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8W

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工作方面:

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不足:

1、工會工作:

本月的主要工作:

(1)做好了校務公開工作,並把校務公開已做工作進行彙總;

(2)如實記錄好了《基層工會工作記錄本》;

(3)做好了民主評議學校領導的前期準備工作;

(4)組織了《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

(5)對工會工作進行彙總,如實寫好了工會工作總結

在這一期工會工作中,我堅持依法辦事,充分發揚民主,既維護了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爲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工會工作年終檢查未出現任何失誤。在XX年中,我將更好地爲廣大教師服務,更好地爲學校的各項工作服務。

不足:工會工作的創新較少,只是按步就班地開展了一些常規工作,成績不突出。

2、科研工作:

主要工作:

(1)組織好了《國學經典與教育》考試,並對考試結果進行統計,準備好了學校培訓的資料彙總;

(2)協調了教師參加語文、數學、科學、體育等年會活動;

(3)搞好了公須課考試的前期準備工作。

(4)搞好了行政上示範課活動;

(5)做好《青苗》報,對我校課改工作的開展進行提煉總結。

(6)對科研、課改工作進行總結,如實寫好了工作總結,在科研課改檢查中,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存在不足:我校課改工作的基本理念——學用結合,用改並行,提煉總結,形成模式,這也是我平常對大家說的穿自己的鞋走別人的路到後來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本期最大的遺憾是這16個字只做好了前4個字,自己的路還沒有鋪設。

3、“三風”整頓工作:

如實落實了第四階段工作,對問題整頓情況進行了評價;做好了“三風”宣傳專欄;落實了第五階段的工作。但“三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沒有建立。

(二)思想方面:

由於本學期的工作千頭萬緒,科研工作、課改推進工作、工會工作、三風整頓工作、三年級三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還有許多零散而又涉及全體教師利益的不得不做的工作,任何一塊的工作都是紛繁複雜的。我只有和時間賽跑,規劃好每一天的工作,早上7點左右到校,晚上至少11點離校,星期天還要加班,如果說要進城看孩子,還要挎上一個包在城裏做學校的事,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老師們一一交流解釋,難免會造成一些誤解,回顧本期的工作和學習。就個人而言,真的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苦在工作中,樂在工作中,我學到了許多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個人心得或文章已近4萬字,品味自己的文章或心得,那是一種享受,自己的生活竟是如此的充實,是青龍中心國小校給了我鍛鍊的機會,我將自己獻給青小也是理所當然的,本期,我無怨無悔!我無悔做一個青小人。可自己工作的能力及學識離上級領導的要求還相差太遠,工作中始終感覺力不從心,遇到阻力時可找的支撐點很少,我也想過依靠團隊,但團隊不出力就算是大吉,不添亂就是靠譜,落井下石已經是正常。在這種情況下,我有時也會產生一些情緒上的波動,在團隊中造成不和諧。

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暖暖的三月結束了,這個月我們經歷着種種,學會了種種,感觸頗深,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教學進步永無止境。

首先,團日活動步入正軌。在三月份,我們告別了二月的青澀,正式踏上了工作崗位。不僅在教學工作上取得了進步,而且對於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也管理得得心應手。這一切的順利開展,也較快的推進了各種團日活動的進程。我們開展了“學雷鋒樹新風——我勞動我快樂”活動,還有別具特色的3.15知識競賽,通過這兩次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課餘生活,而且提高了我們的組織管理能力。我們的表現也得到了校領導的一致好評,我們也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二,由初生的牛犢變成一隻虎。若說,剛剛來到學校的我們,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我們,像初生牛犢一般,有勇氣有激情,但是缺少了經驗與計劃。如今的我們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我們身上的優點與不足,尤其是在教學方面。平時組內經常開展各種聽評課活動與討論,而且有老乾媽的關心與點撥,還有特聘教師全面且深刻地評課,給予了我們每一位實習教師中肯的評價,都讓我們受益匪淺。這兩個月的鍛鍊,教學的基本技能我自信已經掌握,老師也給與我高度評價,有教學機智、課堂控制能力較強、板書與多媒體有機結合等優點,然而對於教材的把握卻需要下功夫,雖然內容很簡單,但是也應該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真正讓學生素質得到提高。對於我個人而言,這也是我困惑的一點,如今我正努力改進,不斷進取。

最後,通過這個月的拼搏與奮鬥,讓我明白若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需要激情責任,還要注意教學反思,工作總結《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教學進步永無止境》。“愛問”,是我們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其實,對老師也同樣適用。只有“愛問”,才能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才能提升教師專業的自主性。實踐業已證明,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成熟的有效方式。通過“教師每日十問”的設計,爲教師形成反思習慣,解決教學問題,提升專業水平,優化自身素養提供了一種制度上的保障。

一問:上課前還有哪些方面我沒有準備好?目的性和計劃性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特點。

二問:課堂上我組織教學的情況怎麼樣?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管理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組織教學貫穿在課堂的始終,而不僅僅是上課時的一個起始環節。教師不僅要知道如何“教”,還要知道如何整合新穎的教學內容,如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如何協調教育內外部的期望、如何運用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三問:課堂上我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了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等,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機,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問:課堂上我尊重、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了嗎?教師在課堂上要不失時機、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

五問:課堂上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麼收穫?學生在課堂上收穫的不只有知識,還有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鑽研精神、合作技能、創新意識等都是同樣的重要。

六問:課堂上我恪盡職守、投入激情了嗎?教師需要在一種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產生對學生誠摯的親密感情、對教育教學的忠誠和熱情。具備這種情感,教師纔可能善意地對待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纔可能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工作,纔可能對教育教學充滿激情,課堂因此充滿生機,師生因此充滿陽光。

七問:我的教學設計在課堂上落實得怎麼樣?教學的課後反思,必須要對比教學的實際過程與事前的設計,教學目標是否實現,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課堂中出現了什麼新的情況,又是如何應對的;要找出差距,並分析原因,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採取補救措施。

八問:今天我的“得”與“失”在哪裏?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善於總結,並把總結的經驗應用於日後的教育教學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既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又擁有獨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九問:明天我還有哪些工作和任務?講究工作的計劃性和有序性,是按時完成任務、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壓力、避免職業倦怠的前提。

十問:今天我快樂嗎?如果我們把教書育人看作最幸福的事情,就會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產生成就感,產生滿足感,我們何樂而不爲。不會快樂思考的教師很難快樂地工作,不能快樂工作的教師很難享受生活的快樂。

只要堅持,養成每天“十問”的習慣,你也會成爲優秀教師的,相信自己,抓緊行動!

三月份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新課程改革的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我們的某些教學行爲,反思如下:

一、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爲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但每框題都包涵着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爲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爲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爲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爲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啓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爲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爲: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爲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說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說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說,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說,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老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裏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爲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該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