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調研報告(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9W

教師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部分中國小校和教師向學生亂收費、亂補課、亂訂教輔資料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難點問題,更是社會廣大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儘管縣教育、監察、糾風部門對此類問題非常重視,一直把治理工作作為糾正教育行業不正之風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問題始終沒能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上述現象時有發生。

教師調研報告(精選19篇)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在徵求意見過程中,群眾對教育三亂問題反映強烈,為此,縣委、縣政府把教育三亂問題列入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為給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依據,我們對治理中國小存在的三亂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並就從根本上遏制三亂問題提出一些具體措施。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我們通過深入學校瞭解、向中國小生家長和社會下發徵求意見卡、組織社會行風監督員座談、收集學生家長的舉辦資訊等途徑的調查,大家一致認為我縣中國小和教師隊伍的主流是好的,多數學校適應形勢要求把行風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不斷加大對教育三亂問題的整治力度,取得明顯成效;大多數教師愛崗敬業,積極奉獻,開拓創新,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好評。但是個別學校和教師自律意識不強,亂辦班、強制性補課,亂訂教輔材料、亂收費的問題時有發生,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損害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具體表現有:

1.強制性補課現象

個別學校的個別教師利用下午放學後的時間或租賃房屋或在教師自己家中組織學生補課、做作業,甚至有的教師將不參與補課的學生列為不看好的物件,有的還有意將課上講得部分內容放在補課時講。

2.亂訂教輔材料現象

過去學生用的教輔資料除了按上級一科一輔要求統一代購的以外,有些教師還要另外選購一些發給學生,後來變成教師在書店選好資料,讓學生自己去買。練習和作業多數是用後買的資料,學生不得不買,加重了學生學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3.亂收費現象

部分學校曾經有過向學生收取招生報名費、水費、資料費、代課教師工資費等,去年以來基本得到糾正。最大的問題是一些學校的教師不定期向學生收取資料費,開始時只有主科教師,後來發展到各科教師,有的甚至收沒名號的費,家長對此非常反感。還有個別教師收取擇班費、座位費,最讓學生和家長不滿的是給了座位費就坐靠前,不給的不管個子高低只能坐後排,還有的是學生一犯錯就拿坐後排懲罰學生。

3.現狀分析

去年,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糾正四風,縣委縣政府把整頓教師隊伍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教育、紀檢監察部門把治理教育亂收費、濫補課作為教師隊伍整頓的重要內容之一。山西省教育廳在去年放寒假時和今年開學前就嚴禁中國小佔用節假日組織學生集體補課兩次發文,教育部門及時傳達,有效遏制了上述歪風。然而,就在高壓形勢下,還有部分教師心存僥倖,明知故犯,頂風違規補課、收費,教育和紀檢監察部門處理了一些教師。但目前亂收費、濫補課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放鬆管理,還有反彈的可能。

二、中國小教師有償補課的原因

經過調研,雖然社會各界對實施教育振興戰略以來的教育工作總體上是比較滿意的,但個別教師違規有償補課、亂收費問題,也是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突出問題,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人們的價值觀扭曲的社會大環境中,個別教師受利益驅動公開組織學生甚至通過個別做工作,利用校外場地對學生進行節假日或放學後有償補課,從中謀取個人利益,把學生當成資源,作為賺錢的工具,這種現象在多數地方存在,我縣受到的負面影響也比較嚴重。

2.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我國大力倡導實施素質教育,實行新課程改革,鼓勵學生全面發展,但新的教育理念在會考、大學聯考等升學考試制度的影響下,不能完全被學校、教師、家長接受。高分數才是硬道理,這句話雖出自普通百姓之口,但含義卻很深刻,它是衡量名校、名師的標準,也是名牌大學擇生的標準。而高分數從何而來?學校的辦法是增加課時量,延長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有的是把雙休日變成單休或者兩個星期過一個雙休;教師的辦法是辦補習班,加大練習量;家長的辦法是參加各種補課班,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3.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

教師調研報告 篇2

一、調查物件及目標

本次調研,我校根據縣教體局調研檔案要求,從幼兒園到國小的不同參訓物件開展培訓需求調研。發放調研問卷15份,回收有效問卷15份,在提交問卷的培訓物件中,教齡在5年以上的有10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縣組織的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根據問卷分析,老師們對新一輪培訓的期待主要有:

1、根據問卷分析,我校教師認為自身素養最需要加強的是教育科研能力、分析選擇教材內容的能力、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

2、我校教師普遍認為學校培訓應重點落在課堂組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鑽研教材、教學設計的能力上。同時希望參加的培訓方式主要是主題研討活動、專題講座、聽說評課。

3、對於20xx年培訓的課題名稱及培訓模式,有20%左右的教師提議進行專題講座和主題研討,針對最新教育理念、資訊科技、有效組織教學等幾個方面。

(二)存在問題

對於參加校本培訓,我校教師普遍認為教學任務重、時間緊是影響參加培訓的第一要素。

一是內容的問題。過去培訓內容的確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確定的,教師們主要是被動接受。培訓重理論輕實踐的成分還是很大,培訓的內容往往與教師的需求還是兩張皮,培訓的針對性還不強,對實踐的指導還不夠。

二是方式的問題。過去的培訓主要是集中培訓。集中培訓主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組織開展,一人講,數百人聽,方式單一,受訓者被動接受,效果不好。往往流於形式,成為教師的負擔。

三是成果轉化的問題。各種培訓的訓後跟進不到位,形成了培訓結束,就畫上了“圓滿”句號的現象,使得有限的培訓成果失去了及時轉化為自己或指導他人實踐的最佳時機。

三、培訓建議

一是希望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訓的積極性,讓老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

二是要真正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設計培訓內容。如果要增強老師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活動要更有針對性,要與老師的教學任務相關。

三是希望能夠根據不同的物件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要求,開展分學科、分學段、分年齡培訓進行鍼對性地培訓。如老年教師的特殊要求,幼兒園、音體美等教師的特殊要求、班主任培訓、

資訊科技培訓等,不能大一統、大呼隆。以便每位老師都能在培訓中得到不同的收穫和發展,並做到固定培訓時間,提前計劃培訓內容,使各種培訓具有延續性,少走過場,將培訓落到實處。

四是希望加強培訓者隊伍建設,組建名師講學團,開展巡迴教學指導,加大對學校層面業務指導人員的培訓力度。

教師調研報告 篇3

一、概述

為了加強阜南縣的教育成績,提高新老教師的專業發展,搞好教師培訓管理,增強教師培訓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促進我縣教師繼續教育的規範性。針對近期培訓的一線教師的培訓需求展開調查,內容包括教師培訓的內容、時間、和指導教師

二、調研方法:

談話

三、教師反應的主要問題

(一)培訓內容方面

1、“提高教學技能、技巧的培訓”

多數教師十分重視基本的教學技能的提升。他們希望借鑑優秀教師成功的經驗提高自己教學執行能力;同時也想通過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來指導實踐,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好地遷移到、。工作中去,是教師們感到很困惑的

2“資訊科技能力提高培訓”

目前城區和農村國小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較高層次的資訊科技水平來輔助教學

3、“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

社會、學校對教師要求越來高,教師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教師渴望能運用良好有效的調節方式,緩解、放鬆心理壓力

(二)在培訓形式方面

目前培訓形式較單一,主要體現在授課教師一言堂現象嚴重。

座談發現,教學研討、專家互動、小組活動等是教師一般關注的形式。可見,開放性、參與式、主體性的培訓方式更受歡迎。

(三)在師資聘請方面

教師普遍喜歡來自一線的專家和名師,說明教師希望借鑑他們的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執行能力。

四、分析與思考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是當前教師關注的焦點。

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特別是“課改”的推進,教師普遍認識到自身在專業發展方面存在不足。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擺在教師面前,成為教師當前最迫切的需求,61%教師在座談中提到參加培訓希望個人專業能力得到提高。如:從學歷提高、教學技能、技巧提高、術科培訓等分析,教師希望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視野,學與用緊密結合。

(二)教師對培訓的期望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通過座談,我們發現教師在普遍關注“提升身素質、提高教學技能”的大前提下,教師關注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反映出,教師對自身發展問題上是有針對性進行了反思。從教師培訓的內容來看,教師在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與分散的並存。如:“資訊科技能力提高的培訓”,目前教師普遍能熟練的將資訊科技手段輔助到教學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廣泛,但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教師不滿足簡單的操作技術,通過系統、規範、實用的培訓提高資訊科技能力。“心理健康知

識的普及”,在日益緊張,社會壓力增大的環境中,教師開始關注自身的心理問題。同樣,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引起社會的重視。在這個環境下,教師需要掌握基本層面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心理分析技術的'學習。

(三)傳統形式培訓影響力減少,互動、參與式培訓受到認可。

傳統的講座式培訓不再受教師的歡迎,而對於觀摩、案例評析的教學培訓受到了教師的追捧。同時,同行的展示,共同研討受到了教師認可。這體現出教師認識到教學問題不能僅僅靠專家和理論解決,主動參與是解決自我問題的關鍵建議與對策

五、建議與對策

(一)創新培訓模式,實現個性化引領是教師對培訓的期望。

“會議式”培訓一直是我們採用的主要培訓方式,隨著教師培訓需求多樣化發展,培訓報告會難以滿足教師個性化培訓需求。因此,多開展參與式、對話式、觀摩式等形式的培訓。

(二)圍繞教育教學問題為目標,突出教師關注的熱點,滿足培訓者的需求。

將教師關注的內容進行整理,開設培訓專案。圍繞教育教學,開展調研,加強培訓課程建設。改變以往培訓專題零散、不繫統的專題設定,體現課程針對性、層次性、系統性。

教師調研報告 篇4

國小高階教師培訓是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內容之一,由於國小高階教師培訓物件數量眾多,根據有關要求國小高階教師全員培訓工作以學校為主體進行開展,為了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監控和管理,我校調研組於12月3日——12月7日對全市各國小高階教師培訓情況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調研,現將調研的情況通報如下: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主要採取走訪和問卷的形式,發放問卷調查表89份,被調查的教師涉及到語文、數學、外語、音樂、體育、美術、勞技、資訊、科學等各個學科,問卷調查表的內容主要包括學校高階教師培訓計劃制定情況、計劃落實情況以及對學校培訓、基地培訓的建議和要求等幾個方面。本次調研組的成員為:于飛、陳榮芳。

二、培訓中已經取得的成績。

1、學校主要領導普遍重視國小高階教師培訓工作。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所有的一把手校長都能關心和支援國小高階教師培訓工作,並能夠主動參與協調管理,親自過問培訓計劃,落實培訓內容,部分校長還能主動為培訓學員做專題講座、進行教材輔導、指導課堂教學。

2、計劃的制訂切實可行。為了在巨集觀上指導整體培訓活動,教師進修學校制定了“國小高階教師全員培訓整體方案”,要求各校根據自身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培訓計劃。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各校在制定計劃上能考慮到本校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操作性,同時成立了培訓領導小組以及相應的考核措施。為整體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培訓活動正常開展並富有實效。各校都能夠結合教研、科研等活動開展國小高階教師的全員培訓。培訓的形式豐富多彩,有課堂展示、讀書沙龍、教材分析,也有請進來,走出去,拜師結對等形式。部分學校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要求,如按規定閱讀教育專著、網上推薦的優秀作品,完成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教學反思。

4、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漲。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中老年教師普遍反映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接受高規格的培訓活動,深感自身的素質不能夠適應課改的需要,需要在這次活動中得到充電,因此他們在培訓活動中能夠按照規定要求接受培訓、完成培訓任務。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三、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培訓資源還沒有充分的利用。

我們在以往的調研中發現大多數學校普遍反映教師培訓工作最缺乏的是培訓師資,為了幫助各校解決培訓師資問題,本學期我們在網上公開了學科帶頭人培訓課題一覽表,以幫助學校解決培訓師資緊缺的問題,但從我們調研中發現,真正把這方面資源利用起來的的學校還不多。希望在今後的培訓活動中,各校要十分重視兩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培訓資源,同時,每一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也應確立主動為教師培訓服務的思想,把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不斷向一線教師推廣。

2、培訓的主題還不夠突顯。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學校高階教師培訓活動與平時的教研、業務學習混為一談,單獨為高階教師這一群體組織的培訓活動還比較缺乏,有些培訓的檔次還顯得比較低,不適應高階教師成長的需求。希望各校在今後的培訓中要專門為高階教師培訓設計培訓活動,讓他們在更高層次上,接受教育得到提高。

3、培訓的內容還顯得單薄。

國小高階教師培訓設計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師德教育、學科知識,還包括教育理論、教育哲學、教育科研等高層次內容。各校在培訓內容的設計上,要不斷提升檔次,豐富培訓內容。

四、教師們的建議。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教師們對此次培訓活動十分重視,對學校培訓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我們希望各校在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教師的需求:

1、教師們渴望得到專家的指點,特別是與專家面對面地接觸交流,各校在邀請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參與學校培訓活動,要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培訓要針對教師的課堂,給教師最實惠的培訓。

2、音、體、美等技能科專任教師要求在培訓活動中,要注意整體要求與分學科培訓相結合的建議。各校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科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同需求,有分有合,在共性中突出個性,使各類教師都能得到不同層次的滿足。

3、更多的教師建議學校能夠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訓的機會,希望各校量力而行。

五、下一步培訓的要求。

1、各校要認真回顧和總結前一階段培訓的情況,及時查詢培訓中的不足,針對實際情況對培訓計劃進行修訂。

2、分管校長、主任要高度重視國小高階教師培訓的過程管理,真正使每一次培訓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各校要對照制定的計劃,檢查落實的情況,對沒有落實到位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調整。

4、國小高階教師全員培訓將於20xx年xx月結束,請各校要認真做好培訓資料的歸檔整理,以便最後考核驗收。

教師調研報告 篇5

根據市委主題教育工作會議要求,我校開展主題教育,召開了主題教育工作會議,進行了一系列的主題教育,為進一步推動主題教育,開展主題教育調查研究,自己根據要求,制定了調查研究方案,根據自己分管工作的特點,針對學校新教師的培訓,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活動,具體調研作以彙報。

一、調研目的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我校對新教師培訓特別重視,新形勢下如何實施有效地新教師培訓工作,是學校教科處、課改中心和學校管理層直接面對的課題。實踐證明,培訓內容和施訓形式的科學與否,應是以參訓者的評價為標誌,否則,培訓會因缺少參訓者的參與和生成而低效。從調查入手,瞭解新教師需求,把握新教師成長動態,實施有效培訓,使新教師培訓工作更加切合新教師成長的實際需求和成長規律,促進新教師進行準確的職業定位,提升新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使新教師培訓工作更加專業化、科學化。

二、調研方式

深入科室、課堂調取一手材料,採取師生座談、調查問卷、等方式靈活開展;沉下身子,深入一線,掌握實情,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調研和不解決實際問題的調研;與師生面對面,合理確定調研方式和時間,不影響被調研者正常工作秩序。

三、調查內容過程

本次調研,採取分年級、分層抽樣方法,對從高一到高三的不同參訓物件開展培訓需求調研。發放調研問卷38份,回收有效問卷37份,其中:高一26份、高二7份、高三4份、培訓者2份。

在提交問卷的37名培訓物件中,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市教育局組織的崗前培訓繼續教育,安丘一中新教師培訓,對安丘一中問題教學研究、小課題研究等基本掌握,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沿革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具體做法:

1、交流了解獲取一手材料。

堅持做到每天到教科處、課改中心、年級的時間,跟科室人員、教師進行交流,大家暢所欲言,這樣可以瞭解當下教師教學中存在的疑惑,存在的各種困難,對新教材的把握理解程度,對新課改的認識,做到心中有數。

用座談的方式了結教師當下思想狀態,瞭解對當下教育教學方式的認識,對工作的認識,掌握了思想動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根的教師都寫出心得體會,可以是教案撰寫方面、課堂講練方面、對考綱考題的研究方面,會上進行交流,這樣可以取長補短,也更有利於提高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其次充分利用教師培訓時間,廣泛徵求意見,實際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突破,真正讓教師上好每堂課,教育教學創新上再突破。

2、抓好過程管理。

培訓緊緊圍繞學校“和雅文化

”立足“三以四有”問題教學法,讓每位教師都能掌握課堂精髓,課上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⑴充分利用每週的聽課評課制度。組織以教研組長為主的評委對培訓的教師進行打分,評選出優秀課堂,通過競賽提升能力,同時通過評課讓老師們知道自己還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去提升自己。

⑵鼓勵老師們積極參入學校組織的最受學生尊重的老師和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活動。師生互動,共同提高,每週組織學生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優秀教師。這樣既提高了培訓的效率也有利於教師更快更好地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⑶充分利用每月的師生教與學競賽。每月都評選出教學新秀,這樣他們通過競賽成果就能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優點和不足的地方,在競賽中獲獎的老師給與他們大力表彰,頒發教學新秀榮譽稱號,鼓勵他們再接再厲,這樣保證培訓的高質量。

⑷鼓勵他們平時多研究課題。積極撰寫小課題研究論文,教科處對他們撰寫的課題跟上指導,同時在備課中多寫個人反思,總結自己在平時教學中不足的地方,通過反思也瞭解學生的情況,這樣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安丘一中新教師培訓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根據黨中央“立德樹人”的要求,面對經濟一體化、教育國際化、人才多元化的發展背景,安丘一中歷經改制、重建優化機制內涵,

20xx年教育局又斥資進行內部設施建設,配備了適用於各學科教師培訓的各類專用教室,使之成為集學術報告、教學展示、教師培訓、會議交流、網路互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學術交流中心”,達到示範性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基礎設施要求,為學校新教師培訓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和環境支援,使得新教師的培訓有了更好的保障,保證了新教師培訓工作順利展開。

安丘一中制定下發了《新教師三年培訓方案》,《新教師培訓手冊》,對參訓教師的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分散培訓、教研活動、校本培訓、讀書、聽課、反思等情況進行跟蹤記錄,通過自我評價、同行評價以及校長導評等實現對培訓教師的全程監控,使學習、反思、研究真正成為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同時建立了培訓反饋機制,綜合學員每月一次培訓的出勤情況、培訓表現、培訓作業、平日課堂等情況進行及時的總結,通過區域網面向全校進行反饋,及時調控教師的學習與發展狀態,調控發展的方向。

但是培訓仍存在一下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培訓認識不足。

這裡既有領導重視的問題,也有教師認識上的問題。領導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造成教師參訓主動性不夠。教師認識不到位,形成了對培訓應付了事的現象。

2、對培訓內容研究欠缺。

過去培訓內容的確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確定的,教師們主要是被動接受。培訓儘管增加了調研和問題反饋環節,但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成分還是很大,培訓的內容往往與教師的需求還是油水分離,培訓的針對性還不強,對實踐的指導還不夠。

3、對培訓的方式單一。

過去的培訓主要是集中培訓、校本培訓、遠端培訓。集中培訓主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組織開展,一人講,數十人聽,方式單一,受訓者被動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訓由於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專業引領,沒有落到實處,往往變成了枯燥的讀書和填寫報告冊,校本流於形式,成為教師的負擔,校本的編寫質量遠遠達不到要求,造成培訓缺憾。遠端培訓由於缺乏有效的監控,個別教師網上遠端培訓的動力不足,僅僅是應付了事,沒有能夠做到深鑽細研,以及在我們學校還受到客觀條件制約等因素的'影響,實際效果也大打折扣。

4、對培訓成果轉化不夠。

各種培訓的訓後跟進不到位,形成了培訓結束,就畫上了“圓滿”句號的現象,缺少培訓的跟蹤激勵機制,使得有限的培訓成果失去了及時轉化為自己或指導他人實踐的最佳時機,培訓過後,新教師的專業水平止步不前,變成了訓了就“訓了”的結局,起不到預期的目的。

5、對培訓者的要求不到位。

大多數培訓的培訓者主要由市級教師培訓機構的教師和市教育局的教研員擔任,學校層面主要由學校教科處和課改中心、實驗中心和資訊中心的主任和教師承擔,他們在理論上和實踐方面都難以稱得上是最優秀的,且長期往復承擔培訓任務,難以讓參訓教師信服,產生排斥心理。

(二)對新教師培訓問題原因分析:

1、新教師們希望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

建立健全教師培訓工作的激勵獎懲制度,完善新教師培訓的方案,進一步調動新教師參訓的積極性,樂於主動地參加培訓,讓新教師們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勵和實惠;如新教師中獲得教學新秀的有5人,激勵少。

2、要求培訓的內容緊密聯絡當前的課堂教學。

理論的學習要易於內化為實踐,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於提高新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又能促進新教師的專業發展。新教師每週參加兩節聽課,離課堂教學目標欠缺。

3、他們希望進一步豐富培訓形式。

讓老師們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實際的培訓方式,大多新教師非常希望到名校觀摩學習,得到名師的指導和培訓,有條件的新教師也很歡迎遠端培訓,但是學校提供的機會不夠,每月外出學習次數少,甚至沒有。

4、學校培訓能夠根據不同的物件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要求。

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在具體培訓過程中,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由各學科的骨幹教師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骨幹教師幫扶次數少,每週指導,聽課達不到2次。

教師調研報告 篇6

一、行業背景知識

1、職業簡介:

教師,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係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2、我眼中的教師職業:

我認為具有三種重要的知識,它是教師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別是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學知識。

學科知識:包括一般學科知識和專業學科知識。教師必須首先具備各種學科基本知識,瞭解各學科之間的聯絡,並將之貫串於自己所教學科之中。然後再對各種不同知識和理論進行選擇、組織、傳遞和評價。除此之外專業知識則要求教師必須廣、寬厚,這是對教師專業過程中的第二次分工,更加細化了教師的工作。

實踐知識:都說實踐出真知,所以教師除了具有具備深厚的學科背景,在全面透徹地理解所要教的學科基礎知識之上還要引導和帶領學生開展學科研究和創新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書本知識不再空洞。

教育學知識:我認為教師在掌握過硬的學科知識和專業知識之外,更應該本著教師的職責,關心愛護學生,真正地做到從學生出發,多多傾聽學生的心聲,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二、工作環境

1、環境簡介:

從硬體方面來說教師的職業環境一直都是不錯的。比如有專門的辦公室、夏天有舒適的空調,辦公室裡也有芳香四溢的花卉植物作以點綴。每個教師都附有多媒體,給課程增加了豐富性並且節省了上課板書的時間。

2、存在的問題:

但是現在教師職業的隊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許多都是衝著教師這個職業良好的工作待遇而去。並且現如今越來越多教師虐-待學生的事件頻繁發生,許多教師已經不單單是把專注力放在教育學生身上,而是更多的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隨著這些年高校擴招和就業形勢變化,現在教師隊伍裡素質也是層次不齊,不乏有有一批素質低、作風不端正的人出現。教師中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在也非常盛行。教師之間幫派鬥爭也是存在的,評先進和職稱的時候同事之間競爭也十分激烈。所以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把關,也是對學生和家長的負責。

三、職業前景

1、機遇: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不斷髮展,各國生產力不斷提高,相互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而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因此,文化軟實力與科技競爭力越來越成為世界的焦點。所以教育事業在國家發展中起到了更加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發展狀態是積極向上的。

2、挑戰:

我選擇教育這個職業並想將其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也是考慮到了它的社會地位和發展前景的。教師這個職業本身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社會地位和待遇都相對較好。本身對學校生活存在美好的回憶,喜歡與學生之間單純地相處。而現在隨著就業環境的嚴峻,教師人數已經飽和,可提供的工作崗位較少。所以需要我們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另外我國教育職業存在的問題還包括沿海地區教師資源豐富而偏遠地區急缺教師教師供求不平衡。

四、職業的任職要求

1、教育教學能力:

身體條件方面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適應教學工作的需要。

普通話水平方面擁有普通話等級證書,能準確、清晰地使用普通話授課。

職業教育理論相關課程學習要求方面非統招本科師範教育類專業畢業的人員申請認定教師上崗資格,要經過職業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法、生產實習教學法(實習指導教師和一體化教師要求)等課程培訓,並經考試成績合格。

教育教學能力方面有教師上崗資格證,同時有公共證書,如計算機等級證書,心理學證書。

2、崗位素質要求:

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掌握充分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

至少為大學本科文憑,高等教育的文憑要求更高,依情況而定。

有從事教師職業所具備的良好的政治素養和道德修養。

有從事教師職業所具有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程度要求。

3、上崗條件:

思想品德條件方面熱愛祖國和職業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履行《教師法》規定的義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學歷條件方面申請認定幼兒園教師資格必須具備幼兒師範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申請認定國小教師資格必須具備中等專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師範教育類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是否屬於師範教育教育專業應根據省教育行政部門當年下達的招生計劃和省教育行政部門驗印的畢業證書來確定),其他中專畢業學歷應視為不合格學歷。申請認定國中、初等職業學校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申請認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含中專、職業中專、職高、成人中專、技工學校等,下同)文化、專業課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大學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申請認定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且應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及其以上工人技術等級。申請認定高校教師資格,應具備研究生或大學本科畢業學歷。

我認為教師這個職業是我心中所想。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是自己真心喜歡的則必然會拼盡全力去做好。我認為我有能力勝任好這份工作。雖然缺少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這些外部因素。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畢業生普遍出現找工作難的'問題。應對這一問題,我認為我更應該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加強專業技能修養,同時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五、工作內容

1、教學方面:

每天都能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每學期能完成其教學目標,儘可能實現自己定的教學目標。真正地把傳授知識放於第一位。關心和愛護學生地成長與需求而不是盲目地關注成績,忽視學生的心理成長。

2、育人方面:

教師應以身作則,用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素質來培育學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腦力成長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使他們在成長道路上健康正直的成長,不會誤入歧途。

六、薪酬

通過網上調查得知一所普通國中的普通老師一年的工資除去獎金和各種節假日發的物品或錢,大概5、6萬,公務員基本一樣,而且還有補課費、課時津貼,更重要的是教師還有完整的雙休日和寒暑假等等。教師這個職業相對於比較穩定,很多人也是看中它有可觀的退休工資。

七、總結

通過行業背景知識、工作環境、職業前景、職業的任職要求、工作內容、薪酬等方面的瞭解使我對教師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為今後的擇業與就業起到了更理智的分析。我認為現代大學生不能盲目選擇就業,要從實際出發,從自身能力出發,理智就業擇業。我們要擺正心態,積極熱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勇於迎接挑戰,勇於直麵人生的挫折。把每一次失敗都當做是一次成長,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與教訓,一步步成長。

教師調研報告 篇7

一、調查原因

當孩子新進入幼兒園以後,為了全面瞭解幼兒的生長髮育狀況,及時發現疾病和身體的異常情況,以便及早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與治療,所以展開這次調查。

二、調查過程:

在撫寧縣婦幼兒童醫院醫務人員來我園為幼兒進行年度定期體檢,我校幼兒小班共有35名幼兒參加了體檢,經過醫務人員耐心細緻的體檢,調查情況如下:

三、調查結果

1、輕度肥胖男孩2人,女孩1人。近幾年隨著家庭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有的孩子在家裡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營養量,又在平時吃了很多零食等。這樣也是造成孩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參加戶外鍛鍊,幼兒需要進行科學餵養,提供合理的`膳食,加強戶外鍛鍊,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方式來改善他們的行為習慣。

2、輕微缺鐵性貧血

3、輕度營養不良1人。

4、視力正常,結膜炎較去年有所減少,我校沒有弱視、斜視患病兒,提示幼兒用眼適度,強化毛巾、玩具消毒,堅持飯前、飯後、活動後用肥皂水洗手,防止感染,教育兒童不玩髒東西,注意用眼衛生,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齲齒患病率有所下降,齲齒矯治率達到90℅以上。

6、體重、身長達均率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四、干預措施

1、向家長及幼兒宣傳口腔衛生知識,教育幼兒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適量控制糖和含糖食物的攝入,尤其睡前不吃甜食,少吃零食。要家長科學合理的制訂幼兒食譜。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進食要定時,定量,不吃零食,早餐吃得豐富些,晚餐儘量少吃而簡單些,隨時進行體重監測,以便訂製膳食計劃。

2、加強體格鍛鍊:參加體育鍛煉來增加熱量的消耗對減肥非常重要。

3、鼓勵肥胖兒多與他人交往,改變情緒,增加自信心,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及健身運動,同時讓他們認識肥胖症的危害,防止濫用藥品及營養保健品,更不要濫用激素類藥物,以免影起症狀性肥胖。

4、調查結束後我們將給體弱兒的家長髮放個案分析和聯絡單,對疾病矯治進一步指導。

教師調研報告 篇8

一、前言

區的教育事業發展已進入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設“一流教育體制、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育環境、一流教育質量”,以及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教育體系為核心內容的建立現代化教育中心區的戰略目標,在一流教育體制之下,教育質量能否提高的關鍵因素就是師資水平的提高,本構想就是立足於我區目前的發展狀況對提高全區教師整體素質提出的發展思路。

二、現狀與分析

(一)教師現狀:綜合素質必須提高。

1.全區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早在“八五”末期已完成了學歷合格培訓,至x年底全區在職教師共x人,專任教師x人,中學x人,國小x人,其中中學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達1385人,國小教師具專科及以上學歷達x人,遠遠超出國家教委關於中國小教師任職的學歷要求。但是,學歷並不能與能力劃等號,尤其是我區教師中五年以下教齡的人數佔%以上,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問題比較突出,在對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尤其是崗位再提高方面,進修學校還任重而道遠。

2.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現有校長,大部分是先上崗後培訓,而且缺乏管理學、行政學、公關學等領導者必備的管理素質,因而長期處於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摸索狀態,進修學校不僅要擔負起師訓任務,更要擔負起幹訓任務,為區培養一批觀念新、管理好的專家型校長。校長是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引導我區教育事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單靠經驗積累是不夠的。

3.我區廣開人才之路,從省外引進大批人才,但由內地引進的人才,由於環境和思維定勢,思想上更多具有“應試教育”的痕跡,教育思想和觀念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因而引進和招聘骨幹教師具有一定的短期效應,但不能充分體現區固有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我區必須立足於本土,培養一批具特色的“啟明星”。

4.教科研是每一所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但我區教師尚不具備一線研究者的能力,不能用理論指導實踐,由實踐上升為理論的更少之又少,加強教師的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才是教科研發展的命脈。教科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它必須經過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在實踐與理論的磨合中不斷提升,這就需要進修學校花大力氣在此方面有所作為。

(二)教師進修學校現狀:人員、架構必須調整。

教師進修學校原來作為學歷補充教育的主要機構,對國小及幼兒園教師學歷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時至今日,教師進修學校內部,架構不清晰,責任不明確,人員不到位,現有的人員無法承擔應有的教學任務,造成基層單位對進修學校的不重視和反感。進修學校的人員配備和師資水平都不足以應付高速發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須進行轉型。因此,進修學校不單單是行政部門規定的繼續教育機構,更應該是教師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必不可少和最重要的教育場所。

(三)國內的師資教育現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是出路。

1.從我區教育實際來看,相當一部分學校提出校本培訓還為時過早。我區近幾年引入大批高校畢業生,但由於我國高校教育學科劃分過細和僅強調理論研究的固有狹隘性,造成畢業生的知識較單一,缺乏歷史的、巨集觀的、全面的大教育觀點,造成素質教育實施的形式化、教育成果的表面化。並且,學校內部師資不均衡,能夠擔負起教科研“領頭羊”的教師全區都匱乏,更何況一間學校,所謂的“校本培訓”大多借助外聘的專家,有時幾間學校還開展的同一課題,反覆請同一專家,造成了人員和資金的重複消耗,也就意味著我區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

2.目前各高校舉辦的各類培訓仍是滿堂灌的“填鴨式”,包括目前國內mba得不到國際認可的原因就是缺乏實踐,進修學校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課程改革,尤其是授課方式的變革。作為學校和教科研單位之間最具價值的橋樑,才是進修學校變革的根本出路。

三、目標定位

(一)總體目標:全面實施教師繼續教育,滿足我區絕大多數教師繼續教育的需求,成為我區人才選拔----“啟明星”工程的後備基地,完善“區本”培訓,為教育造就一批教育家,而非“教書匠”,為我區成為教育強區和教育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

簡而言之,要做到一個面向和六個轉向。

一個面向:即面向全區的全體教育工作者的進修需要

六個轉向:一是從學歷教育轉變為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二是將教師從經驗型轉化為研究型的新型教師;三是從泛化教育轉為區本培訓,時機成熟時可轉為區本與校本相結合的分層培訓;四是從“先上崗後培訓”轉化為“先培訓後上崗”和“邊上崗邊提高”;五是由行政強制性培訓轉化為合理為教師制定成長階梯方案的培訓,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六是從單一的教師培訓轉化為教師、行政兩個發展方向的培訓。

(二)具體目標:實現學校管理、隊伍建設、培訓質量、硬體設施爭創全省一流。

學校管理目標:堅持“轉換機制,優化結構,增強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則,建立現代化管理執行機制,培養專家型管理幹部,形成高效率、有特色的辦學管理風格,隊伍建設目標:建設一支學歷高、素質好、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培訓質量目標:切實抓好全體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達標率達100%,優秀率達80%,滿意率達90%。到x年,完成x名“啟明星”的培訓工作,對所有學校的中層以上幹部全部進行輪訓提高。

硬體建設目標:建設一個適應我區教育發展的裝置一流、設施完備的教師進修中心。

四、主要措施

(一)符合教師需求的課程規劃,是進修學校改革成功的一半。

建設新型教師培訓課程,通過問卷、訪談、實地考察等形式瞭解不同層次教師的進修需求,按需設課。注重課程的層次性、可操作性,注重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注重專家與教師共同進行課題研究,開設自選課與必修課且以自選課為主的課程模式,並將每年的繼續教育課時數轉化為學分制,鼓勵教師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

(二)明晰進修學校架構,並進行人員調整。

調整進修學校內部架構,進修學校內設理論部、實踐部和後勤部三個部門,理論部負責制定課程(瞭解教師所需,聘請專家,設定科目,查閱講義,考評課程效果,寫分析報告並制定新的課程方案),並與相關院校和科研單位(包括國內外)建立長久的合作伙伴關係;實踐部負責教育實踐(聯絡實踐基地,選定指導老師,考評實踐效果,跟蹤調查),並與教研室和基層學校建立共建關係;後勤部負責財務、教室、教材等一系列後勤工作。

(三)運用適當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不斷自我提高。

將教師進修與年度考核和職稱評審掛鉤,教師取得相應學分且成績優異者可獲得外出培訓(國內外)和在職學歷深造的獎勵。

(四)硬體建設是必備的客觀條件。

配備可容納x人的報告廳、可容納x人的網路教室各一,討論式教室和授課式教室若干,視訊多媒體教室2間。建成與國內著名師大遠端教育網相連線的教師遠端繼續教育網路基地。

(五)經費投入,是完成教師繼續教育的保障。

根據xx省人民政府x年第號文《xx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第xx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保證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經費的投入,採取以政府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方法解決。具體經費來源包括:每年從教育事業費中按不低於中國小教師工資總額的2%和教育費附加中不低於5%的比例安排;從地方籌集的教育基金和學校勤工儉學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所辦學校,其教師繼續教育所需費用由辦學者負責。

五必須突破的難點和解決方案

難點:

1.“按需設課、按需施教”的“需”較難把握,每個人由於自身認識的侷限,他所認為的“需”可能與上級部門認為的“需”有一定的差異。

2.授課教師和指導教師的選擇和聘用。一方面大多數教育專家大多從事理論研究或進行過少量的實踐指導,嚴重缺乏實踐經驗,且授課仍以講授式為主;另一方面所需培訓教師的專業多而散。符合我們要求的專家並不多。

3.教室的配備和功能不足。

解決方案:進修學校人員配備必須是,有相當理論基礎和教育實踐經驗,善於與人溝通,具備一定的策劃能力,可以達到教師和學員之間的互動的人,這樣可解決難點1、2。難點3需由局統籌解決。

教師調研報告 篇9

鄉鎮國小團員教師的團組織關係隸屬於鄉鎮團委,鄉鎮學校團員教師隊伍管理工作自然也是鄉鎮團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管理好、建設好這支隊伍,有利於少兒的素質教育工作,有利於團帶隊工作,對更好地開展鄉鎮團建工作也有著重要意義。但目前團員教師隊伍管理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使鄉鎮團委的工作面臨著新的難點。如何處理新形勢下學校團員教師隊伍的建設,**縣嶺頭鄉團委曾經探索過,結合**縣嶺頭鄉團建工作的實踐,淺談一些觀點:

一、嶺頭鄉團員教師隊伍基本情況:、嶺頭鄉團員教師隊伍僅指,嶺頭鄉國小28週歲以下的團員教師所組成的群體。嶺頭鄉國小有教職工74人,其中團員教師有32人,由於嶺頭鄉地域寬廣,鄉國小分為三個管理片,分別是嶺頭片,南峰片和八爐片。鄉校的團組織在鄉中心國小團總支下設一南峰團分支。鄉校團組織健全,少先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但嶺頭鄉校團員教師隊伍中存在著:

(1)團員教師對團組織活動不主動,不熱情;

(2)對團員應該承擔的義務不情願履行,怨聲載道,還曾經一度出現團員教師拒交團費;

(3)團員教師出現了團組織概念模糊等一些問題。

二、調查摸底,分析原因,進行團員教師隊伍整改工作

發現問題,就要找出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對策。針對嶺頭鄉校團員教師隊伍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嶺頭鄉團委與鄉校團總支深入到團員教師當中,進行細緻的訪談,聽取團員教師的意見,初步分析了導致團員教師隊伍工作諸多問題的原因:

(1)嶺頭鄉地域寬廣,整個嶺頭鄉校就分為三個教育片,團員教師集中在一起搞活動比較困難,以致在團員教師中出現了這樣一些,如“鄉團委和鄉校團總支只知道收錢”、“團費交上去了,用到哪裡了,怎麼用了”等不解和疑問;

(2)教育這條線有自已的一套評議教師各方面工作的標準,團組織的“無權”使得鄉團委的“推優”工作難以奏效;

(3)鄉團委沒有足夠的活動資金,開展各種團員活動比較被動;

(4)鄉團委在主觀上錯誤地認為,團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高,團組織健全,鄉團委在團員教師隊伍建設上無需花大力,團員教師自已能夠管理好自已的隊伍,以致鬆懈了管理工作。

鄉團委和鄉校團總支經過調查摸底後,製作了嶺頭鄉校團員教師登記表格,要求承認自已是團員的教師認真填寫表格,上交至鄉校團總支。與此同時,鄉團委將調查的情況和解決問題的計劃反饋到鄉黨委和鄉校領導,並邀請其參加團員教師隊伍整改的工作。這一系列的整改工作,使得目前團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有了一定的改觀,檔案齊了、工作也順了。

三、探索鄉鎮團委建設團員教師隊伍的一些想法

1、依靠“行政手段”,做“硬”團員教師隊伍的組織紀律性

團組織是一個有嚴明的組織紀律的群眾團體,前些年團員教師隊伍的組織紀律出現了一些問題,雖說是平常疏於紀律方面的強調,但很大一部分根源還是團組織的“無權”和“無為”。要做“硬”團員教師隊伍的組織紀律性,首先還是得依靠並用好“行政手段”。這裡所謂的“行政手段”就是指大力宣傳團組織紀律的前提下,取得鄉鎮黨委和鄉校領導的支援,借其與團員教師的直接上下級隸屬關係,共同介入嚴肅團組織紀律的工作。在此過程中,鄉鎮團委和鄉校團總支要做的工作:

(1)及時、適時地組織團員教師學習團的知識,向其宣傳團組織有關紀律;

(2)瞭解鄉校團員教師對團建工作的思想,分析原因,找準問題,權衡是否需要利用“行政手段”的必要性;(3)採用合適的“行政手段”的方式,如要求鄉校領導在有關會議上強調團組織紀律、鄉鎮團委和鄉校團總支對不履行團員義務的團員教師進行退團處理等方式,來嚴肅團的組織紀律性。

2、投入感情,做實鄉鎮團委與團員教師的關係

鄉鎮團委“無權無錢”,運用感情開展工作,是鄉鎮團委的重要工作方式之一。運用感情這一工作手段,貴在一個“誠”字,即鄉鎮團委要投入真誠,與團員教師建立扎實的感情。在工作中要體現三個“心”,

(1)談心,鄉鎮團委書記要經常找團員教師談工作、談學習、談生活,認識大部分的團員教師,相互熟悉,為今後的團建工作打基礎;

(2)交心,做工作不能只停留談心這一層面上,鄉鎮團委應通過談心,逐個瞭解團員教師對團建工作的看法。在此基礎上,鄉鎮團委應通過個別訪談、開座談會等形式,讓團員教師瞭解鄉鎮團委的工作性質、近期工作計劃,以至相互理解、相互彌補不足、相互提高;

(3)關心,鄉鎮團委要關心團員教師的工作情況、生活情況,讓團員教師把鄉鎮團委和鄉校團支部看成自已的家,有心事找團組織訴說,有困難找團組織幫忙,團組織應充分利用優勢,儘可能地為團員教師提供幫助和服務,促使兩者關係健康發展。

3、生動活潑,做好團員教師的團組織活動

團員教師的團組織概念模糊,是因為團員教師很少參加團組織的活動,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客觀因素,這裡就不再贅述。團員教師的團活動主要的是生動活潑、形式多樣併兼顧本職工作.

(1)生動活潑,團員教師的團組織活動要充分體現青年人的特點,表現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風貌;

(2)形式多樣,團組織活動應不拘一格,形式多樣,鄉校團支部可獨立搞一些團組織活動,也可以參與農村的團組織活動,可進行以宣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等活動,也可進行一些純粹的娛樂活動;

(3)兼顧本職工作,一方面組織團員教師活動要考慮到教師的工作時間,應安排得當,否則不但會影響本職工作,而且學校領導也不支援;另一方面,在選擇組織活動的內容時,多考慮與教師的本職工作有關的活動,如組織有意義的團帶隊活動、崗位競賽活動等,既可豐富團組織活動,又可提高團員教師的工作水平,獲得學校領導的歡迎。開展生動活潑的團組織活動,是建設團員教師隊伍工作的有效載體,鄉鎮團委和鄉校團支部要充分利用團組織活動推動團建工作的發展。

4、深化“推優推幹”工作,做“活”激勵機制

團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能,是向黨組織或上一級部門推薦優秀青年和後備幹部。“推優推幹”工作作為一種激勵機制,也應在團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中得以深化和體現。

(1)要保證鄉校團支部有優先推薦團員入黨的推薦權,鄉鎮團委有對28週歲以下的團員青年入黨有稽核權;

(2)在鄉校教師學年工作考核中,鄉校團乾的團工作成績應列入考核內容中;

(3)教育系統要重視團工作,允許被評為縣級以上的優秀團幹、團員的教師,在教師年度考核中加分等。當然上述的這些激勵機制要得以保證,必需徵得黨委和教育系統的同意。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團組織要爭取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必須先拿出自已的工作品牌。如果有那麼一天,團組織的工作搞得很有影響力,並極大的推動少兒素質教育,那麼教育系統必將團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得團組織的激勵機制得以充分發揮,這又將極大推動團工作,於此就形成了一種互動的良性迴圈。

教師調研報告 篇10

我於今年8月8日參加x省國小科學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其中有一項學習任務,就是做一份科學學科調研報告。8月16—17日兩天我對全鎮8所學校科學學科教學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內容

1、學科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培訓。

2、學科師資配備與開課情況。

3、教師對學科的認識及態度。

4、教材使用情況。

5、學科實際教學情況。

二、調查方式

主要是與學校領導及有關教師座談交流。

三、調查時間

20xx年8月16------8月17日

四、調查基本情況:

1、師資配備情況:我鎮國小科學學科教師總人數是40人,但沒有一個是專職任課教師,現任課教師只有5人蔘加過縣級以上的培訓,絕大多數教師也沒有參加過培訓。另外,通過調查情況反映出,我鎮部分科學學科教師缺少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2、教學情況:全鎮各學校都能夠按照課標開課,並能開足課時,三、四年級每週二節,五、六年級每週三節。學校領導和教師對科學課程認識較強,尤其是鎮校本部早在90年代初,就非常重視這門學科教育教學。而且學校要求教師必須認真上好每節課,學生要認真學好每節課。並定期對本學科進行考核。除此之外,學校每學期都組織各類活動如科技節、藝術節、小發明和小製作比賽、科技小論文比賽等來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在校本部的帶領下,本鎮的其他單位學校也緊鑼密鼓跟隨其後。所以,我鎮這塊在全縣做得相當的好,一直得到縣局好評。由於校領導和教師重視,平時工作做得紮實,故在最近幾年縣裡舉行的有關科學知識、技能各項競賽中,我鎮都取得了相當豐碩的成績,而且在市裡也獲得過了第一二等獎的好成績。

3、教學裝置、實驗材料情況:教學裝置、實驗儀器各校都有但配置落後、不配套,而且有的數量還有限。導致學生分組實驗落實的難度很大,有的甚至連基本的演示實驗都無法去做,更何況科學教材上的實驗增加了許多新的內容和形式,原有的儀器也無法使用,故導致大部分只能靠教師的枯燥地解說。

4、教材使用情況:20xx年之前,每生每人一本,最近幾年教材在訂購時就不能達到人手一本,要求學生在使用時要特別愛惜,以便迴圈使用。學校也都能及時收集保管。

5、課程標準的落實情況:通過和教師交流,瞭解到絕大多數教師都能瞭解新課程標準,都能借助課餘時間去鑽研科學教材、理解新課程標準。

五、普遍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職的科學學科教師。

2、教育經費缺乏,教學資源跟不上、教學配套設施缺乏。

3、教學材料的不足與上課準備不足。

4、教師的培訓學習不夠,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六、我的希望: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提升科學課的學科地位

2、加大對這塊的投人,切實改進教學裝置。

3、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

4、我們教師要對本學科產生興趣,熱愛本學科的教學。

5、我們教師也要多渠道自學來提高自身素質。

最後,我堅信,在上級主管部門及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在我鎮全體科學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鎮的科學學科教育定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教師調研報告 篇11

一、縣內自主招聘農村中國小教師的時間可以提前。

近幾年我市各縣市區招聘農村中國小教師時間,周邊其他縣市區很多從4月份開始就陸續釋出招聘錄用公告,開始組織,到6月份就基本結束。我縣20xx年和20xx兩年均為8月下旬,20xx年為8月上旬,與其他縣市相比,明顯偏遲,對農村基層學校多少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1、哪個縣走在前,先啟動教師招聘工作,相對而言,更能優先吸引優秀大學生充實本縣的專業教師隊伍。因為就業壓力的加大,一職難求,很多在校大學生在臨近畢業最後一個學期,基本上已經全部離開大學校園外出尋找就業的機會了,聽到哪個縣招考就跑到哪個縣去,這個縣沒有錄用到,又馬上到令一個縣接著報考,只到錄用為止。其中不乏一些優秀大學生幾個縣市都去應聘招考,等公榜以後,如果兩個縣同時應聘出線,就優先選擇中心城區或經濟發達的大縣市區就業。等到我縣來招聘教師時,這已經是招聘教師末班車了,優秀的人員早已搭上快班車上崗去了。素質高的優秀大學生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概率肯定要大,花費時間要短。現在的情況是,就連贛縣本縣籍一些優秀大學生生都被外縣市提前招聘走了,等想到回我縣招聘考試時,檔案被人家卡住了,想要回來都不可能了。雖然從20xx年開始,我縣也出臺了政策,允許贛縣籍在外縣市區工作的在職教師可以參加贛縣農村中國小教師招聘考試,有機會回到贛縣,但也是走了彎路。從這一點來說,我縣教師隊伍建設在招聘考試人員進門關先天不足,輸人一步,從與贛縣一個具有區位優勢、經濟發展優勢的大縣地位很不相稱。

2、農村中國小開學了,但縣裡招聘的教師還沒有完全定下來。學校這邊缺人,但不知道縣裡能分配多少人下來,分配什麼人下來,男的還是女的,外縣的還是本縣的,分配的人員沒有正式報到,鄉內學校人員怎麼調整就沒有辦法定下來,很多工作不好定,學校很被動。

3、新招聘教師崗位培訓相應地放到開學之初完成,這是其他縣市普遍的做法。我縣則是等到開學正式上了班之後,再報名參加培訓,耽誤正常上課的時間,這種做法應該得到改進。

二、儘量招聘本縣籍留得住的人才,教師隊伍才穩得下來。

農村學校很難留得住教師,尤其是生活工作條件較對相差的村小、教學點更是如此。隨著一大批早期民辦轉編教師相繼到達退休年齡陸續退休,誰去這些學校任教,是擺在中心國小校長面前一個頗為頭疼的但又必須面對的問題。村小教師有每月210元或360元兩種檔次的邊遠山區特殊津貼,對本地的老教師來說,當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本來就長期在村小任教習慣了,工資待遇能提上去,那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你調到他到中心國小他還不樂意。但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尤其是年輕的外地教師來說,經濟誘惑力畢竟還比不上一些現實的問題。住宿、飲食、購物等生活條件差,教育教學工作量大,往住是一名教師一個班級,什麼課程都要教,每天6節的任課節次,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有限,也不可能經常到中心國小來聽課,沒有濃厚的專業成長氛圍,個人成長的速度很慢。一個人要在專業上有所成長,關鍵就看前三五年,過三五年後,考慮的就是另外一個年齡段的問題了。沒有寬頻網路,與外界溝通獲取資訊的重要渠道被卡住了,個人婚姻問題受到了影響,生活圈子小,結識異性朋友的機會少,有不少教師成了剩男剩女,對有些80後、90後的新生代是無法忍受的,這是很痛苦的。每年秋學期開學,原來在村小任教的年輕老師想方設法託關係,找理由要求調回中心國小,校長可能照顧某個教師,但不能不給村小補充教師,總要有人下去任教。

對於上述情況,本人認為可以招聘本縣籍教師,儘量讓是哪個鄉鎮儘量回自已的鄉鎮任教。很多縣市在招聘教師時,都出臺過這樣地方保護的政策。還有就是充分利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共建贛州市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的意見》政策的東風,加大定向委培定向就業補充教師隊伍的招生數量。招收國中生、高中生培養成具有大專、本科學歷的農村中國小教師,由贛縣人民政府與贛南師院、江西師範大學等大專院校簽定定向委培協議,就像專門編班培養,贛縣教育局每年跟蹤每位定向生學習情況,不認真學習的中止培訓協議,退去贛縣委培班。讓一些家庭貧困、品學兼優、又立志教育、願意紮根農村的農家子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這對於農村教育的長遠發展是一件好事。這些人土生土長,對這片土地懷有一種與天俱來親切感、認同感,與這裡的鄉親融為一體,更能安心在基層一線學校任教。

三、招聘教師時,儘量考慮男女教師1:1同等比例。

現在的情況是招聘的教師往往是女教師多,佔到了近70%,女教師有她們的優勢,男教師也必不可少。以我校為例,全校有42名教師,男教師只有16名,女教師26名,呈現出陰盛陽衰的態勢,並且繼續加大的趨勢,全縣其他學校也是如此。在農村學校,學校辦學條件差一些,經常需要組織教師自己動手完成一些體力勞動,整理校園、搬器材、扛東西,女教師更不合適,也更不肯幹。分配去村小任教時,首先也是考慮男教師下去,更容易克服生活的一些具體困難。

解決女教師的婚姻問題,也是本人建議用檔案的形式固定下來招聘男教師達到50%比例的一個很主要的理由。在農村學校任教的女教師,很多人很優秀,本校本單位去找最快,但是由於本校的男教師少,或者沒有適齡未婚男教師;去外單位找,通過朋友找,教師這個崗位決定了沒有更多的時間接觸瞭解異性朋友,個人婚姻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就以我校為例,共有87年出生1名,88年出生1名,89年出生2名,90年出生2名,91年出生的2名,92年以後不予統計,共計8名女教師沒有結婚。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啊。如果能多一招些男教師,志同道合,長時間共同的工作生活學習接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鼓勵,互相有更多的瞭解認同,擦出愛情火花。

女教師多,生小孩請產假一大片,讓農村學校緊的編制更是雪上加霜。以我校為例,20xx年秋學期有2名女教師請產假,20xx年春學期又有3名教師請產假,加上正常退休等原因造成全鄉國小一至六年級共聘請9名代課教師填補空缺。

教師調研報告 篇12

一、調研目的

為了全面準確瞭解我市20xx年國小新聘教師和選調進城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找出差距,提出針對性的培訓方案,促使他們儘快掌握教學規律,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快成長,早成才,更好地服務於明光的基礎教育工作。

二、組織領導

市教育局領導親自指導,教研室胡主任統籌協調,各教研分會、中心國小校長具體安排,各學科教研員具體落實。

三、調研物件

我市20xx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大學畢業生和麵向農村國小選調進城的在職教師。

四、調研內容

通過調研瞭解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環節的設定,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手段的選擇,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以及教師的業務素養等。

五、調研形式

利用教研分會的組織優勢,調動分會積極參與教研工作的積極性,讓他們把本分會,各鄉鎮中心國小(含村小)的新聘教師,集中到一、兩所中心國小,借班上課。各學科教研員深入課堂聽課,查閱教學設計,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指導。

六、調研的亮點

1、據資料統計,國小各學科新聘教師平均年齡23.3歲。因為他們都是經過教育局按照“明光市20xx年中小教師招考簡章”的規定,通過筆試、面試、考核層層篩選的最終獲勝者,所以具有年齡輕,精力旺,思想態度端正,工作作風硬朗的特點。他們走進學校後,給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給學校帶來了勃勃生機。古沛、蘇巷、自來橋等鄉鎮還把他們安排到村小任教。雖然生活條件不太理想,但是他們依然安心、紮實地工作。

2、這批新聘教師均是大學畢業,學歷都是大專以上,基本上是所學專業與任教學科一致。學歷層次高,專業知識紮實,基本上能勝任國小的各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3、課堂教學注重知識目標的凸現。很多教師的課上,能夠全面細緻地傳授學科知識,並能適時把相關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擴大課堂的容量,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橫山國小的吳昊老師在執教《李時珍夜宿山寺》一文時,讓學生課前收集大量的有關李時珍的資料,教學時予以交流,充實了課堂內容,教給了學習方法。

4、課堂上教學步驟基本清晰。這批年輕教師基本上能按設計的教學環節進行教學,教學任務完成良好。如,數學學科能夠根據不同領域的內容,開展有效的建模活動,尤其是圖形和計算領域的教學內容。教師能抓住各領域的教學基本要求,體現教學基本理念。圖形部分能牢牢抓住發展學生空間概念的教學核心,藉助直觀,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方法主動建構活動過程,來建立新的教學模型,很好地顯示了教學的特點。計算部分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計算能力為基礎,操作細緻,計算準確,教學效果良好。如,橫山國小的楊忠秀老師執教的一年級“9加幾”的教學,用自己親手製作的教具,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板演、計算,最終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5、能靈活多樣的應用課改的教學方法。各科老師都能自覺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當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習技能的培養,能把新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學之中。如, “大語文教育觀”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理念,“建立開放而活力的課堂”教育理念等,各學科的教學都有很好的嘗試,效果良好。如,數學學科的計算方法的歸納,英語學科的點讀法的指導,都到了較好的體現。

6、積極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調研得知,大部分老師都能在接受任務的短時間內鑽研教材,認真備課,設計課件。如,邵崗國小的姚敏、女山湖國小的史黃娟、司巷國小的劉志薇、自來橋國小的姚鳳娟等。課堂上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意識很強,且製作精良,操作得當,具有一定的現代化電教手段的使用技術。

雖然我們在調研中看到了各位新聘教師和選調進城教師的精彩表現,具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學科專業成長有待於關注,教學能力有待於提高。課堂上教師駕馭課堂,掌控教學局面,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基本功。許多教師基本沒有組織教學的手段,一走入課堂,不管學生年齡大小,知識多少,只管按照自己的教學步驟教學。講話的、發呆的、板凳子的、掏書本的,各行其是,注意力根本沒有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

2、教材編排體系、編排意圖有待於研究。讀懂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師要仔細揣摩教材、理解編者意圖,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把握教學目標,確定重點難點,才能為學生提供優化的學習內容,以及要關注的教育思想。調研中,我們感覺到老師們對教材理解不夠,教學目標把握不準,教學重難點確立有偏,學習方法滲透不到位。如,在語文教學中,中年級段落的教學,高年級篇章結構、習作方法的教學等,都沒有訓練;英語學科單詞的拼讀、抄寫的教學,則超越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3、課時分配模糊不清。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是需要用課時作保證的。不同年級、不同內容的課時安排也不盡相同,既要體現學科的特點、內容的特點,又要反映年級的特點,才能讓教學卓有成效。如,語文教學,一般一篇課文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點是讀通讀誦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著重理解課文,薰陶情感,學習方法。在調研中,許多老師分不清課時,一篇新課還沒有讀兩遍,生字根本沒有學習,就急於分析課文。結果是囫圇吞棗,食而不知其味。

4、課堂上,教師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教材是課標的詮釋,知識的載體,。教師在課堂教學是以此為憑藉,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學習的方法,得到情感的薰陶。調研中發現,普遍存在著教教材的現象,老師只顧分析課文內容,不去探討遣詞、造句的方法,佈局謀篇的策略。結果是一堂課下來,學生除了知道課文的基本內容之外,其他一無所獲。

5、學生積極性沒有發揮,課堂氣氛沉悶。由於教師對課堂主體把握不準,不知自己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加上每堂課又必須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最後,只得一言堂,要麼一問一答,要麼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沒有閱讀的時間,討論的餘地。學生一旦回答不了,馬上教師補上,最後是課堂冷冷清清,猶如死水一潭。

6、教師板書有待提高。通過調研可見,所有的教師粉板字一律很差,基本上是“火柴棒體”,失去了教師的示範作用。從內容上看,隨意性也很強課,既不能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也不能概括教學的思路。

7、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缺乏有效性。調研可見,老師們有一定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意識和操作技術。但現代化教育技術與常規教學的關係如何?何時運用?怎樣運用?才能有效促進教學,亟待探究,為電教而電教的現象普遍存在。

8、備課亟待指導。據調研的備課看,大部分教師都是優秀教案的義務抄寫員,教學時,也未能按教案的步驟上課,備教不一。

9、有專業不對口現象。個別學校沒有按照所學專業安排任教,改教了其他學科,讓老師很難適應。如,女山湖國小陳培源學的是數學專業改教了語文,自來橋國小的陳敏學的是體育專業也改教了語文。這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情緒

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確立目標

全面推進課程改革,關鍵在教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這批高素質的年輕教師,既關係到學校的發展,也關係到學生的成長。各校必須針對這批年輕教師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確立明確的培訓目標。

1、加大職業道德教育。按照教育法規的要求,以校為本,組織認真學習,積極培養“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團結協作、和諧進取”的精神。

2、注重學科專業知識的培訓。要結合學科教學的需要遴選實用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學以致用,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3、認真學習課改理念。新的課程改革正在全國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必須積極投入到課改的熱潮中參加課改的理論培訓,掌握課改的教育理念,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

4、紮實推進教師基本功訓練。以現代化教育技術為培訓手段,加強教師的粉筆字、板畫、鋼筆字,以及普通話等基本功的培訓。

(二)制定規劃

這批新聘教師年齡輕,經驗少,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各校要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制定比較全面的、系統的、長遠的的培訓計劃,從整體要求上設計全套培訓方案。在方案中,內容可以從指導思想、目標要求、管理辦法、操作步驟等方面設計,要做到指導思想明確,培訓目標清楚,管理辦法得當,實施措施有力,考核評價紮實。要長設計、短安排,認認真真地落實。

(三)建立模式

各校可以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內容的特點,擬製相應的教學模式,供老師們在教學中使用。待老師們穩穩當當地走好教學的第一步,打下堅實的教學基本功後,放放手任其馳騁。如,國小語文低段“詞串識字”的教學模式(一般可以分兩個課時教完):

第一課時

(1)激趣入境。

(2) 藉助漢語拼音自學生字。

(3)將詞語與事物掛鉤。

(4)詞串連讀,識寫結合,描紅仿影。

第二課時

(1)複習鞏固生字。

(2)讀詞成串,邊讀邊想。(把每行的詞連讀成串,邊讀邊想象畫面、場景、情景等)

(3)連串成篇,形成積累。(把詞串連起來當作一篇韻文來讀,熟讀成誦)

(4)識寫結合,指導寫字。

國小數學教學模式:

(1)設問題情境,發現問題。(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2)組織探究,合作交流。(首先自主探究,讓學生呼叫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此基礎上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進行優化,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3)實踐運用,拓展延伸。(通過應用方法來解決一系列的“新”問題(課後的練習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增強運用意識。)

(4)總結反思,評價體驗。(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有哪些收穫和感悟,在總結反思中到底提升)

(四)嚴格管理 有了目標模式,就有了奮鬥方向;有了規劃安排,就有了實施的步驟。但是,關鍵是落實。要嚴格管理,規範領導。

(1)要成立組織,校長要親自掛帥,教導處直接負責。

(2)學校對教師實行過程管理,把培訓納入學校教學教研過程管理系列,並嚴格執行。

教師調研報告 篇13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古到今,教師就是被人們稱作“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崇高的職業為人們所敬仰。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洶湧澎湃,許許多多的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了一種審美疲勞和倦怠感,儘管大多數人把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可從我們的行為看與社會所期望的還有一段距離。教師也是人,有個人的生活空間和經驗,有自己的情感和個性,具有發展的願望和潛能,有自己的理解和創造能力,當然也就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健康”的因素。而農村教育是四川教育的“重中之重。農村教師作為農村教育的主體,更值得關注。

現今,農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現狀:

一、師資力量薄弱

農村教育是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教育的主要部份,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響全國普及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實現程度,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作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教師,身上擔負著任重而道遠的責任。然而,農村師資力量的薄弱卻直接影響著農村教育有效的實施,而導致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幾點:

1、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

據調查,每位農村教師的周平均課時均在20節以上,平均每天要上四節課,如果是寄宿制的學校,算上早晚自習,一天上到7節課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說,短短几節課有什麼,上了不就完了嗎?可是很多人不懂幾節課背後需要超出幾節課幾倍的備課、寫教案。上完課還得有時間批改作業,研究學生,許多的教師真的是披星戴月的工作。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在上課時間上,中國小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大多數搞大量的機械作業,回家的家庭作業,教師還檢查批改主。除卻作業,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考試,考試好像成了體現教師工作價值的唯一方法。考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師繁重工作的過程:出題、監考、看卷,分析,著實忙!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還包括對學生的管理。複雜的學生問題,讓許多教師心理勞累不言而喻。沉重的心理負擔無形延續著教師全天候的工作,這是其它任何一個職業所不具備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超負荷的工作量,讓許多教師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城區學校,想盡一切法調動工作,好的教師都流向了城區學校,堅守的只有那一小部份人。

2、城鄉教師教育待遇的不等,讓農村師資流失

作為農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和超負荷工作量也許都不是問題的根本,待遇上的問題或許才是師資流失的重要原因。據瞭解,一個農村教師每月的工資就是工資卡上的錢,獎金什麼的基本沒有,一年下來,也領不了幾個錢,而城區學校每個月加上課時津貼、班主任費等,每個月多領好幾百元錢,農村學校的教師過教師節最多領100元,而城區學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別,讓許多教師都把前途放在城區,考調,調動等,想盡一切辦法走向城區學校造農村師資大量流失。

二、硬體設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農村學校,教學軟體上的資源相對是平穩的。然而,在硬體設施上,農村學校存在著嚴重的不足,許多學校沒有多媒體裝置,有的學校最多有幾臺錄音機,音樂課上沒有鋼琴、風琴教師上音樂課就用嗓子幹吼。體育課沒有孩子玩的東西,上體育課就是學生自由活動的時候。而且,由於師資力量的不足,大多數都是由班主任上的。配件設施投入不足是目前農村教育一個最普遍的現狀。

三、“留守兒童”現象

90年代中後期,大批的農民工湧向城市,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這些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稱作“留守兒童”。農村教育的物件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面對這個特殊的群體,教師有著無以言狀的苦楚,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爺爺奶奶的教育觀點與方法和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本質的衝突,更多的家長認為自己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責任就在學校了。他們不聞不管,一旦孩子有什麼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他們就會到學校吵鬧,久而久之,矛盾就突顯出來了,留守孩子由於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孤僻、偏執,難以溝通,目前,留守兒童現象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四、教師工資待遇低

據調查瞭解,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農村教師,每個月的工資不到500元,有的教師說,98年出來參加工作的時候,工資一個月只有285元,教了8年多的書,現在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700元,大部份的農村教師都是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上有老人要供養,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撫養。人際交往也得要錢,這一個月的工資到了月中就見光了。有的教師說:“,農村一個泥水匠一個月還1000多元呢?人家還不勞心。我們這樣辛苦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付出與回報的不成正比,讓許多教師消極無奈,成為農村教師的一種普遍現象。

根據以上幾種現狀,我們把農村教師的心態歸納為以下幾種:

心態一:市場經濟的產物

(一)物慾的膨脹,精神的淪喪。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影響著教師的心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多數的人通過各種途徑走上了讓人羨慕的工作崗位。這些人,工資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輕鬆。就連許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過頭看看我們的老師,固守於三尺講臺,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衣服永遠是最便宜的。買不起名牌。生活是清貧的。不管買什麼都是想了又想。終其一生。教師都是寒酸的,物質上的清貧,讓許多老師多自己的職業產生了懷疑。消極的情緒由此而來。但是卻又不捨得放棄。如許多老師所說,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二)市場經濟時代形成的浮躁心理大氣候動搖了很多老師“無私奉獻”的決心許許多多的老師在三尺講臺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一輩子,但是面對現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關心帶來誤解、認真視為呆板,負責卻認為多事,曾經有一位朋友對我談起過這一件事。他說,讀書的時候,教師對他是恨鐵不成鋼,經常對他冷潮熱諷,說他只有賣氣力吃飯的份兒,他很恨這位教師,某一天,當他與教師重逢的時候,恰好教師有求於他,他顯得很冷淡,雖然,他幫教師的忙,但他也對教師說了這樣一句話:“當年,你說我很笨,只有賣氣力的份,是這樣說的嗎?”教師無語,聽到這兒的時候,我為我們的教育者們感到心疼,覺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能成才,恨鐵不成鋼,在教育方法上,或許有著許多的不同,但出發點都是希望學生好的,然而,又有幾個學生能真正懂得教師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換來的卻是這樣的不被理解,難怪我們的教師灰心了。

心態二:農村教師還有一種心態表現為“理想與現實差距大”

誠然,許多的老師在剛走上講臺時也曾有過壯志巨集圖,有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學校領導,有的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代名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的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師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裡、辦公室三點一線的生活,讓許多老師喪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師認為在僻遠的鄉村教一輩子書。很難實現人生抱負,也無法獲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就視而不見了,對工作的熱忱也沒有,這種理想與現實巨大的反差讓許多老師悲觀失望。

心態三:農村教師的心態還表現為,公眾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述求,將農村教師推向迷茫。

千百年來,教師在人們心目中都是神聖而偉大的“春蠶到死絲方盡,焟蚷成灰淚始幹”人們把教師奉為至高無上的神,把教育事業視作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就是無私奉獻的,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報,甘守清貧而無怨無悔,然而,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特別是現今社會對教師職業更是有著多重的要求,既是學生群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導管理學生的權威,在一定時間他們又是學生家長的代理人,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還是學生的朋友,需要與學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還要協調與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關係,這種多元化的不同性質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師思想矛盾與衝突,公眾這種對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述求,將農村教師推向了迷茫。

五、關注農村教育,也要關注農村教師

據我們的調查分析,農村教師也已加入到社會低層的弱勢群體中來了,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局面的?一直以來,社會都在呼籲“尊師重教”,相應地也不斷出臺了相關改善教師待遇的政策,(包括一些光喊口號不落到實處的),但是這個時代社會發展太快,這邊條件還沒改善或者正在改善,生活成本早已超速前進了一大截。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於什麼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看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要想做到心心相印的教育,農村教師們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我想只要教師在各方面都受到關注,不再有以上的矛盾和問題,農村教育是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

教師調研報告 篇14

為了瞭解並掌握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狀況,我們受教育部師範司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委託,分成五組在廣東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等五個省(區)對中國小教師的狀況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調研。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國小領導、教師的大力配合和支援下,我們順利完成了這次調研任務。本報告從農村教師隊伍的生存狀況、農村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狀況、農村教師隊伍的法律意識以及法律保障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總結,並提出相應的政策與法律建議。

一、我國農村教師的基本生存狀況

農村教師的基本生存狀況總體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與城市地區教師的生存狀況相比較而言,農村教師在基本生存狀況仍然不容樂觀,農村教師生存狀況現在是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廣大的農村教師的生存狀態是否受到了應有的關注,全社會應該為農村教師做些什麼,農村教師自身又有著怎樣的訴求,這些問題表明農村教師生存狀況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一)農村教師的工資狀況

長期以來,拖欠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工資的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憂思,因此保障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的發放是關係教師的基本生存和教育事業穩定發展的重大問題。

1、工資收入不均衡,同工不同酬。與城市教師比較,農村教師的工資收入是比較少的。一般而言,在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市縣,教師的工資收入上千元,而貧困地區財政困難,兌現教師工資已是舉全縣之財力。教師雖然能按月領取工資,但是工資收入還是偏低。農村學校收費嚴格實行“一費制”,財政對學校的預算低,學校沒有創收渠道,教師無獎金。農村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學歷提高教育等,其培訓、差旅等費用也要由教師自己出錢。

2、存在一定程度的工資拖欠現象

通過表格資料可以看出,從所調查的五個省(自治區)來看,大約有23.2%的人認為有拖欠教師工資,在這種情況下,農村教師的工資拖欠更是嚴重。

四川省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83.4%教師回答其所在地區,目前並沒有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此外,通過對教育行政人員和一線教師的訪談也表明,目前教師的工資基本上都能較好的得到保證;但是是農村地區的教師工資還不是得到很好的保障。正如問卷結果顯示,16.6%的教師回答其所在地區存在有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其中,在被調查的城市教師中,回答有拖欠現象的佔11.0%,在被調查的農村教師中,回答有拖欠的佔27.3%,結果如下表所示:

絕大部分地區的教師工資能夠得到保障,但也有個別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相對於城市來講,更多地存在著教師工資拖欠的現象。此外,通過對教師的訪談了解到,農村退休教師的工資更容易被拖欠。

3、無法正常晉級增薪。在晉級增薪制度的建設上,各地特別是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總體來看,由於城市在經濟發展上的優勢,其教師在職稱的評定和聘任方面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而農村教師則大都因為縣級財政的捉襟見肘,“評定難,聘任更難”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

由於福利發放主要依靠各地區、各學校收入狀況,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狀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待遇邊緣化。農村教師在獲得政治榮譽、晉級評職機會、完成各種培訓任務方面處於明顯弱勢。表現在:一是獲得榮譽的機會少。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的表彰沒有城鄉指標投放比例,農村教師出成績、有知名度的可能性很小,他們因此非常不容易獲得表彰獎勵。二是爭取評職、晉級的指標難。統計城市教師與農村教師的職稱評聘情況會發現,城市教師評中高階職稱的比例明顯高於農村。三是取得各種培訓合格的門檻高。教師要評職稱,需要教師基本技能合格證、計算機培訓合格證,需要論文、學歷,這些都是評評職的門檻。

2、農村教師的醫療得不到保障。農村教師生活的地方,其醫療條件普遍較城市差,他們常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因為教學任務重、工作時間長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根本無暇顧及。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對農村教師健康的制度性關注極少,國家有關農村教師的健康問題尚無配套的政策和規定。根據調查問卷顯示,關於當地教師的醫療保證落實情況,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存在明顯的差異,農村教師回答落實得“很好”的僅佔3.4%,而“回答基本能落實”和“根本無法保障”的分別達到55.7%和16.7%。

此外,教師法規定“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檢查,並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修養。”這對於農村教師是不可想象的奢侈。對“學校組織教師體檢的情況”的調查統計中我們發現,回答“從來沒有”的更是達到65.1%,由此可見,農村教師能夠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的體檢的很少乃至沒有。而廣大一線農村老師長期為職業病所困擾,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教師的這種亞健康狀態會對教師的身心狀況和生活質量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全社會更應該關注教師的健康問題。

2、農村教師的保險和福利

問卷調查顯示,在“學校給教師提供了哪些保險和福利?”一題中,教師們選擇最多的幾項依次是醫療保險(81.6%)、住房公積金(79.8%)和養老保險(66.6%),選擇最少的幾項依次是失業險(17.2%)、女職工生育險(14.4%)、住房補貼(3.2%)。農村教師選擇失業險和女職工生育險的比例更低,分別是5.2%和3.0%,尤其是學校提供“失業險”的比例如此之低值得人們關注。學校中教師聘任制的推行要求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而失業保險機制的不健全對教師聘任制的實施是極為不利的。

在住房補貼上,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提供此項福利,且農村學校的條件更差一些。由此可知,調查結果所顯示的實際狀況與教師法中規定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的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為農村中國小教師解決住房提供方便。”的規定相去甚遠。在住房商品化的今天,如何解決住房問題,改善住房條件對於農村教師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二、我國農村教師的職業狀況

(一)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

1、物質環境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家教育的大力支援,學校的物質環境包括學校的辦公條件和硬體等設施在內的各個方面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一般來說農村學校的辦條件普遍比城市差,農村教師所在的學校擁有很少的像電腦等現代化教育裝置,有的甚至全校沒有一臺電腦。農村教師也希望能夠像城市那樣更換掉現在已顯陳舊的裝置,能夠擁有完備的教學環境。

2、制度環境

對於農村教師所在學校的管理制度,能保證學校的正常的日常運轉,但是仍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教師認為自己不能夠參與學校的管理,尤其是在一些關係學校發展的大政方針方面。教師和職工是他們參與學校管理的唯一途徑。調查及訪談表明:大多教師都認為教代會、職代會,能解決的問題畢竟是有限的,只能解決一般的小事情。教代會和職代會越來越形式化,不能有效的發揮教師的民主參與作用,不能保障教師合法權益。

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呢?問卷調查資料顯示(問卷的問題是“您所在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本題為多項選擇題”):17.8%的人認為是限制教師調動和考學,18.5%的人認為是干涉教師的教學自主,4.6%的人認為是對教師進行打擊報復,59.9%的人認為是對教師的評價和待遇不公正,9.7%的人認為是人際關係緊張,25.3%的人認為是對教師私人空間干預過多。

3、人文環境

農村教師工作的人文環境主要表現為教師的工作壓力和人際關係方面。在我們訪談的教師中,絕大多數農村教師都反映工作的壓力較大。農村教師的工作壓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第一,工作負荷重。工作負荷重突出表現為工作時間長。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教師對本職工作非常認真負責,但教師工作超課堂性的.時間泛化,也導致教師超時勞動的現象非常普遍。一般教師工作的時間遠遠超過國家的標準。

第二,心理壓力大。由於過度著眼於考試競爭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的心理壓力。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壓力過大,已經超出了教師的承受能力。學生安全問題也給教師帶來一些壓力,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社會和家庭對教師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課程改革帶來的壓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教材的內容、形式以及教法在變革中也隨之發生了飛躍的發展。隨著課程變化過快,農村教師有應接不暇之感。農村教師多年沒有進修的機會,完全依靠以前的知識基礎,工作壓力也也隨之加大。

第四,農村老教師的工作壓力。農村老教師的工作壓力來自於對新課程等的不適應和下崗危機等,由於入學適齡兒童逐年減少,導致一些落後地區的農村中國小教師面臨下崗的危機,如有的學區的教學點,甚至到了三個教師維持兩個學生的狀況,這使很多農村老教師產生擔心下崗的心理壓力,而退休後沒有別的技術用以維持生計,無形中又加劇了這種壓力的強度。

教師的人際關係也是影響教師工作的重要因素。教師的人際關係主要由以下四個方面構成: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教師和教師的關係,教師和學校領導的關係,教師和學生家長的關係。教師所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如何呢?56.7%的教師認為學校的人際關係融洽,42%的教師認為學校的人際關係一般,1.3%的教師認為學校的人際關係不太好,認為學校的人際關係很差的沒有。總體而言,農村教師認為校內的人際關係相對和諧,基本都能融洽相處。

(二)農村教師工作內容方面

1、教學自主

教學自主是教師應該具備的一項主要權利。新課改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教師們多多汲取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同時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讓教師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發揮優質的教學水平。新課改要求教師教育教學理念上的更新,而對於農村教師來說,他們的培訓機會相對較少,並且長期生活在訊息閉塞的農村地區,對於新課改的理念的掌握難以達到要求。

2、對學生的管理

一方面由於關於學生權力和身體保護方面的政策和法律的頒佈實施,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等現象在農村中國小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觀,但是農村教師在學生管理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現象。對體罰這一詞儘管每個老師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一致的都認為不能造成學生身體上的傷害或者影響學生上課。

(三)教師的調動和流動情況

教師流動的原因在於教師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教師往外流動頻繁的地方和學校,其實際情況一般是拖欠教師工資,或者行業內部風氣不正。

從整體而言,農村教師的工作情況比較穩定,教師流動現象很少,一方面是因為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缺乏向上流動的資本,不得不安於現狀。另一方面農村教師擔心流動帶來的不穩定和不確定,他們更希望的是人事上的調動,調到更好的學校去。

(三)教師的滿意度方面

根據問卷調查顯示,在“您對您目前的工作待遇滿意嗎?”一題的回答中,農村教師回答“滿意”、“一般”、不滿意”的分別佔1.7%、28.6%和69.7%,而城市教師回答“滿意”、“一般”、不滿意”的分別佔15.6%、59.3%和25.1%,農村教師對自身待遇不滿意比例如何之高,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和反思。

農村教師大多反應付出多而得到的少,一般而言,農村教師普遍感到雖然工作條件和以前相比是有所完善,但是工作壓力卻越來越大了。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社會以及家長和學生對他們所付出的努力的承認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

三、我國農村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

(一)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結構

農村國小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現象突出;城市和農村呈現較大差異;農村國小教師的學歷以專科以下為主,學歷偏低;農村國小教師年齡老化,待遇偏低;新教師補充不力;師範學校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四川省調查表明,農村教師來源和分佈呈現這樣一種趨勢:具有專科以上學歷的師範畢業生很難到農村國小任教,到農村國小任教的主要是中師或有中師經歷學校的畢業生。現有的教師學歷達標情況正在趨於合理,以內蒙古地區以包頭市為例,中國小教師的學歷達標率:國小為98.47%,國中為95.52%,普通高中為79.10%,職業高中為61.45%,其中國小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59.05%,國中本科以上學歷達41.07%,高中教師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佔1.49%。湖南省調查表明:就調查結果來看,89.7%的教師畢業於師範院校,大專、本科學歷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93.7%,73.4%的教師年齡在40歲以下。張家界市教師學歷達標率是:幼兒園97%、國小100%、國中96.1%、高中81.3%、職業中學70%。而從性別結構來看,女教師數量明顯多於男教師。從總體來看,教師整體素質比以往有所提高,但是性別結構不夠合理。

(二)教師培訓

教師參加職後培訓的機會普遍增多,教師們除了參加由行政部門、學校組織的職後培訓之外,還根據自身需要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能夠提高自身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培訓活動。

職後培訓的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教師的職後培訓中,形式化的現象還比較多,特別是一些牽涉職稱評定的培訓活動,嚴重缺失了職後培訓所本應具有的教育功能,一些教育學院等部門組織的學歷提高班,效果更是低下。

對於農村教師來說,培訓機會比較少,個別農村國小教師任教十幾年,卻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原因主要在於教師缺編。教師培訓與教學時間衝突導致了一部分農村教師不能參加培訓,當教師培訓結束後還要補課,無疑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給教師帶來了一些工作壓力。

在教師培訓經費的分擔方面,學校和個人是職後培訓經費的主要承擔者。教育行政部門對於自己組織的培訓會承擔一部分費用,剩下的由學校和教師分擔,在農村學校因為政府和學校也拿不出這部分錢,所以教師也需要承擔部分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的費用。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越是貧困的地區,教師越需要承擔培訓的費用。

(三)農村教師評價和考核

農村教師考核辭退工作的基本情況是:教師年度考核由縣教育局組織實施。辭退問題由縣教育局審批,報縣人事局備案。由此可見,教師考核的大權主要集中在教育局、人事局等職能部門,學校並沒有實權。

學校每年評定的教師職稱數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很多教師達到了晉升的條件卻由於名額限制評不上。農村教師職稱問題解決尤為困難。在相當多的農村地區,教師的“評聘分開”管理制度導致了一些農村教師職稱解決了卻不能拿到與職稱相應的工資與待遇,這些問題解決與否對農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影響很大。

四、我國農村教師隊伍的法律意識以及法律保障情況調查

(一)農村教師的法律身份問題

現行《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相比較而言,農村教師希望被定位為公務員,現在教師的工資參照公務員。如果規定為公務員,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更有保障,是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的可行方法。

(二)教師聘任制的實施情況

從表面來看,農村學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聘任制度,規定和程式都有明確規定。事實上,聘任制大多是形式上的。教師聘任制能夠使學校的管理更靈活,促進教師積極性,但是還沒真正發揮作用。一般而言,資歷老和有後臺的教師學校一般不敢動,難以辭退。相反,一些能力稍弱又沒有後臺的農村教師,就有被調動和辭退的可能性。

(三)學校工會教代會的作用分析

學校工會、教代會在農村一些中國小很不健全。有的農村學校裡學校工會、教代會制度尚未建立;有的學校雖然在制度建設方面還可以,但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也,形同虛設。有不少學校的工會或者是教代會都是為數極少的幾個重要領導,或者是兩套組織都是“原班人馬”,有的學校工會和教代會幾乎不開展任何工作,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教職工尚能夠決定一些諸如教師福利待遇方面的問題,而工會只能起到調節糾紛、過年過節組織活動的作用,不能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的作用。

(四)教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申訴途徑

針對此問題,我們的問卷設計了以下題目:“如果您在教育工作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對學校的處理決定不服,或者認為學校侵犯了您的合法權利,您一般會採取何種方式解決?(可多選)”問卷資料顯示:有30.3%的教師會忍氣吞聲,有35.9%的教師會發牢騷,有7.6%的教師會辭職,有31.7%的教師找作出決定的機構協商,有48.7%的教師會向上級反映,有18.4%的教師會選擇申訴,只有3.5%的教師會選擇打官司,2.8%的教師選擇複議。息事寧人,受點小委屈也無所謂,打官司費時費力又費錢,而且還不一定能贏等思想在教師的頭腦中還是根深蒂固的。

(五)農村教師違法行為分析

問卷調查的資料顯示,41.2%的被調查教師認為體罰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突出問題,而選擇非法辦班和弄虛作假行為的教師比例也超過了30%。對於體罰問題,絕大多數被訪談的校長和教師都有不同於現有《教育法》的觀點,絕大多數被訪談教師都認為,嚴格界定體罰的含義對於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是非常必要的。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接近一半的教師對體罰學生的教師持理解和同情的態度,被訪談教師中也有一半以上承認自己體罰過學生。

五、我國農村教師隊伍面臨的問題及挑戰

(一)農村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我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城市與農村學校教師狀況存在著巨大差異。與城市學校教師相比,農村教師在工作環境、學歷水平、待遇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差距。因此造成城鄉教師發展的不平衡和流動的困難。一方面城裡的教師過剩要分流,另一方面教師又不願去偏遠貧困的學校,這種狀況使農村地區的教育面臨著師資困難,也對我國整個教師隊伍的協調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1、教師的待遇差異明顯

近年來,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農村教師的基本工資相比以前得到了較好的保證,從而使得城鄉教師之間的收入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均衡,但是就目前而言,城鄉教師之間待遇的差異仍然十分顯著。

調查和訪談表明,農村中國小教師的待遇仍然偏低,與教師工作的艱辛不成正比。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實施“一費制”後,教師獎金福利缺乏資金來源,工作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此外,農村教師的津貼也存在被拖欠和剋扣的現象。內蒙古自治區的調查資料顯示,城市教師收入在801-1500元和1501-3000元的分別佔50.3%和35.8%,而農村教師收入在801-1500元和1501-3000元的僅佔30.8%和0.6%,大多數農村教師的月收入則是集中在401-800元(66.9%)。從訪談中瞭解到,一些農村教師除了基本工資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福利。另外,從教師培訓的費用上來講,在農村地區,培訓費用則一般是由學校和教師個人分擔,因此在目前對教師的職後培訓和繼續教育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培訓費用的支出也是農村教師不小的一筆費用。

2、教師數目存在缺口。這次調研發現,不少農村教師仍然存在缺編問題,特別是在較為貧困的少數民族地區。在訪談中了了解到,由於一些農村地區,條件艱苦,師範院校畢業生和一般的教師不願意到農村去,因此只能聘請大量的代課老師,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此外,部分科目教師缺編現象嚴重,大多數村小音樂、美術、體育都沒有專業老師,全部都由其他專業的老師兼任,這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3、農村教師質量問題突出。通過訪談和調查問卷分析,可以看出農村老師隊伍學歷起點偏低,國小教師中的專科學歷、國中教師中的本科學歷的比重都不高,專業化程度較低。農村教師年齡偏大、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的基本技能無法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加之待遇偏低,年輕教師很難分得來、留得住。

4、農村教師的職後培訓急需改善。從調查中瞭解到,農村教師的所能接受的培訓資源極少,且型別較為單一,大多數老師反映沒有出去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即使有一些培訓機會,又由於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師培費用是由學校與教師共同承擔,且有很多學校由於經費緊張,培養培訓費用全部由教師本人承擔,因此培訓費用讓廣大農村教師望而卻步。很多農村學校由於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無法開展校本研究和培訓

5、農村教師隊伍結構問題。在教師人員結構上,城區教師區域性超編而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教師緊缺並存,餘缺難以互補。以國小教師為例,四川省教育廳提供的資料顯示,近35%的教師集中在佔學校總數不到12%的城鎮學校,近43%的教師集中在佔學校總數18%的鄉中心校,而佔學校總數70%的村小隻有不到22%的教師。另外,當前農村地區的學校教師結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年齡結構的老化,有些地方40歲以上的國小農村教師中約佔了70%。由於農村教師待遇較低,新畢業的大學生很少能夠下到農村來,而老教師由於沒有到規定的退休年齡又出不去,以致形成“老的退不了,新的進不來”的較為封閉的尷尬格局。

6、農村代課教師的問題突出

第一,工作穩定性差,心理壓力大。由於不屬於國家編制,代課教師的工作缺乏法律保障,其作用只能是拾遺補缺,一旦正式教師補充上來,他們就面臨“下崗”。大部分代課教師未轉正,身份還是農民,他們經常面臨著諸如上課、學習和種田的矛盾。

第二,社會地位低,身份尷尬,經濟負擔重。代課教師因為頭上有個“代”字,所以其社會地位不同於一般公辦教師,處於一種邊緣化的位置,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自己感覺地位低下。幾乎所有的代課教師都企盼教育管理部門對自己進行考核、選拔,希望和正式教師一同競爭,優勝劣汰,但這些都因為一個“代”字而被拒之門外,他們覺得自己的身份很尷尬。

六、政策建議

(一)城鄉學校教師不平衡問題

我國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城市與鄉村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是由於地理、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單靠本地區、本學校的力量已難以解決。要改變這種不平衡局面,必須制定相關政策,使財政撥款等向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政府應該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支援,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對落後地區、落後學校給予足夠的補償或傾斜性支援。要建立全國性的、區域性的,乃至校際之間的教育資源配置的平衡機制,逐步縮小經濟、社會、教育發展不同水平地區、學校教育水平差異。建立城鄉學校幫扶制度。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簽定結對幫扶協議,通過聯合舉辦教研、資金和教育裝置支援、貧困生結對等形式,實現理念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促進不同層次的學校共同發展,實現城鄉之間教育均衡發展。

(二)代課教師問題

目前代課教師普遍存在待遇偏低,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要改變這種狀況,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制定統一的工資標準,對其規範管理,以保證代課教師的質量和待遇。為了保證代課教師隊伍的質量,要加強對代課教師隊伍的管理,對代課教師隊伍進行清理整頓,對考核不合格的代課教師要堅決清退。在調整佈局、定崗定員的基礎上,根據工作需要,控制代課教師人數,同時在聘用新的代課教師時,進行嚴格考試和考核,擇優聘用。聘用代課教師要簽定合同。明確聘期、權利、義務和待遇。在代課期間,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培養,進行必要的崗位培訓,不斷提高代課教師的思想和業務素質。

(三)農村教師聘任制問題

應該完善學校內部人事管理體制,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和有效的內部調節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教師工資分配製度的改革,建立並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體系。嚴格按照規定程式實行聘任完善中國小教師資格制度,以便對中國小教師的任用條件、任用程式和教師來源等作出嚴格規定。

另外一個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教師聘任制度在農村的推行相較於城市更為艱難,因為教師聘任制度作為一種正式的法律制度,其在陌生人社會中更易推行,但是我國的農村是一個典型的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人際關係緊密、較少人員流動的社群中,村民必須相互依賴、相互幫助才能克服一些無法預料的事件。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在無數次的小磨擦裡,它們陶煉出一種熟悉,建立了這樣一種相互的預期”。因而農村學校的校長為了維持這種必要的和諧,必然會用其固有的“地方性知識”對正式的法律制度進行解構,難以真正按照聘任制的標準進行運作。

(四)農村教師培訓中的問題

制定培訓計劃時要深入瞭解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培訓內容應貼近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實際,解析教育理念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

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的多元化建設,建立開放性的教師教育體系,形成以獨立設定的師範院校為主體,綜合性高等學校共同參與、培養培訓相結合的教師教育體系,使中國小教師來源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教師職後教育應以校本研修為重點,廣泛開發多種切實有效的教師培訓途徑,教師切實抓好多層次、多形式的短期集中培訓;加強制度與機構建設,保證教師繼續教育順利實施,促進教師終身學習。

在教師職後培訓經費上,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師繼續教育經費,逐步形成政府、學校、教師個人合理分擔的機制。同時應使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和師資培訓經費專項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每年按教師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安排。

(五)農村教師待遇問題

首先,關於教師享受公務員的待遇問題,調研中教師幾乎都一致呼籲將教師定位為公務員,認為這樣才能切實保障教師的經濟地位,增強教師隊伍的吸引力。我們在《教師法》的修訂報告中也提出應將公立學校的教師定位為公務員。

其次,教師的住房優惠和醫療待遇之所以不能得到保障,主要在於《教師法》的相關規定過於簡單和政策化,並未對承擔這些義務的相應部門進行具體的規定,也未給出這些待遇的具體內容和量化標準;除此之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未規定有關負責部門的法律責任,缺乏有力的約束機制。

(六)農村教師流動問題

建立教師合理流動的機制,建立和完善教師交流制度。運用政策導向,引導學科超員學校教師調整充實到其他學校任教,城區教師調整到農村和邊遠地區任教,使教師在本地區或不同地區之間流動得以順利進行,教育及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要為教師合理流動提供服務和幫助。

教師調研報告 篇15

和田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7所,95%的學校都在農村,農村教師佔全縣教師的82%。農村教師作為我縣基礎教育的主力,在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準確全面地瞭解農村教師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幫助農村教師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穩定農村教師隊伍,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20xx年9月,和田縣教育工會通過對全縣11個鄉的部分學校進行專項問卷調查(收到有效問卷486份),對農村教師的經濟收入、工作環境、專業發展、身心健康、思想狀況等方面作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情況

(一)和田縣農村教育發展快,勢頭好,農村教師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調查從教師層面和校長層面一致反映,近幾年我縣農村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級政府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級政府對教師的工資都能按時發放,保證到位。農村教師的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三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關注和重視。

(二)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1、邊遠鄉鎮學校教師嚴重缺乏。

全縣大部分農村學校都存在教師缺乏的現狀,尤其以喀什塔什鄉、塔瓦庫勒鄉、斯瑪瓦提鄉、朗如鄉等邊遠鄉鎮的學校比較嚴重。有些學校一名教師要代三四門功課,有些學校因沒有教師,一些本應開設的課程無法開設,直接造成學生無法接受正常的教學和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農村教師工作負擔較重。

國小教師周平均課時22節左右;國中教師為19.2節左右;在校工作時間平均達10個小時以上,還不包括教師備課、批改、查閱資料、參加會議、課外輔導、培訓學習、家庭訪問、興趣小組等所需時間。在調查到教師本人對工作量的感覺時,486人中感覺很重的是145人(佔30%),較重的是196人(佔40%),合適的是136人(佔28%),較輕的是9人(佔2%)。

3、農村教師日常生活存在諸多困難。

(1)交通方面。農村學校相對分散,比如喀什塔什、斯瑪瓦提、塔瓦庫勒、朗如等鄉到縣城的距離比較遠,喀什塔什鄉距離和田市就有170公里。大部分農村教師住在學校,家在和田市區的往往只能一週甚至數週回家一次。喀什塔什鄉到和田市的路費是40元,往返一次要花80元。有些學校分校比較偏遠,也沒通公共汽車,交通更不便利,老師回一次家只能坐老鄉的摩的(俗稱“闆闆車”)到鄉鎮上再換乘汽車,既給農村教師造成經濟上的負擔,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住房方面。經對486位農村教師調查:享受單位分房的有69人佔14%,已拿到一次性住房補貼的63人佔13%,沒有享受過單位分房和沒有得到任何住房補貼的354人佔72%,這些教師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學校集體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於和田房價這幾年漲幅較大,很多老師無力購買房子。雖然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基礎教育設施的投入,邊遠鄉鎮學校都建了教師週轉房,極大地緩解了住校教師的住宿問題。同時在全縣內開展集資建房,解決了部分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沒有住房,這也造成他們不安心工作。

(3)飲食方面。農村生活條件差,購買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質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漢族教師在生活上非常不習慣,他們的做法通常是週五從學校回到和田,買足一週所需的物資後,週日再帶去學校。這樣無疑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使他們無法安心工作,都想調離農村,或者至少調到離城近的學校。

4、農村教師心理壓力過大。據對486位教師的調查,感到經常身心疲憊的有177人(佔36%);感到心理壓力較大,有時身心疲憊的262人(佔54%);很少感到身心疲憊的只有47人(佔10%)。經與農村教師座談,他們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工作。即工作負荷重,內容繁雜,工作時間長,問題學生難教,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付出了很多心血卻得不到回報等;二是來自環境。農村條件艱苦,資訊閉塞,自我發展空間不大;三是來自生活。收入低,物價高,家庭負擔重,業餘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間狹窄,家庭照顧不上,婚戀不盡人意等;四是來自社會。教師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教師的付出和成績得不到社會的認同等。

農村教師因心理壓力較大,由此產生了一些軀體化症狀,如情緒低落、焦慮煩燥、抑鬱偏執等。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5、部分農村教師思想消極。調查反映,農村教師從整體上看思想狀況是健康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和困難,他們熱愛教師職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也使一些農村教師對教師職業有不同的態度。據對486位教師調查,表示喜歡教師職業的有252人(佔52%),不喜歡的是73人(佔15%),認為說不清的是161人(佔33%)。絕大部分農村教師覺得在農村當教師太沒意思。調查顯示,30%以上的農村教師積極想辦法往城鎮學校調,10%的教師表示想調其他單位,50%以上的教師表示如果有調城鎮學校的機會,會選擇離開農村學校。還有一些老師,尤其中老年教師,認為自己調城裡學校不可能,在當地也搞不出什麼名堂,因而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思想比較消極,缺乏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感。農村教師這些不穩定的思想因素,勢必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和農村教育發展的後勁。

6、農村教師的收入偏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月工資1800元左右,扣除養老保險等項後,剩下的就1400元左右,加上物價補貼也才2300元,工作了十年的教師拿到手的也就3000元左右,這在房價及其它各類物資價格飛漲的和田來說,這點工資只夠解決溫飽,買房只能成為一種幻想。因此,一些教師對未來心灰意冷,一些教師寄希望於漲工資,可“物價總是比工資漲得快”仍是很多教師的無奈心聲。

二、對策與建議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切實為農村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尤其要加快改善邊遠鄉鎮的辦學條件,增強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提高農村教師的穩定性。一是要積極實施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目標,加快農村中國小的佈局調整,促進鄉鎮聯合辦學,擴大辦學規模,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規模效應;二是要確保教育經費按時足額到位,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及教師的辦公條件;三是要對農村教師適度傾斜政策,實行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制度,分級確定補貼額度。政府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通過注入專項資金來解決農村教師待遇低的問題,使他們享受到與經濟發達地區教師差不多的待遇;四是要特別關注農村困難教師群體,及時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安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統籌規劃,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工作。

要制定好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做到統籌安排。對於新課程的培訓,除了學習其觀念之外,還應該採取各種觀摩課、教材培訓、集體備課,幫助教師解決新課程應該是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等等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培訓內容和形式,在原有傳統授課培訓的基礎上,以現代化遠端教育為突破口,促進農村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發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師培訓質量。通過培訓,全面提高農村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農村教師隊伍。

(三)進一步關心農村中國小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為了吸引優秀青年投身農村基礎教育,以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除了要保證教師必要的物質待遇外,各級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關心教師的個人成長與專業發展,採取有效的措施,營造出以教師為本的良好氛圍,從而使中國小教師崗位不僅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業平臺,而且是教師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精神家園,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四)發揮政策優勢,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縣直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的力度。鼓勵畢業生到農村學校去工作,鼓勵和引導縣直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對校”對口支援,鼓勵引導縣直學校的名教師、骨幹教師定期到農村學校講課指導,幫助農村學校教師提高業務水平。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縣直學校的部分教師必須到農村學校支教若干年,並以此作為評職評優的先決條件;農村學校也輪流選派部分教師到縣直學校從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關係保留在原單位,工資福利待遇都與原單位教師相同,即“人走關係留”。

(五)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的作用,用工會的臂膀搭起關愛農村教師的橋樑。農村學校工會首先要突出工會職能,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農村教師的實際困難,贏得黨政領導的重視和支援。關注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爭取從體制、政策層面得到解決。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國小校的教代會制度,讓教師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發言權、參與權、監督權,積極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校園環境,讓教師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其次工會組織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教職工的素質。一方面通過“三育人”等活動,提高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教學技能比武、勞動競賽等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還可以通過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再次工會組織要增強服務意識,多為農村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特別要關注困難教職工群體,通過送溫暖、結對幫扶、愛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和人間的真情。此外,工會組織還應關注農村教師的思想心理狀況,通過談心、心理諮詢熱線等形式及時與他們交流溝通,隨時瞭解教師真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困擾,使教師消極的負面情緒向積極樂觀的情緒轉化,真正能彰顯工會組織在提高農村教師全面素質、穩定農村教師隊伍中的獨特作用。

教師調研報告 篇16

針對這次進行關於農村教師問題的調查報告,我認為這是對我們的一種社會鍛鍊。我和幾個老師組成了一個實踐團。經過我們幾個的商討分析,最終我們確定了小組的活動名稱:農村教師的待遇問題,並採取了採訪調查方式。我們組大部分成員都是來自農村,也比較瞭解農村教育的情況,而國中和國小是農村的主角。

通過我們和其他中國小教師的交談、訪問,我們深刻的瞭解到農村教師的待遇真的比較差,有的情況是在超出我們的想象,和城市裡教師的待遇著實有著不小的差距。我們調查農村教師的待遇,實際上也就是探討農村教育問題,這兩者有著很大的聯絡。

一、調查結果與分析如下:

1、教師工資較低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90%以上的教師月工資都在20xx~2500元之間,而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教師工資並不是同比增長的,這導致他們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據我們問卷調查所知,有大約60%的老師感到維持生活比較吃力,只有低於8%的教師認為認為他們的月工資足夠維持生活。教師工資和教齡是有關係的,調查中教齡在20年以上的老師工資都在2500元左右,對於一些新來的教師,工資就會更低了。由於這個原因,一些教師為了維持生活精打細算生活費,從而使得他們無法將所有精力集中在教學上,降低了教學質量。

2、醫療保險落實的不夠

醫療保險對教師很重要,教師這個行業有很多的職業病,一旦生病住院,那昂貴的醫藥費用是普通的農村教師難以承擔的。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大約60%的教師對醫保滿意,40%的則表示不滿意,他們感到生病時仍然承擔了比較較多的費用。但他們相信,隨著政府醫保的不斷完善,他們遇到的問題定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3、對教師培訓較少

培訓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培訓,教師可以及時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丟掉一些過時的想法,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調查中的教師均紛紛表示,相關部門對國小教師培訓的週期太長,他們建議一年兩次培訓是比較合適的,週期太長,不利於教學的創新,太短,教師們又沒有足夠的時間。如果教師們能夠接受一年兩次的培訓,這無疑對他們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這也就要求相關部門要給以農村教育足夠的重視。

4、課業負擔重

由於對農村教育重視不夠,教育部門並沒有保證學校足夠的師資,特別是缺乏年輕教師,這些都導致出現了教師一兼多職的狀況,教師們都普遍感到課業負擔較重。“我教三年級的語文、口語、科學等,還教一年級的體育,任務比較重,平時教學比較吃力。”一位教師這樣告訴我們。

5、農村學校教學設施差

眾所周知,農村學校的設施是比較差的,這會使得教師缺少良好的教學與工作環境,長此以往,將會使他們失去教學的激情,有些會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教學,嚴重影響教學質量,這也不利於農村教育的發展。

二、對策與建議:

1.適當提高鄉村教師的工資

農村教師的工資太低,尤其是年輕的老師,他們的家庭負擔也很重,導致較好一點的老師都流失了,農村教育也越來越差。所以建議政府適當的調高教師的工資,增多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並改善他們的教學條件,比如在農村中國小中設立中小型的圖書館,以及配置電腦。

2.提高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

對於大多數的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有不錯的福利待遇,而鄉村教師的福利待遇就非常之差,年底沒有獎金,平時也沒什麼另外的收入,醫療保險做的也很差,程式也很繁瑣,即使申請到了,補貼也不多。我們建議給農村教師年底發放獎金,這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對於醫療保險,我們建議提高農村教師的補貼比例,並簡化程式,以及提高申請的成功率。並設立農村教育基金,對急需用錢的老師以幫助。

3.增大對鄉村教師的培訓力度

對於農村老師的培訓,我們認為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而這一點似乎並沒有得到落實,農村學校一年有時都不會有一次機會派遣老師去接受培訓,即使有,名額也是非常之少,我們建議相關的市縣鄉都可以經常舉行不同規模的培訓活動,這樣也可以使來自不同地區的老師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交流經驗,相互借鑑,學習。

4.吸引並減少教師流失

對於師資不夠的問題,也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一是鼓勵師範學校畢業生積極投身農村教育,給農村中國小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適當提高教師的待遇,使年輕教師感到農村同樣是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減少他們流向待遇較好的城鎮學校。

5.加大教育資金的監督力度

政府每年下撥給農村學校建設的資金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一部分資金落實不到位,實際到達學校的比較少。因此,一方面國家應該繼續加大鄉村教育的投資,保障鄉村學校的基礎建設,另一方面,國家要加大對教育資金的監督,嚴抓貪汙現象,確實使這部分資金落實到實處。同時,也可以從社會上尋求幫助,呼籲社會各界人士為鄉村基礎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是教育的主力。如果能夠適當提高農村教師各方面的待遇他們才會更加努力工作。農村教育是國家最基礎的教育,只有抓緊了農村教育才更有機會為國家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教師調研報告 篇17

當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已陷入困境,正面臨著缺編、年齡結構老化、性別結構失調、待遇相對低、負擔重、教師控流難等諸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一)鎮域範圍內教師配備總量嚴重不足,按枝編髮【20xx】35號檔案,問安鎮缺員25人。

(二)鎮域範圍內教師年齡結構嚴重老化,教師平均年齡46歲,122名教職工中,50歲以上佔比近50%。

(三)教師流進流出嚴重失衡,近三年,問安鎮招錄21名教師,辭職、調出21人,退休35人,淨減少35人。

(四)教師負擔過重,學科結構失調,嚴重缺少體音美及科學、英語老師。

由於農村中國小編制不足、學科教師配置不均衡、教師年齡老化、工作條件相對艱苦等問題,導致出現以下“幾難”現象:

(一)工作安排難

因為人員不足,有些工作安排上出現困難。像寢室管理、檔案管理、團隊工作、教育教輔、班主任等工作都很難安排到人,中層幹部更是沒有人願意擔任。

(二)幹部培養難

工作能力較強、有責任心的教師是學校後備幹部的培養物件。但是,這類教師,要麼不願意從事教學工作以外的其他管理工作,要麼就是礙於面子,勉強答應,而一旦取得成績,條件成熟,就辭去職務或調出問安,或離開教育。最近幾年,問安各校培養的年輕中層幹部,大多離開教育或調出問安,後備幹部的培養問題成了農村學校的心病之一。

(三)教師控流難

最近3年,問安流出教師21人。他們中有骨幹教師,有新發展的預備黨員,有取得部優課證書的年輕教師,有中層幹部,有名師工作室成員,有優秀班主任。

(四)系統內外待遇平衡難

一是與公務員的工資收入不對等。二是工作餐補助無政策、工會福利經費無保障、早晚自習、就寢管理補助無渠道。

農村教師與城區教師在收入上實際上存在著一定差距。問安鎮有兩所寄宿制學校,這兩所學校老師的早晚自習的報酬都是在學期績效工資中給付,老師們對此意見很大,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很茫然。

(五)教育質量進位難

農村學校的師資、生源、辦學條件等有農村特點,在教師總量缺員、年齡老化、學科結構失調的情況下,教育質量爭先進位成為難題。

建議

建設教師隊伍,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是完成立德樹人任務之根本。在當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正處於困境的時候,我們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人社、財政)加大工作力度,以大投入,以強保障,切實解決好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問題。

(一)切實解決好學校教師缺編問題

解決缺編問題:一是按需確定招聘規模,要做好預測,提前招錄,足額招錄,儘量著眼於本土化,並分配到缺編學校。二是優化招聘條件,考慮義務教育階段“全科教師”(一專多能)的實際需求,有條件地淡化專業限制。三是確定以農村及農村寄宿制學校為特點,以“班師比”為依據的教師配置標準,並以制度保障配置到位,不能到位的應有財政相應投入或其他替代辦法,以解決學校缺員之憂。

(二)切實解決好教師待遇問題

《義務教育法》和中央有關檔案規定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我們建議一是要加大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的力度。二是參照公務員及相關事業單位的做法,發放教師工作餐的補助。三是農村寄宿制學校早晚自習、就寢管理方面的費用,由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因為當前國家有相關晚託的政策)。四是由財政出臺工會活動經費兜底政策(公務員工會活動經費有財政負擔)。五是明確教師績效工資的考核範圍,該納入的納入,不該納入的則另行解決,以進一步釋放農村教師的工作熱情。

(三)推進崗位設定及職評工作的改革

一是建議人社部門擴大崗位設定中的晉升職數,並且規定從事一定年限後必須進入的職級,以提高行業吸引力。過度的優勝劣汰和職數限制,並不利於行業的發展。二是建議人社部門向有關職評部門呼籲,去除中、高階職稱職評中關於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撰寫省級及以上並發表論文、有市級科研成果等先決條件的限制。大家一致認為:論文應寫在課堂上,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教師是專業技術人員,但不是專門科研人員,他們的根本任務是立足課堂,在學習中,在研習中提升教育質量。沒有論文的老師,並不代表貢獻小。建議在給足質數的情況下,把職評中的按比例篩選調整為重在任職資格審查。基層依據貢獻選優推薦,職評部門依據任職資格從嚴審定。

教師調研報告 篇18

前言:

黔西縣各級各類學校150餘所,70%的學校都在農村,農村教師佔全縣教師的68%。農村教師作為我縣基礎教育的主力,在我縣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準確全面地瞭解農村教師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幫助農村教師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進一步穩定農村教師隊伍,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20xx年1月,通過對全縣11個鄉的部分學校進行專項問卷調查(收到有效問卷486份),對農村教師的經濟收入、工作環境、專業發展、身心健康、思想狀況等方面作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實踐目的

當前,我縣農村教師隊伍面臨著諸多困境:學歷不低,但是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流失嚴重,補充困難;待遇偏低,生活困難。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的關鍵,因此,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體制,提高工資待遇,加強教師訓練力度等方面尋求教師隊伍建設的出路。

二、實踐內容

(一)黔西縣農村教育發展快,勢頭好,農村教師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調查從教師層面和校長層面一致反映,近幾年我縣農村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各級政府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的工作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級政府對教師的工資都能按時發放,保證到位。農村教師的生活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三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關注和重視。

(二)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1、邊遠鄉鎮學校教師嚴重缺乏。

全縣大部分農村學校都存在教師缺乏的現狀,尤其以協和鄉、太來鄉、鐘山鄉等邊遠鄉鎮的學校比較嚴重。有些學校一名教師要代三四門功課,有些學校因沒有教師,一些本應開設的課程無法開設,直接造成學生無法接受正常的教學和直接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農村教師工作負擔較重。

國小教師周平均課時22節左右;國中教師為節左右;在校工作時間平均達10個小時以上,還不包括教師備課、批改、查閱資料、參加會議、課外輔導、培訓學習、家庭訪問、興趣小組等所需時間。在調查到教師本人對工作量的感覺時,486人中感覺很重的是145人(佔30%),較重的是196人(佔40%),合適的是136人(佔28%),較輕的是9人(佔2%)。

3、農村教師日常生活存在諸多困難。

(1)交通方面。農村學校相對分散,比如協和鄉、太來鄉、鐘山鄉等鄉到縣城的距離比較遠。大部分農村教師住在學校,家在黔西縣縣城城的往往只能一週甚至數週回家一次。有些學校分校比較偏遠,也沒通公共汽車,交通更不便利,老師回一次家只能坐老鄉的摩的到鄉鎮上再換乘汽車,既給農村教師造成經濟上的負擔,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住房方面。經對486位農村教師調查:享受單位分房的有69人佔14%,已拿到一次性住房補貼的63人佔13%,沒有享受過單位分房和沒有得到任何住房補貼的354人佔72%,這些教師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學校集體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於黔西縣房價這幾年漲幅較大,很多老師無力購買房子。雖然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基礎教育設施的投入,邊遠鄉鎮學校都建了教師週轉房,極大地緩解了住校教師的住宿問題。同時在全縣內開展集資建房,解決了部分農村教師的住房問題,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沒有住房,這也造成他們不安心工作。

(3)飲食方面。農村生活條件差,購買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質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漢族教師在生活上非常不習慣,他們的做法通常是週五從學校回到黔西,買足一週所需的物資後,週日再帶去學校。這樣無疑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使他們無法安心工作,都想調離農村,或者至少調到離城近的學校。

4、農村教師心理壓力過大。據對486位教師的調查,感到經常身心疲憊的有177人(佔36%);感到心理壓力較大,有時身心疲憊的262人(佔54%);很少感到身心疲憊的只有47人(佔10%)。經與農村教師座談,他們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來自工作。即工作負荷重,內容繁雜,工作時間長,問題學生難教,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付出了很多心血卻得不到回報等;二是來自環境。農村條件艱苦,資訊閉塞,自我發展空間不大;三是來自生活。收入低,物價高,家庭負擔重,業餘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間狹窄,家庭照顧不上,婚戀不盡人意等;四是來自社會。教師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教師的付出和成績得不到社會的認同等。

農村教師因心理壓力較大,由此產生了一些軀體化症狀,如情緒低落、焦慮煩燥、抑鬱偏執等。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5、部分農村教師思想消極。調查反映,農村教師從整體上看思想狀況是健康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現實和困難,他們熱愛教師職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也使一些農村教師對教師職業有不同的態度。據對486位教師調查,表示喜歡教師職業的有252人(佔52%),不喜歡的是73人(佔15%),認為說不清的是161人(佔33%)。絕大部分農村教師覺得在農村當教師太沒意思。調查顯示,30%以上的農村教師積極想辦法往城鎮學校調,10%的教師表示想調其他單位,50%以上的教師表示如果有調城鎮學校的機會,會選擇離開農村學校。還有一些老師,尤其中老年教師,認為自己調城裡學校不可能,在當地也搞不出什麼名堂,因而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思想比較消極,缺乏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感。農村教師這些不穩定的思想因素,勢必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和農村教育發展的後勁。

6、農村教師的收入偏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老師月工資20xx元左右,扣除養老保險等項後,剩下的就1600元左右,加上物價補貼也才2300元,工作了十年的教師拿到手的也就3000元左右,這在房價及其它各類物資價格飛漲的黔西來說,這點工資只夠解決溫飽,買房只能成為一種幻想。因此,一些教師對未來心灰意冷,一些教師寄希望於漲工資,可“物價總是比工資漲得快”仍是很多教師的無奈心聲。

三、實踐結果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切實為農村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尤其要加快改善邊遠鄉鎮的辦學條件,增強農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提高農村教師的穩定性。一是要積極實施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目標,加快農村中國小的佈局調整,促進鄉鎮聯合辦學,擴大辦學規模,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規模效應;二是要確保教育經費按時足額到位,改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及教師的辦公條件;三是要對農村教師適度傾斜政策,實行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制度,分級確定補貼額度。政府應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通過注入專項資金來解決農村教師待遇低的問題,使他們享受到與經濟發達地區教師差不多的待遇;四是要特別關注農村困難教師群體,及時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安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

(二)統籌規劃,加強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工作。

要制定好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做到統籌安排。對於新課程的培訓,除了學習其觀念之外,還應該採取各種觀摩課、教材培訓、集體備課,幫助教師解決新課程應該是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等等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培訓內容和形式,在原有傳統授課培訓的基礎上,以現代化遠端教育為突破口,促進農村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發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師培訓質量。通過培訓,全面提高農村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農村教師隊伍。

(三)進一步關心農村中國小教師的成長和發展。

為了吸引優秀青年投身農村基礎教育,以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除了要保證教師必要的物質待遇外,各級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關心教師的個人成長與專業發展,採取有效的措施,營造出以教師為本的良好氛圍,從而使中國小教師崗位不僅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業平臺,而且是教師個人成長和發展的精神家園,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四)發揮政策優勢,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縣直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的力度。鼓勵畢業生到農村學校去工作,鼓勵和引導縣直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對校”對口支援,鼓勵引導縣直學校的名教師、骨幹教師定期到農村學校講課指導,幫助農村學校教師提高業務水平。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縣直學校的部分教師必須到農村學校支教若干年,並以此作為評職評優的先決條件;農村學校也輪流選派部分教師到縣直學校從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關係保留在原單位,工資福利待遇都與原單位教師相同,即“人走關係留”。

(五)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的作用,用工會的臂膀搭起關愛農村教師的橋樑。農村學校工會首先要突出工會維權職能,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農村教師的實際困難,贏得黨政領導的重視和支援。關注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爭取從體制、政策層面得到解決。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國小校的教代會制度,讓教師享有充分的知情權、發言權、參與權、監督權,積極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校園環境,讓教師在精神層面獲得滿足。其次工會組織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提高教職工的素質。一方面通過“三育人”等活動,提高農村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過教學技能比武、勞動競賽等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還可以通過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再次工會組織要增強服務意識,多為農村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特別要關注困難教職工群體,通過送溫暖、結對幫扶、愛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和人間的真情。此外,工會組織還應關注農村教師的思想心理狀況,通過談心、心理諮詢熱線等形式及時與他們交流溝通,隨時瞭解教師真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困擾,使教師消極的負面情緒向積極樂觀的情緒轉化,真正能彰顯工會組織在提高農村教師全面素質、穩定農村教師隊伍中的獨特作用。

四、實踐總結

總之,要使農村學校數量不再萎縮,教育教學質量不再下滑,在政策上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為農村教師創設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是根本性的措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領導應該關注農村教育和農村教師,呼籲當地政府都來支援農村教育、關注農村教師、善待農村教師,制定相應的優待政策,大幅度改善農村教師的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不要以行政手段大幅度調動。學校要營造寬鬆、民主的工作環境,學校領導必須樹立民主平等觀念,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的理念,能夠真心實意的尊重和愛護教師,從教師的心理特點出發,儘可能實行人格化、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儘可能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和心理負擔,對教師多關心,少冷淡;多表揚,少訓斥;多一點人情味少一點不人道。在學校內部營造一種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寬鬆和諧的幹群關係、同事關係和師生關係,使教師置身其中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教師調研報告 篇19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安排,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韋瑞靈為組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美蘭為副組長的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於20xx年4月13—17日開展了全市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情況的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到田東、平果、靖西、田林等縣的部分縣城高中、國中、國小和鄉鎮國中、國小(包括中心校、村小和教學點),進行實地檢視,與學校領導和教師詳細瞭解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情況。在XX市、田東、平果、靖西、田林縣召開了座談會,聽取市、縣人民政府和教育、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的工作彙報,徵求市、縣城各高中、國中、國小校長及教師代表和部分鄉鎮國中、國小校長、教師代表的意見建議,對全市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情況得到了較為全面的瞭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的情況和成效

(一)加強領導,把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近年來,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把它當作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具體表現在:一是把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當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二是把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當作整個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戰略突破口來抓;三是把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當作推動全市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來抓。全市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總體良好,推動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落實編制總量,確保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穩步推進

加強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職工隊伍,對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基礎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領導,統籌規劃,搞好組織協調,認真做好了本市中國小教師編制核定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中國小校2142所,其中,高中22所、國中166所、國小1814所(含教學點536個),特殊教育11所、中職學校20所、公辦幼兒園109所。

全市共有中國小生645089人,其中,高中58638人、國中141197人、國小342374人(含教學點12178人);特殊學校學生921人,中職學校學生58236人,公辦幼兒園學生43723人。

全市共核定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共33319名。基本編制30451個,其中,高中3614個,國中8340個,國小16154個,特殊教育224個,中職1047個,幼兒園1072個;附加編制2860個,其中高中152個,國中421個,國小2238個,特殊教育8個,中職32個,幼兒園9個;後勤人員控制數配置數8個,均核定在中職學校。

(三)做好編制使用,確保中國小教學正常執行

編制使用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辦法(修訂)》(桂編髮〔20xx〕5號)規定的標準來執行。市級和各縣(區)均能按照核定的編制限額,為各中國小校設定崗位,使用編制,配備教師。全市實有在編教職工30702人。其中:高中3378個,國中8473個,國小16924個,中職834個,特殊教育185個,幼兒園906個。嚴格按照檔案規定的編制使用,保證了全市中國小校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轉。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中國小教師編制空編現象比較嚴重

全市共有2600多個空編,其中:國小空編1468個,情況尤為突出,而國小又是義務教育的基礎,是最重要的環節。從縣區來看,右江區、德保縣、靖西縣、凌雲縣、樂業縣、隆林縣、西林縣空編數量都在200個以上,空編最多靖西縣、隆林縣、西林縣,空編達400個以上。一方面,有2600個空編沒有用,另一方面,全市中國小缺少教師共3874人。調研中普遍反映,各縣(區)教師編制在同系統內不能互相調劑使用,教師在同系統內不能互相流動,是造成空編的主要原因。

(二)自然減員和調動後教師補充不及時

一是老師退休或調動後,沒有及時進行招聘補充,造成教師補充“斷檔”。二是中國小教師編制沒有進行動態管理,對短缺的、急需的老師沒能做到“退一補一”,及時補充。由於教師隊伍補充不及時,出現了“一個教師跨任多職、兼上多班”現象,每天從早忙到晚,超負荷工作,影響到老師的健康。同時,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老齡化加重,年齡層出現“斷層”。全市農村中國小教師隊伍中40歲以上11178人,佔農村教師65。8%;50歲以上4555人,佔農村教師26。8%。三是有部分老、弱、病教師及借調人員佔編不在崗,致使補充不了教師。

(三)學科結構性缺編較多

一是國小階段的音樂、美術、體育、資訊科技(含通用技術)等學科專業教師嚴重短缺。

二是國中和高中階段的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教師缺乏。有的學校由於缺乏相應的學科教師,規定的課程未能正常上課;有的學校由於學科教師緊缺,只能跨年級教學,或由其它學科教師兼任,影響了教學質量,影響了學生德、智、美、體、勞的全面發展。

(四)中國小教師崗位有編制但招錄不到教師

一是招聘方式不夠靈活,門檻太高,特別是目前中國小教師招聘模式為定點、定崗、定校,偏遠的鄉鎮中學和村級國小難以招聘到教師,造成中國小編制出現空編。

二是農村教師工作生活環境較差,待遇低,每年的計劃招考崗位都有部分崗位無人報考或報考比例不足1:3,招考計劃無法完成。

三是教師崗位設定不盡合理,晉升難,邊遠學校教師積極性嚴重受挫。

(五)後勤服務人員沒有配備或配備不足,加重了老師的工作量和學校的經濟負擔

農村學校營養餐實施以後,後勤人員編制和配備跟不上,工作由老師去做,由於農村學校地處邊遠,採購困難,增加了老師許多的工作量;有的學校反映,應配備的校醫沒有配,學生生病需要老師送去醫院,但醫院離學校又遠,來回不便;有的學校反映,後勤人員配備不足,學校被迫從公務經費或學校的小賣部收入出錢來請保安、食堂後勤服務人員等,否則,很多學校後勤工作根本無法開展。

(六)大班額問題比較突出

一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城區中國小的生源逐年擴大,形成了“大班額”很嚴重的現象,不少國小一個班學生超過了80人。

二是現行中國小教師編制標準過低,教師配備不夠,許多學校不得不合並教學班,造成“大班額”教學普遍存在,而大班額的存在,使學生患上近視等疾病,給校園安全帶來諸多弊端,不僅影響教育教學工作效果,而且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意見建議

(一)提高認識,開拓創新,把教師空編用好、用活

中國小教師編制工作事關我市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事關廣大教師的切身利益,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難度大,社會關注程度高。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編制、人社、財政等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我市中國小教師編制使用當作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結合實際,開拓創新,督促指導有空編的縣區人民政府拿出解決2600個空編(含中職、特教、公辦幼兒園)的方案或辦法,逐步消化空編,使現有編制用好、用活,發揮編制應有的作用。

(二)重核編制,動態管理,努力均衡教師資源

一是根據近年來教育形勢的發展和變化,編制、教育、人社等部門應綜合考慮師生比例、邊遠鄉村學校班級的實際、鄉鎮中心校承擔對村完小(教學點)的管理等實際情況,來重新核定各縣區中國小教師編制,不搞一刀切。

二是嚴格按照桂編髮〔20xx〕5號檔案要求,在總編不突破的情況下,由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在校學生數的變化和義務教育發展的需要,對所轄各中國小校的教師編制進行動態管理,統籌和靈活調劑教師編制,使教師編制能從富餘地區向緊缺地區調劑、從空編學校向缺編學校調劑、從城區學校向鄉鎮學校調劑;使教師由“學校人”變為“系統人”,在縣域內合理流動,進一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發展。

三是積極探索和推行教師輪教制度,建立縣城學校與農村學校之間、優質學校與相對薄弱學校之間的聯盟交流,使富餘教師合理公平地流動到師資緊缺學校。

(三)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建立有效的教師補充機制

一是教育部門要準確把握每年自然減員的數量、結構,做好每年的招考招聘計劃,同時聯合編辦、人社、財政等有關部門做好招聘工作,並形成制度,避免出現教師編制空編現象,保證教師隊伍的新老交替。

二是探索通過適當降低門檻和多次招考的辦法招聘教師。

三是繼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新的特崗教師到農村任教,改變目前農村學校教師年齡偏大,學歷層次偏低,部分學科教師配套不足等狀況。

四是做好頂崗教師的審批和管理,確保教師因脫產學習、產假、病假離崗期間頂崗工作。

五是加大農村國小全科教師的定向培養力度,儘量將更多的師範類院校全科教師畢業生吸納到教師隊伍中來。

六是建立學科富餘教師轉崗制度,通過轉崗培訓,補充短缺學科師資。

七是進一步完善中國小教師因病退休服務工作機制,使因病因傷無法正常工作的中國小教師的出口更為順暢,以騰出編制招聘相應崗位教師,確保不再出現教師“斷檔”和年齡“斷層”的現象。

(四)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環境,提高鄉村教師待遇

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生活環境。

一是進一步加大教師週轉房建設力度,滿足到鄉下輪崗交流教師的週轉住宿,為促進師資均衡提供保障;在縣城建設教師保障性住房,努力解決教師的住房需求。

二是進一步落實上級對義務教育階段農村教師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費補貼,併力爭擴大範圍,提高標準;同時,按不同情況再安排一些差異化補助。

三是在晉級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向農村學校傾斜,將職務(職稱)評聘向農村教師傾斜,將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作為申報評審高階教師職務(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備條件等,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教師隊伍。

(五)做好學校後勤服務人員控制數核定,切實減輕學校和教師的負擔

在重新核定學校教師編制時,同時核定學校後勤人員控制數,根據核定的實際情況,儘量採取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聘請學校後勤人員,切實減輕學校的經濟負擔和任課老師的工作負擔。

(六)做好學校佈局調整,努力緩解“大班額”的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並逐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大班額”問題。要根據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進城務工人員不斷增多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做好學校佈局調整,努力新建、擴建、改建一些學校,努力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的問題,使學校班額符合國家標準。對教育資源較好學校的“大班額”問題,要通過實施學區管理、建立學校聯盟、探索集團化辦學等措施,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合理分流學生。

(七)加強請示彙報,如實向上級提出增編計劃

《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第八章第一節明確提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指示,給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有利的機遇。針對調研中群眾普遍反映的中國小教師編制標準不足、按師生比例在邊遠農村國小難操作、以及調研中發現教師超負荷工作、老齡化嚴重、大班額現象等等問題,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實施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為契機,從統籌城鄉教育、促進均衡發展、科學發展出發,充分考慮農村中國小校區域廣、生源分散、教學點多等特點,如實向上級提出增編計劃,努力爭取上級給予增編,以此推進全市中國小教育事業均衡協調繁榮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