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13K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

感受紅色經典,回憶崢嶸歲月裡我黨、我軍在重重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歷史功勳,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楷模,不斷增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發揚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精選12篇)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中華民族才逐步從鴉片戰爭後迷茫委頓、備受欺凌的狀態中掙脫出來,實現了由落後衰敗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它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瞭方向。在各種文化中,紅色文化以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取向、深厚的群眾基礎、堅決的奮鬥精神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尤其應注意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他們否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鼓吹所謂“普世價值”、資產階級“民主憲政”,挑起事端,製造民族分裂,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紅色文化百鍊成鋼,是抵禦西方腐朽反動思想文化侵蝕、防止“和平演變”的利器。應充分認識其內涵、意義,切實用好這一思想武器。

弘揚紅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點把握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恩格斯所講的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論著。同時,要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掌握識別真偽的武器,從思想上武裝起來,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堅決鬥爭,保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認識的清醒和統一,齊心協力、共同奮鬥。

弘揚紅色文化,還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應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築牢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2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是改革的責任主體,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基本取向,強化責任擔當,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改革,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堅定抓好改革落實。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面對世界複雜、多元的文化體系,廣大黨員幹部要正確認識中國現階段發展實際,實現對文化的理性自覺與自信。當前,長治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攻堅期,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期,要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穩步向好,打造全省重要增長極,任務異常艱鉅,迫切需要我們從革命文化中汲取養分,把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責任和激情,大幹苦幹實幹,開啟思想和事業發展的新境界,凝聚起方方面面幹事創業的合力。

弘揚革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到行動上。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省委書記駱惠寧在長治市調研時的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理論學習的重點,深入開展學習研討,不斷鑄造理想品格,把紅色基因啟用,浸入靈魂深處,在黨性鍛鍊和品格塑造上來一次新的提升。要做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的表率,不忘初心,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要做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表率,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當前,尤其要抓好脫貧攻堅,做好向下服務,辦好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守住安全穩定底線,把政府的溫暖送到需要幫助的群眾手中。要做敢於擔當實幹的表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抓發展上,把工作的發力點打到企業和專案上,努力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由煤促興的新路,把長治打造成為全省重要增長極。要做艱苦奮鬥作風硬的表率。要敢於吃苦,甘願吃苦,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努力成為一個組織和幹部群眾可以信賴的人、同事和朋友值得敬重的人、家人和親屬引以為榮的人。

全體黨員應該珍惜機遇,遵守紀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進步,更好地指導實踐,幹好工作。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3

“紅船精神”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這是因為“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實踐開篇、動力源泉。

一、“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回顧我們黨九十多年曆程,伴隨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特性,又無論從定義解釋還是從淵源關係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定義解釋看。《辭海》對“革命”作出如下定義:廣義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狹義指“社會革命和政治革命”。這裡所指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指一種狹義革命而產生的精神,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程序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思想結晶,是共產黨人精神境界、精神風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寫照。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源於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它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每一個階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時代現實的一種又一種獨特精神。而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無論從定義解釋看,還是從時間上來說,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產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從定義要素看。根據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需要兩個要素。首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主體要素。這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實踐而產生的精神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其次,中國革命的豐富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這兩個要素來觀察,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符合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運動並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所以,“五四”運動更多地表現為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僅僅具有革命精神形態,並不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而“五四”運動後最有影響的事件就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紅船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這一開天闢地大事變所蘊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當然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淵源關係看。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個革命階段的任務不同,革命者在各個革命實踐活動中會有不同精神表現,因而在偉大革命歷史程序中分別產生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偉大中國革命精神。然而,這些革命精神產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礎,就是中國共產黨以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為核心的“紅船精神”。在紅船上完成締造使命的中國共產黨,在“紅船精神”指引下,沿著紅船航向,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並先後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也非常具體地說明了“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革命精神之間存在的淵源關係,其中“紅船精神”是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紅船精神”裡找到源頭;其它革命精神既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又是隨著中國革命不斷髮展,是“紅船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二、“紅船精神”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回首我們黨發展史,“紅船精神”不僅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歷史地位,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為標誌,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程序,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條件,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篇章鋪平了道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早期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過程中迸發出來的。早期共產黨人正是由於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支撐,併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建立了我們的黨。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歷史反覆證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科學的理論也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群眾運動相結合,才能轉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強大物質力量。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入到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到了一個關節點,迫切需要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這就是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最先進的政治代表——中國共產黨。在紅船上誕生的中國共產黨綱領明確規定“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一切資產階級政黨及其它剝削階級政黨最顯著的標誌。中國共產黨一經出現,就自覺地擔當起階級重任和民族重任,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並伴隨著中國革命的不斷髮展,先後出現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地主階級洋務派幻想用資本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來補搖搖欲墜的封建專制統治之天,資產階級維新派幻想通過聖明賢達的皇帝進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資產階級革命派給中國帶來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隨後的歷史反覆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始終走不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選擇,這就是社會主義道路。儘管後來的歷史表明,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不能走筆直的發展道路,而必須先進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取得全國政權之後才能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然後,這一切認識的起點,都有源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所確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三、“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的動力源泉

面向新徵程,需要新精神。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奮鬥的精神歷程,追根溯源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動力源泉,那就是“紅船精神”;面向新徵程,同樣需要依靠“紅船精神”,讓我們黨革命精神不斷延續與發展。

擁有首創精神,才能勇於開闢新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剛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認識到革命沒有現成道路可走,沒有現成模式可循,這就需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解決,這也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以創新精神為自己開闢道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作為“紅船精神”的核心始終貫穿於中國革命實踐中,激勵廣大共產黨員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沿著紅船航向,根據實情,結合實際,勇探新路,不斷成功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由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面向新徵程,擁有首創精神也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所在,也只有不斷弘揚首創精神,才能我們思想不斷解放、理論不斷髮展、實踐不斷創新,推進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擁有奮鬥精神,才能不斷贏得勝利。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面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勢力,革命任務艱鉅而複雜,無數共產黨員為什麼能夠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因為他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堅信共產主義是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美好事業。面對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曾經遭受多次挫折與失敗,但憑著這種與生俱來的奮鬥精神,一次又一次戰勝困難,把革命從勝利引向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出現過多次挫折與失誤,也是憑著這種奮鬥精神,不斷開拓創新,終於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支撐著無數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面向新徵程,同樣離不開奮鬥精神的正確引導與精神支撐。

擁有奉獻精神,才能始終保持本質。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黨的一大會議最後在紅船上通過的綱領,就明確提出了要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發動起來的思想。在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明確提出了“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立志於維護人民利益的政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使黨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正是同這一歷史創造者建立起血肉相連、魚水相依、親密無間的關係,革命力量才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戰勝一切貌似強大、欺壓人民的反動勢力,建立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面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只有廣大共產黨員繼續弘揚奉獻精神,才能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整個社會倡導奉獻精神,才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總之,“紅船精神”作為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篇3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精髓,是黨的精神家園的靈魂和支柱。提出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傳承好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

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展現著人類社會的美好圖景,是黨歷經艱難曲折、不斷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燈,一往無前的力量源泉。井岡山時期,靠著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圍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勢;長征途中,憑著“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執著追求,才衝破圍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嶺,勝利會師陝甘;延安時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國熱血青年心嚮往之的革命聖地;西柏坡時期,還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撐,才最終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描繪出新中國的巨集偉藍圖。

歷史啟迪我們,理想信念關乎黨的生命,須臾不可缺失,絲毫不能動搖;理想信念是黨性的本質要求,是黨員幹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理想信念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應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迫切需要。隨著世情、國情、黨情、輿情深刻變化,黨將長期面臨“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嚴峻挑戰。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強化精神動力支撐。二是重建精神家園的迫切需要。受諸多主客觀條件因素的影響,少數黨員幹部在利益格局調整、文化生態嬗變中迷失方向,出現理想信念動搖、精神空虛、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腐敗墮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園,必須樹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當前,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必須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一是堅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規矩。要學習革命先輩英雄事蹟,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要學好和遵守黨章黨規,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二是涵養核心價值,砥礪高尚情操。要加強黨性修養,喚醒黨員意識,勤於自省,慎獨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覺遠離低階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三是認準目標方向,立足崗位進取。要牢記“兩個百年”奮鬥目標,自覺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程序;要踐行“三嚴三實”,在辛勤勞動中追求價值,在悉心奉獻中報國為民。四是不懼艱難險阻,敢於負重擔當。要在困難挫折面前,發揚百折不撓、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要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於衝鋒在前,適時“亮劍”。

實事求是闖新路

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基本內容。它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寶。倡導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正是實事求是這個法寶,使黨和中國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一次又一次絕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岡山斗爭,依靠實事求是的思想指引,開闢了中國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道路;蘇區時期,貫徹實事求是的要求,掀起農村調查研究的熱潮;長征途中,正是實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軍事路線,使黨和中國革命走出失敗的陰影;延安時期,黨的整風運動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我們黨才在毛澤東思想統領下達到空前團結;西柏坡時期,還是沐浴實事求是的光輝,黨掀起土改熱潮,發起“三大戰役”,終將革命進行到底,開闢了歷史新的紀元。

歷史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能符合客觀實際、順應發展規律、合乎人民群眾的意願,黨的事業就能順利前進;背離實事求是,黨的事業就會蒙受損失甚至遭到嚴重挫折。黨員幹部只有牢固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黨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實事求是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進行新的偉大斗爭的迫切需要。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為實現中國夢排除障礙和干擾,化解危機和風險,增強動力和活力。面對國際國內諸多特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黨不但要有敢於鬥爭的革命膽識,還要有善於鬥爭的科學方略。二是醫治思想作風“頑症痼疾”的迫切需要。當前,背離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工作方法的現象仍然不少。醫治這些“頑症痼疾”,需要將科學的思想理論作為武器。

當前,堅持實事求是闖新路,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深刻領會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和精神實質,正確把握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始終按實事求是規律要求辦事。一是從實際出發謀事創業。要認真調查研究,掌握實際情況,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符合客觀規律,避免“拍腦袋”決策,避免“瞎幹”、“蠻幹”。二是堅持理論聯絡實際。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才有鮮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論指導的實踐才是科學的實踐。為確保各項工作和事業不偏離正確軌道,必須始終堅持理論聯絡實際。三是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破除傳統觀念束縛,改革陳舊思維方式,以客觀實際為參照創新創造;把握不斷變化的客觀實際,摸清各項工作和事業的發展規律,在深化對規律的認識中開拓進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當前形勢發展複雜多變,各類矛盾問題頻發多發。要破除僵化思維和惰性思維,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難題,開拓新路。

艱苦奮鬥攻難關

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譜系中,“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地位獨特,影響深遠。在新中國誕生前夜,我們黨熔鑄歷史智慧,著眼全面執政和建設使命而提出“兩個務必”,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是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強大思想武器。強調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在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極端殘酷的戰爭環境中頑強生存、發展壯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緊要關頭,“兩個務必”引領著中國共產黨扭轉乾坤,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因為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井岡山軍民才寫下“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的豪邁詩篇,蘇區幹部才養成“自帶飯包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的好作風;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鼓舞,長征將士才迸發英勇拼殺、浴血奮戰的非凡智慧和勇氣,鑄就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延安軍民在大封鎖、大困難面前才興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大生產運動;因為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激勵,解放區軍民才響應“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偉大號召,上演“打碎一箇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威武長劇。

歷史警示我們,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我們黨也難以長久執政。沒有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的支撐,黨員幹部也將失去先進性、純潔性,終將被歷史和時代拋棄。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兩個務必”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迫切需要。當前,仍有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滋生消極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構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體制機制,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建設良好政治生態離不開警鐘長鳴。二是黨接力“趕考”的迫切需要。我們黨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黨員領導幹部要交出“趕考”優異答卷,就要靠“頭腦清醒”,靠“兩個務必”。

當前,堅持艱苦奮鬥攻難關,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應保持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艱苦奮鬥的精神狀態,身體力行“兩個務必”。一是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胸懷寬廣,虛懷若谷,努力向書本、向實踐、向身邊的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習;要牢記“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格言,堅持科學決策,虛心聽取民意,切忌魯莽草率給工作和事業帶來損失。二是居安思危,艱苦奮鬥。要增強憂患意識,謹記“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古訓,永葆先進性、純潔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自強不息、開拓進取,不斷追求和實現更高的人生目標。三是勤儉節約,傳承美德。要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傳承艱苦樸素美德;要與群眾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不講排場,不比闊氣。四是廉潔奉公,無私奉獻。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堅守道德底線,堅持人格操守。

依靠群眾求勝利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中永不過時的傳家寶。號召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要求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傳承好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

在黨的革命和建設時期,是群眾路線夯實了黨在白色恐怖中生存發展的基礎,繫牢了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絡的紐帶,使黨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新的勝利。井岡山斗爭,“喚起工農千百萬”,才開創工農武裝割據的大好局面;蘇維埃政府保護工人農民階級利益,才使蘇區擴大鞏固;轉戰途中,紅軍紀律嚴明,幫助窮人翻身解放,各族群眾籌款籌糧支援,成為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放手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才能成為領導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時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鎖,才能同人民群眾一道,改寫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走向。

歷史告誡我們,堅持群眾路線,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黨的事業才能無往而不勝。黨員幹部只有躬身踐行群眾路線,才能和人民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今天,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建設發展對傳承群眾路線的紅色基因有著迫切的現實需要。一是增進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進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義,是改革發展的重要價值取向。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必須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滿足群眾訴求,迴應群眾期待,解決群眾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升改革發展“含金量”。二是標本兼治“四風”的迫切需要。徹底根除背離黨的群眾路線、脫離人民群眾的“四風”積弊,需要對症施治,猛藥去痾。

當前,堅持依靠群眾求勝利,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員幹部要站穩群眾立場,堅定群眾的主體地位,始終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是樹立群眾觀點,自覺維護和促進群眾利益。要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命題,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二是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要在基層工作的實踐中體國情、煉意志、長本領、作貢獻,努力成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行家裡手。三是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推動工作事業發展。要把群眾意願、要求和利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參與和監督中開創工作和事業新局面。四是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群眾負責有機統一起來。要牢記黨的宗旨,重塑公僕本色,從以自己為主體轉變為以群眾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4

在系列重要講話中一再強調,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他號召全國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如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實現中華民族的“三個自信”,不僅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敗,還是檢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歷史復興的試金石!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習教師節前夕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調研時很有感觸地說:“古詩文經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下的。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典,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傳承下去”。教育作為立國之本,必然要傳承民族的基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基因,已經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習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而主張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他認為“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所謂“去中國化”就是拋棄中國傳統文化,剔除有別於世界其他民族的中國的基因。從根本上說,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底色,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色。正是這種底色支撐起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凝聚起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正如所言,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歷來有很強的文化自豪感,只是到了鴉片戰爭時期,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中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自信被嚴重損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什麼樣的中華文化為根本?今天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創造出蘊含基因的當代中華文化,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現實表明,文化產業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創新的有效路徑,因為文化產業是內容產業,是內容為王和內容制勝,傳統文化內容最具有中華文化本性,它要藉助現代技術得以傳承和弘揚,在社會化文化生產中實現中華文化的積累和再創造。只有系統地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通過文化產業創造出適合時代特點的文化精品,在廣泛傳播中使之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內在支撐。當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全球凸顯,文化軟實力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傳統文化是軟實力的底蘊,是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互鑑中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程序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也一定能創造出新的文化輝煌。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習再三強調,核心價值觀是軟實力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重要精神支撐,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強調“君子喻於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貧濟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這些思想和理念,既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而不斷與時俱進,又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充分體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昇華。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文化自信使我們勇於亮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所謂中國特色主要源自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的奧祕就在其理論體系、發展道路、制度建設,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絡,以及這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不論發生過什麼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麼苦難和困難,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中華民族獨特的文明遺產、精神記憶和文化心理結構,是構成我們“三個自信”的基礎。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實現“三個自信”的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色!習的文化觀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借鑑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為國家治理注入了新的內涵。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5

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頭等大事,迅速組織學,按照要求做,聚焦問題改,確保全會精神落到基層,推動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兩學一做”活動開展以來,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的觀念在全黨上下全面形成,這是鞏固拓展群眾路線、鞏固三嚴三實教育成果,推動全面縱深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部署的重要舉措。對於黨員幹部來說,抓住“兩學一做”的契機,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促進自我發展,有利於全面提升黨員幹部的素質。

古人有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這個知識型社會中,做一個學習型的黨員幹部,時時不忘給自己充電已經成為了我黨幹部加強自我規範,提升自我素質的重要方式。學會先做人,後做事,是“兩學一做”教會我們的哲理。

在我們國家經濟處於蓬勃向上的發展時期,經濟建設和黨建建設任重而道遠。自覺投身兩學一做,黨員幹部通過學習黨章黨規,明確了黨員的基本標準、制定更為嚴格的行為規範。通過深入領會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幫助我們加強理論武裝、統一思想行動。鑄就堅固的思想鋼鐵長城,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行動指導意義。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6

“紅船精神”就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這是因為“紅船精神”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實踐開篇、動力源泉。

一、“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回顧我們黨九十多年曆程,伴隨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脈相承的歷史特性,又無論從定義解釋還是從淵源關係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紅船精神”是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定義解釋看。《辭海》對“革命”作出如下定義:廣義指“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變為新質的飛躍”;狹義指“社會革命和政治革命”。這裡所指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指一種狹義革命而產生的精神,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程序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思想結晶,是共產黨人精神境界、精神風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寫照。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源於共產黨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創新,它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結果。中國共產黨走過的每一個階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時代現實的一種又一種獨特精神。而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無論從定義解釋看,還是從時間上來說,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產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從定義要素看。根據定義,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需要兩個要素。首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主體要素。這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實踐而產生的精神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其次,中國革命的豐富實踐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這兩個要素來觀察,1920xx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符合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運動並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所以,“五四”運動更多地表現為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僅僅具有革命精神形態,並不屬於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而“五四”運動後最有影響的事件就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紅船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建立這一開天闢地大事變所蘊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當然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誕生起點。

從淵源關係看。由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個革命階段的任務不同,革命者在各個革命實踐活動中會有不同精神表現,因而在偉大革命歷史程序中分別產生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偉大中國革命精神。然而,這些革命精神產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礎,就是中國共產黨以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為核心的“紅船精神”。在紅船上完成締造使命的中國共產黨,在“紅船精神”指引下,沿著紅船航向,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並先後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也非常具體地說明了“紅船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革命精神之間存在的淵源關係,其中“紅船精神”是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紅船精神”裡找到源頭;其它革命精神既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又是隨著中國革命不斷髮展,是“紅船精神”的繼承與發展。

二、“紅船精神”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回首我們黨發展史,“紅船精神”不僅是我們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歷史地位,是形成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開篇。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為標誌,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歷史程序,為建立中國共產黨創造了條件,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篇章鋪平了道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早期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過程中迸發出來的。早期共產黨人正是由於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支撐,併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建立了我們的黨。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歷史反覆證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科學的理論也必須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同群眾運動相結合,才能轉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強大物質力量。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入到20世紀20xx年代的時候,到了一個關節點,迫切需要一個朝氣蓬勃的新生力量,充當中國革命的領導者。這就是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最先進的政治代表——中國共產黨。在紅船上誕生的中國共產黨綱領明確規定“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一切資產階級政黨及其它剝削階級政黨最顯著的標誌。中國共產黨一經出現,就自覺地擔當起階級重任和民族重任,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並伴隨著中國革命的不斷髮展,先後出現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紅船精神”裡包含著第一次提出中國革命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地主階級洋務派幻想用資本主義列強的“堅船利炮”來補搖搖欲墜的封建專制統治之天,資產階級維新派幻想通過聖明賢達的皇帝進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資產階級革命派給中國帶來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隨後的歷史反覆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始終走不通。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選擇,這就是社會主義道路。儘管後來的歷史表明,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不能走筆直的發展道路,而必須先進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取得全國政權之後才能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然後,這一切認識的起點,都有源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所確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三、“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發展的動力源泉

面向新徵程,需要新精神。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奮鬥的精神歷程,追根溯源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動力源泉,那就是“紅船精神”;面向新徵程,同樣需要依靠“紅船精神”,讓我們黨革命精神不斷延續與發展。

擁有首創精神,才能勇於開闢新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核心。剛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認識到革命沒有現成道路可走,沒有現成模式可循,這就需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探索解決,這也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以創新精神為自己開闢道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作為“紅船精神”的核心始終貫穿於中國革命實踐中,激勵廣大共產黨員以“敢為人先”的氣魄和膽識,沿著紅船航向,根據實情,結合實際,勇探新路,不斷成功走向了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由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面向新徵程,擁有首創精神也是我們黨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關鍵所在,也只有不斷弘揚首創精神,才能我們思想不斷解放、理論不斷髮展、實踐不斷創新,推進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擁有奮鬥精神,才能不斷贏得勝利。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革命,面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勢力,革命任務艱鉅而複雜,無數共產黨員為什麼能夠拋頭顱、灑熱血,甚至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因為他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堅信共產主義是合乎社會發展規律的美好事業。面對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曾經遭受多次挫折與失敗,但憑著這種與生俱來的奮鬥精神,一次又一次戰勝困難,把革命從勝利引向勝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也出現過多次挫折與失誤,也是憑著這種奮鬥精神,不斷開拓創新,終於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支撐著無數革命先烈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面向新徵程,同樣離不開奮鬥精神的正確引導與精神支撐。

擁有奉獻精神,才能始終保持本質。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黨的一大會議最後在紅船上通過的綱領,就明確提出了要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發動起來的思想。在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明確提出了“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立志於維護人民利益的政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黨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使黨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黨正是同這一歷史創造者建立起血肉相連、魚水相依、親密無間的關係,革命力量才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戰勝一切貌似強大、欺壓人民的反動勢力,建立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面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只有廣大共產黨員繼續弘揚奉獻精神,才能真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整個社會倡導奉獻精神,才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總之,“紅船精神”作為我們黨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7

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些重要論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彰顯了當前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義。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發展,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有必要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可貴的精神品質。堅定文化自信,對於高揚國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幟,對於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進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堅定文化自信是匯聚中國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基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社會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多樣多變,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繁重艱鉅,迫切需要發揮文化的重要作用,為廣大幹部群眾提供堅定的信心、進取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統一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和行動,匯聚起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篇章的強大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是做好價值引領的根本。文化是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礎,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價值觀自信,就不可能做好價值引領。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普遍認同的基礎。當前,面對價值觀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勢,面對西方所謂“普世價值”不斷滲透的新情況,如果我們喪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無法對人民群眾做好價值引領,無法打牢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構建好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堅定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特別是要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出來,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出來,把中國老百姓真實、生動、鮮活的形象展示出來。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礎。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創新中華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號的表達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

我們有底氣堅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與充足底氣。

我們的底氣來自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程序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不僅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獨特貢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氣度,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今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以開放的姿態吸納全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紮實推進,中華文化必將創造出新的輝煌。

我們的底氣來自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我們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培育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偉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特色鮮明、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誕生了八一精神、方誌敏精神、蘇區精神和蘇區幹部好作風等一系列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黨孕育和發展革命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回顧歷史,正是這些革命文化為我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今天,蘊涵著中國人民勇於奉獻、敢於犧牲、百折不撓等崇高品質,彰顯著人類優秀精神、理念和情懷的革命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的底氣來自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感召力、影響力,有效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造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發展奇蹟,迎來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孕育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和精神,為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氣。

我們有能力堅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充實文化自信的底蘊,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礎。

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夯實文化自信的價值觀基礎。堅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須堅定價值觀自信,這就要求我們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需要加強理論武裝工作,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認真學習貫徹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江西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價值認同。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進一步加大道德模範、“時代楷模”、“最美人物”、“身邊好人”的宣傳力度,繼續釋出“誠信紅黑榜”,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底色、一種基調,打牢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著力增強文化自豪感。近年來,江西省深入挖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啟用紅色基因,突出紅色、古色、綠色,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風格的文化品牌。要繼續創新發展贛鄱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傳承井岡山精神、八一精神、蘇區幹部好作風等紅色文化,大力弘揚廬陵文化、臨川文化、客家文化等區域傳統文化,大力創新發展陶瓷文化、茶文化、書院文化等江西特色文化,加強景德鎮御窯遺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等江西特色文化保護,推出一批贛鄱經典文庫,打造江西文化新名片,進一步提升贛鄱文化的影響力。深入實施文學創作重點扶持專案、紀錄片創作工程、優秀舞臺藝術創作工程、重大主題美術創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風格和氣派的文藝精品。繼續實施江西“青馬工程”和省社科理論研究創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點研究基地和立足江西實際的重點學科。通過這些舉措,不斷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大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著力增強文化發展活力。文化發展繁榮是文化自信的堅實基礎。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準入機制,擴大文化消費市場,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努力把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力培育骨幹文化企業,加快改革組建江西報業傳媒集團、江西文化演藝發展集團、江西廣電傳媒集團,做大做強江西出版集團,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大力推動文化與科技、製造、資訊、旅遊、教育、體育等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業態創新。大力加快陶瓷、毛筆、木雕、夏布刺繡、焰火鞭炮等江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業,不斷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大力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繼續推動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舉辦江西省藝術節、“穀雨詩會”等文藝展演展覽,組織好“文化進萬家”、文藝志願服務等文化服務活動,著力推動文化扶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唱響好聲音,著力塑造對外良好形象。形象就是品牌、就是實力。近年來,江西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而且明顯提升了江西對外良好形象,增強了全省人民決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自信心。要繼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宣傳,大力宣傳江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新亮點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反映省委省政府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的新氣象新風貌,充分反映全省廣大幹部群眾昂揚向上、改革奮進的精氣神。創新傳播方式,鼓勵全省社科理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單位創作一批短文章、小故事、微視訊,講好江西故事,唱響江西聲音,不斷提高江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8

中國共產黨人既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堅定實踐者,又是在重要歷史關頭的時代大義的勇敢承擔者。抗戰時期共產黨人和衷共濟、共赴國難,挽救民族危亡的生動實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再生和創造作出了巨大貢獻。紅巖精神正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這一特殊歷史時期和大後方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共產黨人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光輝結晶。

正如指出的,紅巖精神“體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它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既具有作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共性,也具有抗戰時期大後方特殊的歷史時空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留下的獨特個性。

一是目標堅定,擔當大義的歷史使命。在黨的發展史上有凱歌行進的時候,也有艱難曲折的時候。在抗日戰爭風雨如晦的戰鬥歲月裡,中國共產黨人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為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英勇奮鬥。尤其是在黨中央領導下,南方局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這樣一個“重要戰場”,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爭取抗戰勝利,開拓了許多新的工作領域,為黨的發展壯大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講,沒有南方局這個堅強的領導集體卓有成效的工作,沒有大後方經濟的支撐,黨主張和建立的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很難堅持,也就沒有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也就沒有新中國建立的政治基礎。

二是剛柔相濟,鍥而不捨的政治智慧。足夠的政治智慧,能夠處理各種複雜局面,是一個政黨成熟的重要標誌。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創造性地貫徹了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和策略,其大智大勇是紅巖精神中最見功力、最具風采的華彩樂章。在國民黨對“皖南事變”訊息嚴加封鎖的情況下,周恩來指示用一張可以通過檢查的《新華日報》的版面與國民黨新聞檢查官虛與委蛇,同時,卻連夜將印有“千古奇冤,江南一葉”題詞的報紙於次日將事變真相公諸天下。“皖南事變”後,南方局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通過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在極為險惡的環境中儲存自己的力量,扭轉被動局面,使“皖南事變”成為國民黨政治地位和政治影響逐步下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響逐步上升的轉折點。

三是“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汙”的政治品格。在國統區險惡的政治環境下開展黨的工作何其艱難!周恩來曾多次告誡南方局的同志和從事祕密工作的黨員,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汙”。這種“六月風荷”的政治品格,是南方局開展黨的建設、統戰工作和群眾工作的創新之舉,也是紅巖精神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地方。在與國民黨當局打交道的過程中,黨堅持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性,牢牢把握領導權;要在“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社會氛圍下經受燈紅酒綠的考驗,不被濁流所淹沒,而始終與群眾在一起,保持著共產黨人的先進性。戰鬥在大後方特殊環境中的共產黨人,無論是公開鬥爭,還是深入虎穴;無論是政壇搏擊,還是商海沉浮;無論是身在紅巖,還是隱於鄉間,都能堅持操守,經受住嚴峻考驗。“和而不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南方局在特殊歷史時期的實踐難能可貴。

四是以誠相待,團結多數的寬廣胸懷。“以誠相待,團結多數”的寬廣胸懷,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所在,信心所在。南方局創造性地運用於國統區的實踐,為建立新中國增添了光彩,也為紅巖精神的形成增添了光彩。南方局既堅持“以鬥爭求團結”的方針,又嚴格區分國民黨頑固派與愛國民主派的界限,爭取多數,化敵為友。尤其是把做好對中間勢力的團結爭取工作,作為南方局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任務。周恩來等南方局領導人以寬闊的胸懷,與中間黨派廣交朋友,協調步調,密切配合,團結戰鬥,奠定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礎。

五是善處逆境,寧難不苟的時代風貌。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在極其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善處逆境,勇於犧牲,在艱難中開拓新局面,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善於艱苦創業的時代精神。在革命順利時,不驕不躁,甘於奉獻;當暗流襲來時,不灰心氣餒,不怕犧牲;即使不幸被捕,深陷囹圄,他們都面對威逼利誘、威武不屈,以“熱血似潮水般奔騰,心志似鐵石的堅貞”捍衛真理,以“只要一息尚存,誓為真理而抗爭”的大義凜然笑對屠刀。

紅巖精神既具有豐厚的歷史內涵,又具有穿越時空的實踐價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為我們實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提供了歷史鏡鑑。

首先,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樣,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寶庫中獨具風采的璀璨明珠。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歷史孕育過一系列偉大的革命精神,在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成功地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奉獻了“從實際出發,敢闖新路,努力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政治勇氣”的井岡山精神;在長征路上,我們黨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克服了千難萬險,實現了戰略轉移,奉獻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長征精神;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奉獻了“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延安精神;在西柏坡,我們黨完成了對國民黨政權的戰略決戰,完成了全黨工作重心從農村到城市的轉移,奉獻了“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的執政鏡鑑的西柏坡精神。而以周恩來為代表的南方局,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在極其險惡的環境裡,奉獻了紅巖精神這一閃耀著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光輝的寶貴財富。紅巖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曲折發展中走向成熟的時代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以全國性政黨公開走向以重慶為中心的國統區的政治舞臺的重要表現,是中國共產黨從“山溝”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開端。

第二,紅巖精神為黨帶領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供了新的精神動力。紅巖精神並沒有過時,它是我們黨與時俱進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弘揚紅巖精神,就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使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努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又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這樣才能夠使我們黨面對肩負的歷史重任,面對國際國內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風險的考驗,始終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第三,紅巖精神為共產黨人長期執政和執好政提供了歷史借鑑。以弘揚紅巖精神為養分,在當今風雲變幻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下長期執政和執好政,就要繼承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倡導和實踐的“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汙”風範,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品格,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蓬勃朝氣和浩然正氣,不斷增強黨的戰鬥力、凝聚力,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就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始終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更好地凝聚人心,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鬥,堅持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就要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堅持黨關於愛國統一戰線的各項方針政策,繼續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9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是改革的責任主體,是推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為基本取向,強化責任擔當,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改革,堅決端正思想認識,堅持從改革大局出發,堅定抓好改革落實。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面對世界複雜、多元的文化體系,廣大黨員幹部要正確認識中國現階段發展實際,實現對文化的理性自覺與自信。當前,長治市正處於改革開放的攻堅期,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決戰決勝期,要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穩步向好,打造全省重要增長極,任務異常艱鉅,迫切需要我們從革命文化中汲取養分,把革命精神轉化為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責任和激情,大幹苦幹實幹,開啟思想和事業發展的新境界,凝聚起方方面面幹事創業的合力。

弘揚革命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落實到行動上。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省委書記駱惠寧在長治市調研時的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理論學習的重點,深入開展學習研討,不斷鑄造理想品格,把紅色基因啟用,浸入靈魂深處,在黨性鍛鍊和品格塑造上來一次新的提升。要做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的表率,不忘初心,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要做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表率,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當前,尤其要抓好脫貧攻堅,做好向下服務,辦好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守住安全穩定底線,把政府的溫暖送到需要幫助的群眾手中。要做敢於擔當實幹的表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抓發展上,把工作的發力點打到企業和專案上,努力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由煤促興的新路,把長治打造成為全省重要增長極。要做艱苦奮鬥作風硬的表率。要敢於吃苦,甘願吃苦,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努力成為一個組織和幹部群眾可以信賴的人、同事和朋友值得敬重的人、家人和親屬引以為榮的人。

全體黨員應該珍惜機遇,遵守紀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進步,更好地指導實踐,幹好工作。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0

感受紅色經典,回憶崢嶸歲月裡我黨、我軍在重重困難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歷史功勳,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楷模,不斷增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發揚優良傳統,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獨特的紅色文化。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生動的象徵。正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紅色文化,中華民族才逐步從鴉片戰爭後迷茫委頓、備受欺凌的狀態中掙脫出來,實現了由落後衰敗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轉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從中汲取昂揚奮進、團結拼搏的精神動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結晶,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繼承、發展與創新。它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是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制度、作風、道德、革命精神、革命傳統等的綜合體現,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科學性、大眾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這些重要論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要求、指明瞭方向。在各種文化中,紅色文化以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崇高的價值取向、深厚的群眾基礎、堅決的奮鬥精神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尤其應注意發揮紅色文化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一個時期以來,西方敵對勢力竭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他們否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道路,鼓吹所謂“普世價值”、資產階級“民主憲政”,挑起事端,製造民族分裂,妄圖使我們改旗易幟。對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紅色文化百鍊成鋼,是抵禦西方腐朽反動思想文化侵蝕、防止“和平演變”的利器。應充分認識其內涵、意義,切實用好這一思想武器。

弘揚紅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重點把握列寧所講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恩格斯所講的馬克思一生的兩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毛澤東同志的系列論著。同時,要與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結合起來,掌握識別真偽的武器,從思想上武裝起來,增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進行堅決鬥爭,保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思想認識的清醒和統一,齊心協力、共同奮鬥。

弘揚紅色文化,還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導。應通過加強革命歷史、傳統文化、國情社情等愛國主義教育,幫助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築牢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1

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苦歲月裡,在開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偉大實踐中,用鮮血和生命培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所概括的:“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於勝利”[ ,20xx年6月4日]這24個字的表述,已為大家普遍認同。井岡山精神的鮮明特色是:

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延續和展開。井岡山精神和其他革命精神,是“源’’和“流’’的關係,井岡山革命精神同其他革命精神具有同一性,基本內容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在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由於具體歷史條件和革命的中心任務不同,又表現出差異性,各有自己的特色。井岡山精神與中國革命精神是共性與個性的關係,共性存在於個性中,個性之中有共性。井岡山精神源遠流長,它同其他革命精神一脈相承,構成中國近現代史上雄偉壯麗的精神長河,流淌在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之中。

井岡山精神與井岡山道路緊密聯絡在一起。井岡山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沒有井岡山精神,就沒有井岡山道路,反之,沒有井岡山道路,也沒有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在井岡山道路的開闢中產生,井岡山道路在井岡山精神的光照下形成,兩者同時孕育產生,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井岡山道路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是獨闢蹊徑的,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首創精神的生動體現,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和核心,是它最鮮明的特色和亮點。

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同步進行的。毛澤東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時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闢,則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重要標誌。井岡山的鬥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之作,是毛澤東思想的發端。井岡山精神與毛澤東思想是不同領域的意識形式,但本質上是相通的。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方面: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同井岡山精神是契合的,也是在井岡山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初步形成的。井岡山精神是毛澤東思想在思想道德領域,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集中反映。井岡山精神永遠同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的名字聯絡在一起的。

井岡山精神體現了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統一,這在中國革命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博大精神的民族精神,這就是黨的xx大報告所總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條精神血脈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屢經劫難而不衰,並創造過歷史的輝煌,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入侵,封建統治者喪權辱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就是這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歷來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是民族良知、歷史任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愛國主義,是中國各族人民愛國主義的最高風範,中國共產黨人在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就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要向紅軍戰士學習公僕意識,深懷愛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好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真正在本職崗位上做講奉獻、有所作為的合格黨員。

領導班子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篇12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黨的先進性。臨沂是革命老區,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是臨沂特有的政治優勢,是新形勢下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思想武器。

開拓奮進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關鍵環節

沂蒙精神是時代的產物,與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沂蒙精神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形成,又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髮展和完善。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沂蒙精神更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一是敢當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先行者。解放思想是沒有止境的。進一步解放思想,體現在不斷轉變思想觀念上,體現在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必須適應實踐的發展,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必須牢固樹立開拓意識,把大膽探索的勇氣同科學求實的精神統一起來;必須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狀態,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整體素質,以適應形勢和任務的要求。

二是爭當勇於改革、開拓奮進的千里馬。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要具備開拓精神,具體地說,就是要吃透“上情”,明白“下情”,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是善當勤奮好學、刻苦攻關的螺絲釘。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必須要勤奮學習,鍥而不捨,努力學習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的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在領導崗位上和日常工作中充分施展聰明才智。在當前,尤其要通過學習牢固地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促進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艱苦創業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內涵

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傳家之寶,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要有旺盛的革命意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幹部,必須具有振興中華、富民興邦的雄心壯志。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蓬勃的朝氣,是領導者開拓領導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力量。從一定意義上說,改革的過程、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在困難中前進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既有來自內部的舊的傳統和惰性的影響,也有來自外部的干擾和障礙。每個共產黨員必須樹立知難而進、不怕挫折、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的新風貌,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發揚開拓進取精神,帶領群眾努力開建立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第二,要甘當“老黃牛”。有的同志認為提倡開拓創新就不需要苦幹實幹精神,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遠大理想和巨集偉目標的實現,靠的是埋頭苦幹和發憤圖強,不能靠幻想和空談。“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離開了真抓實幹,任何事業都不會成功。共產黨員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本職工作。虛報浮誇,“誇”不出一粒糧食;弄虛作假,“弄”不出一件產品。只有靠廣大黨員和各級幹部的實幹精神,靠千千萬萬群眾的平凡勞動,才能構建我們事業的高樓大廈,才能做到富民強國。

第三,要勤儉幹事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既要樹立為國家創造財富嘔心瀝血的精神,又要樹立國家財產錙銖必惜的精神。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為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用到為人民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上,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和黨員幹部。國家的財產,哪怕一絲一縷、一分一釐,都是人民的血汗,我們只有珍惜的義務,而絕無輕易揮霍的權利,要一點一滴都用在人民的事業上,充分發揮其效益。

無私奉獻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集中體現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求每一個黨員置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除此之外不能謀取任何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沂蒙人民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始終是最華美和最高昂的樂章。沂蒙精神作為我們黨精心培育和沂蒙人民共同創造的先進群體意識,它所表現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應當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

第一,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要把對上負責同對人民負責一致起來,把關心群眾的根本利益同具體利益結合起來,把為人民謀利益同保護人民利益統一起來。黨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尤其是這樣。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是黨的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二,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改革開放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作為共產黨員應該懂得,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休慼與共的,只有社會主義的整體事業興旺發達,每個成員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每個黨員都要堅持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

第三,要遵紀守法廉潔自律。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也是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對黨員的基本要求。許多事實證明,哪個地方或部門的黨員幹部帶頭廉潔從政,哪個地方或部門的黨風、政風就比較好;哪個地方、部門的領導幹部不遵守紀律,哪個地方或部門就容易產生歪風邪氣。因此,每個黨員幹部都要認清自己在廉潔自律問題上所負的責任,凡是要求基層和一般黨員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層和一般黨員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並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努力使自己成為廉潔奉公、一塵不染的模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