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誦讀活動總結(通用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9W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1

爲了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師生道德情操,根據上級要求,我校開展了“清明節”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現將這一活動開展情況總結一下。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通用7篇)

一、學校高度重視

學校成立了經典詩文誦讀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任副組長,德育、語文學科教研組長擔任組員。校長負責整個活動的策劃和指導,副校長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活動方案的起草,誦讀課程的.安排落實,日常班級誦讀情況的督查,都落實到位,專人專職。

二、宣傳發動到位

學校領導在思想上重視,率先垂範,利用教師例會、升旗儀式向全體師生宣傳實施經典誦讀的必要性,教師利用班會、晨讀課向學生明確經典誦讀益處。利用LED大屏幕廣泛宣傳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1、在全校範圍,各年級學生利用每週二、四晨讀25分鐘,以課內古詩文爲主,進行經典誦讀活動,由語文教師組織並指導學生誦讀。語文課上,對經典作品用課本劇形式進行表演。

2、在七年級年級學生中開設拓展型課程,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師資源,開設《弟子規》等經典作品的選讀課程,引導學生學習經典,欣賞經典。

3、“經典詩文誦讀”教師和學生比賽。學校選拔教師和八年級年級學生參加 “經典詩文誦讀”比賽。在比賽中展示了我校師生的文化素養。

4、舉行古詩文朗誦比賽。我校結合學校第六屆讀書節活動,特闢古詩文朗誦專場,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年級學生都積極參與、認真排練。朗誦比賽,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5、語文教師利用每週一節的自主閱讀課開設經典詩文閱讀課,向學生推薦經典詩文,並指導學生去鑑賞。

6、利用每週三中午的廣播時間,主持人誦讀經典詩文,講解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欣賞經典。

7、學校每週二、週四中午1點30到1點40之間爲法定經典誦讀時間,各班主任靠班,各班學生起立齊聲誦讀經典作品。

8、學校組織了一次經典作品誦讀經驗交流會。

9、開展經典誦讀進家庭活動。學生回家和父母一塊誦讀經典作品,交流誦讀體會。

四、活動體會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通過經典誦讀活動,全體師生都大有收穫,深入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財富。通過誦讀經典,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回首和學生們一同走過的誦讀之路,我們感慨;看着學生們在經典中獲益,我們欣慰!

我校經典誦讀活動還將繼續深入地開展下去。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2

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教育” 我校在20xx年3月10日下午,組織學生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清明”經典誦讀活動。體師生踊躍參與誦讀活動,深入、有效地組織開展誦讀活動,不斷改革誦讀活動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誦讀的評價,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我們把經典誦讀作爲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抓手,作爲提高學生道德情操、文明習慣的重要工程。在經典誦讀的實施策略上,我們依據國小生的身心特點,作了如下要求:着眼“薰陶”,注重“感悟”即以激發興趣、內化行爲、陶冶情操爲目標。雖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讀成誦、耳熟能詳。承認個體差異,不求程度整齊劃一。教師在操作中只有鼓勵,沒有責備。引導學生學習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積少成多。

二、突出主題,活動氛圍濃厚。

3月7日下午主題班會,各班在教室舉行了以傳頌“經典詩文”爲內容的朗誦活動,本次活動每個班級都積極參與,如六(1)班王振業朗誦的《我愛你!親愛的祖國》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五(2)班王曉朗誦的《祖國啊,我爲您驕傲》無論從學生動情的朗誦還是音樂的搭配,都看出了同學們在平時訓練的刻苦和老師的精心設計與指導。通過誦讀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古詩,學生們充分感受到了我們祖國的江山如畫,激發了他

們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了他們高遠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懷。

此次活動,達到了:

(一)激發了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興趣,形成了誦讀的良好氛圍。

(二)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前幕後故事”、“文壇軼事”,他們瞭解、知道詩人多了,瞭解的歷史事件多了。

(三)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的方法,並能運用,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經典語句運用於作文之中。

(四)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總之,誦讀經典詩文已成爲師生學習生活中的一份樂趣,是學校文化建設和人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一個亮點。我們將繼續努力,把誦讀經典詩文活動推向深入。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3

經典詩文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詩文誦讀能豐富人的內涵、開闊人的胸襟、淨化人的靈魂,啓迪人的智慧,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意義。我區教育局、語委辦積極響應上級精神,組織開展了全區的“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了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精心準備

此次活動,各校領導高度重視和關注,都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並責成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認真向廣大師生宣傳本次活動的意義,制定活動的實施方案,使師生參與的熱情分外高漲。

二、利用各種渠道,宣傳經典。

各校充分利用講故事、詩文表演和校園廣播等不同方式,對經典誦讀活動進行了有力的宣傳。如:62中利用每週四學校“陽光有約”廣播站開通了詩詞鑑賞欄目,由學生自己誦讀和闡釋經典詩詞,營造了濃厚的中華經典詩詞的鑑賞氛圍;幸福道幼兒園結合幼兒園家長會,組織開展了“親子中華誦讀”活動,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共同對幼兒進行說普通話、愛祖國的教育;團結路國小利用詩文表演,提高學生誦讀古詩的積極性和自學性,由教師選擇與詩文有聯繫的音樂,放着音樂按節奏讓學生朗讀古詩文,教師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詩文改編成詩文劇讓學生表演,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積極性;姜家營鄉中心國小師生利用”講故事”這一校本課程,組織師生蒐集優秀經典作品開展了誦讀比賽。國小充分利用烈士陵園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資源,組織師生在烈士墓前開展了經典革命詩篇的誦讀活動。

三、舉辦全區“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

區語委辦結合推普周宣傳活動,組織了全區的“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各學校踊躍報名,校積極參加,共有58名選手參賽。經過層層篩選,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

四、收穫和體會

1、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誦讀中華古詩,弘揚民族精神”活動的開展,不但拓寬了語文教學的時空,而且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後勤工作、校園美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師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較大的改觀,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正在形成,有效地促進了我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2、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

中華古詩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境界動人,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過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古詩,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祖國江山如畫,從而激發他們作爲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培養他們高遠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

3、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大量誦讀中華古詩,一是激發了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形成了誦讀古詩的良好氛圍。很多學生不滿足老師指定背誦篇目,自己找來其它古詩背誦。二是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道了“詩的故事”、“詩壇軼事”,他們瞭解、知道詩人多了,背誦的古詩多了。三是學生初步掌握了誦讀古詩的方法,並能運用與課外自讀古詩,部分學生還能把學到的古詩運用於作文之中。

通過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廣大師生在誦讀經典中傳承中華文化,在誦讀中親近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華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明,在弘揚中創新、發展。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4

中華經典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它承傳着先祖的'智慧與精神,塑造着華夏兒女的品格與靈魂。有序有效地推廣道德經典誦讀活動,必將切實提升人們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實現幼兒養正、少年養志、成年養德。但是,推廣道德經典誦讀不能僅重誦讀形式,須紮紮實實地夯實誦讀基礎、做好誦讀宣傳和深入實踐。20xx年以來,我站積極發揮領導帶頭作用,突出重點,創新實踐,巧用載體,先後開展了“道德經典誦讀道德箴言誦讀”和“道德經典誦讀經典詩文吟誦”等一系列誦讀實踐活動。

一、領導帶頭,層層推進

我站強力推進誦讀活動在各層次、各領域的深入普及。一是領導垂範講經典。將中華道德經典書目作爲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領導帶頭講經典。半年來,中心組已組織誦讀講座3次,共有300餘人次學習了站長等幾位領導的誦讀心得。二是推進經典進企業。各科室先後組織誦讀講座20餘次,開展誦讀活動60餘場,參與人數達到了500餘人。三是項目普及誦經典。安排各施工企業、各項目部將讀經教育納入農民工夜校計劃,完善實施方案和考覈機制,保證了全市廣大農民工羣體每天至少誦讀20分鐘、每週一節誦讀輔導課。

二、突出重點,創新實踐

我站重點抓教材、師培和教法實踐,夯實了誦讀基礎。一是精編教材。站辦公室繼編印發行《道德經典書目》之後,又輯錄《論語》,《孟子》等10種經典,編印成注音版系列讀本向全站發行。二是突出師培。我站先後派出幹部職工15名參加了冬令營培訓和讀經典推廣大會,還多次邀請國學名師講授經典並兩次組織封閉式培訓。如今有30%左右的幹部職工已成長成爲了經典誦讀骨幹。三是創新實踐。我站積極舉辦經典誦讀農民工夏令營,對農民工讀經的課程安排、過程管理及實踐活動進行了積極探索;還樹立“六進”典型,總結推廣“六進”經驗,促進經典誦讀全面普及。

三、巧用載體,全面熏習

一是組織展演活動。我站巧妙結合傳統節日、重要節假日和“文化年”活動,多次開展道德箴言誦讀、道德經典吟誦、道德經典交流,讓廣大幹部職工身心愉悅地親近經典、誦讀經典。二是實施立體宣傳。推進各級宣傳機構積極開闢專欄,展播活動,發送信息,吸引人民的關注和參與。各項目部也紛紛設置文化牆、宣傳欄等,讓經典文化深入了單位、企業、項目部。隨着誦讀機制越來越完善,誦讀形式越來越豐富,誦讀內容越來越深入,誦讀人羣也越來越廣泛。目前,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道德經典誦讀互動正如星星之火,由上到下,由點到面,爲鞏固鄭州文明城市的勝利果實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5

爲了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獲得詩文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引導學生增進熱愛祖國的情感,我校於20xx年4月29日下午組織全體師生學生進行了以“誦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政教處、校團委及時制定活動方案、評分標準,確立大賽評委、記分員,並督促各班先在班內選拔參賽人員,由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確定參賽人員,並指導學生練習朗誦,爲此次誦讀大賽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次誦讀大賽活動,組織有序,準備充分,涉獵國學經典16篇,參賽者精神飽滿,誦讀富有感染力,李萍、王薩等幾名同學朗誦時,臺下也有同學小聲跟誦,現場氣氛熱烈。經過激烈的競爭,在評委們公平、公正的裁判下,樑信同學獲得一等獎,顏學來、杜鵬雪、周怡

婷同學獲得二等獎,石、陳、李xx同學獲得三等獎,李等10名同學獲得優秀獎。

通過此次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全體師生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了全體同學們更加積極背誦經典。教師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靈更加陽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學們在經典誦讀聲中,變得更加遵紀守則,有禮有節,而這將爲同學們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必將進一步提高我校的`經典誦讀水平。

經典誦讀是一項靈魂工程,難在堅持,貴在紮實。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堅持不懈,積極推進,將經典誦讀與師生的行爲品質結合起來,我們堅信經典誦讀活動將會助推我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們的學校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6

中華民族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國人不斷從厚重的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糧,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團結奮進、和諧友善、包容寬厚、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愛孝悌、誠信報恩、精忠愛國,勤儉樸實,互助友愛的傳統美德。本學期我校深入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一學期來,我校以經典誦讀活動爲載體,積極構建學習型校園,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強領導,統一思想,形成共識。

我們把經典誦讀作爲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抓手,作爲提高學生道德情操、文明習慣的重要工程。學校制定了《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有學校的總目標,又有各年級的分目標。對於各年級經典誦讀的內容,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作了相應的規定。而在經典誦讀的實施策略上,我們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作了如下要求:着眼“薰陶”,注重“感悟”即以激發興趣、內化行爲、陶冶情操爲目標。雖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讀成誦、耳熟能詳。承認個體差異,不求程度整齊劃一。教師在操作中只有鼓勵,沒有責備。引導學生學習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積少成多。

二、科學安排,營造氛圍。

1、在班級黑板報上,都刊出一些經典詩文,並提供歷史背景材料和詩詞析義,供學生閱讀、賞析、評比、積累。

2、各班的教室環境佈置要求體現班級特色,除了詩畫、詩文,每個班級都可以開闢詩園,內容或是學生閱讀古詩文的活動成果,或是讀後感、手抄報等。

三、開展活動,保證實效。

1、課前一吟,熟讀成誦。倡導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充分利用每一節課前三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學而時習之”。

2、每天早讀課前10分鐘,教師精心講授經典詩文、加大積累容量。

3、舉辦誦詩比賽,激發熱情。各班利用每週的班會活動時間以個人、小組或班級爲單位進行誦詩競賽,其內容設計豐富,有的是詩句接龍,有的是你問我答,有的是對歌競賽。

4、組織學生根據經典詩文進行編寫手抄報活動。

四、科學評價,促進提高。

1、早讀前10分鐘和每節課前3分鐘,全校師生同誦經典,感受經典詩文的獨特神韻。

2、組織經典誦讀活動,促使學生多讀書,多蒐集資料,瞭解詩文方面的知識、名篇佳句等,學校每天進行檢查評比,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打分,並納入班級週考核。

總之,通過開展誦讀經典活動,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了,誦讀經典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爲師生學習生活中的一份樂趣,是學校文化建設和人文教育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一個亮點。

清明誦讀活動總結 篇7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

中華經典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經典古詩文作爲民族智慧與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與根。多年來我校一直將“經典誦讀活動”傳承、

繼續、並將之發揚光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現將我校誦讀

活動總結如下:

一、明確目標、落實活動方案

1.明確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學校人文化發展,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特色。

2、落實活動方案

(1)寫一寫:

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每週寫出一篇感悟頗深的心得體會或一篇讀書筆記在校舉辦國學經典讀書成果展覽。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國學手抄報展覽。

(2)說一說:

根據學習內容每學期開展一次“誦國學經典,講國學故事”的演講比賽,使學生既能熟背又受到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挖掘國學資源,每學期每班召開兩 次體現國學主題的班隊會,讓學生暢所欲言。

(3)比一比:

每學期開展一次國學經典黑板報比賽。

(4)聽一聽:

每天清晨和中午午餐時間播放國學經典朗讀或者是國學經典音樂。

(5)評一評:

各班背誦成績優秀者評爲優秀班集體並評選優秀輔導教師。爲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學校將組織優秀學生和優秀教師進行頒獎。

二、措施到位

爲調動學生參與誦讀和創作的積極性,學校將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經典閱讀活動,爲學生搭建施展的平臺,不斷提高國小生課外經典閱讀的興趣,使優秀詩文誦背和閱讀課外書籍活動成爲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三、收穫和體會

1.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

(1)通過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符合本校實際的中華傳統經典誦讀的路子,營造學校文化氛圍。

(2)初步建立中華經典誦讀教材體系、學生評價體系,探索教師導讀的方法,培養了一批導讀骨幹。

(3)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優秀思想與學校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新學習管理,辦人民更滿意的學校。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在誦讀實踐中,感受中華經典的魅力,提高記憶力,積累語言,促進語文素養的提高。

(2)陶冶情操,發展個性,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使學生具有更佳的學習、生活狀態,促進各門功課的學。

(3)是鍛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節目、辦手抄報,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協調能力,藝術鑑賞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好的錘鍊。

3.提高了教師的文化底蘊

(1)通過活動,理解中華傳統經典對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等方面的重大影響意義,陶冶自己的情操,樹立更好的學習、生活的態度,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之中去。

(2)掌握國小生經典誦讀的方法,初步能創造性地展開活動,提高誦讀效果。

熱門標籤