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8W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

在驕陽如火的7月16號,我們一路高歌,打着十二分精神,伴隨着一路的塵土飛揚,經過2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目的地----完小。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精選17篇)

映入眼前的是三棟破舊不堪的樓房,牆壁上有大大的紅字“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一個50米左右的籃球場,一邊豎着一個被人砸得“千瘡百孔”、“提不起腰的”、“年邁的”籃球框。水泥地也處處點綴着一個個不規則的圓圈圈,似小姑娘害羞的臉蛋。

整理好東西,來到廚房準備喝口水,往水缸裏一瞧,完全見底,沒有一絲水氣。跑到蓄水池旁,拎開水龍頭,一滴水都沒有。此時,男生們拿起桶子,到千米之外的井邊去挑水。看着漸漸飽滿的水缸、男生們臉上的滿頭大汗,我意識到我們的艱苦生活開始了。水是大問題,每個人每天要喝水,煮飯炒菜要水,每天還要洗澡用水,如何解決成了最受關注的事。

遇到的第二個大問題:柴。這裏沒有我們用的液化氣,甚至連個煤氣竈都沒有,有的只是最原始的柴火竈。這裏五天才趕一次集,還不一定有賣,平時又沒什麼車去鎮上,就算有賣,從鎮上把柴弄回來也是一件艱難的事。還好,我們從學校帶了一些柴過來。同時我們趁着家訪,詢問哪裏有柴賣。男生們又從當地人家裏用肩膀將兩百多斤柴挑了回來。

第三個問題:每天要很早起來自己做飯吃。這裏的習俗是吃兩頓,我們要上課,要配合小孩子們,只好吃兩頓。每天5點多,炊事班的同學就起牀爲我們煮飯了,燒火的燒火,切菜的切菜,炒菜的炒菜,配合得天衣無縫。我們的後勤有了保障,工作也開展的非常順利。

第四個問題:語言不通。這裏是個苗寨,基本上講苗語。我們團隊沒有人會講苗語,也沒人能聽懂。此處能聽懂普通話的中年人少之又少,每家差不多就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兒童非常之多。鄉村的氣息哺育着這些農民,他們的淳樸、我們的善意,在小孩的幫助下,讓我們溝通毫無障礙。

學校給了我們四間寢室,望着破敗不堪的牀和漏洞百出的窗戶,我們心酸不已。還有好多的不便,我們從未想到過的難處。

我從小也是在農村長大的,記憶中,怎麼也找不到如此貧窮的地方。沒有經濟作物,沒有工廠,缺少水源。每天我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工作、生活和學習。吃着自己做的飯菜,望着小朋友們求知若渴的眼睛,回味着每天上課的情形,拖着疲憊的身子,我們心裏是暖的。未曾退縮、無怨無悔、堅持不懈!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2

20xx—20xx學年度,我們迎來了規劃支教生活的第五年,在這一年中,通過與國中學生的接觸,跟XX中學的老師共同學習,我在思想上有了新的理解,在教學工作計劃上有了新的認識,在對待自身的要求上有了更高的覺悟。現將一年來的支教情況總結:

一、思想認識更加深刻,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我作爲一名支教老師,萬分幸運地來到了XX中學。愛上了她的人傑地靈,愛上了她的憨厚朴實,愛上了她的每一個黎明和黃昏。從我周圍的同事身上,看到了他們在以身作則地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從上級領導的細緻要求上,看到了教育事業生生不息,蒸蒸日上的源泉;從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中,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有一種無形的精神在陶冶着我的心靈,有一種無形的動力在鞭策着自己前進。將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忠誠融入奉獻中去。

二、業務水平的改進與提高

在本學年,乘着國家對農村基礎教育加大投入的春風,我有幸成爲一名興義市支教教師,享受了政府對支教教師的關懷。在這一年中,我和更多的同事,學習了很多有關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和教學常規工作的知識,並將所學知識轉化爲對學生教育的水平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三、以身作責,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一走進XX中學,就會被她濃濃的學習氣氛所感染。在一年來,市教育局和豐都中學領導多次來我校檢查指導工作,予以很多的關懷。XX學校領導更是嚴格要求,從制度上給予我們更高的進步臺階,而更多的老師早來晚走,更給了我們學生良好的榜樣。而我作爲一名支教老師,有着其他老師不具備的條件。我們生活在學校,有了更多的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機會。在給孩子良好榜樣的同時,也對學生的安全提供了切實的保障,我無願無悔。

四、一年來的成績與經驗

在這一年來,我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反思各種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新課改的春風下,以新的姿態來融入教育教學中去。努力實現素質教育和科學發展的精神,教育學生做人與學習並重,知識與技能等,在有限的時間裏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讓自己養成習慣,並影響着孩子的今後的更長遠的路。在上級嚴格要求與細心關懷下,我們XX中學這片沃土上的學生也取得也相應的成績,在上學期全市期末抽考中,我們班取得了好成績,但我仍不能滿足。今後還要繼續努力,服從上級的安排,爲黨和國家教育事業多做貢獻。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3

這一段支教一共18天,9天在何屋村,9天在愛心之家,支教的圓滿結束給予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段實踐經歷,更是一份內心清明的獨特感受。

初見。在何屋村初見孩子們,從那一聲聲“老師”開始,我們那時的角色就已經不再是優越的大學生,而是期望能給孩子們帶去更好成長的老師們。從一年級到八年級,在何屋村來報名的孩子們有120多人,第一天比上課時間早1個小時就已經在上課的祠堂門口圍了一大羣孩子。他們說“起得早,今天要上課所以就早點來”。孩子們的質樸和天真,沒有多麼華麗的衣服,甚至會有些污垢,但是總是喜歡帶着笑容喜歡親近老師,喜歡繞着你跟你說話。他們這裏沒有太多攀比,相反的可能由於家庭原因可以感受到更會尊重人照顧人,會很聽老師的話可有時也有小孩子脾氣。第一次見面我們是陌生的哥哥姐姐,我們開始把孩子們擺在心裏面,當成自己的可愛弟弟妹妹,希望更他們帶去快樂的成長。

責任。

自此次支教實踐,我們所感受到的作爲一名老師的責任。在何屋村和愛心之家,我們全天的重心都在孩子們身上,如何能讓孩子們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如何給予他們良好的積極的改變,授予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無論是課堂上的集體授課還是課後生活中的單獨引導,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眼裏都是一樣的需要被關愛,或者說在他們這樣並不優越的條件下,如何帶給他們最適合的教育,給他們的生命力增添真正受益的東西,是我們的責任。無論是每晚的總結分析,熬夜備課甚至於出現的分歧,我們在摸索中深深體會到一名教師的辛苦與驕傲。這一段支教經歷,教授學生擁有責任感的同時,也是給予我們支教老師對責任更深的理解,更是讓我們對教師這一職業深深崇敬。

獨立。

在何屋村的支教,感受到的是我們老師的獨立。自己走20多分鐘到集市買菜,一天8 個人一共10塊錢的伙食費,去找柴火生火做飯,打地鋪睡地板,洗清涼的井水,到河裏洗衣服,佈置祠堂改造的教室,完成新生登記和安全教育,和家長們交流,處理各種緊急狀況。在何屋村這邊,因爲偏遠和師資缺乏,所以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安排,幾乎沒有外來幫助,所有問題自己解決。

在愛心之家的支教,感受到的是孩子們的獨立。在愛心之家,50多名學生,分爲孝、恭、禮、悌、勇、義、忠、智、仁、信十個小隊伍,每隊由一名支教老師帶領。每天的值日分爲衛生、洗碗、廚房、食堂、熱水、潔衛、宿舍7組。各項事務主要都是分小組完成,看着國小年級的孩子們5、6個人洗50多個碗,用柴火燒50多個人的熱水,挑糞水去倒打掃衛生間……看着他們平時從起牀的疊被子,衛生的打掃,內務整理,洗衣服等等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獨立完成,這也是我們對這些家境和心裏特殊的孩子們的培養目的,至少讓他們儘早的學會獨立能照顧好自己和身邊人,學會真正依靠自己去解決問題,他們的未來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艱辛,所以他們必須從小就比他人鍛煉出更強的能力和意志。

團隊。

老師們的團隊。我們立信一行4個人,在支教過程中認識了南康義工聯合會的會長、監事,認識了全國優秀志願者候選人何叔,認識了很多默默奉獻的義工叔叔阿姨。認識陸續而來的志願者們,美國的沛燊,海大的許楊,諾丁漢的小白,贛師的晶晶,天津警官的笑笑,認識了華僑大學一行9人,南京財經一行9人。在整個支教過程中,我們的隊伍不只4個人,我們這裏所有人都是一個團隊的,一個爲孩子們的未來而組成的團隊。we are a team,那種在朝夕相處而培養的友誼也是珍貴的禮物。

孩子們的團隊,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教授“團隊”這一現代社會非常重要的概念。即使他們還小,但是這是對於他們來講未來成長非常有作用的一項能力。我們的課程裏有團建課,平時分成小組小隊進行,給他們授予主動貢獻、協作互助、團結共贏的思想,引導他們在遇到自身無法完成的任務或者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通過團隊與合作去使力量最大化,實現目標。在一個團隊裏,是具有一定引導性的,更容易讓孩子們提高自身與身邊人的交流能力,提高孩子們理解自身力量的侷限和主動合作實現共贏的能力。對於可能家庭具有相似環境或者相同遭遇的孩子們,讓他們也在這樣一段時間的生活中交到真心的朋友,感受到同齡孩子的友誼和關愛。

生命。

這並不是一個關於多大多小的話題。在我們的支教過程中,生命這個詞帶給我們很多很多思考。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問“你們爲什麼回自己花錢來這麼不好的地方教我們,給我們上課?”,我一直沒法當面回答他們。爲什麼?每個人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但是從物質上而言每個人的出生都是不公平的,孩子們生在村子裏,可能沒有多好的物質條件,生下來就決定了成長會與家裏那畝田息息相關,更有甚者家人的殘疾啊,離世,都是誰越不願意去承受的。我們這些大學生能夠做這樣一件事情,能夠來教書是因爲我們還有一定可支配的物質條件,出生在城市相對生活比較好。但是我們授課的他們,真的大部分是無法選擇自己的一生的,我們來到這裏給他們上課,不奢望我們去改變誰的一生,但是期望是我們教過的的孩子,能從這次支教中多少得到一些對人生有益的因素,對於他們的成長起到好的影響。生命開始或許是不公平的,但是我們希望他們的未來是公平的,是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去改變去打拼出來的。

在愛心之家的伍華蘭給我的感觸最深。她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卻有先天性神經纖維癌,已經晚期。家裏條件非常差,在之前,她已經在地上爬了XX年,手腳的傷痕都已磨平,11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對柺杖,終於可以依靠柺杖站起來。腳因爲疾病已經化膿穿孔了,但她每天像正常孩子一樣自己吃飯,自己洗衣服,她沒上過學不會寫字,但我們佈置的作業,她從未落下過。她會請人幫忙,她口述別人記下。夢想是成爲一名畫家,可她的生命並不長。你無法想像她每天要經受多麼巨大的疾病痛苦,可她臉上只有一種表情,笑容。無比陽光的笑容從來沒有消失過,她是那麼可愛,有禮貌,認真,那麼好的一個女孩。在她身邊陪她聊天所感受到的那種寧靜,自然的氣息,她不是張海迪,可她我的生命裏標榜着樂觀、堅強,她只是個11歲渴望快樂的孩子,她是柺杖上的天使,告訴我們生活的一切都可以變得很美好。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4

鄭潔慈在這個火紅的七月裏,伴着滿腔的興奮,台州學院“知心支教”實踐隊的隊員們穿着統一的隊服,戴着小黃帽,扛着大旗,從台州學院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到了學校之後,離農民工學校博遠國小還有一段路程的時候,我們遠遠的就看到了在學校門口早早就等着的孩子們。他們三三兩兩地在聚在一起,有些坐在門口的大石頭上,有些倚在校門上,有些則安安靜靜地站着,有些騎在自行車上。當我們走近時,他們瞪着大眼睛看着我們,眼睛裏流露出期待與膽怯。當我們說我們是來支教的時候,他們眯着眼睛滿足的笑了,此後的生活就在這微笑裏開始了。

本來我是有安排給孩子們上一節手工課的,但是最後因爲人員變動就取消掉了,我覺得挺可惜的。看着其他隊員能夠站在講臺上給孩子們上課,聽孩子們喊自己爲老師,就覺得特別羨慕。作爲通訊組的成員,我負責拍照和寫報道,偶爾發些微博。雖然沒能給孩子們上課,但是拍照片的我幾乎每堂課程都參與,因此擁有了自己獨特的回憶。

我依然記得第一堂科學課,記得孩子們的自我介紹。在課間活動時,大家互相熟絡了,就開始閒聊了。我仍舊記得英語課上小孩子們整齊嘹亮的嗓音,整個教室都回蕩着他們認真讀單詞的聲音。在課間的十分鐘裏,我和小朋友們扳手腕,沒想到孩子們的力氣竟然這麼大,贏了各個隊員的孩子們都捂着肚子咯咯的笑了。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打乒乓,有學生打的很好,我就拜他們爲師,孩子們也都很有耐心,一點一點地教。放學後的值日以及家訪也都歷歷在目。我有去鄭煜梅家裏家訪,孩子的父親特別和善,小梅也特別懂事,一直配合我們的訪談。美術課上,大家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宇宙;手工課上,小朋友和隊員們爲向自閉症兒童獻出一份愛而學折愛心;攝影課上,小朋友們一起欣賞點評自己拍的照片;書法課上,隊員們手把手的教寫字…… 其實五天的時間真的不多,但是在這五天裏,我們和小朋友們從剛開始的尚有戒備的陌生人變成了能夠互相給予溫暖的知心朋友。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後一天下午的照片展。當照片放到同學們熟到敞開懷嬉戲打鬧階段的時候,教室裏開始有啜泣的聲音了。小朋友們怕自己哭被看到,就用雙手托住臉頰,偷偷抹掉眼角的淚水。看到懂事重情義的孩子們,本來就萬分不捨得的我眼睛突然就紅了,鼻子也酸了,趕緊撇過頭不忍去看照片了。

當老師在上面宣佈說:“好了,同學們,這次支教結束了。明天早上不用再過來了。”想到要和孩子們分開了,眼淚就順着臉頰流了下來。最後,懂事的紫怡小朋友還給我們每個隊員寫了一封感謝信。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給了我很多回憶。

第一次留在空空蕩蕩的校園裏,第一次連續好幾天熬夜改報道,第一次一個人睡寢室……可能我們沒有什麼“乾爹”、“乾媽”,就像博遠國小一樣,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在7月10日的義賣活動中,我們從晚上6點一直站到10點,直到路上幾乎沒有什麼人了,依然執意站着。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爲他們付出自己的努力。

一年又一年,人收割着自己的歲月。末了,回頭一看,自己成了最後一樁作物。

暑期社會實踐讓我成長了很多,學會了愛和感恩,學會了努力與付出,學會了理解與溝通。希望小孩子和我們都能從一株嫩綠的小麥穗長成一片金黃的麥田。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5

我願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小,當愛的陽光照射到我身上時,我願毫無保留地反射給他人,此時我是幸福的。

——題記

在滕州市龍陽鎮馮莊國小兩週的支教時光猶如飛鳥在地上投下的陰影,響箭在空中倏忽而過留下的弧形,一切無影無蹤。可是留給我們的記憶卻讓我們在自己回憶時不由自主地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默默流淚,嘴角上揚,時而笑出了聲......

回想整個支教過程,自己真的收穫了很多。在準備階段,雖然自己有過教課的經驗,但是爲了讓這次支教更加正規,也爲自己教起來更自信更有章可循,自己請老師給了意見,借了國小課本又專門請師範專業高年級參加過比賽的優秀學姐給自己"充電"學習備課,寫正規的全英文教案,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這些,我更對下一步的學習生活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果不是爲準備支教我可能不會認識他們,更不會成爲朋友,可以說這是意外的收穫。

剛開始教課時自己忐忑不安,不知自己能否勝任,孩子們是否會喜歡自己,諸多擔心,但當自己站在講臺上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笑臉時,各種疑慮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自信與從容。

這些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比起他們自己小時候可幸福多了,他們缺少很多愛,缺少很多關注與肯定。可能是長期留守的緣故,有的孩子顯得有些孤僻,不合羣。爲了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並且培養孩子們的合作精神,我很多采用多人活動(全班、雙人、小組)主要以故事、遊戲、表演、比賽等形式進行,也可以吸引他們,讓課堂更生動。孩子們都很活躍,但期間我發現有個孩子什麼也不參加,她告訴我自己反應慢,不讓我管她,說以前的老師也不管她,並且表現出不願意與人交流的神態。高中老師曾說過每棵草都有顆開花的心,不論這棵草怎樣逃出人的視線,也不論這棵草有多卑微,作爲老師,我又怎能不管她。我有點着急了,便努力尋找契機與她交流,終於機會來了。一天上課前看見她高興地撿起校前落地的月季花瓣湊到鼻子上嗅着,端詳半晌,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拿進教室夾進一本書裏,擡起頭,她的目光正好和我好奇而迷惑的眼光相遇,然後我們相視一笑,之後我們便憑做書籤的話題談的很投機,然後我便開始引導她要自信,我告訴她她其實很聰明,只是自己沒發現,並給她佈置要第二天檢查的任務。結果正如預想的那樣,她完成的不錯。我便繼續鼓勵她,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你會發現她慢慢開朗多了,她課下會請教同學和同學玩了,上課也會搶答了。看到這些變化真是由衷的替她高興,也說不出爲何,就像自己中彩票了似的,是發自內心的高興,覺得自己也很幸福。

生命的流年裏就是這樣總有一些溫情脈脈的細節如同顫抖的羽翼,清晰的投射在我們的瞳孔裏,藉此可以使我們的目光變得生動而鮮活,也可以使我們彼此的心生動而鮮活。

記得學生寫過一次作文題目是《我的夢想》,有的同學寫要做科學家制海陸空三用汽車,呵呵,目的是緩解交通阻塞;也有同學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當然也有很明確的,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炎(化名)的那篇,讀時不禁眼角溼潤,她家境困難,父親患有胃癌,她的夢想是做一名醫生,攻克癌症,要知道看到她外表的陽光,怎會探知其背後的痛苦,看到孩子如此懂事,學習也很努力,我感覺很是欣慰,自己做的只是鼓勵他們努力加油。

我深知自己的力量是多麼弱小,顯得多麼微不足道。我不是巴金,寫不出那麼多育人大作,也遠達不到願化灰燼暖人間的高度;我也做不到胡鴻烈和鍾期榮那樣可以放棄錦衣玉食,散盡家財,爲學生,甘爲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只願能在學生理想和希望的征程裏給他們增加一點點兒的鼓勵,在他們生活出現失意和疲憊時能予其一點點兒的力量和溫暖。這樣我就覺得自己此行是有價值的,自己是幸福的。

仍記得那次在我們舉辦的運動會上我們師生的吶喊助威,齊心協力,尤其"仙人指路"這個項目,有的同學急得分不清左右而滿頭大汗,我們老師也急的絞盡腦汁幫助他們,一場比賽下來,我們這些沒參賽的老師也嗓子冒煙,大汗淋漓。我們一起唱歌,一起吹笛,一起做遊戲,就是我們一起做的這一件件小事,讓我們難忘,讓我們回味無窮。

短暫的日子裏我們隊員間也培養出了深厚的友誼,想起了我們在一起探討教學,討論如何做飯的認真;想起了我們討論學生獲得的共鳴;想起了輪到自己和夥伴做飯時,"偷"吃兩片黃瓜時那相視時那滿足的賊賊的笑......

我們由開始盼結課到後來不想結課,結課匯演臺上我們自己相擁而泣,臺下我們與孩子們相擁而泣,幾尺男兒也哭得像個孩子,很難想象這種電影中的場景竟會如此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不難爲情,因爲我們知道這是真情流露,是幸福的淚水,沒有必要去加以剋制。

臨告別時,我告訴學生,雖然比起某些人我們起點低,條件差,但人生不怕起點低,條件差,怕的是失去了獲得高起點,好條件的勇氣與信念。我不知道他們能理解多少,要知道理想的實現並不容易,在實現理想的征程中充滿了坎坷與痛苦,有時可能會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但只要心中有希望、有信念,頂住痛苦帶來的壓力,朝着夢想前進,相信在未來的一天,我們的理想就會實現,我們的人生能放射光芒。其實我在鼓勵他們的同時何嘗不是在鼓勵自己呢?

過去這麼多天了,不知那個孩子還撿花瓣嗎?早上他們還吹笛嗎?課間他們還摺紙嗎?牆上又有孩子們新增的大作嗎?

如果可以,我願做一滴水,儘管很小,只要願意奉獻,我一樣可以擁有一滴水的幸福。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6

生活可能就是這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萬事開頭難,但你不去做永遠只是停留在想象中覺得很難,你不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問題依然是問題。當你真正去做了,想辦法把一個個問題解決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行,原來自己在慢慢地長大。

支教的生活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我也在當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現就一學期來的工作做一總結:

1、政治思想方面

我能夠認真學習落實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服從學校領導和帶隊老師的各項安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認真向各位老師請教,學習有關教學管理和實際教學的經驗,讓他們給予自己指導。能夠跟上學校的計劃安排,積極實行新課程改革,到陽泉十二中學習參觀,在校認真聽課,向其他老師學習怎樣在課改的腳步中和同學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教學工作方面

通過自己去聽課,其他老師給予很多指導,自己也一步步的講課實踐,孩子們給自己提出建議和期望,我在具體教學和教學管理過程中學到了很過的東西。

在具體教學方面,孩子們給予我許多建議指導,作業經常完成不起,很大程度在於一次性佈置太多,要分開,每節課少留點,這樣同學們就能做起作業;課堂上背誦記憶的東西,當天要抽查,課下佈置的作業第二天一定要去檢查,並要及時處理作不好的學生,不能培養孩子們的惰性;課堂上不要講得太快,每一堂課板書都要認真去寫,做到善始善終;課堂上多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去發揮,讓他們討論、思考,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並且要給予鼓勵等等,我學到很多東西,我和孩子們共同進步。

在學生管理方面,在實際教學中,最重要的、最難的不是向同學們傳授知識,一個大學生對於中國小教育,知識儲備是足夠的,而重要的是管理好學生!很多老師給予我指導,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都要靠自己,自己要親自去管理學生,處理不好學生問題的時候可以向班主任請教但不能交給他們去處理,這樣自己永遠也管理不好;教育孩子們,不能夠體罰,使用暴力,體罰真的很愚蠢,自己要去慢慢的去感化、教化學生,讓他們自己明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自己去改正;怎樣去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應該讓他們把事情糾紛的具體過程一五一十的說出來,在老師的監督下讓他們雙方自己處理,認識錯誤,向對方道歉並且明白做人的道理;課堂上搗亂的、不好好聽講的、做小動作的一定要及時處理,叫去辦公室,但要課下去處理,注意節省大部分同學的時間等等。只有管理好學生才能爲學生提供正常學習的環境,只有真正管理好學生,一個老師的能力纔會得到真正的提高!

3、在生活方面

在支教的的過程中,無論是帶隊老師還是學校老師都給予了生活上的關心和問候,在寒冷的冬季有了溫馨之感。長期的住校生活也是自己多多少少有了自理能力,在支教的這一個學期,生活上基本沒有問題,能夠保障自身安全、不給組織添麻煩、能夠正常從事教學。在學校時就聽返校支教生說,下去吃得不好,天天吃土豆塊,白菜,下去可能要自己生爐子,有的人會抱怨。但是,扶貧支教,本來就是下來支援貧窮地方的教育,條件越是苦一點,將來到了社會上越是會好一點,風雨之後是彩虹,苦累之後自己得到的是鍛鍊,得到的是碩果累累的經驗和能力。一個學期的歷練,我學會了很多東西,長大了許多。

4、在心得體會方面

在支教的過程中,最大的感悟是自己要敢於去思考,敢於去做,萬事開頭難,但有些事情總是要開頭的,關鍵就在於自己去不去做。去做了,去嘗試了,去一次一次努力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原來自己也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發現問題,只有去想了,思考了,才能想出解決的辦法,生活當中的事就是這樣,只要敢想敢做,你就有可能成功,只要敢去思考,想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當你站在一個新臺階上的時候,向下望望走過的臺階,你覺得自己也行,值得驕傲,在長大!

支教的一個學期過去了,在當中有歡笑,也有委屈,有成果,也有問題,但更多的是責任,對孩子們、對自己要負責任。對於學生,望着孩子們渴望求知的眼眸,我們要做好一名老師,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傳授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對於自己,要做好一名實踐支教生,順利完成自己的支教任務。支教過程中我做了一些工作,但離各位領導的要求和期望仍有一定距離,學校領導也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

支教是一首歌,歌中有快樂也有辛酸,支教是一條河,河中盪漾的是知識、經驗和做人的道理。在支教中我們得到了鍛鍊,苦累之後是碩果累累。我自信,我奮鬥,我去想,我去做,支教,我們在成長,我們在長大!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7

最初的最初,我只是懷有一個支教夢,希望能夠像電視上的鄉村老師一樣光榮而驕傲,爲鄉村孩子帶去希望和信念;最後的最後,我終於得償所願,在這個暑假,開始了爲期18天的支教活動,雖累而榮。

經過初試複試的選拔,我成功的成爲手拉手暑假支教棗莊小分隊的一員,隨王恆特隊長赴棗莊滕州濱湖鎮魯能希望國小進行暑期支教活動。在出徵儀式結束後,我們進行爲期2天的義賣報紙活動,並將掙來的錢給孩子們買了文具和體育用品等,然後於7月20日正式出發,經過8個多小時,於傍晚6時左右成功抵達滕州市,到了濱湖鎮魯能希望國小時已是第二天的中午。我們在村主任和校長的幫助下,入住在學校的辦公室和教室裏,並於7月21日正式開課。

支教的地點是棗莊滕州市濱湖鎮西雙井村,這個村子三面環山,可能手機卡的原因,一進入村子,手機就沒有了信號,只有一條公路通往外界,而且正是位於棗莊市的邊界處,與濟寧市交界,算是棗莊市最偏遠的地方了。這次手拉手義務支教隊共派出5支隊伍,棗莊小分隊一行8人,一名隊長和一名副隊長,並由我和隊員楊雨負責宣傳工作,包括在微博qq上發表動態、照片的拍攝和新聞的撰寫。當然,所有的隊員都有自己的特色課程。由於我中文專業的原因,我主要負責漢字英雄的前期準備和比賽事宜,併兼有清晨的朗誦班。

來到這裏的第一天,在收拾完住處和教室之後,我們首先考慮到用水的問題,學校裏只有一個水龍頭,隔一天一來水。我們拿着暖瓶、水壺,去村裏借水,由於學校裏沒有宿舍我們只好睡在辦公室的地上,在借水的同時,也在臨近的商店借了一些硬紙板,以用來打地鋪。村裏的叔叔阿姨看見我們都很熱情,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這無非是對我們支教工作的莫大支持。

在這裏的生活基本上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有兩個吊扇,過了兩三天壞了一個,那個時候正好是最熱的時候,隊長在集市上買了兩張墊子,我們女生睡墊子,兩位男生只好睡借來的硬紙板。我們平常喝的水是自來水,或是燒綠豆湯,異或是喝直接燒的熱水,這就需要沉澱一會才能喝,雖然不如礦泉水好喝,但我們很知足,總是會說“有的喝就很不錯了”。我們實行值班制,兩個人一天值班,負責做飯,刷碗,掃地,燒水等;吃飯的時候,一般是兩個菜,因爲人太多,吃的太多,大家邊吃邊聊,總是開懷大笑。學校一般是隔一天一來水,由兩個男生負責擡水,在來水的時候我們會洗洗衣服之類的。每天晚上都會開例會,內容包括今天都上了什麼課,有什麼感受,明天的課程安排,財務,明天的值班情況等,開會的時候大家也會一起分享今天搞笑的事情,在嘴仗講完重要事宜之後,大家也都沒有要離開的意思,總是坐着圍成一圈,說說笑笑很長時。,感謝有這次機會,感謝這18天,讓我體會到幸福,讓我收穫感動。

在正式開課之後,隊長王恆特與我們分享了上次來支教的經驗,她說:主要是講學習方法和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帶他們玩,在玩中體會團結,樹立自信,學會感恩,我們要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帶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暑假。我們更注重的是課本之外的知識,旨在開闊孩子們的視野,並以美育教育爲主旨,培養他們發現美,認識美的能力。爲此,我們針對各隊員的專業和興趣愛好,開設了蛋殼繪製課,手工摺紙課,日語基礎課,漢字積累課,趣味英語課,數獨課等多種特色課程。我們規定的是上午8點正式上課,孩子們總是會在6.7點左右就跑來學校,爲充分利用好清晨這一段時間,我們開始了小小字帖班和朗誦班,讓他們從小就養成練字的好習慣,並在朗誦中,體會中華文化的精華,浸潤心靈。同時,爲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恩,我們開設了《感恩的心》手語課程,並舉辦了晚宴的活動,讓孩子們親手做一道菜,在其中體會父母的不易,從而學會感恩父母。當然,我們也注重興趣的培養和身體的鍛鍊,會適當的開設體育課,遊戲課等,併成功的舉辦了趣味運動會。孩子們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的安慰。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句話很好的形容了我的支教生活。我在支教隊中負責微博動態的發表,在發動態的過程中,不可否認的是,社會上還是好心人多,不管他們是否有沒有真正的幫到我們,至少他們支持我們的支教活動,當然,也會有不支持我們的。就像那一次,有一人這樣說的:走個形式而已,大熱天的你讓孩子們學什麼,所謂的大學生你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當我看到這條微博的時候,心裏莫名的委屈,爲這些天的辛苦委屈,爲自己的隊友們感到委屈。想想我們剛來的時候,孩子們的開心,想想我們爲孩子們準備的特色課程,想想我們深夜備課的辛苦,真的很委屈。我這樣回覆到:如果我們給孩子們什麼也帶不來那孩子們爲何見到我們那麼高興,我們不否認支教一方面是爲了我們自己,但人總是要成長的,我們也不希望得到每個人的支持,但至少請不要否認我們,我們有努力的`在做!支教生活,我又經歷過的真的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其中的快樂,其中的純粹和其中的感動。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8

醞釀,只爲遇見最美的你們

三下鄉,雖說是七月,但印象中從上一年的十二月就開始了,暑期三下鄉支教實踐總結:最美遇見你。作爲上任班團支書,作爲支部三下鄉的負責人之一,12月的踩點動員會議後就開始陸續安排班裏的同學進行踩點了。

踩點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記得當時自己信心滿滿地回到母校,和校長協商,卻因爲各種不同的理由被拒絕,加上班上的同學反饋上來的情況,到了三月開學時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社會實踐地點,這讓我彷徨失措。所幸的得到了很多師兄師姐們的熱心幫助,終於在四月聯繫到了往年的實踐基地——xx市xx中學,在這裏遇到了我最美的孩子們。

地點的確定,讓三下鄉的議程慢慢地走上了軌道,於是我們便很快在班級進行了激烈的負責人的競選。新任的負責人給我們的隊伍帶來了熱情與動力,四月、五月、六月,寫方案,寫申報表,備課,試講,物資準備,都井井有條地進行着。

六個月的認真準備,於是我們在七月出發,遇上了最美的你們。

見面,你們比想象中更美

七月十五日的清晨,我們帶着興奮與期待一大早便出發了。出發前我們還特意拍下了合照和視頻,以記錄大家興奮的笑靨。

見到你們的那個清晨,老師們都異常興奮,看到一羣比自己小几歲的學生們,大家心裏都樂開了花。作爲七年級一班的小班主任,還記得帶你們去課室那天的緊張與興奮,以致那天我忘記了給孩子們露個笑臉。

這羣不大不小的孩子們,懂事中帶着調皮和貪玩,讓人愛得不得了。而班裏插入的幾個低年級的小朋友更是班上的活寶,精靈、調皮、搗蛋、懂事······他們總輕易地吸引小老師們的注意力。

三下鄉,讓我們在美麗的七月,最美的遇見了最美的你們。

花樣年華,別young的你們。

短暫的七天,你們的青春與活力一點一滴的記錄在我們的腦海裏。第一天的幹培,我們在遊戲中相互認識,你們說,好像重新再過了一次六一那樣開心,老師們都滿足的笑了。接下來還有各種豐富有趣的課程你們更是積極用心地參與,做手工,學手語,做書籤,你們用你們的用心和智慧感動着每一位老師。

還記得小才子胤利和劉銳晚上給我們帶來的吉他演奏,可愛的涌波反串的白雪公主話劇總能讓老師們啼笑皆非。而我最喜歡你們的歌聲,每次你們唱起《北京東路的日子》時,那稚嫩天真的聲音好像把我帶回了童年那些美好的時光,一度擔心以後再也不能聽你們唱歌了,於是在離別前便把它錄了下來,工作總結《暑期三下鄉支教實踐總結:最美遇見你》。

努力,爲了你們的微笑

下鄉的七天,時間很短,但我們過得充實而快樂。記得爲了看見孩子們的微,我們精心策劃了一場一場的團隊培訓,安全教育,趣味運動賽,文藝匯演。在整個過程中有忙碌和緊張,偶爾也會引發爭執,因爲我們都想讓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上的每節課我們都會加倍用心,任課的老師一次一次地重複備課,沒有上課的老師也不時地下到班級陪着同學們一起上課,一起體驗,幫忙教孩子們手工手語。而那些天的努力,看到你們露出的微笑,我們的心裏都甜甜的。

每一個下鄉的晚上,更是我們美好的回憶。爲了準備文藝匯演,老師們精心策劃、用心排練,每天排練的時間裏,總充滿着各種歡樂與笑聲。還有根本停不下來的備課和總結,每個開會的晚上各位老師們總能喋喋不休的說起班裏的孩子,似乎每一個細節都能給老師們帶來莫名的歡樂和感動。

我們精心地策劃,用心地做到最好,目的都是贏得那羣孩子的笑容,那種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努力的感覺,永遠都是最最難忘的。

不捨,你們是我們的星光。

離別的那天,在文藝匯演上我很早就忍不住哭了。七天很難忘的經歷,每天陪你們上課陪你們玩鬧,充當着亦師亦友的角色,儘管我並沒有很多老師們那樣傳授道理和知識,但是這幾天相識相知卻永遠珍藏在了我的腦海裏。記得臨走的那天嘶啞着聲音對你們說,好想再陪你們上課,可惜沒機會了。離別是必然的,但我們離場並不散場,就像穎妍小老師說的,分離只是爲了更好地相遇,雖然離開了,但我們相信你們永遠是我們的星光。

謝謝你們陪我度過快樂的七天。

短暫而又充實的七天,收穫的是快樂,是成長的經歷,更是一份永遠的回憶。第一次整個隊伍單獨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爲了七天的生活學習細緻地打點點點滴滴的事情,爲了孩子們不斷地進步努力,這份經歷讓我們彼此之間拉近了距離,也讓我們學會了獨立,應變和策劃。

在和同學們上課的過程中,我也深深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原則,而每一堂課的成功教授都需要背後默默地努力和付出。然而,對於這些孩子,在這次下鄉中,得到最深刻的道理就是:無論多疼學生,學生該做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讓學生獨立完成。因爲,只有這樣學生纔會獨立成長,學會換位思考。

三下鄉是結束,但無論是和孩子的感情抑或是對下鄉支教的熱愛,對自身反省一直都不會結束。三下鄉,讓我在美麗的,遇到了這羣可愛的孩子,這些都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裏珍藏。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9

首先要分享一個紮根基層的記者的一點小感受:

如有可能,儘可能做一點實在的,比如家訪,並廣泛尋求資助,給學校蓋個廁所或者洗手間等等。支教活動要充分考慮當地學生和老師的感受,特別是暑假,更是如此。支教固然可以給當地的孩子帶來暫時的快樂和幸福,但是也給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帶來了明顯的衝擊,而有時候打破這種平靜反而是殘忍的。有些大學生可能還不夠成熟,以一種奉獻者的姿態去支教,更是如此。有時候對當地的孩子來說,貧困的生活也許並不算得上是苦,而有人用居高臨下的憐憫去告訴他們,這是苦難,纔會使他們真正覺得苦。我家訪過很多小孩,他們很窮,但是很快樂,刻意跟他們強化,你們跟我們不一樣,才反而讓他們不快樂。

這段話爲我們團隊初期組建和在真正實踐過程中都做了一個參考。我們個人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來面對這次支教調研活動,我們反覆思考,我們不斷實踐。通過“實踐+”,不斷培養實踐家。我們深知:如果我們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如果我們沒有求知的渴望,如果我們沒有要去當學生的心態,是做不好的。

結合前兩年社團的實踐情況,並認真思考問題,初步完成了必要的準備工作之後,我們在本年3月19日面向全校發佈了志願者招募通知,截止3月25日共收到73份有效報名表,並在3月28日、29日對報名者進行了面試。經綜合考慮,我們最終確定了15名隊員人選,於4月7日起在南開思源社微信公共平臺將此名單公示3天。

團隊初步組成之後,從4月中旬到7月26日出發前,我們共開展培訓交流會五次。組建教務、調研、財務、健康、生活和宣傳六個中心。在此期間,我們也通過微信羣、QQ羣等線上交流方式不斷進行着團隊建設。

7月26號從天津出發,我們開展了爲期18天的暑期支教調研活動。我們團隊圍繞“勤學修德鑄公能,明辨篤實耀青春”這個主題,引導隊員在實踐中瞭解社會,認識國情,培養與人民羣衆的感情,陶鑄“公能”品格,增長才幹,服務人民,奉獻社會。落實“三個情繫”、“三個堅持”和“三個結合”。我們團隊將社會實踐與理論立項深度融合,真正落實“實踐+”,初步完成了這次支教調研,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授課課堂,五彩繽紛

具體課程方面,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之外,還開設了音樂、生活百科、體育、趣味課程、公能、舞蹈、故事、活動、實驗、地理、班會、歷史、手工、快樂圍棋,同時還穿插着暑期作業指導。

我們隊員通過自己的課堂,打開一扇窗,和孩子們一起關注國家大事,心繫祖國。

7月31日,北京獲得了20__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一得知這一消息,我們的隊員開設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公能”課程。向同學們介紹了冬奧會的相關知識,並一同回顧了曾舉世矚目的20__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盛大場面,着重介紹了北京冬奧會代表團提出的“以運動員爲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理念,除此之外,任課老師還將北京冬奧會的會徽畫在了黑板上,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奧運會精神。在音樂課上,音樂老師教授了20__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曲《我和你》。在體育課上,體育老師帶領大家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

2.家訪訪談,理論調研

鑑於“南開思源社20__赴甘肅天水暑期支教調研隊”的相關回饋,我們發現: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實施後,西部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西部經濟相對落後的局面導致了教育事業仍然比較落後,辦學條件相對較差、師資的匱乏、教師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教學設備的不足等問題一直是困擾西部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因素。這次我們團隊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彌補理論研究的不足,這次將理論研究與支教融爲一體,第二次深入挖掘深層問題。

對此,我們持續開展了爲期一週的校外家訪活動,範圍覆蓋餘坪村、林泉村和北山村,60多名學生約50戶人家。走訪在校學生,通過家訪完成了無結構訪談。以餘坪國小校長漆江平先生爲對象完成了個體深度訪談並錄製了相關視頻。

這些爲團隊的理論調研收集了寶貴的文字,照片,錄音,視頻等資料。後期將繼續完成我們的理論立項:我國西部農村接受支教地區教育環境及其現狀研究——以甘肅省餘坪國小爲例。爲西部農村教育交上一份真實可靠的實踐材料。

3.捐建南開書屋

爲響應龔克校長的號召,讓山區的孩子能擁有自己的圖書室。爲發揚南開“實踐育人”、“知中國服務中國”的精神,支持援邊遠地區教育事業,並實現在建校百年時建立一百個“南開書屋”這一目標。我們也想給餘坪的孩子們捐建一個屬於他們的書屋。

對此得到了校團委“南開書屋”項目的支持,獲得捐贈書籍100本;在校期間,我們聯合校內公益社團募集圖書,最終我們隊募集可用圖書72本。所有書籍現已全部編號,入庫餘坪國小書庫。

今後,我們團隊每年將會定期更新並不斷的充實餘坪國小的南開書屋。

4.抗戰勝利70週年專題

今年是中國抗戰勝利70週年,青年理論研修中心推出了“歌聲膠片裏的抗戰”紀念活動。我們團隊對此結合實際,出了一期抗戰勝利70週年專題黑板報;三、四、五、六年級觀看影片《風雲兒女》,並寫了觀後感;“鐵蹄下的歌女”詞朗誦。

通過這些相關活動,加深同學們對於中國抗戰勝利意義的認識,同時進一步回顧那段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抵禦外敵的崢嶸歲月,從中不斷挖掘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0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快要過去了,自己的實踐支教生活馬上就要畫上句號了,僅有的一次實踐支教機會啊。來到了忻州師院,就聽說在大三的時候要下鄉扶貧定崗,實踐支教,當然也聽說了許多學長學姐對支教活動的看法,有的說支教的半年是大學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最充實的一部分,你會學到很多你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下去要好好珍惜那僅有的一次支教機會;也有的在抱怨,下去太苦了,天天吃土豆塊、白菜、睡硬牀板、有時候還得受氣,在村裏不能上網,打電話還得上山找信號實踐支教,有的人過得很充實,有的人卻只知道抱怨叫苦而錯過了鍛鍊自己的機會。

生活本來就是在逆境中成長,在風雨中成長,乘着年輕,有朝氣,多經歷一些風雨,真的對自己很有用。支教生活短短的一個學期,短短的四個月,自己失去了許多時間,但是也懂得了很多東西,不管是教學經驗,還是人際交流的學問,或是做人的一些道理,覺得自己多多少少在長大,自己在慢慢得長大你!

9月3號,坐上接送實踐支教生的大巴,一上車,自己肩上便覺得擔子很重,自己真的要做一名老師了,這是多麼神聖的工作,曾經是自己的理想。教書育人,授人知識、做人的道理,好自豪,但其背後更多的是壓力。一個乳臭未乾的大學生小子下鄉支教你,什麼經驗都沒有,“下去支教會不會教不好而誤人子弟,下去會不會與當地人發生衝突,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怎樣和學生家長溝通,怎樣講好每一節課,怎樣讓學生學好考下好成績”,許多問題浮現在腦海中。帶着一片迷茫和神聖的責任來到盂縣二中,與帶隊老師匆匆告別又來到了南婁中學,覺得自己來到了陌生的世界,找不到回去的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工作,好在當地的老師比較熱情。

匆匆忙忙整理了宿舍,稍微熟悉了一下環境,第二天校長給分配了所教課程,我帶七年級的歷史課,專業對口。第二天便着手準備備課,當自己真正的拿起筆寫一份真正的教案的時候,卻又無從下手。“第一節課怎麼講啊,跟孩子們認識的時候該說些什麼,一向寡言少語的我萬一站在講臺上打結巴沒話說了怎麼辦,自己可是老師啊,必須給孩子們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將來纔有可能在學生當中扮演好老師的角色,管理好學生,教好學生”,想想這些,真的好難,做一名老師真的好難。第三天開始正式上課,本學校是學案教學,得寫學案,自己借了一份學案看了一下,覺得也挺簡單,擔當自己拿起筆準備學案時又覺得筆好沉,“哪些地方該寫,哪些地方不該寫,萬一給孩子們短缺了知識點怎麼辦”,覺得什麼地方都該寫,真的是一字值千金啊,因爲教師要對孩子們負責。要給孩子們上課了,站在講臺上的感覺很神聖,但第一節課便又發現了很多問題:課堂上學生不注意聽講,有的還搗亂,有的學生貌似在聽課,其實早已形神分離;有的學生聽話,有的班亂的課都講不下去,課堂上光處理學生就夠了,四個班的進度便有了差距,又該怎樣去合理調節這種差距;學生的很多面孔多的記不住,怎樣去認識他們,該怎樣去管理;自己的學期計劃怎麼安排,一節課分幾個課時講才適合,進度該怎樣安排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哎,整個支教過程就要在問題中度過了!當自己真的成爲老師,心中揹負責任的時候,你會覺得當一名老師也不容易啊。

生活可能就是這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萬事開頭難,但你不去做永遠只是停留在想象中覺得很難,你不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問題依然是問題。當你真正去做了,想辦法把一個個問題解決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行,原來自己在慢慢地長大。

支教的生活馬上就要接近尾聲了,我也在當中得到了鍛鍊和成長。現就一學期來的工作做一總結:

支教是一首歌,歌中有快樂也有辛酸,支教是一條河,河中盪漾的是知識、經驗和做人的道理。在支教中我們得到了鍛鍊,苦累之後是碩果累累。我自信,我奮鬥,我去想,我去做,支教,我們在成長,我們在長大!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1

我校中國農業大學向日葵愛心社於今年7.16在甘肅禮縣張家村進行了爲期七天的社會實踐。在實踐期間,我們小隊開展了以支教爲主,農作物調研、學生家訪爲輔的工作。通過幾天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小隊共11名隊員(其中三名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都有了頗豐的收穫。在此謹以此文總結我們小隊七天社會實踐的收穫以及準備、開展工作時的不足。

因爲直至今年爲止,向日葵愛心社在禮縣張家村的向日葵愛心國小的支教已經持續了九年之久,所以形成慣例。按照之前的經驗,我們在出發前開始着手準備以下工作:

1、支教備課:包括擬定支教課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手工、手語、體育、思品、歷史、科學)及節數。制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準備教學用材料。在出發前3天每天模擬課堂演練。

2、物資準備:(1)生活用品:羅列在村子裏生活要用到的所有用品和食物,並於出發前兩天購買。(2)募捐物資:聯繫了一位農大畢業的研究生學姐,通過它的中介向廣州金意陶公司募得5000元,用於給愛心國小的孩子們購買書包、文具和圖書。(其中書籍和書包是7.15號到達禮縣在當地購買的)

3、其他實踐工作準備:在小隊成立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對每個成員進行了工作分配。並在5月中旬成立到6月底多次召開會議、組織小隊集體活動。我們的隊員在短期內迅速建立了身後的感情,爲今後的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礎。

7.16號到達張家村後我們所做的事情:

1、舉行了幾個集體活動:(1)第一天上午與孩子們的見面會:主要是通過幾個室外遊戲和孩子們進行了初步的認識。同時邀請王老師參與,通過和他的溝通了解了些愛心國小孩子們的情況,爲之後的支教做個準備。(2)見面會後是捐贈儀式。我們邀請了沙金鄉副鄉長、沙金鄉學校副校長和村長參加。廣州金意陶公司經由我們捐給孩子們一些書包、文具以及愛心圖書館的書籍。(3)第七天上午,我們策劃了一個歡送會,邀請了王老師、及學生家長參加。首先是我們以及孩子們的合唱、手語表演,然後我們每個人依次給孩子們一個愛心擁抱。最後大家合影留念。

2、支教:我們支教的主要目的不是在這幾天內給孩子們惡補文化知識,也並未希望能在短期內提高他們的文化成績。我們的初衷是通過我們的教學帶給他們一些大山外新鮮的氣息,讓他們建立努力學習的意識,希望他們走出大山,考上大學。所以我們教學的重點並不是生硬的灌輸知識,而主要是通過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學習逐漸產生興趣。比如,思品課,我們通過組織遊戲讓孩子們認識友情的珍貴,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再比如,科學課,我們用google地球讓孩子們用從未用過的眼光去認識世界。每天晚上我們會在開會時總結一天教學的情況,再對第二天的教學做個詳細規劃。

另外,村子裏有一個即將上九年級的和一個馬上高二的孩子。我們也和他們進行了幾次溝通,一來把我們的學習經驗與他們分享,二來我們也通過他們瞭解到了一些當地的教育情況。

3、調研:我們利用18號-21號下午的時間,走訪了張家村及附近張家莊的三十多戶人家,進行了對農作物黨蔘、大黃的調研。同時對有孩子在愛心國小以及在外面上初高中的農戶進行了簡單的家訪。我們每天晚上開會也會總結當天的調研情況,並對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第二天的調研計劃。最終的調研結果將於開學前整理完畢。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2

xx年的6月26日,我與10幾個隊友一齊踏 上了前往x國小暑期實踐的艱辛之路。

之中的艱辛只能自我體會。經過了4個小時的顛簸之後,過程可真是相當的坎坷啊!中途車子拋錨了!誒!就這樣,我們抱着期待的心情到達了目的地。

到達之後,我們就開始張羅吃住了,因爲學校可以住,所以就在學校住下了,整理好了寢室,廚房學校裏也有,一併打掃了。這第一天就這樣度過了。第二天還有許多實踐前的準備工作要做,那就是人員聯繫.將留守兒童召集起來進行輔導.我被分配做留守工作,爲鄉政府附近的留守兒童做好登記工作.隊長帶着另一批人到一些遠一些的地方--泥坑界坑去聯繫學生,做好登記工作.這些地方有些遠,需要走很長時間餓山路,不過爲了實踐成功,爲了我們愛暖童心實踐隊,這些苦還是要吃的,一早上聯繫到了解情況0多名留守學生,我們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第三天,開始了我們正常的教課工作,我教的課是國小三四年級的數學.在教課中,我體會到了他們對學習的熱愛與渴望,看到了他們在學習之中眼神放出的神采,這使我非常感動.我們開設了各年級的語文英語常識以及數學課,還有興趣課程,以供學生們在下午課餘進行另類數學.興趣課程有棋類球類手語演講話劇.每天中午學生來得都很早,以致我們不得不將2點的興趣課程提前開始.於是每天中午,我們都在同學們的熱情中,不得不放棄午休,哎!苦啊!不過生活還算不錯!下午時,我們還去摘野菜了,真是體味了一把農村生活!一個字--爽!我們一邊採,一邊有說有笑,可開心了.爲了清理這些野菜,可費了我們不少功夫呢!不過煮起野菜來,還真是美味,也算值了!

在實踐中,我也去一次界坑去買菜,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呢!腳痠了也腫了!哎!終於體會到同伴們出去買菜的辛苦了!我覺得我們實踐隊可算是奢侈的一個隊了.吃得好,有時會有肉,有時會有西瓜和飲料呢!(羨慕吧!哈哈哈!~~~~)買了菜回去以後,就迎來了我們愛暖童心實踐小分隊的啓動儀式了.到了鄉政府辦公室,看到一小部分的天花板塌下來了,於是我們就清理了一下,在桌上放上水,等待着鄉政府領導的到來.時間飛快,儀式開始了,我們在鄉政府領導的要求下做了自我介紹以及一些感言,領導們也分別發言,針對我們實踐隊做出批定和鼓勵.結束了儀式意味着我們愛暖童心實踐隊正式在XX縣西嶴鄉啓動.我們大家豆油非常高興,並在學校門口合影留念.

後來的幾天我們一部分人去了楠溪江景區做了募捐活動,一共募集到700多元人民幣.我們還爲留守兒童送去溫暖,送去祝福,送去他們所需要的學習用具--書包.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實踐隊在當地一所祠堂開了一場晚會,雖然來看的人不多,有些準備還沒有做到位,可我心裏還是很開心的,畢竟這是我們的第一次晚會,就算有什麼瑕疵,它在我心目中也是完美的.在晚會中,我擔任了舞臺設計的工作,爲了舞臺的效果,我們不惜找來了一些綠色植物來設計舞臺,還借來了地毯和後臺的幕布,還有演講的桌子,以及音響電腦等.雖說不易,可我們還是做到了.費了一下午的時間設計好舞臺,看到他們對舞臺的熱烈讚美,心裏還是美滋滋的,也不妄費我們這麼用心的設計了.

所以的東西都會有負面,第一次做一件事不能盡善盡美,也是正常.晚會的演出在最後的環節--把合唱中,由於我們的匆忙忘帶歌詞導致了我們演出的不完美,這令我們很遺憾.當時我們的心裏都很難受.可再難受也要勇敢的面對.面對錯誤,深思錯誤的來源,找出原因,做出決定,在下一次同樣的情況下,我們就不會再犯錯,再有遺憾了.在實踐中,類似的困難有很多,比如說,晚上睡不好又熱,又有蚊蟲咬;有時男生的不合作;隊員對隊長的不理解;有時個人的任性等等.這些都是實踐中的困難和阻礙,可是我們全部都越過了,感到欣慰,開心,坦然.在這之中,我們擁有了很多;堅強,勇敢,寬容,信任,克服了種種困難,越過了種種障礙,延續了我們的友誼,達到了我們即定的目標.實踐之所以爲實踐是因爲實踐即體驗另類生活,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學會對人處事,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生活之中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體會,去感悟人生的艱辛和美好.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體會出一個人的思想品德,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能獲得別人對你的信任,這在於你能否想到做到.對一件事有自我的見解,能被別人接受,採納就是成功,這就是實踐的成功.不管我們做得是否盡善盡美,只要我們有努力,有思考,有被接受,採納,就是實踐的成功!

萬事難開頭,什麼事都要有嘗試,都要開始,都要有經過,都要有失敗。我經歷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後,懂得了許多道理,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與自己所想像的有很大的差距。一個小小的超市的經營也不容忽視,不但需要有細心,還要有謀劃,策略,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周全。

我覺得自己這次在我們那剛建起的超市實習,增加了自己的很多見識與方法。初次嘗試經商的滋味,增加了自己的閱歷,在我們讀幼師這個專業,需要的也包含:細心,耐心,需要讓自己有更多的體驗,更多經歷。我們也學過,作爲學生的我們應樹立正確的社會榮辱觀,這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德才兼備,以德爲先,我們要將作爲準則,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儘量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實踐過程中無形就爲我們增加了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也能不斷體現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我們必須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我們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才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自己的見識,培養自己的能力。更爲重要的則是檢驗自己在校所學的是否被社會所用,能力是否被社會承認,通過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去實踐必須重視自己的修養。第一眼映像十分可觀,其實這也不能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第一次在超市實踐畢竟不怎麼習慣,不瞭解。但我知道,串崗是絕對不可以的,就是不能無緣無故離開自己的崗位。像我們這些大學生,一些基本準則其實我們都懂,那麼我們就必須自己去實行。在超市的確挺辛苦,像忙的時候,加上自己是新手,爲了表現好點,自己會主動幫忙。樹立良好的形象,樂於助人也是當代大學生的任務。

初次到超市工作其實很開心,學到的知識太多了,現在,我們鎮上,超市也慢慢多起來,大家爲了吸引顧客,自然在價格方面就“打”起來,有時,還可以看到其它超市店員來我們這看價格,就是“間諜”。這讓我知道了:“間諜”要裝作是買東西的顧客,而且一定要十分像。一般超市是不全對真正的顧客容有疑心的。自己提前進入社會,提前瞭解,對這種社會自然就提前認識,以後的彎路自然減少一點。對於自己賺的第一筆工資,雖然少,卻十分欣喜,欣慰。也讓自己知道必須勤儉節約,錢賺來真的很不容易,對於社會與人生,真的有太多無奈,可是我們沒辦法,就得努力。我們也必須牢記,只要自己肯踏實肯做,總會有回報的那一天。天真的以爲五彩繽紛的世界原來是那麼錯綜複雜。可以說自己這次實踐還是挺順利。

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放下學校裏的那種輕狂,家裏的那種嬌寵。不要有太大期望,要一步步去完成,要抱有一顆平常心,樂觀的去面對社會裏遇到的不如意與挫折,把這當作是一種經歷,一種成長。我們要學會節約,學會珍惜,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樂觀的心。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爲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爲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爲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爲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爲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爲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爲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爲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爲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 的學生認爲兼職是爲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爲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爲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爲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爲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衆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着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着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爲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爲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爲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爲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爲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爲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爲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爲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爲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 的學生認爲兼職是爲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爲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爲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爲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爲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衆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着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着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3

今年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日子早已遠去,回顧起來,至今任歷歷在目,感觸良深。在這次實踐中我們不斷經受鍛鍊,在短短的十二天裏,其活動內容之豐富,場面之感人,百姓之熱情,都讓我們青年志願者難以忘懷。

當我們被選定爲下鄉志願者之日起,就開始做準備,等到我們坐上去本次實踐活動的目的地——xx縣方山鄉張大灣的車時,我的心裏異常興奮,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也許是因爲我從這座大山的深處走出來的,經過兩年的大學文化生活的洗禮之後,重新回到這個村子,所有的見聞、感受和看法,與之前有所不同。

一、對自己本次活動內容的總結

本次實踐活動與其他下鄉隊伍基本相同,以支教、支農爲重點,不同之處,我們是以建立社區學習服務中心項目爲背景的,由xx省教科所主辦,香港了施會自助的,所以,我們的活動不僅僅是代表着志願者本身,更重要的是與項目的宣傳融爲一體,調研活動以面對面交談和完成調查問卷兩種方式進行。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個人的活動主要有以下內容:

1.支教方面:本次支教活動中,我以中班和大班的語文課爲主,總共進行了11節課,講授了對詩詞的鑑賞、常用標點符號的用法、語言的基礎知識的實際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寫作等五個方面的內容,以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出版做到學以致用。此外,開展了兩節國小生文明禮儀教育課程,以日常的禮貌待人爲起點,深入到餐桌禮儀、待客禮儀、做客禮儀、穿着禮儀、行走禮儀、尊師禮儀、同學禮儀、升旗禮儀、集會禮儀等設計國小生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禮儀教育。另外,我們根據需要,每天有一小時多的素質拓展課程,我主要組織武術班的學生,通過十二天的努力,給他們教會了一些散打、擒拿的基本動作,提高他們對武術的熱情,最後因文藝匯演的需要,加班加點,給他們教會了一整套的太極拳。不敢保證他們打的多好,能記憶多長時間,但至少當時表演的及其成功。還有其它課程,如小班的寓言故事課2節,奧運知識輔導1節,體育課2節。儘管我們的時間和開課的節數有限,但就國小生校園文化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及,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取得不錯的效果。

2.支農方面:在本次活動中,我作爲支農的負責人,深感責任重大。但是由於正處於農忙季節,加之天氣變化的影響,支農方面所進行的工作很有限。本來準備以講座、座談等方式進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到場的村民並不多,我們只有把所有的內容以座談會的方式進行,共進行了兩次村民座談,又遇到會的時間不是很統一,我們就分批次進行。另外,利用集市的有利條件,進行了大量的廣播宣傳。內容如下:國家三農政策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介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婦女醫療健康問題、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理念的交流等內容,我主要負責介紹農村專業合作社這種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時間有限,但覺得滲透的很好。

3.調研方面:調研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我們的人員有限,每題只能派兩名隊員出去調研,大家輪流走訪,我也就僅僅輪到一次,走訪了六戶人家,進行面談,也有的是直接完成問卷,完成了3種問卷共10份。

歷時12天,我個人的工作任務基本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同時,我們整個隊伍團結一致,分工協作,到活動結束的時候都如期完成工作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二、我眼中的社區學習服務中心

社區學習服務中心既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有優十年之久的年齡,自從1997年起省教科所就開始執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農村社區學習中心”項目,目前已經建成了十幾個社區學習中心。社區學習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教育活動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以提高教育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落實“科教興農”戰略,促進掃除文盲、提高農村勞動力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當地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提高人均經濟收入水平和提高農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等爲主有目標,而且,經過十年的發展,社區學習中心今天已經在新農村建設、掃除文盲、豐富社區文化、提高基礎教育水平、和諧社區的建立‘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培訓、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學齡前兒童的養護和教育等方面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但在新時期,社區學習中心已發揮心的作用:開展羣衆的學習、培訓和健康文化、推動生產力和農民民主意識的提高等。

誠然,社區學習中心已經誕生並在成長,他自身擁有較強的生命力,在農村的發展中已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取得很大的成績。表現最爲突出的是切實提高了農民的思想認識水平,提高了農民的參與性,無論在經濟發展上、文化娛樂上還是在政治參與中,越來越多的村民都能夠積極踊躍參與。還比如說在農民接受認同外來事物的觀念上,也有三提高近,較以前能夠更爲理性的對待外來事物獲新生事物。

但是,在受兩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中華大地上,傳統觀念難以改變,保守、守舊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雖然人們經過靜靜地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以較大提哦高,但對於現代化的發展要求來講,差距甚遠。作爲新生事物的社區學習中心,要在經濟落後、信息閉塞、交投不發達、傳統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廣大農村地區發展壯大,卻是我感到步履蹣跚。

首先,對於廣大村民來說,對社區學習服務中心並不是很瞭解,甚至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有關它的情況,那麼從思想上與社區學習服務中心肯定是有距離的,從而參與不是很多。而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的成功則是以社區羣衆的廣泛支持與參與最爲關鍵,這就出現了矛盾。所以,要取得成功,更爲廣泛的加強社區學習中心理念的宣傳,使廣大羣衆對其更有深刻的瞭解,並且大力支持和參與進來。

其次,在落後偏遠的農村裏對社區學習中心的定性不是很明顯。我認爲它應該屬於ngo組織,並非政府組織,應該是一種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農民自發的組成的民間力量。然而,由於早期在政府的推動下建立,從而強大的政府力量的接入,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占主導地位,農民始終難以有主體地位。失去了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的運行意義。有些地方則以農頭企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農民確實很大程度的參與了,有的出資入股,有的出力,但這很難改變企業以營利爲目的的出發點,不會更多的去爲農民的利益去考慮。然而農民自發組織的力量薄弱,並且很少出現。因此,我們更應當大力支持和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培養主人翁意識。

第三,社區學習服務中心成員的選區存在很大的困難。首先社區幹部應具備較高的素質:身體健康、有文化有知識、有一定的組織才能、大公無私、甘於奉獻、作風正派、“一碗水能端平”、羣衆基礎好、有威信、道德水平高、並且具有一定的經濟頭腦,帶領大家發家致富等等。但在農村,具有這種高素質的人很難發現。婦女代表要能夠確實代表婦女的權益和心聲,爲婦女權益着想,而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素養。教師代表的選取問題到不是很大,基本上都願意參加。羣衆代表也很難選出。總之,現有村民的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有很大的侷限性,對於社區學習中心成員的選區帶來很大困難。

第四,由於思想落後,文化水平低,生產條件差等固有因素,造成了農民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往往都是非常被動,只是把改變自己地位的希望寄託在了慈善機構的捐助、政府的救助或富人的施捨上,並沒有思考自己如何改變自身的命運和地位,一味的等待。這在很大程度上對社區學習中心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社區學習中心發展存在着諸如以上重重困難,舉步維艱,暫時很難取得理想的、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爲他還尚未長大、不夠成熟,但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別在農村地區會不斷的成長,發展壯大。我相信,經過各界人員的努力,社區學習中心的大旗會在廣大農村迎風招展,順利運作,前途一片光明。

三、問題讓人擔憂

也許只有當你走進大山裏親身體驗一次,你纔會知道電視裏的畫面、報紙上的報道並不誇張,破舊的校舍、渴望的眼神等都屬於事實,來自理自己並不遙遠的農村現實生活中。通過短短的12天的實踐活動,我們在工作中發現了諸多困擾整個村莊的問題,無論在國小生中間,國小老師和學校中,還是在村民中都或多或少的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也許後患無窮,問題令人擔憂。

國小生中的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普遍基礎知識薄弱,英語尤爲突出。英語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也將在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起到舉做輕重的作用。作爲大山深處的兒童,他們接受到英語的影響幾乎沒有,英語老師資源有限、能力有限,甚至有國中畢業的學生充當英語老師,由於師資力量短缺,從而也出現了停課的現象,受損的不是一個年級的學生,也許會成爲傳統得以延續,貽誤的可不輕。還有學生的音、體、美三科相當貧乏。音樂方面可能就是從電視或錄音機裏隨便學幾首流行歌,根本不瞭解音樂知識,學校也沒有音樂教學工具,如果老師人員充足,可能還給學生教兩支歌,如果人員緊張,就乾脆停掉不上。美術也何嘗不是呢?在他們看來,有沒有都一個樣,還不如把時間拿出來做幾道題。體育課可能還好一些,雖然和其他兩門一樣都沒有專職教師,但至少課還保留,自由活動或隊列隊形訓練也都算。但可悲的是,全校竟沒有統一的廣播體操,幾個高年級的學生似乎會的什麼,但那都是早已經退伍了的東西,就拿也沒有幾個人會。此外,他們安全意識淡薄,學校有些危險的地方經常涉足,玩火也有人在。另外,由於受到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國小生們缺乏自信,不論上課還是在表演節目上,都怯怯懦懦,似乎超出想象的害羞。交往能力和交際能力較低,對於陌生人有的連話都不敢說。最讓人揪心的是,他們小小年紀開始爲自己家庭和將來着想,有一個小同學家裏也許比較緊張,她問我們高中的學費貴嗎?大概有多少錢?這確實讓我們很難。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4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就快要過去了,自己的實踐支教生活馬上就要畫上句號了,僅有的一次實踐支教機會啊。來到了忻州師院,就聽說在大三的時候要下鄉扶貧定崗,實踐支教,當然也聽說了許多學長學姐對支教活動的看法,有的說支教的半年是大學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最充實的一部分,你會學到很多你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下去要好好珍惜那僅有的一次支教機會;也有的在抱怨,下去太苦了,天天吃土豆塊、白菜、睡硬牀板、有時候還得受氣,在村裏不能上網,打電話還得上山找信號實踐支教,有的人過得很充實,有的人卻只知道抱怨叫苦而錯過了鍛鍊自己的機會。

生活本來就是在逆境中成長,在風雨中成長,乘着年輕,有朝氣,多經歷一些風雨,真的對自己很有用。支教生活短短的一個學期,短短的四個月,自己失去了許多時間,但是也懂得了很多東西,不管是教學經驗,還是人際交流的學問,或是做人的一些道理,覺得自己多多少少在長大,自己在慢慢得長大你!

9月3號,坐上接送實踐支教生的大巴,一上車,自己肩上便覺得擔子很重,自己真的要做一名老師了,這是多麼神聖的工作,曾經是自己的理想。教書育人,授人知識、做人的道理,好自豪,但其背後更多的是壓力。一個乳臭未乾的大學生小子下鄉支教你,什麼經驗都沒有,“下去支教會不會教不好而誤人子弟,下去會不會與當地人發生衝突,怎樣做好一名教師,怎樣和學生家長溝通,怎樣講好每一節課,怎樣讓學生學好考下好成績”,許多問題浮現在腦海中。帶着一片迷茫和神聖的責任來到盂縣二中,與帶隊老師匆匆告別又來到了南婁中學,覺得自己來到了陌生的世界,找不到回去的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工作,好在當地的老師比較熱情。

匆匆忙忙整理了宿舍,稍微熟悉了一下環境,第二天校長給分配了所教課程,我帶七年級的歷史課,專業對口。第二天便着手準備備課,當自己真正的拿起筆寫一份真正的教案的時候,卻又無從下手。“第一節課怎麼講啊,跟孩子們認識的時候該說些什麼,一向寡言少語的我萬一站在講臺上打結巴沒話說了怎麼辦,自己可是老師啊,必須給孩子們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將來纔有可能在學生當中扮演好老師的角色,管理好學生,教好學生”,想想這些,真的好難,做一名老師真的好難。第三天開始正式上課,本學校是學案教學,得寫學案,自己借了一份學案看了一下,覺得也挺簡單,擔當自己拿起筆準備學案時又覺得筆好沉,“哪些地方該寫,哪些地方不該寫,萬一給孩子們短缺了知識點怎麼辦”,覺得什麼地方都該寫,真的是一字值千金啊,因爲教師要對孩子們負責。要給孩子們上課了,站在講臺上的感覺很神聖,但第一節課便又發現了很多問題:課堂上學生不注意聽講,有的還搗亂,有的學生貌似在聽課,其實早已形神分離;有的學生聽話,有的班亂的課都講不下去,課堂上光處理學生就夠了,四個班的進度便有了差距,又該怎樣去合理調節這種差距;學生的很多面孔多的記不住,怎樣去認識他們,該怎樣去管理;自己的學期計劃怎麼安排,一節課分幾個課時講才適合,進度該怎樣安排一個個問題接踵而至,哎,整個支教過程就要在問題中度過了!當自己真的成爲老師,心中揹負責任的時候,你會覺得當一名老師也不容易啊。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5

這一路,向快樂出發——嶺南師範學院法政團委“三下鄉”社會實踐隊

七月,一個充滿激情與希望的季節。他們,背上快樂的行囊,以青春的名義,整裝待發。支教是他們堅持的盔甲,快樂是他們不變的心情,快樂支教,快樂下鄉,將是他們一路的信念。

愛心支教傳能量,飛揚青春奔附城。嶺南師範學院法政團委“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理論宣講團把下鄉基地確定在湛江市雷州附城鎮附城中學,即將在這裏開展爲期十天的三下鄉活動。

在準備下鄉的日子裏,隊伍多次召開了隊員會議,對於下鄉的各種細節以及安全問題都作了明確詳細的解說與強調,每一位隊員都熟知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與義務,每一位隊員都知道在這十天裏隊伍的目標與期望。另外,該隊伍通過各種各樣如發微博、撰寫新聞稿以及到基地踩點宣講等的宣傳方式,擴大隊伍的影響力,從而讓這一次的下鄉支教活動能夠引起更多的愛心人士或者社會各界的媒體關注,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隊伍當中,與他們一同,爲奉獻奏響青春的旋律,爲孩子們稚嫩的夢想揚帆起航。

令人期待的隊員見面會

三下鄉,是一個需要青春、激情與奉獻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他們看來,“三下鄉”不僅僅是科技、文化、衛生下鄉,而且是支教下鄉、青春下鄉、快樂下鄉。下鄉期間,在給孩子們拓寬視野之餘,也要給他們帶來快樂與希望,讓他們擁有一個難忘的暑假,讓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讓他們對未來更加堅定方向和信心。於是,實踐隊員們想用青春的熱血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讓支教的這十天裏無論是基地學生們還是實踐隊員自己,都能收穫到不一樣的感動和正能量,讓這十天的支教變得充滿意義。

隊員們收拾好行李等待出發

聒噪的知了不厭其煩地喊叫着,炙熱的太陽烘烤着大地,但無論怎樣也阻擋不了他們激動的心情——三下鄉隊伍終於出發了!這一天,隊員們懷着興奮與期待的願景,帶着自己準備已久的行李與心情,邁着健朗輕快的步伐,走上這一趟整整十天的旅程。一路上他們歡聲笑語,哼着歌,迎着風,各自懷着不一樣的心情與期待。他們都知道,行走路上,需要努力需要堅持;他們都希望,蛻變,從此刻開始。也許這一趟旅途會有艱辛會有挫折,但是每一位隊員都堅信——從自己做起,一切因自己而有所不同。

隊伍出發時的大合照

從確定隊伍基地的那時起,他們一直都很希望在雷州這一片淳樸的熱土上,有這樣一間美麗的學校,校園裏有一羣可愛活潑的孩子,可以與他們一起度過這十天苦中帶樂的日子,一起互相爲每個人的青春添上難以忘懷的一段回憶。

這一路,且行且珍惜。珍惜旅途中的遇見,珍惜遇見了的朋友,珍惜每一段時光。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6

一、教學經驗

經過一個禮拜的支教生活,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成果,讓我們對每一天的支教生活有了更大的期待。

首先,在教學前,我們把八十個孩子分成了兩個級別,四個班,一二年級爲一個級別,三四五年級一個級別。

其中一二年級組成了一個班,因爲一二年級的孩子們理解能力還尚未達到一定程度,知識面也比較窄,所以我們把他們單獨分成了一個班,只要教授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趣味啓蒙課程與互動。比如:摺紙,古詩朗誦,寫明信片,唱兒歌,做遊戲等等。

然後我們把三四五年級分成了三個班,根據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分成了“音樂舞蹈班”,“美術班”,“趣味數學英語”三個班級。另外,有很多的孩子們不僅僅侷限於想要在自己的班中學習,所以我們特別開設了公共課,在每天的一二節課。讓每個班的老師互相穿插着給三個班上音樂類美術類和趣味類的課程。而每個班的專業課在每天的三四節。

在過去的這一週裏,“音樂舞蹈班”主要教授內容爲:識五線譜,認識音符,節奏,唱歌,跳兒童舞蹈等等。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男孩子們普遍比較好動,回答問題比較積極,接受能力也比女孩子們強,但是女孩子們普遍更加認真,思想注意力更加集中。大部分孩子在學期內的音樂課中並沒有學到很多的知識,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發現他們對音樂知識的渴望非常強烈。在教學互動中,有些孩子能夠很快的回答出課堂問題,而有些孩子卻由於跟不上有自暴自棄的心裏產生,我們對於那些孩子在課堂中也給與了耐心的指導,發現他們的接受能力雖然並沒有其他的孩子們那麼強,但是多講幾遍之後他們也可以把課堂的內容學會。在唱歌和舞蹈的時候,我們發現那些孩子們旺盛的精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雖然會有調皮的孩子會故意搗亂課堂秩序,但是在他們面前指出一下之後,大體上還是能好好參與到唱歌與舞蹈中。又由於音樂與舞蹈都是藝術類課程,比較特殊,也較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因爲在這一個星期的教授內容中,孩子們對於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會格外的認真聽講,所以,在藝術類的課程中我們加入了適合兒童的趣味性在其中,比如讓他們拍桌子拍手掌打節拍,又比如分組競爭做遊戲,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等。

“美術班”的主要教授內容爲:畫畫,摺紙,立體圖形繪畫等等。有些孩子他們本身可能已經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而又有一些孩子他們對於繪畫卻並不是很瞭解,所以在教授過程中,教學難點就是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中都能對我們教畫的內容產生興趣。對於這種情況,美術班我們每節專業課設置了2-3名老師,分別進行輔導,對於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指點和要求。不過在教摺紙的過程中,對於年級各個水平的不平衡體現卻沒有那麼明顯。因此,我們教學內容的重點除了繪畫之外,是摺紙,孩子們對於摺紙有着更多的積極性,以至於出現了在繪畫課程中,一些孩子並沒有聽繪畫內容,依舊折着紙的情況發生。對此,我們增加了繪畫的趣味性,把他們從沉迷於摺紙的樂趣中調轉到應該的教學課程中,比如教他們畫他們喜歡的卡通人物。由於美術班的學生相對於其他班更多,也更活潑好動一些,所以爲了使他們更好的融入課堂參與到課堂,我們還在下課的時候問了那些孩子們的一些知識需求,接受程度等,並送給他們一些負責教美術的老師精心爲孩子們準備的一些畫。實踐表明,孩子們在拿到畫之後,和老師的關係能夠更加親密融洽,在課堂中的表現也更突出。

“趣味班”的主要教授內容爲:趣味數學和趣味英語等。雖然數學和英語是比較枯燥的課程,但是我們強調了趣味性,同樣的內容用了不一樣的生動形象又別緻新穎的方法教授。比如講1到100的和是多少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講一些很學術性的詞彙比如“等差數列”等等,而是先講了問題的背景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後用簡單的意想不到的方法,給學生進行講解。讓他們體會到數學世界的神奇。由於每個孩子們對於數學的理解能力也相差較大,但是我們發現在趣味班中,人人都是國小霸,接受能力比其他班級都要強,在聽課的時候也非常認真,即使沒有聽懂,他們也會積極的向老師進行提問和討論。而趣味英語中,我們教孩子們一些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英語語句,以及膾炙人口的英文歌曲,國小霸們也很爭氣的能大體上把我們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給完成。個別幾個沒有跟上老師進度的同學,我們課後也給予了一些輔導,在他們活潑以及愛動腦筋的特徵下,他們基本能夠掌握每節趣味數學趣味英語的內容。我們也很希望他們能夠把我們教他們的知識,更多的是那些方法,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和日常學習之中。

通過這一週的支教,雖然條件很艱苦,但是總體對比幾個班的反饋來看,教學任務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們會堅持現在的教學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的。相信在下一週的教學中,我們能夠出色的完成此次支教任務,讓孩子們能學有所成,獲得課堂上那些學不到的知識。

二、發現的問題

經過一個星期的對孩子們的集中訓練,我們15名志願者已經制定好對孩子們的培養目標,發現以下問題。

難於堅持

通過對孩子們的德智體美全面培養,從音樂,美術,舞蹈方面我們發現孩子們缺乏對興趣的專一與堅持,往往他們對興趣愛好不明確,不能持之以恆;此外,有的孩子選擇了自己的興趣培養方向,但是沒有耐心,導致他們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出現“坐不住”的現象,有時會與其他孩子私下聊天,有時會隨處走動等等。

缺乏紀律性

在老師上課的期間,由於孩子們平時的行爲習慣不是很好,出現一些交頭接耳,注意力不專注,上課遲到、睡覺以及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在下面開小會的問題。

個人衛生、安全意識不強

可能存在父母忙於工作不能很好地在身邊照顧孩子們生活的問題,孩子們衣服不是很乾淨而且便後不洗手,穿拖鞋上學,下課抓蟑螂玩,很有可能傳播細菌,感染生病,有的孩子在教室將4、5個 板凳架高、疊在一起,桌子搖晃掉下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安全。

缺少個人修養

個別孩子性格過於倔強,管教多次不聽並且無視老師的良苦用心,課間在樓道里了打鬧奔跑,大聲喧譁,上課鈴響不能儘快安靜,放學不排隊出校門。

難講普通話

平時在生活中講方言已經成習慣,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和老師用普通話溝通,老師們在方言理解方面有些欠缺,在和孩子交談時浪費時間去理解,導致課堂教學進度不能及時跟上。

老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老師第一次教學,對課堂的把握度有些偏差。對孩子們整體的教學規劃不是很科學,而且孩子們的年齡跨度大,從而導致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深度參差不齊。老師上課缺乏興趣引導,不能很好的抓住孩子們的關注點。

三、改進方法

經過一週的教學活動,我們發現學生的紀律問題是我們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何使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支教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嚴明課堂紀律,具體如下:

1. 樹立支教人員的個人魅力,以魅力去影響學生,方便於學生的管理。

2. 在今後的教學中,在安排老師上課的前提下,另外安排人員輔助管理課堂紀律。

在普通話問題上,我們決定採取以下措施:

1. 任教人員在教學中注重普通話的輔導。

2. 在要求同學們說普通話的同時,支教教師也要對當地的方言以及風俗習慣有所瞭解,以便與同學更好的溝通。

在安全問題上,具體措施如下:

1. 由於課間是學生意外受傷的關鍵時期,所以對於學生課間時間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就要求支教人員在課間時不要鬆懈,嚴格把好學生的安全關。

2. 課前任課老師一定要清點本班學生,未到校的學生由學校人員通知家長確定情況,確保學生安全。

3. 放學以後,有老師組織排隊統一帶出校門。對於有家長接送的同學,由老師確定是學生家長後,將學生交給家長。

對於學生個人衛生情況,採取以下措施:

1. 以思想教育爲主。支教人員要給同學們灌輸注重衛生的思想。

2. 上課期間,老師要提醒學生保持教室衛生。

3. 課後,有老師或者學生負責打掃教室,保持教室清潔。

在支教的一段時間內,學生無法堅持學習一門功課的現象存在。對於這種現象,我們決定:

1. 提高課堂的興趣性,用興趣去吸引學生,使學生愛上課堂。

2. 支教老師要教育學生學會堅持,使學生懂得去堅持做一件事情,堅持培養自己的愛好。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 篇17

我校中國農業大學向日葵愛心社於今年7.16在甘肅禮縣張家村進行了爲期七天的社會實踐。在實踐期間,我們小隊開展了以支教爲主,農作物調研、學生家訪爲輔的工作。通過幾天的工作和生活,我們小隊共11名隊員(其中三名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都有了頗豐的收穫。在此謹以此文總結我們小隊七天社會實踐的收穫以及準備、開展工作時的不足。

因爲直至今年爲止,向日葵愛心社在禮縣張家村的向日葵愛心國小的支教已經持續了九年之久,所以形成慣例。按照之前的經驗,我們在出發前開始着手準備以下工作:

1、支教備課:包括擬定支教課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手工、手語、體育、思品、歷史、科學)及節數。制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準備教學用材料。在出發前3天每天模擬課堂演練。

2、物資準備:(1)生活用品:羅列在村子裏生活要用到的所有用品和食物,並於出發前兩天購買。(2)募捐物資:聯繫了一位農大畢業的研究生學姐,通過它的中介向廣州金意陶公司募得5000元,用於給愛心國小的孩子們購買書包、文具和圖書。(其中書籍和書包是7.15號到達禮縣在當地購買的)

3、其他實踐工作準備:在小隊成立後,我們在第一時間對每個成員進行了工作分配。並在5月中旬成立到6月底多次召開會議、組織小隊集體活動。我們的隊員在短期內迅速建立了身後的感情,爲今後的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礎。

7.16號到達張家村後我們所做的事情:

1、舉行了幾個集體活動:(1)第一天上午與孩子們的見面會:主要是通過幾個室外遊戲和孩子們進行了初步的認識。同時邀請王老師參與,通過和他的溝通了解了些愛心國小孩子們的情況,爲之後的支教做個準備。(2)見面會後是捐贈儀式。我們邀請了沙金鄉副鄉長、沙金鄉學校副校長和村長參加。廣州金意陶公司經由我們捐給孩子們一些書包、文具以及愛心圖書館的書籍。(3)第七天上午,我們策劃了一個歡送會,邀請了王老師、及學生家長參加。首先是我們以及孩子們的合唱、手語表演,然後我們每個人依次給孩子們一個愛心擁抱。最後大家合影留念。

2、支教:我們支教的主要目的不是在這幾天內給孩子們惡補文化知識,也並未希望能在短期內提高他們的文化成績。我們的初衷是通過我們的教學帶給他們一些大山外新鮮的氣息,讓他們建立努力學習的意識,希望他們走出大山,考上大學。所以我們教學的重點並不是生硬的灌輸知識,而主要是通過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學習逐漸產生興趣。比如,思品課,我們通過組織遊戲讓孩子們認識友情的珍貴,認識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再比如,科學課,我們用google地球讓孩子們用從未用過的眼光去認識世界。每天晚上我們會在開會時總結一天教學的情況,再對第二天的教學做個詳細規劃。

另外,村子裏有一個即將上九年級的和一個馬上高二的孩子。我們也和他們進行了幾次溝通,一來把我們的學習經驗與他們分享,二來我們也通過他們瞭解到了一些當地的教育情況。

3、調研:我們利用18號-21號下午的時間,走訪了張家村及附近張家莊的三十多戶人家,進行了對農作物黨蔘、大黃的調研。同時對有孩子在愛心國小以及在外面上初高中的農戶進行了簡單的家訪。我們每天晚上開會也會總結當天的調研情況,並對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第二天的調研計劃。最終的調研結果將於開學前整理完畢。

縱觀從小隊組建初期到7月底,我們從對向日葵愛心社這個支教項目的無知,到慢慢了解。從開始準備,到村子裏,到現在回頭總結這些日子的生活。我們相比於去年、前幾屆的支教小隊有了自己特色,也應該是更進一步了。但仔細想想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足,還是有很多細節沒有考慮到以至最後沒能使一些工作能盡善盡美的完成。

下面我集中羅列一下着整個過程中的不足(同時附對下屆支教小隊的建議):

1、小隊建立初期:工作分配很明確,但執行力還不夠。很多前期準備工作沒有及時落實,都延遲到出發前,以至出發前準備很倉促。

建議:社團管理人員要加強督促。制定明確計劃,並定期督查完成情況。

2、出發前:整體上這段時間工作開展的還是比較盡人意的。唯一的瑕疵就是在購買物資和調研支教討論時,偶爾會出現兩三個隊員意見不同的場面,有時爭論過激會鬧些小情緒。不過這都可以理解,萬幸的是在其他人的調節下這些小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建議:順其自然便無大礙。除此之外社團、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關於團隊合作以及團隊情緒調節的培訓,提高個人和團隊意識。

3、支教實踐期間:因爲我們11個人大部分都沒有支教經驗,所以在對孩子們的管理以及關於孩子的一些問題處理上還有些欠缺。比如:上着課突然有孩子說沒帶早飯要回家拿饃饃,到底是同不同意他回家。這種情況無論做和決定都會造成一定問題,更何況沒經驗的我們更難處理。另外還有個問題,就是有些孩子性格好,表現不錯則受到我們的關注,而有些孩子卻很容易被忽略。這很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也有悖於我們的初衷。這是兩大問題。

建議:社團挑選小隊成員時應該把是否有支教經歷作爲一項重要的考覈指標。同時團委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對要參與支教實踐的小隊加強培訓,同時向隊員們多滲透一些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這樣有助於小隊開展支教工作。

4、實踐結束後:主要是些整理總結工作和完成所需上交的材料。此時大家都回家,但聯繫還是比較方便的。所以按照之前的分工完成各項材料英愛還是比較得心應手的。

不過總體上說,我們從準備到實踐,大家做的都還是非常好的。無論是我們本校8個人的相處合作,還是到村子裏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3位葵子磨合協作,大家每一個人都表現出了向日葵愛心社葵子應有的風範:淳樸善良、與人爲善。

對於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小隊,我們每一個人都收穫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我們很榮幸的接下愛心社這把接力棒,給張家村的孩子們帶來了外面新鮮的氣息,進一步鼓勵了他們從大山裏走出來,幫助他們樹立了一個長期學習的意識。同時我們的到來也豐富了他們的暑假,他們也因此看到了希望——改變命運的希望。當讓其實,收穫最大的應該還是我們自己。與其說是我們教孩子,到更不如說在這短暫的七天裏孩子們影響了我們。

我們來自城市,看厭了城市的燈紅酒綠,看煩了街道的車水馬龍。在應試教育的屢屢挑釁中我們逐漸變得麻木,逐漸迷失自我。可是來到村子了,看到孩子們的微笑,那麼淳樸、那麼自然。他們是以最返璞歸真的心靈來容納我們這些山外的來客,用最樸實易懂的方式來表示他們對我們的依戀。在村子裏,每天看到的是王老師、師孃那忙忙碌碌的身影;吃到的是不能再簡單的粗茶淡飯;聽到的是帶着甘肅方言還不太好懂的童聲稚語。每天早起,雞鳴相伴;平時出門,便是青山碧水;偶爾唱着歌,伴着淅淅細雨,點點滴滴。不知道到底爲誰,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裏,我們那來自城市喧囂的心靈已經被盪滌的乾乾淨淨了。這便是我們11個人,最大的收穫。

其次,另外一個收穫便是友情。我們11個葵子,在這短短不到半個月的實踐生活中建立了最淳樸最堅實的友情。我們也都第一次深刻體驗到友情給我們帶來的安全和溫暖竟然會創造如此高的幸福指數,這一點便不必多談了。

愛心社的社訓是:奉獻愛心,完善自我。而我們11個人這次便是代表愛心社,代表學校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而最後我們和他們都成了受益者。雖說是總結,以書面的形式呈上。但真正的體驗和感觸,有些卻真的無法言喻。

以上便是此次向日葵愛心社甘肅支教社會實踐的簡單總結,希望能便於校團委瞭解我們此次社會實踐的情況,也希望能爲明年甘肅小隊支教提供一些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