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校慶能夠加強學生對學校的瞭解與認識,形成榮譽感與自豪感,爲學校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僅供參考。

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

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校友、同學們:

在我們的祖國剛剛完成百年奧運的夢想、“神七”成功升空之際,我們懷着無比喜悅的心情,迎來了我們的母校通化師範學院五十年華誕慶典。請允許我代表物理系所有畢業的校友,向我們的母校、向母校的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的祝賀!

荏苒五十年,彈指一揮間。伴隨着祖國各項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母校也在光輝的歷程中不斷髮展壯大。想當年,八十年代初發展中期的物理系也不過僅兩個教學班、八九十名專科在校生。現在發展到具有兩個專業、近五百名本科在校生,且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水平。並且物理學專業還被教育部定爲國家級二類特色專業。這是全體領導和教師辛勤努力的結果,也是全體校友和在校學生的光榮。

憧憬着美好未來的大學生活,不僅教會了我們各種專業知識,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母校的老師、母校的課堂、母校的環境、母校的文化底蘊無一不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感謝我們的母校,是母校的精心培養,才使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得以長足發展。僅就我們一個班的同學概略統計:四十餘名學生中,有 16 名同學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公檢法和工商業等部門的重要崗位上,有 10 人在教育部門的領導崗位上,其餘十多人也都是各級各類學校的骨幹力量。區域遍及通化、白山、長春地區及遼寧和內蒙等地。這些人不僅在教育崗位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在其它各個行業上爲祖國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僅是物理系 80 級一屆的情況,全學院各個系、五十年各屆的學生呢?可以說,我們的母校通化師範學院在吉林省,特別是在通化、白山地區是一個重要的人才搖籃。她不僅培養了大批的優秀教師,同時也培養了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她的存在,爲祖國的發展,爲我們的家鄉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資源。

曾經的輝煌已經書寫在歷史的畫卷上,明天的絢麗需要今天加倍的努力。願全體校友再展宏圖、再創佳績。同時也祝願咱們的母校,在全體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前程似錦。讓我們共同努力,爲母校的發展再做新貢獻!今天多美好,明天更燦爛!

謝謝!

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篇2

尊敬的各級領導、各位校友、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在一中慶祝五十華誕的盛大節日裏,首先我代表一中全體師生向在百忙中光臨本次慶典的各級領導、各位校友、各位來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向縣內外關心支持,資助本次慶典活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向一中300多名教職工、5000多名學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遍佈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在不同崗位上爲祖國的建設而辛勤工作的廣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金秋九月,天高氣爽。塞外大地,碩果累累。古城可鎮,張燈結綵,一中披上了節日的盛裝。乘着祖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強勁東風,躬逢教育事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一中迎來了建校五十週年的盛大慶典,可謂盛世逢盛典,盛況空前。今天,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我們新老校友、各界人士、全體師生歡聚一堂,暢敘友情,共話發展,必將會收穫友誼,堅定信念,爲一中的發展注入更多新的生機和活力。

追憶一中五十年的發展歷程,陽光與風雨相伴,奮鬥與艱辛相隨。如今,一中已從一株幼苗成長爲一棵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早已是桃李競榮,碩果累累。五十年來,我們培養出的無數學子,奮戰在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他們當中,有馳名學界的專家博士,有造福一方的黨政領導,有獻身國防的三軍將士,也有商海弄潮的時代嬌子,更有許許多多埋頭苦幹,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普通勞動者。近年來,我校更是舊貌新顏,日新月異。大學聯考上線人數穩步上升,會考合格率逐年提高。一座座高樓平地拔起,一種種榮譽接踵而至:“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教育示範學校”、“呼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集體”......這些榮譽,不僅是對我們過去輝煌成就的最好表彰,更是對我們今後繼續奮鬥的最大激勵。

五十年,薪火相傳,力鑄輝煌。雖曾歷經坎坷,但我們始終與時俱進,孜孜不息。我們的成就,靠的是各級領導的熱情關懷,靠的是社會各界的大力幫助,更靠的是數十萬x人民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私的支持。我們一中的歷屆領導,高瞻遠矚,勵精圖治!我們一中的教工前輩,甘於清貧,堅守寂寞,投身教育,無私奉獻!我們如今的同仁,秉承了一中幾十年的優良傳統,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勤奮工作,教書育人,開拓創新,拼搏進取!正是這幾代教育人的共同努力,鑄就了我們一中今天的輝煌,推動着一中日益發展壯大!他們偉大的奉獻精神,是一中永久的豐碑!也是我們永遠奮進的強大動力!

回顧昨天,歷史因我們的努力而厚重;面對今天,現實因我們的拼搏而精采。巍巍的白登古道,曾目睹了我們跨越的艱難;茫茫的綠茵草原,也見證過我們的馳騁的頑強。展望明天,我們將繼續奮鬥,開創一中更新的時代;我們將敞開胸懷,去迎接一中更加絢麗的未來!

往昔崢嶸多,後山桃李榮。秋風今又至,心潮逐浪涌!青山綿綿,那是我們永無止息的追求;生生不息,我們奮鬥的步履就永不疲憊。爲了黨和國家的重託,爲了x人民滿意,我們將秉承一中“崇德敬業,博學求真”的校訓,繼續發揚“求實、和諧、進取、篤行”的校風,向着“自治區示範高中”和“全國義務教育示範學校”的目標努力奮鬥!

我們深信:在各級領導,各屆校友的關懷和支持下,一中這艘在半個世世的風雨中欲行欲遠的航船,一定能夠承載着教育人新的夢想,藉助這次五十年校慶的強勁東風,在教育教學的碧海上乘風破浪,奮勇向前!

謝謝大家!

50年校慶上的領導發言稿篇3

母校的各位老師、各位領導,各位尊敬的客人,各位校友和同學們:

在一所大學的校慶典禮上,約請校友代表致詞當然是一項慣例。不過,當這項榮譽降臨到我的頭上的時候,自己還是感到不小的意外。我猜想這多多少少跟我是本校 78 級的學生有關。大家都知道, 78 級的學生是我校文革結束復辦之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不僅如此,在慶祝建校 50週年的時候,我們更可以發現一個巧合——我們入學那年,正好是迄今爲止我校 50 年曆史的中間點,是一個分水嶺式的年份。此前的 25 年曆盡磨難,悽風苦雨;此後的 25 年劫後重生,柳暗花明。

這真正是風雨蒼黃的 50 年啊!我們的母校可以說是生於憂患。通常人們願意把一個大學的建立視爲一樁教育事業發展的起點,但是,作爲 1950 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大規模院系調整的一部分, 1953 年我校的創辦實際上是對法律教育實施壓縮政策所導致的一個結果。根據《中國教育年鑑》的記載, 1947 年政法系科的學生佔在校學生總數的 24.37% ,而到了 1957 年,這個比例居然下降到了 1.87% 。此後更是一路下滑,直到文革期間的全面停辦。更重要的是,若干所綜合大學的法律、政治學系被強制合併爲一所政法學院,這本身就是對法律教育多樣化的一種壓制。同時,單科型政法學院設置的背後隱含着某種特定的教育理念:在一個已經不需要思想家的時代,綜合性大學所更易於培養出來的那種批判精神就完全是多餘和有害的。

在那樣一個不講法治的時代,我們該慶幸母校有如此傑出的教師羣體和一代又一代自強不息的莘莘學子。直到我們這一屆學生入學之後,仍然聽到不少老師跟我們談起那個對於法律人而言真正是充滿壓抑和屈辱的年代裏所發生的種種悲劇。我們甚至在東山大樓的外牆上看到槍炮射擊留下的累累彈痕,望之令人不勝唏噓。除了培養了學生之外,在前 25 年那艱苦歲月裏,母校的老師和領導給這所大學作出的最大貢獻便是人未散掉,校園保存下來了——儘管半壁江山失手,但是比起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被“五馬分屍”來說,畢竟還是不幸中的大幸,況且復辦後老師們還曾經試圖發動學生想方設法收復失地呢。人馬未散,家園尚在,這種更好些的條件使得文革結束後我校能夠捷足先登,率先復辦,併成爲全國重點院校。這是對於後來的發展至關重大的一個基礎條件。在這裏,我們應當向那些此付出艱鉅努力的老師和領導們表達崇高的敬意!

在後來的 25 年裏,我們的學校跟這個國家一樣趕上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機遇,已經多年不上講臺的老師們煥發出巨大的教學和研究熱情。林向榮老師從輔導,到講課,讓我們感受外國法制史的魅力;廖俊常老師鐵嘴鋼牙,雄辯滔滔,在法庭上盡情地展現着法律知識的力量,也展現着重慶方言的幽默風趣;高紹先老師文采華茂,在課堂上引用某學生的打油詩“來到歌樂山,大作壁上觀”,不過,至今我仍然懷疑,那詩是否就是高老師自己編的;張警老先生一派隱士風範,治學嚴謹,只是那浙江方言常令學生如墜五里霧中;楊杜芳老師爲矯正年齡已近三十纔開始學 ABC的同學的英語發音費盡移山心力,一位同學總是把 London 讀成 lang dang ;上邏輯學的邢同洲老師上課時常舉些我們習焉不察的表述裏的文字錯誤,彷彿他的提包裏彷彿裝的不是講義和書,而是滿滿的各種錯誤;圖書館出納部的肖廷秀老師總不忘託人給同學們捎口信,告訴他們要借閱的某本書已經還回來了……我有限的視野和今天的時間限制都不允許我在這裏將母校各具特色的老師們的風采一一稱頌,我只能說,他們有着最明顯的共同點是對知識的一往情深和對學生的一片熾熱心腸!

女士們,先生們,在今天這個慶典的時刻,大家都在企盼和祝福着這所我國法律教育重鎮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都看得出來,西南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未來的發展也要面臨着不少挑戰,要克服某些特殊的困難。作爲校友,我個人很高興在過去的幾年裏有不少有機會向校領導建言獻策。走向真正的綜合性大學無疑是正確的目標,儘管法律之外科系的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大學的層次其實完全依賴於校園中學者的層次,正如教育家弗萊克斯納告誡我們的:“……必須記住,大學靠的是思想,靠的是偉人。一個微耳和、巴斯德或吉布斯就可以改變其研究領域的整個知識秩序。”一個優秀學者的個性必須得到尊重,他需要不必依靠加官進爵便可以得到的尊榮。從本科生直到博士生之間各種層次學生們的互動是學生成長過程的重要環節,也是大學校園生活對人生最具影響力的內容之一,而相隔較遠的兩處校園無疑給這種互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今天,如何對於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進行細緻的培育,讓他們能夠經常接觸老師並能夠充分利用圖書、網絡等設施,都是需要審慎地考慮和以有效的制度加以保障的。

最後,我要說,構成一個偉大大學的最重要的精神內涵永遠是求新和創造。在過去的 50 年間,母校的教師和她的畢業生已經顯示了這樣的精神。今天,中國的法治正在走向攻堅時期,雖然社會已經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但是我們法律人還是承擔着在一個尚未實現法治的國度裏建設法治社會的使命,這使命神聖而艱鉅,關山阻隔,困難重重,但是知識、智慧和鍥而不捨的毅力永遠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對於探索者而言,面對着的前方也許仍然是漆黑一團,但是,他們能夠得到的最好獎賞是,當回首背後,他們看到的已經是燈火燦爛的世界!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