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送感言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5W
本文目錄歡送感言國中畢業生歡送會感言畢業生歡送會畢業感言學院畢業歡送會感言

影片中,傻根忠厚老實,對所有人都沒戒心、不設防。懷了孕的女賊(劉若英)突然良心發現,想保護傻根,生怕他了解了生活真相,失望、受傷或學壞,願意他“永遠活在天下無賊的夢裏”。男賊(劉德華)則認爲,不讓一個人知道生活的真相,就是欺騙;生活要求傻根必須聰明起來;而一個人只有吃虧上當受過傷,才能重獲新生。他強悍地反問:“[傻根]他憑什麼不設防?他憑什麼不能受到傷害?憑什麼?就因爲他單純,他傻?”

歡送感言4篇

這是兩種教育理念的尖銳論戰。都有道理;道德高下也並非一目瞭然。今天中國幾乎所有的父母、老師更多偏向劉若英。不是不知道生活有陰暗面,但怕年輕人學壞,不讓他們接觸,最多來些話語譴責。我們太注意區分知識的善惡,與時俱進,還搞了各種各樣的政治正確。似乎只要嚴防死守,像對付薩斯或“甲流”一樣,或是裝上個“綠壩”什麼的,就不會有人感染,就能消滅病源,最終培養出一批時代新人,全面提升人類的道德水準和生活質量了。也就二十年吧,說是不能讓純真的心靈受傷,以保護隱私、防止歧視爲名,我們就進步(或墮落?)到從國小到大學都不公佈考試成績了!

鴕鳥戰術不可能成功,校園也非淨土;我只是擔心有人被忽悠了。真傻還不要緊,傻人有傻福——想想傻根;而“天真是冬天的長袍”,能幫助我們抵禦嚴冬。我最擔心的是,過於純潔、單一、博雅或“小資”的教育,一方面讓人太敏感、太細膩,一方面又會讓人太脆弱。考試不好都“很受傷”,那考不上大學呢?求職或求愛被拒呢?更別說其他了。瓷器太精緻了,就沒法用,也沒人敢用。生活中誰還沒個磕磕碰碰?!

也確實很難接受劉德華的“殘酷教育”,更無法實踐。影片中,劉德華也沒做到;他還是倒下了,爲保護夢着天下無賊的傻根。更可怕的是,剛聽罷“無毒不丈夫”,一轉身,理論聯繫實際,活學活用,李冰冰就滿含熱淚懇請原諒,把自己的導師交給了警察;老奸巨猾的黎叔只能連連感嘆“大意了”。一個——報應!

莫非我們和劉若英一樣,“怕遭報應,想做點善事積點德”。但一時的善良會不會變成長遠的殘忍?而且,我們真的善良嗎,或只是爲了證明我們善良——其實證明的是我們的虛幻、虛弱並因此是虛僞?

這是教育的深刻且永遠的兩難。由此才能理解中國古代的“易子相教”、斯巴達教育以及毛澤東的“大風大浪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但這還只是生活磨難的替代品;嚴苛不讓人長記性,吃一塹才能長一智。我有時甚至懷疑,今天大學搭起的知識殿堂,只是暫時擱置、部分隔離、更多是推遲了你終將面對的嚴酷,也緩解了我們內心深處的疑慮和不安。

知識也未必能走出這個困境,儘管我們常常王婆賣瓜,說什麼“知識改變命運”。這話沒錯,但弄不好也,甚至很,誤人子弟。它誇大了知識、博學、思想和理念的作用,捎帶着也就誇大了知識傳授者的意義;卻低估了行動的意義,更嚴重低估了行動者的艱難。其實,至少我,或許還有其他老師,選擇校園並不只因爲酷愛學術、追求真理,還部分因爲讀書比做事、特別是比做成事更容易,也更愜意。校園教育註定是殘缺的。它確實拓展了你某些方面的想象和思辨能力,卻也可能因此弱化了你應對和創造生活的能力。

出於責任,而不是愧疚,我把這些困惑和擔憂,包括自身侷限,都告訴你們。就是沒法給你一張iq卡,也沒有密碼;而且“是真沒有”,即使“這可以有”,即使你像範偉一樣舉着斧子。希望你們重新審視並儘快走出校園。不要只用規範的眼光看世界。生活世界一定不規範,有時還抵制規範。不要把符合邏輯或看似普世的話都當真或太當真。生活不是邏輯;真正普世的無需倡導,有人促銷的則一定不普世,還可能假冒僞劣。如果沒有準備,一旦遇上忽悠行家或策略高手,甚至卑鄙小人,你就會手足無措。無論是消極無爲,還是同流合污,即便憤世嫉俗,那也是行動力的喪失。說不定,一次情感創傷就毀了你的善良和未來——想想法大的付成勵同學。

你就得像宋丹丹說的,“做[……]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請記住,是對自己。要抗造,經得起摔打,頂得住飛來橫禍或無妄之災。“好人一生平安”也就一隻歌,聽聽就行了。出門被車撞的,並非都是,其實基本不是,不孝子孫或貪官污吏。就算民主法治能讓國家長治久安,也消除不了辦公室政治。安徒生童話裏,你也得走到結尾,才能“從此過着幸福的日子”。

不是說放棄誠實和善良;只是老百姓說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真正的善良只能出自知情的選擇和堅持。

這些話冷峻,卻不冷酷,更非冷漠。怎麼可能不希望你們每個人都一帆風順?!只是既然你走進了這個校園,生活在這個世界,你就註定不是爲重複昨天的故事,聽從教科書的安排。我們只能創造你的此刻,你要創造的卻是自己的未來;你要實現的,不是別人——包括父母——對你的期待,而是,最好是,你對自己的期待。你必須有能力承擔起想象中你獨自無力承擔的責任,即便是爲人子/女、爲人夫/妻,爲人父/母或爲人師/友。

國中畢業生歡送會感言歡送感言(2) | 返回目錄

今天,我們全體師生歡聚一堂,隆重舉行XX屆學生畢業歡送會。首先,我代表校委會及全體師生對圓滿完成國中學業的九年級畢業生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向爲你們的健康成長傾注了無數心血的老師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同學們,一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彈指一揮。四年前,你們懷着對人生的美好追求,來到這裏,開始了緊張、充實而富有意義的求學歷程。四年來,在我校良好教風和學風的薰陶下,在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你們憑着自身的天資和不懈的努力不斷的進步、快速的成長,勤奮刻苦、積極向上。求知路上,留下了同學們青春的風采,執着的追求、拼搏的精神、收穫的喜悅。學習生活上,凝聚着老師的汗水、家長的愛心,更凝聚着同學們的勤奮和努力,將給大家留下永恆的記憶。同時,母校也隨着你們的成長不斷髮展,特別是近年來母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管理服務水平、教育教學質量都有顯著的成績,逐步形成了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在周邊有着良好的聲譽和影響。

四年裏,我們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全體老師不辭辛勞,嘔心瀝血地工作,一切都是爲了大家。同學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幹,特別是同學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勤于思考,勇於鑽研的精神,更是學校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當然,你們也經歷了求知的艱辛甚至挫折,這是生活對大家的磨練和考驗。今後,你們還有很長的人生道路要走,我真誠地祝願大家牢記這份珍貴的師生之情,把人生的每一步都走穩走好,在各自的學習和工作崗位上取得進步,獲得成功,成爲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才。

同學們,教育的本質在於提高生命質量,進而提高人們對幸福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生命就是一個不斷追求幸福的過程。幸福,是內心對生命一種理解,一種感悟。對幸福的認識不同,生命的色彩也因人而異。當前,作爲新世紀的青年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把個人的幸福建立在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的基礎之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現在,你們即將畢業離校,我送給大家四個詞,十六個“強道德、好拼搏、常學習、樹信心”,與大家共勉:

1、“強道德”就是不斷加強道德修養。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品行高尚的人,如同一束散發芬芳的芝蘭,歷久彌香。實際上,求知的過程就是學習怎樣做人的過程。“正德厚生,臻於至善”、“長勝於德、短勝於謀”,這些古語都充分說明了道德修養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2、“好拼搏”就是保持拼搏與努力的優良作風。生活是一面鏡子,樂觀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微笑;悲觀的人看到的則是自己的苦惱。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成功總是垂青那些不懈奮鬥、百折不撓的人。保持拼搏與努力的優良作風,能使你開創更美好的未來。要發揚勤奮拼搏的精神,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勤勞致富,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勤奮的人。同時,還要發揚服務社會的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羣衆歡迎的人。

3、“常學習”就是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僅要學文化、學知識,還要學習做人,學會生存,做一個能適應時代要求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珍惜擁有的一切。“勿以善小而不爲”。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只要是對整個社會有益的,做好了就是貢獻。好好珍惜自己的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的,也不是已失去的,而是把握住眼前。失去的東西不一定是你的幸福。

4、“樹信心”就是要相信自我。我們是優秀的,我們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而且做的更好。當然,這種優秀不僅僅表現在成績上,而主要的是表現在綜合素質上,它包括一個人的品德教養、個性性格、行爲習慣、生活能力、進取精神、良好心態以及與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等等,而這些往往是從書本中學不到的。我們學校的目標就是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在這裏我希望你們明白成績不能說明一切,更不能決定我們將來的一生。考上a類高中固然很好,沒有考上也不一定不好。只要你努力,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

今後,無論你們就讀哪裏,母校都會一如既往地關心你們的成長和進步,老師們永遠期待你們不斷取得成功。母校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和堅強後盾,你們永遠是母校的驕傲。希望同學們無論在任何時候,無論走到那裏,都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和母校的培育,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希望同學們把在學校養成的這項良好的素養和習慣帶到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去,積極進取、樂觀向上,把自己鍛造成一個品格優秀、學識淵博的人,並把實現個人價值同時代和人民的要求結合起來,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本領爲祖國和人民服務。

同學們,我們張樓一國中因其有着優良的傳統和文化積澱而成就了今天的局面,更因爲有了你們這些奮發有爲的少年學子的繼往開來而保持了她旺盛的生命力。母校今後的發展需要在座各位同學的關注,希望同學們更多地宣傳我們的學校,並用你們的不懈努力和突出成績來進一步裝飾學校。祝願我們的學校、老師們、全體同學明天會更好!祝願大家明天的路越走越好,明天的前程更加燦爛輝煌!

謝謝大家!

畢業生歡送會畢業感言歡送感言(3) | 返回目錄

各位老鄉:

你們好!

XX年畢業生晚會定於5月19日舉行,目前正在籌備階段。敞開久閉的心扉,撩撥記憶的心絃,讓我們一同迎接XX年的畢業季!

千言萬語,我們共同述說,畢業感言,從這裏開始!

登高傷遠別,鴻雁幾行飛,畢業季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告訴我們分別在即。不論你是大一、大二、大三,還是大四、亦或已經畢業,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把你想表達的話,留給未來的自己,留給兄弟姐妹,留給四年的大學生活,留給這個季節。

這個季節,屬於09的師兄師姐,也屬於華農貴州同鄉會——

師兄師姐,

你是否還記得在執委會那年,你們爲大小活動忙得暈頭轉向,亦如在自己的社團或部門;你是否還記得迎新生那天,你們頂着烈日或者冒着大雨,迎接來自家鄉的我們,致以親人的關切;

你是否還記得迎新晚會上,你們帶我們和衆多兄弟姐妹一起,慶祝我們大學生涯的開始……

師弟師妹,

你是否還記得那天接你的師兄師姐,有來不及說的謝謝?

你是否還記得某個聚會上跟你交心的師兄師姐,有未及述說的話語?

你是否還記得同鄉會那些熱心幫助與關心你的人,有不知如何言表的不捨與留戀?

在這裏,獻上你的心願,寫下你的祝福,祝福畢業的人一帆風順,一路歡歌,早日實現宏圖大志,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後,華南農業大學貴州同鄉聯合會12屆執行委員會全體成員共同祝願09的師兄師姐:

擁有一顆快樂自信的心,攜一抹燦爛的微笑,給畢業劃個完美的句號,給事業點個漂亮的開場!

學院畢業歡送會感言歡送感言(4) | 返回目錄

因爲學院換屆,各位同學,我原以爲今年不用致辭了,可以輕鬆了;但新班子還沒定下來或是沒宣佈,臨了臨了,我只好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這裏代表北大法學院真誠祝賀並歡送你們畢業。

儘管有些年了,但致辭還真不是件愜意、風光的事。我嗓子也不行,唱不了高調,還老跑調,每每讓那些擠在真理身邊的人士聽了窩心(都往那兒擠,若是把真理擠掉下去,那可就狼狽了)。而且也就那麼些話,真誠的重複還是重複,深情的嘮叨也還是嘮叨,這兩年還有了贗品,今年就有,還不能算什麼“山寨版”(差別是聲稱的作者);因此,我很擔心你們厭煩。何況這一次還是臨陣磨槍,昨晚和今天一大早我都在辦公室寫和修改。但怎麼辦呢?我們生活在一個日益制度化即所謂法治的時代,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喜歡不喜歡,都得遵守制度,履行職責。

因此就不全是調侃。因爲,法治並非某個文件或書本上那些讓一些人熱血上頭讓另一些人昏昏欲睡的語詞,而就是現代生活少不了的大大小小的規矩,包括畢業由誰致辭,說些什麼,以及怎麼說等等,自然也就不得假冒。規矩不一定起眼,有時還讓人鬧心,卻大致能給人們一個穩定的期待。而你即將踏入的社會,就是我們參與創造的這樣一個制度網絡。她對你會有全新的穩定的期待;你要從更多接受他人的關愛和寬容轉向更多地關愛和寬容他人;甚至僅僅因爲你北大法學院畢業,要求更高、更苛刻。

不錯,我說過“發現你的熱愛”,那是在新生入學之際,是就大學學習而言;對於畢業生,我的告誡從來都是“責任高於熱愛”。記住,承擔責任,有時不是因爲你喜歡,而是儘管你不喜歡。這是對成人的要求;理解並做到了這一點就算大人了。這或許是畢業對於你最重要的意味。

與此相關的則是要守住自己。去年我已說過,大學教育天生有缺陷,還無法彌補。今年再加兩句吧:學校會增加你的知識,但知識不等於德性,提升不了人的德性,也增加不了你的判斷力和意志。別以爲學了多年法律,有了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嘴邊掛着正義,就真以爲自己正義了或是比別人更正義。這是一些腦子不清楚或是腦子太清楚的法律人編出來的,忽悠別人,捎帶着推銷自己,但弄不好也會把自己給忽悠了。想一想,難道學經濟的,天天唸叨亞當·斯密或成本收益,就個個億萬富翁了?好像(這個“好像”完全是個修辭)比爾·蓋茨、斯蒂夫·喬布斯都不是學經濟的,還都輟學了。“知識越多越反動”當然不對,但也別以爲念過幾本書,知道幾個詞,還會說“我很happy”,人就聰明或高尚起來了。這些年來,我們就生生看着一些法律人倒掉了,學位、地位甚至學問都不低;最近,還包括我們一位86年畢業在商務部工作的校友。

我不怕丟人,也不怕這一刻令各位掃興,提及這位校友,是因爲,對於承擔更多更大社會責任的精英來說,對於你們來說,這是個真問題,很現實,也很要緊。腐敗會追着社會責任,農民工即使想受賄也會受歧視。孔子早就看到了這點,因此他提醒君子——不是普通人——三戒;說的是一回事,就是任何時候,都別光看見眼前那點私利,都別給自己幹壞事找藉口。如果你能戒,就是君子;沒戒或沒戒成,就不知該如何稱呼你了。君子的界定是行爲主義的,不是自我想象的——莎士比亞說過:在惡棍心裏,自己也會是個大好人。

人們常說今天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是社會轉型、社會道德共識重建的時代。但換個說法,同義反復一下,會讓我們看到和想到更多的問題。這句話也是說,今天是一個誘惑很多、外在規範特別是制約不夠的年代。這挑戰法治,更挑戰一個人德性、操守和判斷力。如果沒有或不足,或是有僥倖心理,你就把握不了自己,容易忘乎所以,隨波逐流,一不小心也可能混跡於成功人士。但記住魯迅先生的話,大意是:如果你真能折騰,真會忽悠,也會小有斬獲;但要想憑此成大事,自古以來,門都沒有。

當外在規範和制約不足時,我們心裏就更需要有點榮辱感,也就是當獨自面對自己或永恆時,你心頭會突然掠過的那一絲莫名的驕傲、自豪和優越感;借用李敖的詩,還“不要那麼多,只要一點點”。有了這麼一點,你就會更看重做事、努力做成事,而不是太計較所謂的公正回報,也不那麼關心或總是關心別人對你的看法;你就可以不要求別人理解和原諒,卻可以,恰恰因爲你理解了而不原諒、不寬恕某些人,某些事。

人生有許多事不值得較真,但有些事必須較真,要對得起自己。如果覺得不該做的,無論是折騰人還是倒騰事,就是不做;該做的,那麼,“雖千萬人,吾往矣”,愛誰誰!但這不是知識問題;就算是,北大也給不了你。得你自己養成,在一次次艱難有時甚至是痛苦的選擇和行動之後。它拒絕機會主義,需要德性,對自己的真誠,有時還要有點血性。

聽起來像是說教和勸善,其實不是。我55歲了,有點天真,卻不只有天真;我也毫不掩飾自己相信後果主義和實用主義(別有人認得這幾個,愛拿北大說事,就以爲可以開練了。當心閃了腰!)。我是認爲,只有這樣,一個人纔可能窮達淡定,榮辱不驚,守着自己的那點事業,守着自己的那分安寧,哪怕在世俗眼光中他/她既不富有也不成功,甚至很失敗;也只有這樣,我們纔有一個雖不完美卻還是值得好好活着併爲之努力的社會,而許多人也會因此多了一個好好活着的理由。

就讓你我站成這個理由!

難道我們不就是爲此才走進北大的嗎?儘管,許多同學就要告別這個校園了,我也將告別院長的職責。我們都如流水;我們都是過客。

但我們不可能告別北大。

北大並不只是一所大學的名,不是東經116.30北緯39.99交匯處的那灣清水、那方地界,甚至不是所謂的北大象徵——“一塔湖圖”或牆上銘刻的北大校訓。你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北大,包括農園的油餅或二教的自習,一幫子僞球迷半夜爬起來光着膀子看世界盃,或是“淘寶網”上等侯秒殺,當然還有歲末晚會上許校長那並不動人卻因此更加動人的歌聲,或是那枚從沒別上你胸前、已經找不到了卻永遠別在你心頭的校徽……

北大也是近代以來許多中國人的一個夢。你我就生活在,明天則會說曾經生活在,他們的夢中;他們也因此永遠生活在你我的夢中了。不是什麼莊生夢蝶;我說的只是,因爲北大,我們懂得了責任,並且有能力擔當。

更何況高鐵和飛機,google街景、短信以及剛上市的iphone 4g,已經徹底改變了農業社會的“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天涯比鄰,法學院隨時歡迎你回家看看,也會以更多方式與你同在——無論你身在何方!

但爲什麼,爲什麼呢?穿過時光,穿過南方的山、北方的河,我們祖先的基因又一次跋涉而來,在你年輕的心中撩起了古老的離愁……

如果實在扛不住,就“小資”一下吧。用剩下的幾天,細細體會一下你似乎從未有過的軟弱和溫情,傷感那“小鳥一樣不回來”的青春,告別——在你入學時我祝福的——這段“也許不是你最幸福,肯定不是你最燦爛,但必定是你最懷念的時光!”

然後,我們出發。

這個夏日,北大見證了一批過客,他們要到一個叫做“前方”的地方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