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世界的體會(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2W

不抱怨世界的體會 篇1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不抱怨世界的體會(精選3篇)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不抱怨世界的體會 篇2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不抱怨世界的體會 篇3

“優秀的人都不抱怨。無怨的人生最快樂。”這是我讀《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的最大收穫。

通過讀書明白了抱怨的實質: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長年抱怨的人,最後可能被周圍的人們放逐。當你抱怨時,其實是在排斥自己想要的東西;你的抱怨會推開、驅逐你說你想要的東西。其實,你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期許,而不需要抱怨現況,來獲取你想的結果。

沒有自信的人,想靠抱怨來逃避。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纔會吹牛或抱怨。他們昭告自己的成就,希望看到聽者眼中露出讚賞的目光。他們也會抱怨自己遭逢的困難,以博取同情;或把它當作藉口,以逃避自己嚮往卻沒有完成的目標。

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朝你的目標努力吧。

你會注意到另一個人有這些缺點,是因爲你自己也有。如果你想指出某人的負面特質,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傾向,然後心懷感恩,慶幸自己有機會,能察覺這個缺點,並進行療愈。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並不是排除了生命中的挑戰,而是去面對生命中的挑戰。他們不再向人人陳述自己受到多少委屈,而是開始尋找挑戰中的祝福。

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

我相信你攻擊我,是因爲你只想激發出我最好的一面。別客氣,你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說不出什麼好聽話,就乾脆閉上嘴巴。說出來的話要具有建設性,否則不如保持沉默。沉默給了我們機會,和內在的自我重新聯繫。沉默能讓我們自省反思、慎選措辭,而不是任由不安驅使發出又臭又長的牢騷。

說話之前先想一想,在言語中表達出正面的意念和期許,同時積極去尋求解決方案。

我不知道問題會怎麼解決,但我相信可以解決。問題已經解決一次了,這次一定也沒事的。

當聽到有人抱怨時,我們沒有必要指正對方,而只是觀察這樣的現象。既不批評、也不抱怨,對方也不必爲自己的行爲辯解,抱怨於是很快止息了。

積極的人,只談論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抱怨自己不要的東西。

記得感恩,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把焦點放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就能發揮確保健康的力量。

多去注意好事,而不是隻看到有什麼應該抱怨,並且爲自己擁有的福分所慶幸,生活中正面思考的雪球就會愈滾愈大,心情也愈來愈好。

如果有些事情需要糾正,無需剋制壓抑、悶在心裏或保持沉默,只要你確定你是在陳述事實,而不是讓話語隱含着“你竟敢這樣對我”等負面意義,是可以說出來的。你要說什麼,直接找對方談,直接找能提供解決方案的那個人談。

雖然生命中還是有挫折,但請爲眼前情景所賜予的禮物而感謝上帝,無條件地接納,並且着眼於光明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