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9W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 篇1

入行2019年,面容已不再年輕,頭髮已不再濃密,青春已漸漸遠去。在還不到回憶的年紀回首這2019年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動力依然,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歇!新聞是個充滿挑戰、需要激情、不怕艱辛、固守責任的行業,選擇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2019年裏,有成功、有遺憾、有歡笑、有淚水,但在一個充滿朝氣、團結如一、力求上進、感動常在的集體裏工作,心裏是一種別樣的溫暖。節日來臨,面對暖陽,大聲說出———我無悔!!!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精選5篇)

———黎

11月8日,是新中國的第十個記者節,一個不放假的節日。我們向你們———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聞記者,致敬!和很多個日子一樣,這是平凡的一天。

一切都在緩緩改變,一切也都在緩緩地被改變。不變的,是我們的致敬。

這是幾名普通新聞人,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他們發自肺腑的話,是我們所有新聞工作者的堅持。讓我們並肩前行!

黃葉飄飛的季節,我們迎來了第十個屬於自己的節日。

飛天週刊一個年輕的實習記者曾寫過讓我肅然起敬的一句話:喜歡這分艱辛,尊重這分使命,所以固守這分責任。

而事實證明,她的確沒有把這句話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都市新聞人就應該這樣,篤信成功的喜悅來自艱辛的採寫編,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無聊的文字遊戲。黨給了我們使命,不是讓我們接到一個熱線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帶着發稿任務滿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讓我們居高臨下地大喊一通,亂批一頓。爲了固守責任,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冷靜、平和與辯證,走進都市生活,體察社會現象,傾聽市民聲音,繼而概括又生動地聚焦我們生活着的都市,讓相關部門、相關人甚至感興趣的相關羣體,有所觸動,有所思考,有所改進。

———李

在新聞這個行業中幹了這麼多年,我始終認爲我乾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聖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覺得我始終是戰戰兢兢的,生怕有什麼遺漏或疏忽造成大錯,以至於晚上做夢都被嚇醒。做什麼事情一定得做足功課,不然我會特別不自信,怕別人小看我,更怕讀者覺得看我編輯的版面、採寫的稿件是浪費時間。

———蘭

匆忙中,一天又結束了。放下手中的筆,細細回味,十多年的編輯記者生涯,賦予了我吃苦耐勞、堅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盡職守、是非分明的品德,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這會兒,我想說,將榮光與豪情稍稍收起,讓我們肩負責任,從容前行!

———裴

記者是現實忠實的記錄者和守望者。記者的價值,就在於把這種忠實的記錄刻錄成一段真實的印記。記者應該是現實主義者,以記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爲己任;記者也應該是理想主義者,總要想像着讓明天的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社會更文明、更進步。記者這個職業永遠是一種人生狀態,你必須在一種狀態下,在一種學習的狀態下,在跑步的狀態下做這樣一份工作。

———關X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 篇2

林書喜(南國都市報記者):

心中常有“四心”

當了10多年的記者,總結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優秀的記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虛心、細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還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環境裏,沒有人脈關係,工作難以展開,這時要懂得調整心態,要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斷提高採訪技巧和寫作能力,新聞就在身邊,做個有心人,從各方面中尋找新聞線索;不要因爲上稿量少而耿耿於懷,要嚴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聞,寫出精品。時刻提醒自己,好的新聞永遠不缺版面。

鄭邦京(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

工作即生活

作爲長年在基層的新聞工作者,累了病了說不出,只能默默地幹,心裏所想的,就是在職一天,就要做好本職工作.至於說最難忘的,這麼多年經歷了很多事,採訪了許多人與事物和現象,已經分不清了,眼光總是看前面,因事物總是在變化,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多年新聞生涯,只牢牢記住一句話:遵循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少說多做,與時俱進,弘揚社會真善美、正能量。

範志平(本報編輯部副主任):

從事新聞事業要有熱情

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我從事新聞採編工作已經有20個年頭了,足跡踏遍了儋州的山山水水,現回想20年的工作經歷,感觸頗深,曾有過面對採訪對象時的手足無措,經歷熬夜加班寫(編)稿後的身心俱疲,也曾有過新聞稿件首次發表後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績受到肯定以及作品獲獎後的興奮,但更多的則是自己對所從事新聞行業的熱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從事新聞這一職業責任重大的強烈憂患意識,還有自己對新聞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執着追求。

鄭雲炯(本報記者部副主任):

收穫的是快樂和驕傲

回想起當年最難忘的一次經歷,彷彿還在眼前,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飯,突然接到工作電話,急忙放下筷子,趕到事故現場瞭解情況,並且經常加班加點的工作,常常想,這是爲什麼?但還是加班加點做好,在完成一個個報道任務,看到自己採寫的颱風新聞、人物故事變成鉛字奉獻給讀者之後,收穫的是快樂和驕傲,那是自己堅持的責任和擔當。

黎有科(本報記者):

工作永遠在路上

記者的工作就是永遠在路上。我經常用鏡頭記錄每一瞬間,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張圖片都充滿了故事,記得那一年“達維”颱風席捲我市,我到影響最大的白馬井鎮去採訪,那是我第一次在臺風天工作,想要好的圖片,表達深刻的新聞內容,冒着狂風暴雨,拿着相機在雨中前行,因爲做記者,是光榮的,是有社會責任的,我們要永遠保持奔跑的姿勢。

符丹丹(儋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記者的責任和擔當

成爲一名記者後,我認爲自己應該有擔當和責任。在採訪中遇到阻礙的時候,依然能夠堅強面對;在雙腿發抖的時候,依然能夠向前邁進。記者之路還在延伸,內涵還在豐富,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履行新聞工作者神聖的職責,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多報道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多反映人民羣衆的利益訴求。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接受新媒體的挑戰,發揮廣電人傳統媒體的優勢,努力創造出無愧於“記者”這個神聖職業的新業績,爲儋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冼賀(本報記者):

忙碌卻也充實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這是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記者節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爲記者的我都在忙碌着。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3年多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着這種“忙碌”。因爲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爲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 篇3

一提到記者,就會想到鏡頭、文字、聲音,他們用這些工具觀察、記錄時代的變遷和歷史足跡,反映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用筆墨、鍵盤譜寫出精彩紛呈的新聞篇章。

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當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是職業的要求,更是人民羣衆對新聞工作者寄予的厚望。也難怪記者這般感慨:記者是青春無悔,是樂此不疲,是激盪的生命,是沸騰的熱血,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

許多人小時候,就很羨慕屏幕上那些手持話筒的人。尤其是新聞專業的學生,都會視當一名記者爲最初的夢想與憧憬,喜歡他們的從容不迫,喜歡他們的瀟灑大方。到後來,才懂得了,“記者的生活是鐵腳馬眼神仙肚”。在美麗光環的背後,記者也有鮮爲人知的艱辛和苦衷。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動人的場景是他們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譜就的詩篇。實際上,記者並不是那麼自由自在、風光無限。作爲“靠頭腦吃飯的羣體”,他們也有辛酸、無奈。

作爲記者,註定了要餐風沐雨、飽受煎熬。他們將最真實的場景傳至千里之外,又將最溫暖的祝福帶到需要安慰的人身邊。他們是一羣忠實於生活、貼近生活的人,一羣爲了使命不知疲倦,爲了工作不畏艱險的人。

時代歷來對記者寄予厚望。李大釗指出:“現在的新聞,就是將來的歷史。”記者首先要像一名真正的記者那樣去崇尚真實、信仰真理、熱戀真誠,忠於新聞事實。記者見證歷史,但並不單單記錄歷史。記者的稱號蘊含一種動力,向生活學,向實際學,向羣衆學。在生活中發現新聞作品思想上的震撼力,在實際中挖掘新聞作品藝術上的感染力,在羣衆中探究新聞作品審美觀賞的愉悅性。記者要以自己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心,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對上負責,對下負責,不因盲從和麻木而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記者的道德。

記者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範長江、穆青等老一輩傑出新聞工作者是當代記者的楷模。作爲一名記者,必須在提高政治素質的同時,更多地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有敬業精神,有修養,還要有骨氣。古人說得好,無欲則剛。我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你還能把我怎麼樣?有這麼一首詩,記不清楚是誰寫的了:“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時光如淘蕩泥土,砥柱觸天立中流。”一旦進入此般境界,記者就會心胸磊落,坦坦蕩蕩。

新聞報道是一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記者用心、用情感悟生活,歷經千辛萬苦,在一線捕捉新聞線索,一雙眼緊盯不放,一雙腳不停追蹤,一雙手拍攝不停,一顆心永系百姓。記者從不說累,哪怕奔波不停;記者從不說怕,哪怕槍林彈雨;記者從不說忙,哪怕沒空吃飯……

記者憑敏銳洞察社會,將激情融入筆端。每一名記者都是紀實作家,每一名記者都是歌頌生活的詩人。我們讚美記者,我們歡慶記者節。記者節是加油站,是記者們最美麗的回憶,最溫馨的家。

就在此刻,依然有很多記者執著於自己的新聞理想,堅守着自己的崗位。謹向所有的記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記者節快樂!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 篇4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知道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爲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棄‘灰暗新聞’”:“做負責任媒體,讓新聞更加溫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責任、勇於負起責任,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衆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需要強調責任,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衆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是觀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爲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負責任媒體”

做負責任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一定要對公衆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爲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責任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爲,歷史是古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直認爲,記者應該學習 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歷史學家也應該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 。歷史與現實,是可以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今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天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爲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說:中國的問題,特別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擇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應該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衆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應該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衆。大衆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考慮眼前的事情。同時,應該有人去考慮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爲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應該來自他們考慮了大衆沒有考慮的問題,承擔了大衆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可以選擇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痹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應該被稱爲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 先生記錄了現在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說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今天,這已經我們成爲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可以說,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是廣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提供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爲力,不過可以記錄下來》中說:“我們無能爲力,不過可以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爲財閥張目。一句話 ,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可以形成威懾的力量,就可以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爲社會,爲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知道,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希望。

與獲獎同等榮耀的記者節感言 篇5

靜悄悄的,記者節又到了。

由於自己和然然一齊感冒,這天看到“小二讀帖:中國記者也有節”才明白11月8日是連半天假也不放的“記者節”。爲此,國內雲南26家媒體“宣誓承諾放下‘灰暗新聞’”:“做負職責媒體,讓新聞更加溫暖、更加陽光、更加有力量”。這當然是個好的方向,媒體、記者,一向有“社會良心、無冕”等等的稱號,他們若能更清楚的認清自身職責、勇於負起職責,而不是隨波逐流和唯利是圖,當然是社會與民衆之福。

另一方面,記者節不僅僅需要強調職責,更需要強調權利而不僅僅僅是福利。我們至今還時常聽到記者捱打、被防、被限制、被傳喚、被誣告等等的新聞。在這樣的新聞輿論環境下,如果記者的採訪權、知情權、人身權利還得不到足夠保障的話,又如何保證公衆可能得到*和陽光呢

記者是觀察者,報道者,也是記錄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記者在場。此時,記者就成爲見證者和記錄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主角。

伍皓:“做負職責媒體”

做負職責媒體,首先是要對新聞負責;必須要對公衆負責;歸根結底是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目的是爲了重塑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建立在“負職責媒體”的基礎之上,我們才能在追求公開、透明、陽光、開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記得《南方週末》上刊載過一篇文章,講述新聞與歷史的關係。文章認爲,歷史是古代的新聞,而新聞是當代的歷史。這一番話,是值得反覆引用的。我一向認爲,記者就應學習歷史,以加強對事件的整體把握,加強使命感和職責感;歷史學家也就應關注時事,以便給材料注入生命。歷史與現實,是能夠相互對照的。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天的時事,就是明天的歷史。在中國,我們既不能夠準確地報道時事,也不善於經常地回顧昨日發生的事情。我們既沒有新聞,也沒有歷史。於是,我們沉溺在不斷進步的幻覺之中,卻走在老路上面。我們自以爲不會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卻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們天天在覺悟,結果卻是被新的石頭再絆倒很多次。

劉松蘿曾說:中國的問題,個性是*問題,就是在缺乏報道,缺乏記錄並且缺乏對舊聞的回顧的社會條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積重難返。

因此,中國需要這樣一些人,他們能夠冷靜地觀察時事,把事件客觀地報道出來,準確地記錄下來。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又能夠把歷史記錄拿出來以供社會對照之用。當社會沉淪的時候,他們的是非標準不隨着社會沉淪。當社會扭曲的時候,他們的記錄不隨着社會的改變而改變。當社會選取遺忘的時候,當社會在娛樂中醉生夢死的時候,他們就應記住那些有可能讓自己,讓權貴,讓大衆不快樂的事情。記者和學者,當然就應是肩負這種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衆。大衆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有權利只思考眼前的事情。同時,就應有人去思考長遠一些的問題。這是一種社會分工,與精英和民粹沒有太大的關聯。有些人的虛名,或者因爲虛名而產生的實利,就就應來自他們思考了大衆沒有思考的問題,承擔了大衆沒有承擔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願再承擔精神上的痛苦,他們能夠選取退卻,讓新來者承擔這一社會主角。但是,假如有人不願意承擔痛苦和風險,卻仍然以記者和學者自居,這就是在欺世盜名了。至於那些歪曲事實,模糊邏輯,倡導遺忘,麻痹社會,降低社會肌體的疼痛感的人,就應被稱爲記者和學者中的敗類。

把事件記錄下來,這是一種無奈,是我們在有些時候能夠做的事情。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吶喊》的自序裏,魯迅先生記錄了此刻已經被熟知的他與錢玄同先生的對話。

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此刻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期望。”

看似無望的時候,願意沉睡的人繼續沉睡吧。不願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們,不妨加入記錄者的行列。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的記錄者正在增加。以前,我們聽說過有神話般的西方記者,他們周遊世界,又能夠隨時把文字和圖片傳到報社,在報刊上發表出來。這天,這已經我們成爲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的不同,就是大多數人只能在網上發表。能夠說,每一位網上作者,都是廣義上的記者。很多新聞,就是由他們帶給的。

更值得慶幸的是,網上的報道和記錄已經起到了作用。周正*照事件,“躲貓貓”事件,周久耕事件,鄧玉嬌案件,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有些還得到了應有的處理。

劉松蘿曾在《天價和地王:我們無能爲力,但是能夠記錄下來》中說:“我們無能爲力,但是能夠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我們要記住:是誰在操縱房價,誰在放鬆監管,又有哪些專家在爲財閥張目。一句話,是誰在*。我堅信,報應會來到的。”此外,假如我們把看到的暴力拆遷記錄下來,把市政工程中的*現象記錄下來,把正在進行的大學聯考改革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記錄下來,就能夠構成威懾的力量,就能夠推動中國的進步。

寫作本文的時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報》的社論,《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報》致敬。

我們是社會的記錄者。我們拒絕強權,拒絕遺忘,拒絕商業霸權,拒絕泛娛樂化,力求爲社會,爲後人留下真實的記錄。我明白,還有很多網絡關注的事件沒有得到解決,有些事件甚至在網絡上無法討論。但我堅信,只要有人還在記錄,中國就有期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