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9W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僅供參考。

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
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篇1

各位同學,我們的活動即將開始,請大家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震動模式。謝謝配合!

【開場白】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晚上好!

爲了幫助新生儘快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過渡,適應全新而陌生的生活環境、人生角色、生活內容與方式上的巨大變化,使其最大程度的減少對陌生世界的迷茫與疑惑,給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定位;也爲了幫助新生調試和排解心理上的困擾,使其擁有健康的心態;同時,在學生中推廣和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其增加心理健康意識,增加心理調控能力,促進心理健康、人生閱歷和專業知識的同步成長。

今天,我們非常幸運地邀請到了我院何昭紅老師,與同學一同探討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各種心理問題。下面請允許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敬愛的何老師……(何老師的個人簡介)

下面讓我們掌聲有請何老師給我們帶來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互動提問】

謝謝何老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演講,相信同學們一定深有啓發,也會有很多問題要向何老師請教。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提問環節。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提問的機會有限,請同學們珍惜機會!

……

謝謝大家踊躍提問!

【活動結束】

同學們,只有優異的學習成績,卻不懂得與人交流,是個寂寞的人;只有過人的智商,卻不懂得控制情緒,是個危險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卻不瞭解自己,是個迷惘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纔是真正成功的人。所以,聽了這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同學們一定要對自己的生活、學習充滿信心,相信這幾年的求學將會成爲你們美好的回憶。最後,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何老師的精彩演講。 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到來!順祝大家,晚安!

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篇2

甲:各位請安靜下來,我們的心理健康講座馬上就要開始了,在講座開始之前,請將隨身攜帶的通訊工具調成振動或靜音,謝謝各位的配 合。

乙:衆所周知,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心護員和寢室長在關心、理解、幫助對大學生活迷茫的同學的過程中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今天我們很榮幸請到了畢清波老師爲我們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畢清波老師開始今天的講座。

甲(此時乙在臺下維持秩序):下面我們進入遊戲環節,首先我們這個小遊戲需要16位可愛的寢室長或者心理委員的參與,請大家直接到臺前來參與遊戲。。。。。。首先我們需要各位分成男女比例均衡的兩隊,記住,每個男生你代表1塊錢,女生代表5角錢。我會隨機說出1個金額,你們每隊需要用最快的時間配合湊成這個金額,配成這個金額的的成員要立即舉手示意,最快的一組會有獎品哦!

附:冷場。。。。。。來,我看那位同學很可愛啊,你來參加這個遊戲吧!還要那個同學,你長得很帥啊,你也來吧!

乙(此時甲在臺下維持秩序):精彩紛呈的講座已經結束,我相信各位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已經有所瞭解,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畢老師的精彩講座。。。。。。。當然也感謝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和各位同學的積極參與,請畢老師先行離場。

心理健康講座主持詞精選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下午好!

今天由我給大家講述一個悠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和導演是你是他,是我們大家。只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不能阻止故事的發生和上演,而誰又都不能無限制的演繹下去,關鍵是看我們怎樣去導演它,讓故事都有一個美麗的過程,一個完美的結局,這就是我們的青春故事。事實上,我給每個人的故事都設定了一個理想的結局,那就是:《讓青春的小鳥自由飛翔》。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給大家來詮釋這個故事:

一、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三、矛盾的青春期心理;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七大體現;

五、青春故事,我爲你支招。

下面,我們探討第一個問題:

一、青春期的概念和在人生中的地位:

青春期是指一個人從少年時代向成人轉變的過渡時期,一般是指從12歲—18歲的年齡段。它既是人生的一個過渡時期又是人生的一個困難時期。心理學家斯朗認爲,當個體進入青春期以後,其心理變化爲:“自我發現”;“產生對未來生活的設想”;“開始逐步跨入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他把青春期稱爲“人生的第二次誕生”。 心理學家霍林活斯認爲,青春期到來之後的生理、心理變化相似於幼兒的斷乳現象。這是人生的“第一次危機”。兒童進入青春期,意味着要從心理上擺脫對雙親的依賴。這種急劇而徹底的心理性“斷乳”,也同樣會給他們帶來突如其來的一時不安,產生情緒上的激動和動亂,這便是人生的“第二次危機”。因此,他把青春期稱爲人生的“第二次危機”。也就是“心裏斷乳期”。 心理學家湯姆利茲認爲,兒童期是“外界的獲得時代”,而青春期則是“內部的獲得時代”。由於性本能的起動,使之逐漸地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內部。青春初期,他們常常會因自己不能掌握這種變化而煩惱,昔日兒童時期平靜的心田被攪亂了而陷入於以反抗、冷淡、橫蠻、怠慢、多變等表現爲特徵的否定與不安情緒之中。他們不僅對外界,就是對自己也都採取了“否定”的態度。因此,他把青春期稱爲“否定期”或“反抗期”。面對如此衆多的研究和社會中青少年的成長問題已經成爲受高度重視的社會問題。爲此世界衛生組織對青少年身體“健康”的標準制定爲: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鉅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看看我們學校的男生,瀟灑有活力,女生漂亮,亭亭玉立——兩個字“健康”)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看我們同學們進餐,那真叫“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9.頭髮有光澤、無頭屑。(無光澤也沒事,“海飛絲,絲絲順滑,飛一樣的感覺”)

10.肌肉、皮膚有彈性。

這一定義主要強調了健康的身體表徵,而青春期更多的是要關注心理特徵。下面我們介紹第二部分: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1、青春期的情緒特點: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緒容易波動,而且表現爲兩極性,即有時心花怒放,陽光燦爛,滿臉春風,正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人見人愛;有時愁眉苦臉,陰雲密佈,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真像“枯藤老樹昏鴉”,人見人憂,所以說“六月天孩子臉”,一點不假。

2、青春期的人際交往特點:處在青春期的學生,漸漸地從家庭中游離,更多地與同伴一起交流、活動,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爲知心朋友,他們無話不談,形影不離,視友誼至高無上,甚至爲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這是心理斷乳表現,他往往發生得太快,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難以接受。同時,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現爲開始比較注意自己形象,特別是異性同學對自己的評價,也嘗試與異性交往,但是在交往過程中心理變得很複雜,一方面渴望接近對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別人發現,結果,交往過程神神祕祕,羞羞答答,反而顯得彆扭;一般情況下,這種表現與愛情無關,只是彼此有共同的語言,喜歡一起交流和彼此欣賞。但是,由於表現的別樣,成爲同學們的談資,一經同學的誇大處理便成爲有色新聞,令當事人非常尷尬,有時候,由一起異性同學的交往而引發嚴重的心理負擔,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的爲數不少。這就是青春期的苦惱┉┉

案:我們同學當中不乏常常有這樣的談論:

女生私下裏談論:嘿嘿!姐妹們,你們說我們班哪個男生長得最帥。我認爲是某某,你看他籃球打得多好,那投籃姿勢,配上那時尚髮型,簡直帥呆了,酷斃了。我真的好喜歡噢!衆女生一齊上陣,喜歡就去追呀!要不要我們幫你做“聯絡員”。

男生私下裏談論:“兄弟們,你們說我們班的女生誰最漂亮。”“哥們,你不會是喜歡上誰了吧!還不快快招來。”在同學或室友的一陣招呼中,該男生說出了女生的姓名。“哥們,是呀,我也覺得她對你有感覺,平時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真是情人眼裏出西施呀”

對於這樣的談論,我們誰都無可厚非,我覺得,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是與愛情無關的。但衆口鑠金,事情的發展就成了另外的結局。有則寓言是這麼說的:

養猴人一日要殺一母雞以警示猴羣,衆猴便議論紛紛,上躥下跳。小猴說:“活該,光吃糧食不下蛋。”母猴說:“誰叫你生個蛋就了不起,總是咯咯叫個不停。”公猴卻說:“你肯定是和公鴨有一腿。”母雞在臨死之前大呼一聲:“我的死還不都是被你們這羣猴子說死的。”

3、青春期的情感特點:在這段時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來對親人的摯愛之情,拓展到對同學、老師、明星、科學家和領袖人物崇敬和追隨,由自愛到博愛(愛集體、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愛整個全人類);具有基本的社會性;此時,他們的道德觀也發生了變化,對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體投地,對壞人壞事疾惡如仇,他們追求公平公正,一旦發現某人有私心雜念,他們就會嗤之以鼻,就因爲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妥協和容納不同意見的人與事,所以很容易受到傷害。

案:追星:現代青少年的追星潮似乎成爲一種社會現象。正如20xx年春晚“小瀋陽”演繹的小品中的臺詞“華仔,華仔,我愛你”,癡迷明星,有的已經直接影響了自己正常的情感、學習和生活。

4、青春期的思維特點:思維是人的高級的心理活動,國中生階段抽象思維開始發展,他們對一般的問題,能夠透過現象進行概括和總結;到了高中階段,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迅速發展,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多維的、立體的考慮問題,並且通過綜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質和規律;所以,在此階段,他們好辯論,喜歡鑽牛角尖,打破沙鍋問到底,敢於挑戰老師和家長,呈現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但是,有時由於缺乏交流技巧,容易遭遇挫折。

案:人在青春期的智力會突然被激發。一戰期間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9歲時還不能簡單的數學運算,說話還不夠利索,但在17歲後,卻似乎突然開竅,學什麼會什麼,最終其成爲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哲學博士,並且在外交上贏得了“百靈鳥”的雅稱。我們絕大多數同學都處在這一年齡段,不要擔心學不好,說不定,明早一覺醒來,你就大大地變聰明瞭,將來能成爲“威爾遜第二”。

總之,青春期的心理可以形容爲疾風驟雨期,充滿熱情和抱負,富於理想主義,但對現實缺乏瞭解。由於抱負和理想,容易出現好高騖遠,想入非非,因此,現實又很容易讓青少年學生心灰意冷,甚至憂心重重。而這一切又緣於青春期少年的矛盾心理所致。

三、矛盾的青春期心理

1、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干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並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願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議,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但由於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不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

案1:天氣轉涼,父母叮囑次日加件衣裳。往往表現很不耐煩,叫我加就加,多沒面子,我偏不。第二天出門不僅不加衣服,反而還減了衣服。中午回到家,母親問穿這點不冷嗎。“不冷,一點都不冷,我還熱呢。”回到自己房間,嘴裏馬上嘟噥着:“噢噢,這鬼天真冷,冷死我了。”身體狀況不好的,突然感冒發燒。這時就軟下來了“媽,給我拿點感冒藥,我好像發燒了。”

2、成人感與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突出表現是出現成人感---認爲自己已經成熟,長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爲活動、思維認識、社會交往等方面,表現出成人的樣式。在心理,渴望別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於年齡不足,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及知識的侷限性,在思想和行爲上往往盲目性較大,易做傻事、蠢事,帶有明顯的小孩子氣、幼稚性。

案:父母老師教誨孩子在外交朋友要交諍友益友,青少年學生也是往往顯得不耐煩,“我已經是大人了,怎麼做不用你們管,我知道怎樣做”。結果交友不慎,重“哥們”義氣,打架了,出事了。這時候就束手無策,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訴說,以求得師長的原諒:“本來我們只是想嚇唬嚇唬他的,因爲他平時老師看不慣我們的做法,沒想到那人那麼不經打,才幾下就成那樣了”。

3、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與同齡人,特別是與異性、與父母平等交往,他們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樣彼此間敞開心靈來相待。但由於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們的這種渴求找不到釋放的對象,只好訴說在日記裏。這些日記寫下的心裏話,又由於自尊心,不願被他人所知道,於是就形成既想讓他人瞭解又害怕被他人瞭解的矛盾心理。

案:經常我們有的同學能大大方方的寫日記,並能夠把它放到自己的QQ空間,與大家一起分享成長的快樂和煩惱,而有的同學則時常躲在被子裏寫日記,生怕被人知道似的。

4、渴求感與壓抑感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由於性的發育和成熟,出現了與異性交往的渴求。比如喜歡接近異性,想了解性知識,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甚至出現朦朧的愛情念頭等。但由於學校、家長和社會輿論的約束、限制,使青春期的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認識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現的壓抑的矛盾狀態。

案:俗話說:春天就做春天的事情。你可以通過正當的途徑瞭解青春期相關的性知識。比如專業的網站,比如和父母交流。讓春天永遠只屬於開花的季節,更能專注學業。

5、自制性和衝動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制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衝動的矛盾之中。

案:課堂中,應該說每一位同學都想認真聽課,但又經不起手機小說或其他新鮮事物的誘惑,在被老師發現後,挨批評。明知道錯在自己,但爲了所謂的在同學面前的面子而與老師頂撞甚至發生衝突。事後又後悔不已。

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這樣的矛盾中形成並慢慢趨於成熟的,是一個自然過程。因此,青少年要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不以自己的不當言行傷害到你最親近的人。 面對如此複雜的青春期心理特徵,怎樣的情商纔是健康的呢?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七大體現

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許多變化,如情緒容易波動,愛慕異性,興趣易轉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與別人相似,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相似。當聽到月亮時,聯想到太陽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應。但聯想到死亡,就讓人難以理解。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就應注意他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語、舉止、嗜好、服飾等,與別人相差太大,則他的心理可能不夠健康。

2.與年齡相符人的行爲是隨着身心的發育而變化的。各種年齡的人,在想法、興趣、行爲上都有不同。青春期,應是精力充沛,活躍好動。而少年老成的學生,從心理衛生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於與人相處。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在青春期,社交範圍擴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長補短,培養互助合作精神,豐富羣體生活經驗,鍛鍊適應他人的能力。

4.樂觀進取、情緒愉快。樂觀的人,對任何事物都積極進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畏懼,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適應,而不會長期沉陷於憂愁苦悶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緒經常憂鬱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緒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適度的反應。每個人對事物的反應速度與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別不會太大。如反應偏於極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學生因考試失敗而一時不悅,是正常的現象;但若他爲此而幾天不吃飯,甚至有輕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當然,對考試失敗無動於衷的學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對現實。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對現實。遇到困難,他們總是勇於承認現實,找出問題所在,設法解決。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於不能適應環境,往往採取逃避現實的方法。這些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達到自我欺騙的效果,久而久之,還會發展成病態。

7.思維合乎邏輯。心理健康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專心致志,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頭無尾。他們的思維合乎邏輯,說話條理分明,而不是東拉西扯,隨說隨忘。

以上四點讓我們對自己的青春期的身體和心理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找準定位,選好支點,我們就能順利平安快樂地渡過人身的這一特殊時期。下面我就爲大家支幾招:

五、青春故事,我爲你支招

1.四“C”效應:變化(change)、機會(chance)、挑戰(challege)、競爭(competion)

2.五“W”效應:爲什麼要學習(why)、學什麼(what)、和誰學(who)、該什麼時候學(when)、在哪裏學習(where).

由於時間關係,這裏我就不一一闡釋了,但我想給大家留一份作業,那就是:“你怎麼看待人生成長中的四C效應”以此爲主題寫一片不少於10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作業上交時間:4月12日。對於寫得好的同學,將給予重重加分。 同學們,這個世界是屬於你們的,也是屬於我們的,但最終是屬於你們的,你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讓我們多學知識,豐滿雙翼;練達人情,豐富情商,讓每一隻青春的小鳥自由飛翔在青春燦爛的天空。親愛的同學們,祝大家一路走好,一路平安,一路陽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