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生的感悟讀後感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W

學生們的毛病是容易看到問題,但是提不出方法。一方面是年輕,智慧、能力、歷練都不夠,要提出解決方法當然不容易。雖然如此,還是要多多練習,要有請教的態度,儘量避免批評,這纔是學生嘛。要練習批判事情,但不是批評。批判,是論事情的曲直是非,然後提出方法。批評,就是情緒的發泄,一股腦地說問題,辦法一點沒有。作者也提出了批評,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尋找自己的路。他的勇氣讓人佩服,因此讓他的批評顯得比較能被人接受些。雖然如此,練習少批評,多找答案總是大學生們的功課。

大學生畢業生的感悟讀後感大綱

看到問題永遠是容易的。難的是解決問題,難的是敢面對問題,難的是能夠採取行動。這位學生隱隱約約地提到了答案,讓人佩服的是他敢面對自己的生命,敢不流俗,敢走自己的路。這點讓很多人佩服,也讓我佩服。

我本來在想,擁有這敢面對自己的勇氣,是否就保證了他擁有了自己的生命?是否就掌握了生命的鑰匙?但是,我馬上確定不是。汪精衛年輕的時候也是個熱血沸騰的青年,他有刺殺清廷攝政王的勇氣。在被捕之後,還寫下了“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詩句。但是後來卻變成了精於計算、妥協的政客、漢奸。時下有不少出了事被雙規、下獄、判刑的高官,當年不也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少年?於是,有勇氣做自己應該是最基本的,但是需要有智慧、有沉澱、有修行,才能完成自己。似乎有勇氣做自己的人都是少數。如果這個命題是真的,那就是說大部分的人的生命是被浪費的,因爲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真正按照自己認爲對的方式活過,這豈不是太可怕了?

還是這麼一句話:需要有智慧,才能引導激情真正地做自己。作者起碼有勇氣,剩下的一輩子的功課,就是找到自己,學習到智慧,然後完成自己。

大家都希望有智慧,什麼是智慧?智慧跟能力有什麼不同?智慧跟德行又有什麼關係?有智能的人,大部分得之於先天還是主要是後天的學習?我曾經對不下上萬個學生、公司職員、企業主管們問過這個問題,沒有答得好的。當然,大家沒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一下子問這些問題,大部分的人都蒙了。但是,我問過這些上萬的的聽衆,希不希望有智慧的時候,我還沒有聽過有人說“不希望有智慧”的。如果大家都希望有智慧,但是又不知道智慧是個什麼東西,那怎麼可能得到呢?去學習、獲取的方向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得到?最基本的邏輯都還沒理清楚,要有智慧大概就有點難了。不是嗎?

文章提了不少大學的問題、大學生的問題。我今年 60 歲了,是在臺灣生的。跟大家講個小祕密,40 年前,我在大學的時候,臺灣也有類似的這些現象。我相信,400 年前明朝的太學、14XX年前唐朝的太學大概也有這種狀況。提出這些問題只說明瞭作者年輕,還不到1400歲,看的還不夠多。若作者活過了60歲還能保持這些激情,這就好了。

問題永遠都有,問題永遠是自己,答案不在環境的好壞,答案在自己是否找到學習的途徑,是否學習到智慧。

舉例來說,大家都覺得現在的社會轉動得太快了、誘惑太多了,認爲還是以前的舊農業社會祥和、安逸。但是老子在 2500 年前就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在25XX年前就覺得當時五光十色、誘惑太多。現在的人都求快、求強、求剛,嘿,中國人就有這種智慧,能發展出太極拳,能夠以靜制動、以慢制快,能夠後發先至,能夠以柔克剛。不是環境的問題,是自己智慧的問題。

作者在文章裏提到了,但是沒多說,我想因爲年輕,大約也說不出來。是的,智慧的確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裏面。

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無論儒、釋、道,談的都是生命。三位聖人互不認識、互不熟悉,但是說的東西卻都是一個根源,根本是一樣的。生命是有規則的,我們凡夫俗子找不到規則,於是一輩子就像在沒有燈的屋子裏東碰西撞,漸漸習慣了那個環境。但是一換環境,就又碰碰撞撞,希望在鼻青眼腫之餘,能又摸出一條路來。如果有燈多好!我也覺得奇怪,大家就是硬不肯開燈。告訴他燈的開關在牆上某個地方,他就是不信。說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智慧,就是有人不信,甚至有人爭辯都是害人的東西。說來可氣,凡是說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不好的人,都是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沒讀幾本書、沒有思想的人。我可以同意任何事情、任何東西都可以討論,但是得拿出東西來討論呀!只說不好,又說不出其它東西來,這算老幾?

學生們學習、求知。知,有聞見之知,再上一層有理性之知,再上一層有價值之知,最後纔是圓滿之知。古聖先賢說的都是圓滿之知與價值之知。很多時候,我們的理性之知不完整,能看懂一些價值之知,但是不相信。圓滿之知就需要一些悟性,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那個層次了。求知,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時下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就憑聞見,拍着腦袋就得結論、就有理論。膚淺不說,狂妄、無理到令人乍舌。

就說孔子跟弟子之間最簡單對話的《論語》吧,已經算是最容易懂的了,許多人不屑、不讀、也不懂。《論語》算是容易些的,《大學》、《中庸》就不容易真懂。《易經》更不容易通透。《道德經》有很多人喜歡,但總也讀不透。《華嚴經》、《楞嚴經》、《金剛經》、《圓覺經》…,那就更吃力了。不爲什麼,因爲這裏面充滿了圓滿之知,大部分人就只能讀到價值之知。雖然,不能通透,但是照着做,生命總是有規可循。有燈,不能保證你不磕磕碰碰,但是暗室無燈,磕磕碰碰是一定的。在暗室之中,誰不希望有燈?古聖先賢的文字道理,就是燈。

耶穌在《聖經》裏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耶穌的意思是說,祂就是燈。講老實話,我並不認爲耶穌說的不對,只是祂只有教訓,沒說出爲什麼。只是一本《聖經》太少了,有太多的方方面面耶穌沒講。不像中國的儒釋道三家,典籍多,還可以互相發明。如果從文化的層面來看,我認爲《聖經》只到價值之知,而未到圓滿之知。於是,智能的層面就薄弱。

作者認爲只有教育才能拯救時代。這個道理,是放諸古今中外而皆然的,絕對沒錯。問題是教育什麼?作者大加撻伐的不正是現今的教育麼?不知道教什麼,或者說,該教的沒教,不就造成作者那篇文章的鬱悶與吶喊嗎?

是的,價值觀的教育是當今最重要的事情。價值觀教育,也可以說就是德行教育,也可以說就是精神教育。讀些偉人傳記、勵志叢書,也就只是激勵激勵自己,還算不上精神教育。要有了價值觀,人才能有所爲、有所不爲,人才有價值,也纔能有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一個統一和人協調的價值觀,是智慧,是最好的精神教育教材。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是最幸運的,有這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不學習這些,哭着、喊着鬱悶,也真讓人鬱悶。是的,當政者是應該在這上面多花些功夫,但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到底,這是我們自己的生命,不是別人沒做,自己就應該被浪費。是的,學生們不懂,學校、老師不教,學生們怎麼知道?嘿,起碼作者觸摸到了答案。他不也是跟大家一樣的學生嗎?他可以摸索、找到答案,你們也可以啊!我這篇文章也是希望更明白地告訴同學們,答案就在中國古人經典智慧裏。

一個頗爲重要的觀念需要釐清的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不需要放棄自己所學的專業。我知道有些大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以後,如獲至寶,認爲這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於是放棄自己的專業,甚至想去考哲學、古漢語等的研究院。這就有點過頭了。誠實是很重要的,知道爲什麼誠實的圓滿之處當然更好,但是要研究出誠實的圓滿是什麼才能誠實,這就有點不對勁了。學佛是很好的,一定要出家纔是學佛,佛可沒這麼說。各行各業都應該要學習智慧,也都能夠學習到智慧,但是必須要放棄自己的專業才能學習到智慧,這不但是未必,而且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出家,不代表一輩子學佛,只代表一輩子以弘揚佛法爲己任。放棄專業去學習傳統文化思想,只代表想用另一個專業謀生。喜歡畫畫,有個其它正常職業,畫畫可能是一輩子的興趣。要靠畫畫維持生計,經常會連這原來的興趣都沒有了。抱歉,我是說得嚴重些。但是我只是想突出這個觀念:無論任何專業都需要學習智能,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學習智能最好的途徑,但是不見得是最好的職業。

我認爲,能在電子專業上做好,同時也能應用傳統文化思想智慧,也能在專業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可能更好些。是不?我相信作者學好了這些智慧,想到社會來弘揚的時候,還是會遇見社會體制的限制,還是有弘揚不得之苦。要不,今天政府在鼓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也有這麼多人在努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包括作者現在的學校在內,爲什麼還是苦哈哈的?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但是古聖先賢的智慧,跟專業是完全兩件沒有必然關係的兩件事。

作者是有勇氣的人,也算是幸運的,總算是找到一條路。但是可惜放棄了自己的專業。各位同學還來得及,好好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也把自己的專業學好。

有不少人問我,該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最最最好的、最最最有效的學習就是有老師教。希望是一位不錯的老師。年輕人,一般就是淺薄,讀了一點東西,就容易翹尾巴、翹屁股,結果學問全在嘴巴上,只會現買現賣。好老師,遇到這種學生,一般是不會輕易多說的,弄不好,還會自取其辱,怎會多說?要找好老師,得虛心,要做到經常跟人請教。《論語》裏孔子就說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不求你“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能“就有道而正焉”就很好了,能“敏於事”就更好了,能“慎於言”在今日就是難得學生了。起碼,多跟人請教,這是學習的第一步。

無論有沒有好老師,都可以從《論語》開始。孔子思想的確是博大精深,所以歷朝歷代皇帝封給孔子的名號是“大成至聖”,就是“集大成”的意思,是當時的思想集其大成者。孔子,以及其它聖人經典若是沒有觸動25XX年來人心之深處的東西,是不可能流傳地下來的。絕不是一兩個人可以輕蔑批評得了的。《論語》是孔子跟學生之間問答的記錄,基本上是國小生補充教材。正因爲是對國小生講的,所以適合一般人先讀。當然,許多人讀了一輩子還發現《論語》有新意,是因爲孔子就是有那麼深。深入淺出,淺進深探,深不可測,這部書確是好書。

《四書》讀了,然後就隨自己性向,喜歡老子,讀老子;喜歡莊子,讀莊子;喜歡佛經,讀佛經。只要保持讀書的習慣,讀到哪裏是哪裏。不可能一讀就懂,書讀百遍自通。這不就是深度嗎?讀十遍就懂的書,這也就淺了點,也就沒那麼大的價值了,不是嗎?

讀書,要讀出脈絡來,要讀出體系來。有人喜歡讀雜書,東一本、西一本,也讀些翻譯的書。但是,年輕人難有這個功力,可以貫通這些書的脈絡。另外,沒有經過時間考驗的書,未必真好。最好還是先繞着《四書》、老莊、《易經》轉。因爲這幾本書經過幾千年的考驗,若不能打動幾千年來的人心,是流傳不下來的。今天,不但中國人讀,外國人也讀。另外,這幾本書的脈絡是相通的。等到讀出脈絡來了,再看其它的書就容易抓住關鍵。

最後,我也挑戰大家一個問題:

作者指出這麼多的問題,如果有人說,如果中國真像他說的這麼不堪,怎麼還蒸蒸日上?怎麼還創造了世界上的經濟奇蹟?更難回答的是,如果外國制度這麼好,像美國,爲什麼現在江河日下、國力越來越衰弱?反而中國是越做越好、國力越來越強?怎麼回答?

我認爲,若是真正能把這問題回答得好的,才能掌握到事情的本質。因爲問題是相對的比較,而回答必須是絕對的答案,且又能滿足相對的挑戰。

首先,問題全世界都有,我們只有站在目前的問題上解決問題。不能因爲我們比別人好一點,就證明我們是對的。事實上,如果深刻地看事情,許多看起來好的事情,不是真好,有可能是更壞。年輕人在濫用身體、浪費精力的時候,很多時候會顯得比其它人更有精力。嚴刑峻法,像當初戰國時候的秦國,可以晝夜之間國家強盛,但是其興也驟,其敗也速。老子曰:“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老子亦曰:“反者,道之動。”《易經》也說:“亢龍有悔。”“剝極必復。”希特勒振興德國之初,全國處於一種亢奮狀態,當時是好還是不好?中醫總講,要平和才能長久。平和,很多時候顯得就不是那麼地強。

於是,我們要找的答案不是跟別人比強,而是自己的平和與長治久安,是自己五臟六腑的金木水火土的平衡。

太多了,可以講、應該講的東西太多了。隨手寫一點,希望對同學們有點好處。最重要的關鍵與結論還是說,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統一的價值觀。現在的人最需要的是深度,現在的學生最需要的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智慧。同學們,好好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