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6W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朋友們: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精選23篇)

大家下好!我叫王--,來自白河路政中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傳承的力量》。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大凡家風家訓,或為一條意義厚重又深遠的格言,如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或為一整篇諄諄教誨的文章,如司馬光那篇傳頌至今的《訓儉示康》;或為如曾國藩者,在家書往來中教授子嗣為人做事的道理,這些家訓在祖祖輩輩的傳承中便成了家風。

悠悠華夏五千年,風流人物燦若繁星。回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擁有良好的家風。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至宰相,位高權重。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訓儉示康》來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顯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

勤儉、正直、低調、清廉,讀這些偉人的家風家訓,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敬畏。我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然而,自我記事起,確從不曾聽聞父母對我有關於家訓家風的專門教導,父親老實憨厚,母親性子溫和,他們的一生平淡無奇,卻一直在用行動讓我明白人的一生,什麼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孝道。我的外婆今年已經84歲了,由於性格要強,經常會因為菜不合口味、米飯又太硬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她,即使有時候外婆說的話我都覺得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責怪她的意思。依然處處順著她的心意,爸爸總對我說“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她來。人老了就應該愉快的安度晚年,這也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職責。爸爸的話很讓我感動,我在心裡記下了這句“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這就是我們的家訓,我有責任和義務把我們的家訓世代傳承下去。現在每次休假回家,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外婆,聽她給我講那些我都能背下來的過去的事情。因為看見她的微笑我就會覺得我是幸福的!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或是子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教訓是沉痛的。因此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良好的家風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薰陶與積澱讓。首先,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良好的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讓好家風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其次,要營造學習的氛圍。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昇華。讀書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最後,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你的穿戴、舉止、觀點等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理應該人人都明白。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具有傳承的力量。我們不僅要在家中延續,更要在社會中弘揚。行動起來吧,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的建立者,實踐者,推行者,讓中華美德的種子在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世代相傳!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2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敦厚尤顯重要。中國傳統家風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發揚傳承。當然還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風貌,現代文明所強調的自由、平等、個性等都應該有所體現。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原則,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許並不會特地囑託子女們一些教誨,但是家庭裡的氣息,每一個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

一個溫暖的家庭,親人間的愛、奉獻和包容會造就一個有溫度的人。 溫暖的家庭首先會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觀念,行動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誠信友善等等。

溫暖的人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因而要營造積極地情感氛圍。自由地去表達愛吧,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自然山川河流之愛„„盡情釋放生命的熱情,把快樂與自信帶給周圍的人。靠近我,溫暖你。

當然還要有認真的學習氛圍。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尊重知識,熱愛閱讀,生活的樂趣將會成倍的增加並且充滿希望。

節儉的生活氛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輩們在不斷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也一樣。有溫度的家庭會明白,懂節制方能持久。

其實,家風並非需要寫在紙上,刻在碑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去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做個溫度的人吧!做“好家風”的建立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的國家也成為一個溫暖的,有溫度的大家庭。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張子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那天吃過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裡卻還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家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著,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才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國小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國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週日才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每次家裡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彷彿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麼關注國家熱點。要麼做些趣味遊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慼慼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裡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裡,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偉德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偉德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偉德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偉德。爸爸愛鼓搗他的偉德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滑鼠,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後還會向爸爸請教偉德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5

如果家是一盞蠟,那麼家風就如蠟燭的燈心;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麼家風一定是它的船舵。

我的家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閃著光芒。在我心中,奶奶就猶如天空中最亮的星——北斗七星,她時常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在家裡總是能看到奶奶把洗衣服的水倒進大桶裡,一開始我不懂奶奶的用意,後來才知道奶奶是想把洗衣服的水來涮拖布。有一次,在吃飯時我的碗裡剩下了許多米粒,奶奶看到了就罰我背五遍《憫農》,從此以後我再也沒剩過飯了。

媽媽很愛讀書,我也喜歡。她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蘊涵著華夏兒女的結晶”,也常常教育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媽媽讀過的書似乎要比我們用的紙還要多,滿滿溢位的書,總是讓人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詩意。媽媽十分愛惜書,每一本書幾乎都有意間花花綠綠的衣裳。

在我的印象裡,爸爸是一位熱心腸個的人。左鄰右舍只要有求助他的事,從不推辭;家裡呀,只要有新鮮事,就會不吝惜與鄰居分享。

家風可以讓我們形成好習慣,才能時時刻刻為家庭爭光添彩,為家庭抹黑的人應讓他重新做人,改過自新。我們要像長輩學習,懂得感恩,珍惜現在,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從小事做起,努力學習,做一個新時代的前進人。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6

說起家風家訓,我可是有很多的關於它的故事。它們和現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比他們嚴厲得多。

在我還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已經為我們制定好了家訓。一共分為五條:1、不許說髒話;2、要勤儉節約;3、全家人要和睦相處;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人人平等。家風是尊敬長輩。我們都嚴格按照這個生活。

但是,我也觸犯了一些家規,我得到了嚴厲的懲罰。那一次,我早上起來,匆匆洗漱過後,竟然忘記了關掉水龍頭,水一直流到了中午,爸爸回來後,非常憤怒,把我按在床上死揍了一頓,並且讓我不能再犯。

還有一次,我將一些用不到的鉛筆,扔到了火裡,這一幕,被爸爸看見了。我又被揍了一頓,但我不服,和爸爸吵了起來,我又觸犯了一條,直接被禁足了。過後,我非常後悔,後悔自己的衝動,不但捱了揍,還不能出門。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改觸犯過家規。

直到今天,我們家還保留著這個規矩,但是,不知為什麼,我總想挑戰一下。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正在談事情,我覺得機會來了,直接插嘴,還不小心說了髒話。我以為我會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我的心撲通撲通地跳,但出乎無意料的是,我受到的只是言語教育,看來家規是會隨著我的年齡而減輕的,不過這是要我自覺遵守,我決定,從今以後,不管我身在何處,我都要嚴格遵守家訓。

雖然家規令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我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一定不會辜負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的。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做人要守信,像你呀,連守信都沒有做到,難道我還要誇你做得好啊?”這是媽媽教育我時最常說的話,也是最愛說的話。每當這時,我都會不以為然地撇撇嘴。“你房間裡怎麼這麼亂?地上怎麼有這麼多腳印?一個女孩子把房間搞得這麼亂,說出去別人都不信。你要愛乾淨,不要每次都是我們幫你收拾房間。”在我房間裡拖地的爸爸發出不滿的咆哮,在看電視的我習慣性地堵住耳朵。

瞧瞧,這兩件事在我家是最常發生的。當我第N次放老媽鴿子時,老媽對我進行了教育,並要求我以後要做一個守信的人,當我第N次把家裡弄得又髒又亂時,老爸來向我投訴,“威脅”我如果以後把家裡弄得特別髒,那麼便讓我自己打掃。我隨便應付他們的話後,依舊我行我素。

終於有一天,我成功地激起了爸爸媽媽的怒火。媽媽告訴我,放學後她來接我。當我滿心歡喜地站在校門口時卻發現媽媽放我鴿子了。晚上爸爸又對我說:“你明天把家裡收拾乾淨,地拖乾淨……”當我累了一天終於打掃完後,爸爸又“不小心”弄髒了。

經過這件時後,我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缺點給爸爸媽媽帶來了很多麻煩,也決定改掉這些毛病。

每次只要我做錯了事,爸爸媽媽都會耐心地跟我講道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每次做事爸爸媽媽都會嚴格要求我做到最好,這就是我家的家訓。

你一定會想爸爸媽媽對我們太嚴厲了,但換個角度想一想,他們還是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的將來,才會嚴格要求我們,要求我們遵守家中的家風家訓。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8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有一回,我家因為入保險起了一點小小的爭執。大家的意見也都不同。就在這時,爸爸決定聽爺爺奶奶的。為什麼呢?用爸爸的話來說,這就是百孝順為先,意思就是要適當的順著老人,讓他們順心。如果沒有順,又哪來的孝呢?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儘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

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就是說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後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麼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幹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幫忙修了一下。”我當時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後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弟子規》裡也曾說到:“親所好,力為具。”說的就是家人喜愛的東西,要盡力為他們爭取。說到這,我就想起了我的堂弟——壯壯,他9歲。那天,他和奶奶去趕集,奶奶看上了一條毛衣,90塊,奶奶說太貴了,沒捨得買。於是壯壯把每月35元的零花錢攢了下來,再加上家人偶爾給他幾元。不出兩個月,就攢了90多塊錢。他把90元交給奶奶,為奶奶買下了那條心儀已久的毛衣。這不就應了那句話——親所好,力為具嗎。

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是我家家訓,同時我也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親所好,力為具。”視為我的家訓。從今天開始,我一定把這幾句話牢牢記住。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這就是我家家風,它在我心中是最棒的。我一定把它告訴我的同學們,讓我們大家一起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9

中華文化傳承千百年,歷久彌新,恩澤了無數炎黃子孫,之所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沿傳千百年不絕,是因為其核心“孝”道,孝作為各大世家的家訓家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傳承優良家風必不可少的,傳承中華文化必以“孝”道為核心。

還記得央視一套的一則公益廣告嗎?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洗完腳,又大汗淋漓地端著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孩子沒有睡覺,跟在後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著也端著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微波盪起的水花,孩子純真的笑臉,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聲:“媽媽,洗腳。"多麼溫馨與幸福啊。年輕媽媽滿臉的疲憊瞬間化成世間最美的笑容,人間的真情與天倫之樂的幸福展露無遺。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孝心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裡面的兩位母親,一位慈祥可愛,一位賢惠孝順,而裡面的兩個孩子,一個以身作則,一個懂事可愛,受母親的影響,小小年紀就懂得孝敬父母。這則廣告感動了無數人,很好的詮釋了“家風“這個詞語,宣揚了中華民族的"孝",呼籲現在的人們要常回家

看看,關愛老人與兒童。 “媽媽,洗腳“這稚嫩的童聲依然迴盪在我們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詞,“中華美德,代代相傳”也成了我們行動的指揮棒 。

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孩子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家庭偉德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偉德,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偉德、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偉德。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獨具特色的優良的風氣,是一種讓後代繼承人立身於社會,讓後代繼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形成優良家風,“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繼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這使得優良家風能夠經久不衰,這是傳承家風的'核心內容。子曰:“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父親,為人父要關愛偉德兒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風,這也是構建和諧家庭達成“家和萬事興”的基本途徑。

百善孝為先。孝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淵源。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偉德後人成為棟樑之才,然做人必先學孝,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古人較為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更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後人懂得進取,胸懷凌雲,心繫國家民族之榮辱,會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謀福。這也正是我們當代面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 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0

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裡,它充滿正能量。記得小時候,我揹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裡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物件。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

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通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國小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註重自身修養的提升,通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絡,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1

一個人的品德高不高尚,是由他的家風鑄就的。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家裡人對他十分的寵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我們家卻有著良好的文明家風。

爸爸曾告訴我,要做好“人”,首先就要講誠信。誠信是金,從小家人就一直告誡我,人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根本。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信都沒了,那他還擁有什麼?然後就是要講文明懂禮貌。記得我小時候,就會經常和朋友開一些小玩笑。比如什麼你鞋帶開了,你衣服上沾了東西之類的。後來這是被我爸知道了,便告訴我,那樣做是不對的,人要講誠信。我聽了之後感到十分羞愧。也覺得那些玩笑太無聊了,於是我就再也沒撒過那樣的謊了。還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我理都沒理,直接繞過了他們走進房間關上了房門沉浸在我一個人的世界。爸爸走進房間說:“你怎麼能這樣呢?也太沒禮貌了,看見認識的人應該問聲好,最基本的禮儀必須有。”於是把我拉出房間讓我叫了聲“叔叔、阿姨好!”自從那以後,我時刻銘記爸爸的教誨,但凡遇到認識的人都會問聲好。

奶奶告訴過我:“做人要勤奮,不能懶惰,如果你想將來有出息,就要勤奮。”在家時我非常懶,就感覺我一動骨頭都會散架似的。奶奶看到我這樣,嘆了嘆氣說:“你得勤快些,你這麼懶,誰會喜歡你,在學校恐怕連老師都為你頭疼。”我想了想,家人為我做飯、洗衣…肯定很辛苦,我的為他們分擔些家務。華羅庚也曾說過: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於是,我開始慢慢改掉這個毛病。

是這些良好的家風讓我改掉了不良習慣,讓我知道了沒有改不掉的惡習,只有不願改的態度;沒有跨不過去的檻,只有不奮起的腿腳。讓我們一起傳承文明家風,做一個講誠信、講文明懂禮貌的美德少年。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2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在寒假補習班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你家有什麼家風?

“家風是什麼呢?”在回家的路上裡,我迫不及待的問媽媽。媽媽微微笑著說:“你注意觀察呀,其實,每天,你的行為,都在體現我們的家風。”我怎麼沒有印象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的看著爸爸,爸爸笑著說:“回去問問爺爺。”我無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了。只好自己觀察吧!

到家,爺爺已經做好了香香的飯菜,我搶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了皺眉頭,說:“家風旅遊去了嗎?爺爺還沒上桌呢,怎麼可以自己先吃呢?”哦,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爺爺把最後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爺爺坐好了,爺爺說:“吃飯了”,我開動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著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說:“對嘛,這才是孝順懂禮貌的孩子嘛!”

“那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我大口嚼著飯菜,模糊不清的說。老爸說:“食不言寢不語也是家風!不過,還有其他的家風,你練功的時候就能體會到了。”老爸說完,賊賊的陰笑了兩聲,我突然背脊骨發冷,掉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媽媽說:“悅悅,該練功了。”這聲音像天使的聲音那麼溫柔,可我覺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喚我一樣!

“Oon!”我痛苦的呻吟了一聲,極不情願的放下手裡的書,慢慢騰騰的開始換衣服。

半個小時踢腿、下腰、劈叉之後,我迎來了終極的考驗——靠牆劈腿!這個痛從心底裡鑽出來,跑到我的每個毛孔裡,我痛的說不出話,連慘叫都發不出聲音,我只想趕快結束這個魔鬼時刻!可是老媽說:“還有5分鐘,堅持一下,舞臺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聽首歌放鬆一下呀?”她的聲音很溫柔,但我真的很痛苦!為了上舞臺表演,我只有咬牙堅持,我忍!我開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請求媽媽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覺得痛了,我知道已經超越了今晚的極限——我的腿麻了!

這時,老爸推門進來了,他嘻嘻的笑著說:“今天不錯嘛,堅持的越來越久了!看你的樣子,再堅持八九十分鐘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問我什麼是家風嗎?這就是咱們的家風,吃得苦,有毅力!”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3

家風家訓是一本神奇的大書。雖然簡單易懂,實踐卻很難。其中有一頁,就是我們必須實踐履行、一生受益不盡的“近在身邊,遠到無邊”的孝道。

“近在身邊”來形容孝道的確不錯,它天天無意間和我們打交道。一想到“孝順”一定會想到孝順父母、爺爺奶奶,因為他們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有句古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我們應與時間賽跑,只要努力去拼,怎會留下終生遺憾呢?

每到週末,爸爸媽媽總會時不時提議:到外婆家玩玩。我聽了,心裡暗暗欣喜:終於可以到外面散散心了!爸爸媽媽總會買許多讓我垂涎三尺的東西給外公外婆。到了那兒,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整天。爸爸媽媽可忙著打掃衛生、洗衣服、燒飯……漸漸長大了,我終於懂得了爸爸媽媽的用意,他們不是隻帶我去玩的,而是帶上了一顆孝順的心。

爸爸媽媽的舉動使我感觸很深,原來他們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孝道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我一直心想:孝道可能就藏在爸爸媽媽買給外公外婆的食品中,藏在爸爸媽媽燒的可口飯菜裡,藏在爸爸媽媽與外公外婆真切的交談中……不知他們是否可以品嚐和感覺到呢?這可能是爸爸媽媽帶給我最重要的東西:孝道。

大愛是無邊的,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有一次,外公住院,我和媽媽去照顧他。已到午餐時間,同病房的一位老奶奶,拿著一個飯碗在病房門口徘徊。爸爸媽媽平時教導我的家訓油然而生。於是,我走上前問道:“奶奶,你是不是不知道在哪買吃的?”老太太忙點點頭。我立刻帶著老奶奶到附近的麵館為她買面,並幫她拎回病房。一路上,老奶奶都在喃喃地說著:這個小夥子真懂事,真孝順!……我很不好意思,但覺得我又成長了。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是無私的,不光是孝順親人,還應關愛身邊所有的老人。孝道藏在生活的一點一滴:扶老人過馬路,給老人讓座......這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被動的。如果大家都這樣銘記“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盡責的人才會在最大時刻盡責”這句話,一個世界彷彿就是個溫暖的家。

孝道是一條流不盡的長河,流經我的一生。只要我們遨遊其中,就覺得它不再那麼遙遠了。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4

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良好的家風可以影響孩子的的性格、氣質、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懂得敬畏,懂得孝敬……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弘揚良好家風家訓傳承,體現時代精神,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風敦厚尤顯重要。中國傳統家風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發揚傳承。當然還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風貌,現代文明所強調的自由、平等、個性等都應該有所體現。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原則,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許並不會特地囑託子女們一些教誨,但是家庭裡的氣息,每一個成員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子女。一個溫暖的家庭,親人間的愛、奉獻和包容會造就一個有溫度的人。

溫暖的家庭首先會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圍。子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觀念,行動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誠信友善等等。

溫暖的人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因而要營造積極地情感氛圍。自由地去表達愛吧,親人間的愛,朋友間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自然山川河流之愛……盡情釋放生命的熱情,把快樂與自信帶給周圍的人。靠近我,溫暖你。

當然還要有認真的學習氛圍。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尊重知識,熱愛閱讀,生活的樂趣將會成倍的增加並且充滿希望。

節儉的生活氛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輩們在不斷的傳承和發揚,我們也一樣。有溫度的家庭會明白,懂節制方能持久。

其實,家風並非需要寫在紙上,刻在碑上,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為人處世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去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做個溫度的人吧!做“好家風”的建立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的國家也成為一個溫暖的,有溫度的大家庭。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分為好幾種,在家裡做的事、在家裡做家務等等,在家裡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裡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國小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謝謝大家!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6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叫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我家的家風家訓一一孝、儉、勤。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裡,父母都是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好不好,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有一天我早晨起來,我在刷牙洗臉的時候,準備把剛洗完的洗臉水倒掉,奶奶說,別把水到掉了一塊兒,還可以澆花沖廁所呢。奶奶說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的,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

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

2、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3、吃飯時不能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4、吃飯不能翹腿。

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規矩,但是在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讓我讓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沒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我希望我的家風家訓,一直流傳下去。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7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讓我們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

傳承家風家訓演講稿三古老的中華文明世世代代薪火相傳,從未間斷。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華文化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頑強,就是因為組成它的千千萬萬個家庭有著良好的家訓、家規、家風。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再到如今成就大業的人,都充分彰顯了中華家庭的巨大魅力。今天,就讓我向你們講述一下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

家訓

我家的家訓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自我小的時候,爸爸就教育我為人處世要與人為善。長大之後,才漸漸體會到小時候耳邊繁瑣的嘮叨才是世上的至理名言。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任何人都不能因為惡小而為之,因為善小而不為,這是一個人良心的呼喚,是人心靈的道德底線。它無時無刻不在鼓勵著我做一個正直的人。

家規

我家的家規是:誠實守信,這是我家一日生活的基本準則,同時,我也認為這是做一個正直人的根本。無信則不立,媽媽常說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秀才,他坐舟渡過一條天河,船上有各種各樣的背囊,裡面有智慧、美貌、金錢、榮譽和誠信。忽然,一場暴風雨襲來,船漂泊不定,船伕告訴他必須把一個背囊扔下,他猶豫了一會兒,把誠信扔了下去,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上岸後,身敗名裂,一敗塗地.

家風

家風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它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中,爺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爸爸常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媽媽常說人要誠信.久而久之,我家形成了一種昂揚向上的良好家風。

鳥兒之所以能在空中翱翔,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翅膀;魚兒之所以能在水中暢遊,就是因為它的那一對魚鰭;馬兒之所以能在陸地上奔跑,就是因為它的那一雙矯健的雙腿。而今天就讓我們迎著良好的家庭氛圍,向著美好的未來邁進。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8

如果說起家風和家規的話,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規很普通,但是很嚴格,違反一點都不行。如果違反了那麼一點點的話,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我們家的家風是這幾條:1艱苦樸素、2有理想、3有目標、4有奮鬥、5百善孝為先。

我們家家規有這幾條:1誠實守信、2自強自立、3勤儉節約、4尊老愛幼、5勤讀書、讀好書。這些數目也是有講究的,家風有的條,家規也是有的條,這是希望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十全十美”,因為5加5等於10嗎。

觸犯家規是很嚴重的,有一次,我拿著問同學借來的漫畫書回家看,結果被媽媽看見了以後,當場就被告掑了,我還賠了那個同學五元錢。這是因為我看得這本書並不是“好書”,而是一本有暴利圖片的漫畫“壞書”。

還有一次,我把家裡的鉛筆全都扔了,被下班回到家的媽媽在垃圾筒裡發現了這些東西,於是媽媽問我:“垃圾筒裡的鉛筆是不是你扔的?”(其實媽媽已經知道是我扔的了)我說:“一半是我扔的,一半不是我扔的,”媽媽說:“那它還能長腳自己跑進垃圾筒裡了嗎”?媽媽嚴肅的批評了我一頓。一是因為我不誠實守信,二是因為我沒有勤儉節約,所以罰我閉門思過了一個小時。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規、家風,如同法律一樣不可觸犯。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19

當我來到這個人世上,睜開眼所看到的是一片綠色,我父親是軍人。他沒有用傳統的諸如《朱子家訓》、《範氏家訓》等家訓來教育我們,我們所接受到的是軍人的嚴厲,軍人的雷厲風行,軍人的氣質,軍人的一絲不苟。父母常對我們講道: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我們做好我們的工作,你們讀好你們的書,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等工作了,在單位要聽領導的,照章辦事,不得違法亂紀,不得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要求我們能吃苦,有耐性,有包容之心,行感恩之為。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些貫穿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日後的歲月裡,我們姊妹四人先後上大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雖然沒有什麼成就,平平常常,遵循著父母的教誨,讓父母少了一些的牽掛,少了一些的操勞,多了幾分的安逸。每週回到他們身邊陪陪他們,在外地工作的每到假期或者春節一家人回到父母身邊,此時的二老,比任何時候都要開心,精神比任何時候都要好。他們所期待的不是兒女們多麼的成功,而是一家人的快快樂樂,倖幸福福,平平安安,這就是父母心目中的成龍成鳳。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入伍到了西北邊陲,這裡的環境氣候是極度的惡劣,經濟匱乏,文化生活單一,在一同來的一個部隊大院裡的戰友,被父母調到了機關或者條件好的部隊裡去了。父親心裡明白我的心理活動,來信告訴我,年輕人要學會在艱苦條件下生活,況且,其他的戰友也是父母生父母所養,人家為什麼能堅持,你為什麼就不能,每週一封父母的家書,內容就是鼓勵我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督促我利用大好時光多看書。因我們地處偏遠,父親就把新出版的讀物成捆地給我寄過來,也就是在部隊裡,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離開部隊時,我是泣不成聲,這裡的一切的一切是那麼地親切,難捨能分的戰友情,大家擁作一團抱頭痛哭,依依不捨的情景歷歷在目。軍人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財富,要感謝父母的嚴厲,還有那一封封柔情溫馨的家書,伴我在部隊裡快樂地成長。

看了央視《新聞聯播》談家風家訓,這是個溫暖的話題,多數家庭沒有可查可載的家風家訓的樣本,多數父母的心又都是一樣的,期盼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家風是一種情,是父母的寄託之情,是父母的舔犢之愛,使我們時時感受關懷,感受溫暖,快樂中享受生活,享受陽光的恩澤。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20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社會學家將其稱為“家庭文化”,心理學家則稱之為“精神風貌”,其內容是指一個家庭的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言行表現的總和,也是家庭成員品格、文化素養、道德情操、人際關係的具體體現。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因為家風雖是無形的、潛在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它對孩子的成長既是一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為規範的“調節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爐。” 好的家風和不好的家風都會影響到後代。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家風不好,則父母惡,子不肖,孽孫生。美國的愛德華和珠克兩個家庭,家風傳至八代。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範。他的子孫中有13位當過大學校長,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是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後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一代。

家風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因此,家長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形成一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良好家風。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魯迅先生也曾說過:“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開歷史,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規、家訓,感召來者,滋養後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朱伯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以及周的10條家規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益的有用之才,這是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古人云:父母亦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左右著孩子一生的道德行為。著名翻譯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於言教,更注重於身教。他在1962年給傅敏的信中說:“我和你媽媽給你的榜樣總還是勤勞認真的,……我對青年人、對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體上,物質上的吃苦)以外,從不比黨對黨團員的要求低;這是你知道的。但願我們大家都來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而尤其是修養和品德!”

三是要構建和諧家風。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因此,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家長要理智,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當著孩子面吵架;要發揚民主,主動傾聽孩子的意見、平等協商;要開朗、樂觀,和孩子一起玩,讓家庭充滿歡樂情趣。總之,要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就得事事從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人才的學校。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21

當我來到這個人世上,睜開眼所看到的是一片綠色,我父親是軍人。他沒有用傳統的諸如《朱子家訓》、《範氏家訓》等家訓來教育我們,我們所接受到的是軍人的嚴厲,軍人的雷厲風行,軍人的氣質,軍人的一絲不苟。父母常對我們講道: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我們做好我們的工作,你們讀好你們的書,在家聽父母的,在學校聽老師的,等工作了,在單位要聽領導的,照章辦事,不得違法亂紀,不得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要求我們能吃苦,有耐性,有包容之心,行感恩之為。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些貫穿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中。日後的歲月裡,我們姊妹四人先後上大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雖然沒有什麼成就,平平常常,遵循著父母的教誨,讓父母少了一些的牽掛,少了一些的操勞,多了幾分的安逸。每週回到他們身邊陪陪他們,在外地工作的每到假期或者春節一家人回到父母身邊,此時的二老,比任何時候都要開心,精神比任何時候都要好。他們所期待的不是兒女們多麼的成功,而是一家人的快快樂樂,倖幸福福,平平安安,這就是父母心目中的成龍成鳳。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入伍到了西北邊陲,這裡的環境氣候是極度的惡劣,經濟匱乏,文化生活單一,在一同來的一個部隊大院裡的戰友,被父母調到了機關或者條件好的部隊裡去了。父親心裡明白我的心理活動,來信告訴我,年輕人要學會在艱苦條件下生活,況且,其他的戰友也是父母生父母所養,人家為什麼能堅持,你為什麼就不能,每週一封父母的家書,內容就是鼓勵我要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督促我利用大好時光多看書。因我們地處偏遠,父親就把新出版的讀物成捆地給我寄過來,也就是在部隊裡,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當離開部隊時,我是泣不成聲,這裡的一切的一切是那麼地親切,難捨能分的戰友情,大家擁作一團抱頭痛哭,依依不捨的情景歷歷在目。軍人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財富,要感謝父母的嚴厲,還有那一封封柔情溫馨的家書,伴我在部隊裡快樂地成長。

看了央視《新聞聯播》談家風家訓,這是個溫暖的話題,多數家庭沒有可查可載的家風家訓的樣本,多數父母的心又都是一樣的,期盼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實,家風是一種情,是父母的寄託之情,是父母的舔犢之愛,使我們時時感受關懷,感受溫暖,快樂中享受生活,享受陽光的恩澤。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22

中國是禮儀之邦,悠悠華夏五千年,禮儀流傳至今。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回望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有傑出貢獻的人,都擁有良好的家風。岳母為兒刺字,留下了“精忠報國”的家風;曾子樹立表率,立下了“誠信”的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形成了“節約”的家風…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哈哈,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瞧,老爸在幹什麼呢?原來,老爸在“廢水回收”。所謂的“廢水回收”是把淘米水、洗菜水用來澆花、沖廁所。這樣充分利用可算得上是節約了吧。因為這樣不但能節約水資源,而且能給花足夠的養分,真是一舉兩得啊!這就是家風第一則:“節儉”。

家風第二則:和為貴。爺爺說:“和是柔軟與堅硬的合體,要為生命讓步。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丈夫能屈能伸。”

家風第三則:勤立家。用雙手創造財富乃立家之本。要勤勞,正所謂:勤勞致富。不勤勞儉樸就可以成家立業嗎?

家風第四則:善為本。飲水思源,善待生命之源,保護好清澈的泉水,滋養新的生命。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古人有云:有家風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我希望我家的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也希望我們這個民族世世代代的人都在和諧、文明、健康、富有的生活中度過。

有關家風家訓的演講稿 篇2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巨集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國小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