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9W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 篇1

同志們: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精選5篇)

再過一天,我們就將迎來第十屆中國記者節了。某某區新聞工作者協會成立以來,每逢這個特殊的節日,我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這既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某某區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視和關懷,也是對全區新聞工作者過去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在此,我謹代表區委,向全區的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同志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偉大成就充分證明,解放思想是中國向着現代化強國邁進的成功所在。在新一輪的思想解放浪潮中,我們要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宣傳方針,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更好地發揮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衆情緒、搞好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就必須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進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實措施,取得新的成效。結合某某實際,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堅持:

第一,堅持黨性原則,把正確輿論導向放在新聞宣傳工作的首位。我黨多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輿論引導正確,則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必將誤黨誤國誤民。我們新聞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爲主,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爲某某的發展大局服務。我們的新聞工作者在深刻領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偉大成就的基礎上,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嚴格宣傳紀律,做到守土有責,在重大問題、敏感問題、熱點問題上把好關、把好度。

第二,堅持改革創新,爲某某發展營造更好的輿論氛圍。新聞宣傳工作者要順應時代要求,就必須走在思想解放的最前列。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需要,也是新聞工作的本質所在。要堅持用時代要求審視新聞宣傳工作,堅持用改革創新精神來解決發展過程中的一切困難問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新聞觀念、新聞內容、新聞形式、報道方法、報道手段等方面努力創新,真正使我們新聞宣傳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我們必須牢牢掌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動權,確保黨委、政府要說的話和媒體關注、公衆關心這“三個點”密切結合,不斷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三,堅持以人爲本,增強新聞報道傳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堅持以人爲本,是新聞宣傳工作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新聞宣傳工作同樣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三個貼近,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要面向基層、服務羣衆、深入實際,多報道人民羣衆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羣衆的利益要求。要有效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對百姓關注、反響強烈,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努力能解決的問題,予以公開報道,通過輿論的壓力促成事情的解決。我們的新聞工作者,還要廣泛開展輿情調查,加強對區情民意的瞭解。瞭解老百姓在想些什麼,盼些什麼,及時的通過各種正常途徑反映區情民意,這也正是輿論監督的重要方面。這樣,通過輿論監督,把百姓的聲音及時上傳下達,既疏導了民意,又化解了矛盾,也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

第四,堅持資源整合,必須加強某某各種形式媒介資源的引導和利用,促進輿論引導新格局的健康發展。作爲某某區新聞宣傳的中堅力量,區報、區臺要研究社會輿論多層次的實際需求,把握媒體發展的新動態、新趨勢,在努力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的進程中,切實發揮出應有的權威力和公信力。當前,互聯網已成爲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而某某大部分商業網站的新聞資訊主要來自我們報,臺。我們要在高度重視這些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加強對這部分網站監管的同時,還要研究新辦法、新措施,加強對他們信息傳播的引導和影響,努力使這些新媒介成爲爲公衆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

第五,堅持隊伍建設,促進我區新聞宣傳隊伍的思想政治水平、業務本領快速提高,向着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方向邁進。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關鍵在於我們這支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這其中不僅包括政治素質,還有執行能力和職業道德修養。新聞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新聞工作者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對維護新聞工作的聲譽和嚴肅性,更好地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作用,保證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聞工作者要敬業奉獻,熱愛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立志爲新聞事業奮鬥獻身。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深化“三項學習教育”活動,要加強對中青年骨幹的培養鍛鍊,以多種措施培養屬於某某的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播。廣大新聞工作者應當更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自覺培養高尚人格,做到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正派、紀律嚴明,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職業形象,爲黨和新聞事業增光添彩。

同志們,新聞工作者的事業是神聖的,當一名新聞工作者是非常光榮和自豪的,在第十屆中國記者節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再次向全區的新聞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祝大家工作順利,佳作連連,事業有成,節日快樂。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 篇2

__年夏天,我獨自一人坐上南下的火車,去了福建一份都市報,在那裏開始了我的新聞旅程。

幾年裏,我時常在想:我們爲誰怎樣寫作?有前輩告訴我,做新聞就是做事,做事的根本是做人。

是的,事實上,我們一生都會面臨相同的問題: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事?我們要怎樣去做事?

我們會很容易給出一個答案:做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可是實踐我們的答案,可能需要耗費一生的時光。

是什麼讓我們永遠抓不住正確的答案?我想,答案是:我們始終沒有解決內心的衝突———我們爲誰寫作?

做記者,有人追求的只是一種謀生手段,有的人只追求一份體面的職業。分歧在於內心。

幾年來,我一直爲“新聞”兩個字激動和驕傲。我熱愛我從事的這個職業。在這個行當中,我曾經被朋友和同事們寄望去“開創大場面”,也曾因爲能力的欠缺而自怨自艾。但是,有多少人能如同我們這般幸運,在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裏成爲“當下”的記錄者,成爲“歷史”的見證人?

我們是記者。顯然,我們不是作家、不是教師、不是評論家、更不是什麼無冕之王……

記者要做的事情,不是創作,不是教導讀者,不是對事物發表看法,我們要做的事情只是代替背後成千上萬的讀者,替他們選擇的對象發問或是探查一件讀者感興趣的事情,然後用旁觀者的身份、平靜的心態,客觀真實地寫出一份報道,回答讀者的困惑……

做記者,幾乎每天要研究選題,寫作稿件,然後是每週,每年。

要做一個好記者,我的強烈感覺是,一定要有長跑的毅力和心理準備。

我們很多青年記者,包括我總是在詢問:怎樣成爲一名好記者?怎樣寫出一篇好新聞?

我想,這一方面能證明我們對於新聞事業的激動與熱情,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們面臨最緊迫和焦慮的問題。

有時候我聽到一些“訣竅”,有人推薦我們閱讀一些範文,更多時候,我被告知:去做,去寫,去思考。然後告訴自己:我這一篇比上一篇寫得好。做新聞就像談戀愛,唯有實踐才能抵達幸福。

我還聽到一個關於閱讀的“訣竅”,那就是讀傑作,讀偉大的故事。好新聞就是一個好故事。好記者就是一個傑出的講故事的人。新聞與小說一樣,都是故事,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於:新聞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那些偉大的故事會告訴我們,將故事講好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所有東西都要回歸到信仰。你相信什麼,你就可能成爲什麼。

在通往信仰的道路上有無數條岔路,這時已不存在天賦、能力或者運氣的差別,關鍵在於你的選擇。你選擇了什麼,你就可能成爲什麼。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電視臺的記者,今天非常榮幸在第十一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代表十佳優秀記者在此發言。首先請允許我在這裏向所有記者同仁們表示祝福,同時向關心和支持我們廣電事業的所有領導、各界朋友送上最誠摯的謝意,因爲你們的鼓舞與鞭策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因爲喜歡博學的央視名嘴水均益,因爲喜歡睿智的白巖鬆,喜歡犀利的意大利記者法拉奇,14歲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們一樣的記者20xx年夏天,剛剛邁出大學校門的我,懷揣着當年的夢想,走進了廣電。這個選擇,讓遠在長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女兒會在離他們千里之遙的紮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兒能一直在這個辛苦的崗位上執着的堅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來第490天,回想這四百多個日夜,一個女孩子,背井離鄉沒有朋友,語言不通,完全像沒有歸宿感的浮萍,隨風飄零。幸運的是,在領導和

同事的關心幫助下,我慢慢地適應,並融入到記者這個行列,融入到這座城市。從第一次採訪時因語言不通,與被採訪者面面相覷的尷尬,到現在靈活自如的問答;從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寫時的羞愧到現在得心應手的寫稿......這一路,佈滿了太多 的坎坷和荊刺,凝結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記得今年六月五號那個深夜,那晚我在做的義工特別節目。爲了趕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點。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時候,突然,電腦死機了可怕的是,節目沒有保存,大家都明白,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費了...... 眼看第二天的節目將受到影響,那一夜我對着空無一人的製作室失聲痛哭——

人們常說記者就意味着與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終固執地認爲記者這個職業是精彩的。因爲你在讀懂別人的時候,也在檢閱和豐富自己,很多時候,你採訪的對象,就是你奮進的動力。

今年夏天,在和陳主任,楊哥一起拍教育專題片的時候,小黃鑫悲慘的家庭遭遇。張賢亮血氣方剛的父親張聖剛,面對兒子的學費沒有着落的失聲痛苦,張曼爲母親還是爲自己前途苦苦糾結的辛酸,這些讓我震撼。這期間我採訪了一位從小喪父,家庭貧困的的優秀學子張少亮。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條短信,短信內容是這樣的:,來武漢一個月了,大學生活很精彩,這些都應該感謝你。短短几句話,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其實我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給了我無限的勇氣和力量,是他們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記者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除了這些,還有不向死神低頭白血病少女李怡曉,還有爲弱勢羣體積極奔走的 義工......他們讓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爲廣電大家庭中的一員,生活在這個大家庭,讓我倍感榮耀,廣電前輩給我們新人做出了榜樣,他們對電視的執着,對新聞工作的一絲不苟,爲我們樹立起了標杆,可以說在每寸土地,每個角落都留下了廣電人的汗水記者節優秀記者發言稿。

經濟工作會議期間,精彩鮮明的新聞報道,深刻有力系列專題,吹響了快速發展的集結號。

特大洪災中,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我們一線記者的身影,他們用形象的畫面生動的文字奏響了衆志成城,抗洪搶險的最強音。

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我們記者穿梭在每個街頭巷尾,每個基層單位,一個又一個的催人奮進創衛報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裏的監督檄文,他們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熱的激情澆注這個城市最美的一抹綠色。

今天是記者節,是個承載着記者職業光榮與夢想的節日,作爲電視臺記者,我和我的同仁無比自豪和驕傲,同時也感到的責任重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積極堅持正確導向,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創新思維,用我們的筆去描繪發展的美景,用我們的鏡頭記錄發展變化的每一刻;用我們的心去感受前進的脈搏。用行動向黨和人民,向各級領導,向xx萬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謝謝!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 篇4

“記者節”定在意蘊着收穫的深秋,她的蒞臨讓我們充滿喜悅和激情。

我們舉杯祝賀,一起感動着、惦念着,一起回望過去的歲月。我們共同見證了恩施的改革發展,目擊了恩施的日新月異;我們也共同關注着社會,感受着生活,也一起在風雨中走過,並且用心記錄着。

我們爲“記者”這個稱號自豪——新聞宣傳工作,如同一葉風帆,爲全市的發展鼓勁;如同一個號手,吹響奮進的號角。做好全市新聞宣傳,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着中國硒都發展的每一個腳印;每一篇稿件、每一個鏡頭,都書寫着恩施的光榮與夢想,都是我們爲恩施吶喊助威的鏗鏘鼓聲,都將成爲永不褪色的繽紛畫面。

“三大戰役”、“三張名片”,以及所有的新聞活動,我們都參與了、經歷了、見證了、記錄了。我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採訪歸來深夜趕稿,多少次加班;爲了一句話、一張圖片、一個版面、一個創意,我們反覆琢磨反覆討論。我們忙碌,但是我們幸福,因爲恩施的發展有我們的一份力量,每想到這一點,心中都有一種自豪悄然萌生。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我們深深懂得,社會對新聞工作的尊重和認同來自這份職業的特殊性,更來自於新聞工作者的自律和職業道德操守。爲此,我們時刻不忘身份,落筆不忘責任,始終保持着爲恩施的改革和發展吶喊、高歌的熱情。我們爲自己所肩負的參與恩施發展的歷史使命而驕傲!

11月8日,記者節。以職業爲節,爲了記者的光榮,也爲了光榮之後,腳步更從容。作爲記者,在中國是幸運的。是的,在這裏,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在這裏,30年走完了國外近百年的發展路程。所謂的“幸運”,不僅是事件多、新聞多,也不僅是能記錄下日新月異的變化、見證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重要的是,能夠參與進來,在風雲激盪中,成就記者的職業價值,成就作爲記者的人生價值……

所以,記者的光榮,並不屬於一己,而是屬於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的國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爲“親自”,也可解爲“曲身”:面對偉大,個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滿懷謙卑?細數光榮後,請束之高閣,在這個幸運的時代,從容前行。

這是個幸運的時代,這也是一個複雜而矛盾的時代。“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於挑戰。”這是xx大報告對國際國內形勢的基本判斷。因此,不能不提到來自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普利策的比喻:“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

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這個比喻,當下中國的記者,尤其該牢記於心。在這個複雜的時代,光榮只屬於過去:船頭的瞭望者不需要太多行李,他需要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支善於表達的筆,或許,還需要一副能嚷嚷的好嗓門……從容,是爲了自己的腳步,也是爲了國家這條大船的征途。

然而,這也是這樣一個時代:很多人汲汲於名,碌碌於利。剛剛發生的“排隊領封口費”事件,雖然只是個別行爲,但仍然讓人警醒。金錢、權力,總有着大於想像的誘惑力。然而同時,績效考覈、評價稿費、收視大戰、末位淘汰……也讓“無冕之王”倍感壓力。這些,也需要記者們坦然面對,既須謹記記者的節操、堅守道德的底限,也須爭取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權益。這些,與做“船頭瞭望者”,同樣重要。

實際上,記者,像教師、工人、農民或者公務員一樣,本來只是一種職業。種.種光榮,與其說是人爲賦予的光環,不如說是由職業派生的責任。記錄社會前進年輪,推動巨輪前進,發現暗礁淺灘……說到底,這些,都不過是“記者”這個職位的基本要求。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到,是失職。因此,更需要看輕光榮,從容邁步。

我是一名編輯,遊離於“記者”的邊緣,但我想,謹以此與記者們共勉!

中國記者節紀念晚會上的致辭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來自定西日報的記者,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全市媒體的同行們相聚一堂。就在剛纔,傾聽了幾位同行精彩的演講,我爲大家爲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在我從事新聞工作的五年裏,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在學生時代,記者是自由、個性、神氣的代名詞,在我從事採編工作,真正成爲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驗,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所有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用一個最通俗的詞來概括,就是"責任"。於是,我想起了一句話,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也是我今天演講的題目。

記者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職業,在筆觸下守望道義,在不斷前行中彰顯正義的力量。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社會的良心。這不僅是職業的要求,更是人民羣衆對新聞工作寄予的一種厚望。用乾淨的眼睛呈現這世界的美好、困苦、掙扎、骯髒以及黑暗。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我還要說:記者是青春無悔,記者是樂此不疲,記者是激盪的生命,記者是沸騰的熱血,記者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

我們的新聞前輩,如鄒韜奮先生、範長江先生,他們的新聞作品篤定不是抒情議論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於事實、記錄歷史、立此存照的職業精神與道德良心,給我們提供了樸素真實的傳世文本,閱讀他們的新聞之路,發現"責任"二字熔鑄於他們的一生。正是因爲有責任,所以他們纔有勇氣、纔不畏強暴、才表現出尊重大衆、服務大衆、敢講真話的傑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爲有"責任",他們纔會窮盡一生告訴我們這些後輩:"我們的新聞是爲誰服務的!"

新聞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工作做得好不好,關係人心向背,關係事業興衰,關係黨的執政地位。從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到新興媒體互聯網、手機,傳播媒介不斷豐富、發展、變化,但記者的天職卻始終未變。

然而,隨着近年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聞工作者由於受社會各種利益的誘惑和壓力,"社會良心"和"正義感"這根弦在思想上繃得不那麼緊了。有的人在金錢與物質面前,幾乎無正義感可言,輕易歪曲真理,顛倒是非,出賣靈魂。這些現象,不能不說是新聞界的悲哀!正是因爲在新聞工作隊伍中存在了這些不良風氣和作風,增強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良心和正義感更顯得特別重要、特別緊迫。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我國將突出面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複雜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這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新聞戰線能不能發揮服務大局、維護穩定重要作用的考驗。在信息傳播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今時代,新聞宣傳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聞媒體承擔的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信心、振奮精神的任務越來越重,對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越是這樣,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戰略意義就更加突出,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過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國性格。文章說,中國是詩書禮儀、唐詩宋詞、高宗孝祖。不過,中國也是夏劼殷紂、趙高秦檜。中國性格是頑強,中國文化,是充滿尊嚴的頑強,是即使已經被貪官污吏禍害到無力抵禦外辱,卻仍然不屈昂首面對侵略者沾滿鮮血的屠刀,心中充滿必勝的信念。文章說,試想一個只有李成棟、秦檜,而沒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國,那樣的中國,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今天在這裏重提這篇文章,是因爲我想到,什麼是記者,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應有的精神和品質。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有太多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慰,在餘震一次次強烈襲來的廢墟上,堅守工作崗位,第一時間向外界報道事實真相,讓我們時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們用手中的筆和攝像機,弘揚面對大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礦難也有排隊領封口費的真假記者充斥在記者的隊伍中。我在想,如果一個只有領封口費、吃黑回扣,而沒有捨棄個人安危,傳達事實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記者隊伍,還可能存在嗎,還有必要存在嗎。

從事記者的五年來,我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記者的崗位上,我們需要具備一份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我的筆下,報道過在文化路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衛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魏治業老人;西關國小執着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楊敏老師,見證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縣首批外遷移民的心聲,對採訪中遇見的黑磚窯寫下過過這樣的污染企業何時關停的稿件,作爲定西日報的一名記者,一個可以與300萬定西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定西近年來蓬勃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爲橋樑、成爲紐帶,爲這方熱土上的羣衆鼓與呼......我用筆記錄下了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正在發生着的每一點變化,用心感受着"和諧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動人樂章。

當黎明還未托起朝陽,我們匆匆的腳步,已經奔波在採訪的路上

當夜空搖落漫天星光, 我們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編輯機、監視器重疊的職場 一支勁筆,就是一杆正義的槍,鞭撻醜惡,也把真善美頌揚

一組鏡頭,濃縮人間萬象,關注熱點,也心繫百姓安康

我們在記錄變遷中豐富歷練著就華章

我們在見證發展中重塑自我襟懷坦蕩

對黨忠誠爲人民負責站穩立場

熒屏天地大輿論有導向寸土不讓

因爲使命,我們永遠在路上

因爲職責,我們必須在現場

我清晰地記得20xx年考進報社時,我的父親在送給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人民日報總編範敬宜先生說過的四句話,今天送給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共勉,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