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小結2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3W

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類社會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麼,作爲現代教育如何發掘每一個孩子蘊藏着的無限的潛在創造力而使他們成爲創造之人呢?作爲教師應注意選擇好每一個"創造之地",把握好每一個"創造之時"來造就一個"創造之人"。國小思品課是實施國小德育的主渠道,在國小德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學,實施創造教育是大勢之趨、刻不容緩。於是我在重視繼承思品課傳統的同時,注意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思品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教改實驗的探索。

班主任德育工作小結2篇大綱

一、"抓綱務本",按時代要求,扣學科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內容。

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之一在於教育目標的不同。讓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門課程。

本學科以"五愛"爲基本內容,着重培養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指導行爲,使學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較之以傳統的思品教育來說,"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課教學既重視知識積累,強調知識結構,還體現了其強調培養能力、強調教師要重視據大綱要求,扣教材本身,從思品教育的整體性、階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統一考慮教學目標,從而在思品教學中實施創造教育。

受到全社會的尊重。由於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制訂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五愛"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責任感得以激發,學生樂於學習這門課程,體現了學生變機械接受、機械模仿式的學習爲接受與發現有機統一的創造性的學習。

二、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造志趣和創造能力。

第多斯惠說過:一個不好的教師是奉送真理,而一個好的教師則是教人發現真理。創造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之一還表現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不同之上。實踐證明:樹立全面的教學任務觀,滲透創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學活動結構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養國小生創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2、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創造性思維的大家庭中,發散思維可謂是天之驕子,因爲人們大部創造性設想都是通過發散思維得到的。在思品教學中,注意"抓綱務本",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處理好文內、文外的聯想分析,是訓練學生髮散思維的有機結合點。例如《不隱瞞錯誤》一課中,在處理教材"李芳回到家裏,心情亂極了"一節時,教師提出了"請同學們幫李芳分析一下,此時她可能面臨着哪幾種選擇,後果怎樣?"一石激直千層浪,學生興趣高漲,展開了思維的翅膀,這爲後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確的選擇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爲學生提供"創造大舞臺"。

善於發掘環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斷取得最進的支撐點,是創造活動取得成功的藝術。和諧、寬鬆、信息暢通、恰如其分的獎勵,尤其是富於挑戰的環境,對創造最爲有利。基於這樣的考慮,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能力,在教學中,我注意把導行這一環節作爲學生喜歡的"辯析討論會"的形式出現,一改過去教師把持課堂爲學生積極參與組織課堂。

班主任德育工作總結

全體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作爲本班的班主任和教師,除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外,同時還兼有教育學生學會如何做人的任務

在本學期開學時,我專題向學生進行德育思想教育

1、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首先向學生了解它們長這麼大,應愛自己的父母,愛教師,愛集體,愛他人,愛祖國,愛人民。通過了解,許多學生長這麼大了,也沒有或主動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我向學生首先提的問題是進入高中,請回家後爲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許多學生回家確實爲父母做一些好事。

2、接下來是勞動教育序列:教育學生進入高中階段,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幹,對於家裏的事,則幫着幹,而班上的事則要搶着幹。增強學生愛勞動,愛班集體的動力和信心,這樣的教育,表現在平時的勞動衛生方面,許多學生積極主動,當然也有部分學生表現比較差。

3、在開展主題班會的活動中,發現了部分學生想過好日子,但是表現出來的是隻想過年向父母要壓歲錢來完成自己目前的願望,眼光較短,因此,我對學生進行的教育是,父輩的錢不是白來的,需要艱苦的勞動,因此,我們生活花錢要節制,不要揮霍,金錢不是萬能的,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

4、利用班上出現的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如我們班上有一次大的丟錢的事件,報到學校保衛們的教育也沒有幫找到,利用這件事,我及時向學生進行教育,

對學生進行了自我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我教育的前提是有一定的道德標準,教師把這個標準告訴學生,《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班規》等,使其獨立思考依據,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是的,什麼是非。有了這個標準大家都能作出自我判斷,自我評價,自我約束。

善於抓住班上的好人好事,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利用班上的光榮榜和違紀榜,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只要是同學爲班上做好事,或是學習競賽,運動比賽,各種活動中表現好的及時上光榮榜,違紀的也及時批評教育。

總之,本學期對班上的德育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但也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於深入研究,做工作,做得學生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以更積極,主動,向上的精神面對將來的學習

班主任德育工作小結(2):

轉眼間這一學期已告結束,在這期間,班主任工作匆忙而紮實,遇到了很多新問題新情況,也有許許多多的新體會。爲下一階段的班主任工作順利地進行,有必要進行認真地總結。

一、追尋獨特而有效的管理經驗

1、講究班主任工作的語言藝術,攻心爲上,把教育工作引導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讓學生心悅誠服。在班級管理中,針對學生出的問題,儘量以生爲本,先站在學生的立場看問題,然後引導他們從他人及自身發展方面看問題,循循善誘,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基本作到了每天與至少一名學生談心。

2、善於把班主任的要求轉變爲學生認同的行爲準則,通過集體的力量優化育人的氛圍和效果。在這方面常常是思想工作先行,輿論隨後,全班同學共同進行行爲監督落實。通過民主管理,大家評說等形式在班上形成一股正氣,一種健康向上的思想潮流,利用集體教育的力量改變個體的不足。本學期至少有十餘名同學進步明顯。

3、多元評比促發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先要求我自身再要求班幹部再要求每位同學,並且通過“第二起跑線”這一雛鷹爭章評比欄,對每位同學進行形成性綜合評定和多元性評價,分別在期中期末進行兩次獎勵,獎品微薄(一副手套一頂帽子一個圍巾一個日記本)但我相信暖到了每個孩子的心理。

4、注重班級精神和內涵的建設。

(1)“日成長卡”每天一分鐘,記錄成長的足跡,“吾日三省,可正其身”;(2)誦讀經典,領悟寶貴的文化遺產,體悟文人的精神魅力。“古詩500首”走進了我們的世界,充盈了學生的課餘,心更竟更靜更淨。(3)每週美文摘抄,200字佳句積累。提高了寫作水平也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4)“成長檔案袋——我的舞臺我演繹”家校聯繫冊、小手印優缺點卡、作品欄、資料欄、試卷、榮譽欄等等載滿學生一學期的收穫和歡歌。

通過種種形式努力營造班級文化內涵和班級精神。這個精神和內涵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二、效果

我班在清潔、紀律、衛生、學習、活動、特長、藝術等方面都表現較好,多次獲紀律衛生紅旗,運動會上汗灑賽場;合唱比賽中齊心頌歌;中隊會上瀟灑的笑大方的跳盡情的舞。全班同學能夠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不但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所提高。

三、不足之處

本身教育經驗和水平所限,對極個別很自我的學生有一種力不從心之感。在繁忙的工作中對學困生幫助不夠,與學生談心溝通不夠。班級管理有急功近利思想,方法有時也過於簡單。

四、 今後的努力

認真反思自己前階段的工作得失,揚長避短,努力使工作做更加人性化和藝術化。關注特殊學生(學困生、單親學生、家庭離異、個性兒童)真研究個案,上升爲理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