楊振寧知道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需要自己去闖蕩和學習,他的學習之路沒有停止,之後便去了美國進行求學。

三、留學生涯

美國是第一大國,學府之中所囊括的知識也是精之又精,楊振寧到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那裡有他最喜歡的一位老師費米,只是天意註定,那個時候的費米教授正在祕密的研究核武器,楊振寧也只能抱憾而歸,輾轉多次,也因為楊振寧對物理熱切的內心,終於楊振寧還是見到了費米教授,又在費米教授的幫助下認識了另外一位良師愛德華泰勒教授。

對於華裔的歧視也在這裡顯現,楊振寧在物理上面的進步十分的快,但是動手能力卻要差很多,他很想進行實驗,但是實驗室卻只能美國人才可以進,在缺乏動手能力的情況下,還成為了一眾同學的笑柄。

可是儘管如此,楊振寧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物理夢,他最後也在自己的物理之中獲得了獎項,成為了轟動世界的物理學家。

四、愛情故事

不只是在學習上面,楊振寧在愛情上面也十分的轟動。楊振寧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和以前大學任教時期的一個學生在一起,這個學生名字叫做杜致禮。

杜致禮的父親是國民黨的將軍,和蔣介石的關係非常的好,當年的杜致禮翩翩少女,在學校裡面也是個風雲人物,只是戰爭爆發的太快了,她的父親也正好在那個時候患了腎病,想要前往美國進行治療,誰知道蔣介石居然在一家人動身前往美國的時候將杜致禮的父親扣下,強行前往戰場。

那個時候的杜致禮才18歲,沒有親人的陪伴她一個人到了美國,一個女子孤身一人在美國,日子十分的不好過,尤其之後家道中落,就連家裡人的訊息她都收不到了,沒有經濟來源的她最後到了免費的聖文森學院。

命運總是如此的有趣,楊振寧和杜致禮兩個人都沒有想到,居然會在美國再一次見到。楊振寧在美國十分的照顧杜致禮,一來二去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最後在第二年的8月26日舉行了婚禮,正式的在一起了。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楊振寧和杜致禮又何嘗不是呢?家人全部都在國內,而他們心繫祖國和家人,無數次地想要回到祖國,但是都遭到了阻攔。終於國內的戰爭結束了,在美國的兩人也終於得到了家人的訊息。在1971年,中美關係緩和,兩人才終於踏上了回家之路。

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楊振寧無疑是緊張的,原本塞在口邊的岳父大人最後居然成了一句先生,這讓在場的周總理笑話起他來。

五、總結

一家人能夠團聚實在是難得,楊振寧的一生都在努力發出自己的光芒,他堅定自己的道路,在物理上面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一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面對困難不放求學之心,也實在令人敬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