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8W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將新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實現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變化,也使課堂教學有了許多新的特點。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5篇)

一、充分用好教材

蘇教版第三冊教材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總體培養目標,注意從形成學生學習經驗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增強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材在內容、結構、題例和呈現方式上既注意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又注意體現了開放的教材觀、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例如“平均分的意義”的教學,教材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引入,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素材,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和作用。

二、體現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而且要求使學生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學會學習的方法,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形成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如教學“7的乘法口訣”作了如下設計:豐富7的認識編制7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先讓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經常用到7,再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如一星期有幾天)計算幾個7是多少,啓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嘗試編制7的乘法口決,解答一些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童趣的問題(如你每星期一共吃幾頓飯?)深刻地理解了7的乘法口決的含義。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進行比較、抽象、概括、轉化等,訓練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感悟到口決來源於生活實際,又運用於生活是有用的,同時體驗到知識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三、以“主動、探究、合作”爲主要特徵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認知的過程。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小組學習增加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度”。因爲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優生起示範作用,學困生愛到啓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樂於動手、敢於質疑、善於交流,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樂趣。

四、精心創設學習情景

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往往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有意義的建構,並有利於經過學習能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受到價值的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了: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景。

(2)藉助故事、童話、創設問題情景。

(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問題情景。總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內容,使課堂變的更加生動有趣。

五、啓迪、引導展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過程

在課堂上努力創設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的情景,放手讓學生說,充分展示其思維過程,多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意見?”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使學生的不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六、改變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着眼點必須考慮有利於學生髮展、評價的內容把考試成績與平時對學生的學習品質等的考察結合起來,如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合作意識等,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評價尊重學生的差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要能大膽發言,就能得到表揚鼓勵。“說的有道理”、“想的和別人不一樣,真聰明”發現其閃光點,在作業中改變過去的甲、乙、丙、丁用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只有在新課程改革中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大膽實踐,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爲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出貢獻。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有幸參加適度教育論壇課改課堂教學展示,上完課後,針對課堂情況進行了思考,總結如下。

1.節奏問題

上完這節課,下午張校長找我,談及課堂節奏,說是我的課堂節奏慢,感覺有些不自信。後來,二實小的吳校長也打電話這樣說,因爲我們是多年的同事,所以他說話就不留情面,張口就說:“劉淑萍,這風格變了哈,怎麼變得節奏這麼慢呀,你那課堂不是這樣啊。”我對他說:“你記得的是教高年級課,現在這是低年級,我要是那樣語速也快,節奏也快,那小孩能跟上嗎”。真的是這樣,原本我上課是那種風風火火的,課堂問題往往是趕得很急,語速也比較快。現在真的慢了不少。原因一是有孩子曾經說過,說我說得有點快,跟不上或者是沒有聽清楚,再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蒐集語言信息的速度相對來說慢一些。記得剛從五年級到一年級時,就改變了好長一段時間,總覺得自己說得很清楚了,可還有很多孩子沒有聽清楚,說老師說得太快了。或許是經過了一年的慢語言,確實改變了自己原有的風格吧。不過,隨着學生年級的升高,收集處理語言信息能力的增強,我會逐步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節奏,讓課堂更有效、也更高效。

2.設計問題

說起這節課的設計,非常感謝張校長和嶽主任的精心指導。都說這節課不好講,出不了彩,我也知道。因此針對課的目標要求、內容和學生的情況,我也進行了幾次的修改。一開始是跟着教材走的,自主練習部分改成了闖關的形式。在試課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最難的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說自己的想法。比如“求總人數需要知道已分組的人數和剩下的人數,剩下的人數知道了,要先求已分組的人數”。而這節課的目標要求要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如果學生不能清楚的表述,怎麼去體會呢?後來嶽主任聽課,說不妨把這節課的例題改動一下,與班裏的學生結合起來,一是讓學生解決班裏的問題,感覺有興趣,再是描述“總人數等於男生人數加女生人數”比“總人數等於已分組人數加剩下人數”更容易描述一些。實踐證明也確實如此。但這裏也出現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於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班級,他們能夠聯繫已有的複習題目,表述自己的想法,再經過小組的合作,能初步的進行描述。而對於思維不太活躍,平時課堂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不夠強的孩子來說,這樣設計就不如用課本上的信息和問題,讓學生先通過閱讀課本,初步感知解題的分析思路,然後再根據書上的講解,理解解決問題的過程。還有後來練習的處理,對於有合作能力的孩子來說,做好要求,合作解決是比較好,對於小組分工不明確,孩子平時的合作的不多的班級來說,那就要一道一道的進行要求,強調怎麼完成。這裏再次感謝張校長、嶽主任和二年級組的老師,自己上着課,擠時間還給我進行指導,而且每一次張校長與我聊完之後,都會這樣說:你自己再想想吧,怎麼比較好。真的,他們給了我好的建議,好的思想,而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關鍵還是我的機智不夠,處理欠妥。

3.課堂問題

反思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主要由以下三點:一是在分析兩步計算問題的過程中,問題有些碎。比如:指着算式問了一遍算式中每一個數表示的含義和每一步求的是什麼。之後在對題目的數量關係分析時,對有關的數量又進行了一遍的提問:也就是學生讀了小博士的話,進行了提問,讓三個學生用小博士的話講一講,之後出現數量關係式,又把每個量都問了一遍,哪個知道了,哪個不知道,求男生人數需要用上面的什麼信息。這裏的分析有些重複,不夠乾脆。如果學生列出算式之後,這樣處理比較好:誰能說說你的想法?讓學生說一說。學生說後,出示小博士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博士是怎麼講的?這樣規範講述的語言,再明確數量關係,分析解題過程,這樣不僅僅會節省時間,更多的是讓學生儘快的進入對數量關係的認識和感知中。

二是在信息圖的處理中。解決一共有多少輛小汽車,是在解決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之後的一個乘加及時練習,由於我考慮到要體現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數學信息進行解題,這裏學生在選擇信息時出現了問題,也可能是回答的孩子對我提出的問題沒有理解或聽清,因此出現了選擇信息的錯誤,再是後面根據有關車的信息再提出問題時,還有一個孩子提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我在想:是不是多餘信息的干擾,讓這個孩子腦海中一直想着解決完有關車的問題,就該解決有關人的問題了。

三是關於練習。數學學習一個新知之後需要及時的練習,這節課針對新授點設計了兩道乘加兩道乘減習題,而最後沒有處理完。可在試課的時候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在反思,也問了幾個老師,聽聽他們的說法。說法也不一:二實小的吳守剛校長說“這課,就把例題分析了,會了就讓他練,多練就行了。”我也知道他的課堂風格,就是大容量、快節奏。丁千秋校長後來打電話給我說課的時候,我也問了問她有關練習的處理,她還是主張節奏不能太快,要在每一道題目分析或者最後總結的時候,讓學生多說說“求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麼,哪個已經知道了,哪個還不知道?”讓學生明白解決這樣的問題就是要先求不知道的。原因是這是第一節兩步計算解決問題課,要讓學生明白解題的方法和過程,不在於做多少練習。站在中間的角度,我覺得還都有道理,我也在思考,怎麼能把這些建議做一個最好的結合,能夠更好的應用於自己的課堂。

課之外的感受:小組合作,是這次收穫最大的。上一次聽課,感受到的是二實小的學生回答問題特別能到點上,而且表達也很清楚,而我們現在班裏一些孩子說話吞吞吐吐,回答問題的聲音小,不敢表達。這次更有體會,同樣是二年級的孩子,我真的找到了差距,回來後我們辦公室的人就研究,就開始對班裏的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小組合作的指導,我們會先模仿,然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思考進行再調整,爭取把大班額下小組合作的問題做得越來越好。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爲標準之前,我先爲他們起到了示範典範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課堂上,學生髮言的時候,我耐心認真地傾聽,中間不打斷學生,等學生髮言完畢再進行評價和補充,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

播下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本學期在王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在語文課堂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四十分鐘的課堂分成了三個板塊:第一板塊是學生的課前展示,第二板塊是課堂教學,在學生充分預習的根底上進行重難點突破,第三板塊是課外拓展或解決作業。

隨着課改的不斷推進,課堂在不斷髮生變化,學生的學習狀態也日趨到達良好。現將本學期的課改實驗成果作階段性總結。

一、制定課前展示的資料和評比細那麼

課前展示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在小組長征求組員意見後,由班委會成員和組長一齊確定展示資料和評比細那麼。

確定展示的資料如下:

1、成語接龍

2、講成語故事

3、朗誦詩文

4、好書推薦

5、主題演講

6、介紹課外知識

7、演課本劇

8、講名人軼事

9、故事新編

10、編科幻故事

二、課前展示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靠於興趣〞,語文課教學過程亦應重於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也不例外,這正如一篇佳作要有新穎別緻的開頭才能引人入勝一樣。

三、課前展示活動實現了課內外銜接。

只上幾堂語文課,即便是選編超多課文的新教材,對學語文來說還是滄海一粟,不可能使學生智慧地去理解事物,理解生活。課內向課外延伸,這既是聯繫,也是開展。俗話說得好:〞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要把課內思考和課外生活的理解結合起來,課堂裏從展示活動抓起,培養學生從一種現象或者一那麼小故事中理解其智慧,用心實踐葉聖陶先生“課堂裏學,生活裏用〞的語文教學思想,促使學生提高辨析潛力,延伸對生活的理解。語文課文來源於生活,因此,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需要引導他們感知社會生活。進行展示活動不僅僅能增長潛力,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這些活動爲課堂學習語文作了良好的鋪墊。

四、課前展示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力。

本學期學生自編自導的課本劇成爲課前展示的一大特色。他們精心地選材,樂此不疲地排練,爲的就是課前精彩的展示。

陶宇琳那一組表演的?石壕吏?十分精彩,演出過後班級掀起演課本劇的熱潮。

一浪高過一浪,每組展示時都有創新,爲的是不甘落後。

五、課前展示活動調動了他們的情趣,能營造出一種愉悅的課堂氣氛。

要使學生健康成長,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使他們持續用心、愉快、健康、穩定的心理狀態。教師的重要職責就是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使學生持續最正確精神狀態,自覺甚至是樂意理解來自教師的合理要求,內心經常體驗到自身成功的喜悅,不斷進取,成爲合格人才。

期會考試前一星期的語文課上,我什麼都沒說就直接開始講課。我特意觀察了一下學生們的表情——些許失落。準備展示的那一組在小聲嘀咕着,無疑他們更失望。那一節語文課上他們都沒有提起精神。當天下午我特意去問了當天的幾個科任老師,他們說:“你們班孩子怎樣了,上課無精打采的〞當時我就想不要想當然的做事,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

萬事開頭難。在活動中最就應注意的是在開始階段,教師應多表揚、多鼓勵和多肯定,充分調動學生對活動的熱情,積極參加展示活動。

此項活動,貴在堅持。教師常抓不懈,學生潛力定有提高。在活動中關鍵在於“評〞,“評〞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生在展示結束後,要及時的進行評講。可先由學生評(不只一位),再由老師評,對學生表演的資料、語言、思想、技巧、創新等方面進行適當評價。老師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做到客觀、公正,有理有據,多給學生肯定,鼓勵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學生能夠明白自己存在的缺乏,明白努力改善的方向,提高參與活動的'興趣。

下一步的方案:

一、繼續背誦經典詩文,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積澱文學功底,提高文學素養。

二、堅持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把教的重心放在“揚長〞上。

三、給學生超多且經常發表的時機,加大力度展示學生的作文和讀書成果。這個發表包括各種展覽、展示、競賽等。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面找到優越感,成就感,成爲勝者。

四、培養“小老師〞,讓他們自行開展活動

一開學,我和上學期一樣積極地投入到課改中,去體會本學期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改良,但是總覺得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新的理念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到達自己心中的目標;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的特色、與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

例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二年級美術第四冊中的第四課?鮮豔的包裝紙?這一課,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方式與教學手段進行了一些嘗試,從整堂課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他們在一種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下充分發揮了自主探索的精神,使整個教學過程也循序漸進地到達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但是包裝紙設計是一門涉獵較廣的藝術,如果縱深開展,知識的難度就會加大,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本這節課前我考慮較不周全的地方,所以,在讓學生觀察展板上的現成包裝紙時,由於個別包裝紙上的圖形組合與排列都較複雜,學生感到難度大,沒能正確記錄出重複排列方式。但是又受一堂課的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具體分析,所以在第一次讓學生接觸的情況下,提供應學生欣賞的包裝紙無論從圖形或是排列上都應簡單些。其次,受一堂課時間的影響,學生自學、交流、作業、評析等環節都感到時間不夠充分。課後有學生說挺喜歡這節課,但總有不盡興的感覺,如果能把這個教學內容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節課純粹讓學生欣賞感受,第二節課製作、評析,那麼,這節課無論是教師還是我們學生,都能更沉着地進行學習,從而在這個教學活動裏得到更多的啓發。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4

《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並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於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於“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裏,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於後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後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後,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隻小鳥?”

板書,然後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裏,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並說出爲什麼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並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本環節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環節,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畫畫表達了課前的觀察;字與畫的結合將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在具體的圖畫環境中字的運用更能反映學生對字和詞的理解。選擇在哪合適的位置上寫字也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練習。縱觀整堂課,教學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進行着,教學流程環環緊扣層層深入,過渡自然合理,教學設計緊扣新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內容延跨課堂內外,教學注重實效性和時效性,學生學得輕鬆,課堂氣氛活躍。

一、讓孩子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提高課堂效率

課前,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很多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車輛。如: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小轎車、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灑水車等等。有了這些知識鋪墊,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兒歌中對這些車輛聲音的描述。如:“突突突”“嘀嘀嘀”“嘟嘟嘟”“米多多”“嗚啊嗚啊”等。老師上課可以直接進入主題,避免了寶貴課堂時間的浪費.

二、增強直觀性,激發學習興趣

爲了增加兒歌念起來的韻味,我特別準備了一樣教具——快板。我向音樂組借了一個快板,在打擊快板時,孩子們跟着快板的節奏邊念兒歌邊模仿各種小汽車的聲音,很快學會了整首兒歌。同時知道汽車行駛時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快板的運用,使孩子們通過對節奏的敏感和熟悉來幫助記憶,遵守交通規則。這既是教學目的,也更加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學以致用。通過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利用孩子們當前年齡段裏最具敏感性的聲音和節奏,加深對不同車輛性質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拓展教學範圍,發散教學思維,達到最終認知的目的,效果很好。

爲了更好地提升教育質量,總結課改經驗,促進學科交流,10月21日,我校在會議室召開了以“我成長、我快樂”爲主題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交流會,全體教師參加了會議。各學科組推薦一名優秀教師作了主題發言,講述自己在課改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績以及日常教學中的心得體會,分享了他們在一年來教學

改革中取得的寶貴經驗。最後,陳校長作了“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專題講座和總結髮言,號召全體教師認真學習、銳意進取,堅定不移地走課改之路。這次經驗交流活動受到了全體教師的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交流的情況看,各學科組教師針對學校提出的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精講主導、目標當堂達成”的三大要求,都進行了積極認真且有益的嘗試和實踐,並各自都初步有了一個自己的可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各組長也提到了在具體的實踐中還存在一定的難處和一些困惑,但是對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的積極性自信心不減,並相信只要能找到存在的問題,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後,陳校長作了重要講話,首先簡要總結了各備課組前階段的工作,並表示了肯定和讚賞。然後強調了教學探索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材把握上一定清晰,目標一定要明確,要學會分析教材,要把握學生學情。

2、分解學習任務,如對目標、內容、講練等進行分解,並要做到有梯度和有層次。

3、重視導學、要精心設計好導學,啓發好學生,做到爲學生學而教,爲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而精講。接着陳校長明確了下階段的工作任務。

(1)、結合前期經驗繼續進行開課實踐。

(2)、統一思想,統一認識。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即“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精講主導、目標當堂達成”不能變,但要打破框框、積極靈活地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多進行組內的交流與探討、多查查資料、學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改能力。

(3)、做好新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全面鋪開的各項準備工作。最後陳校長希望老師們不斷摸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改進,並相信一定能找到一條積極有效的成功的教學。

最後要求教師從改變一點點做起,不妨從研究課堂開始,在原有的設計上創出點新意來,不必祈求“改朝換代”,即便傳統也不意味落後,新穎也不一定就是成功。紮實教研,熱情參與,只要立足“生本”“生成”,基於實踐,勤於反思,樂於總結,就有長足進步。讓自己的思考常常有一點小小的變化,不必祈求“推倒重來”,即便有時候思考和研究沒有完美的結果,但一定蘊含着價值。從改變一點點做起,就不止於那一點點。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6

第一環節 課堂小結

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要求學生自主總結有關知識、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圖像的關係;

(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爲座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像上;

(2)一次函數圖像上的點的座標都適合相應的二元一 次方程.

2.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的關係:

(1)方程組的解是對應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座標;

(2)兩條直線的交點座標是對應的方程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 程組的方法有3種:

(1)代入消元法;

(2)加減消元法;

(3)圖像法. 要強調的是由於作圖的不準確性,由圖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意圖:旨在使本節課的 知識點系統化、結構化,只有結構化的知識才能形成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什麼,學了有什麼用.

效果: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及應用過程.對同學的.回答,教師給予點評,對回答得好的學生教師給予表揚、鼓勵.

第二環節 作業佈置

習題7.7

附: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學生已有了解方程(組)的基本能力和一次函數及其圖像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啓發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揭示了二元一次方程和函 數圖像之間的對應關係,從而引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解法,以及應用代數方法解決有關圖像問題,培養了學生數形結合的 意識和能力,充分展示了方程與函數的相互轉化.教學過程中教 師一定要講清楚圖像解法的侷限性,這是由於畫圖的不準確性,所求的解往往是近似解.因此爲了準確地解決有關圖像問題常常把它轉化爲代數問題來處理,如例2及反饋練習中的4個問題.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7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知識、技能的訓練、掌握過程,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相對單純的知識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體現的是對藝術的美的意識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教育。這種審美的教育貫穿着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對增強音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從心靈深處理解音樂、表達情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並非說教。組織好良好的藝術教學過程,其實也就是美育的過程,是美的欣賞和薰陶的過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美育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則需要春風化雨般的藝術性教學。如精闢生動的理論講授,優美規範的表演,精湛藝術的課堂布局等。都能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一、結構美結構完美,佈局合理的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求知的樂趣和享受,而且對教學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薰陶作用。首先要講究開頭和結尾。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根據所授的內容,設計出有特色的開頭。如我在欣賞民族器樂曲《翻身的日子》一課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視覺和聽覺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引入一個美的境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結尾也很重要,切忌虎頭蛇尾,要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餘地。其次是注意運用感情。教學是一門藝術,始終貫穿着感情的線索,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主要是對人的心靈和情感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必須進入角色。前蘇聯藝術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說:“當演員來到劇院的時候,他應當把自己個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外,在這裏,劇院裏的他,整個屬於藝術。”所以,教師在走進教室之前要實現“心靈淨化”,除去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情感和思緒,保持高度旺盛的“臨教”心態。音樂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學生聽課時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師的心理和情緒制約的,因此,教師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能板着面孔。例如:在學生唱不好視唱時,不能火冒三丈,把學生批評一通,這樣會給學生心理上罩上陰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循循善誘,對症下藥,或請唱得好的同學表演,再表揚鼓勵一番,這樣的效果就明顯不同與前一種了。另外,課堂內容結構還要注意雅與俗、疏與密、斷與續、理論講授與示範表演等方面的關係,使課堂教學展現出一種搖曳多姿的曲線美,讓學生在美的結構中接受藝術的薰陶,獲得知識的營養。

二、氛圍美氛圍是指籠罩着某個特定場合的特殊氣氛或情調。教師和學生,作爲知識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有效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美,還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美應該是:活躍而不失之零亂,安靜而不失之呆板,緊張而不失之抑悶,愉快而不失之鬆散。良好的氛圍,師生雙邊關係和諧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緒熱烈,學者反應積極。但同時還要注意紮實穩重,因爲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目的是爲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倘若無實事求是的態度,那就譁衆取寵、本末倒置了。課堂氛圍美是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啓迪智慧的無形鑰匙,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在無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創設課堂氛圍美與教師的自身藝術修養、教育理論水平、知識結構能力直至言談舉止有一定的關係。首先,教師要想主動地駕馭課堂,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和討論,就必須認真備課。在教學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猝然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這時如果教師知識面廣,備課充分,就能圓滿回答學生的問題,那麼學生就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熱烈。我在上“半音與全音”時講到十二平均律,有學生提問是誰發現的?我就給他們介紹了朱載,並向他們介紹國外相同律學的發現比我國要晚好幾百年。這樣一來,同學們都覺得很自豪,而且對律學發生了興趣。其次,重視學生個性,啓發學生智能,激發其學習興趣,也是課堂氛圍美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一旦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興趣往往成爲學生樂於刻苦鑽研,勇於攻克難關的動力。再則,創設情緒場,製造一種能夠使學生情緒受感染、心理有體驗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儘快進入課堂學習角色。如:在講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時,先在黑板的右端寫上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左端掛上一幅《江月圖》水墨畫,然後錄音機裏放出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運用表情、眼神、姿態等非語言表達方式,將音樂信息一下子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迅速地在綜合的環境氛圍中進入他們自己的藝術想象中。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吸取藝術的營養。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8

從教兩年時間,首次參加如此大型的賽課活動,這對我而言是歷練,是成長,有收穫,也有遺憾。

在接到作課通知後,我便翻閱一至六年級所有的品德學科教材,挑選貼近學生生活也適宜自身教學風格的教材內容。選材之後,我留心觀察學生校園生活周邊的人與事或物,記錄學生中殘疾人學生生活的點滴;並閱讀課標,觀看優質課例,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了初次備課。在與學校老師、領導的集體備課中,對自己原先的初稿進行了三次修改,最終定稿;通過兩次試教,反覆調整有關教學內容,終在縣賽課中脫穎而出。而後,再次完善課件,做了十足的準備參加省調教。

針對所選課題《想想他們的難處》,我設計瞭如下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殘疾人的難處,學會尊重殘疾人,並樂意爲殘疾人奉獻自己的愛心。

2、在身殘志堅的殘疾人故事中受到感染,能珍愛生命,樂觀積極地生活。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盲人貼鼻子”“叼筆寫字”教學遊戲來引導生感受殘疾人的難處,並指導生通過課前的自主查閱資料來蒐集身殘志堅的殘疾人故事,以生的自主學習和與他人的分享交流,來豐富學生認知,從而使其受到情感薰陶,懂得珍愛生命,樂觀地生活。整節課中,“聯繫生活,尊重獻愛”的教學環節是最能促使學生情感共鳴及心靈震動。我以學生生活身邊的殘疾人同學作爲教學實例,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就極大的引起了學生的情感注意;其次以視頻播放殘疾人同學的生活點滴,學生在感官的感受以及心靈觸動之中,油然生出對殘疾人同學的憐憫、關懷、理解等等,因而在課堂中,我和學生們都情不自禁流下熱淚,這樣的教學情境很好的把學生帶進了心靈淨化的德育世界,學生在無形之中就受到心靈的洗禮,所以在“預存愛心”“表達愛心”教學環節,生的.小組互動以及與我的互動都很活躍,生都充分表達了對殘疾人同學的愛與尊重。綜上所述,關於本課所制定的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我覺得此教學目標已達成並取得良好教學成效。

然而,本課教學中,我也有着諸多的遺憾,因爲緊張,我沒有把握好課堂教學時間,最後“愛的正確表達”這一教學內容並沒有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下課鈴聲一響,就倉促結課了。心理素質訓練有待加強。其次,在播放視頻後,因操作的大意,沒有把畫面定格住,使當時的情境創設不夠完美。

總而言之,首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是一種歷練。有遺憾才知不足,這是成長;有收穫我會知足,這也是成長,知足的同時我更不知足,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9

課程建設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的提高。除了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外,我們還積極探索幾種非傳統的較新教學方法,包括多媒體教學、考試改革、加強實踐環節和結合科研促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然性

傳統的教師講授(即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學生被動地接受的講授教學方式,當前在高職院校中占主導地位。其弊端之一是把學生視爲書本知識的接受者,接受學習成爲主要學習方式。在教學方法的採用上“重傳授、輕參與”,“重課堂、輕現場”,“重分析、輕綜合”;在教學評價上“重知識的記憶、輕能力的掌握”,“重終結性考試、輕形成性考覈”,“重統一的規格要求、輕學生的個性發展”等。教學方法過死,滿堂灌不利於學生學習能動性的發揮;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因此,我們應關注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係,要注重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等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通過課程建設,改變傳統的“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模式,大力推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最基礎的任務。傳統進行方法枯燥,上課效率低。作爲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等技術型人才,對其要求是與普通高校有所區別的。這要求我們必須改革舊的教學方式,體現高職特色。

二、先進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

方法隨目標不同而轉移。多層次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多樣化的課程設置與相應的教學方法。

1、案例研究法此法爲哈佛首創,強調案例分析和決策理論。教授負責編選真實公司的案例,印發給學生。學生在課下閱讀材料和參考資料。教授在課堂上不講課,只簡單介紹情況,主要讓學生髮言討論。教授對學生髮言的見解、風度、能力等作記分考覈。

2、實地考察法這是一種通過做諮詢進行考察的辦法。既教學,又賺錢,可謂一舉兩得。通常大學、學院設有專管聯繫、接受諮詢的機構。國內外的政府及一些公司,每年都要請學院做諮詢。每做一項諮詢,由一名教授領導,幾名學生參加,到現場實地考察,提出研究報告。對方給學院支付諮詢費,學生參加考察也拿學分,所需費用由學院負擔。這種做諮詢,實地考察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很有幫助。

3、模擬訓練法模擬訓練並不新鮮。這種方法從30年代起就開始了。它通過模擬現實政治中各類問題的解決方式,使學生學到書本上不易學到或根本學不到的技能。通過這種演習,學生們能夠學會如何將那些似乎大得無邊的問題分成可以處理的小問題,如何分別處理後再將其重新組合起來。

4、精品覓食法學生知識的主要部分不能從教師嘴裏得到,圖書館和實驗室纔是知識的主要源地。學生們無論是上講演課,還是討論課,都必須根據教授開的必讀書目進行閱讀。以提高其獨立工作能力

5、綜合考試法把各種教學方法綜合化,通過建立定量化的制度以保障有序競爭,努力進取。顯然,一個學生最好經過各種方法的訓練,以適應變革社會多方面的要求。對一個大學及其教師而言,也有必要用不同的方法訓練學生。三、教學方法改革情況總結教研室通過教學法活動,總結出一套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方法,提倡獨立性,鼓勵學生突破書本、突破現有的思維模式,進行獨立思考,以培養學生獨立探索能力。提倡實踐性,培養學生實踐意識,工程意識和生產意識。本專業在教學中提倡教與學並重,在要求教師講好課的同時,注重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部分專業課和選修課在課堂採用討

論式教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在推動現代化教學方法的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法也沒有廢棄,傳統的教學法用於青年教師的培養,最近幾年通過試講,加強了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從口授和板書的綜合運用等各方面進行了紮實訓練,提高了講課質量。

××年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靈活採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要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和學生學習心理規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課程使用不同教學法。如《工程力學》主要用講授法、練習法;《機制工藝》、《機牀概論》、《機牀電器》等課程就要用實踐觀察、現場討論等辦法。同一門課程不同章節也會需要使用不同教學法,一般將啓發式、講授法、歸納法、對比觀察法綜合使用。如《機制工藝及夾具》教學中,在鑽牀夾具一節講解時,介紹基本概念及組成、分類時用講授法;講解工作原理時利用觀察啓發式;分析結構上的'特點件時利用對比討論法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掛圖、實物、模型等教具,例如:《機制工藝及夾具》課的理論教學,可使用掛圖、實物、模型等教具,有條件用錄像、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現代教學手段更好,把各種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夾具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直觀地顯示出來,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的實踐性

與其它類型、層次的教育相比,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更加強調實踐性,這既是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所在,也是培養技術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證。教學方法的實踐性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互動性,更加重視學生的參與。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爲本,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二是要根據專業實際合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堅持以實踐爲本。三是要把學業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更加註重職業素質的培養,努力使學生通過實訓教學獲得就業的技能和創業的本領。

3.培養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實訓教學

課堂教學在實訓室中進行並不意味着實訓教學的任務就完成了。高職學生不僅要學懂理論知識,還要對職業崗位的基本技能準確操作,以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

《機制工藝夾具》這門課涉及零件的加工工藝線路設計,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很難接受,在授課時安排一定現場教學,組織學生到生產車間,學生親自動手設計現場零件工藝、選擇刀具、設備與實行工藝作比較,教師或請車間技術員幫助分析問題,這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也使學生獲得頂崗的模擬鍛鍊。

4.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與用人單位保持零距離

對於高職學生來說:不僅要有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線組織生產,並隨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專業與汽車維修企業聯繫;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讓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爲學生在校期間提出供更多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機會,縮短與實際崗位間的距離,儘快提升工作能力。教學方法影響教學質量,爲了能培養出合格的,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我們將不斷努力,改進教學,爭取取得更大進步。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作者認爲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以下特徵:

1、形成的而非終結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注重的是學生的課堂回答與教師預設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對學生的思考過程、思維品質漠不關心。而發展性課堂評價雖然也注意到學生答案的正確度,但更重視學生在回答過程中發展、推理與創新能力的顯現。

2、多元的而非單一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簡單化的傾向,主要表現在追求答案的一維性和純知識化方面,運用單一的評價手段與方法,評價顯得蒼白無力,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而發展性的課堂評價則強調豐富性原則,從多元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主要表現在:評價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評價的標準是多重的;評價的方式是多樣的。

3、互動的而非單向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以自我爲中心,以絕對裁判者的身份來評判學生,主觀色彩過濃,使學生難以獲得客觀的評價,也很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嚴重對立。而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注重評價中的互動,以使學生的心靈世界產生強烈的共鳴。

4、發展的而非獎懲的'。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以獎懲爲主要目的,視獎懲爲引起學生重視教學和使學生課堂表現更爲優秀的法寶。而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相信學生的判斷能力,承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立價值,尊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需求,儘管偶爾也會使用一些必要的獎懲,但它的本質特徵是發展的而非獎懲的。

5、動情的而非冷漠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過分注重客觀性,由冷靜變爲冷漠,學生不能從教師的語氣、語調、神態、動作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待。

而發展性的課堂教學評價則是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強化情感的因素,學生能夠從教師情感化的語言、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得體的態勢語中,充分領略課堂教學的樂趣,感受老師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1

幾年來,我校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目標,大力實施了課堂教學改革,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理念,紮實實踐教學策略,課堂面貌有了明顯的改觀。爲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爲全體教師創設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以促進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成長。開展了以“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爲主題的“課堂教學活動月”活動。希望通過一個月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達成以下五個層面的目標:

一是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提高;

二是每個教研組都有優質高效課堂的典型教師和典型經驗;

三是每個級部都形成濃厚的研究課堂教學的氛圍;

四是課堂教學效益有較大提高,能夠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五是鼓勵骨幹教師凸顯教學特色,帶動教師隊伍迅速成長。

課堂教學活動月共分爲四個活動板塊:百花開放、名師攜手、百家講壇、讀書沙龍。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以課堂爲主陣地,整合教學資源,聚焦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深化校本培訓和學校特色,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

一、百花開放——人人蔘與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在百花開放活動中,全校共60位教師進行了課堂展示,其中語文教師22人,數學教師10人,英語教師12人,其他學科教師16人蔘加了講課活動,體育教師因比賽沒有參加活動。全部的教研組長和教導處的成員組成評委參加了評課活動。

從百花開放活動看老師們的發展與變化,主要有以下優點:

1.參賽教師對本次活動非常重視,課堂教學準備比較充分,從備課、課件製作、活動器材準備等方面都能體現出教師的重視程度。

2. 從教師的課堂教學中,發現多數教師能夠較爲準確的把握教材,教學目標定位較準確,符合教材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根據課堂實際情況作微調,活動的設計避免了氾濫、堆砌,目標落實較好。課堂教學樸實、高效、趣味性較強。

3.多數教師重視營造一個輕鬆而又愉快的學習環境,能以平等、誠摯、友善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能看出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智力訓練,以及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4.課堂上,絕大多數學生會聽講,中高年級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能力表現突出。約95%以上的學生擁有自我表現的衝動和慾望,課堂的學習氣氛濃烈,學生都能較紮實的掌握教材的內容,並且達到當堂背誦、計算、表演的程度。

5.在本次講課活動中成績比較突出的教師是:魏美玲、郭磊、張建梅、李素玲、劉羣、杜磊、樑玉潔、於卉、趙洪玲、常英偉、楊麗紅、樑振洋、竇琳、劉兆豔、侯媛媛、靳雪、劉興華、張燁、張威嚴、阮思思、高寧等老師。

二、名師攜手——專家指導名師引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學校從11月25日開始,先後邀請了山東省數學教研員徐雲鴻、全國國小語文名師,徐州市鼓樓區教研室的於永正老師、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英語教材編審專家;《pep國小英語》教材的中方副主編,國小英語教學名師吳悅心老師等國家名師來學校講課、評課、作報告,指導課堂教學。同時市教科院的崔秀梅院長、侯京友和薛秉羣科長、張梅老師,區教育局的張嶸局長、劉天寶主任、陳靜主任、劉洪益主任、孫寶玲主任、王麗主任、周鴻吉老師也先後來指導教學工作。兄弟學校和我們學校老師380餘人次參加了名師攜手活動。

於永正老師展示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給予樹》,並作了題爲《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的報告,吳悅心老師做了題爲《課堂遊戲教學的探索與思考》專題報告。學校的骨幹教師唐春華、尹宜梅、劉秀花、劉曄、丁淑榮、李桂珍、阮思思六位老師展示了課堂教學,於永正、吳悅心、徐雲鴻三位專家進行了深刻的課堂教學評析,並提出了今後教學的指導性意見。

徐雲鴻老師稱讚我校教師素質好,教研活動開展的紮實有效。學校能夠以課堂教學爲抓手,讓老師們充分藉助學校校本教研的平臺,學會有效研究,研究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學生,從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共同分享,這種草根式的研究利於教師自身發展。

徐老師在評課中指出:做課教師能夠立足教材,抓住教材意圖,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學活動設計層次性強,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問題設計合理,給學生留出了合適的空間,利於學生藉助已有的經驗學習;難點突破措施好,能夠藉助有趣的遊戲、大量的動手操作等方法突破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教學評價巧妙,避免了生硬的套話俗語,處理到位,起到了評價的激勵和促進作用;學生的發展水平很高,課堂上學生樂於探究、會探究,學習狀態好,質疑水平高。

在肯定優點的同時,徐老師也給我們今後的課堂教學指出了方向:教師要用好課堂上學生的生成資源。要能夠及時捕捉學生的生成資源,再展開,讓全體學生解讀,並讓這些資源服務於我們的教學,達成我們的教學目標;大家要重視課堂問題的研究,對課堂問題的設計要精益求精,既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又要有明確的思維指向;教學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作爲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交流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結論。

吳悅心老師稱讚我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求真、求實、豐滿、生動、自然。老師教學設計創意很濃,學生參與的慾望和動機很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肯定我們成績的同時,吳老師更爲我們的英語教學指點迷津,提出很多中肯的寶貴建議:一是英語教學要“淺、簡、顯”。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發展學生的語言,教師要選擇智慧的教學方法,讓課變得簡單,通過簡單的活動,淺顯的方式,達到明顯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師要選擇渾然一體的遊戲活動,選擇意義性遊戲,通過實踐語言的智慧遊戲,利用好言語認知信息差,激活語言,達到讓學生真正運用語言的目的;三是課堂教學要突出自己的優勢,要有個性;四是要重視教法和學法的研究,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感,並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五是要有教學激情,注重教學藝術水平的提升。

於永正老師稱讚我們學校語文教師整體素質非常好,課上得很成功,但是也指出教師解讀文本要從細處着手,語文教學要簡單,低年級要重視常規訓練。

三、百家講壇——交流課堂教學經驗,提高教學理論水平。

12月1至3日,學校進行了百家講壇活動,學校97名任課教師認真總結了自己教學中的亮點,交流了課堂教學經驗交流。區教研室的孫寶玲主任參加了講壇活動,並提出了指導意見。孫主任充分肯定了這種教研活動形式好,老師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利於教師專業成長,同時鼓勵教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做,形成學生、教師、學校三個層面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百家講壇活動中,成績比較好的教師有:張琳琳、牟雪嬌、李蓓蓓、劉愛堂、魏玉龍、杜磊、李桂珍、張琳、趙曉菲、劉興華、張立莉、張威嚴、丁淑榮、楊麗紅、樑振洋、趙洪玲、夏偉、沈萬紅、張聯東、焦自發、靳雪、劉鳳華、陳麗輝、硃紅梅、劉兆豔、張芳、遲翠輝等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經驗做法,很好的指導了其他教師的教學工作。

四、讀書沙龍——交流讀書心得、暢談學習體會,實現思維碰撞、厚實文化底蘊。

11月27日上午,學校舉行了課堂教學活動月的讀書沙龍活動。山東教育社編審,教育專家陶繼新先生、區教研室科研處郎光主任、徐欣老師和學校的部分領導、老師三十餘人蔘加了活動。

活動圍繞着“學校課堂教學整體推進情況、語文經典誦讀、教師教學亮點、讀書促進專業成長、班級管理”五個話題進行,長達四個小時的讀書交流氣氛嚴謹、熱烈。這次沙龍活動,充分展示了我校老師們的創新思想和文化底蘊。陶老師稱讚我校的經典誦讀能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李蓓蓓的三段七步教學法及小組合作的運用;於卉老師的朗讀、閱讀的指導;劉愛堂的大刀闊斧從小加強學生的練筆、寫話;張琳和趙曉菲老師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英語教學法;李桂珍老師的英語作文教學法;樑振洋、夏偉老師的數學教學法等個性教學方法促進了學校的課堂教學。陶老師更是頗有興致的點到唐春華老師的語言美,讀書多,放下架子,入情入境;硃紅梅老師有感於《曾國藩家書》的做人做事;魏玉龍老師的讀書是自己對歷史的研究;蔡彩老師的讀書是智慧,心靈寧靜;殷坤老師的抱着佔便宜的心來,只有自己幸福,學生纔會幸福;阮思思老師的書卷飄香伴我行,文學與英語結合;陳麗輝老師的讀書是一種寧靜的快樂,語言美,富有哲理。陶老師還充分肯定了劉羣老師對於孩子行爲習慣的養成的訓練是持之以恆,有耐心;秦秀麗老師的經典管理有文化味,是一種創新。

陶繼新老師還給大家指出了努力方向,鼓勵老師們繼續讀書,通過讀書厚實文化底蘊,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並向老師們推薦了幾本好書《麪包裏的幸福人生》《奧勒留沉思錄》《幸福之路》。陶老師還鼓勵老師們要勇於創新,要博覽羣書,不止是教育著作,要涉獵更多的文學名著,古典名著。他還貼彆強調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保持心靈的寧靜,積澱文化,積澱思想,做一個厚積薄發的教育者。

在讀書沙龍活動中,管俊玲、樑玉潔、張琳琳、郭磊、吉芹之、杜磊、張建梅、張燁等老師也彈出了自己深刻的體會。

五、課堂活動月成效顯著

課堂教學活動月的四項活動的圓滿結束,我們收穫很大,感觸頗深:第一,百花開放活動,老師們以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爲抓手,深入教學研討,展示自己的課堂教學。學校從整體上進一步瞭解了課堂教學情況,看到了課堂上老師學生的教學狀態,也發現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優點和存在問題。第二,學校以各項比賽活動爲平臺,讓老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自己的風采,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第三,老師們以活動爲載體,在活動的驅動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總結出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亮點,理順了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了課堂教學的一些模式。第四,各學科的大師進校園、進課堂,市區兩級教研室的領導專家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給老師們帶來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給了很多指點和思想引領,提高了老師們的認識。同時大師們爲人處世的風範、個人的教學風格也爲老師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作用,對教師個人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與大師攜手這是一條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很好途徑。第五,與名師攜手,從不同層面帶動了老師們參與到教育教學研究中來,小到朗讀技巧、活動設計,大到教學策略、教育理念的切磋研究。第六,提高了老師把握教材和學生的能力,通過競賽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找出自己的不足。第七,促進了不同學科教師之間、教研組成員之間的互相學習借鑑與提高,形成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六、存在的問題

第一,部分老師在活動中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態度不夠認真,不夠主動,沒有真正走進活動中。

第二,透視課堂看到個別教師教學路子陳舊,課堂實效性差、學生參與意識較弱,指導學生朗讀水平不高,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有待加強。

第三,課堂的常規訓練不夠紮實,知識能力訓練多,缺少策略和方法的指導。

第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沒有得到很好的訓練,趣味教學做的不夠,把握教材不夠準確,有待深鑽教材。

第五,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亟待提高。

七、今後努力方向:

第一,教師要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理念和自身素質,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意識,調整教學策略,選擇能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方法。

第二,重視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研究。學生進入中學後,主要學習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學生需要很強的自學能力,所以在國小階段必須強化師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第三,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好習慣減輕學習負擔。

第四,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利用各種活動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條理的把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第五,紮實開展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豐富積累,拓展知識面。特別要科學指導學生博覽羣書,注意閱讀書目的多樣性,文學書要看,科普、歷史類、天文地理方面的書籍也要看。更要指導學生學會梳理知識,建立知識鏈,讓學習條理清淅。

第六,繼續抓好雙語特色教學和數學思維訓練,強化習作教學研究,加強學生習作的訓練,讓學生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全面發展。

第七,進一步做好品德與社會、科學等學科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八,要經常性的進行跨學段的教學研究與探索,高年級教師要熟悉中學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做好知識教學銜接和學生心理成長的過度指導。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2

春暖花開的時節,泰安長城中學迎來了第一屆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活動。這次活動舉行的目的是爲了增強家校溝通,使家長更好地瞭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吸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進行。這次開放活動中家長參與多、開放面廣、成效突出。家長的到來,給學校注入了一股活力,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現將此次活動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活動的進展概況

(一)集思廣益,精心籌劃

爲確保各項活動正常進行,學校制定了《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實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長王祖麗同志爲首的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培訓動員會議,提前印製並向全體學生家長髮出了邀請函。相關部門和班主任精心佈置展板、條幅、意見箱等設施,組織學生做好開放活動的準備,安排好展示課課表。準備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爲教學開放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教學開放周活動實行級部和班級責任制,爲使各項活動的正常推進,絕大多數班級制定了具體的活動方案,如高一19班、5班、7班,高二3班、4班、10班。在他們的方案中,按照時間順序,具體安排了報到簽名、宿舍參觀、隨堂聽課、班級文化和課堂改進介紹、作業展覽、學校專題片觀看、座談、填寫並上交《家長意見反饋表》等活動項目。設計方案嚴謹細緻,活動流程有條不紊。

(二)認真組織,分工協作

經過精心準備, 4月15日——18日,20xx級和20xx級32個班按照規定先後開放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個學科64節課,高一家長參與355人,高二家長參與386人。700多位家長懷着喜悅的心情和懷着高度的責任感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師生們中間。

1.部門聯動,全員參與

在活動舉辦期間,教務處聯合辦公室、政教處、團委、安保科、信息中心、總務處、財務科等部門加強協作,爲家長提供了全方位服務,使其較爲全面地瞭解了學校概況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各年級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召開班主任會議,對教學開放周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在王德海副校長和張萬泉副校長的帶領下,廣大教職工廣泛參與其中,特別是各年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全程跟蹤與服務,使校園和課堂向家長全面開放,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全面開放,亮點紛呈

開放週期間的主要活動有:課堂聽課、班級活動(包括班級展示、主題班會或文藝活動)、參觀展覽(包括參觀校容校貌、學生作業展評或觀看學校專題片)、班級座談等。

各班高度重視、認真組織。所有授課教師精心設計導學案,以常態課形式展示,課堂上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課改新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提供了展現的平臺。聽課之餘,各班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展現了良好的學校、班級風貌,且亮點紛呈、精彩不斷。高一4班、7班、19班、11班、14班和高二2班、5班、8班、9班尤爲突出。

高一19班將小組合作中的競爭、激勵機制引入到這次活動中。對於在準備和展示期間做得比較好的小組酌情加分,班主任張老師還對按時到校、認真參與的家長提出表揚,無形中對學生也加強了教育。“我是小老師”活動是開學以來這個班的最大亮點,他們抓住開放周的有利時機,在學生代表的主持下,讓各學科“小老師”上臺發言,介紹“小老師”活動的宗旨、進展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使家長嘖嘖稱讚。

高一7班利用這次活動舉行了主題班會。通過學習小組晉級授銜儀式,讓家長見證學生的成長;通過“我的班級我管理”表彰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我行我秀”系列展示活動,讓家長全方位瞭解課堂改進情況和學校、班級風貌。

高一4班優秀學生代表向家長展示了班級文化和社團活動的成果,班主任帶領家長觀摩了兩誓一操,並邀請王副校長和家長一起參加班級晉級授銜儀式。班主任向家長們介紹了我校辦學理念、課堂改進等情況,並就家長比較關注的手機、請假、住宿、社團等問題進行彙報交流。

高一11班在活動期間課堂師生的互動、學生統一的校服、獨特新穎的班級文化以及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親切交談使家長念念不忘。課間學生們爲家長演唱的《父親》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不但融洽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也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

高一14班學生的課堂展示使家長看到其巨大轉變。誓詞宣讀、表彰總結、小組晉位升級等班級活動,全方位展現了班級和學生的成果。校園參觀和教師與家長的親切交談更是拉近了與家長的距離,使其更好地瞭解學生的成長環境以及學習狀況。

高二3班在活動期間舉行了月總結暨表彰大會。學生代表主持了會議,優秀特長生、優秀小組代表、優秀組員上臺領獎;優秀小組代表、優秀組員、優秀學生代表、家長代表上臺發言;優秀博主、優秀值日班長和學生推選的“我身邊的榜樣”與家長合影留念。教師、學生、家長共聚一堂,爲了學生、學校的發展共謀計劃。

高二4班在聽課結束後接着安排了家長評課活動;在聽課之餘由班長、組長、舍長代表向家長展示了近期的班級生活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座談中認真聽取了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並立即調整了班級管理思路。

高二5班將學生的成長檔案展示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長經歷和成果;兩位授課教師給家長呈現了創新、求實、和諧自然的課堂;在課後組織的坐談中與家長交流了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及教育方式等問題。

高二10班在這次活動中應家長的要求,通報了語數外三科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與家長交流了他們最關心的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了美術生以後面臨的大學聯考形勢,要求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發展。

······

在這次活動中,校園處處留下了家長的身影和聲音。他們在與師生接觸、交流的過程中,增強了對學校的瞭解和認可,也明確了今後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目標和方向。

(三)及時總結,深刻反思

善於反思的人才會走得更遠。這次活動進行中和結束後,很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及時進行了反思和總結。他們用眼睛去攝取、用筆去書寫、用心靈去感悟,通過博客平臺與大家分享與交流,留下了珍貴的思想和成果。

如張敏老師在博客中寫道:“通過這一活動家長們切實感受到學校、老師爲了督促學生學習,改掉學生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提高學習成績而做出的努力,對我班‘小老師’模式紛紛表示讚賞。”

張梅老師在博客中寫道:“這次家長開放周活動家長、學生和學校都有了很大的收穫,家長收穫了希望,學生收穫了肯定和動力,學校收穫了教育的助力,作爲班主任的我更是收穫頗多,從管理的有效性和有針對性、組織舉辦活動的能力上都會上一個臺階。”

莊慶福老師在博客中寫道:“濟濟一堂,是課堂觀摩的第一印象。家長屏氣凝神,滿懷期待,專注課堂的全過程。他們期待着課堂的精彩紛呈,更期待着自己孩子的精彩展示;他們的目光專注着課堂的節奏,更專注着自己孩子的一舉一動。在此,我們不禁感嘆課堂不僅是孩子的,也是家長的;教學不僅是面向學生的,也是面向家長和社會的。”

二、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活動中家長的評價

教學開放周之前,各年級、各班班主任提前把通知書(含意見反饋表)發到家長手中,使家長明確了這次活動的宗旨、內容以及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活動期間,廣大家長積極參與,他們走進校園、走進教室、走進師生們中間。通過聽課、參觀、座談,深入瞭解學校和師生狀況,並且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活動結束前,班主任認真組織家長填寫意見反饋表。教務處進行了收集、統計和整理。

總體來說,家長對這次活動的舉行及組織非常滿意。認爲教師認真負責,講課精彩。授課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思路清晰,教學手段先進,教學方法靈活、科學,知識面廣,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輕鬆愉快。講練結合,課堂效率較高,效果突出。

學校管理比較到位,各方面工作細緻嚴謹、井井有條。教學和班級管理到位,班主任對學生關愛、負責,工作勤勉、認真細緻。對學校比較滿意,對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表示感謝。

家長還在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班級管理、師生關係、學校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意見和建議(略)。這些意見和建議會成爲我們今後工作改進的主要方向和強大動力。

三、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活動的反思

1.開放周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廣大教師增強了課改理念,更加關注課堂、關注學生,促進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課堂展示給學生的發展搭建了適合的平臺,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通過對話交流、思維碰撞、智慧分享,師生享受着課堂改進帶來的幸福。

對家長的開放,使他們增強了對學校的全面瞭解和普遍認可。他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也會引領我們今後繼續改進工作、完善思路。在座談和交流中建立起的這種平等、誠懇、信任與理解的關係,將會進一步形成家庭、學校與社會的教育合力,推動家校溝通的順利進行。

2.今後努力的方向

學校的發展是家校共同的願望,從家長、學生的需求出發,我們需要進一步增強認識,完善工作思路。

(1)讓改進成爲一種意識

繼續推進課堂改進,優化導學案設計。同時加強對各種課型的研究,探索增強課堂有效性的方式,使課堂朝着綠色、生態的方向發展;

(2)讓研究和學習成爲一種風氣

加強集體教研。將個人備課與集體研討相結合,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增強課程意識。在對教材知識深入研究基礎上,挖掘其內涵,尋找知識之間的切合點,加強章節、單元、模塊知識的聯繫與整合。

融入課題研究。教學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將問題引入教學研究領域,以此作爲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的契機。

通過讀書和學習,提升教師的文化和專業素養,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爲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在教學中,引導教師及時反思、不斷總結和實踐,讓創新和智慧成爲我校的亮點。

(3)讓合作成爲一種助力

俗話說:獨木不成林,滴水不成冰。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因此教師之間、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之間、家校之間要團結協作,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才能把學校建設得更加美好。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秉承尊重、信任的原則,加強溝通和交流,攜手並進、共謀發展。要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讓家長參與到學校中來,參與到教育中來。學校與家長在育人上達成共識,在尊重規律上達成共識,在依靠科學上達成共識。追求家校教育的“同向”,切實提升教育的質量。

第一屆家長進課堂教學開放周雖然已經過去,但它帶給我們的是不盡的感動和思索。以這次開放活動作爲新的起點,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立足現實,展望未來,爲創建人民滿意的學校而不斷努力。願我們乘着這次開放活動的東風繼續前行,讓學校的每一處都美麗,讓學校的每個人都幸福。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3

一、善於仰制,寓教於學

現在獨生子女多,有的學生在家被寵成“小皇帝”,在學校專橫霸道,欺負小同學。有一次我上數學課,發現一位男同學將同桌的一位女同學擠到一邊,隨着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朋”字,問學生:“這個字寫得好看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不好看。”我又問:“如果我們同桌的兩個同學,一個同學坐大半個座位,另一個同學坐一點兒座位,好看嗎?”

學生的回答非常響亮,他們的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那位霸道的學生吐了一下舌頭,連忙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仰制了自己不發脾氣,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很容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

有的老師讓成績一般的學生板演,我認爲,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後進生,老師要根據設計適當安排一些簡單的練習題,讓後進生也有發言、板演的機會,並給予表揚、鼓勵,由於後進生挨批評多,自卑感很強,受到了表揚,心裏的那個高興勁兒比穿一件新衣服還要高興。慢慢地,學生從心裏喜歡你,並喜歡上你的課,成績很快地得到了提高。

三、給“制高點術”

所謂“制高點術”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制定出不同的要求。

同樣的試題,有的學生考得好,有的學生考得很差。根據他們的基礎不同,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一位成績很差的學生上次考了20分,這次考了25分,這位同學兩次考試的成績都很低,但總算是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我在班上表揚了他,評他爲“進步生”。這位同學在以後的每一次考試中,都有進步,期末考試,他竟然考了62分,他的媽媽在家長會上流下了眼淚,他說他的兒子第一次考了一個及格分數。

有的學生成績很好,能考滿分,而只考了95分,雖然95分是高分,我還要批評這位學生,幫助他找出失分的原因。只有多關心學生,多瞭解學生,才能給他們制定出較爲合適的分數。

四、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經驗告訴我,不能下結論後進生蠢,有的學生見了作文就怕,見了數學腦子裏一片混亂,但是他們對美術、音樂等有着濃厚的興趣。如果老師對其反感並加以訓斥、傷害,收到的效果就會更糟,不但使他們更加厭學語文、數學,連最起碼的一點興趣愛好也扼殺了。

我有一個學生很喜歡手工製作,這是從教他勞動課的老師得知的。我曾經因爲他數學成績太差而忽視了他,一次下課,我讓他拿出製作的手工作品給我看看,他很快地拿出來擺在桌上,我一邊看一邊“嘖嘖”稱讚,看得出,他很高興,眼裏流露出數學課時沒有的光彩。我乘機說:“做得太好了,你真聰明。只要你在數學上也下這樣的功夫,我相信,你的成績一定不錯。”從那以後,這位學生真的很用功,不但數學成績上升很快,其他學科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們的老師應該多瞭解學生,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有時還可以給他們戴一頂“高帽”,那樣,收到的效果將會事半功倍,這也是一種光環效應。

總之,數學是一門藝術他有待於我們老師多探討,多研究。只要我們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將會碩果累累,豐收在望。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4

聽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是我們日常教育教學研究的一局部。科學的聽評課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素養、進一步加強和深化新一輪課改有着很強的現實意義。結合上級關於開展“有效課堂教學月〞的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詳實、有效的實施方案,並按照方案紮實開展了爲期一個月聽評課活動,現對本次“有效課堂教學月〞活動進行總結: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此次的聽評課活動,校長和教導主任自始至終與老師們一起參與聽評課活動,並開展專題教研,認真總結。我校教師全員參與,相互促進。在這次活動中,全體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家都能根據教學實際坦誠地談自己的觀點,說自己的想法,述自己的做法。態度認真謙虛,既能誠懇地指出優點,又能善意地道出對方的缺乏,更能恰當地提出合理的建議,彼此能夠在真誠中得到提高,而心靈得到的是快樂。這樣的活動對於我們教師的成長無疑是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的。

取得這樣良好效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存在的缺乏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第一,教學過程中缺乏激情,語言表達缺乏親和力,師生之間仍不能夠平等對話。

第二,由於時間緊張和條件所限,有些老師無法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知識的縱橫度得不到延伸和拓展,形不成知識小網絡,不利於學生高屋建瓴,總體把握。

第三,課堂內容應進一步豐富,教學形式應進一步多樣化。有些課教學環節不夠完善,課堂結構不盡完整。

第四,特別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尤其不能指責打擊學生。授課過程中,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

通過這次“有效課堂教學月〞活動的開展,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爲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根底。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5

一開學,我和上學期一樣積極地投入到課改中,去體會本學期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但是總覺得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新的理念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特別是在美術教學中的特色、與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

例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二年級美術第四冊中的第四課《鮮豔的包裝紙》這一課,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方式與教學手段進行了一些嘗試,從整堂課來看,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調動,他們在一種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下充分發揮了自主探索的精神,使整個教學過程也循序漸進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但是包裝紙設計是一門涉獵較廣的藝術,如果縱深發展,知識的難度就會加大,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有一定的難度,這是本這節課前我考慮較不周全的地方,所以,在讓學生觀察展板上的現成包裝紙時,由於個別包裝紙上的圖形組合與排列都較複雜,學生感到難度大,沒能正確記錄出重複排列方式。但是又受一堂課的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具體分析,所以在第一次讓學生接觸的情況下,提供給學生欣賞的包裝紙無論從圖形或是排列上都應簡單些。其次,受一堂課時間的影響,學生自學、交流、作業、評析等環節都感到時間不夠充分。課後有學生說挺喜歡這節課,但總有不盡興的感覺,如果能把這個教學內容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節課純粹讓學生欣賞感受,第二節課製作、評析,那麼,這節課無論是教師還是我們學生,都能更從容地進行學習,從而在這個教學活動裏得到更多的啓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